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一段线到九段线的变迁
南海地图上的“九段线”

南海地图上的“九段线”作者:李开盛来源:《百科知识》2011年第19期在中国出版的世界或中国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南海区域上面有一条由九条短线组成的U 形断续线,俗称“U形线”或“九段线”。
有心人可能会注意到,类似的线不但在中国的黄海、东海并不存在,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极少看到。
那么,为什么在南海会有这样一条九段线?它意味着什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还得从一个世纪以前说起。
历史由来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南海诸岛进行管辖,但进入近代,西方列强不仅屡屡入侵中国,还霸占越南等周边各国,进而觊觎地处边陲的中国海岛。
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竖黄龙国旗,以示该岛为中国领土。
占领越南的法国当时并未抗议,多年后却又宣称中国对西沙的主张“从未得到正式的承认”,公开显露其窥伺之意。
除西沙群岛外,法国还企图染指南沙群岛。
1933年4月,法炮舰“阿美罗德”号和测量舰“阿斯德罗拉勃”号侵入南沙群岛“考察”,以示“占领”。
同年12月,交趾支那(在越南南部)总督克劳泰默签署法令,把南沙群岛的这些小岛合并到安南的巴地省。
面对法国的侵略,当时的民国政府感到有必要固我主权。
1934年12月21日,在民国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举行的第25次会议上,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礁的中英文地名。
1935年1月,该委员会编印了第一期会刊,上面较详细地罗列了南海的132个岛、礁、沙、滩的名称。
同年4月,该委员会又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了中国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度,曾母暗沙被标在疆域线之内。
这就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疆域线,也就是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
日本侵略中国后,强行占领了南沙群岛,并将其改名为“新南群岛”,划归台湾(当时台湾为日本殖民地)管辖。
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中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中国南海疆界“九段线”的由来

中国南海疆界“九段线”的由来打开中国地图,我们会看到在呈公鸡形状的中国领土版图下面,划出一个“U”字形的以九段虚线连成的海疆国界线。
这条线,通常也被人们称为“九段线”。
它是对中国南海疆界的标绘。
70年前,这条海疆国界线在中国地图上正式标出。
此前,虽然中国历代从宋朝起就已经将南海诸岛纳入了行政管辖的范围内,但一直没有对南海疆界有统一的标示界线,直到1933年,法国人侵占了南沙群岛的“九小岛”,当时的民国政府深感事态严重,出版中国南海疆域的确切地图已经迫在眉睫。
“九段线”:外国侵占逼出的主权意识中国最早开始对南海诸岛进行行政管理的记载,可追溯到唐代,到宋代时,对南海诸岛的行政划分已经明确。
此后的明、清,南海不但被列入中国版图,而且进一步确认它属于琼州府的管辖范围。
进入20世纪,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日益高涨,1909年,由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一支清朝舰队赴西沙进行了一次高调巡视,宣示主权。
1907年,日本商人西泽带领120名工人及各种器具材料登上了东沙岛(东沙群岛主岛)。
他们驱赶岛上的中国居民,拆毁中国寺庙,甚至将岛上百余座中国人的坟墓捣毁,将全岛占领,易名为“西泽岛”。
此后,西泽开始将岛上的磷质鸟粪等资源源源不断运回日本。
事件报到清朝廷,1909年,中国政府派两广总督张人骏照会日本驻广州领事赖川浅之进,交涉此事。
日方的回应是,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无主荒岛。
在中国政府拿出一系列包括中国、英国出版的图志等证明东沙岛一直是中国领土以后,日本方面又说,西泽如果要撤出东沙,必多损失,中国方面应该予以赔偿。
此后中日双方反复谈判,到了八月才达成一致:中国收买西泽在东沙岛上的物业,定为付广东银毫16万元;西泽缴纳赔偿款和税款3万元。
也就是说,这场纠纷最终以中国方面付款13万元宣告收回主权。
东沙岛的接收仪式,是在1909年的11月19日进行的。
而李准率领海军的西沙巡视之行,则是在当年的5月29日出发。
当时的中国人已经感觉到,受到侵略威胁的,不仅仅是东沙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都已经出现危机的苗头。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历史来历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历史来历中国南海断续线是在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二战后法国继续占领西沙群岛和菲律宾企图把南沙群岛并入其国防范围内的背景下由当时的中国政府划定的,其目的是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并向世界公布中国在南海的管辖范围。
在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草案中,美英故意不提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为之后的南海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
中国南海断续线,指的是在中国南海地图上标明的一条U形断续线,亦称“U形线”或“九段线”。
该线于1947年公布,当时的国际社会并未提出异议,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也从未提出过外交抗议,这等同于默认。
之后,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以此标绘,并注明归属中国。
然而,自1993年中国台湾“立法院”通过《南海政策纲领》,将断续线内的水域称为“历史性水域”后,这条断续线开始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国家甚至对断续线的性质及法律地位提出质疑。
为了弄清这条断续线的历史面貌,本文拟就其产生的背景、效力与作用作一回顾。
从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谈起法国政府自1885年将越南占为殖民地之后,一直对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怀有侵占之心。
他们除了伪造“历史事实”,编造所谓“19世纪初期,安南(今越南——编者注)嘉隆王与明命王时,均曾出征西沙,现安南既归法国所有,则西沙群岛亦当归法国所有”的谎言外,还对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一行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构建木屋,竖起桅杆,挂黄龙国旗,以示属中国领土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1930年3月,驻河内法国印支总督致法国殖民部的信中写道:广东省决定由华南当局出面声称他们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
1909年发生的巡视西沙群岛的重大行动,是当时的两广总督倡议举行的一次正式的占领仪式,现在广东省政府的声称似乎是基于这个仪式。
这种占领对于法国来说,仅是武力的表现,从未得到正式的承认,如果要在法律上生效,只能假设西沙群岛在当时是无主地。
近代中国九段线的形成与争议

