以计量分析的视角看城市文化的空间分布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及其应用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及其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及其应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和居民之间的空间联系越来越密切,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能够准确地衡量空间的经济效应,推动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
本报告将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本理论、模型类型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本理论空间计量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理论构建基于三个方面:空间距离、空间依赖和空间异质性。
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1.空间距离空间距离是指在空间维度上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距离,这里的经济体可以是城市、县、国家等经济空间单元。
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距离不仅仅是直线距离的概念,还包括通行时间、交通成本、行政管辖区域等多方面的因素。
空间距离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可以影响固定资本的流动、劳动力的流动、资金的流动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空间距离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模型的一个重要变量之一。
2.空间依赖空间依赖是指一个经济单元的行为和性质受到其周围空间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空间依赖可以通过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等方式进行测算。
空间依赖是经济空间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体现,它可以客观反映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有助于经济预测和政策决策,具有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前景。
3.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是指在不同地理空间单元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差异,这种差异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空间异质性主要体现在组成部分的不同、战略资源的分布和经济制度的差异等方面。
空间异质性的存在使得研究不同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变得更加复杂,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异质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类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类型主要包括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等。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城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发展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场所。
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与文化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对城市的文化地理学视角的探索,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一、城市的空间布局与文化特征城市的空间布局与文化特征密不可分。
不同地域的城市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演变。
例如,中国的古城市多以城墙为界,城内有明显的中心区和外围区域,体现了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
而现代的国际大都市则以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为特征,反映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
城市的文化特征也可以从城市的规划与建筑风格中体现出来。
例如,欧洲的城市多以古老的建筑和狭窄的街道为特色,反映了欧洲文化的历史悠久和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而亚洲的城市则更加注重现代化和功能性,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化,反映了亚洲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精神。
二、城市的文化景观与城市形象城市的文化景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文化景观包括城市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址、公园景区等。
这些文化景观不仅是城市的重要旅游资源,也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城市的文化景观可以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罗马的斗兽场等都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了这些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而一些古老的文化遗址,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了城市的重要名片。
城市的形象也与城市的文化景观密切相关。
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仅是指城市的外在形象,更包括了城市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特色。
例如,纽约的时代广场、东京的银座等都是国际化的商业中心,体现了这些城市的现代化和繁华。
而巴塞罗那的高迪建筑、巴黎的艺术文化等则体现了这些城市的艺术氛围和浪漫情调。
三、城市的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城市的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艺术表演等,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
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已有 554 次阅读2010-10-15 15:17|个人分类:城市社会地理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城市文化,空间解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摘要]城市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作为表层表现为城市文化空间,由城市居民、文化活动及文化场所三者在城市精神及制度风俗的规范下互动形成,体现了城市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
在空间尺度上城市文化空间表现为整体意向、文化分区、文化片区及文化设施等四种形态,在需求层次上分为区域型、提升型及基础型三个层面。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空间;文化意象;空间尺度;需求层次1 城市文化及其层次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作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其发展不仅是一个长期的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的过程。
在城市的不断演进与更替的过程中,城市通过自身集中的物质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活动的程度,并将其产品变成可贮存和复制的形式,通过它的各种有形的物质形态载体(如城市格局、街道、广场、建筑物、石碑、书藉)和无形的(如城市精神、制度、风俗等)的意识形态载体把城市文化一代一代往下传,形成被称为城市灵魂的城市文化。
那么城市文化怎么构成呢?怀特认为,如果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同样可以把各种文化也设想为一个整体:人类文化系统。
在这个系统内,可以区分出技术的系统、社会学的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系统等亚系统。
技术系统是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构成的,人类作为一种动物,依靠技术系统使自身同那自然的生息之地紧密联系。
社会学的系统由人际关系构成,这种人际关系是以个人与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的。
在该系统内有社会关系、亲缘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教会关系、职业关系、娱乐关系等。
意识形态系统由思想、信仰、知识构成,它们是以清晰的言语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
人文地理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第四季度
区域研究
综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 区域研究中,通过对不 同区域的自然、经济、 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综 合分析,揭示区域发展 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城市研究
综合方法在城市研究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 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人 口分布、交通状况、环 境污染等方面的综合分 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
提供科学依据。
乡村研究
综合方法将人文地理现象看 作一个复杂的系统,注重从 整体上把握其内在结构和功 能。
综合方法关注人文地理现象 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不同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
