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导学案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一、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对顶角、补角、余角,知道对顶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

的能力。

(2)能运用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对顶角等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的习惯,体验探索成功、感受创新的乐趣,从而培

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三、学习难点:学生探索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的过程以及对其

意义的理解,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初步的“说理”也是难点之一。四、学习设计:

(一)预习准备

(1)预习书38、39页

(2)回顾:①什么是直角?②什么是平角?

(3)预习作业:

①在一副三角板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那么其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

②已知∠1=36°,∠2=54°,那么∠1+∠2=_________

③已知∠1=144°,∠2=36°,那么∠1+∠2=_________

(二)学习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⑴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角纸板,用剪刀把直角从顶点剪开,问: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

⑵再拿出平角纸板并用剪刀把平角从顶点剪开,问: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

⑶请同学们分别给这两个角命名——引入课题

2、展示新知:

⑴在一副三角尺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o,而其他两个角的和是90o。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o(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例如,∠1与∠2互为余角,∠1是∠2的余角,∠2也是∠1的余角.同样,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o (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⑵符号语言:若∠1+∠2= 90o,那么∠1与∠2互余。

若∠3+∠

o

3、注:(1)“互为”这个词语,与“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等词语中的含义有联系,均表示成对出现;

(2

)互为余角以及互为补角的角,主要反映了角的数量关系,而不是角的位置关系,可以把剪下的 ∠1、∠2 、∠3、∠4摆放出各种不同位置。

(3)区分互为补角和互为余角,区别在于两角的和是180°还是90°。 4、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⑴若∠1与∠2互余,则∠1+∠2=__________ ⑵若∠1= 90o —∠2,则∠1+∠2=__________ ⑶60O 32’的补角是_______,余角是_______ (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的补角小吗?) ⑷30O 角的余角的补角是__________ ⑸填表:

⑹若一个角是它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

变式训练:(1)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3倍,求这个角。

(1) 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

5、探讨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例1 如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已知∠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7)如图,∠EDC=∠CDF=90°,∠1=∠2.图中哪些角互为余角?哪些角互为补角? ∠ADC 与∠BDC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ADF 与∠BDE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8)如图,C 是AB 上的一点,CD 是∠ACB

的平分线,则

① 图中互余的角是______________ 互

补的角是__________,相等的角是

②在图中再添一条射线CF ,使∠FCE=Rt ∠,则图中∠FCD 余角是____________ ∠ACF 的余角是__________,∠FCB 的补角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如图∠AOB =∠COD= Rt ∠,问:图中有几对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对顶角的概念

对顶角相等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

3 4

D

六、课堂练习:

1.已知∠A=40°,则∠A 的余角等于______.

2.已知: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点O ,EF 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 .相等 B .互余 C .互补 D .互为对顶角

3.如图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BOE=90°,若∠COE=55°,?求∠BOD 的度数.

4.如图所示,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AOC=?120°。求∠BOD ,∠AOE 的度数.

拓展训练:

1.(一题多解题)如图所示,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AOF=3∠FOB ,∠AOC=90°,求∠EOC 的度数.

2.(科内交叉题)一个角的补角与这个角的余角的和比平角少10°,求这个角.

C

O

E D B

A

3.(课外交叉题)如图所示,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若∠1=42°,∠2=28°,则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度.

4.(实际应用题)如图所示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4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4个入球袋.如果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假设用足够的力气击出,使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那么该球最后落入哪个球袋?在图上画出被击的球所走路程.

七、小结:

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

一、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

理表达的能力。

2、会认由三线八角所成的同位角。

3、掌握平行线公理及平行线的传递性。

4、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二、学习重点:会认各种图形下的同位角,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三、学习难点:判断两直线平行的说理过程

四、学习设计:

(一)课前准备

(1)预习书44-48页

(2) 思考①什么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特征? (3)预习作业

如图所示,①12∠∠与是 角;它们是由直线 和直线 ,被直线 所截得的;②14∠∠与是 角;它们是由直线 和直线 ,被直线 所截得的;③34∠∠与是 角;它们是由直线 和直线 ,被直线 所截得的。 (二)学习过程 1、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可形成的角有 , , 。

H G F

E

D C

B

A

4

3

2

1

例1如图是同位角关系的两角是 ,是互补关系的两角是 ,是对顶角的是 。

2、平行判定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 ,那么这两直线 。

简称: (公理) 如图,可表述为:

∵ ( )

∴ ( )

例2 如图

(1),()a b c a ⊥⊥已知

12∴∠=∠= (垂直的定义)

∴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用一句精炼的话总结(1)所包含的规律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 1、12∠=∠(已知)

∴ ∥ ( ) 2、23∠=∠(已知) ∴ ∥ ( )

例3、如图,已知00165,2115∠=∠=,直线BC 与DF 平行吗?为什么?

