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婴管理制度
弃婴处理管理制度
![弃婴处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0668e2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d.png)
弃婴处理管理制度弃婴是指被父母或监护人遗弃在公共场所或他人住所的婴幼儿。
弃婴的出现不仅对社会治安和秩序构成威胁,更是对婴幼儿权益和生存安全的侵害。
针对弃婴问题,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都积极采取措施,建立管理制度,设立保护机构,为弃婴提供帮助和救援。
本文将探讨弃婴处理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确保对弃婴的保护和救助。
**一、弃婴背景与现状**弃婴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愈演愈烈的社会问题。
引发家庭弃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经济因素。
家庭贫困或失业导致无法承担养育婴儿的费用。
2. 健康因素。
婴儿患有重病或残疾,无法承担医疗费用或护理成本。
3. 心理因素。
父母或监护人因各种原因产生厌恶或恐惧情绪,放弃对婴儿的责任。
4. 社会因素。
缺乏对弃婴的关爱和支持,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
弃婴问题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增加社会治安风险,加重福利机构负担,危害婴幼儿权益。
因此,建立健全的弃婴处理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弃婴处理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优先保护。
保障婴幼儿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健康权。
2. 规范处理。
设立明确的程序和标准,依法依规处理弃婴问题。
3. 人性关怀。
对弃婴给予温暖和关爱,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
4. 救助重点。
重点关注残疾婴幼儿、孤儿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帮助。
**三、弃婴处理管理制度建设**1. 健全管理机构。
建立专门的弃婴处理管理机构,设立专门部门负责协调处理弃婴问题。
2. 强化宣传教育。
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弘扬亲情文化,倡导爱护婴幼儿。
3. 规范处理程序。
明确弃婴的接收、评估、安置和监护流程,确保程序公平公正。
4. 强化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加强对各级政府和机构的评估监督。
5. 加强合作协调。
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志愿组织和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处理弃婴问题。
**四、弃婴处理管理制度的实施**1. 接收与评估。
各级管理机构接收弃婴后,进行身体检查、心理评估和法律审核。
2. 安置与监护。
学校关于关爱弃婴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关于关爱弃婴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23ab5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3.png)
学校关于关爱弃婴工作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弃婴问题日益凸显。
弃婴是指被父母或其他照料者抛弃的婴幼儿。
他们常常因为家庭或个人原因而无法得到足够的关怀和照顾,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
关爱弃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为一所有社会责任感的学校,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关爱弃婴的工作中,为弃婴提供温暖与关怀,帮助他们顺利成长。
二、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学校关爱弃婴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弃婴能够得到最好的照料和培养,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管理体制1.学校应设立弃婴管理团队,由学校领导、校医、护士、心理辅导师等人员组成。
该团队负责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安排和监督工作的开展。
2.校医和护士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婴儿护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学校应与当地儿童福利机构、医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弃婴的救助和照料工作。
四、工作流程1.发现弃婴学校应设立弃婴收养计划,广泛普及该计划的宣传,鼓励相关单位和个人发现弃婴并报告给学校。
2.弃婴接收一旦接到弃婴报告,学校应迅速组织团队前往现场接收弃婴,并确保弃婴得到及时的救护和照料。
3.弃婴医疗弃婴接收后,应立即进行体格检查和医疗救治。
校医和护士应制定详细的医疗方案,并做好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4.弃婴护理学校应指派专人负责弃婴的护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喂养、清洁、更换尿布等。
弃婴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
5.弃婴心理辅导6.弃婴教育学校应为弃婴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教育计划应兼顾弃婴的身心发展需求,培养他们的基本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
五、资源保障1.学校应确保为弃婴提供足够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食品、衣物、床品、玩具等。
2.学校应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和捐赠,为弃婴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援助。
3.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对弃婴的物资使用和消耗进行记录和核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弃婴认领法律规定(3篇)
![弃婴认领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47e3e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8.png)
第1篇一、引言弃婴现象在我国一直存在,严重威胁着弃婴的生命安全和权益。
为了保障弃婴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以规范弃婴的收养和认领行为。
本文将详细阐述我国弃婴认领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弃婴的定义与分类1. 定义弃婴,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将婴儿遗弃,导致婴儿失去监护人和生活来源,无法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人。