综合方法的实施步骤
明确研究目标
确定研究的具体目标 和范围,明确需要解 决的关键问题。
收集资料
广泛收集与研究目标 相关的各种资料,包 括文献资料、统计数 据、田野调查资料等。
要点三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的 机遇
跨学科合作和交流有助于人文地理学 研究者拓展研究视野,获取新的研究 思路和方法。同时,与其他学科的专 家学者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跨学 科研究,有助于推动人文地理学的深 入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文献研究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研 究背景、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为后 续研究提供基础。
借鉴前人经验
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前人在人文地理 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后 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拓展研究思路
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不同学者在人文 地理学领域的不同观点和思路,有助 于拓展研究者的视野和思路。
03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 已有文献资料,探究某一问题或现象 的研究方法。
特点
具有间接性、历史性、继承性和灵活 性等特点。通过文献研究,可以了解 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思 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对比分析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基于国内外
研究进展的对比分析
朱玄戈;甘文泉;王蔚
【期刊名称】《中国名城》
【年(卷),期】2024(38)3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载体,在其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适应存量时代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与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比分析了近30年来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和发展演变趋势,对未来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街区研究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未来以人本视角为研究主体,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探索“空间—感知需求—行为模式”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营造方法应极具潜力;(2)以多源数据为基础的支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决策的方法和工具研究具有重要价值;(3)公众参与机制对于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协同决策水平和平衡利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10页(P39-48)
【作者】朱玄戈;甘文泉;王蔚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
——以赣州市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为例2.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3.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探究——以长春市新民大街为例4.保定市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5.城市更新背景下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策略分析--以临海市紫阳古街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9995/10-1617/F7.2023.22.055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平措曲珍(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摘 要: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扩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从学习知识中获得满足感外,旅游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放松身心、开阔眼界、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鼓励旅游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激发旅游市场活力;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旅游经济稳步提升的发展目标,再次重申了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对2000—2019年成都市的旅游数据情况展开研究,并以成都市国内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成都市旅游人数等为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继而检验参数,并运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得出结论:成都市旅游人数与成都市旅行个数对成都市的旅游业收入有显著影响。
最后,本文基于此结论提出了提高成都市旅游收入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成都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参数本文索引:平措曲珍.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商展经济,2023(22):055-058.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平措曲珍(2000-),女,藏族,西藏山南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旅游产业以其丰富多彩的景点、优质的服务及便捷的出行方式,成功地将人们带到世界各个角落。
它既能满足游客出行需求,又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体验,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繁荣昌盛。
旅游收益则成为评价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当地社会进步程度以及实现当地社会繁荣稳定的关键参考。
成都市是一座充满年轻活力的城市,它不仅具备丰富的人文历史遗产,还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在这里,旅游业具备极强的吸引能量,并且具备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
我们应深入研究成都市的旅游业,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成都市的旅游业长期稳定增长。
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
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刘明华,韩艳,闰燕飞【摘要】摘要:运用数学统计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港澳台地区除外)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性,即“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侧名城数目较多,该线的西北侧名城数目较少,其中江苏省和山东省名城密度最大,青海省和内豪古自治区名城密度最小。
这一空间分布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历史因素、经济发达程度、交通通达度的高低、政府的引导作用等因素有关。
【期刊名称】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关键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不均衡性;成因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保存丰富的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或者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经国务院核定以后审批的特殊城市。
这些城市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于1982年、1986年、1994年集中公布了一批名城名单。
1994年以后,一些城市又被陆续增补为历史文化名城,截止到2014年8月17日,国务院共批复12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琼山区与海口市合并)。
关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的研究涉及宏观、微观不同尺度[1-6],但整体上看从全国宏观层面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就已公布的12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以期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评定及保护性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分布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主要集中于华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相对较少;汉族集聚区数目较多,少数民族集聚区较少;东部沿海数目较多,内陆边疆地区较少。
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特征与我国人口分布特征类似,以“黑河—腾冲”一线为分界线,该线以东地区名城数目较多、较稠密,该线以西地区名城数目较少、较稀疏(图1),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285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格局以及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引人关注。
