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指标
小续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小续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脑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而引起的。
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身心负担。
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栓治疗、神经保护治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续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通过分析小续命汤的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小续命汤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中医证候方面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评价小续命汤对脑卒中患者其他指标的影响,探讨小续命汤作为治疗脑卒中的潜在药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本研究,为临床脑卒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小续命汤在脑卒中治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而且危害严重的疾病,常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和生活质量下降。
当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溶栓治疗和保守药物治疗来减少患者病情进展,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小续命汤作为一种中药复方,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具有通络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然而,目前对小续命汤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研究还相对有限,对其临床应用的作用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因此,深入研究小续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和临床应用前景,对于完善脑卒中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研究的开展将为小续命汤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有望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丹参多酚酮酸盐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 hs-CRP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丹参多酚酮酸盐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 hs-CRP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陶珍;曹秉振;王树才;胡怀强;吕伟;郭洪伟;唐吉刚【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18【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酮酸盐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98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9例)和对照组(n=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酮酸盐治疗,2组均治疗2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血清hs‐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
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比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降低的幅度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血清hs‐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丹参多酚酮酸盐能够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水平、调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有利于卒中患者的预后。
【总页数】3页(P29-30,31)【作者】陶珍;曹秉振;王树才;胡怀强;吕伟;郭洪伟;唐吉刚【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 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 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 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 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 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 2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AngⅡ、IL-6和hs-CRP的影响[J], 张伟;季乃军;梅益斌;胡昌盛2.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NIHSS评分的影响 [J], 詹兰兰;周霞3.丹参多酚酸盐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张向平4.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hs-CRP、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万红兵;程金荣5.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高伟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活血降粘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
活血降粘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活血降粘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活血降粘方,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疗程2个月,采用spss11.5统计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降低全血高切粘度(200/s)、全血中切粘度(30/s)、全血低切粘度(1/s)水平,治疗组还可降低血浆粘度(mpa.s)、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
结论活血降粘方能够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关键词】活血降粘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