2. 分类(1)自愿弃婴: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因自身原因,自愿将婴儿遗弃。
(2)非自愿弃婴:因自然灾害、疾病、家庭暴力等原因,导致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无法继续抚养婴儿。
三、弃婴的救助与保护1. 救助(1)社会救助:各级民政部门应建立健全弃婴救助机制,对弃婴进行临时安置、救治和照料。
(2)医疗机构救助: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对弃婴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2. 保护(1)法律保护:对遗弃婴儿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予以处罚。
(2)家庭保护:鼓励有条件的家庭收养弃婴,为其提供家庭关爱。
四、弃婴的收养程序1. 申请收养(1)符合收养条件的个人或家庭,可以向民政部门提出收养申请。
(2)收养人应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簿、婚姻状况证明等。
2. 审查与公示(1)民政部门对收养申请进行审查,确保收养人符合条件。
(2)对符合条件的收养申请,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 认领与登记(1)收养人通过公示期后,与弃婴的监护人达成协议,进行认领。
(2)民政部门对认领的弃婴进行登记,办理收养手续。
五、弃婴认领的法律规定1. 收养条件(1)收养人须年满30周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收养人须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收养人须无子女或子女死亡。
(4)收养人须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住房条件。
2. 收养程序(1)收养人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2)民政部门对收养人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收养条件。
(3)收养人与弃婴的监护人达成协议,进行认领。
(4)民政部门对认领的弃婴进行登记,办理收养手续。
弃婴的法律规定(3篇)
![弃婴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643f0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8.png)
第1篇一、引言弃婴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关系到儿童的生命安全,还涉及到家庭伦理、社会道德和法律秩序。
为了保障弃婴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弃婴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制裁。
本文将从弃婴的定义、我国弃婴的法律规定、弃婴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弃婴的定义弃婴,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将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遗弃在公共场所或者交由他人抚养,不履行抚养义务的行为。
弃婴现象在我国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三、我国弃婴的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子女成年后,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禁止弃婴、弃童。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弃婴、弃童,不得遗弃、虐待、剥削未成年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收养法》第四条规定:“禁止买卖、包办、强迫收养和借收养名义买卖儿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进行了修改,将“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修改为“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四、弃婴的法律责任1.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和《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对于弃婴的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具体刑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
2.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弃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1)赔偿弃婴因被遗弃所遭受的损失;(2)支付弃婴的生活费、教育费等费用;(3)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弃婴处理法律规定(3篇)
![弃婴处理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44414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8.png)
第1篇一、引言弃婴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关系到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也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法治水平。
我国历来重视弃婴问题的处理,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多方面的努力,保障弃婴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围绕我国弃婴处理法律规定,从法律依据、处理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我国最高法律,其中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这一原则为我国处理弃婴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其中第三十八条规定:“禁止遗弃、虐待未成年人。
”该法为弃婴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是我国惩治犯罪的法律,其中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遗弃儿童,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该法为追究弃婴犯罪者的刑事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民法通则》是我国基本民事法律,其中第九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该法为弃婴问题的民事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5.《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收养法》是我国关于收养问题的专门法律,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二)年满三十周岁;(三)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四)无配偶或者配偶死亡。
”该法为弃婴收养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处理程序1.弃婴发现当发现弃婴时,任何人都有义务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弃婴的基本情况。
