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夫 知行合一 内圣外王 王阳明漫谈
王明阳心学知行合一读后感
王明阳心学知行合一读后感王阳明这个人啊,以前就听说很牛,但真正读了关于他心学中“知行合一”的相关内容后,才发现他简直是个超级智慧的古人。
先说这个“知”,在王阳明这儿可不像咱平常理解的,仅仅是知道个书本知识啥的。
他的“知”是那种内心深处真正的感悟和认知。
就好比我们都知道要健康生活,少吃垃圾食品多运动。
这算是一种很浅层的“知”,但王阳明所说的“知”是你打心底里认识到健康生活是多么的重要,是一种对事物本质透彻的了解。
我就经常一边吃着薯片一边想着要健康,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达到他说的那种“知”。
要是真有那种深刻的“知”,估计薯片在我面前就跟毒药一样,我看都不想看。
再来说这个“行”。
这可不是单纯的行动,而是要和“知”紧密结合起来的行动。
不是说我脑子一热,今天去跑个步,明天就躺平了,这不是真正的“行”。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里的“行”是有内在的“知”作为驱动力的。
以前我总是有很多计划,比如学画画,买了一堆工具,结果呢,画了两天就没下文了。
这就是“知”和“行”脱节了。
我虽然有学画画这个想法,也就是有了一点“知”,但这种“知”没有强大到能让我持续地“行”下去。
读了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后,我就开始反思自己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比如说读书,我一直知道读书好,能增长知识,提升自己。
可是呢,总是被手机、电视这些东西诱惑,读书的时间少得可怜。
按照王阳明的理论,我就是没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
如果我真的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读书对我来说就像呼吸一样重要,那我肯定会每天都找时间读书,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没营养的娱乐上。
而且啊,“知行合一”还让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了新的态度。
以前遇到难题就想退缩,心里想反正这个事情很难,我做不到也正常。
但是现在我明白了,如果我知道这件事情是正确的、是值得做的,那我就必须去“行”,在这个过程中,“知”也会不断地加深。
就像爬山,我知道山顶的风景很美,这是“知”,那我就不能因为山路崎岖就放弃,要一步一步地去“行”,在爬山的过程中,我对爬山这件事的理解,对坚持的理解,也就是“知”,会更加深刻。
王阳明道德哲学体系:知行合一
王阳明道德哲学体系:知行合一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四句教”和“知行合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成为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关键。
以下是对王阳明“四句教”的深刻理解及其“知行合一”思想的归纳提炼。
王阳明的四句教王阳明的“四句教”,亦称“王门四句教”,是其晚年对一生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原文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话不仅体现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精髓,也构成了其学术体系的核心。
1.无善无恶心之体“无善无恶心之体”揭示了心的本体状态。
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是晶莹纯洁、无善无恶的,这是指心在未受外界干扰和个人私欲影响时的原始状态,是一种超越善恶判断的纯净状态。
这一观点体现了王阳明受佛家思想影响的痕迹,强调心的本真和清净。
这一状态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原始、最真实的存在,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础。
2.有善有恶意之动“有善有恶意之动”则阐述了意念产生后善恶的出现。
王阳明认为,意念(意)一旦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
这里的“意”指的是人的意念或想法,它源于心的活动。
善恶并非心体本身所具有,而是由于人的意念活动而产生的。
因此,保持心的纯净和平静,是避免产生恶念的关键。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在道德修养中需要时刻警觉自己的意念,以免被恶念所驱使。
3.知善知恶是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揭示了良知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
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良知”是核心概念,是道德判断的依据和行为指南。
良知是人天生具有的一种分辨善恶的能力,它不受外界干扰,直接指向内心的真实和善良。
人人都有良知,只是有时被私欲所蒙蔽。
通过致良知,人可以恢复内心的光明和纯净,从而正确地分辨善恶并做出选择。
这一观点强调了良知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即通过唤醒和恢复良知来指导人的行为。
4.为善去恶是格物“为善去恶是格物”则指出了道德修养的实践途径。
格物在王阳明这里指的是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道术兼修,道是道理,术是谋术。
道是做人的原则,是不变的,术是做人的技巧,是需要多变的。
只讲原则是迂腐的,只讲技巧是浅薄的。
用现代话讲,就是做人的战略和战术要统一。
这个社会只有极少数人有达到事业高峰之美妙感受,大多数人的失败,正是因为只学习外在的技巧,而没有注重内心的修养,由此迷失了方向,降低了追求。
道术兼修也可以叫道术合一。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分不清道与术的区别,甚至以为术就是道,或者只空谈道,而不懂术,结果寸步难行。
做人的道理是道,生存的技能是术。
现在年轻人太过于学习技能或专业,而忽略了学做人,或者学了一些做人的技巧,而没有注重内心境界的提升,并且也没有把品德和技巧两者合一。
其实,术无道则不立,心道为本,道术合一,则无坚不催也。
很多人以为,成功主要是靠我自身的技能,然后我再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
认为成功是80%靠技能,20%是靠做人。
但是实际情况是 80%是靠做人,20% 是靠技能。
做人与技能的比例其实是有一个年龄阶段的分配。
人在年少的时候,要多学本领,技能是进入社会的入场券。
但是以后,做人就占了主要。
从总的人生来说,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
大学教授只讲道,空谈战略,而生意人只讲术,只讲赚钱。
结果大学教授还比不上一个小学文化的生意人赚钱多。
做人的境界是道,做人的技巧是术。
