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伟大的历史转折》PPT
第十七页,共29页。
第十七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 分。
三、拨乱反正---加强(jiāqiáng)民主与法制建设
第十八页,共29页。
第十八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 分。
1.平反(píngfǎn)冤假
错案
❖ 1978年12月,中央为彭德怀、陶铸冤案予以平 反;1980年,中共中央撤消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 (zhǒngzhǒng)罪名,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 的冤案得到平反。
第五页,共29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材料(cáiliào)二 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 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 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 。
——邓小平
第六页,共29页。
第六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
材料三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shíjiàn)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理论上根本否定了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两种截 然不同的反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这样拉开 了序幕。”
第十页,共29页。
第十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二、伟大(wěidà)转折---十一届三 中全会
第十一页,共29页。
第十一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自主探究二: 角色体验(tǐyàn):做一位
小记者
(假如你是一位记者,并有幸参加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道(bàodào)工作,请你为大家 做现场采访和报道(bàodào)。可从时间、地点、 大会内容和意义等几方面进行报道(bàodào)。)
第十二页,共29页。
第十二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课件
10
(3)、农村改革过程:
①农村改革改什么?
改体制,改人民公社体制
农村改革的过程
1.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大包干) 2.四川广汉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 3.在中央的肯定和支持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推广起来 4.到1983年,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达到93%
11
核心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思考:当时我国的国有企业存在着哪些问题? 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使企业没有 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吃“大锅饭”的局面, 使企业失去活力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分别是什 么呢?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十二届三中全会) 基本任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建设社会主义 • D.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
主义思想路线
24
第一步
多层次有重点, 点、线、面结 合的全方位对 外开放。
经济特区
第二步 第三步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南
第四步
开放上海浦东
第五步 内地
19
我国从1979 年到1990年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1.1979年----对广东、福建两省经济活动实行优惠措施。 2.1980---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四个经济特区。 3.1984----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福建的福州) 4.1985年----开放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 区为经济开放区。海南为经济特区。 5.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6.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
改革开放之前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4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三、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农村改革过程:
①农村改革改什么?
改体制,改人民公社体制
农村改革的过程
1.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大包干) 2.四川广汉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 3.在中央的肯定和支持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推广起来 4.到1983年,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达到93%
11
核心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思考:当时我国的国有企业存在着哪些问题? 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使企业没有 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吃“大锅饭”的局面, 使企业失去活力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分别是什 么呢?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十二届三中全会) 基本任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建设社会主义 • D.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
主义思想路线
24
第一步
多层次有重点, 点、线、面结 合的全方位对 外开放。
经济特区
第二步 第三步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南
第四步
开放上海浦东
第五步 内地
19
我国从1979 年到1990年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1.1979年----对广东、福建两省经济活动实行优惠措施。 2.1980---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四个经济特区。 3.1984----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福建的福州) 4.1985年----开放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 区为经济开放区。海南为经济特区。 5.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6.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
改革开放之前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4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三、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讲课稿
结果
到1987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是把高度集中 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 控的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 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 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
思考:当今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
有哪些区别呢?
背景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 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近代的开 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 被动开放。
目的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本国 经济;近代的开放是列强为了满足其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结果不同: 当今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了国际地位;近代的开放使中华 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二、对内改革 三、对外开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点的转移
1、召开: 1978年12月,北京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
1.阅读全会内容,归纳全会的方针政策? 2.哪一政策是全会的核心内容?会议召开的意义? 3.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位于广东省境内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6.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开始于:
A设立经济特区 C开辟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开放上海浦东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的相同点是( ) A、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B、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成分并存 C、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克服平均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课件2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12月 地点: 北京
内容:
确立指导思想: 做出战略决策: 形成领导集体:
(1)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意义: (2)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
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3)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第 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工作重心由乡村转 二 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移到城市。 次
第 在粉碎“四人帮”后, 三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次 上。
附2: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巨变
结果
产生的历史巨人
第 辛亥革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
一命
治,建立了资产阶级
次
共和国。
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 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 大人物。据此请回答:
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每次巨 变产生的伟人分别是谁?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附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第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 一 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地,以农村包围城 次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市。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时间、地点: 会议主要内容: 伟大历史意义:
动手动脑 自己思考
2.召开: 时间: 1978年底 地点: 北京
3.重要内容:
①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
。
讨论 思考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_课件
二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的改革 1.在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原因: 2.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1.1978年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 (2)过程: 2.安徽、四川试行 3.1979年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主要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 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答:原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
立足点:自力更生。
1979年4月,邓小平与广东省委书记习仲 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 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 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 路来。 ——邓小平谈话 请思考: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 呢?