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笔者根据科室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经验拟活血降粘方,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观测了该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的影响,以证实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为活血降粘方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8.32±7.80)岁,病程(5.6±2.5)年;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7.45±8.14)岁,病程(5.4±2.3)年。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根据2007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确定。
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tcd及相关生化项目检查。
1.3 排除标准[3] 因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颅内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感染、外伤等其他病因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近1个月内有严重创伤、手术史者;各种急慢性炎症、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肿瘤患者;以及神志不清言语不能表达者。
脑卒中患者要做哪些常规检查项目
脑卒中患者要做哪些常规检查项目
每一个对象规定要检查的项目称为常规检查项目。
脑卒中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测定等。
(1)心跳、呼吸、体温和血压的观测:这是易患脑卒中者常规而重要的检查项目,血压的高低与脑卒中的关系最密切。
(2)心电图检查:可以了解心跳次数,有无期前收缩,心肌有否缺血缺氧表现,心脏传导正常与否,有助于初步了解心脏和冠状动脉供血状态。
(3)常规检验小便:了解肾功能,因为高血压和肾动脉硬化有时可影响肾功能。
(4)红细胞总数的测定:可以了解红细胞有无增多情况,常可判断血液黏稠度。
(5)血糖、血脂包括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测定:可以了解是否有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6)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压在24小时的动态变化,指导和调整用药。
(7)血液流变学八项指标的测定:这是脑卒中常规化验项目,从测定结果中可以了解血液黏稠度、聚集性、凝固性等变化。
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黄萍;张宪印;张凤花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5(045)007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我们对急性脑出血、脑梗死与正常对照组血流变指标进行了检测比较,探讨两组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发病机理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69)
【作者】黄萍;张宪印;张凤花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J], 叶荣;陈新军
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J], 朱娜;孙丽婷;方海荣;库热西·玉努斯
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J], 金鲜花;张小红;高丹;孙大华
4.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及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临床研究 [J], 苏含
5.核潜艇艇员的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分析 [J], 贾妙兴;陈飞;蔡定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5岁以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和血流变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65岁以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和血流变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徐瑶【摘要】目的探讨65岁以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和血流变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诊断AIS患者13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5分,40例)、中度组(6~15分,54例)及重度组(≥16分,36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性质,检测血流变指标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沉(ESR).结果治疗前,中、重度组患者IMT值、斑块形成率及不稳定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均P< 0.05).治疗前,重度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和ESR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轻度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3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和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重度组各指标降低值小于中度组,轻度组降低值最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65岁以上AIS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及血流变异常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密切关系,且血流变水平改善程度与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关系.【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19(031)007【总页数】4页(P879-881,封2)【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斑块;血流变【作者】徐瑶【作者单位】315010宁波,宁波市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65岁以上人群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高发阶段[1],主要因为责任血管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以及斑块的不稳定[2]。
研究发现,血流动力学尤其是血流变异常是导致粥样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以及AIS发生的重要因素 [3]。
因此,早期检测颈动脉斑块形成以及血流变特征对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颈动脉属于外周浅表大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图像和血流频谱可清晰显示血管内膜厚度和斑块形成特征,临床中应用较普遍。
