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运营商的战略转型

合集下载

中国通信市场运营商战略转型思路

中国通信市场运营商战略转型思路

中国通信市场运营商战略转型思路中国通信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运营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运营商战略转型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首先,中国通信市场运营商需要加快网络升级和建设。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用户对高速、高质量网络的需求不断增长。

因此,运营商应加大对5G网络建设的投入,并推动高速网络普及,提高网络质量和覆盖范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次,运营商需要加强与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的合作。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已经成为用户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主要目的之一。

因此,运营商应积极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吸引用户,并提高用户黏性。

同时,与应用开发商的合作也非常重要,可以共同推出创新的移动应用,提升用户体验,拓展业务领域。

第三,运营商应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传统的通信服务已经面临着价格竞争激烈的局面,因此,运营商需要寻找新的盈利点。

可以考虑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业务,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

同时,运营商还可以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如智能家居、智能健康等,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最后,运营商需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升品牌价值。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品牌价值成了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关键。

运营商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方式来塑造品牌形象,吸引用户并保持用户忠诚度。

综上所述,中国通信市场运营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进行战略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

加快网络升级和建设、加强与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的合作、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以及提升品牌价值等是关键的转型思路。

只有在市场变革中不断创新,运营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通信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运营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运营商战略转型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通信市场持续呈现出增长势头。

解读运营商“前店后厂”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解读运营商“前店后厂”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星 ”终端表现 浓厚 的兴趣 ,就连最近才红起来 的 济合作 中地域 分工 与合 作 的独特模 式 。其 中 “ 前
店 ”指港澳地区 , “ 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港 后 澳地 区利用海外 贸易窗 口优势 ,承接海外订单 ,从 事制造和开发新产 品 、新工艺 ,供应原材料 、原器 件 ,控制产 品质量 ,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 售 ,扮
noma i ew r fr t nN t o k o 63
占4 亿 网民总数 的6 .%。在27 亿 手机 网民中 , . 2 59 . 7
大约5 0 万 网民只使用手 机上 网。在今年上 半年 的 00 新 增 网民中 ,手机 上 网网民 占 ̄6 % ,其 中4 .% L2 24 只用手机上 网。同期艾瑞 咨询发布 的2 1 年第 二季 00
根据C N C( N I 中国互联 网络信 息 中心 )近 日发 布 《 6 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 第2 次
至今 年6 月底 ,我 国手 机 网民规模 达 到27 亿 人 , . 7
者 。不过 ,在全业 务时代 ,千万别 以为运 营商从此
放弃 了主导地位 ,事实上 ,运营商不断加快 移动互 联 网的发展 步伐 ,以期重夺移动互联 网主导权 ,其 核心武器就是 “ 前店后厂”经营理念 。 什么是 “ 前店后厂 ”? “ 店后 厂”是珠江 三角洲地 区与港澳地 区经 前
展 ,“ 前店后 厂”的模式不断被运营商运用到移动互联 网发展之 中。
当今 时代 ,拥有大量 用户基础且发 展迅速 的行
度 中 国移动互联 网市场整体 规模达  ̄4 . ,同 比 l02 J 亿 增长77 . %。由此 可见 ,无 论是网 民规模还是市场规
业 不在 பைடு நூலகம்数 ,移动 通信 和 互联 网可 算 是其 中的翘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的定位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的定位

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定位竞争环境分析运营商在网络服务时代一直是价值链的主导者,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运营商所面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运营商之间,而是与苹果、谷歌等公司的异质化竞争。

可以预见的是,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将受到极大的挑战,并逐步失去某些方面的优势。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率大大提升,以及应用的极大丰富化,传统短信、彩信、wap等传统业务形态,与丰富和实用的客户端应用相比时,无论是客户体验,还是使用频次和粘度,差距是巨大的。

我们总会习惯性的做一些大而全的产品,希望客户能够获得更多的需求满足,但实际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知晓度低,使用不便捷,学习成本过高等等原因,直接导致客户需求并未真正被满足。

而以IPHONE为代表的平台+丰富应用的模式正在对传统业务形态带来巨大的冲击。

造成这样竞争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网络带宽的提升与智能终端的普及为应用爆发做好了铺垫;2 、各类应用不断出现,封闭花园被打破,用户与合作者开始探索新空间;3、移动公司在尚未深入探索移动互联网新领域,对于需求的把握以及规模与个性的协调很难兼顾;4 、对终端环节缺乏影响力,以苹果为代表的硬件创新,带来了颠覆式的冲击。

产业角色定位社交网络服务的快速发展,移动数据业务量的井喷式增长,消费者与互联网内容之间关系发生的新变化,成为移动互联网新业务诞生的催化剂和引导力,移动互联网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已成为信息通信产业界的共识,并正在渗透和融合到社会、生活和产业的各个环节。

中国移动作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需要以更加开放心态去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领域中创造更多的价值。

取是能力,舍是智慧,取要做到极致,舍要做到明白,极致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恒久独特的竞争力,明白可以帮助我们集中精力,更能聚合起互补互助的生态圈。

打造精品网络,做好智能通道提供者。

首先,还是老生常谈的网络通道问题,这是中国移动的基本职能所在,是移动互联网通信运营的基础,中移动需要同时必须加强2G、3G网络、Wi-Fi网络,以及即将在今年进行试点的LTE之间协同,在接入能力、资源协调等方面加强规划,各类接入方式能够互为补充。

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详解转型3.0战略实施规划!800M重耕亮了!

