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说课稿教学设计(赵海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菱形》教学设计
中卫市中宁县中宁二中赵海军
我选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菱形》,《菱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的一部分。下面,我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菱形学习的要求和我对本节课的理解说说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纵观整个北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已经设置了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轴对称图形等相关知识,在本章前几节课又编排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等内容,这都为本节课菱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预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菱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和应用.菱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延伸,同时它也为本章后面矩形、正方形的学习及九年级《证明三》的学习做了铺垫。
2、教学目标分析。
鉴于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依据《新课程理念标准》,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菱形的概念。
②探索并掌握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灵活运用。
③了解菱形的现实应用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体会说理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数学的成就感。
⑵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验菱形的图形美。
3、教学重点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边形学习内容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1)菱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4、教学难点分析及突破难点的方法。
菱形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例,又蕴涵着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所以我把菱形的性质和特殊三角形的综合运用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突破难点的方法是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显示一个菱形被分割出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两对等腰三角形,让学生直观感受菱形被对角线分割成三角形,向学生渗透在菱形的计算或证明时常常将菱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相交线、平行线、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轴对称图形等知识的基础上,又经历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的学习,对图形有了较为丰富的体验和感受,也具备了一
定的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能力,学生还从平行四边形的研究中汲取了从边、角、对角线的角度去研究四边形的思想。但初中学生的年龄又决定他们抽象思维能力弱,不喜欢枯燥的文字说教,所以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菱形,从感性认识入手探究菱形。
三、教法分析,学法指导
1、教法分析。
通过创设情景,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观察等教学活动。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建构了“以问题研究和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堂学习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学习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
2、学法指导。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探索分析,类比,归纳,概括等方法,使知识传授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让学生领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一:我准备了中国结、菱形衣帽架,生活中的菱形图片等。
设置问题:这些图片和实物中蕴含了怎样的几何图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在欣赏中,为学生在学习和空间与图形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训练学生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数学图形的能力。
㈡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二,课件演示:首先出示一般平行四边形,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然后课件演示这个平行四边形动画演变为菱形的过程,
设置问题:菱形和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联系?
(归纳总结菱形的概念并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必须有适当的教学时间对菱形的概念进行文字语言正反解读并用符号语言表达,加深学生对菱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深入理解。并了解菱形概念的双重作用。
课件显示一个菱形风筝,并抽象出邻边相等但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四边形。
设置问题:这是菱形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对菱形概念进行对比辨析,强调菱形首先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三,你能画出一个菱形吗?(学生做菱形,教师指导)然后课件出示教材设置的问题。
⑴图中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那些角是相等的?
⑵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⑶两条对角线AC和BD有什么特定的位置关系?
⑷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那么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回答略)
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菱形的性质,并进行简单的说理。板书菱形的特殊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简单说理得出菱形的性质,尤其指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首先具备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同时还有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学生的
说理可以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拘泥学生。
设计说明:本环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在已知菱形的条件下,首先让学生找出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必然会用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体现出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另一方面所得到的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为进一步归纳菱形的性质做好准备。然后让学生观察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效果演示菱形被分割成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分割成两对等腰三角形,揭示出菱形中的特殊三角形,为今后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做好铺垫。在探索菱形性质的过程中,发现对角线的性质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问题3则直接指出两条对角线有何特定的位置关系,降低了难度。学生完成以上问题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菱形的性质就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由浅入深,充分的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较好的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
我将教材中“想一想”菱形的对称性归纳到菱形的性质中来解决,因为我认为菱形的对称性也是菱形的一种性质,这样处理菱形性质的教学显得完整,“想一想”的教学显得集中,不零散。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材解读:和人教版不同的是,北师大版的教材编排意图是通过简单说理说明菱形的性质,并不要求严格的推理论证,设置的问题指向更加明确,简化了菱形性质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感性认识菱形,严格的推理论证模式将在九年级上册的《证明三》中进一步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北师大版的教材将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编排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而人教版的教材将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编排为两课时的教学内容。
㈢动手实验,再探新知。
活动四,教材108页想一想
问题:我们学习了菱形的性质,想一想如何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既快又准确地剪出一个菱形的纸片?
活动方式:每人拿一张矩形纸片,选择适当的方式折叠、剪切并交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得到的是菱形?你们可以找到几种方法?并尝试说明理由。
的图),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打方法一: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横对折,再竖对折(如P
109
开即是菱形纸片。
的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ABCD就是菱方法二:如图(P
94
形。(如图1)
图1 图2
方法三: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在折痕上取任意长为底边,剪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打开即是菱形。(如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