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形成 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 区——内地”这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历史的回音
从小岗到深圳, 从生死文书到杀出一条血路, 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不怕风险,敢闯敢干
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
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 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 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 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课件
.
30
历史的回音
从小岗到深圳,
从生死文书到杀出一条血路,
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不怕风险,敢闯敢干
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
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
31
改革开放的启示
概括这份文书的主要内容。
分田到户
.
10
安徽、四川
全国
包产到户 取消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1
活动三: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
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
12
土地改革 (1950--1952)
核心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 所有制
农业合作化 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 (1953--1956) 体经营 人民公社化 实行一大二公
开放 结果
使中华民族陷入苦难 的深渊。
.
现在的“开放” 主权独立
基本国策、主动开放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
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 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4
小结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对内改革 责任制
推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动 了
社
经济特区
会 主
义
沿海开放城市
现 代
对外开放
化
沿海经济开放区
建
设
. 内地
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呢?
.
9
看图说史 18户农民的生死文书
时间: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
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 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的 上交公粮,不在(再)向 国家伸手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 也干(甘)心,大家社员 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 到十八岁。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共23张PPT)(很好)
伟 路线
文革:个人崇拜与教条主义泛滥
大
的 历
政治 路线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回归八大) 文革:“阶级斗争为纲”
史 转 折
组织 路线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文革:两个反革命集团控制国家权力
伟大
实行改革开放
决策
文革:体制僵化、社会封闭
有人把这次全会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请你归 纳一下,全会从哪几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①从党的指导思想看,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1979年1月1日 的《时代》,邓小 平被评为本年度的 风云人物。
标题写着:邓 小平,中国新时代 的形象。
改革开放的总设 计师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三次 重大转折的会议:
1.第一次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
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2.第二次是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
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 设时期。
中共领导开辟的两条特色道路
道路名称 历史时期 代表人物 特点
历史任 结果 务
中国特 新民主主 色革命 义革命时 道路 期
毛泽东
农村包 围城市
反帝反 封建
取得新民 主主义革
命胜利
中国特色 实现社会主
社会主义 义现代化历 邓小平
实现现 开放现代化 代化 建设的巨大
成就
月七届二中全会
工作重心由乡村 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粉碎“四人帮”后, 1978年12月十一届 三中全会
把工作中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 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影响:①指明了出路,为 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②滋长了“左”倾情绪。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
1958年303公斤,1978年316.6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
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
材料二 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
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
极大。
材料三 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
党的历史上生 死攸关的转折 点
七届二 中全会
1949 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 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 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 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 村转移到城市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 议
1927 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 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八七会 议
遵义会 议
七届二 中全会
十一届 三中全 会
历史意义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 议
1927 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 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 败到土地革命 兴起的转折点
抉 择 ——18 个 红 手印的生死文书: …… 如 果 村 干 部 坐 牢杀头,其他农户 保证把他们的小孩 养到18岁。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安徽、四川
全国
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48页PPT
Biblioteka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目的: 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结果: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
意义: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
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文革十年动乱
社会主义建设 探索中曲折发
展的十年
1978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
1966
1976
1840年
1949年 1956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3
过渡时期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1、背景 2、召开: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 重心。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辛亥革命 帝制,建立了资产
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 展资本主义经济
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
成立
结束了中国的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 政权,迅速恢复国民 经济,建立社会主义 制度。
十一届三 我国进入社会主
1.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
(2)经过: 安徽、四川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向全国
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
材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 凤阳花鼓词
抉择 ——18个红 手印的生死文书: …… 如 村 干 部 坐 牢杀头,其他农 户保证把他们的 小孩养到18岁。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目的: 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结果: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
意义: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
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文革十年动乱
社会主义建设 探索中曲折发
展的十年
1978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
1966
1976
1840年
1949年 1956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3
过渡时期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1、背景 2、召开: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 重心。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辛亥革命 帝制,建立了资产
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 展资本主义经济
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
成立
结束了中国的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 政权,迅速恢复国民 经济,建立社会主义 制度。
十一届三 我国进入社会主
1.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
(2)经过: 安徽、四川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向全国
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
材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 凤阳花鼓词
抉择 ——18个红 手印的生死文书: …… 如 村 干 部 坐 牢杀头,其他农 户保证把他们的 小孩养到18岁。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文化大革命”之后党的工作重点是在 什么时候的什么会议上确定转移的呢? 1、时间: 2、内容: (1)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 (3)组织路线: 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 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 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安徽凤阳严银昌(立下第一份军令状的队长)一家
材料: 1987 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 1978 年 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 419万吨,比1978 年增加了 93.3 %,农业总产值达到 4676 亿元, 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思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文化大革命”之后党的工作重点是 在什么时候的什么会议上确定转移的呢? 1、时间: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内容: 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1)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 导方针。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文化大革命”之后党的工作重点是 在什么时候的什么会议上确定转移的呢? 1、时间: 2、内容: (1)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 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文化大革命”之后党的工作重点是在 什么时候的什么会议上确定转移的呢? 1、时间: 2、内容: (1)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 (3)组织路线:
3、意义: 这一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 哪些的“新”的东西呢?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1、时间: 2、内容: (1)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 (3)组织路线: 3、意义: (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 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的历史性转变; (3)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的到来。
历史第十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ppt
03
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活动
组织工人罢工,发动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 成立后的第一个重大行动。
发动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为中国共产党 积累革命力量。
参与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扩大中国 共产党的影响力。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其历史意义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影响
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抗日战争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06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 弱,人民受尽磨难。民族危机和人民不满促使中国寻找新的 出路。
意义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现代化 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路径。
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历程
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开 放政策等。
成就
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包括农村改革成功、城市改革初步完成、经济发 展取得巨大成就等。
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
目的
土地革命战争的目的在于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让农民得到土地,从而调动 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抗日战争的过程和意义
过程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领导下,对日 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抵抗斗争。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 ,再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
会议确定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通过了党 的章程、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 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的期到来。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中国农业集体化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 制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 一些地方的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自发开始了改革 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2)进程 ①出现: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秘密实行包产到 户;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农民自发实行联产到组、包 产到组的责任制;四川省广汉县的一个公社率先取 消 人民公社 ,挂出乡人民政府的牌子。 ②推广:在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支持下,1980年,中共 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 生产责任制 的文件,肯定 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包“干到户 ”的责 任制迅速推广。 (3)意义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 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②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突出特点? 提示 (1)含义: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 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 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特点:首先,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 有为前提,坚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 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了 农民家庭的积极性,最后,它是在党的领导下 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问题思考 1.怎样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最
伟大转折? 提示 (1)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 重束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 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党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2)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将党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3)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开辟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 大起点。 (4)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会议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①概况: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 上海浦东 地区的决策,提出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 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②意义: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 放的重要标志。 2.历史意义: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 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 区——内地这样一个 多层次 、有重点、点面结合 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
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做出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建代设化上 来的战略决策。
(2)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幅度地 提高生产力,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 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 权力下放 的原则,提 出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 期存在的问题。 3.历史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的伟大转折。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方针: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 了《关于 经济体制改革 的决定》。 ①内容:把增强 企业活力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 的中心环节,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②历史意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开, 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 城市。 (2)内容: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 离的原则,改变国营企业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 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在企业内部实行 厂长 (经 理)负责制。 (3)历史意义: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 能力在改革中不断增强,效益显著提高;调动了 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三、实行对外开放 1.重大举措
(1)创办经济特区 ①设立:1979年,我国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 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予更多自主权。 1980年,决定设立深圳、 、珠汕海头和厦门四个经 济特区。1988年,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②意义: 经济特区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 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3.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提示 (1)1978—1984年为第一阶段,其中心环 节为扩大企业自主权,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此全面展 开。 (2)1984—1992年为第二阶段,其中心环节为增 强企业活力,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改革中不断增强。 (3)1992年以后为第三阶段,其中心环节是实行产 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 进入了制度创新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 等14个 沿海港口 城市,在这些城市扩大开展对外 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 快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②意义: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 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中共中央、 国务院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 地区和 环渤海 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 外开放? 提示 (1)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 或重要海运港口。 (2)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 (3)离港澳台较近,便于学习先进经验。 (4)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5)资源较为丰富。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探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 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 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 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右面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请回答: (1)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2)为什么中国的1978年会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 志? (3)你如何评价图片所体现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