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详解转型3.0战略实施规划!800M重耕亮了!

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详解转型3.0战略实施规划!800M重耕亮了!八年携手,格局焕然一新中国电信重新运营移动业务至今,已经八年时间。

八年来,产业链合作伙伴与我们携手奋进,使产业格局焕然一新。

2008年,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用户份额只有区区4.4%,今年5月已经达到15.8%,跨越了15%的生存线。

在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天翼终端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5%,提升到了今年1-5月的26.7%。

产业链不断繁荣,手机芯片从2008年只有高通1家,到现在6家,物联网芯片目前13家。

终端品牌从不足20个发展到现在的100个。

在售终端款型从不足50款发展到约1200款(其中4G机型约400款)。

渠道网点规模从1.5万自有厅发展到30万各类渠道网点。

几年来,产业伙伴积极响应中国电信率先倡导的互联网手机(2009年)和全网通手机(2014年),始终引领终端产业发展潮流。

今年2月,全网通手机标准已经成为国标,将再次引领终端产业走向新的阶段。

感谢有您,“翼”路前行各位合作伙伴,俗话说“独行快,众行远”。

八年来,正是因为有您“翼”路同行,中国电信才能屡创佳绩。

近几年来,中国电信收入增长始终领跑行业。

移动用户2.1亿户,其中4G用户占比58.1%,行业第一;宽带用户1.37亿户,其中光宽用户超9000万户,全球第一。

信息文明进入智能时代截至目前,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

智能化是信息文明的高级阶段,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智能化时代,人机智能将拓展和延展人类的大脑智慧,甚至超越自然人,创造全新的社会形态。

综合贝恩、麦肯锡、波士顿等著名咨询机构对智能化的研究,我们认为,未来智能化发展主要有四大方向,即认知计算(C)、弹性连接(C)、自然交互(C)、智能数据(D),而且形成了一个智能有机体(I=3C+D),就像人体一样。

智能数据就好比人体内的各种信息流,通过人体的神经网络(类比,弹性连接)进行传输,经过大脑(类比,认知计算)进行分析与处理,通过感知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与外界进行交流(类比,自然交互)。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的转型探索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的转型探索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的转型探索随着铁塔公司成立、虚拟运营商的正式运营、移动互联网公司OTT业务的蓬勃发展和FDD牌照的发放,中国移动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积极应对各种变化,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有效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实现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新型电信运营商转型,是摆在中国移动面前的一大课题。

笔者认为,从目前通信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中国移动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实施企业战略转型。

一、充分利用4G从城市向农村覆盖的窗口期,抓住3G用户向4G用户迁移的节点,发力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和流量经营,做大做强4G用户和市场规模。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的OTT业务(如微信)对运营商传统语音、短信等业务进行分流,造成运营商业务收入降低。

目前,中国移动用了十多个月的时间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移动的4G基站数已经超过72万个,而且开通了国际漫游的国家和地区有了27个,4G的用户数已经突破9000万,终端销售2亿多部,其中4G终端1亿部。

在中国有着13亿移动用户的市场中,中国移动的4G业务发展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中国移动需要充分利用4G从城市向农村覆盖的窗口期,抓住2G和3G用户向4G用户迁移的节点,发力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做大做强4G用户和市场规模。

在4G时代,中国移动提供的新型融合通信模式,不用输入用户密码,更为简单,而且基于实名制的真实的社交关系有QS,有质量的保障,更安全、可信赖。

“新通话”基于VoLTE技术,可以提供高清的音频、视频通话和多方通话等功能;“新消息”功能基于RCS技术,提供多种媒体格式的一对一消息和群聊消息功能,实现对原有消息功能的拓展,并且可以实现与传统短/彩信无缝互通;“新联系”则是可以为用户提供个人信息的个性化设置功能,使手机中的每一位联系人可以有更加丰富的个人信息表达。

通过三新业务对传统电信业务进行替代和颠覆,打造属于运营商的社会生态圈。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移动应对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移动应对策略

4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移动应对策略4.1 合理调整网络结构,四网协同发展“四网协同”主要是指中国移动的2G、3G、WLAN、4G 这四个技术的协同发展,这四个技术以TD-LTE技术作为主导,“2G”承载的主要是语音功能和小流量的数据业务;“3G”承载的主要是数据业务;“WLAN”承载主要是电脑和手机的数据流量;“4G”则是未来的趋势,是大流量业务的主宰。