血流变可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检测出结果,外周血取材方便,检测灵敏度高。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Ke r s Ic e c sr k ; He r e l g n p cin; He r e lg e e t r y wo d : s h mi t e o mo h o o y i s e t o mo h oo y d t 对 比观察 ,以探讨 血 液流变学检验在 缺血性 脑卒 中 的诊 断价值 ,辅助指 导临床
缺血性脑卒 中是 目前 危害人类 健康 和生命 的主要 疾病 之一 。多见于 中、老年 人 ,其 发病 急 ,常 有意 识 障碍 ,死
亡率及致残率相 当高 。目前 缺血性 脑卒 中的诊 断主要 依靠 客观检查 ,仅凭 症状 、体征 无法确 定类 别 、部位 和严重 程 度。主要检查 有 C 、核 磁共 振 成 像 ;其 他 检 查 :血 尿 常 T
te t n ,D f i h p l ai n v u f e r e lg d c si h ra me to c e c sr k ai ns M e h d :P t nswi r ame t e nt t e a p i t a eo mo h oo y i ie n t ete t n fi h mi to e p t t. i e c o l h n s e to s ai t l e l b ii e no t o c tg r s o l n e l , w t e l y c n r lg o p tg te o d tc f h mo h oo y, a t e s me t e dv d d i t w ae o i fmae a d fmae e i h a t o to r u o eh r t ee tO e r e lg h h t h a i me c n a e t r s l fHe r e lg n t e b fr n trte t a me t f ain s o mp r o e u t o mo h oo y i eo e a d a e e t n t t.Re u t s h f h r op e sl s:T e r s l r b iu l ih a d i i h e u t ae o v o syh g n t s s
血液流变学常规体检项目及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常规体检项目及临床意义血液流变学是专门研究血液流动及血球变形规律的一门医学分析学科。
血液流变学检查主要是测定血液粘稠度,血液粘稠度随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分为高切变率、中切变率、低切变率,切变率高,血液粘稠度大,流动性差,形成血栓的危险性高,反之则血液粘稠度小,流动性好,形成血栓的危险性小。
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疾病的发展和预防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包含的检测内容及临床意义如下:一、全血粘度:全血粘度是反映血液流变学基本特征的参数,也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影响全血粘度的主要因素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及血浆粘度等。
根据切变率的不同,一般分为高、中、低切粘度。
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中切变率是过渡点,临床意义不十分明显。
血液粘度增高,血液的流变性质发生异常,可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发生组织缺水和缺氧、代谢失调、肌体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后果。
血液粘度的测定,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在出血性脑中风时,以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降低最明显,它预示将要有出血性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缺血性脑中风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其他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增高。
其中红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升高,是造成缺血性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正常参考值:男性:低切6.80-9.58mPa.s中切4.51-5.57 mPa.s高切3.73-4.60mPa.s女性:低切6.50-9.25mPa.s 中切4.35-5.45mPa.s 高切3.65-4.40mPa.s二、血浆粘度:血浆粘度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标。
血浆粘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纤维蛋白浓度,其次是球蛋白分子,还有脂类等。
影响血浆粘度的因素有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白蛋白、脂类和血糖等。
新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规范操作流程
新版指南对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的操作流程进行了规 范,有助于减少操作过程 中的风险和误差。
提供案例分析
新版指南还提供了丰富的 案例分析,帮助临床医生 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指南内 容。
对患者预后的积极影响
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新版指南提高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 治愈率,减少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 率。
持续改进与更新
改进
根据实践反馈和最新研究成果,对新版指南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更新
定期更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指南,以适应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05
新版指南的影响与意义
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水平
01
02
03
更新诊断标准
新版指南对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 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机械取栓
新指南纳入了机械取栓的新技术,并 对其适应症和操作规范进行了详细说 明。
并发症处理
颅内高压
新指南对于颅内高压的处理提出了更具体的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减压。
感染和褥疮
针对常见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和褥疮,新指南提供了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康复与二级预防
康复方案
新指南推荐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语言治疗 等。
二级预防
新指南强调了长期二级预防的重要性 ,包括控制危险因素、规律服药和生 活方式调整。
03
新版指南与旧版指南的比较
诊断标准的差异
诊断流程
新版指南在诊断流程上更加明确和简化,强调了快 速评估和确诊的重要性。
影像学检查
新版指南推荐使用更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MRI和 CTA,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液流变学
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及意义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实验室廖长风一、概念血液流变学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分支,是研究血液宏观流动性质,人体内血液流动和细胞变形,以及血液与血管、心脏之间相互作用,血细胞流动性质及生物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