43

21F

E

D C B A 2

1c

b

a 2

1

d c

b

a 3

21

F

E

D

C B A

2

1

变式训练:如图,已知00170,2110∠=∠=,试问a 与b 平行吗?说说你的理由。

1、 平行线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 平行线的传递性: 几何语言:

拓展:

如图,已知12∠=∠,问再添加什么条件可使AB ∥CD ?试说明理由。

N

M

F E

D

C B

A 21c

b a 3

2

1

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

一、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

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

题。

3、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二、学习重点:弄清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意义,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学习难点:

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四、学习设计 (一)预习准备

(1)预习书47-48页

(2)回顾:①什么是同位角?什么是内错角?什么是同旁内角?②同位角相

等,两直线平行。 (3)预习作业:

如图所示:

(1)如果1D ∠=∠,那么 ∥ 理由是

(2)如果1B ∠=∠,那么 ∥

理由是

(3)如果0180A B ∠+∠=,那么 ∥ 理由是

(4)如果0180A D ∠+∠=,那么 ∥ 理由是 (二)新课学习:

平行判定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 ,那么这两直线 。

简称:

如图,可表述为:

∵ ( )

∴ ( )

平行判定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 ,那么这两直线 。

简称: 如图,可表述为: ∵ ( )

∴ ( ) 例1、如右图,∵∠1=∠2

∴ ∥ ,

E D

C B A

1

C

2

B D

C A 1

12

B

D C A

∵∠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180°

∴∥,

∴AC∥FG,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AB⊥BC于点B,BC⊥CD于点C,∠1=∠2,那么EB∥CF吗??为什么?

例2、如图,已知00

40,1140

B

∠=∠=,那么

AB∥CD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若∠1+∠2=180°,∠1=∠3,EF与GH平行吗?

解:为∠1+∠2=180°()

所以AB∥_______()

又因为∠1=∠3()

所以∠2+∠________=180°()

所以EF∥GH()

拓展:1、如图所示,BE是∠ABD的平分线,DE是∠BDC的平分线,?且∠1+∠2=90°,那么直线AB,CD的位置关系如何?并说明理由.

解:AB∥CD 理由如下:

∵BE是∠ABD的平分线,DE是∠BDC的平分线()

∴∠1= ,∠2=()

∵∠1+∠2=90o( )

∴∠ABD+∠CDB===180o。

∴CD∥AB()

2.如图所示,根据下列条件可推得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

D

C

B A

1

(1)∠ABD=∠CDB;(2)∠CBA+∠BAD=180o;

(3)∠CAD=∠ACB。

当堂测评:

1.如图1所示,若∠BEF+______=180°,则AB∥CD.

2.(2008,齐齐哈尔市)如图2所示,请你写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 ?使AD∥BC.

图2 图3 图4

3.如图3所示,若∠1=30°,∠2=80°,∠3=30°,∠4=70°,若AB∥____.

5.如图5所示AE∥B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2 B.∠A=∠CBD C.∠BDE+∠DEA=180° D.∠3=∠4

图5 图6 图7

6.如图6所示,能说明AB∥DE的有()

①∠1=∠D;②∠CFB+∠D=180°;③∠B=∠D;④∠BFD=∠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如图7所示,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BC∥AD的是()

A.∠3=∠4 B.∠A+∠ADC=180° C.∠1=∠2 D.∠A=∠5

2.3 平行线的性质

一、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二、学习重点

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 三、学习难点

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

四、学习过程

(一)预习准备 (1)预习书50-53页

(2)回顾:平行线有哪些判定方法? (3)预习作业

1、如图,已知BE 是AB 的延长线,并且AD ∥BC,AB ∥DC ,若0130C ∠=,则CBE ∠= 度,A ∠= 度。

2、如图,当 ∥ 时,DAC BCA ∠=∠;

当 ∥ 时,CAB DCA ∠=∠;

(二)学习过程 例1 如图,已知AD ∥BE ,AC ∥DE ,12∠=∠,可推出(1)34∠=∠;(2)AB ∥CD 。填出推理理由。 证明:(1)∵AD ∥BE ( ) ∴35∠=∠( ) 又∵AC ∥DE ( )

∴54∠=∠( ) ∴34∠=∠( ) (2)∵AD ∥BE ( )