(1)适度增加核心节点:通过增加核心节点(逐步将南京、武汉、成都、杭州、沈阳、西安5个汇聚节点和杭州节点升级为核心节点),推动扁平化,提高疏通效率。

(2)逐步在6节点增加网间出口:在出网流量大于30G的汇聚节点增加网间出口,节省核心节点间的传输链路和端口资源。

(3)大流量省份节点之间增加直连:业务量大于14G的可设直连(阀值随技术变化,如40G应用后,阀值可相应提升;14G=10*2*70%)。

省间直连仅疏通两省直达流量,不转接,直连链路中断业务能够备份。

同时考虑适度增加直连的原则,所在省的归属核心要能够实现业务备份。

(建议备份比例超过50%)(4)大流量城域网节点双跨骨干网和省网:大流量的城域和IDC节点(例如下期规划的南京、深圳),可以双跨省网和骨干。

(5)大流量IDC节点双跨骨干网和省网:IDC节点双跨骨干和省网,即省外流量直接骨干转发,省内流量由省网核心转发。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放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获得TD-LTE牌照。

这将促进移动互联网市场再次迎来爆发式增长。

如果说3G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门,激活了设备,使得应用软件开始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上使用,那么,4G的高速网络将促进移动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大大提升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使用体验和使用效果,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高速公路。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如何借助4G这条高速公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功实现“被管道化”的突围,重新获取竞争优势并奠定自身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地位,将成为中国移动面临的核心任务之一:(1)加大幵放力度,以联盟之道掌控产业资源。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营商战略初探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营商战略初探
的深 度 融 合 , 并带 来 产 业 链 价 值 的重 构 。 在 此过程中 , 移 动 运 营 商 存 在 边 缘 化 和 管 道 化 的 风 险 。为 帮 助 移 动 运
营商 应 对 挑 战 , 研 究 了 移 动 互 联 网 时 代 行 业 的 主要 特 征 , 并 重 点分 析 了 移 动 运 营 商 在 应 用 领 域 面 临 的挑 战 。 提
1 引 言
在4 G牌照发放、 L T E正式商用 、 智能手机出货量不断
业链价值的重新分配。移动互联网时代 , 运营商面临更为 激烈的竞争, 语音和文本短信作为原有的核心应用所占份 额不断减少。在移动互联网冲击之下 , 运营商的战略定位 得当与否将决定其在产业链价值重新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鲨 i
茅 硕

移 动互联 网时代 的运营 商战略初探
( 中国移 动通 信 集 团公 司手 机 阅读基 地 杭 州 3 1 0 0 3 0 )
摘 要 : 移 动 互 联 网 的 发 展 带 动 整个 移 动 通 信 行 业 发 生 显 著 变 化 , 促进移 动通信业 、 互联 网业 、 媒 体 业 等 行 业
和份额。
攀升、以微信为代表的 O T r 业务商务模式不断成熟等多
Ab s t r a c t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mo b i l e i n t e r n e t c a u s e d 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c h a n g e s o f mo b i l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a n d
出 了移 动 运 营 商 的 5项 战 略举 措 , 包 括 优 化 基 础 网络 、 在 内容 和应 用 领 域 树 立 核 心 竞 争 力 等 , 力 求 在 产 业 链 重 构 中创 造 价 值 。

中国移动运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运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运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一、市场前瞻中国移动运营行业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首先,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上网,移动通信服务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其次,5G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推动移动通信服务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快更稳定的网络速度,满足人们对于高清视频、云游戏、物联网等应用的需求。

此外,移动支付、智能家居、车联网等新兴领域也将带动移动通信服务的市场需求。

然而,移动通信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移动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其次,用户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对于移动通信服务的价格要求相对较低。

再者,移动通信服务的技术更新迭代较快,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发成本。

最后,用户的需求多样化,对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投资战略规划分析1.加大5G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

5G时代的到来将改变移动通信行业的格局。

因此,作为主要移动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移动,应加大对5G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

投资建设高质量、稳定可靠的5G网络,以提供给用户更好的网络服务。

同时,积极与设备供应商和内容服务商合作,推动5G应用的发展。

2.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

移动通信服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中国移动可以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推动移动通信服务的创新和融合。

比如,可以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在移动通信服务中融入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和服务,提供更多元化的移动通信服务。

可以与电力、交通等行业合作,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智能家居、车联网等领域的移动通信服务。

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移动支付的发展。

3.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通信服务。

移动通信服务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于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中国移动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供更多样化的移动通信服务。

比如,提供不同套餐的选择,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提供定制化的国际漫游服务、家庭套餐服务等。

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战略研究

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战略研究

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战略研究摘要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生活和产业结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具有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先天优势和技术能力。

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国移动如何把发挥自己的优势,握住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本文以战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为主要理论基础,通过了解中国移动的基本背景情况,发掘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中国移动进一步开拓移动互联网市场进行SWOT分析和五力模型分析,然后确定中国移动的优劣势、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最终制定出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战略框架。

