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中的代表人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哲学史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一)
(古希腊、罗马时期)
米利都学派: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他们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宇宙间有一种基本物质是所有事物的源头。

侧重从质料方面说明世界的结构。

毕达哥拉斯学派。

亦称“南意大利学派”,是一个集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于一体的组织。

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

侧重从形式方面说明世界的结构。

爱利亚派。

产生于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城,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与公元前5世纪之间,实际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其他代表人物有克塞诺芬尼、芝诺。

巴门尼德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性事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用抽象的存在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

赫拉克利特。

辩证法的奠基人,认为一切事物都象火一样变动不居,处于永恒的生成变化状态之中。

重视过程,强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元素派: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

“元素派”指在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那些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的哲学家。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运用分析的方法来解释、说明世界,既看到变化,又看到不变。

智者学派。

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

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

智者最早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他们接受了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思想,肯定运动变化着的感觉现象的真实性,反对爱利亚学派否定感性认识作用的观点,但又走向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认为知识就是感觉,断言各个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把个人的感觉作为真理的标准。

普罗泰戈拉的著名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这一思想的典型表述。

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特别强调变化。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积极寻求人类行动的依据。

柏拉图。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
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

二元论的开端,本质高于现象,本质决定现象。

亚里斯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出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目的因、动力因。

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学科。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表述的观点是,人类生活及社会的每个方面,都是思考与分析的客体;宇宙万物不被神、机会和幻术所控制,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运行;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值得的;我们应当通过实验和逻辑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最早构建完整的哲学体系。

犬儒学派:安提斯泰,狄奥根尼。

追求德行,并追求从欲望之下解放出来的道德自由:只要你对于幸运所赐的财货无动于衷,便可以从恐惧之下解放出来。

主要教条是,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

返璞归真
斯多葛派:马可·奥勒留,西塞罗。

斯多葛学派认为,全体人类(包括奴隶在内)都受到神明律法的管辖。

在他们眼中,当时各国的法律条文只不过是模仿大自然法则的一些不完美法条罢了。

斯多葛学派除了否认个人与宇宙有别之外,也不认为“精神”与“物质”之间有任何冲突。

他们主张宇宙间只有一个大自然。

自然法理论的奠基者。

伊比鸠鲁学派。

公元前三百年左右,伊比鸠鲁(Epicurus,公元前三四一年——公元前二七O年)在雅典创办了“伊比鸠鲁学派”。

他将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加以发展,并与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论结合起来。

伊比鸠鲁以他所谓的“四种药草”来总结他的哲学:“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新柏拉图主义:普罗迪诺。

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基督教神学观念与东方神秘主义等思想熔为一炉,从而为基督教文论的基本取向和奥古斯丁等人的神学思考铺平了道路。

卢克莱修。

古罗马哲学家。

他继承古代原子学说,特别是阐述并发展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

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永恒的,提出了“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的唯物主义观点。

反对神创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人们只要懂得了自然现象发生的真正原因,宗教偏见便可消失。

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认为感觉是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来源,驳斥了怀疑论。

认为幸福在于摆脱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得到精神的安宁和心情的恬静。

著有哲学长诗《物性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