∴16∠=∠( ) 又∵12∠=∠( ) ∴26∠=∠( ) ∴AB ∥CD ( ) 变式训练:如图,下列推理所注理由正确的是( ) A 、∵DE ∥BC

∴1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23∠=∠

∴DE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DE ∥BC ∴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 、∵1C ∠=∠ ∴DE ∥B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 E

D C

A B E D

C A 654312B E

D

C

A

3

1

2

B E D

C A

例2 如图,已知AB ∥CD ,求B BED D ∠+∠+∠的度数。

变式训练:如图,,已知AB ∥CD ,试说明BED B D ∠=∠+∠

拓展:1、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BEF ∠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则090P ∠=,试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EF ∥AB ,CD ⊥AB ,12∠=∠,试说明DG ∥BC 。

回顾小结:

1、说说平行线的三个性质是什么?

2、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的区别:

3、证平行,用判定;知平行,用性质。

F

12B E D

C A B E

D C A P

F B

E D

C A

B E D C

A

1

2

2.4用尺规作角

一、学习目标:1、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二、学习重点:1、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作角的和、差、倍数等。 三、学习难点:作角的和、差、倍。

四、学习设计 (一)预习准备

(1)预习课本55-56页

(2)思考①什么叫尺规作图?②直尺的功能?圆规的功能? (3)预习作业

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

(1) 延长线段BA 至C ,使AC=2AB

A

(2) 延长线段EF 至G ,使EG=3EF

F

E

(3) 反向延长MN 至P ,使MP=2MN

M

(二)学习过程 1、(1)只用没有 的直尺和 作图成为尺规作图。 (2)尺规作图时,直尺的功能是(1) ,(2) 圆规的功能是(1) ,(2)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直线l 上取线段AB=a

B 、做,ααβ∠∠=∠使得

C 、延长射线OA

D 、反向延长射线OB 例2 作图

(1)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α。求作:∠AOB ,使∠AOB=∠α

(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倍数: 已知:∠1求作:∠MON ,使∠MON=2∠1

α

1

(3)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和:

已知:∠1、∠2、求作:∠AOB,使∠AOB=∠1+∠2 12

(4)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差:

已知:∠1、∠2、求作:∠AOB,使∠AOB=∠2-∠1

12

回顾小结:常见作图语言:(1)作∠XXX=∠XXX。

(2)作XX(射线)平分∠XXX。

(3)过点X作XX⊥XX,垂足为点X。

第二章 回顾与思考

全章知识回顾

1、概念:相交线、平行线、对顶角、余角、补角、邻补角、垂直、同旁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平行线。

2、公理:平行公理、垂直公理

3、性质:

(1)对顶角的性质 ; (2)互余两角的性质 ;

互补两角的性质 ;

(3)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可得出 ; ;

平行线的判定: 或 或 都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 3、 垂线段定理: 4、 点到直线的距离: 7、辨认图形的方法

(1)看“F ”型找同位角; (2)看“Z ”字型找内错角; (3)看“U ”型找同旁内角; 8、学好本章内容的要求

(1)会表达:能正确叙述概念的内容;

(2)会识图:能在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出概念所反映的部分图形; (3)会翻译:能结合图形吧概念的定义翻译成符号语言;

(4)会画图:能画出概念所反映的几何图形及变式图形,会在图形上标注字母和符号; (5)会运用:能应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计算。 例1 已知,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截AB ,CD 于

M 、N ,MG 、NH 分别是EMB END ∠∠与的平分线。试说明MG ∥NH 。

例2 已知,如图12,,C D A F ∠=∠∠=∠∠=∠试说明

H

G

N

M

F B

E D C

A

H G

F

B

E

D

C

A

1

2

例3 已知,如图AB ∥EF ,ABC DEF ∠∠=,试判断BC 和D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3∠∠和是同位角

B 、15∠∠和是同位角

C 、12∠∠和是同旁内角

D 、56∠∠和是内错角

2、已知:如图,AD ∥BC ,BAD BCD ∠∠=,求证:AB ∥DC 。

证:∵AD ∥BC(已知)

∴1∠= ( ) 又∵BAD BCD ∠∠=(已知)

∴12BAD BCD ∠-∠∠-∠=( ) ∴3∠∠=4

∴AB ∥DC ( )

F B

E D

C A 654

31

24B D

C A 3

1

2

几何书写训练

1、已知:如图,AB ∥CD,直线EF 分别截AB 、CD 于M 、N,MG 、NH 分别是EMB END ∠∠与的平分线。求证:MG ∥NH 。 证明:∵AB ∥CD (已知)

∴ = ( ) ∵MG 平分EMB ∠(已知)