本战略制定希望从整体上符合集团公司的公司战略,为公司发展开拓新的市场,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使中国移动继续保持在移动通信行业既得优势,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中国移动,SWO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发展战略Abstract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information economy brings ever changes in society life and industry frustration.In emerging information industry,mobile internet has brand market demand and developing potential.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CMCC),the biggest moble operator in China,has the congential advantages and technology ability to develop mobile internet.Facing the changing outer environment,how to play to it’s own advantages and seize the developing opportunity,is an urgently strategic problem.This paper,mainly based on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 Management,is about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background of China mobile,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and then conduct SWOT analysis and fice force analysis for China mobile to further develop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Finally we determine the strengths & weaknesses、market position and strategy target and fomulate the China mobile’s development strategy framework of mobile internet.This strategy formulation hope to accord to the CMCC’s company strategy as a whole,explore new markets for company’s development,and spe cify the future direction.I hope to make China mobile keep perserved advantages in mobli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establish itself in an unassailable position in future competition.Key Words:China mobile,SWOT analysis,five force 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y目录一、导论 (6)(一)研究背景 (6)(二)研究意义 (6)1.理论意义 (6)2.现实意义 (2)(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2)1.研究思路 (2)2.研究方法 (2)二.中国移动和移动互联网概述 (3)(一)中国移动概述 (3)1.概述 (3)2.主营业务 (3)(二)移动互联网概述 (3)三、移动互联网行业环境形势分析 (4)(一)政治和法律因素 (4)(二)经济因素 (4)(三)社会与文化因素 (5)(四)技术因素 (5)(五)移动互联网行业环境形势分析小结 (6)四、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五力模型分析 (6)(一)行业结构分析 (6)(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7)(三)替代品分析 (7)(四)供应商分析 (8)(五)需求方分析 (8)(六)同业竞争分析 (8)1.中国联通 (8)2.中国电信 (9)(七)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五力模型分析小结 (10)五、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SWOT分析 (11)(一)优势 (11)(二)劣势 (12)(三)机会 (13)(四)威胁 (13)(五)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SWOT综合分析 (14)六、战略规划 (15)(一)愿景 (15)(二)战略制定原则 (15)(三)战略目标 (15)(四)竞争战略 (16)(五)战略重点 (16)(六)战略措施 (17)七、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对策

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对策
4 0 0互联 网规律 , 实现模式 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 , 激发员工创新动力 , 才 能最终走 出一条适应 电信运 营商的可持续发 展之路 。

移 动互 联 网垂 直 领域 发展 较 快 ,市 场前 景广 阔 。2 0 1 2年 我 国移动 电子 商务 市场 交 易
现往攻往将来 - 殴时阀幽。确淡 键 撼移动珏联渊和电 _ f ^ 液务等 依然愁劬粳嚣 皱 容易 进人 的 领域 。 也 避剑 , I k f f J A 数皱 多的 镢域 扪对米说 m珏联渊的思维和方武 , 进 人传统钉渡求剑渡。 这将愁未来 议莲要的 种毡势 孕胄 久的铷 机会
企业 的营销需求 , 扩大了销售规模 , 带动了传 统产 业 的增长 。 实际上互联 网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从没有 停止过。 2 0 1 2 年, 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 以金融 业 为例 , 银 行不 仅开 发 了 网上银 行 、 手 机银 行 等新的网络产品 , 2 0 1 2年更是将贷款业务搬 上 互联 网 , 小微 贷业 务蓬 勃 发展 , 由 于互联 网 提供了线上渠道 ,同时建立了一套标准化 的 流程 ,银行 利 用互 联 网面 向中小企 业 开展 小
微 贷业 务 , 取 得 了成功 。
秘、 易打车等数 十款软件 。据统计 , 嘀嘀 打 车、 摇 摇 招 车 等 主 流 打 车软 件 的装 机 量也 超
过了 4 0万 。为 什 么打 车软 件这 么 火 呢? 如今 , 城 市 越来 越拥 堵 , 越来 越 多 的人 面 临“ 打 车难 ” 的 困扰 。社 科 院发 布 的 2 0 1 2年 公 共 服务 蓝 皮 书 显 示 , 5 3 . 7 7 %的人 打 车需 要 等 1 0分 钟 以上 ,这一 现 象 在 北 上 广 深 等 一 线 城 市 尤 为 突 出 。 同时 , 目前 国 内 出租 车 的 空驶率达到 4 0 %左 右 , 这就 造 成 在 高 峰 时段 乘 客 打不 到车 ,而 闲时 出租 车 司机 又拉不 到 客 的现 象 。 要 解决 “ 打车难 ” 、 “ 空驶率 ” 这一 矛 盾 ,打 车 软件 可 以很 好 地 解 决 这 一 问题 , 而

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时代“去电信化”变革[论文]

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时代“去电信化”变革[论文]

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去电信化”变革摘要:移动互联网为内容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商机,电信运营商无法再独家完成业务的提供。

电信运营商需要进行“去电信化”,一方面要向公用事业转型;另一方面要研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前后向收费商业模式,结合大数据和管道资源,深度参与到流量经营中。

关键词:运营商去电信化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智能手机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168-02自3g牌照发放,中国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运营商面临的冲击正在日益加大。

语音和短信业务一直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今,互联网巨头、终端生产商正联合起来蚕食鲸吞这块蛋糕。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运营商数据接入比例及数据流量的大幅提升,但是所带来的数据接入及流量的价值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整体价值中的占比却呈下降趋势。

类似微信、陌陌、米聊、skyp 等ott迅速成长为运营商的强有力对手,运营商“管道化”危机日益加重。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消费者的变化可以描述为从“上线”到“永远在线”,这就是移动互联的本质。