1947年起,内政部方域司司长傅角今召开了一系列关于西、南沙群岛范围及主权之确定与 公布会议,为此后的中国南海主权确定了基调和范围。 一是派军驻守南海诸岛。
二是有效的行政管理。国民政府于1946年7月将南沙、西沙群岛仍然改归广东省政府管辖。
三是公布南海诸岛全部岛屿和岛礁名称,出版地图。 四是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其 对于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
1907年,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派飞鹰舰管带黄钟英率 舰两艘前往东沙群岛实地勘察,证实“该岛上昔有我 国渔民所居住,并建有天后庙、大王庙。” 但是,同年8月8日,日本商人西泽吉次乘“四国丸” 轮船驶入东沙群岛,8月11日登岛,“树立日旗,建 筑宿舍,开采鸟粪”,更将该岛命名为“西泽岛”。
清政府外务部同日本政府几经交涉,终
界大臣所划红线向南接划,此线正过茶古社东边山头,即以该线为
界(茶古社汉文名万注,在芒街以南、竹山西南)。该线以东,海 中各岛归中国;该线以西,海中九头山(越名格多)及小岛归越
南。”
条约中标明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越南与广东交界之处,大约位于21°30′N,108°02′E。而中越海上边界,便以东经108度 零2分线(即中法两国勘界大臣所划线)向南垂直接划。 法国政府早在1887年6月26
佣人员全部驱离。
不过,日本对于南海诸岛肆无忌惮地实施占领,并未引起法国的武装反击,英 美等国也采取缄默态度。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南海诸岛主权属于中国,在当 时就是不争的事实。 被日侵占时期,南沙群岛成为日军向东南亚侵犯的前进基地,日军在岛上修建 了潜艇基地、飞机场、电台、气象台、灯塔、浮标、修理厂等军事设施。太平 洋战争后期,盟军空军数度对南沙群岛实施空袭,岛上所有建筑和设施都被摧 毁。
林遵收复南海诸岛与“九段线”的由来