很多政治家只注重权谋之术,没有追求的人自然会成为贪官,而真正做大事的人讲道的,例如历史名臣,都是同时也注重自身修养的,例如曾国藩等。
道可以让人成圣,术可以让人成王。
心中没有大道的人注定难成大事;更不要说成贤成圣;纵然一时成事,也只能是混世魔王或乱世枭雄,终为世人所不齿。
很多人就以为个人成功是需要学习做人的技巧,以为 80%靠技巧,20%靠品德,其实品德和境界才是主要的。
80%靠品德,20%靠魅力。
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思想被称为“心学”,强调人的内心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在阅读王阳明的著作后,我对他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王阳明强调人的心性本善,每个人都具备了解真理和追求善行的能力。
他认为,人们的内心是清明的,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偏离了本性。
因此,要实现知行合一,就需要通过修身养性来回归内心的本真。
在王阳明的思想中,修身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基础。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自我反省和修养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和偏差。
修身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正。
通过修身,人们可以逐渐实现内心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做到言行一致。
王阳明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
他反对空谈理论而不去实践的做法,认为只有将知识付诸行动,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真理和价值。
因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鼓励人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和改进。
在我的理解中,知行合一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统一,更是行动上的统一。
只有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使之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在实践中,我发现知行合一并不容易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和诱惑,很难做到言行一致。
然而,正是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反思,我逐渐意识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实践中,我发现修身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关键。
通过修身,我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正。
同时,我也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的知识付诸行动,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
通过实践,我逐渐体会到知行合一的好处。
当我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时,我发现自己的行为更加合理和自律,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知行合一不仅使我在学术上取得了进步,也使我在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有意义。
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王阳明的相关著作后,我对他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认知和行为应该是一致的,惟独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认知才干真正获得知识和智慧。
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智慧。
惟独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干真正改变自己和社会。
其次,王阳明强调心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心性是决定行为和认知的根本因素。
惟独通过修养自己的心性,才干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心性的修养包括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反省和觉察,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惟独通过修养心性,才干真正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此外,王阳明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认为,惟独通过实践才干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
实践不仅仅是对外界的观察和实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反省和改进。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惟独通过实践,才干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在读完王阳明的相关著作后,我深刻感受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认知和行为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实践来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
惟独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才干真正获得智慧和成长。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修养自己的心性,通过反省和觉察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惟独通过修养心性,才干真正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总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惟独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修养自己的心性,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认知,才干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将知识应用于实际,修养自己的心性,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关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考(一)