本文以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中国新型城镇化呈现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阶段性特征,并受到政策、经济周期、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影响因素,面板数据,空间计量经济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This paper takes the panel data of China'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s the basis and uses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s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has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is influenced by policy, economic cycle,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other factors.Keywords:China's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spatial pattern, influencing factors, panel data, spatial econometrics引言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211179394_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我国城市更新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_的计量分析
摘要:文化生态学自引入我国至今,内涵日益扩展,应用实践愈渐丰富,不断指导着城市更新的规划与实践。
城市更新作为城乡规划学界的持续议题,在以品质提升为核心的存量发展背景下,基于文化生态视角进行文献分析,考察存量时段城市更新的理念创新和理论方法的研究进程及其对我国城市更新的贡献。
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1999年至2021年发表的366篇文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 对采集文献的主题、关键词等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通过发文量、热点知识图谱等多维度梳理与评析进而梳理其研究趋势。
根据研究主题演变与节点变化,分析表明存在 3个主要发展阶段特征。
同时对高频被引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出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我国城市更新研究的重点领域:文化生态系统建构、多维价值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最后,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理论实践等层面总结了城市更新演变脉络,并剖析了文化生态学的相关应用研究特征及其理论价值。
Abstract: Cultural ecology has gained wider connotations and richer practice since being introduced into China, which constantly guides the planning and practice of urban renewa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improvement, urban renewal as a continuous issue in urban planning, the review on its progr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can help us to focus on urban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analyze stag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data of 366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1999 and 2021, CiteSpace was used to make statistics on the data of topics and keywords of the collected literatures. Multi-dimensional sorting and evaluation were carried out, including the publication number and co-keywords. This paper divides Chinese urban regeneration process into three main stages based on the topic evolution and node change. Meanwhi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ghly cited literatures and sorts out three key points of urban renew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ecology, multi-dimensional urban renewal, historical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volution of urban renewal from the aspects of background, methods,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analyzes its theoretical value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ecology.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城市更新;研究进展;数据可视化;CiteSpaceKeywords: cultural ecology; urban renewal; research progress; data visualization; CiteSpace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社会空间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社会空间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互动都会对城市社会空间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和演变。
一、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城市是文化的聚集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在城市中相互交融。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表明,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是城市社会空间的重要特征之一。
例如,在中国的大城市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街区,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等,这些地方不仅是城市文化的代表,也是城市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割与融合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和演变往往伴随着社会分割和融合的过程。
不同社会群体在城市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空间,这些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社会结构和阶层差异。
例如,在许多大城市中,富裕社区和贫困社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割,这种分割不仅体现了城市的社会差距,也对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影响。
然而,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割并不意味着完全的隔离,相反,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的空间往往会相互交叉和融合。
例如,在城市中的商业区域,不同社会群体会因为商业活动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社会空间。
同时,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也是社会融合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在公园、广场等地方相互交流和互动,这种融合有助于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城市社会空间的象征意义城市社会空间不仅仅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不同地区的城市社会空间往往会反映出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例如,在欧洲的许多城市中,古老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体现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成为该地区的象征性标志。
同时,城市社会空间也可以成为政治和社会运动的重要场所。
例如,在许多国家的首都中,政府大楼和重要纪念碑往往成为政治权力和国家形象的象征。
此外,城市中的广场和街头也经常成为社会抗议和示威活动的集会地点,人们通过在城市社会空间中的集会和示威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观点。
基于POI数据的沈阳市主城区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研究
基于POI 数据的沈阳市主城区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研究摘要:文化设施是文化活动的承载场所,也承载着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设施的建设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本文基于高德文化设施的 POI 数据,将沈阳市文化设施分为图书阅览类、文艺展览类、观影娱乐类、文化活动类四类。
运用 Arcgis 对沈阳市文化设施进行最近邻分析以及核密度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总结沈阳市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完善沈阳市文化设施的后续发展和优化其空间分布提供依据。