??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主要是在血液粘度上,异常的血粘度可分为全血粘度增高和全血粘度降低两种类型,分别称高血粘综合症和低血粘综合症。
血液高粘滞综合症:定义:由某种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所造成,即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内粘度与刚性升高等。
可能伴有全血粘度升高,但不一定。
血液高粘滞性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微循环方面,血细胞刚性增加、微血栓与微栓子的形成或其他凝血产物的出现。
分类:(五个亚型)高浓稠型、高粘滞型、高凝固型、红细胞聚集型、红细胞刚性升高型二、病理生理血液粘度的低与高代表血液运输的优与劣或血液供应的多与少。
血液粘度增加,循环阻力升高,血流速度减慢,必然导致器官和组织,尤其是微循环灌流量下降,造成缺血缺氧,影响组织的代谢和功能,从而产生疾病。
研究表明,在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之前,往往已有一种或数种血液流变指标的异常(血液粘滞因素升高),它标志着无症状的疾病病程已经开始,已经由健康人发展为亚健康人三、临床意义1.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是目前诊断脑中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不可缺少的项目。
糖尿病、慢性肾炎、病毒性肝炎、白血病、晚期肿瘤、出凝血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以及中医所指的血淤症,在整个病程的某一阶段,均可有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
2.应用于鉴别诊断:用于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如中风患者中缺血性中风70%~80%全血粘度增高,而出血性中风则则不增高或降低。
也可作为心肌绞疼和心肌梗塞疾病的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第1~~3天变化最明显,认为患者苍白,出汗,皮肤冷粘等症状与红细胞硬度升高有关。
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在不同的流动条件下的物理特性和变化的一门科学,是血液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等交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液流变学指标是评价血液流动性能的关键指标,对于研究和诊断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就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定义、种类、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定义血液流变学指标是指在不同的流动条件下,评价血液流动性能的一系列定量指标。
其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了解血液如何通过各种大小、形状、曲度和分支的血管,进而影响人体各组织的供氧和营养情况。
常见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流变学常数、黏滞度、红细胞聚集度、变形指数等。
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种类(一)流变学常数流变学常数反映了液体起伏性的大小和速度,是血液流动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
主要指的是血液的流变学性质的性质,如血浆流变学常数、红细胞流变学常数等。
(二)黏滞度血液黏滞度是衡量血液流动性质的重要参数,可以表征血液的黏稠度和阻力。
正常人的血液黏度大约在4.5~5.5mPa.s之间,当血液黏度升高时,血流灌注不畅,可能引发血栓性疾病。
血液黏度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有旋转流变法、减压法等。
(三)红细胞聚集度红细胞聚集度应用较广,是一种反映血液黏稠度变化的重要指标。
红细胞聚集度高将使红细胞多聚集在一起,形成结节状的状态,从而导致微循环障碍,引起微循环的缺氧、缺血等病变。
(四)变形指数变形指数是一种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指标,正常红细胞的变形指数范围在0.3~0.7之间。
红细胞变形能力差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小血管的阻塞,加重疾病的病情。
三、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方法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方法包括旋转流变法、减压法、紫外线分光光度法及电泳法等。
其中旋转流变法最为常见,可以快速精确地测量血液的流变学特性及相关指标,是血液流变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四、血液流变学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预测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诊断相关疾病以及指导相关疾病的治疗等方面。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E fc fS u Xu o g Ijcin o e r lfn t n a d h moh oo y i feto h e T n net n n u a u ci n e r e lg n o o
p te s wih a ut s he i t o a i nt t c e ic m c s r ke
(: o a dcnrl ru n 4 )T ecnrl ru a etdwt ov ninl hrp ,n et a n o p t opw s ra i c n et a ea y a dt et t u a et og og t e h o t h r me g r t — e i h eT n net nf mlq ) nb s f o vnin lh rp . e r n t nd f isoe eeasse n dwt S uXu o gIjci , d o ai o n e t a tea y N ua f c o e c c rs r sesda d h o 6 s c o l u i i t w
h mo h oo i a n e e wee d t r n d b f r r ame t a d o h 1 t d y f r t ame t e r e lg e i d x s l r e e mi e e o e te t n n n t e 4 h a at r t n .Re u t :Ne r l g c l e e sl s u o o i a
fn t nd f i soe f o ru s eei rv d T ee et ert o et n o pw s 25 % (34 )w i a f u ci e ct crs t go p r o e . h f ci a f ramet u a . o i ob h w mp f v e t r g 8 0 3/0, hl t t eh o cnrl opw s6 .8 (54 ) teew ss nf a t iee c ew e et ogo p 尸 00 )C mprdwt ot l o t u a 0 % 2 /1 h r a i icn f rn eb t ent u s(< . . o ae i cnr og r 9 , gi df h w r 5 h o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中的诊断 主要依 靠客 观检 查 , 凭症 状 、 仅 体征无 法确
定类 别 、 部位 和严 重程 度 。主 要 检查 有 C 、 磁 共 T核 振成 像 ; 他检 查 : 尿 常规 、 脂 、 其 血 血 血糖及 血液 流变 学检查 。无 论 是 C T还 是 核 磁 共 振 , 诊 断 缺 血 性 在 脑卒 中时都 有一 个 时 间 窗 的 限制 , 且 在疗 效 观 察 并
22 缺 血 性脑 卒 中患 者治 疗 前 和 治 疗后 血 液 流 变 .