关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考(一)关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考简介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其哲学思想主要围绕“知行合一”展开。
他认为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将学问落实到行动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进步。
知行合一的本质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的本质是内心意志和外在行动的一致。
不仅要有正确的知识和思想,更要有正确的行动,让行动成为知识的体现。
知行合一的难度实现知行合一并不容易。
首先需要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思想,接着需要践行自己的信念,在行动中将知识付诸实践。
这需要不断地修炼和实践,并且需要坚定的意志力和毅力。
知行合一的应用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可以应用于人类的各个领域,从个人修养到社会进步。
在个人修养方面,只有实践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在社会建设方面,只有根据实践情况不断的调整理论和思想,才能使理论更贴近实际,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结语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实践,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同时在行动中付诸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进步。
知行合一的启示知行合一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将理论转化为行动,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在社会建设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将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
知行合一的反思知行合一固然重要,但我们在实践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不能因为追求知行合一而在理论上过于追求纯粹和绝对,忽略实践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次,不能因为追求行动而忽略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否则将会导致经验主义和盲目行动。
在追求知行合一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一个平衡的视角,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努力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让理论更贴近实际。
总结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它告诉我们知识和行动必须相互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在今天,这一思想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王阳明的相关著作和研究,我对他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强调了知识与实践的统一。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应用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知识只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只有将其运用于实践中,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谛。
这与我之前的学习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往我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王阳明的思想,我意识到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其次,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也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自觉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与传统的命运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传统观念中,人的命运是由天命所决定的,个人的努力和改变被忽视。
通过学习王阳明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去行动,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还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这与现代社会中功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道德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王阳明的思想,我意识到道德修养是人生的根本,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还强调了内省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这与现代社会中追求外在成功和表面光鲜的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内在的成长和修养,只注重外在的表现和成功。
