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白银外流及其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百度文库
影响 在鸦片大量输人的同时,白银大量外 流,引起银贵铜溅现象,白银货币一时紧 缺。 19世纪初,一两白银约合1000文,到 鸦片战争时期达到1600文。相当于作为 本位货币的白银相对铜钱的升值达60%. 进而工商业的正常发展也被破坏。因为 鸦片的吸食,社会购买力降低,社会经 济更趋衰落。
--
政府措施
一盎司=31.1克
--
影响 一方面白银升值严重削弱了国内商品的出 口能力。导致物价下跌,小农经济濒临破产。
另一方面又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白银的输 出,白银几乎成为中国能够出口的唯一商 品。
最终白银的大量外流, 造成中国的货币奇缺,严重 的通货紧缩使得金融出现严 重危机。
--
政府措施
政府多次颁布法令禁止白银出口,但并没有 严格的约束力,外资银行的白银库存直线下降。
--
最初起因是1822 年 以后葡英加速对华鸦片 的输入。到1838年鸦片 输入甚至超过40000箱。
道光元年 道光4年 道光10年 道光18年
1821 1824 1830 1838
5960
12639
19956
40200
--
清代著名学者包世臣据道光年间苏州一 地情况推算得 出全 国每年因鸦 片消费需 要超过一亿两 白银。 “鸦片之价较银四倍,算每人每日至少需 银一钱,则苏城每日即费银万余两,每岁 即 费银三 四百万两。统各省名城大镇,每年 所费不下万万。”
最终放弃银本位,进行现代币制改革。
先后三次向美国售 银总计144亿盎司,并利 用售银所得的外汇改革 和稳定了中国的币制。
--
银制品赏析
--
反思 两次白银外流皆首发于外因,而 后都由此引发了国内极大的金融和 经济动荡。面对西方的经济侵略, 均处于被动状态。 国富民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谢谢赏析!
--
罗斯福新政时期
事件2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初期,当全世界以 背 黄金换算的物价暴跌给金本位制的国家造成极大 景 困难时 中国却由于货币的对外贬值(白银在国际市 场上作为商品同样降价)增强了出口商品在国 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也保持了国内物价 的稳定。
为转移国内的经济危机,美国将目光对准中国—— 当时唯一一个事实上仍然坚持银本位的大国。
800万两 2 亿两
辛丑条约 俄、德、 1901
法、美、日、意…
4.5亿两
--
影响
清政府财政枯竭,国库空虚,赋税加重!
由于农工、手工业者和商人平时所得为 铜钱,支付各种赋税则需折成白银,人们 负担大为加重。因而各省拖欠斌税日多。
吏治腐败日益严重,军 队战斗力下降。国家主权丧
失。
--
政府措施 咸丰帝于1853年五月开始采用发行 纸币来缓解财政危机。 但由于准备仓促、滥发纸币(纸币数额巨大) 导致通货膨胀,反而给社会及劳动人民造成严重 灾害。
--
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支持通过 了《白银收购法案 》,要将白银在国 家货币储备中的比例由1/6提到了 1/3。该法案一经通过,银价迅速上 升。
--
年份 1928 1930 1932 1934
白银对美元汇率 一盎司(银)=58美分 一盎司(银)=38美分 一盎司(银)=25美分 一盎司(银)=70美分
近代中国白银的流失
事件回 顾 影响 反思
--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白 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 的外流现象。
分别发生在鸦片战争前后期
间及
罗斯福新
政时期。
--
事件1
年号
公元年
乾隆38年之前 1773年前
乾隆51年
1786
乾隆55年
1790
嘉庆5年
1800
鸦片战争前
年输入量(箱) 小于1000 超过2000 4000 4500
打击鸦片贸易,从根本上控制白银外流, 政府的禁烟作为可谓 雷厉风行。
最终却在英国的炮舰政策下失败。
--
鸦片战争后的白银流失
条约
鸦片战争及其后一系列战事的失利——赔 款
时间(年)
赔款数额(白银)
南京条约 英 1842
2100万元
天津条约 英、法 1858
600万两
北京条约 法
马关条约
英、 日
1860 18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