学 检测 结果 见表 2 。 ’ 表2 结果显 示 , 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全 血及血 浆黏
度测定 值治疗前 明显高于治疗后 , 统计学意义 。 具有
(. 1 延边大学 附属 医院 神经 内科 , 吉林 延 吉 130 ; . 300 2 吉林大学药学院 ; . 3 吉林省电力 医院)
缺血性 脑 卒 中是 目前 危 害人类 健康 和生命 的主
要疾病 之 一 。多 见 于 中 、 老年 人 。 目前 缺 血性 脑 卒
5 . , 中男 6 例 , 5 。 17岁 其 1 女 9例
后 , 2 i 4h完成测 试 。 于 0m n一 1 3 统计 学处 理 . 结 果用 ( ±S表 示 , 计采 用 t 验 , ) 统 检 P<0 0 .5 为 具有 显著 性差异 。
2 结果
和预后 判断 方面 存 在一 定 局 限 , 这 恰 恰 是血 液 流 而
变学检 验所 具有 的优 点 。我们 通过对 缺血 性脑 卒 中 患者 与正常 人 的血液 流变 部分 指标进 行检 测对 比观 察, 以探 讨血 液流 变 学 检 验 在缺 血 性 脑 卒 中 的诊 断 价 值 , 助指 导 临床 治 疗 和 预后 判 断 中所具 有 的价 辅 值 , 报告如 下 。 现
银杏叶片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的影响
银杏叶片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的影响陈莉【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来我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五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药物使用方法:治疗组使用银杏叶片2片/次,3次/d;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两种服用方法和天数相同.结果:治疗组血流变学五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变(P<0.01),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银杏叶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显著,疗效可靠,无副作用.【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2(025)011【总页数】2页(P1316-1317)【关键词】银杏叶片;血流变学;五项指标【作者】陈莉【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省广州市,5101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2009年7月—2011年7月,笔者应用银杏叶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100例,并与随机分为对照组的100例做对照,旨在探讨银杏叶片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就其血流变学五项指标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观察治疗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单号入治疗组,双号入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100例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0.5岁;对照组100例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9.5岁。
治疗组中冠心病48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8例,脑梗死44例;对照组中冠心病56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6例,脑梗死38例;两组平均年龄和病种分类无统计学意义。
全部病例均具有典型的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
分别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颅CT检查,符合1979年7月上海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参考标准及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
纤溶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C ieeJ unl f rci l ro s sae v2 1 , 11 . 1 ・ 3 ・ hn s o ra o at a vu essNo 0 0 Vo. 3No 2 P c Ne Di 3
疗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的作 用 机 制 提 供 新 的试 验 依 据 。
1 对 象 与 方 法
分 减 少 1 以下 , 残 程 度 为 5级 ;恶 化 : 能 缺 损 评 分 增 7 病 功
多 1 以上 或 死 亡 。 以基 本 痊 愈 及 显 著 进 步 病 例 计 算 显 效 8
d f i so e NF S _ 进 行 评 分 : ~ 1 ei t c rs, D )4 c ] 0 5分 为 轻 度 神 经 功 能缺 损 ,6 3 1 ~ O分 为 中度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 1 5分 为 重 度 神 3 ~4
组织 型纤 维 蛋 白酶 原 激 活 剂 分 泌 增 多 l 。这 提 示 除 了 扩 张 2 ]
规 治疗 与纤 溶 酶 治 疗 均 对 神 经 功 能 缺 失 有 一 定 改 善 , 治疗 组 有 效 率 8 . 2 , 照 组 7 . , 73 对 20 2组 疗 效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0 )。 常 规组 与纤 溶 酶 组 对 血 液 流 变 学 各 项 指 标 均 有 改 善 , 溶 酶 组 更 加 显 著 。结 论 .5 纤 纤 溶 酶 有 改 善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卒 中患
11 研 究对 象 .