关键词:文化设施,空间分布,POI引言目前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使得人民对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愈发热烈,文化设施是市民们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场所,是人民追求知识提高审美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水平和文化软实力的体现[1]。
本文运用 ArcGIS 工具,对沈阳市主城区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及集中程度等进行了空间分析,旨在总结沈阳市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完善沈阳市文化设施的后续发展战略和优化其空间分布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1.1研究区概况沈阳,辽宁省省会,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的研究范围为沈阳市主城区,主要包含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
总面积约为1189.74平方千米。
[2]1.2数据来源与处理文化设施点的 POI 数据来源于高德地图,使用爬取软件爬取到高德地图上沈阳市所有文化设施的 POI 数据,包括设施点名称、地址和经纬度信息。
并经过筛选、过滤、整理得到本文研究所需的沈阳主城区内所有公共文化设施的 POI 数据库。
基于该数据库,本文展开对沈阳主城区内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通过参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中对于文化设施的分类和百度POI 分类,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城市文化设施分为四大类:图书阅览类、文艺展览类、观影娱乐类、文化活动类。
基于GIS的北京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TU984.1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5-0170-05 收稿日期 2023-11-17摘 要 该文以北京市44个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GIS技术与计量地理方法,分别从北京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集中程度、均衡程度以及分布密度4个方面出发,总结北京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北京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凝聚型,其空间分布格局上呈现“一核三次—周边分散”的布局特征,且在行政区内集中程度较高,有88.64%的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门头沟区、密云区、昌平区、延庆区与房山区这5个行政区内;封闭险要的地形环境、丰富的水源以及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为传统村落的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成为影响北京市传统村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通过以上研究,可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合理发展提供新颖理论与思路。
关键词 GIS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北京市Abstract By using GIS technology and the methods of Quantity Geography, taking 44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Beijing as the study object, we analyze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ffecting factors from four aspects: distribution type, concentration degree, equilibrium degree and distribution density.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Beijing is condensed,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show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ne nucleus three times-peripheral dispers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degree is high in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88.64%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concentrated in five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Mentougou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Changping District, Yanqing District and Fangshan District. The close and dangerous terrain environment, abundant water source and relatively backward lev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de important condition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Beijing.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we hope it can provide novel theories and idea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Beijing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Keywords GIS,Traditional village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Beijing基于GIS的北京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Beijing Based on GIS高 幸 | Gao Xing2012年,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首次会议决议,将常用名称“古村落”变更为“传统村落”,以更好地体现其价值意义并延续其文化内涵。
文化空间指标分析报告范文
文化空间指标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文化空间是指在某特定区域内,通过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活动所塑造出的一种具体场所。
文化空间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文化空间指标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和潜力。
2. 方法本次分析采用了以下指标来评估该地区的文化空间发展情况:2.1 文化机构数量通过调查该地区的文化机构数量和种类来了解文化空间的覆盖范围和多样性。
2.2 文化活动频率通过统计该地区的文化活动数量和频率来评估文化空间的活跃度和吸引力。
2.3 文化场所设施通过考察该地区文化场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来了解文化空间的建设状况和发展潜力。
3. 结果和讨论根据对该地区的调查和统计数据,得到以下结果:3.1 文化机构数量该地区共有X所文化机构,包括X个博物馆、X个图书馆和X个艺术馆。
其中,X个文化机构为国家级,X个为市级,X个为区级。
文化机构的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国家级文化机构的数量较少。
3.2 文化活动频率该地区每年举办的文化活动数量为X个,平均每月有X场文化活动。
其中,以艺术展览和表演为主要形式,其次是文化讲座和研讨会等。
文化活动的频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3.3 文化场所设施该地区共有X个文化场所设施,包括X个剧院、X个棋牌室和X个演出场地。
其中,X个文化场所设施为市级,X个为区级。
与文化机构数量类似,文化场所设施的数量也相对较少。
4.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该地区的文化机构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国家级文化机构的数量非常有限。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机构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以促进文化机构的发展。
2. 该地区的文化活动频率较低,需要加强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市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不容忽视,文化活动频率的提升可以增加市民的文化参与度。
3. 该地区的文化场所设施数量不足,特别是缺乏大型的演出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
市政府应加大对文化场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以提供更好的文化空间给市民。
中国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
袁海
【期刊名称】《统计与信息论坛》
【年(卷),期】2011(26)2
【摘要】基于2004年与2008年文化产业国家标准统计数据,分别利用Theil指数与Moran's I指数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差异与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衡量,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要素禀赋、集聚经济与产业政策因素对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文化产业区域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但区域间文化产业发展呈收敛趋势;中国文化产业区域间存在不断增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性;要素禀赋、集聚经济与产业政策均能解释文化产业的区域差异;文化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缩小区域间的文化产业差异.