2.弃婴救助公安机关在核实弃婴基本情况后,应当将弃婴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医疗机构应当对弃婴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确保其生命安全。
3.弃婴安置弃婴救治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弃婴的实际情况,将其送往儿童福利机构或者其他适宜的场所进行安置。
4.弃婴收养弃婴安置期间,有意愿收养弃婴的个人或者家庭可以向儿童福利机构提出申请。
福利机构弃婴档案管理制度
![福利机构弃婴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1b3b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2.png)
福利机构弃婴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福利机构弃婴档案的规范管理和保密性,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根据《儿童福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弃婴档案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福利机构对接收的弃婴进行档案管理活动。
第三条弃婴档案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弃婴的人格和权利,确保相关工作流程合法、规范、公平、公正。
第四条弃婴档案管理贯彻“谁录入、谁保管、谁使用、谁销毁”的原则,落实档案的责任人和管理人。
第五条弃婴档案管理应当坚持保护和保密的原则,确保档案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安全。
第二章档案录入第六条弃婴的身份信息应当在接收后及时进行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发现地点、发现者信息等基本情况,并拍摄照片进行档案资料录入。
第七条登记人员应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并尽可能获取更多相关信息以便后续管理和服务。
第八条登记完成后,应当将弃婴信息及时上报至相关部门,并妥善保存登记资料。
第九条录入档案信息的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确保信息录入准确、规范。
第三章档案保管第十条登记完成的档案资料应当按照规定,妥善保存,并分类管理。
第十一条弃婴档案应当设置专门的保管室或保管柜,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
第十二条每份档案都应有唯一编号,严格保密,并建立档案借阅登记制度。
第十三条档案保管人员应当定期检查档案资料,确保档案完整,安全性。
第十四条严格控制档案的使用范围,任何人员要查阅档案,必须经过权限审批。
第十五条档案保管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确保对档案的管理和保密工作。
第四章档案使用和外借第十六条档案的使用应当以提供服务和保护弃婴权利为宗旨,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第十七条使用档案的人员应当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并经过授权。
第十八条外借档案应当经过严格审批,确保外借目的合理、安全。
第十九条外借档案必须由借阅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并签订借阅协议。
第二十条对超过规定时间未归还档案的,应当追究责任。
第五章档案销毁第二十一条弃婴档案在符合法定时效后,应当进行销毁。
世界各国弃婴管理制度范文
![世界各国弃婴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6630d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8.png)
世界各国弃婴管理制度范文世界各国弃婴管理制度范文引言弃婴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许多婴儿被遗弃,导致他们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各种措施,建立了弃婴管理制度。
本文将分析世界各国的弃婴管理制度,探讨其政策和措施的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中国弃婴管理制度1. 政策背景中国是人口大国,弃婴问题一直存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例如,中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了人口增长。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弃婴的处罚力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婴儿早期抚养保健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弃婴的定义和管理措施。
2. 管理措施中国的弃婴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弃婴收养制度:中国允许有收养意愿和条件的家庭领养弃婴。
中国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和管理弃婴收养事务。
(2)弃婴庇护所:中国设立了弃婴庇护所,提供饮食、住宿和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并寻找适合的家庭领养。
(3)救助体系建设:中国政府通过社会救助体系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例如提供孤儿救助金、低保等福利。
3. 成效和问题中国的弃婴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弃婴问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和滞后的法律法规:尽管中国已经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仍存在一些法律空白和滞后。
例如,中国的弃婴管理法规对庇护所的规范较为模糊,缺乏详细的救助标准和程序。
(2)收养程序繁琐:中国的弃婴收养程序相对繁琐,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审批程序,导致收养率较低。
这也使得一些弃婴无法及时得到适当的照顾和救助。
(3)社会观念和文化影响:中国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影响了人们对弃婴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一些人仍认为弃婴是一种耻辱和不幸,导致弃婴管理制度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美国弃婴管理制度1. 政策背景美国是弃婴管理制度较为健全的国家之一。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弃婴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例如,美国通过《孤儿法院法案》等法律,明确规定了弃婴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医院弃婴(童)处理规程
![医院弃婴(童)处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9186efebb68a98270fefadc.png)
医院弃婴(童)处理规程1.目的指导拾获弃婴、弃童的处理。
2.标准2.1 定义: 3岁以内被遗弃的为弃婴、3岁以上被遗弃的为弃童。
2.2 在接报或发现弃婴(弃童)后:(1)监控人员; 立刻通过监控系统查找遗弃人;呼叫最近位置的保安到场查看;报告医务部和行政值班人员;配合医务人员做好随身携带物品的检查;到派出所报案。