∴ = =2

( )

∵NH 平分END ∠(已知) ∴

=

=

1

2

( )

∴ = ( ) ∴ = ( ) 2、已知:如图,12,.:C D A F ∠=∠∠=∠∠=∠求证

证明:∵AF 与DB 相交(已知) ∴ = ( ) ∵12∠=∠(已知)

∴ = ( ) ∴ = ( )

∴ =4∠( ) ∵C D ∠=∠(已知)

∴ = ( ) ∴ = ( ) ∴ = ( )

3、已知:如图,AB ∥EF ,ABC DEF ∠=∠.求证:BC ∥DE 证明:连接BE ,交CD 于点O ∵AB ∥EF (已知) ∴ = ( ) ∵ABC DEF ∠=∠(已知) ∴ — = — ( )

∴ = ( )

∴ ∥ ( ) 4、已知:如图,CD ⊥AB ,垂足为D ,点F 是BC 上任意一点,EF ⊥AB ,垂足为E ,且12∠=∠,

0380∠=,求BCA ∠的度数。

解:∵CD ⊥AB ,EF ⊥AB (已知)

∴ ∥ ( ) ∴ = ( ) ∵12∠=∠(已知)

∴ = ( ) ∴ ∥ ( ) ∴ = ( )

H

G F

B

E D

C

A

1

2

4

F B E D C

A 3

1

2

O

F B E D C

A 4

G

F

B

E D

C A 312

∵0380∠=(已知)

∴ 080=( ) 5、如图,已知012180,34∠+∠=∠∠试说明与互补。 推理过程:∵15∠=∠( )

12180∠+∠=(已知)

∴052180∠+∠=(等量代换)

∴ ∥ ( ) ∴03180∠+∠

=( )

又∵64∠=∠( ) ∴034180∠+∠=( )

∴34∠∠与互补( )

6、已知AB ∥CD ,EG 平分MEB ∠,FH 平分EFD ∠,试说明EG ∥FH 。 推理过程:∵AB ∥CD (已知)

∴MEB ∠= ( ) ∵EG 平分MEB ∠,FH 平分EFD ∠( ) ∴112∠=

∠ ,1

22

∠=∠ ( )

∴12∠=∠( )

∴EG ∥FH ( )

7、如图,已知AB ⊥BC ,BC ⊥CD ,12∠=∠,试说明BE ∥CF 。

推理过程:∵AB ⊥BC ,BC ⊥CD ( )

∴090ABC BCD ∠=∠=( ) ∴0132490∠+∠=∠+∠= 又∵12∠=∠( )

∴34∠=∠( ) ∴BE ∥ ( )

8、如图,BE ∥CD ,C E ∠=∠,试说明A ADE ∠=∠ 推理过程: ∵BE ∥CD ( )

∴C ∠= ( ) ∵C E ∠=∠(已知)

∴E ∠= ( ) ∴BC ∥ ( )

∴A ADE ∠=∠( ) 6

54B

D

C

A

31

2

H

G

F

B

E D C

A 12

4F

B

E

D

C

A

3

12

F

B E

D A 1

9、如图,DE ⊥AO 于E ,BO ⊥AO ,FC ⊥AB 于C ,12∠=∠,试说明OD ⊥AB 。 推理过程: ∵DE ⊥AO ,BO ⊥AO (已知)

∴DE ∥ ( )

∴2∠=∠ ( )

∵12∠=∠( )

∴1∠=∠ ( ) ∴CF ∥ ( ) ∴3∠=∠ ( ) ∵FC ⊥AB (已知) ∴0390∠= ( )

∴0490∠= ( )

∴OD ⊥AB ( )

10、如图,BE 平分ABD ∠,DE 平分BDC ∠,DG 平分CDF ∠,且01290∠+∠=,试说明BE ∥DG .

推理过程:∵BE 平分ABD ∠,DE 平分BDC ∠( )

∴21∠= ,22∠= ( ) ∵01290∠+∠=(已知) ∴ABD ∠+ =180°

∴ ∥ ( ) ∴ABD ∠= ( ) ∵DG 平分CDF ∠(已知)

∴23∠= ( ) ∴13∠=∠( ) ∴BE ∥DG ( )