【总页数】8页(P65-72)
【作者】袁海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4;0212.1
【相关文献】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分布影响因素与区域差异*--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空间计量分析 [J], 张鹏;王娟
2.广东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与空间依赖性研究——基于2000-2011年数据的空
间计量分析 [J], 王鹏飞
3.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基于空间计量分析 [J], 刘玲妙;刘建华;乔红芳
4.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基于空间计量分析 [J], 刘玲妙;刘建华;乔红芳;
5.中国文化产业区域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 [J], 袁海;曹培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研究
3基 于文献 计量 分析 的 国 内创 新型 城市 建设 的现 状研
究
31 献 的 年 度 分 布 .文
后 的研 究和 建设 工作 有 怎样 的启 示? 本 研 究 拟 通 过 文 献 检 索 与 统 计 ,对 上 述 问 题 作 出 基 本 解 答。
2研 究方 法
21 献计 量分析 法 .文 文 献 计 量 学 是 以 文 献 体 系和 文 献 计 量 特 征 为 研 究 对 象 ,
一
最后 ,在 “ 类导 航 ” 方面 ,根据 研 究 需 要 ,将 检 索范 围 分 集会 科 学综 合 ” 两大 领 经 教 域。 通过 对论 文 的初步 甄选 ,最 终 搜集  ̄3 3 目。然后 根据 研 J7 条 究 目的整 理成 数据 条 目 ,每 一 数 据 条 目包 含 了文 献的 主题 、摘 要 、作 者 单位 、期 刊 名 称 、发 表 时 间 , 以及 主 要研 究 结论 等 , 并用 MIR OF X E 建 立 文献 计量 数 据库 ,最后 进 入 分析 C 0S T E C L
关键 词 :文 献计 量 ;创新 型城 市;科技 创新
1引 言
创新 型 城 市 指主 要 依 靠科 技 、人 力 、文 化 、 体 制等 创 新 要 素 驱 动发 展 的城 市 ,其 内 涵主 要 体 现在 思 想 观 念 创 新 、发 展模 式创 新 、企 业管理 创 新和城 市 管理 创新 等 方面 …,它是 建 设创 新 型 国家 的基 本前 提和 重要组 成部 分 。 在 2 0 年全 国科技 大会 ̄ 2 0 年 中共第 十七 次代表 大会上 , 06 007 我 国连续 提 出建设创 新 型国 家的战 略 目标 ,认 为 “ 设创 新型 国 建 家 ”是 国家发 展 战略 的核 心 ,是 提 高综合 国 力的 关键 。 此后 , J 全 国有2 0 0 多个城 市 将建 设创 新型城 市 作 为战 略 目标 J 一热 。这
文化地理学的空间分析
文化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文化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空间分析方法为理解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通过对文化在空间上的分布、扩散以及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演变过程。
文化地理学的空间分析首先关注文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各种文化元素如语言、宗教、习俗和建筑风格等,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并非随机无序,而是受到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空间模式。
例如,某些宗教信仰可能在特定区域高度集中,而其他区域则以另一种信仰为主。
通过绘制文化分布图,研究者可以直观地展示这些文化现象的空间布局,为进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
空间扩散是文化地理学空间分析的另一重要方面。
文化传播不是在真空中进行,而是受到地形、气候、交通网络等地理条件的制约。
空间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追踪文化元素的传播路径和速度,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
例如,某地的语言如何随着人口迁移和贸易路线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形成方言连续体或语言岛等现象。
除了分布和扩散,文化地理学还强调文化与其他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空间分析在此方面的应用包括探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如农业方式如何影响土地利用模式和文化景观的形成;分析文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例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如何改变传统文化的空间结构;以及考察文化政治边界的划定,如不同民族聚居区的形成和变迁。
现代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地理学空间分析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远程感应技术使得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空间数据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
通过这些技术,研究者能够构建复杂的空间模型,模拟文化现象的演变过程,并进行预测和规划。
文化地理学的空间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文化现象的有力工具。
它不仅揭示了文化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而且深化了我们对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认识。
通过这一视角,我们能更加客观地评价文化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保护文化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建筑量数据视角下的城市空间分布特
952022.23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产业匹配,并决定了城市规划的中心体系、空间结构是否落地。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城市开始从特定用途建筑的空间分布角度进行一些量化研究,包括通过杭州主城区七大类公共建筑数据,分析公共建筑现状分布的特征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空间分布对策;通过上海随机选取的居住小区密度量化统计,分析居住密度指标,横向比较空间分布特征;有学者在城市建筑量调研基础上,从密度分区角度,对城市密度分区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另外也有学者试图从总体的状态对城市合理的建筑总量进行预测,从城市的毛容积率、人均建筑面积、人均商业建筑量及居住建筑量、工业仓储建筑量、行政办公建筑量的比例等方面总结相关的经验数据,尝试对城市合理的建筑量进行测算。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属性趋于精细化,建筑量取样调查的传统方式被取代。