林遵收复南海诸岛与“九段线”的由来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海域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
作为联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除了拥有重要的战略航运线之外,南海海域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海洋水产和渔业资源。
1947至1948年间,国民政府出兵收复西沙、南沙群岛,划定了南海岛屿国界,出版了南海地图,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我们今天南海“九段线”疆界。
位于南中国海的南沙群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170余人,乘坐3艘军舰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构建木屋,竖起桅杆,挂黄龙国旗,以示西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
清朝以至中华民国,在西沙、南沙各个大岛上都有一些中国人住在那里。
此外,中国渔民在出海打鱼的过程中也去那几个大岛歇脚。
1933年4月,越南的宗主国法国派出一支“探险队”,强占了包括南沙主岛在内的西沙、南沙两个群岛的6个岛,后又扩大为9个岛礁。
此即轰动一时的“法国占领九小岛事件”,开始引起了主权争端。
事件发生以后,国民政府迅速成立了“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并于1935年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中国南海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把曾母暗沙标在疆域线之内。
当时还有一幅《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其周围用国界线标示。
1935年4月,法国派遣军舰载运30名越南人长年移居南沙主岛。
当年在中国周边甚至境内,日本军队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成为心腹之患,中国国内又内战频仍,国民政府应接不暇,只能坐视不理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为推行南进战略,从1939年3月起,日军从法军手中夺占西沙群岛,3月底又攻占南沙主岛。
4月9日,日军为了杜绝后患,驱赶了占领南沙部分岛屿的法军和越南渔民。
不久,日军陆战队、气象情报组和通信分队进驻西沙永兴岛和南沙主岛(日军命名为长岛)。
南海诸岛命名和南海十一段线划线由来!

南海诸岛命名和南海十一段线划线由来!南海诸岛命名和南海十一段线划线由来近代历史上我国政府为南海诸岛命名的情况转自:南沙群岛在线自清朝至民国,我国政府曾经三次为南海诸岛命名。
第一次是1909年李准巡海为西沙群岛15个岛命名。
第二次是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于1935年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其中公布南海诸岛地名136个。
第三次是抗战胜利后由内政部于1947年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包括地名172个。
每次命名都绘有地图。
其中《李准巡海图》已散佚。
一、1909年李准巡海时的命名情况1909年5月(清宣统元年,旧历四月),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170多人,分乘伏波、琛航、广金三艘军舰到西沙群岛巡察,测绘地图,查勘岛屿15座,逐一命名,勒石竖旗。
当时命名的16个岛屿是伏波岛、甘泉岛、珊瑚岛、琛航道、广金岛、丰润岛、邻水岛、霍邱岛、归安岛、乌程岛、宁波岛、新会岛、华阳岛、阳湖岛、休宁岛、番禺岛。
这是一次有意义有影响的地名审定,可惜《李准巡海图》已散佚,后10个岛屿不知具体指何岛。
1947年旧内政部审定地名时,沿用甘泉岛、珊瑚岛和琛航岛三个地名,伏波岛改为晋卿岛、丰润岛改为和五岛(现在的标准名称为东岛)。
二、1935年水陆地图委员会定名情况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成立于1933年,该会会刊第一期报道:“我国因向乏全国实测详图,故坊间出版书籍......类多抄袭陈编、以讹传讹,甚至翻印外国出版之中国图,不加审察,致国疆界域,任意出入,影响所及,关系非浅。
......并拟定水陆地图设查委员会规则草案......至(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各机关再复会商,决意依照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规则第二条规定,由关系各部分别派定代表,成立本委员会,于二十二年六月七日正式开始办公”。
1933年4月法国入侵南海九岛,全国舆论哗然,群起反对、抗议,这推动了委员会的成立和展开工作。
1934年12月21日第25次会议作出了审定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岛名的决议。
中国历史地图上南海_九段线_的国_省略__九段线_内岛礁和海域的管辖权利_徐志良