截止2010年上半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77亿,上半年新增4334万,增幅为18.6%。

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的比例提升至11.7%。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行为、互动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据统计,公交车上90%的人会低头玩手机,92%的人上厕所会玩手机,在一天中醒着的时候平均每6分钟就会看一次手机。

有39%的人在看电视的同时用手机,15%的人在聚会或者购物的时候使用手机。

移动互联网为内容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内容服务收入占比越来越大,而在该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运营商正面临来自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巨头和终端制造商的强力挑战,运营商正因对内容服务的失控而离原有的产业链主导地位愈来愈远。

运营商无法再独家完成业务的提供,必须将自身的能力开放出来与第三方合作才能形成完备的业务全流程,“用户+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将构成相互渗透的双边乃至多边的市场模式。

中国移动的发展前景

中国移动的发展前景

中国移动的发展前景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之一。

自成立以来,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未来,中国移动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首先,中国移动在5G时代迎来了巨大的机遇。

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向更高速度、更低延迟的方向发展,5G技术将在新的通信网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移动已经积极投入到5G的研发与建设当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大规模的5G基站,为用户提供了更快速度和更广覆盖的网络连接。

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中国移动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通信服务,满足用户对高速度和低延迟的需求。

同时,中国移动将能够通过5G技术的应用,拓展更多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其次,中国移动在互联网+时代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

中国移动积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推动传统通信业务向互联网转型。

比如,中国移动推出了多种互联网+的服务,比如移动支付、智能家居、物联网等。

这些服务的推出为用户提供了更方便、更智能的生活方式,也为中国移动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通过与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合作,中国移动将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提供更多的价值。

此外,中国移动在国际市场的扩张也将为其带来更多的机遇。

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市场份额。

中国移动已经积极寻求与国际运营商的合作,扩展自己的国际业务。

中国移动已经在众多国家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通过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技术的合作,中国移动能够站在全球移动通信的前沿。

随着中国移动在国际市场的不断拓展,将为中国移动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商业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移动作为中国和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5G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移动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运营商发展战略的思考

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运营商发展战略的思考
洗牌 。
与产业链所有参与者合作共赢的心态 ,加强与传统互联 网和 I T企业 、 手 机终端厂商 、 软件提供商等在内容服务合作研发和内容 营销领域的合作 , 加大对合作者的分成比例 ,从而有效激励合作者保持 良 好 的合作关系 , 推动整个产业链蓬勃发展 。应加快与广电系统 、娱乐产业 大鳄在视频娱 乐内容 的合作 , 试水三网融合业务。 ( 六 )创新服务模式,深入开展 流量经营 运营商要打破 以往粗放的、“ 守株待兔 ”的营销模式 ,以体验式营销 和精细化运营 “ 两手抓”来深入开展流量经 营活动 ,让客户对移动互联 网业务会用 、想用 、敢用 、多用 、用好。要 开展全渠道营销工作 ,在所 有 自有 、 合作营业厅为用户提供手机上网体 验服务 ,在用户办理 手机卡 的同时进行移动互联网业务演示 、资费讲解并 赠送流量体验包 , 做 到体 验形式常态化 、体验教程统一化 、体验流程标 准化 ,从而让客户从入 网 伊始就熟练掌握上网技能 , 降低二次营销难度 ;通过推广低端智能手机 , 加大移动互联 网用户群在移动用户群 中的占比, 最大 限度扩充用户规模 ; 按照终端类型 、流量使用水平及用户喜好 ,对在网用户进行细分 ,及时 抓住热点话题 、节 日营销契机等,面 向细分客户群开展 P U S H 推送 、短 彩信拉动等精细化营销工作。
网页浏览 、 短彩信等功能 , 随着 3 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 , 我 国移动互联 网实现了爆发式发展 ,用户数量呈几何增长态势 , 服务 内容 日渐丰富 , 由此产生的市场规模急剧扩大。
要对现有网络进行持续升级与优化、跟踪研究 4 G等先进通信技术 、 由城镇向乡村逐步扩大网络覆盖范 围、优化室内信号强度 、拓展网络容 纳能力等 ,以期为更广泛 目 标 客户群提供信号更稳 、速度更快的移 动互 联 网接人服务 ,提升管道接人能力 。 ( 二 )以 “ 定制终端 +集成服务”为抓手 ,掌控用户接入点 运营商应充分考虑市场导向和客户喜好 ,定制以互联 网服务为卖点 的手机终端 ,把 自己特有 的通信技术 、特色服务 、 移动 门户等集成在定 制终端上 ,形成企业品牌特色鲜明、有效集成服务包 的互联 网手机并辅 以优惠促销政策 ,直接掌控用户接入移动互联 网的入 口。

4G时代中国移动的发展战略管理探析

4G时代中国移动的发展战略管理探析

4G时代中国移动的发展战略管理探析在4G时代,中国移动在发展战略管理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机遇。