正值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筹备阶段,2015年,武汉市开始通过勘测手段对城市存量建筑进行统一勘测,为建筑量数据的精细化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笔者结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支撑专项研究之“武汉市建筑量专题研究”工作,以武汉市为例,利用城市主城区的“存量”及“增量”建筑数据,从总量及不同用途建筑量的空间分布进行系统研究,旨在通过建筑量数据分析识别武汉市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建立建筑量与城市人口、产业、交通的联系,对城市总体空间格局提出规划建议。
2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2.1研究区域及对象本次研究将研究区域限定在武汉市主城区678 km 2范围内,主要考虑城市主城区边界已划定,城市发展进入“存量土地”时代,但城市功能和能级还在不断提升,导致城摘要 城市建筑是城市人口、经济活动的三维空间载体,是城市空间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城市建筑的总量、用途构成和空间分布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规划是否与经济产业匹配,并决定了城市规划的中心体系、空间结构是否落地。
计量学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有哪些
计量学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数字化、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而计量学,作为一门研究测量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计量学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方面。
在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过程中,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至关重要。
通过计量学的方法,如问卷调查、样本分析和数据挖掘,可以收集大量有关消费者行为、喜好和购买意愿的信息。
例如,对于一部电影的市场调研,可以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的观众进行抽样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他们对电影类型、演员阵容、剧情题材的偏好,从而为电影的制作和营销提供有力的依据。
这有助于制作方在投资决策、剧本创作、演员选择等方面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影片的成功率。
在版权评估和保护方面,计量学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而计量学可以为版权的价值评估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
对于文学作品、音乐、艺术作品等,通过对其创作成本、市场需求、传播范围、潜在收益等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可以确定其合理的版权价值。
这不仅有助于在版权交易中确定公平的价格,也为版权侵权的赔偿计算提供了参考标准。
同时,利用计量学中的数据分析技术,可以监测和追踪作品的传播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侵权行为,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文化创意产品的质量评估也是计量学的应用领域之一。
无论是影视作品、音乐作品还是游戏软件,都需要有一套客观、科学的质量评估标准。
计量学可以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产品的艺术价值、技术质量、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
例如,对于一款游戏,可以从画面质量、操作流畅性、剧情丰富度、玩家互动性等多个维度设定评估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通过收集玩家的反馈数据和专业评测人员的评价,运用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游戏的质量得分。
这有助于开发者发现产品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封建社会中国城空间结构的计量分析
收稿时间: 2015 - 04 - 20; 修回时间: 2015 - 06 - 2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471462、 41271133) ;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13LZUJBWZB003) ; 中央高 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 (lzujbky-2015-216) 作者简介: 李博 (1985—) , 男, 陕西蒲城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E-mail: guoguodog@。 җ通讯作者: 陈兴鹏 (1963—) , 男, 甘肃庆阳人,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E-mail: chenxp@lzu. 。
(1.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Gansu,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for
Circular Economy in Western China,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Gansu, China; 3.