O

54

F

B

E

D

C A 312

G

F

B

E

D

C

A

31

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试卷

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达标检测题一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5 5b a 5)(b a B. 24 46a a a =? C. 4 4 4 )(b a b a +=+ D. (x 3)3=x 6 2.4 )2(xy -的计算结果是( ) A.-2x 4y 4 B. 8x 4y 4 C.16x 4y 4 D. 16xy 4 3.下列算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2a +b )(2b -a ) B.)12 1 )(121(-- +x x C.(3x -y )(-3x +y ) D.(-m -n )(-m +n ) 4. 数学课上,老师讲了多项式的加减,放学后,小明回到家拿出课堂笔记,认真的复习老师课上讲的内容,他突然发现一道题:(-x 2+3xy- 21y 2)-(-21x 2+4xy-23y 2)= -2 1 x 2_____+y 2空格的地方被钢笔水弄污了,那么空格中的一项是( ) A .-7xy B.7xy C.-xy D.xy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05 5 =÷a a B .()()b a a b b a -=-÷--3 4 C .()() 23 24 3 x x x -=-÷ D .() 442 2 2y x y x -=- 6. 三个连续奇数,若中间的一个为n ,则它们的积为( ) A .6n 3-6n B .4n 3-n C .n 3-4n D .n 3-n 7. 已知:∣x ∣=1,∣y ∣= 2 1 ,则(x 20)3-x 3y 2的值等于( ) A. -43或-45 B. 43或45 C. 43 D. -4 5 8. 3(22+1)(24+1(28+1)……(232+1)+1的个位数是( ) A . 4 B . 5 C. 6 D. 8 9.有若干张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表中所列四种方案能拼成边长为(a+b )的正方形的是 ( ) b a b a ⑴ ⑵ 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

1.1整式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和整式的概念,能求出整式的次数。 教学重点:整式的概念与整式的次数。 教学难点:整式的次数。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常用的教学教具 活动准备:1、分别求出下列图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 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2、代数式的系数、项的回顾: (1)代数式b a 23 1的系数是 代数式-24mn 的系数是 (2)代数式4 2b a -的系数是 代数式543 st 的系数是 (3)代数式c b a ab 423-共有 项,它们的系数分别是 、 , 项是________________. (4)代数式z x xy y x 23274 1-+-共有 项,它们的系数分别是 、 、 教学过程: 1. 课前复习1的基础上求下列图形的面积: 一个塑料三角尺如图所示,阴影部分所占的面积是_______ 2.小红、小兰和小明的房间的窗户从左到右如下图所示, 其上方的装饰(它们的半径相同) (1) 装饰物所占的面积分别是_____ ______ _______ (2) 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的面积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

1.2整式的加减(2) 教学目标:1.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 其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探索规律的问题,进一步体会符号表示的意义,发展符号感,发 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整式加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的猜想。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活动准备:计算: (1)(-x +2x 2+5)+(-3+4x 2-6x ) (2)求下列整式的值:(-3a 2-ab +7)-(-3a 2-ab +9),其中a =2 1,b =3 教学过程: 一、探索练习: …… 摆第1个“小屋子”需要5枚棋子,摆第2个需要 枚棋子,摆第3个需 要 枚棋子。 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摆下去。 (1)摆第10个这样的“小屋子”需要 枚棋子 (2)摆第n 个这样的“小屋子”需要多少枚棋子?你是如何得到的?你能用不 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 二、例题讲解: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1)(11x 3-2x 2)+2(x 3-x 2) (2)(3a 2+2a -6)-3(a 2-1) (3)x -(1-2x +x 2)+(-1-x 2) (4)(8xy -3x 2)-5xy -2(3xy -2x 2)

【最新】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全套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单元测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1分) 8923 3 4 +-+xy y x xy 1.多项式的次数是 ( ) A. 3 B. 4 C. 5 D. 6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8421262x x x =?()() m m m y y y =÷34 ()222 y x y x +=+3422=-a a A. B. C. D. ()()b a b a +-+3.计算的结果是 ( ) 22a b -22b a -222b ab a +--222b ab a ++-A. B. C. D. 1532+-a a 4322---a a 4. 与的和为 ( ) 3252--a a 382--a a 532---a a 582+-a a A. B. C. D. 5.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9 1312 -=?? ? ??-0590=?()17530 =-.8123-=-A. B. C. D. () 682 b a b a n m =n m 22-6. 若,那么的值是 ( ) A. 10 B. 52 C. 20 D. 32 2 2 259y x +7.要使式子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需加上 ( ) xy 15xy 15±xy 30xy 30±A. B. C. D. 二、耐心填一填(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28分) 2 3xy m 362+-a a 1222514xy yz x -ab 32 1.在代数式 , , , , , 中,单项式有 个,多项式有 个。 z y x 42 5-2.单项式的系数是 ,次数是 。 5 1 34+ -ab ab 3.多项式有 项,它们分别是 。 =?52x x () =4 3 y 4. ⑴ 。 ⑵ 。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一、整式 1、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另外规定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注意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系数是 1 时通常省 略,是系数,-2xyz 的系数是- 2 7 7 单项式的次数是指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几次几项式) 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注意项包括前面的符号。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项的次数是几就叫做几次项,其中不含 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最明显的特征:分母中不含字母) 4、排列多项式:①按某一个字母降幂排列:某一个字母的指数由大到小排列; ②按某一个字母升幂排列:某一个字母的指数由小到大排列。 二、整式的加减:①先去括号;(注意括号前有数字因数) ②再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指数不变) 三、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 n ?a m =a n +m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n)m=a nm 3、积的乘方: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ab)n =a n b n 4、零指数幂: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的 0 次幂等于 1。 a 0=1(a ≠ 0 )注意 00没有意义。 5、负整数指数幂: a -p = 1 a p (p 正整数,a ≠ 0 ) 6、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a n ÷a m =a n-m 注意:以上公式的正反两方面的应用。