全 部 研 究 对 象 均 系 2 0一 1 2 0 —4在 成 0 6O ~ 0 90
者 血 液 流 变 学 指 标 的作 用 , 时 又 对 促 进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卒 中患 者 神 经功 能 的 恢 复 具 有 良好 作 用 。 同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ZHANG n ln U Xin J n,DENG We —o g,LI a-u Hu — e a Fi
(.eat e to e rlg; h itP o l Hopt fC ezo; 1 p r n fN uooy T eFr epe silo hnhu D m s a 2Xa ga nvrt mn C ezo 2 00 C ia .i n n U ies yHu a hnh u 43 0 hn) n i
和 发 展 的重 要 原 因 。 关键 词 进展性 ; 缺血 性 ; 卒 中 ; 脑 血液 流 变 学
中图 分 类号 : 7 3 文 献 标 识码 : R4 A
St y o e r he lg f p o rsi g ic m i to e ud n h mo r oo y o r g esn she c sr k
e l c n r l r u .Re u t Ma y h mo r e l ge a a tr n pr ge sn s h mi t k r u n n n r - ra o to g o p sl s n e rh o o i p r me e s i o r s i g ic e e s r e g o p a d o —p o o
c a g x c h e e p n h s h mi s o e h e e a t t e d v l o me t o t e ie e e t k . n f r
Ke r s p o e sn ;ie e e s o e e rh oo y y wo d rg sig s h mi t k ;h mor e lg r r
(、 1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 内科 , 郴 州 4 30 ; 湖南 200
血液流变学检查解读
血液流变学检查解读血液流变学检查是研究血液流动性和粘滞性的学科,主要应用于评估和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和病情。
以下是血液流变学检查的解读:1.全血粘度:全血粘度反映了血液的流动性。
正常参考值一般为3.1~4.9 mPas。
全血粘度升高可能与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纤维蛋白原含显等因素有关。
全血粘度升高可能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有关。
2.血浆粘度:血浆粘度反映了血浆的粘滞性。
正常参考值一般为1.4~1.8 mPa-s。
血浆粘度升高可能与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含虽有关。
血浆粘度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关。
3.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反映了红细胞在血流中的变形能力,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6~0.9。
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可能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有关。
4.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反映了红细胞聚集的程度,正常参考值-般为1.5~2.5。
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可能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小板活性增加等因素有关。
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关。
5.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率反映了血小板聚集的能力,正常参考值一般为50~100%。
血小板聚集率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有关。
总体来说,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患者血液流动性和粘滞性的信息,从而有助于评估和诊断恨性疾病的风险和病情。
但是,血液流变学检查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制表:审核:批准:。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和纤溶的变化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和纤溶的变化
杨萍;胡静仪;张立
【期刊名称】《血栓与止血学》
【年(卷),期】2006(012)004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和纤溶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发色底物、免疫比浊和凝固等方法定量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凝血酶(AT)、D二聚体(D-D)、纤维蛋
白原(Fbg)和血小板聚体率(PAgT),分别与对照组凝血纤溶各项指标比较.结果脑梗
死组PAgT、D-D、Fbg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AT低于对照组;tPA低于对照
组(P<0.01);PAI-1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异常.
【总页数】2页(P158-159)
【作者】杨萍;胡静仪;张立
【作者单位】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300060;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300060;天津市
环湖医院,天津,30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2
【相关文献】
1.凝血——纤溶动态图对休克病人凝血纤溶变化的研究 [J], 李生伟
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血栓调节蛋白、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及相关炎性因
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陈萍; 侯仕荣
3.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J], 林海涛
4.宫氏脑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 [J], 王清莲;赵海涛
5.原发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的研究 [J], 王鸿懿;孙宁玲;韩虹;于贵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清
脑梗死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
应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损伤的血液标记物指标(AIS-NVU)S100β蛋白、血清纤维蛋白肽A(F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说明WBC和NC增高可能是脑血管病的始动因素。
中性粒细胞比值NE%,纤维蛋白原FIB,中风病证候积分,血脂:
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水
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量表(Barthel指数)中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实验室指标:
血小板聚集率
①通过降低
蛋白的表达,减轻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②通过降低表达而抑制凝血纤溶系统激活、减少微血栓形成;③通过调节浓度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生成、降低血管通透性、保护神经细胞;④通过降低表达而抑制通透性增高、减轻破坏及脑水肿。
从而达到多勒点、多途径保护的疗计数与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梗塞面积有关。
中经络组与中脏腑组的血脂、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除低密度
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中,低LDL可增加脑出血死亡的危险
加之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
治疗前后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大脑缺血时,坏死的神经元释放(NSE),脑脊液和血清(NSE)水平升高。
较易检测到血清或脑脊液中的(NSE)。
2h-2.5天(NSE)的浓度高。
于第1,3天采集静脉血3ML,3000r/min 离心,分离血清储存。
查血常规,凝血和肾功能,观察安全性指标,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了解脑的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