(2)医务部和行政值班人员;医务部根据弃婴(弃童)病情情况,组织医护人员做好弃婴(弃童)的体检; 负责协调急诊或专科病区的救治工作。
(3)急诊科、住院病区;做好弃婴(弃童)的体检及随身携带物品的检查,并做好病情诊断记录;根据弃婴(弃童)的病情状况,做好积极救治工作。
(4)保卫科:根据弃婴基本情况,配合派出所做好弃婴(弃童)的取证工作。
联系广州市福利院,做好弃婴(弃童)的安置工作。
2.3 医院有责任根据弃婴(弃童)病情需要调整救治科室,必要时组织专家会诊,科室有责任积极救治患病弃婴(弃童),不得推诿,要尽力挽救弃婴(弃童)生命,同时要做好医疗费用的登记。
2.4 在妇婴院区发现弃婴(弃童),病情危急的立刻送NICU抢救;病情稳定的,送院区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检及随身携带物品的检查,并做好病情诊断记录,随后由保安送到儿童院区急诊科,并协助配合公安部门取证。
2.5 派出所民警到院后,消防监控中心及院区后勤总务负责人应配合派出所收集弃婴(弃童)的相关信息及调查取证;派出所负责查找遗弃人,查找不到弃婴(弃童)生父母或监护人的,24小时后由派出所填写《广东省社会福利机构接收弃婴(弃童)审批表》;医院运输队协助民警携带弃婴(弃童)到市福利院办理交接手续。
2.6 任何人都无权私自处置捡拾的弃婴、儿童,未获民政部门批准而收养弃婴和孤残儿童都是不合法的。
2.7 死亡弃婴(弃童)的处理:(1)弃婴(弃童)在医院死亡,不能查找到生父母或监护人的,科室必须文字报告院区后勤总务负责人。
能够查询到父母或监护人联系手机的,医务人员要积极联系,或以短信的方式告知其速回医院处理善后事宜。
医院弃婴归宿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弃婴归宿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dc2be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4.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弃婴的归宿管理,保障弃婴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接收的弃婴,包括医院内部和外部发现的弃婴。
第三条医院弃婴归宿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尊重人权,保障弃婴合法权益;2. 公正、公平、公开,确保弃婴归宿合理;3. 科学、规范,提高弃婴归宿工作效率;4. 依法依规,确保弃婴归宿合法合规。
第二章收容与救助第四条医院设立弃婴接收室,负责接收弃婴。
第五条医院接到弃婴后,应立即对弃婴进行初步检查,包括身体健康、基本信息等,并做好记录。
第六条医院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弃婴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第七条医院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对弃婴进行身份核实,查找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第八条医院在救助弃婴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弃婴隐私,不得泄露弃婴个人信息。
第三章归宿管理第九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弃婴归宿管理制度,明确归宿程序和责任。
第十条医院应按照以下程序对弃婴进行归宿管理:1. 医院对弃婴进行救治,并确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无法联系;2. 医院向当地民政部门报告,请求指导;3. 民政部门根据情况,指导医院开展弃婴归宿工作;4. 医院与收养机构、福利机构、家庭等沟通,确定弃婴归宿;5. 医院协助弃婴完成归宿手续,确保其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医院应优先考虑以下归宿方式:1. 收养:优先考虑具有收养条件的家庭;2. 福利机构:对于无法收养的弃婴,优先安排进入福利机构;3. 家庭:对于符合收养条件的家庭,优先安排弃婴入住。
第十二条医院应定期对弃婴归宿情况进行跟踪,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第四章监督与责任第十三条医院设立弃婴归宿管理监督小组,负责对弃婴归宿工作进行监督。
第十四条医院对弃婴归宿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第十五条医院工作人员在弃婴归宿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遗弃婴儿管理制度范本
![遗弃婴儿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ed8503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7.png)
遗弃婴儿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婴儿遗弃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对婴儿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也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造成严重冲击。
为了加强对遗弃婴儿的救助和管理,保障婴儿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遗弃婴儿的定义和分类1. 遗弃婴儿是指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故意放弃对婴儿的抚养、教育和保护责任,致使婴儿处于无人照料的状态。
2. 遗弃婴儿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故意遗弃婴儿;另一类是收养人故意遗弃婴儿。
三、遗弃婴儿的发现和报告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弃婴,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弃婴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有关情况。
2.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出警,对弃婴进行现场勘查,并收集相关证据。
3. 公安机关应当在24小时内将弃婴送至婴儿救助机构。
四、婴儿救助机构的职责1. 婴儿救助机构负责接收、照料弃婴,保障弃婴的基本生活权益。
2. 婴儿救助机构应当对弃婴进行身体检查,并及时治疗疾病。
3. 婴儿救助机构应当为弃婴提供教育、康复、心理辅导等服务。
4. 婴儿救助机构应当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弃婴的身世,为弃婴寻找生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
五、查找生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1. 婴儿救助机构应当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弃婴的身世,查找生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
2. 公安机关应当对生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进行调查,查明弃婴的身世,并依法处理。
3. 生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找到后,婴儿救助机构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对其进行教育,并依法处理。
六、收养弃婴1. 收养弃婴应当遵循有利于弃婴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确保弃婴得到良好的抚养、教育和保护。