常见的错误: a 2?a3=a 6,(a 2)3=a5,(ab)3=ab3,a 6÷a 2=a3,a2+a2= 2a4 四、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的字母相乘,只在一个因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五、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用乘法的分配率,把这个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 六、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其中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a +b)(m +n)=am +an +bm +bn 七、平方差公式 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即:一项符号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等于符号相同的平方减去符号相反的平方。 (a +b)(a -b)=a 2-b 2 八、完全平方公式 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两数积的 2 倍。 (a +b)2 =a 2+b 2+ 2ab 常见错误:(a +b)2 =a2+b2(a -b)2 =a 2+b 2- 2ab (a -b)2 =a2-b2 九、单项除以单项式:把单项式的系数相除,相同的字母相除,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十、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多项式的各项都除以单项式。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一、互余、互补、对顶角 1、相加等于90°的两个角称这两个角互余。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相加等于180°的两个角称这两个角互补。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但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或者一个角的反相延长线与这个角是对顶角。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相邻且互补) 二、三线八角: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运算 知识点(一)概念应用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单项式有三种:单独的字母(a,-w 等);单独的数字(125,73- ,3.25,-14562等); 数字与字母乘积的一般形式(-2s, a 32-,π x 5等)。 2、 单项式的系数是指数字部分,如abc π23-的系数是π23- (注意系数部分应包含π,因为π是常数);单项式的次数是它所有字母的指数和(记住不包括数字和π的指数),如53256y x π次数是8。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4、多项式的特殊形式:2 b a +等。 5、 一个多项式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如123 12-+y y x 是3次3项式。 6、单独的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 知识点(二)公式应用 1 、n m n m a a a +=? (m,n 都是正整数)如523b b b -=?-。 拓展运用n m n m a a a ?=+ 如已知m a =2, n a =8,求n m a +。 解:n m n m a a a ?=+=2×8=16. 2 、mn n m a a =)( (m,n 都是正整数) 如12436243622)()(2a a a a a =-=-?? 拓展应用m n n m m n a a a )()(==。 若2=n a ,则42)(222===n n a a 。 3、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 拓展运用n n n ab b a )(=。 4、n m n m a a a -=÷(a 不为0,m,n 都为正整数,且m 大于n)。 拓展应用n m n m a a a ÷=- 如若9=m a ,3=n a ,则339=÷=÷=-n m n m a a a 。 5、)0(10≠=a a ;0(1≠=-a a a p p ,是正整数)。 如81) 2(1)2(33-=-=-- 6、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 a 为相同项,b 为相反项。 如22224)2()2)(2(n m n m n m n m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2012版)

七年级数学(下)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一、概念 1、代数式: 2、单项式:由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不含加减运算,分母中不含字母。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含加减运算。 4、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二、公式、法则: (1)同底数幂的乘法:a m ﹒a n =a m+n (同底,幂乘,指加) 逆用: a m+n =a m ﹒a n (指加,幂乘,同底) (2)同底数幂的除法:a m ÷a n =a m-n (a ≠0)。(同底,幂除,指减) 逆用:a m-n = a m ÷a n (a ≠0)(指减,幂除,同底) (3)幂的乘方:(a m )n =a mn (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逆用:a mn =(a m )n (4)积的乘方:(ab )n =a n b n 推广: 逆用, a n b n =(ab )n (当ab=1或-1时常逆用) (5)零指数幂:a 0=1(注意考底数范围a ≠0)。 (6)负指数幂:1 1()(0)p p p a a a a -==≠(底倒,指反) (7)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m(a+b+c)=ma+mb+mc 。 (8)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m+n)(a+b)=ma+mb+na+nb 。 (9)平方差公式:(a+b )(a-b)=a 2-b 2 (10)完全平方公式: 222222()2,()2,a b a ab b a b a ab b +=++-=-+ 逆用:2222222(),2().a ab b a b a ab b a b ++=+-+=-