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 China) Abstract: Taking China's city system in the feudal socie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id a preliminary exploratory analysis on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based on some relevant quantitative geograph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hina's urban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entire study period was in a condensed state; 2) China's cities were in the trend of dispersing to the southeast coastal areas, and especially in the Song Dynasty, there basically formed two high level city hot zon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Yangtze river; 3) China'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the feudal society had obvious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We found that China's urban spatial fractal was tending to constantly improve by constructing different fractal dimension function and the overall was in a decentralized trend while some regions had conspicuous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4) The cities in the feudal society tended to be located in flat regions near the rivers with moderate climate. Key words: spatial structure; econometric analysis; city; feudal society; Chi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计量分析的视角看城市文化的空间分布作者:谢培琦段汉明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年第05期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大数据的搜索分析技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城市规划的研究当中。
城市文化在研究过程中也多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城市是一个可以进行自组织的有机的生命体,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传承和演变的规律。
对于城市文化的研究,以影响城市文化发展的文化基因为切入点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由于文化基因的隐性要素,无法进行直观的数据论述,文章从文化元素分析入手,通过对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的表象的文化元素进行分类,从宗教文化要素、自然文化要素、社会文化要素三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再通过POI等大数据应用,对城市文化要素进行抓取,之后通过核密度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文化元素进行空间分析,最终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探讨湟中县城市文化元素的空间分布情况,探索文化基因在城市空间中的表象分布情况。
关键词:城市文化;大数据;计量分析;空间分布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项目“西北主要城镇区域与 PREE 的动态模拟、空间整合研究” (51178163)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尝试运用大数据对城市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其中就有运用POI方法,通过对所需信息进行提取,对城市活动行为进行分析。
如:陈映雪等[1]以南京为例,借助新浪微博签到点的数据,从居民活动的运动形态、空间分布等探究旧有城市的空间功能组织方式;钮心毅等[2]在上海公共中心划定范围内,通过2011—2018年间手机定位等信令数据分析上海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
在大数据运用层面,以上研究者大多数都是运用大数据的采集分析人类在城市中活动,来对城市空间功能、城市中心演变等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而对城市的文化性质乃至文化基因进行分析的相对较少。
本文则从计量分析的角度,运用POI的数据爬取技术对城市空间上的文化基因的文化要素活动点进行抓取,来对湟中县文化基因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对于城市文化研究层面,研究者多以定性的方式对城市文化基因进行研究,如徐刚等[3]对城市空间体系构建的规划探索,田涛[4]对西安城市文化基因的梳理,乌再荣[5]以城市基因为切入点进行的古城市空间研究。
也有一部分学者对城市文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如于力群等[6]对城市文化氛围的量化评价研究,赵四东 [7]等对城市文化发展进行绩效量化评价模型构建。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演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研究层面,多数学者从未停止对其的探索研究,人们试图从定性、定量等多个角度入手,对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基因进行解释分析,以求获得城市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空间影响。
但是,对城市文化基因的研究,以量化的方式进行空间分析的相对较少,本文从该角度入手,以期待获得相对具象化的分布情况,分析湟中县文化基因与城市空间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湟中县城市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在本文研究中,对湟中县文化基因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界定文化要素情况,选择兴趣点的名称,以便于在后续研究中对所需数据进行提取和整理分析。
文化基因来源于生物学术语基因一词,1990年刘长林先生在《中国的系统思维:文化基因透视》一书中,把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定义为“那些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心理底层结构和思维方式” [8]。
在2015年,盛维、王永华的《城市基因的研究框架归纳及其政策意义分析》一文中提到城市基因的内涵由本底特征和显性特征组成,具有生物学基因的复制、遗传、变异等特性。
“文化基因”类比生物学的基因的概念,凡是可以传递文化信息的微小片段都可称之为文化基因[9]。
本文将能直观表现文化信息的物质要素,定义为城市文化基因的文化要素。
本文以湟中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询问访谈、文献研究等方式,对湟中县文化要素进行界定。
湟中县历史文化悠久,多民族聚居融合,所形成的城市文化特色明显,不同于其他城市,具有其自身的文化独特性。
因此,在城市文化基因的分类过程中,抓住对城市文化影响较大的文化基因进行分类,如宗教、地理环境等,又根据其在城市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宗教文化要素、自然文化要素和社会文化元素。
