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之《论语导读》教学课件 (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名著导读《论语》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名著导读《论语》](https://img.taocdn.com/s3/m/5d3580f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a.png)
二、孔子眼中的“义”“利”
• 1、内——义以为上,利当义取。 • 2、外——义以生利,利可化义。 • 3、大义大利的结合——仁也?圣乎!
义以为上,利当义取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同上)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 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 《论语•述而》)
向内修己
成就君子人格 的道德规范
义以生利,利可化义
•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 民,政之大节也。
——(《左传•成公二年》
引用孔子的话)
向外治人
成就君子人格 的政治理想
大义大利的结合—— 仁也?圣乎!
•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 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 雍也篇》)
孔子的“义利观”
导 读
主要内容
• 一、“义”“利”二字的渊源 • 二、孔子眼中的“义”和“利” • 三、典型代表 • 四、现代价值
一、“义”“利”二字的渊源
• 字形渊源 • 历史背景
“羊”表祭牲,“我” 是兵器,又表仪仗。 即正义合宜的道德标 准、行为准则。
本义为锋利,引申为 收获、利益。
•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战乱频繁的春秋 末期,不顾周礼,唯利是图的行为比比皆 是,孔子不得不思考“义”和“利”的问 题,留下的文字虽为数不多,但极为精炼, 最终成了后世“义利观”的源泉。二、孔子眼中的 Nhomakorabea义”“利”
• 1、内——义以为上,利当义取。 • 2、外——义以生利,利可化义。 • 3、大义大利的结合——仁也?圣乎!
三、典型代表
• “七十子徒,赐最为饶益。” • 义利兼顾。敢为人先,把握商
高一语文必修1《论语》导读 课件 ppt
![高一语文必修1《论语》导读 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2c6cf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0.png)
一个人一生不可无傲骨,但是不可有傲气,小人之骄,骄傲的是外在的气;而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思考:《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你怎么理解?
当自己是以一种敞亮的心怀面对世界时,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教育你的;所有的东西都会来弥补你的种种遗憾的,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严坦荡荡的心境。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名著导读——《论语》课件22张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名著导读——《论语》课件22张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8f5323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a.png)
刑峻法。
例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 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 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 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教育思想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 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 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第十一》)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
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孔子的思想全是对的吗?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只有家里的妾侍和仆人最难养。你若和他们近了,他将不 知有逊让。你若和他们远了,他便会怨恨你”。
四科十哲
科别 名单 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
仲弓 言语:宰予、子贡 政事:冉有、子路 文学:子游、子夏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名回,字子 渊,鲁国人,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 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 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13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 最得意的门生。鲁哀公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病世。 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
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 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 语教学渠道。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设 立。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 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例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 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 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 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教育思想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 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 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第十一》)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
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孔子的思想全是对的吗?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只有家里的妾侍和仆人最难养。你若和他们近了,他将不 知有逊让。你若和他们远了,他便会怨恨你”。
四科十哲
科别 名单 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
仲弓 言语:宰予、子贡 政事:冉有、子路 文学:子游、子夏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名回,字子 渊,鲁国人,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 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 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13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 最得意的门生。鲁哀公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病世。 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
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 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 语教学渠道。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设 立。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 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名著导读《论语》 (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名著导读《论语》 (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1776846bd97f192279e9bb.png)
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我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 命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失败者拿来逃避现实的借口。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那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宋《省心录》 做最好的今天,回顾最好的昨天,迎接最美好的明天。 战士的意志要象礁石一样坚定,战士的性格要象和风一样温柔。 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就算你的朋友再多,人脉再广,其实真正对你好的人,你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 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那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 青春如此华美,却在烟火在散场。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论语》名著导读 课件(共20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论语》名著导读 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28281dce2f0066f53322ea.png)
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
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
光明的大道。 2020/12/19
名著导读《论语》
15
2020/12/19
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 历史会比黑夜还长.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名著导读《论语》
2020/12/19
名著导读《论语》
13
百代馨香,德配天地 万世师表,道贯古今
2020/12/19
名著导读《论语》
14
【颁奖辞】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
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
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
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
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
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
2020/12/19
名著导读《论语》
4
“知新’------匆匆这些年我们不知道的《论语》
2020/12/19
名著导读《论语》
5
思考:
1、用课文原话说说你现在了解 到的孔子其人、《论语》其书。
2、《论语》具体涉及到了哪些 方面的内容?
儒家的治国理念
教育的精辟言论
为人的格言警句
2020/12/19
6
16
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 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 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 作。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 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 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 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 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高中语文新课标人教必修1《论语》导读完整课件 (共38张PPT)
![高中语文新课标人教必修1《论语》导读完整课件 (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9a72b6647d27284b7351aa.png)
4、好学深思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敏而好學,不耻下问,……”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寢,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憤 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將至云尔。” •子曰:“学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学則殆。”
也。”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
原因
(四)《论语》思想
➢1、仁礼思想 ➢2、为人处世 ➢3、为政治国 ➢4、好学深思
1、仁礼思想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仁礼思想
•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 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子曰:“上好礼,則民易使也。” •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哉?”