第 21 卷 第 2 期 2013 年 2 月
太平洋学报
PACIFIC JOURNAL
Vol. 21,No. 2 February 2013
中国历史地图上南海“九段线”的国界意义
———兼论“九段线”内岛礁和海域的管辖权利
中国政府最早明确用断续国界线标绘南海 诸岛及其海域的地图是 1948 年 2 月“内政部” 审定、商务印书馆公开出版的《中华民国行政区 域图》。这是 一 份 四 百 二 十 万 分 之 一 比 例 尺 的 矩形挂图。该图右下角帖放着一副九百一十万 分之一比例尺,完整绘制了东沙、西沙、中沙、南 沙诸群岛中岛、礁、沙、洲、滩 的 基 本 形 状 和 位 置,并用十一条断续线标示海上疆界线的《南海 诸岛位置 图 》。 这 种 在 同 一 版 图 中 用 小 方 图 标 示远距离 国 土 或 管 辖 地,尤 其 是 海 岛 的 绘 图 方 法,早在殖民时代的英、德、法、美地图上就已出 现,且为之前大量的民国地图所采用。这表明, 以 1948 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为标志,南
80
太平洋学报 第 21 卷
面积区划图》、《中华最新形势图》之《中华疆界 变迁图》、《中 国 南 海 各 岛 屿 图》、《中 华 建 设 新 图》中第二图《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以及《南 海诸岛位置图》和《中国分省区域地图》,等等。
1931 年 6 月 24 日,民国政府援引海牙国际 法编纂会 议 以 来,各 沿 海 国 纷 纷 提 出 领 海 权 的 做法,颁布领海范围 3 海里令,正式宣布中国采 用 3 海里领海宽度制度。3 海里领海的宣布标 志着民国政府领海制度的初步建立。①
1935 年 1 月,《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会刊》 第一期公布 了 审 定 的《中 国 南 海 各 岛 屿 华 英 名 对照表》,其中包括岛屿、沙洲、暗沙、暗礁的名 称 132 个。而在同年 3 月 22 日水陆地图审查委 员会第 29 次会议上,针对亚新地学社陈述的种 种困难,委员会作出四点指示,其中第四点就与 南海诸岛地 图 的 绘 制 直 接 相 关,“东 沙 岛、西 沙 南沙团沙各群岛,除政区疆域各图必须添绘外, 其余折( 注: 原文误书为‘析’) 类图中,如各岛 位置轶出图幅范围,可不必添绘”⑤。
中国对于九段线的解释

中国对于九段线的解释
九段线,即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画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中,在南中国海里有9条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1] 线内区域为中国南海。
因此,九段线区分了南中国海(面积350万平方公里)与中国南海(面积210万平方公里)。
根源:历史上东南亚落后、人少而分散,中国人的南向活动发达,例如郑和下西洋时就任命吕宋岛华商许柴佬为总督并长期管理,明末张杰绪在纳土纳群岛建立延续数百年的王国(后被荷兰抢占)。
元爪战争时期元朝海军出行很远。
明末清朝和民国时期,用南沙和下南洋都是大风气,长期利用经营和管辖形成了对南沙群岛等的历史性主权,例如2015年10月28日公布的英美海军航海旧记录,以第三方立场证明:清代和民国只有中国渔民遍布南海各岛礁,并在有的岛上常年生活。
[2]
线史:1947年中国政府编绘出版《南海诸岛位置图》,以未定国界线符号标绘了十一段线。
这是继承历史主权区,长期统治东南亚的欧洲列强长期尊重线内区域的中国主权,二战后收回南海诸岛是国际认可的,因此断续线地图广被国际认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中国地图继承了这条线,只是将11段改为9段,1953年取消海南岛与越南之间的两段。
九段线位置
九段线顺时针位置
1、巴士海峡;
2、北吕宋海槽;
3、马尼拉海沟;
4、南沙与菲律宾之间;
5、南沙海槽,原名巴拉望海槽;
6、南沙与马来西亚之间,曾母暗沙南面,是最南的一段;
7、南沙与印尼纳土纳岛之间,最西的一段;
8、南沙与越南之间;
9、西沙与越南之间。
霸气“九段线”原本为“11段线”?原受各方认可,为何后来改变了?

