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全面建设小康
摘要: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重要阶段性目标的“小康”概念与目标。后来党中央又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包括人均GDP比2000 年翻两番等多项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们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小康社会的定义,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和根本途径出发,把握好小康社会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关系,正确地解决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康社会目标全面建设复兴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1979 年12 月6 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 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而且要求形成社会全面进步的新理念。小康社会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 必须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
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社会
主义法制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的政治局面。到2010 年形成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并且各项基
本制度将得到巩固和完善,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再上新台阶, 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将得到巩固和发展。报告强调, 在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 还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
的主要内容。十六大将政治文明写进报告中, 足以显示政治文明的重要性。政治文明大抵分为三个层次: 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点在于实行民主政治。要坚持党的领导; 要让人民群众真正享有民主权利; 要依法治国,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安居乐业。(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科学发展之路。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创新力,基本实
现工业化, 大力推进信息化, 加快建设现代化, 保持国民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科学发展被确定为“十二五”期间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是科学发展本质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各方面各环节,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科学发展观要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并且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不难看出,科学发展观既化解了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又凸显了发展的价值之所在,真正体现了小康社会发展的生命力。因此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对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和理性升华,又是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2)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
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经济发展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发展是硬道理”。首先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正如邓小平所说: “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通过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上,达到小康,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康社会的最高目标和价值追求,是由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中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决定的。人民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不断提高,人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与对社会进步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所以,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康社会的最高目标和价值追求,小康社会的发展才具备明确方向,小康社会的建成才具备生命力;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这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准则。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 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
创新, 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 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3注重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作用和重要性。科技的创新性,革命性, 就是指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引起革命性的变化;高效性, 它表现为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是先进生产力的本质特征。而我国当前能够生存下来和发展下去的科技企业, 大多从事着高科技产业的开发和经营, 否则早就被淘汰出局。而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在当代社会价值创造者中属于能创造最高价值量的群体。从实现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所需要的时代精神来看, 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相对于其他新兴的社会阶层而言, 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和成效性。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面临的“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要求我们必须具有时代精神, 这个精神的宗旨就是“创新”。从体现“创新”的时代精神来考察, 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具有最大的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因此, 将他们列在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排序次第的首位是理所当然的科学定位。(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应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出现新的深刻变化。为顺应这些变化,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