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篇:战术学,是研究战斗规律和指导战斗实践的学科,分为合同战术学和军种战术学、兵种战术学。它随着战斗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战斗的发展而完善,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中国远在西周时期的《军志》、《军政》等兵书就有反映作战规律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子兵法》提出了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的作战原则与方法,包括了初期的战术学理论。在外国,公元前4世纪的一些军事历史著作已开始论述战法。l8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作战规模的扩大并日趋复杂,军事家们正式把军事科学划分为战略理论和战术理论。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合同战术学以及一些军种和兵种战术学应运而生。战术学包含了战斗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及规律,战斗的组织与实施等丰富的内容。其主要原则是知己知彼,打有把握之仗积极消灭敌人,有效保存自己;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争取主动,力避被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密切协同,互相支援;建立和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实施全面保障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术学,是在总结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从游击战斗发展到现代合同战斗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人民战争为基础的灵活机动的战术,全面地反映了在敌强我弱情况下指导战斗的规律。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以袭击为基本战术,以奔袭、伏击、急袭、破袭和袭扰为基本样式;解放战争时期,以运动战为主,阵地战中的攻防战术也得到发展,并形成了合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抗美援朝战争中,前期以运动战为主,中、后期以阵地战为主,使战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当历史进入到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战斗反映出新的特点,战术学的内容有了新的发展,传统的战斗原则注人新的内涵,产生了新的战斗原则,形成了新的战法,为战术学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充实了新内容,战术学研究将朝着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战斗部署和战斗队形
("战斗部署,是对战斗编成内的兵力所作的任务区分、编组和配置,是战斗决心的重要内容,分为进攻战斗部署和防御战斗部署。它通常根据上级企图、任务、敌情、地形和编成等确定,必须适应立体、全方位、全纵深战斗的需要,以发挥整体威力。通常编为两个梯队,有时也编为三个或一个梯队,并编组合成预备队、炮兵群、防空兵群、侦察干扰群、反坦克预备队、障碍设置队、工程兵预备队、防化预备队、运动保障队以及通信预备队等。第一梯队主要完成当前任务,第二梯队完成后续任务。合成预备队担负临时赋予的任务。进攻时,还可编组穿插分队、迂回分队、袭击分队和空降分队以及障碍排除队、先遣分队、强击支队或强击群等;防御时,还编组掩护分队、反空降预备队等。有航空兵支援战斗时,通常集中使用于主要方向和重要时节。敌情、任务变化时,则随时迅速地调整或变更战斗部署。
战斗队形,是为进行战斗展开兵力兵器所形成的作战队形,是战斗决心的重要内容,分为合成军队战斗队形和兵种战斗队形。它通常根据敌情、任务、兵力兵器数量和地形等情况确定,主要有一字队形、三角队形、梯形队形和梯队队形等。力求集中兵力兵器于主要方向,利于发扬火力和适时机动;便于疏散隐蔽和减少伤亡,利于指挥和协同,以充分发挥整体威力。进攻时,能形成强大、高速的连续突击能力;防御时,能有效地抗击敌人地面和空中的连续突击。根据战场情况变化,适时灵活地变换战斗队形。现代条件下,战斗队形将更注重整体协调、快速机动和灵活应变,并将不断增加新的成分,与临战队形、行军队形的变换将更趋频繁。
战斗
("战斗,是敌对双方兵团、部队、分队进行的有组织的作战行动。按基本类型,分为进攻战斗和防御战斗;按空间,分为地面战斗、海上战斗、空中战斗;按参战的军兵种,分为单一兵种的战斗和诸军兵种的合同战斗。战斗从属于战役,有时又可单独进行,通常由准备和实施两部分组成。战斗与战争的历史一样悠久,其内容和形式伴随着兵器的发展而发展。冷兵器时代,主要是白刃格斗;火器出现后,火力逐渐成为决定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军队大量装备机枪、火炮,并开始使用坦克、飞机,出现了合同战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大量坦克、飞机用于战场,使合同战斗进一步得到发展。战后,由于现代军事技术的迅速发展,导弹、核武器和新型坦克、步兵战斗车、火炮、飞机、舰艇、防空兵器以及电子、红外、激光等技术器材成为战斗双方交战的重要手段,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技术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和运用,战斗将在地面、空中和前沿、纵深、后方同时展开;从远距离开始,在激烈的空中打击和电子对抗中进行;战斗的突然性、快速性、连续性增大;战斗样式和方法增多,转换迅速;杀伤破坏性强,战场上部队的生存力受到严重的威胁,消耗增加;情况变化快,指挥协同复杂,保障任务艰巨等。严密组织对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和电子对抗,以及与精确制导武器作斗争等,已成为现代合同战斗的重要内容。")
阵地编成
("阵地编成,是防御战斗中各种阵地的组合,是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目的是把各阵地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抗击敌人的进攻。18世纪,火枪、火炮大量用于战场后,防御阵地通常由一线式的堑壕和炮兵阵地编成。19世纪后,防御阵地由交通壕连接的几道堑壕和配置在纵深的炮兵阵地及预备队的阵地编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机枪、坦克等武器装备的使用,军队的突击力有了明显提高,阵地编成出现了由二至三道阵地组成的防御地带以及斜切阵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出现了大纵深的战略防线,形成多地带、大纵深的阵地编成,每道防御地带由二至三道阵地构成,建立了以支撑点为主的防御阵地,并增加了警戒阵地、中间阵地和反空降阵地等。阵地编成,通常根据上级企图、任务、敌情、地形、战斗能力和战斗部署等情况确定。必须善于利用地形,合理地选择各阵地的位置;各阵地能互为依托,相互支援;便于纵深梯次、疏散隐蔽地配置兵力兵器,便于观察、发扬火力和实施机动,利于割裂敌战斗队形,抗击敌坦克的突击和战术空降;便于抗击敌多波次的冲击和阻止敌人迂回包围;便于减少敌核、化学武器和地、空火力的杀伤,便于实施反冲击、反突击等。各级的阵地编成不尽相同,如连的防御阵地由各排支撑点和火器发射阵地编成;师的防御阵地,通常由第一阵地、第二阵地、第三阵地、斜切阵地、反坦克阵地、炮兵群阵地、防空兵阵地、反空降阵地、指挥所、诸预备队以及后方配置地域等编成。现代条件下,阵地编成更趋于大纵深和多样化。执行防御战略的国家,通常在预定作战区域,特别是主要作战方向上,建设水备设防工程体系;在主要防御地带、阵地上构筑钢筋混凝士式地下工事和坑道式工事,形成堡垒式的阵地体系。这对增强作战部队的防护力、生存能力、作战能力和防御的稳定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战术
("战术,是进行战斗的方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战术原则,兵力部署、协同动作、战斗指挥和战斗行动的方法以及各种保障的措施。按类型,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御战术;按军兵种,分为合同战术、军种战术和兵种战术;按规模,分为兵团战术、部队战术、分队战术等。在中国古代,《孙子兵法》以“用兵之法”表述战术、作战方法。在西方,“战术”一词源于希腊文“布阵的艺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