霸气“九段线”原本为“11段线”?原受各方认可,为何后来改变了?我们先来了解下所谓“九段线”,指的是什么?打开我国地图,我们能够在南海周边清楚的看到九条断断续续连连在一起、形似“U”型的红线,它将中国领海和越南、文莱、菲律宾以及印度尼西亚的领土划分开来。
南海的海洋面积大约是350万平方公里,其中属于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为200万平方公里。
U型底端,就是著名的南沙万安滩。
在这里有着丰富的油气储量,因为这一资源,各国曾在万安滩挑起多次争端。
而对于“九段线”的划分也就有着越来越多的争议。
若追根溯源,九段线所包含海域是否为我国历来领域呢?九段线的划分是否又有什么特殊意义呢?他又是谁设计的,又是否被各方认可呢?历史悠久该是我国领地我国对于南海领域的管辖可以追溯到唐朝,到了宋代,已经对南海的行政区域有了明确的划分,在清代的地图板块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区域属于当时琼州府的管辖范围。
由此可见,南海领域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这一点,毋庸置疑。
然而到了清政府后期时局动荡,日本等国就开始觊觎上了中国南海领域。
鸦片战争之后,英、法、德、俄、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对我国展开侵略,对南海诸岛更是强制侵占,疯狂掠夺,各化分属。
其间,日本人曾伤害我国南海诸岛渔民,擅自更改东沙岛为西泽岛;多次入侵南沙群岛,采集鸟粪,建设各种设施,并且妄图将南沙群岛画入日本版图之中。
而法国人更为过分,他们曾派遣“麦里休士”号“亚斯脱洛拉”号、“阿勒特”号及“达勒逊”号军舰先后驶向并登上南沙群岛,并在岛上插上法国国旗妄图将其占为己有。
对此,我国各地政府、工会、农会及渔民等都向法提出严重抗议,从而推动了国民政府对于维护南海领域主权的重视。
1934年12月,我国水路地图审查委员会决定对中国南海各个岛屿进行审定。
1935年1月,根据审定结果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1935年4月,水路地图审查委员会绘制、发行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这个地图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对于领土主权的维护。
九段线是何时出现的?这是1933年4月上...

九段线是何时出现的?这是1933年4月上...
九段线是何时出现的?
这是1933年4月上旬的一天。
居住在岛礁上的王安庆们正干着农活、开采鸟粪,突然,一群法国人闯入。
他们乘三艘军舰而来,上岛升起法国国旗,埋下内装法文字条的玻璃瓶,还将五名渔民拉到国旗下拍照。
拍完照,法国人又让王安庆们上了军舰。
“舰上有越南人当兵,他们讲的是法语和安南语,我们听不懂。
”王安庆回忆。
之后,法国军舰开赴其他岛上升旗。
中国渔民们趁机挖掉了玻璃瓶,解下了法国国旗。
王安庆后来才知道,他见证的是南海“九小岛事件”——那一年的7月,法国向全世界宣布占领九个小岛。
不过,法国人自己也承认:其中两个“已住有中国渔民”。
实际上,至少从唐代开始,中国人就开始在西沙南沙群岛从事生产活动。
法国人的侵略,触动了国民政府的神经,外交部、内务部和海军等机构联合成立了“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并于1935年出版《中国南海各岛屿图》。
这幅图首次确定中国南海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附近的曾母滩(今曾母暗沙),并第一次将南海诸岛明确地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
第二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地理部教授白眉初又据此编绘《中华建设新图》,图中第一次出现南海疆域线,它也是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九段线”(U形断续线)的雏形。
后来,九段线成为南海问题中的核心元素之一。
南海九段线的形成及其意义

南海九段线的形成及其意义司徒尚纪【摘要】在当前南海以海洋权益为核心引发紧张局势基础上,以近百年来外来势力入侵中国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中国政府和人民与之斗争的历史为背景,阐述作为中国在南海传统疆域界线内的九段线形成、演变、法律地位和作用,指出与邻近国家不存在南海重新划界问题,应坚定不渝地维护九段线的安全,同时通过合理途径,解决有关南海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关键词】南海九段线;历史演变;法律地位和作用【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0X(2011)04-0017-05近年,南海局势波谲云诡,阴霾密布,南海周边一些国家纷纷宣布和划定自己的海疆界线,确定自己的海洋国土范围,开发那里的海洋资源。
而这些自行划定的海疆界线,犬牙交错,大部分突入我国在南海的传统疆域,有的甚至深入南海腹地,严重损害我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伤害我国在南海活动渔民、船只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由此不断加剧南海的紧张局势,正引起世界有关国家的关注和不安。
我国作为南海的最大一个主权国,无论从历史形成的对南海的传统疆域,还是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赋予拥有专属经济区的范围,都享有这片海洋国土的一切海洋权益,包括对它的研究、考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
南海海洋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属于我国传统疆域内的约200万平方公里,含这个海域内岛礁、沙洲及其附近海域,即为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
世界海洋是一个整体,与陆地受山川分割而产生很多天然界线不一样,海洋国土的海洋主权或权益管理界线通常按历史习惯或由相关国家协商划定。
其界线划分和表现形式显然与陆上国土不同。
而我国在南海的传统疆域是以九段线来表示的,它享有崇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并是我国拥有南海传统疆域的依据。
现在我国捍卫、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南海海洋国土,也在这九段线所划定的范围之内。
所以,认识九段线由来、历史变迁及其意义,不仅有重要的海洋法建设价值,更有非同寻常的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安全,建设海上强国的价值。
南海九段线

