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胡同讲解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家胡同博物馆讲解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史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位于史家胡同24号,原为凌叔华故居,后凌叔华一家定居伦敦,院落曾被出租。在博物馆建立之前,这里曾是史家胡同幼儿园,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在博物馆的东墙上看到幼儿园的壁画。

胡同是北京城市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北京城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位于东城的史家胡同作为北京胡同的缩影,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里催生了中国近现代教育,见证了北京人艺的诞生,也曾居住过诸多名人志士,形成了独特的名人文化。史家胡同社区居民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文明,史家胡同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里充满了他们对于生活的全部憧憬与回忆。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筹备建立起来的,它是中国第一条胡同博物馆,同时也是第一条社区博物馆。

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北京胡同的数量做过统计,因为依据的数据不同,因而最终的统计数字也有较大差异,有说三千多,四千多,也有说六千多,至今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统计数字,胡同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北京城市文化的杰出代表,他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

东城区人民政府朝阳门街道办事处主持并筹备了史家胡同博物馆,在筹备期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援指导,凌叔华的后人陈小滢对于要将24号院改建为博物馆一事大力支持。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查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出资为史家胡同修建了博物馆建筑,尽量复原了凌府的原貌。同时,他们还协助筹备组联系各界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博物馆的展览建设进行了指导。

(备注:进入展厅1)

参观【胡同之始】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史家胡同博物馆展览。此次展览共分为十个展区,现在我们走进的是第一展区——史家胡同历史沿革,史家胡同的建设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元朝统一中国后,在北京兴建元大都,史家胡同所在区域就被规划在内,当时属于思诚坊,元大都的规划建设以《周礼·考工记》的王城规划理想为出发点,结合地理形态进行的规划。而北京胡同的规格布局属于典型的方格路网,这种布局能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在展览中,我们对比了元大都与曼哈顿的街区对比,两者在城市的布局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参观【得名史家】

史家胡同的名称由来,始于明代,相传是由于胡同内居住过史可法而得名的,史家胡同小学内还发现有史可法的祠堂,但是在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清时期,许多古籍文献中对史家胡同就有明确的记载了,明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史家胡同”的名字就已出现了,而史可法是在明末抗清才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的。所以史家胡同得名于史可法这一说法就不成立了,也有人说史家胡同得名是由于在这里曾有一户史家大户居住,因而得名,不过,至今仍没有什么明确的证据。

参观【旗人居所】,在乾隆京城全图处停留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张地图为《乾隆京城全图》的局部,这条狭长的道路为史家胡同。《乾隆京城全图》是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完成的北京全城地图,又称《清内务府京城全图》。原藏清内务府,现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图高14.01米,宽13.03米,比例约合1:650。该图的比例尺和精详程度在世界古代城市地图的绘制史上实属罕见。在地图中,内外两城的规划形状、城墙和城门的构筑细节,以及大小街巷、胡同的分布,均清晰可见;宫殿、园囿、庙坛、府第、衙署以贡院等主要建筑的平面形制,皆出于实测;民居、宅院、房舍等亦有表示。全图的绘工十分精细,且以写真的手法显示主要建筑物的立面形状。我们截取了此图的史家胡同的位置,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它了解史家胡同在清代的规格布局。

参观【旗人居所】、【近代风气】

清朝实行旗民分居政策,将北京内城分为八旗驻地,拱卫皇居。史家胡同所在的地区属于镶白旗,这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知道19世纪中晚期,清朝统治逐渐衰微,京师社会半殖民地化,在此影响下,北京的满汉内外城分住的现象开始改变。在1900年北京地图中,已经不见京城八旗分布格局。民国时期,大量人口涌入北京,为了适应当时的需要,城市的通路系统有较大调整,但对于北京的总体布局没有大影响。接下来您看到的这几组展品,是史家胡同所在区域的道路工程的维修与建设以及居民住宅的居住与搬迁等相关的文件、档案记载。大家看这件展品,是一幅史家胡同改建四合院的规划蓝图,该图是按照1:100的比例绘制而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院落的内外院分明,每一间房都标注了用途。在右侧的附注中,写明了设计要点,比如采用新式房架,节省材料和建筑费;房间两面留窗,增加空气流通等。

参观【近代风气】,在丹麦使馆处停留

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交民巷被辟为外国使馆区,周边地区的史家胡同受其影响,1912年,丹麦公使馆在史家胡同路北绍宅成立,阿列斐伯爵成为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公使”。阿列斐一家在那里一直居住到1920年。据考证,丹麦公使馆的位置大约位于现史家

胡同41-47号之间的某几处宅院。当时的丹麦公使馆大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丹麦国王克里斯钦十世和王后亚历山大琳娜的画像,厅内设有一屏风,屏风前是一尊喜笑颜开的弥勒佛守护着大门。厅内布置着宫灯、坐榻等极具中式风格的物件,但是其摆设方法与位置又与中国人的习惯不同,体现出明显的中西文化差异。

参观【胡同新生】【史家胡同模型】

解放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和人口大规模的增长,北京内城区陆续拆除了一部分年久失修的危旧平房,兴建了楼房。同时合并了原来的一些街道胡同,出现了“小区”这个新兴事物,史家胡同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史家胡同社区共有楼房 15 栋,平房院落 82 处。其中楼房大多为建国初期建筑,而平房院落大多风貌保存较好。大家看到的这个模型,是根据1959年的史家胡同的航拍图制作而成的,各个院落的规制和布局都十分清楚明白,在参观完博物馆后,大家可以到胡同中去逛一逛。现在保存下来的四合院的建筑,有许多已经被拆分或改建过了,我们选取了两个规制比较完整和典型的院落,进行复原。

大家可以找一找我们现在的位置史家胡同24号在哪,比较明显的特征是,24号院东侧是人艺的2层小楼,而24号院内有一处抱夏。

史家胡同23号院是现存的保存的相对完整的院落之一,它的建筑规制与乾隆十五年城图上所绘制的几乎一摸一样。它是一个典型的三进四合院,四合院内有一处十分漂亮的垂花门,如果您到院子里参观,还能看到建筑上的漂亮的彩画。23号院曾经是中国首位驻荷兰大使彭明治的居所。

史家胡同51号,旧时门牌24号,位于史家胡同西段北侧,坐北朝南,原是一座三进四合院,后来第三进院子被分出,在内务部街南侧另辟街门,形成独立院落。史家胡同51号最终形成一座二进四合院。街门面南,大门内原有一座“一字影壁”,1985年被拆除。二进院落有正房和东、西厢房各3间,院内有抄手游廊环绕;正房左右各有耳房1间。正房的内部装修为清代式样:北部抱厦部分的隔扇由两座八方屏门组成,屏门顶部有一个楼阁式书橱,上有朝天栏杆,西里间屋有一架楼梯通向书橱,室内还有碧纱窗。院内栽有海棠、苹果等树木,环境幽雅。

1960年,著名学者章士钊入住此院;辞世后,其女章含之、乔冠华夫妇在此院居住。2011年,史家胡同51号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观看多媒体【】,并进入下一展区【人艺摇篮】

参观【人艺初创】

接下来大家进入的展区是人艺展厅,史家胡同20号,也就是老门牌56号院是北京人艺的摇篮。人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简称,喜爱话剧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人艺,人艺的前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