通过学习王阳明的思想,我明白了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自我审视,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境界。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识与实践的统一、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内省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阅读书籍《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荒凉”的村庄,每个人都可能会被身外的声、色、名、利所牵引,做出违背自己本心意愿的事情。
在为了解除自身的困惑也避免自己在当下、以后、将来不被所谓的身外之物困扰并能够坚持自己的初心愿望又因机缘巧合的情况下看到并且因生活琐事而有意愿仔细研读了这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度阴山版。
首先,王守仁生于1472年,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讲述的就是王阳明的生平和他创造心学的经历过程故事的一本书。
不管是处在生活清淡的古代还是在资源、情感丰富的现代要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懂得知易行难的道理之后才会深刻知道知行合一的重要。
只有坚持做自己的主人,有立志先修身,修身先修心的觉悟。
多读好书,多学好人,才能不被身外是非对错,声色名利所困扰,所左右牵引。
当感觉自己身处是非之中,坚持修身修心,不慌不燥,听从自己的良知的指引,听从自己的内心的声音(第一感觉,不被杂念干扰过的第一丝良知心声)。
在王阳明的《大学问》中,有这么一段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由此看来,止于至善,坚持中庸之道才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啊。
在《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中也道出了体现王阳明三观的他所留下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阳明心学世界观1.心是万物的尺度2.心即世界3.善恶只是一物有善有恶意之动——阳明心学人生观1.人人皆可为尧舜2.意志独立方有自尊3.内圣外王4.不过度,不执着5.有善有恶是习气所染知善知恶是良知——阳明心学价值观1.致良知,良知是道德与智慧的直觉2.知行合一是提高效率的法宝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心学方法论1.四事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2.静坐:独处时的自我管理3.事上练,就是练心,知行合一的去事上磨练,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
漫谈王阳明,知行合一,内圣外王
漫谈王阳明,知行合一,内圣外王漫谈王阳明,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心有理想春暖花开 2018-04-16 07:57“漫谈王阳明,知行合一,内圣外王”作为本次大可的结尾,以算是哲学课的一节课结尾,也算是对前面课程的一次升华。
我想选取王阳明的理由就是想传达给大家,人生在世,需要做一个儒家人,要积极入世,担当责任,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这次课程其实并不是在讲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而更像是一次引导课,带领大家更好地了解王阳明,引导大家怎么去学王阳明,或者说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大课中说有一个令他永生难忘的课后作业:听完这堂课,无论此生境况如何,我都有信心过好这一生了。
不管一年多少专业课给大家留下了多少烙印,但是如这个同学所言,先生一次大课能让一个人醍醐灌顶一般顿悟,这是多么感人的一种慈悲,这句话让我也很受震动。
试问一年十讲的短短时间,谁能有改头换面的提高呢?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和君有那么多的书单,有那么多的鸡汤,需要一生去消化吸收。
当然,知识消化了还需要去执行去做才行。
王阳明知行合一是一种更高的境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本身没有先后,真正达到了合一的地步。
言归正传,王阳明的思想总结为四点:1.心即理;2.知行合一;3.致良知;4.四句教。
理解王阳明思想,要置入三个语境:1、哲学语境;2、中国历史和儒学演变史的语境;3、王阳明时代、身世、个性和志趣的语境。
首先,王阳明思想是哲学,不能以科学思维去理解;第二不能以宗教语境去解读;其次,王阳明是个儒家的身体力行者,而儒家的发展确立也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所以要结合历史与儒家演变史去理解;第三,要以王阳明本身那个时代以及个人特征去理解,在特定的时代王阳明思想的出现应该也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
当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一个爷爷父亲都极度牛逼的人立志想做圣贤的时候,试问什么事情又能阻挡他呢?但其实一个人想做圣贤又怎么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呢?不是说一个人赚不了钱掌不了权才能选择去做圣贤的,反过来,做圣贤才是最难的,试问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王明夫:知行合一_内圣外王--王阳明漫谈
二、王阳明生平 幼年时期:才思敏捷,十余岁能诗。11岁父亲 中状元,随父寓居京师。 青年时期:15岁时有经略四方之志。词章盛名, 组建诗社,驰骋文坛;关心边境安危,精究兵 法。17岁与诸氏南昌完婚。 18岁时,拜访娄一斋,以为“圣人必可学而 至”,立志成圣贤。格竹七日病倒,对朱子格 物之说产生怀疑,徘徊于佛老、悦慕仙家修炼 之术。 21岁乡试中举。两次会试不第(世以不得第为耻, 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1499年(28岁),中进士,任职工部。 29岁授刑部云南司主事。游九华山,出入佛寺 道观。 1502年31岁,告病回余姚,筑阳明洞,行导引 术,曾起“离家远遁”之念,因挂念祖母和父 亲,未成行。 33岁,主考山东乡试。9月任兵部武选司主事。
1510年开始3944岁返仕途先后升任江西吉安府庐陵知县南京刑部四川司主事岁返仕途先后升任江西吉安府庐陵知县南京刑部四川司主事40岁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41岁升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
知行合一、内圣外王
王明夫/20150主持庐山归宗寺。苏东坡其时住湖北黄州,与归 宗寺的佛印隔江而望。苏东坡和佛印皆才华过人、风趣善辩,二人 喜相互盘道和辩论,每每佛印禅师胜,苏东坡自愧弗如。