/d134016389.htm为什么要画九段线?在中国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有一条明显的断续国界线像围栏一样包着我国的南海。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画这样一条线?而且为什么只有南海才有,黄海、东海的外围却没有呢?这是因为在制作地图时,必须将海域内所有岛礁的名字都逐一标注清楚,以明确岛礁的主权归属。
可是在南海,岛礁实在太多,而且有些面积非常小,在小比例尺地图上标注所有岛礁名字的难度相当大。
于是,为了明确中国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主权,我们的先人便画出这样一条断续国界线,表示线内所有岛礁及其附近海域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受我国的管辖和控制。
九段线的产生是缘于南海岛礁的特殊性,而黄海和东海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自然也就不用画出这样的断续线。
模糊才是正确的,一旦清晰就错了对于九段线从未公布其精确坐标,有些人不理解——如果测绘部门不给出具体的坐标值,那其他国家的船只或飞行器怎么知道在航行过程中是否已经进入了我国九段线内呢?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担心,因为不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中国只对我国岛礁之内的海域,按国际海洋法行使12海里领海及24海里毗连区内的航海航空交通管制权。
在南海,各国船只和飞行器都可以通航,不存在“误入”的问题。
九段线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对该海域最早发现、最早开发、最早并持续进行行政管辖权的确认。
它是我国对传统海疆的主张线,而不是海洋边界。
同时,我国也保留与相关国家就争议性问题进行谈判的空间。
因此,“模糊”是由它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一旦清晰标注成为确定的边界线就错了。
九段线的产生及意义关于海洋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九段线,我们搞地理的都知道,一画地图,把九段线丢了,把南海丢了,那是很严重的事。
九段线到底是什么?在我们国家的地图上,把南海像一个口袋式的包起来,划了九条断续的线,没有连起来,如果连起来,就不好解释了,因为要允许人家航行,如果连起来,人家就不能通过。
南海是断续线,断续线意义非常复杂,九段线基本有几种说法。
南海九段线法律地位分析

南海九段线法律地位分析南海九段线的产生源于我国维护南海主权的需要。
1947年,___印制了《南海诸岛位置图》,宣示中国对南海的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断续线由十一条改为九条,称为南海“九段线”。
九段线范围内的南海主权归属中国,世界各国也承认其合法性。
然而,周边国家不顾事实,否认九段线存在,侵犯我国南海主权,使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化。
南海九段线的法律地位界定模糊,导致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面临诸多挑战,但九段线的法律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解决南海问题,我国必须坚持以九段线为依据,而岛屿归属线是对九段线的恰当界定。
我国应努力维护九段线内的南海主权,同时,应当积极主张对“其余海域”的权利,在“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指引下,实现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
南海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
周边国家企图将属于我国的南海岛屿划归入其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内,严重侵犯了中国的南海主权。
只有准确的界定九段线的法律地位,才能有效的维护我国对南海所享有的无可争辩的主权。
有些学者主张将九段线视为国界线,认为中国对九段线内的岛屿、礁石、沙滩及海域享有主权,而九段线外则属于其他国家或公海。
然而,九段线和国界线或疆域线有很大的区别。
国界线是清晰明确的,具有显著的标志,而九段线是以九条虚线的形式标注的,并没有明显的标志,外观上很难将其界定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国界线。
国界线的目的是划分两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国界线内属于一国的领土范围,界线外则属于他国领土范围,但九段线的公布并没有因此否定南海海域内存在“公海”的事实。
因此,将九段线作为划分我国与周围国家领土主权的国界线不妥。
台湾方面最早提出历史性水域的主张,1993年通过《南海政策纲领》,声明南海的一些群岛及海域为其固有领土,拥有一切权益。
然而,历史性水域必须具备有效管辖、长期管辖和其他国家的承认三个要件,这些在短期内难以做到,也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同时,将历史性水域简单地界定为内水在法律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
南海争端-情况综合