完全平方公式变形(知二求一): 222()2a b a b ab +=-+ 222()2a b a b ab +=+- 22221 2[()()]a b a b a b +=++-22222212 ()2()2[()()]a b a b ab a b ab a b a b +=+-=-+=++-22()()4a b a b ab +=-+ 221 4 [()()]ab a b a b =+-- 例如:22 9x +mxy+4y 是一个完全平方和公式,则m = ;是一个完全平方差公式,则m = ;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则m = ; (1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a b c m a m b m c m ++÷=÷+÷+÷ (12)常用变形:221((n n x y x y +--2n 2n+1)=(y-x), )=-(y-x)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余角与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为互余,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 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为互补,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 的补角。 3、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二、对顶角 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了8个角。 2、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 做同位角。 3、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 内错角。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整 式 的 运 算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 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 相乘,记作a n ,读作a 的n 次方(幂),其中a 为底数,n 为指数,a n 的结果 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n 。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 m )n 表示n 个a m 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a m )n =(a n )m 。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 )n =a n b n 。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n b n =(ab )n 。 八、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然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a n =a m-n (a ≠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a ≠0)。 十、零指数幂 1、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 0=1(a ≠0)。 十一、负指数幂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即: 1(0)p p a a a -=≠ 注:在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中底数不为0。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1、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n 。逆用,即:a m+n = a m ﹒a n 。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逆用,即:a mn =(a m )n =(a n )m 。 3、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 )n =a n b n 。逆用,即:a n b n =(ab )n 。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a n =a m-n (a ≠0)。逆用,即:a m-n = a m ÷a n (a ≠0)。 5、零指数幂: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 0=1(a ≠0)。 6、负指数幂: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即:1(0)p p a a a -=≠ 7、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8、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ma+mb+mc 。 (注意)运算时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9、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a+b)=ma+mb+na+nb 。 (注意)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它前面的符号,确定积中每一项的符号时应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10、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x+a)(x+b)=x 2 +(a+b)x+ab 。 11、平方差公式(a+b )(a-b)=a 2-b 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逆用,即:a 2-b 2=(a+b )(a-b)。 关键找准a 和b 。符号相同的是a 。符号不同的是b 简算118×122=(120-2)(120+2)=1202-22=14400-4=14396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注意:凡分母含有字母代数式都不是整式。也不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4、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如:532)()()(b a b a b a +=+?+ 5、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如:10253)3(=- 幂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m n n m mn a a a )()(== 如:23326)4()4(4== 6、积的乘方法则: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 如:(523)2z y x -=5101555253532)()()2(z y x z y x -=???- 7、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a ,,0≠都是正整数,且)n m φ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如:3334)()()(b a ab ab ab ==÷ 8、零指数和负指数; 10=a ,(ɑ≠0)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方等于1。 p p a a 1=-(p a ,0≠是正整数),即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方等于这个数的p 次方的倒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顺义区X---X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第1—10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A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B .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 C .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读书时间 D .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用眼卫生情况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36a a a ?= B. 2 22 ()ab a b = C. 23 5 ()a a = D.623 a a a ÷= 、 学校附近的商店经理根据统计表决定本月多进尺码为的女式运动鞋,商店经理的这一决定应用的统计量是 A .平均数 B .加权平均数 C .众数 D .中位数 4. 分解因式3 2 b b a - 结果正确的是 , A. ))((b a b a b -+ B. 2 )(b a b - C. )(22b a b - D. 2)(b a b + 5.若y x >,则下列式子中错误.. 的是 A .33->-y x B . 3 3y x > C .33+>+y x D .y x 33->- 6. 如图,直线a b ∥,点B 在直线b 上,且AB BC ⊥,155∠=, 则2∠的度数为 A.35 B.45 C.55 D.125 ( 7. 《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订的一部数学经典著作.在它的“方程”一章里,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的.《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现在我们把它改为横排,如图1、图2.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 ,y 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把图1所示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2327, 214. x y x y +=?? +=? B a b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打印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任课教师:学科:数学年(班)级: 本学期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力争取得一个比较优异的学习成绩 教研组长签字: 说明:此表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教案附件之一粘贴在教案本上,一份上交教务处。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 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几何专题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13年元马中学春季学期七年级 (下)几何解答题专题 一、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1.如图, (1)∵∠A= _________ (已知) ∴AB ∥FD ( _________ ) (2)∵∠1= _________ (已知) ∴AC ∥ED ( _________ ) (3)∵∠A+ _________ =180°(已知) ∴AC ∥ED ( _________ ) (4)∵ ∥ ______ (已知) ∴∠2+∠AFD=180°( _________ ) (5)∵ ∥ _____ (已知) ∴∠2=∠4( _________ ) 2.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 (1)如图D-1甲所示,已知:AB ∥CD ,∠B=120°,CA 平分∠BCD ,求证:∠1=30° ∵AB ∥CD ( ) ∴∠B+∠BCD=__________( ) ∵∠B=_________( ) ∴∠BCD=__________,又CA 平分∠BCD ( ) ∴∠2=_________°( ) ∵AB ∥CD ( ) ∴∠1=__________=30°( ) (2)如图D-1乙所示,已知:AB ∥CD ,AD ∥BC ,求证:∠BAD=∠BCD 。 ∵AD ∥BC ( )∴∠4=∠3( ) ∵AB ∥CD ( )∴∠1=∠2( ) ∴∠1+∠3=∠2+∠4( ) 即∠BAD=∠BCD (3)如图D-1丙所示, 已知:∠ADE=∠B ,∠1=∠2,FG ⊥AB ,求证:CD ⊥AB 。 ∵∠ADE=∠B ( ) ∴DE ∥__________( ) ∴∠1=∠3( ) ∵∠1=∠2( ) ∴∠2=∠3( ) ∴GF ∥__________( ) 又 ∵AB ⊥FG ( ) ∴CD ⊥AB ( ) 3、已知,如图2-1,∠1=∠2,∠A =∠F 。求证:∠C =∠D 。 证明:∵∠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 ( ) ∴BD ∥ ( ) ∴∠FEM =∠D ,∠4=∠C ( ) 又∵∠A =∠F (已知) ∴AC ∥DF ( ) ∴∠C =∠FEM ( ) 又∵∠FEM =∠D (已证)∴∠C =∠D (等量 代换) 4.已知,AB ∥CD ,∠A=∠C ,求证:AD ∥BC . 5.如图,∠ABC=∠ADC ,BF 、DE 是∠ABC 、∠ADC 的角平分线,∠1=∠2,那么DC ∥AB 吗?说出你的理由. 图D —1 N M A B C D E F 4 3 2 1 (2-1)