2. 收养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抚养、教育和保护弃婴的能力;(2)无犯罪记录;(3)无不利于弃婴身心健康成长的其他情形。
3. 收养人应当向婴儿救助机构提出收养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4. 婴儿救助机构应当对收养人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批准。
弃婴相关法律规定(3篇)
![弃婴相关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c59e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e.png)
第1篇一、引言弃婴现象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抚养义务,将婴儿遗弃在公共场所或他人住所,导致婴儿无法得到正常抚养和照顾的行为。
弃婴问题不仅关系到婴儿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也涉及到社会道德、家庭伦理和法律秩序。
为了维护婴儿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对弃婴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对弃婴的救助和保护作出明确规定。
二、我国弃婴相关法律规定概述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其中对弃婴问题有明确规定。
根据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禁止遗弃未成年人。
对遗弃未成年人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刑事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对弃婴行为进行了明确的法律制裁。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遗弃婴儿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弃婴行为进行了行政制裁。
根据该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遗弃婴儿的;”4.《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收养法》对弃婴的收养程序和保护措施进行了规定。
根据该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弃婴的收养,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办理。
收养人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一)收养申请书;(二)收养人身份证明;(三)弃婴情况说明;(四)其他有关材料。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条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条例》对弃婴的救助和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定。
根据该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弃婴救助保护机制,对弃婴实施救助和保护。
弃婴救助保护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救助优先、保护为主;(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三)家庭责任、政府支持;(四)尊重儿童意愿、保障儿童权益。
”三、弃婴相关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1.弃婴的定义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弃婴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抚养义务,将婴儿遗弃在公共场所或他人住所的行为。
医院弃婴归宿管理制度及流程
![医院弃婴归宿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43c85b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8.png)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弃婴的基本生活权益,规范医院弃婴归宿管理,提高弃婴救助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级各类医院接收的弃婴。
三、职责分工1. 医院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弃婴归宿管理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工作,监督弃婴归宿管理工作。
2. 医院护理部门:负责弃婴的接收、护理、治疗等工作,确保弃婴的生命安全。
3. 医院后勤部门:负责弃婴的生活照料、衣物洗涤、营养供给等工作。
4. 医院财务部门:负责弃婴的经费保障,确保弃婴生活费用充足。
5. 医院志愿者协会:负责组织志愿者参与弃婴照料、关爱活动,为弃婴提供心理支持。
四、弃婴归宿管理制度及流程1. 接收与评估(1)医院护理部门接到弃婴后,应立即对其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健康状况等。
(2)评估合格后,医院护理部门应及时向医院行政部门报告,并由行政部门通知当地公安机关。
2. 报告与备案(1)医院行政部门在接到弃婴报告后,应立即向当地民政部门报告。
(2)民政部门对弃婴信息进行核实,并备案。
3. 寻找弃婴家属(1)医院行政部门与公安机关合作,积极开展弃婴家属寻找工作。
(2)若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找到弃婴家属,则由民政部门负责弃婴的收养工作。
4. 收养与安置(1)民政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弃婴寻找合适的收养家庭。
(2)收养家庭应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家庭环境和社会责任感。
(3)弃婴收养手续办理完毕后,由民政部门将弃婴安置到收养家庭。
5. 后续关怀(1)医院护理部门、后勤部门、志愿者协会等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弃婴进行回访,了解其生活状况。
(2)关注弃婴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3)根据弃婴的成长需求,提供相应的教育、培训等支持。
五、监督检查1. 医院行政部门应定期对弃婴归宿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民政部门对医院弃婴归宿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医院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确保弃婴归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医院弃婴救助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弃婴救助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4d3701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0.png)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弃婴救助工作,保障弃婴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接收、救助、抚养、教育弃婴的工作。
第三条医院弃婴救助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爱弃婴;(二)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确保弃婴合法权益;(三)多方协作,共同参与,形成救助合力;(四)科学救助,注重实效,提高救助水平。