对南海九段线民众存在一定误解在南海争端中,民众经常存在一些误解,最大的误解就来自中国地图专门辟出一块的“九段线”。
很多人认为,这九段线以内的区域,不管是岛屿还是海洋,均属于中国的领土或者领海。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九段线并不是国境线,也不是未定国境线。
在国际法上,也不可能把这么这么一大块与多国毗邻,并且是国际重要水道的水域全部作为一个国家的内海。
从民国开始,虽然各个学者认识有所不同,但九段线的基本意思是岛屿归属线。
就是说,中国方面认为,九段线以内的岛屿的主权都是属于中国的。
按国际法,围绕每个岛屿1 2h海里以内的海域组成了领海带,其他水域只是毗邻区和专属经济区,并不是领海范围。
由于这些岛屿的专属经济区和各国海岸的200海里经济区产生了重叠,所以出现了海域权益争端。
当然,对于九段线包围的这片水域,也有学者解读为中国具有特殊权益的“历史性水域”。
但不管怎样,即便按照中方的主权观点,中国也不能排除其他国家开发南海油气、渔业资源的权利。
而由于各个岛屿实际上被不同的国家控制,权益海域划分自然是遥遥无期。
所以,南海各方都曾答应过“共同开发”这一原则,然而,越南等国出尔反尔,独自开发油气资源,是违背当初承诺的。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国际海洋争端的普遍做法08年该段子出现在网贴中,但找不到任何史料来源“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拜会邓小平谈到南沙主权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
‟邓小平抽了口烟,说:…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
‟从此,南沙再无战事。
”08年该段子出现在网贴中,2008年3月2日天涯论坛的一则帖子,但找不到任何史料来源严肃媒体开始引用“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这个段子,始于2009年的《大公报》的一篇评论,以及凤凰卫视的一期《时事开讲》节目;但二者都没有能够给出史料来源。
这个现象,一方面印证了编辑此前的搜索结论:2008年该段子才开始在网络上疯狂流传;另一方面,也证实了该段子除了网贴之外,确实没有可靠的原始出处。
“南海‘九段线’就是国界线”

“南海‘九段线’就是国界线”地图中的南海断续线,就是从陆地延伸至海的国界线南海中的断续国界线,从1947年开始出现在我国公开出版物上,至今的几十年中,其国界线的标识从未改变过,但学术界却对此线的性质争论不断,普通公众也对其不甚明了。
原因也许很简单:在今天的地图上,海洋中的断续国界线是孤立的,和陆地上的连续国界线并不存在联系,导致我们忽略了其国界线的性质。
而在海上断续线最初出现在南海地图时,它就是国界线从陆地到海洋的延伸,这是真真切切摆在那里不需要用放大镜就能看到的信息。
摄影/耿艺王颖院士拨乱反正,证明“九段线”就是“海疆国界线”“我国地图上南海诸岛海域外围的那些断续线就是我国的海疆国界线。
”王颖院士说。
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学术研讨会”上,她正在做一个主题报告——“初论南海海疆国界线”。
她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教授。
这是她和南京大学另外三位教授葛晨东、邹欣庆、张永战的研究结果。
她带领她的团队找到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留下的最原始的地图和文件,从这些证据中,她得出上面的结论。
他们找到了南海断续线就是海疆国界线的重要证据南京大学的王颖院士与她的团队,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和图文原件,对地图中南海断续线的性质给出了结论——海疆国界线。
在他们的研究论证中,1948年公开出版发行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史实依据。
在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会议室里,王颖院士和葛晨东教授又在探讨这张珍贵的地图,这样的指导和讨论是这个会议室中最普通平常的画面。
摄影/耿艺不了解历史和南海纷争的人,不会理解王颖院士这个结论的意义和分量。
实际上,那句平静甚至有些咬文嚼字的话,一字千钧,字字有如重锤敲在了南海的历史和现实这面鼓上。
要理解王颖院士这句话的分量,先温习一下历史。
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的中国政府从9月9日开始逐步接收日本归还的我国领土,及至南海诸岛,已是1946年10月。
南海中国“九段线”的由来