二、王阳明生平 王阳明生平四件事:悟道、讲学、做官、平治(平叛勘乱、治世济民)。 悟道和讲学是他的内道和工夫,做官和平治是他的外用和事功。 读书要读传习录,打仗需学王阳明。 政治上,王阳明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广、湖广、江西四省总督。生 前封新建伯,身后谥文成公。 军事上,王阳明赤手空拳、无兵无饷,抚剿并用、平叛戡乱,将兵家权 谋上升到了“此心不动即为术”的化境。 思想上,王阳明心学,天下耸动、弟子影从,嗣往圣、开来哲、发天理、 正人心,把宋明理学推上了最高峰,百代宗师,登峰造极。 王阳明一生历尽坎坷,在困顿与绝境中幡然觉悟,在非议和险恶中毅然 前行,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的文治武功兼备、立德立功立言三俱的儒家 知识分子。 他传奇的一生,证成了“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历史趣闻明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知行合一所包含的思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明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知行合一所包含的思想
导语:王守仁即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
他的一生博闻多识,著作繁多,是有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其最有名的成就莫过
王守仁即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
他的一生博闻多识,著作繁多,是有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其最有名的成就莫过于集陆王心学之大成于一身。
王守仁乃浙江绍兴府人士,出生于家境显赫之家,自幼便熟读诗书展示出非凡的智慧。
其父母为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便从余姚搬迁至山水之乡的绍兴。
王守仁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十二岁初入私塾便能与老师辩论天下大事,畅谈国家时政,感怀人事。
在私塾期间发奋刻苦,随后更是第一次会试便中举人虽几次与状元之位擦肩而过,但在二十七岁那年高中进士,任刑部主事,后官至为两广总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朝廷中流砥柱。
本该是胸怀天下,励志图志之时却接连遭到朝廷的贬斥。
虽晚年复起,但迟迟暮年有心却无力再为朝廷出谋划策。
因仕途受阻,王守仁便开始一心悟道,领悟儒家心学之道,广收教徒进行讲学。
他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且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论,认为格物致知剥夺了人的天性且过于繁琐。
纵观阳明先生的一生,于国,他问为朝廷出谋划策,以国家兴衰天下兴亡为己任;于学,他继承发展心学,使得心学成为明朝的主流学说之一,更是使心学一派远传海外;于己,他的一生笔耕不缀,文学著作众多且文采斐然,并将心学的奥秘融入自己书法之中,已然无愧于心。
王守仁思想
被后世尊称为阳明先生和王文成公的王守仁,他将前人关于心学的
生活常识分享。
内圣外王——王阳明成就事业无往而不利的四大心法
内圣外王——王阳明成就事业无往而不利的四大心法在中国古代,对于一个从政者而言,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内圣外王”。
所谓“内圣”,就是内心充满着圣人的学问和道德,并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内心世界;“外王”就是表现在外面的能力和功业,“思王政,行王道”。
“王”是与“霸”相对应的,儒家讲究“王道”。
刘邦在沛县起义,势力不足,只能屈膝投靠项羽,寄人篱下。
然后便找机会与项羽亲近,并和他结拜为兄弟。
项羽当然很高兴,就分兵几千给他,于是刘邦有了自己的一路人马,从而有了驰骋疆场、建立基业的基础。
其后,项羽与刘邦相约,如果谁能够打到咸阳城,占领阿房宫,谁就是汉中王。
结果是刘邦先打到阿房宫,按常规来说,刘邦是汉中王,但刘邦听到项羽马上要来,便立即退出咸阳城,将汉中王的位置拱手让给项羽。
为什么要相让?因为刘邦知道自己的实力,如果坚持要做汉中王,肯定会被项羽除掉,所以,还不如先将整个咸阳城交给项羽。
项羽是得到了咸阳城,但他仍然不相信刘邦,设了个鸿门宴,邀请刘邦参加。
刘邦自然是去了,而且在宴会上面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情景,仍然保持低调,忍辱负重,最后找个机会逃之夭夭。
后来,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令他去巴蜀,刘邦二话不说就接受了,而且走之前还把父亲和妻子留下来做人质。
去巴蜀的路很难走,不得不修栈道才能通过,但是等军队过去之后,刘邦又下令将所有的栈道都销毁,这就告诉西楚霸王项羽,我刘邦是一去不再回来了,你也不用担心我与你争权夺利了,从而消除了项羽对他的各种顾虑。
刘邦在忍辱负重、权宜变通方面比项羽强得多。
刘邦是一位典型的具有“内圣外王”特质的领袖。
也正因如此,刘邦可以成就一代帝业。
同为一代霸主的项羽就无法像刘邦一样内圣外王了。
项羽败退到了乌江边,本可渡江再等机会,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惜项羽为自己的个性所害,竟然选择了自刎,到了此刻仍不知悔悟,仰天长啸道:“是天要亡我,非我所不能也。
”后世对此的评语,用一句诗表达:兵家胜败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通用11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1“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
“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
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
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
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
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
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2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
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
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
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
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荐读)王阳明的一生:“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
(荐读)王阳明的一生:“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上)事上磨方立得住王阳明的一生,证成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