二、职责分工第四条医院设立弃婴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弃婴救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医院各部门职责:(一)儿科:负责接收、检查、救治弃婴,及时上报弃婴情况;(二)护理部:负责弃婴的生活照料、护理和康复训练;(三)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弃婴的饮食、衣物、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工作;(四)财务部:负责弃婴救助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五)宣传部门:负责弃婴救助工作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
三、弃婴接收与救治第六条医院接到弃婴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儿科进行救治,确保弃婴生命安全。
第七条对弃婴进行救治时,应做好以下工作:(一)详细记录弃婴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健康状况、衣着、携带物品等;(二)对弃婴进行必要的检查、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三)对弃婴的隐私进行保护,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
四、弃婴抚养与教育第八条医院应设立弃婴抚养中心,为弃婴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和康复训练。
第九条弃婴抚养中心应做好以下工作:(一)为弃婴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二)为弃婴提供营养、卫生的饮食;(三)为弃婴提供专业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四)关注弃婴的心理健康,进行心理疏导。
第十条医院应与教育部门合作,为弃婴提供学前教育,培养其基本生活技能。
五、弃婴救助资金管理第十一条医院设立弃婴救助专项资金,用于弃婴的救治、抚养、教育和康复训练。
第十二条弃婴救助资金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二)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三)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医院弃婴救助管理制度
![医院弃婴救助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746353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c.png)
一、总则为切实保障弃婴的合法权益,提高弃婴救助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救助氛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救助原则1.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爱弃婴。
2.坚持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3.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救助合力。
4.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弃婴的良好氛围。
三、救助范围1.在本院出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出生登记手续的婴儿。
2.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无法提供有效监护能力的婴儿。
3.其他需要救助的弃婴。
四、救助程序1.接收报告。
医院工作人员发现弃婴后,应立即向医院负责人报告,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2.核实情况。
医院负责人组织工作人员对弃婴进行初步核实,确认是否符合救助条件。
3.救治护理。
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弃婴,医院应立即进行救治和护理,确保其生命安全。
4.上报信息。
医院将弃婴的基本信息、救治情况等上报上级民政部门。
5.安置救助。
根据弃婴的情况,医院可采取以下措施:(1)联系其亲属,协助办理监护手续;(2)联系社会福利机构,安排弃婴入住;(3)开展收养工作,寻找合适的收养家庭。
五、救助责任1.医院负责弃婴的救治、护理和安置工作,确保其生命安全。
2.上级民政部门负责协调相关部门,为弃婴提供救助和支持。
3.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为弃婴提供关爱和帮助。
六、监督管理1.医院应建立健全弃婴救助管理制度,确保救助工作有序进行。
2.上级民政部门对弃婴救助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七、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医院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医院弃婴救助管理制度,我们将为弃婴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保护,让他们在温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弃婴制度
![弃婴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3faafdfab069dc5022015d.png)
一、收养对象的确定1.父母因故双亡,其他直系亲属无抚养能力,而被列入城镇救济对象的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经济来源的城镇孤儿。
2.被父母和家庭遗弃,经当地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多方查找不到亲生父母和家庭的社会弃婴及病残儿童。
3.父母均因犯罪服刑或一方死亡,另一方正在服刑,其未成年而无法独立生活的子女。
4.由各单位送养,并负担全部生活费用的寄养孤儿。
5.由家庭送养并负责承担全部费用的代养孤、残儿童。
6.符合上述条件的城镇孤、残儿童,接收(养)入院的年龄为16周岁以下(不含16周岁)。
二、收养的地域范围本院只负责收养重庆市主城区的孤、残、弃儿童。
三、入院所提供的材料(一)由街道、派出所、公安机关等送养机关送弃婴(儿童)入院手续:1.弃婴(儿童)必须有派出所出具的捡拾证明(证明需含两名出警人员姓名、警号、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以及派出所公章)。
2.市儿童福利院收养孤儿和弃儿审批表。
审批表必须填写完整,加盖当地街道办事处、公安局、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公章,方能生效。
3.出具经办人有关身份、证件以及联系电话号码。
4.医院体检表。
(二)计生部门送养必须有相关处理意见(三)孤儿入院1.孤儿需提供能够证明被送养孤儿符合国家供养条件的家庭背景等有关材料。
2.孤儿原家庭住址所在街道处理意见书。
3.父母死亡的必须提供父母死亡或宣告死亡的证明。
4.其他有抚养孤儿义务的人放弃监护权的书面意见书。
5.市儿童福利院收养孤儿和弃儿审批表。
审批表必须填写完整,加盖当地街道办事处、公安局、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公章,方能生效。
6.由单位及街道送养,并负担全部或部分生活费用的寄养孤儿,送养单位应与我院签定寄养协议。
(四)个人送弃婴(儿童)入院手续1.须先到捡拾儿童的当地派出所报案。
2.捡拾人出据捡拾证明(捡拾时间、地点、经过、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以及弃婴体貌特征及随带物品),签字盖上手印。