南海中国“九段线”的由来
何立波
【期刊名称】《中国故事》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位于南中国海的南沙群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170余人,乘坐3艘军舰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构建木屋,竖起桅杆,挂黄龙国旗,以示西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
清朝以至中华民国,在西沙、南沙各个大岛上都有一些中国人住在那里。
此外,中国渔民在出海打渔的过程中也去那几个大岛歇脚。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何立波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6.1
【相关文献】
1.中国南海疆界“九段线”的由来
2.南海九段线法律问题析论
3.中国南海疆界“九段线”确立始末
4.从“历史性水域”到“岛屿归属线”——南海“九段线”法律地位研究
5.南海九段线的由来和法理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问题核心是九段线

【南海】问题核心是九段线南海问题核心是九段线南海局势升温,越菲相继发难,以卵击石,明显是借美国生事,或傍美国大腿谋利,甚至拉美国下水。
总之,角力的主角还是中美两个大国。
不过,美国的胃口与越南、菲律宾不同:越南、菲律宾想从中国的领土领海中分一杯羹,注重的是蝇头小利;美国则看大头,直逼中国南海的九段线问题。
针对越南干预中国南海钻油勘探,美国国务卿克里同中国外长王毅通话,指摘中国在南海挑衅。
说中国在争议海域进行钻油活动具挑衅性,是美国的统一口径,很明显,在中越之争中,美国放弃中立立场,选边站,支持越南。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罗素在越南干预中国钻油时正在河内访问,到底是罗素暗示越南干,还是越南拉罗素下水,是非常有趣的问题。
若说菲律宾是美国在南海的第一打手,越南则是另一个打手,而且比菲律宾更有实力。
有指王毅与克里通话时,敦促美方客观公允看待,恪守有关承诺,实际上指美是助长挑衅的一方,但中国也不怕。
可以说,中国在南海已无退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越菲等国趁中国文化大革命内乱,加上实力有限,对西沙还可以,对南沙鞭长莫及,故纷纷抢滩,侵占中国南沙岛礁。
以後,尽管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却坐实了越菲的侵占。
资料显示,越南侵占南威岛等近三十个岛礁,菲律宾占领中业岛等八个岛礁。
更严重的是,由於这些岛礁被侵占,而海疆是陆地延伸,因此国际间已经质疑中国南海九段线的合法性。
一二年十月,时任奥巴马连任竞选团队国安顾问巴德提出,「中国九段线的主权要求和国际法是不相符的」,「中国的领海宣称模棱两可,中国需清楚表明没有九段线的划分」。
今年二月罗素指摘中国宣称主权的方式破坏了地区稳定,中国根据「九段线」宣示海洋权益与国际法原则不符。
今年三月,负责亚太军务的美军太平洋司令洛克利尔亦要求北京对南海九段线作出解释与澄清。
显然,与攻击中国使用武力破坏地区稳定这些抓不住中国软肋的招数相比,否定中国南海主张的根基才是最厉害的杀着。
南海九段线的来龙去脉

南海九段线的来龙去脉
石灵学
【期刊名称】《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在日常的地理和时事政治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翻看中国地图。
在不同的地图上,我们都会发现在中国的南海地区,自北部湾向南延伸至曾母暗沙,再折向北一直到台湾和菲律宾吕宋岛之间的巴士海峡,有9段断断续续的国界线,这些国界线把东沙、西沙、南沙群岛都包括了进来。
这9段断续的国界线就是有名的"九段线"。
【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石灵学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实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南海疆界“九段线”的由来
2.中国历史地图上南海“九段线”的国界意义——兼论“九段线”内岛礁和海域的管辖权利
3.南海九段线法律问题析论
4.海洋争
端问题国际法学理探究——以南海九段线问题为例5.从“历史性水域”到“岛屿
归属线”——南海“九段线”法律地位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使确定的南海领土范围具体化,1947年12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内政部重新审定南海诸岛地名172个,并进行公告。
原南沙群岛改名为中沙群岛,团沙群岛改名为南沙群岛。
同时还出版了《南海诸岛位置图》,在南海标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群岛,并采用四群岛的最外缘岛礁与邻国海岸线之间的中线在其周边标绘了11条断续线,线的最南端标在北纬4°左右。
这就是在中国南海地图上正式标出的U形断续线。
1948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将此图收入《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公开发行。
因该线的形状像英文字母“U”,故称其为“U形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政府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上这条断续线,只是在1953年将11段断续线去掉北部湾(原也称东京湾)2段,改为9段断续线。
民国时期的十一段线
共和国时期的九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