2020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2020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复 习 资 料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一、整式 1、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另外规定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注意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系数是1时通常省略,π是系数,7 2xyz - 的系数是7 2- 单项式的次数是指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几次几项式) 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注意项包括前面的符号。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项的次数是几就叫做几次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最明显的特征:分母中不含字母) 4、排列多项式:①按某一个字母降幂排列:某一个字母的指数由大到小排列; ②按某一个字母升幂排列:某一个字母的指数由小到大排列。 二、整式的加减:①先去括号; (注意括号前有数字因数) ②再合并同类项。 (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指数不变) 三、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 n m n a a a +=?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nm m n a a =) ( 3、积的乘方: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n n n b a a b =) ( 4、零指数幂: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10 =a (0 ≠a ) 注意 00没有意义。

5、负整数指数幂: p p a a 1= - (p 正整数,0≠a ) 6、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m n m n a a a -=÷ 注意:以上公式的正反两方面的应用。 常见的错误:32a a a =?,532)(a a =,33)(ab ab =,326a a a =÷,222a a a =+ 四、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的字母相乘,只在一个因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五、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用乘法的分配率,把这个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 六、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其中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bn bm an am n m b a +++=++ 七、平方差公式 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即:一项符号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等于符号相同的平方减去符号相反的平方。 ()()2 2 b a b a b a -=-+ 八、完全平方公式 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两数积的2倍。 ()ab b a b a 22 22 ++=+ ()ab b a b a 2222 -+=- 常见错误:()222 b a b a +=+ ()222 b a b a -=- 九、单项除以单项式:把单项式的系数相除,相同的字母相除,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十、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多项式的各项都除以单项式。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2)代入计算(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 “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四、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 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任课教师:学科:数学年(班)级: 本学期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力争取得一个比较优异的学习成绩 教研组长签字: 说明:此表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教案附件之一粘贴在教案本上,一份上交教务处。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 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例1计算: (1) (-3)7×(-3)6;(2)(1/111)3×(1/111).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学科:数学七年级

注意事项: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务实基础,引导学生乐于参 与数学学习活动。 2、培养学生认真地计算能力及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 3、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抓好尖子生。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 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 (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例1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