3.公安机关部门确认情况属实,出据出警证明(证明需含两名出警人员姓名、警号、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以及派出所公章),并陪同捡拾人共同将孤、残、弃儿童送入我院暂时收养。
医院弃婴救助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弃婴救助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461a7b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e.png)
医院弃婴救助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弃婴救助管理工作,保护弃婴生命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级各类医院对弃婴的接收、护理、查找生父母及送养等工作。
第三条医院弃婴救助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尊重生命,保护权益;(二)及时救助,妥善安置;(三)依法开展工作,保障弃婴合法权益;(四)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弃婴救助管理工作,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弃婴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二、弃婴接收第五条医院应在急诊科、儿科等科室设立弃婴接收点,便于及时发现并接收弃婴。
第六条发现弃婴的医院应立即报警,并通知当地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应在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派员到场,协助医院处理弃婴接收事宜。
第七条医院接收弃婴时,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核实弃婴身份,确保弃婴得到妥善安置;(二)为弃婴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确保弃婴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三)详细记录弃婴接收时间、地点、身体状况等信息,以便后续查找生父母及法律诉讼。
三、弃婴护理第八条医院应根据弃婴的年龄、身体状况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弃婴得到充分的关爱和照顾。
第九条医院应加强对弃婴的医疗保障,确保弃婴病情得到及时治疗。
必要时,医院可联系当地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寻求资助和支持。
第十条医院应定期对弃婴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确保弃婴身体健康。
四、查找生父母第十一条医院应主动协助当地公安机关查找弃婴生父母,为查找工作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医院应妥善保管弃婴相关资料,确保信息真实、完整、准确。
在查找生父母过程中,如需提供弃婴信息,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弃婴隐私。
五、送养工作第十三条医院应积极协助当地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展弃婴送养工作,为弃婴寻找合适的家庭。
第十四条医院应关注弃婴送养过程中的法律法规,确保送养工作合法、合规。
世界各国弃婴管理制度
![世界各国弃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6a831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0.png)
世界各国弃婴管理制度世界各国的弃婴管理制度因文化、法律、宗教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然而,几乎所有国家都致力于保护婴儿的权益和福利,防止弃婴现象的发生。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不同国家的弃婴管理制度:1.中国中国的弃婴管理制度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在不同管辖区域内有一些差异。
中国政府鼓励家庭收养和寄养,同时也提倡弃婴收容中心的设立。
此外,中国也设立了法律规定婴儿安全和福利的法规,对于放弃婴儿的人进行严厉的处理。
同时,在中国,还有一些私立机构致力于弃婴的救助和收养工作。
2.美国美国的弃婴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以州为单位进行管理。
美国的弃婴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婴儿安全法、弃婴收容中心、收养和寄养等多方面工作。
美国的婴儿安全法规定了放弃婴儿的流程和程序,在一些州,放弃婴儿的母亲可以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匿名放弃盒,将婴儿安全遗弃。
此外,弃婴收容中心也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接收收容需要的婴儿。
同时,美国政府和社会组织也鼓励家庭收养和寄养,提供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福利待遇。
3.印度印度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弃婴现象在印度比较普遍。
印度政府设立了儿童福利部门,负责弃婴的救助和管理工作。
此外,印度社会组织也在各地设立婴儿收容中心和救助机构,为孤儿和弃婴提供临时居所和相关帮助。
印度的民间组织也在推动家庭收养和寄养,鼓励有能力的家庭接纳弃婴。
4.日本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和传统的国家,弃婴问题在日本并不普遍。
日本政府设立了婴儿箱制度,允许民众在规定地点放置婴儿箱,将无人照料的婴儿交由相关机构处理。
此外,日本也鼓励家庭收养和寄养,提供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福利待遇。
总的来说,世界各国都重视弃婴管理制度,通过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致力于婴儿的安全和福利。
不同国家的弃婴管理制度在法律、政策、福利和文化上存在差异,但都以保护婴儿的权益和福利为首要目标。
希望这些制度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减少弃婴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关爱弃婴问题。
遗弃新生儿管理制度的内容
![遗弃新生儿管理制度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5533fd6eefdc8d377ee325c.png)
People who often blame themselves can often get forgiveness from other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遗弃新生儿管理制度的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之规定,犯遗弃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因此,对于遗弃罪,行为人的行为及情节将对量刑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少女在年轻时与伴侣偷尝禁果而导致怀孕生子,因为年轻怕名誉受损而决定将新生儿遗弃,其实这种行为属于违法的。
有些夫妻,因为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疾病没钱医治,而选择遗弃孩子,对遗弃孩子我国法律都作出相关规定,那么遗弃新生儿管理制度是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