(一)宗教文化要素湟中县作为多民族聚居、多宗教融合的城市,宗教文化基因贯穿城市发展的始终。
湟中县宗教文化基因包括建筑、文学艺术、音乐、绘画等多个方面。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整理可知,湟中县内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等多种宗教并存(图1、2),其中道教于1960年后逐渐衰落。
宗教建筑及宗教建筑群、宗教场所、宗教景观作为宗教文化基因的具体表现形式,对城市整体形象及空间格局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中,湟中县塔尔寺建筑群最为突出,贯穿整个城市的发展脉络,湟中县由塔成寺,由寺成城,而早期的塔尔寺也直接形成了城市文化中心,奠定了周边建筑形式的基调和氛围。
因此,在本文中宗教文化要素作为文化基因的表象,指人类通过宗教活动在城市空间所形成的物质文化要素,包括宗教建筑及宗教建筑群、宗教广场和宗教景观标识。
根据湟中县内存在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情况,选取塔尔寺、佛教、清真寺、基督教堂、道教等五个兴趣点词语进行爬取研究。
(二)自然文化要素湟中县内自然文化基因丰富,湟中县内存在“卡约文化”遗址、道教圣地南朔山、娘娘山、水峡、马鸡沟药水泉、大南川水库、莲湖公园等名胜古迹。
塔尔寺地处群山山坳之中,并依据藏传佛教宗教圣地的理念,赋予其四周的群山以“八瓣莲花”的神迹描述,莲花山景区除了自身所承担的宗教活动和意义外,也逐渐成为塔尔寺景点独有的文化宣传部分。
塔尔寺周围地理环境的附加意义,体现了湟中县塔尔寺独有的自然文化基因。
自然文化要素是指在人类活动中对山川、湖泊等自然環境附加文化含义的自然物质空间,包括历史遗存、风景名胜。
由于历史遗存和风景名胜名称的特定性,选取百度 POI 类别中的自然地物、旅游景点两个关键词进行POI兴趣点的爬取,并剔除单纯的自然资源数据之后,对剩余的自然文化要素进行辨别、选取、分析研究,并对单个自然文化要素名称进行获取。
(三)社会文化要素一个城市的文化活动与传播,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密切相关。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生活习俗等的社会文化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状态。
湟中城市发展也由单一宗教(塔尔寺)这一影响要素,随着居民活动逐渐丰富,发展出城市居住、贸易、生活服务等功能,产生社会活动和社会文化,而不仅仅是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
在近现代,随着湟中县经济文化以及旅游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湟中县逐渐重视和发展社会公共文化,增加文化活动场所、文化活动中心和建筑,如藏文化馆、湟中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体验中心、河湟文化博物馆等(图3)。
因此,本文中的社会文化要素是指在人类公共聚集活动中进行文化传播的社会物质要素,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场所、文化广播等。
对兴趣点的选取,参考百度POI一级行业分类,选取文化传媒、教育培训、文化活动广场等三个兴趣点,同时对获取数据进行辨别和选择。
(四)湟中文化要素空间分布根据上段对湟中文化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如表1所示,对文化基因兴趣点进行界定和获取。
并对表1中的宗教教育文化要素进行说明:在作者的实地调研和与洛桑赢巴法师的交谈中得知,早期以及现在当地的孩童通过成为僧侣在塔尔寺内进行藏族文字和知识的学习。
在藏族文化中,宗教早与日常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塔尔寺本身就是青海佛学院的最高学府。
通过对数据的剔除、选取整理后,获得湟中县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图,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文化要素集中分布于鲁沙尔镇,多巴镇及其周边地区。
从湟中县的整体行政范围来看,主要分布于镇域南侧。
这与湟中县域内的北部多山脉少城镇的县域发展情况相吻合。
从文化要素类型来看,环境文化要素多集中于西南侧山脉地区中,且布局集中于鲁沙尔镇域西南侧及其周边范围,从鲁沙尔镇高程数据也可以看出,西南部地势较高。
宗教文化要素多分布于鲁沙尔镇和多巴镇等城镇活动密集地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从图4中可以看出:藏传佛教主要聚集分布于鲁沙尔镇内,数量较多且分布集中;伊斯兰教则散布于各个村中之中,分布较为分散,且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鲁沙尔镇和多巴地区较其他地区数量更多,更集中。
而汉族世俗神庙则零星地广泛分布于镇域之中。
二、数据与方法(一)POI方法运用POI,也叫兴趣点,是一种带地理坐标信息的位置数据,作为大数据的一种,可以从宏观层面进行整体面貌分析,因此现在被广泛运用于城市空间、城市活动研究中。
百度地图的POI 接口SDK提供了三种类型的POI检索:周边检索、区域检索和城市内检索。
本文通过城市行政区域内检索,从而获取所需的湟中县的POI数据。
从文化要素兴趣点的爬取的实际获取数量和分布结果来看,本文将选取湟中县域和鲁沙尔镇域两个范围区定为数据获取范围,即本文的研究范围。
对于湟中县域坐标范围(经纬度:左下角东经101.1722°,北纬36.2369°;右上角东经101.9027°,北纬37.0624°。
)和湟中县鲁沙尔镇域坐标范围(经纬度:左下角东经101.3176°,北纬36.3727°;右上角东经101.6209°,北纬36.5402°)内的兴趣点进行爬取。
范围如图5所示。
对湟中县域和鲁沙尔镇域内的百度地图兴趣点进行数据的爬取和汇总,共获得二百九十六个数据。
通过表1和百度 POI 类别一览表[10]分类的类别情况对照,对数据进行整理,剔除无效数据以及错误、重复等数据,将剩下的科学数据作为本文的POI基础数据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呈现鲁沙尔镇域内文化要素的分布境况。
(二)核密度分析核密度分析为空间点模式分析中的一种,根据兴趣点在空间中的位置信息来探索点数据的分布模式与布局特征,对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描述点数据的分布密度、分布范围、分布中心以及分布轴线。
核密度估计法:使用核函数根据点要素计算每单位面积的量值,以将各个点拟合为光滑锥状表面。
一般通过测度研究区域中单位面积上的事件数来估计各点的密度值。
本文使用ArcGIS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具體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f(x)是x处的核密度计算函数, n为距离x处欧氏距离小于h的要素的个数,h是进行距离衰减计算的阈值,k表示空间权重函数。
经过反复实验,对距离衰减阈值进行调试,使用了 250m×250m的栅格作为数据输出。
将研究区域进行规则格网划分;计算带宽;将文化要素分布数据换算成格网密度值,把文化要素点密度数据连到格网中心点上;使用空间连续数据核心估计函数把中心点上的核密度值插成格网表面,形成点要素的密度分析图。
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叠加湟中县域行政区划图和鲁沙尔镇域行政范围图,获得相应的核密度分析图(图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