他一生三次证道,36岁时贵州龙场悟道“心即理”,48岁时南昌悟道“致良知”,55岁时余姚天泉证道“四句教”,最终形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完整体系。
这一切皆是建立在他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基础上的。
他的一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
“不第非耻”追求圣贤境界的青少年时代王阳明知止而后有定,自少年立志,便确定了一生的努力方向。
《王阳明年谱》记载,他出生于1472年,13岁时,母亲郑氏去世,对他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
有一次,他与私塾先生探讨“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说:“第一等事就是读书登第,像你父亲那样。
”王阳明直言不讳地说:“先生,恐怕不是的,我觉得第一等事乃读书做圣贤。
”自此之后,他穷尽一生去探求追问、躬身修行实践,最终成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经天纬地之才。
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
这件事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
1486年,15岁的王阳明出居庸三关,考察边患、察看地形、谋划防务,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骑马射箭,刻苦勤练,箭术一流,可以做到“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
他凭吊古战场,缅怀先辈于谦,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失踪”一个多月后他风尘仆仆回到家里,腰间配剑,一副仗剑天涯的侠客模样。
1487年,鄂豫陕交界地区发生流民暴动,建国号为“汉”,震动京师。
16岁的王阳明觉得这是自己为国效力、显露身手的机会,他写了一份长篇奏折,结合他的兵法知识和考察经验,审势谋策,请缨带兵去征讨。
他托父亲把奏折转呈皇上,父亲痛斥他为“狂生”。
事实上,孔夫子曾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王阳明之所以对“武备”如此重视,在于他坚定地认为:儒者如只会读圣贤书而不会用兵,那无疑是一种耻辱。
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王阳明小传读书笔记
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王阳明小传读书笔记●文/王明夫●王阳明,浙江绍兴余姚人,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阳明心学创始人,生卒于1472-1529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治武功兼备之人物,“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
他传奇的一生,证成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
●一、少年雄心●王阳明出生于书香门第,幼时即显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十余岁能诗。
11岁时,父亲中状元,于是随父迁居京师(北京),视野从余姚到了皇城。
12岁时,问私塾先生:“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先生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
”阳明说:科举登第不能算是第一等事,人生第一等事应该是成为圣贤。
小小年纪,志趣骇俗。
●怎样成圣贤?儒家经典《大学》指明了目标与路径:三纲八目。
三纲领是:明德、亲民、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成为圣贤的路径,从格物致知起始。
什么叫做格物致知?所谓格,无妨理解为面向、直面、面对面(比如格斗的格,两人面对面),物就是事物。
格物致知就是要与事物面对面,去探究事物、深入认识。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虽各不相同,但所有事物都具备共同的本原、根本的本质,那就是“理”或“天理”。
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日积月累,格物穷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认识到了万事万物九九归一的本原即理,对“理”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就是达到圣贤的境界了。
这是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和最高权威朱熹的思想旨要。
●16岁时,王阳明依照朱熹的理路,面对家里院子里的一丛竹子进行格物。
他整天与竹子面对面地“格”,试图格(探究)出竹子的什么理来,如此一连七天,一无所获,却是积劳成疾,病倒了。
格竹失败,为王阳明怀疑和跨越理学权威朱熹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18岁时,王阳明在江西拜访当世大儒娄一斋,娄一斋点拨他“圣人必可学而至”。
自此,王阳明正式立志成圣贤。
一生的求索和归宿,皆以成圣贤为主线。
●二、彷徨与摸索●少年王阳明“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王阳明对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修复
Wang Yangming's Repair of Confucian "Making People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Thought
作者: 王中原[1,2];刘莉[2]
作者机构: [1]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2]湖南商学院信息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出版物刊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页码: 130-13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王阳明;内圣外王;修复
摘要:王阳明的"内圣外王"思想既继承了传统,又发展了传统。
在对待修身养性上坚持抑
私欲、去功利,强调人心"纯乎天理",他的"内圣"具有平民化和单一化倾向。
但在治理国家时,却总是坚持以利为标准,重视建功立业和"济世安民"。
这种"心"的去除功利与"行"的追求功业,反映了王阳明德高为范的人品以及经世致用的务实作风。
知行合一王阳明:王学各派浅谈
知行合一王阳明:王学各派浅谈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