中国移动是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领头羊,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管理方针,以应对来自技术、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中国移动在4G时代的发展战略,探讨其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一、中国移动的战略定位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拥有众多的用户和丰富的资源,其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在4G时代,中国移动面临着来自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等多方面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战略定位,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移动的战略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用户为中心:中国移动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通信服务和产品,关注用户需求和反馈,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价值。

2.技术创新:中国移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5G网络的建设和应用,提升网络速度和覆盖范围,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3.服务多元化:中国移动在4G时代不仅提供传统的通信服务,还开发了各种增值服务和应用,拓展业务范围,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4.开放合作:中国移动倡导开放合作的理念,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推动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实现共赢。

二、中国移动的发展战略管理1.技术创新战略在4G时代,技术创新是中国移动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移动在5G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积极推进5G网络的建设和商用,提升网络速度和性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通信体验。

同时,中国移动还不断开发新的应用和业务,拓展服务范围,提升用户粘性和市场竞争力。

2.用户体验战略中国移动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优化服务流程和产品设计,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中国移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管理,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精准推送个性化的服务和内容,提升用户黏性和忠诚度。

同时,中国移动还努力改善网络覆盖和信号质量,保障通信畅通无阻,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口碑。

我国通信运营商5G网络部署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我国通信运营商5G网络部署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我国通信运营商5G网络部署面临的挑战及策略近年来,全球通信技术发展迅猛,5G网络的推出被视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被各国视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也不例外,在5G时代到来之际,中国已经明确制定了5G网络的建设规划和部署实施方案,以此来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然而面对迅猛发展的5G技术和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中国通信运营商的5G网络部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5G技术的成本投入非常高。

与以往的2G、3G、4G网络不同,5G网络要求更高的设备、技术和网络支持,这也使其极高的成本投入成为了发展的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在我国,由于我国广阔的市场规模,所需的建设资金更加高昂。

其次,5G网络的建设对网络覆盖率的要求很高。

5G网络的部署需要考虑覆盖面、容量和可靠性等方面,这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特别是在我国,地形复杂,传输网络建设难度加大,大规模、高密度的5G信号基站架设和布线等工程成为了难点。

第三,5G网络的商业模式亟待解决。

5G的推广不仅需要技术支持,还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合作。

尤其在当下,5G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尚未形成完整产业生态,新的商业模式需要与产业链协调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通信运营商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首先,运营商需要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促进创新,实现技术突破。

政府可以对5G网络建设项目适当的加大对通信企业的扶持和投资,从而使得通信企业能够进行深入的研发和创新,以提高网络设备的效能和降低成本。

其次,要加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信号覆盖面、容量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和布局。

另外,应加大对于5G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通信企业加强合作,采用物联网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效率和规模,在大规模的应用中容易实现网络发展规模的节省。

最后,中国通信运营商还需要协调各行业合作,联合建立完善的产业生态,推动5G发展进入运营阶段。

中国企业要通过海外的资源优势和国家支持,加强与国际通信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中国运营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时代中国运营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时代中国运营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2019年6月,中国网络用户规模达到8.54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高达99.6%。

这个庞大的市场不仅吸引了众多互联网企业的关注,也让中国的运营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挑战1.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涌现出来,这些应用需要更高的速度、更快的响应,这对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也让竞争对手迅速崛起,加剧了运营商的竞争压力。

2.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个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然而,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应用需要大量的网络带宽、存储容量和计算能力。

这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互联网用户需求不断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用户对网络速度、稳定性、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运营商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服务。

二、机遇1.高速宽带普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随着运营商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高速宽带的普及,数字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数字经济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技术驱动的新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带动新产业的兴起,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大幅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大幅增长,更多的人依托移动互联网实现了线上生活,这为运营商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运营商可以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加快应用推广,提高用户粘性,实现优质服务盈利。

3.5G加速数字化转型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低的延迟、更高的带宽、更广的网络连接能力。

5G技术将加速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为各个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

运营商将在5G时代迎来巨大的商业机遇,也需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三、应对措施1.网络升级和投资为应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挑战,运营商需要进行网络升级和投资。