一、遗弃婴儿一般判几年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的相关规定,所谓遗弃罪,指的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根据我国的规定,遗弃罪的客体是被遗弃人在家庭中受扶养的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具体来说,拒绝扶养包括具有扶养义务并且具有扶养能力的人按照我国《婚姻法》中的规定或者其他相关规定,应当履行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行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有扶养义务,但没有扶养能力而拒绝扶养时,不构成遗弃罪。
比如,全身瘫痪的父亲虽然对年幼的孩子有着扶养义务,但是自身连自理的能力都不具备,更谈不上扶养孩子的能力了。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父亲拒绝扶养,也不会构成遗弃罪。
二、遗弃新生儿管理制度遗弃婴儿是否构成遗弃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而一概认为构成遗弃罪。
1、如果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绝扶养,情节恶劣,则具有扶养义务的人就构成遗弃罪。
但如果是仅仅对这些婴儿出于教育的目的进行恐吓,采用饿肚子的方式,则不能认为是拒绝扶养,也不算情节恶劣,一般不应认定为犯罪。
2、如果是以不扶养婴儿的目的,将婴儿遗弃在热闹的街区,或者妇幼保健院门口,一般可以认定为遗弃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弃婴管理制度
弃婴是全社会最弱势的特殊群体。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在弃婴救助和保护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绝大多数弃婴得到了妥善安置和生活保障。
但是必须看到,弃婴现象仍屡禁不止,弃婴安置和救治保障体系仍不健全,保障弃婴的基本生活和生命安全仍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儿童优先的原则,维护弃婴合法权益,促进弃婴健康成长,现就进一步做好弃婴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做好弃婴的接收、体检、户籍登记和抚育工作
(一)做好弃婴接收工作。
公民发现弃婴后,要第一时间向所辖社区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通报,及时依法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不得自行收留和擅自处理。
公安机关要做好查找弃婴的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工作,对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出具弃婴捡拾证明,送民政部门指定的儿童福利机构临时代养并签订协议。
儿童福利机构要及时发布寻亲公告,公告期满后,仍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经主管民政部门审批后,办理正式进入儿童福利机构的手续。
(二)做好弃婴体检和救治工作。
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弃婴,儿童福利机构要及时送卫生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和传染病检查,并出具体检表。
对患病弃婴,医疗机构要按照“先救治、后结算”的原则,积极予以救治,出院时医疗机构要出具治疗证明。
(三)做好弃婴户籍登记工作。
儿童福利机构应持弃婴入院登记表、公安机关出具的弃婴捡拾证明等相关材料,及时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登记。
(四)做好弃婴的抚育工作。
对办理正式入院手续的弃婴,儿童福利机构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号),做好抚育工作。
二、着力解决当前民办机构和个人收留弃婴的问题
已收留弃婴的民办机构,应达到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配置儿童成长必需的抚养、医疗、康复、教育等功能设施,配备与所承担工作和所提供服务相匹配的护理人员,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消防安全和卫生防疫标准的制度等。
对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并与民政部门合办的,要严格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加强日常管理,强化监督责任,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对具备上述基本条件未与民政部门合办的,民政部门要与其签订代养协议,明确责任,加强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对具备上述基本条件但既不同意合办又不签订代养协议的,或不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民政部门要会同公安等有关部门责令其停止收留活动,并将收留的弃婴一律送交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关于宗教界收留的弃婴,由民政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在调研基础上,另行制定相关意见,加强引导,规范管理。
条件成熟的,由地方民政部门商同级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稳妥处理意见,先行一步。
(二)已私自收留弃婴的个人,收留人有收养意愿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及相关法律政策规定的,依法办理收养登记。
收留人有收养意愿但不符合相关法律政策规定的,收留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动员其将弃婴送交当地儿童福利机构抚养,同时为收留人看望弃婴、奉献爱心、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优先和便利条件;若收留人坚持自行抚养又符合家庭寄养条件的,当地儿童福利机构可与其签订家庭寄养协议,并参照《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和监管。
(三)对利用弃婴牟利或从事违法活动的机构和个人,要严厉打击。
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不断加强弃婴源头治理工作
(一)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关于遗弃婴儿属于违法行为的宣传普及,提高儿童特别是残疾儿童的生父母及监护人的守法意识,营造呵护婴儿光荣、遗弃婴儿可耻的社会氛围。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打击和制止弃婴现象。
加强技术防范、技术查询工作,对遗弃婴儿的当事人依法予以惩处。
充分发挥民政助理员或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儿童福利督导员的作用,加强社区弃婴问题的监督管理,发现弃婴问题及时报案,积极协助弃婴捡拾人办理报案、移送等相关手续。
(三)依据《国务院关于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通知》(国发〔2011〕13号)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在开展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试点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试点工作中,统筹考虑残疾儿童保障问题,切实减轻生育和养育残疾婴儿家庭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