明代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心学创始人。
因为曾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时,居于阳明洞,因而被世人尊称为阳明先生。
心学史开篇的“龙场悟道”便是发源于此,王阳明谪居龙场三年,悟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重要思想。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他的心学思想不仅在中国,甚至对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的思想传播至日本后,以此为基,形成了日本的阳明学,由此造就了一批出色思想家和政治家,从而推动了日本了明治维新的实现,破除了封建体制完成通向现代化的转型。
梁启超曾评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
”曾国藩对王阳明极为尊崇:“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王阳明的思想泽披者众,生前立院讲学,弟子广遍,相对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王学提倡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理',独树一帜,成为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
王阳明死后,他的“王学”散分为几个流派,但是一宗同源,虽各有所长,却难出其左右。
泰州学派王艮,字汝止,号心斋。
作为一位布衣儒者,他是明中后期风靡一时的泰州学派的创始人。
王阳明的另外三位弟子邹守益、王玑、王畿,都称赞心斋有“超凡入圣之资”。
按照王艮弟子之说,其学问有三变(心学各派对“三”可谓情有独钟):开始时,天资凛然,自悟大道,以圣人自任;后来遇到了阳明,学说便更进一步,娴熟纯粹;到了晚年,则悟出良知万物一体之怀,巧使妙运,堪称半圣。
王艮最为人熟知的,一是他的“满街皆是圣人”说,一是他的“百姓日用即道”说。
而满街圣人”或“日用即道”都是建立在“现成良知”观念之基础上的。
在王艮看来,良知存在的当下,人人都是“现成”的圣人,现实当下的所有行为,本身便是自然地合乎规矩礼节的行为,而不必讲求社会伦理规范。
这种思想到了泰州后学,衍化成了轻视礼法、忽略工夫的思想倾向,甚至出现了“率性自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现象,儒学所强调的从格致诚正到修齐治平的一切工夫主张都被消解于无形,流害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王阳明生平
王阳明生平四件事:悟道、讲学、做官、平治(平叛勘乱、治世济民)。 悟道和讲学是他的内道和工夫,做官和平治是他的外用和事功。
读书要读传习录,打仗需学王阳明。
政治上,王阳明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广、湖广、江西四省总督。生 前封新建伯,身后谥文成公。 军事上,王阳明赤手空拳、无兵无饷,抚剿并用、平叛戡乱,将兵家权 谋上升到了“此心不动即为术”的化境。 思想上,王阳明心学,天下耸动、弟子影从,嗣往圣、开来哲、发天理、 正人心,把宋明理学推上了最高峰,百代宗师,登峰造极。
知行合一、内圣外王
王明夫/20150419
课前秀:知&行
佛印是宋朝高僧,主持庐山归宗寺。苏东坡其时住湖北黄州,与归 宗寺的佛印隔江而望。苏东坡和佛印皆才华过人、风趣善辩,二人 喜相互盘道和辩论,每每佛印禅师胜,苏东坡自愧弗如。
有一次,苏东坡突然开悟,诗兴乍来,做了一首赞佛的好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王阳明一生历尽坎坷,在困顿与绝境中幡然觉悟,在非议和险恶中毅然 前行,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的文治武功兼备、立德立功立言三俱的儒家 知识分子。
他传奇的一生,证成了“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诗词 散文 书信 文告 檄文 杂文 书法
三、王阳明文学
四、王阳明军事
奇智大勇建奇功、出神入化一军神: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 王阳明打仗:一切战斗,都是心战。 审时度势,运筹帷幄 攻心,兵未发,已然八分定胜负。 以道御术、道术一,才是真正的强大,强大于千军万马。
汉没,三国魏晋南北朝复入乱世,适合治世的儒家虽保官方统治思想的地位,但 学统道统无继,儒学几近销声匿迹,魏晋玄学把道家推上新高峰,佛家入中土而 大兴,道佛繁荣。
隋唐大一统,儒学回到人们的视线,但四百多年不在人间,儒家思想已难恢复竞 争力。韩愈曾向皇帝提出抑制佛道,重尊儒家。但很快化为泡影。
五代十国再次武夫当权,儒学再次退出历史舞台。
朱熹晚年发生“庆元党禁”,一大批理学家和信奉理学的朝野著名人士 被列入伪党名录,理学受到重创。
元初,蒙古人对思想的宽松政策使理学重获青春。理学在南方(南宋地 区)重新站立起来,1314年元朝皇帝把朱熹推崇的“四书”作为科举考 试的内容,并把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参考书。至此,理学在全国普及, 成了压倒其他思想的权威。
二、王阳明生平
1519年48岁6-7月,平叛朱宸濠。后与前来评叛的许泰张忠周旋。是为事功第二 高峰。 1520年49岁,王艮投门下,后创泰州学派。 1521年50岁,升任南京兵部尚书。9月归越,封新建伯。从此开始晚年传道讲学 的盛期。士人云集,心学风靡,绍兴成为全国讲学中心。 1522年51岁,朝廷禁遏王学。 1524年53岁,门人续刻《传习录》,刻印于浙江绍兴。 1525年54岁,夫人诸氏卒。十月,立阳明书院。 嘉靖六年(1527)56岁,临危受命,总督两广、江西、湖广军务,征讨广西少数 民族地区的叛乱。是为事功第三高峰。 1528年11月29日辰时(公元1529年1月9日早上7-9点),因肺病逝于江西南安府 大庾县青龙浦码头。临终遗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五、王阳明哲学
赵匡胤建大一统宋朝后,抑武扬文,儒学在告别人间700年后终于迎来 复兴时期,北宋帝国成了知识分子的乐园,人人都以读儒学、考科举为 人生大道,皇帝指着儒书叹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1058年王安石变法,反对变法的儒家保守派被赶到洛阳,在洛阳以程颐 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没有政事烦扰,放弃了处理现实问题的实际性,转而 谈起了天道和人性。由此繁荣了理学。
法家思想指导的秦朝,二世而亡。
汉朝起而代之,吸取秦亡教训,行道家哲学,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然后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天下独尊的国家意识形态和精神生活。
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六个流派—以李斯为代表的小康派,孟子为代表的大同派, 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派,孟子荀子告子为代表的心性派,荀子为代表的考证 派,司马迁为代表的记篡派。(这个六分说法,学术上有争论、无定论) 其中两派日后发扬光大:天人感应派,在两汉时期八面威风;心性派,千年以后 改头换面成了宋明理学。