三大运营商4G战略分析

三大运营商4G战略分析

提高发展规模、效率和效益 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坚持过往的已定战略 制定内部提升策略
深化转型的 “新三者”战略
提升创新、 服务、集约、 运营四大能力
“再造一个新型中国电信”的目标
把握“变革创新、开放合作、提质增效”三个关键点
中国电信发展战略分析
03
三大运营商各自优劣势分析
业务发展: “4G/3G一体化套餐”
中 国 联 通
中国电信发展战略分析
03
采取W0战略(劣势—机会战略),开展储势防御战略
※一方面 利用4G大力发展的外部机会改造其内部技术带来的弱点,通过市场竞争和市场 维稳慢慢改进网络的劣势和终端的劣势,从而跟上竞争的步伐; ※ 另一主面减少内部的弱点同时回避外部竞争进行防御性策略,利用在宽带和融合业务 方面的明显优势,进行针对性的竞争,从而确保中国电信市场上的占有率。
调整公司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加快进入流量经营时代
产业链竞合双赢
从生产方式进行深度改造
提早布局新的资源分析
01
维持传统业务、推动转型发展
拓展通信业务向拓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和信息消费转变
重点抓好传输网、公共互联网和宽带接入网 围绕流量经营、存量经营、集客经营三大驱动力,提高营销水平和落地能力
B 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优劣势分析
中国联通4G的劣势: ·成本的压力联通有大量的2G、3G用户,所以需维护好这两个网络,当4G建立起来,中国联通需同时维护三个网络,维护成本将更大。 ·后发的落后 一是4G品牌建立的延缓,当中国移动不断建立起4G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影响力时,中国联通仅能通过广告来进行虚拟的宣传;二是4G营销的滞后,中国联通销售的4G仅是3G的手机和3G流量;三是4G网络的落后,当中国移动将4G网络覆盖到全国300多个城市后,中国联通才开始4G网络的商用。 ·占有率的问题 联通的用户基数少,选择联通的用户不多 ·固网的劣势 中国联通只在北方五省有十分优势的固网布局,但全国三分之二的省份都是中国电信的天下 ·差异的相同 3G时代中国联通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竞争优势,但在4G时代曾经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变成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相同优势。中国联通需重新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运营商的战略转型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管理研究所靳亚男移动互联网作为全球ICT行业不可逆转的潮流,对中国电信传统业务和商业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国内运营企业的发展轨迹,中国运营企业或被动或主动做出了战略调整,而身处全球最大亦是最为复杂的电信市场,也注定了这一转型过程的艰难与不易。

一、当前国内电信市场发展的整体状况1、电信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性变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从用户规模看,中国电信市场用户规模继续维持稳步增长态势。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国内地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达9.21亿户,普及率为68.8%,但与国际上其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内地移动电话普及率未来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用户增长对收入拉动的作用已经接近极限,用户增长已不能继续为行业注入增长动力,整体行业需要探索新的增长方式。

图1 2009-2011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数据来源:三大运营商年报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也迅速增大,达到3.18亿人,近三年年度复合增长率达26.9%。

手机上网用户占比快速提升,由09年6月的23.1%发展到11年6月的35%。

图2 2009-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数据来源:《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从运营收入来看,自2004年起中国电信业务收入就进入了慢速增长通道,实际增长率已经持续低于GDP增长率,语音等传统电信业务收入增长乏力。

与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趋缓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互联网经济规模自2004-2010年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53%,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从而带动移动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2005-2010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

2010年中国移动增值市场规模达1947亿元,同比增长8.6%。

截至2011年6月,作为国内最大运营商,中国移动的增值业务收入已达32.2%,即将占据三分之一强的重要地位。

2011年,电信运营商3G网络建设仍在持续,4G/LTE部署已匆匆上马。

从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数据来看,在3G/4G网络上投资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从2009年到2010年的一年时间内,三大运营商3G网络建设总投资超过2800亿元,其中2009年的投资达到1350-1650亿。

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内,3G网络覆盖了90%以上的大中城市。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实现了跨跃式增长。

2、用户移动互联需求日益旺盛,移动互联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当前,手机微博、手机视频等移动互联网新兴业务快速崛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和车载导航等融合类产品逐步普及,3G网络建设推进加快,这三方面的利好因素极大地推动了移动宽带接入务流量的快速攀升,移动互联网用户加速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监测,2011年上半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对手机上网应用的使用深度进一步提升,各项应用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基本都有一定提升。

排名前三的业务分别是:手机即时通信、手机网络新闻和手机搜索,其中,手机即时通信仍然是使用率最高的应用,使用率达到71.8%;手机网络新闻排名第二,达62.6%;手机搜索排名第三,达到59.5%。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微博成为2011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手机应用。

虽然目前手机微博使用率还不是很高,但增长速度惊人,2011年上半年手机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34.0%,较2010年下半年的15.5%增加18.5个百分点。

图3 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使用率数据来源:《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另一方面,智能终端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手,相比传统手机用户,智能终端使得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和信令流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根据贝叶思咨询数据监测,2011年1季度,智能手机销量和销售额增速分别为185.7%和162.5%,智能手机占总体手机销量的比重已经从2009年的3.7%提高至2011年1季度的18.2%,智能手机的发展势头锐不可挡,智能终端引发的“流量风暴”随之而来。

3、ICT产业生态系统持续演化,产业生态内部交叉竞争日趋激烈在移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大趋势下,整个互联网产业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电信运营商对产业链的控制,正在受到冲击,中国三大运营商通吃产业上下游的局面将被打破。

终端、内容应用、系统平台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争夺重点,各大厂商通过向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不断向电信运营领域渗透,产业链条集合交叉、融合大势所趋。

二、新时期下中国运营业的战略转型在产业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在移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大趋势下,在传统业务收入增长持续乏力的巨大压力下,谁能尽快适应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游戏规则,谁能把握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机遇,谁就将在下一波产业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在下一轮的产业竞争重组中存活下来并持续壮大。

由此,当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倒逼中国运营企业不得不进行转型,转型事关生死。

1、国内三大运营商的转型战略当前,来自互联网和终端厂商的竞争令电信运营商倍感压力,在这种新的竞争形态下,电信运营商面临沦为管道的危险。

可以预见,在话音业务收入不断下滑的趋势下,基于流量的业务经营已经成为运营商竞争的重中之重。

当前,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改变前几年定位于全业务提供商的转型目标,向着智能管道的方向迈进,中国运营商的二次转型正在拉开序幕。