课前秀:知&行
苏东坡一看,觉得受了羞辱,怒不可遏,气急败坏。急忙过江,赶到庐山 归宗寺,气呼呼地要找佛印禅师理论一番。
佛印早已吩咐小和尚说:“今天不见客。”苏东坡听了,火上加油,再也 忍受不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直闯佛印禅师的方丈室。
方丈室的门掩着,苏东坡正要推门而入,忽然发现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 端正地写着:
陶行知:原名陶文俊,敬慕王阳明思想,奉“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 至理名言,于是改名为陶知行。后来“余体验所得,适为其反”认为 “行是 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再次改名为陶行知。
杜维明: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明夫:如果人生一定要皈依一种哲学的话,那就皈依王阳明哲学吧。
曾国藩: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1872年曾国藩去世,故交挽联:尽瘁武乡侯,千秋臣节;望隆新建伯,一代儒宗。
章太炎: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 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能力的事业家······乃至维新 诸位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一、王阳明地位
中国5000年历史,堪称“三立”圣人者(立德、立功、立言)仅二个半人:一个 孔子,一个王阳明,半个曾国藩。
中国5000年历史,文人用兵如神者仅三人也:诸葛亮、王阳明、毛泽东。
明穆宗对王阳明盖棺定论: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 略。
王士祯(清初诗宗,主盟诗坛) :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 皆居绝顶。
八、人生启迪
特别声明
本次讲课和课件文字,意在为同学们勾画出一个“王阳明全景图” 的轮廓,作为学习和研究阳明心学的入门课、启蒙课。
所以,本人未在学术严谨性上作讲究,也无意传递心学体认和修 为上的境界深浅。
一、王阳明地位
王阳明(1472-1529),浙江绍兴余姚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阳明心学创始人,号称才兼文武、奇智大勇。
二、王阳明生平
二、王阳明生平
1506年35岁,抗疏救忠良,得罪宦官刘瑾,遭廷杖四十,下锦衣卫狱, 随后贬谪为贵州龙场驿驿丞。赴谪至钱塘,避刘瑾刺客,入武夷山,后 回浙江一带。 37岁,正德三年(1508)三月抵达龙场。在龙场三年(1508-1510), 动心忍性,深悟心即理。是为著名的龙场悟道。 随后,讲学龙冈书院和贵阳书院,始论知行合一。此时为讲学早期。 1510年开始39-44岁,返仕途,先后升任江西吉安府庐陵知县、南京刑部 四川司主事、40岁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41岁升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南 京太仆寺少卿。 这一时期,为讲学中期,王阳明所到之处兴起“心学热”、门人云集 (北京大兴隆寺、滁州东林书院、金陵夫子庙)。正德九年(1514)43 岁,正式开始以“致良知”行教。 1516年45岁,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含湖广的郴州府、广 东的韶州府),剿匪平乱。是为事功第一高峰 。赣州建立系列书院,门 人云集。1518年47岁,门人薛侃初刻《传习录》,刻印于江西虔州,共 三卷。王阳明与弟子、友人的对话书信汇集。
梁启超: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
日本倒幕领袖西乡隆盛: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
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阳明。(日俄战争,东乡平八郎全歼俄国 太平洋舰队,一举将日本推上了世界强国的高峰)
乾隆皇帝书写御碑:命世真才。
蒋介石:余所重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心有立,然后可以应天地万物 之变也。蒋介石官邸所在“草山”,更名为阳明山。蒋介石最喜欢读传习录, 作为其“终生的精神食粮。”
五、王阳明哲学
你需要哲学吗?梁启超说: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哪个“昏浊营乱” 的脑袋,可以“决大计、立大业”的,所以需要一个“世界外之 世界,以养其神明。 ”
王阳明哲学的主要思想: 1、心即理 2、知行合一 3、致良知 4、四句教
理解王阳明思想,不能脱离开三个语境:
1、哲学语境。在哲学-科学-宗教的分类中,王阳明思想是哲学, 不是科学, 不能用科学思维去理解。也不是宗教,不要用宗教语 境去解读(王阳明中晚年反省早年自己尝试道佛的宗教倾向)。
禅宗:北秀 VS.南能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心学的修为上,今天在座,谁是“神 秀”、谁是“慧能”?谁是“弘忍”?
怎样修炼心学 VS. 怎样搞明白王阳明
目录
一、王阳明地位 二、王阳明生平 三、王阳明文学 四、王阳明军事 五、王阳明哲学 六、王阳明讲学 七、王阳明气质
2、中国历史和儒学演变史的语境。
3、王阳明时代、身世、个性和志趣的语境。
五、王阳明哲学 从中国历史与儒学思想史的语境来理解王阳明哲学
上古时代:尧舜禹圣贤治理天下,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民风淳 朴, 秩序井然,国泰民安,世界大同,天人合一。
后来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桀纣造恶、天下大乱。
周公制礼作乐、德行天下,秩序恢复,国泰民安。分封建国。
八风是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诗眼是八风吹不动。 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诗,不是对佛法有相当的造诣,写不出这样的 诗。
苏东坡自己反复吟哦,非常得意。他于是差人把诗送去给佛印看, 他想:禅师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大加赞赏,甚至拍案叫绝。
佛印看后,不作任何评论,仅在诗笺上写了二个字:“放屁”。然 后让人带回给苏东坡。
周王室衰败,礼崩乐坏,各分封领主竞相争霸、弱肉强食,血肉 横飞、天下大乱,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时代: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纷纷提 出如何争霸、治国、安民、平天下的思想,争鸣斗妍。
孔子的基本主张:克己复礼,恢复秩序(君臣、父子、夫妻、长 幼),仁者爱人,行德政,公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