中国电信是国内第一个明确提出“智能管道”概念的运营商,在2010年年度工作会议上确立了新三者定位:要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

中国电信将智能管道视为流量经营的根基,并于今年开始实施移动流量的精确管控。

中国移动也提出了“智能管道”概念,董事长王建宙提出,要“积极向产业链资源渗透,集中优势打造优质的、有服务的、增值的智能管道”,着力增强自身对网络的掌控优势,在全集团展开流量经营的创新探索,特别是强力推动TD-LTE产业的发展。

中国联通尽管尚未明确提出“智能管道”概念,但对于通信管道“智能化”建设也有所尝试,创新性地引入了定向流量模式,逐渐完善基于流量的资费体系。

2、其他运营企业的转型战略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向融合态势发展,竞争之势白热化,移动互联网生态圈正变得日益繁荣。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电信领域之外的主体也纷纷踏上了漫漫转型之路。

首先看PC阵营,中国联想集团,国内PC巨头,2009年11月回购联想移动,2010年1月发布移动互联网战略“乐计划”,推出乐phone、乐book和ideapad U1 Hybrid notebook 三款极富创新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整合了从产品端到后台服务端的一体化资源,正式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抢占未来IT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再看互联网阵营,国内IT巨头腾讯,2011年9月对外高调推出“腾讯应用中心”,发布了集成“云”性能的腾讯手机QQ浏览器,具备云存储、云转换、云安全、云账号和云开放五个层面的功能。

腾讯的移动互联网布局之意一览无余。

甚至连电商阿里巴巴,2011年7月联合国内手机厂商天语、芯片厂商NVIDIA正式推出了首款阿里云双核智能手机。

阿里云手机最大的看点,便是其操作系统。

从中可以窥见阿里巴巴意图将云服务与操作系统合二为一、一手掌握的雄心,实现移动互联网“云、管、端”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战略布局。

无论是传统的PC制造厂商,还是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通信领域,或直接布局手机终端,或打造终端平台、软件,希望凭借其硬件、软件优势,通过硬件植入其自身的服务内容,并最终通过内容获利。

互联网公司业已成为运营商抢占移动互联网的劲敌。

三、中国运营企业转型中的具体举措为落实转型战略,各大运营企业,围绕移动互联网业务,从网络建设、到运营平台、到流程机制、到业务拓展等方方面面展开全方位的变革。

1、加快推进网络的建设升级:部署3G网络,推进4G演进,打造高带宽移动互联网移动数据业务量的激增对3G网络数据承载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一些高数据流量的业务,如视频类业务等,这对于移动网络本身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需要电信网络运营企业对症下药,构建完善的网络架构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流量需求。

2009年1月3G牌照发放后,国内三家电信运营商都展开了3G网络的大规模建设。

中国移动大力推进“四网融合”,适度延伸TD-SCDMA地域覆盖,实现向规模运营的转变。

中国联通以产业链最为成熟的WCDMA技术为依托,结合市场需求,在现有3G覆盖的基础上优先通过网络优化解决3G 建成区内的盲区,完善深度覆盖。

中国电信以最快速度建成国内商用最早的3G网络,坚持精确化管理、效益型发展和差异化运营的移动网基本思路,为不同的用户、不同的业务提供差异化的3G数据网络承载能力和保障。

2、持续推进生产运营精细化:落实智能管道、流量经营,使流量与收入形成正向联动流量是运营商在3G时代的主要价值载体,一般采用区隔用户和流量的方式进行,以实现不同用户、不同终端、不同业务的差异化收费,将流量的价值精细化。

虽然流量正成为运营商收入的新增点,但其耗费的资源和成本与带来的收入并不匹配,运营商正面临着“10%的业务可能耗费90%网络资源”这一矛盾。

因此流量经营应该以智能管道(物理网络)和聚合平台(商业网络)为基础,以扩大流量规模、提升流量层次、丰富流量内涵为经营方向,以释放流量价值为目的。

二次转型后的“智能管道”,代表着精品化网络建设和经营的开端,是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完成的任务,而确保量收同步增长是运营商必须面对的难题。

3、建立强大的后台支撑能力:积极推进云计算能力的搭建、云计算服务的提供运营商将云计算相关技术(虚拟化、资源管理与监控、用户配置、并行计算等)应用于现有数据中心,将有助于集中化管理体系实现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与按需响应,有助于集中化向低成本高效率方向发展。

同时,结合云计算平台,运营商还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多的应用服务,未来更多地直接面向用户提供云服务,从而避免“被管道化”。

4、加强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的创新:有效运用双边市场理念,打造杀手级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不是单纯的资源的竞争,而是以能力驱动,涵盖平台、支撑、产品、服务、合作的全方位竞争。

平台的建立与运营,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竞争的关键。

同时,移动互联网推动了产业链由单边市场向双边市场转变,运营商以平台提供者的姿态,商业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定价、运营等方式需平衡多方因素。

图4双边市场下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