2、为人处世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名著导读课件15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论语》名著导读课件15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cebf35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8.png)
高考题中的《论语》:(间接)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 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生活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旅途, 成长路上自我修炼,成就自我风格。升华自我,“时习之”, 努力获取新技能,被这个世界需要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你的才华和努力被看到, 志同道合的人慕名从远方赶来,与你一起切磋问题,这也 是一种被认可、被需要的表现。
2、要把握《论语》中的重要概念: 《论语》不像小说那样引人入胜,很可能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论语》
是一部思想文化著作,有很多概念,学习这些概念是理解《论语》的基本途径。 《论语》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这些概念大都围绕 “政”“仁”“礼”“知”而展开。如果大家能够整理出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 关系的话,也就明白了《论语》整本书的内部结构。
《论语》其书:
1、《论语》是 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
孔子的及一其部弟__子__言__行_文集。由
孔语子录的体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
念及教育原则等,全书共二十篇.
2、与 《大学、》 《、中庸》并《称孟“子四》书”。
《诗经》、《尚书》、《礼记》被、并《称易为经“》五、经《”春秋。》
二、为什么要学习《论语》?
前人对孔子的评价:
朱熹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
司马迁在写完《孔子世家》之后,最 后几笔,给孔子下了一个断语,叫“ 高山仰止”,说他就像山一样,我看 都看不到头,然后他说我是“虽不能 至,心乡往之”,我自己虽然达不到 ,但是我特别向往。
《论语》在古代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课件-(共45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课件-(共45张)](https://img.taocdn.com/s3/m/ca09877751e79b8969022668.png)
——(汉)董仲舒
四、论语其书
•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记载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 成。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 •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 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 要的经典。
《论语》是一部__
_语体录散文集,是孔子 的___和_门_人__ __再所传辑弟录子的______ 的一本孔书子。及宋其儒弟把子言行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译】不符合礼的事不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听,不符合礼的
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做。 • 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 【译】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译】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
念)到了。
•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 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 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 子学说不合时宜。
• 民间当时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孔子说:“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 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 明智的。
教育言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罔:迷
惑、茫然不解;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 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记言形式:
1. 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这种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四、论语其书
•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记载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 成。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 •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 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 要的经典。
《论语》是一部__
_语体录散文集,是孔子 的___和_门_人__ __再所传辑弟录子的______ 的一本孔书子。及宋其儒弟把子言行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译】不符合礼的事不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听,不符合礼的
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做。 • 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 【译】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译】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
念)到了。
•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 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 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 子学说不合时宜。
• 民间当时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孔子说:“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 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 明智的。
教育言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罔:迷
惑、茫然不解;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 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记言形式:
1. 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这种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论语导读完整》课件
![《论语导读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bce0c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c.png)
《论语》的核心思想与影响
总结词
仁、义、礼、智、信
详细描述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这些思想构成了儒家伦理道德的基 本框架。通过这些思想的阐述,孔子试图引导人们成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论语》的主要内容
论语中的教育理念
有教无类
强调教育的普遍性和平 等性,认为每个人都应 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培养良好习惯
《论语》提倡“吾日三省吾身”,有 助于个人养成自我反省的良好习惯, 不断完善自己。
04
《论语》的争议与批判
《论语》的局限性
时代背景限制
由于《论语》产生于古代,其思 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存 在较大差异,难以完全适用于现
代社会。
缺乏实证支持
部分《论语》中的观点缺乏科学依 据,无法通过实证检验,可能对读 者产生误导。
道德观念过时
部分《论语》中的道德观念与现代 社会的价值观存在冲突,如强调等 级、尊卑等观念,不符合现代平等 、自由的价值观念。
《论语》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家庭观念冲突
在《论语》中,家庭观念较为浓 厚,强调孝道、家族利益等,与 现代社会注重个人自由和平等的
价值观存在冲突。
教育理念冲突
《论语》中强调的是传统的教育 理念,如尊师重道、学而优则仕 等,与现代社会注重创新、实践 和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存在冲突
和为贵
主张和谐是国家繁荣和社会稳 定的重要基石,政治应致力于 实现社会和谐。
正名
强调名实相符,政治应明确各 阶层、各职位的权力和责任,
防止权力滥用和社会混乱。
03
《论语》的现代意义
《论语》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名著导读--论语(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名著导读--论语(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4d859669dc5022aaea00d8.png)
名著导读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
追随着记忆的车轮,
我们走进《论语》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 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 师了。”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9
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
罔:迷惑、茫然不解;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 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 就会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8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一直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政 治抱负难以施展。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9
对历史文献的整理 孔子晚年整理“六 经”(《诗》《书》《易》 《礼》《乐》《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删改鲁史官所记《春 秋》,成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史书。
2019/1/8
孔府大门
名著导读《论语》 36
孔庙,全称至圣庙,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心。公元 前478年,鲁哀公于孔子故居立庙祭祀,这是孔庙最 早的雏形。汉代以后由于历朝对孔子的尊崇,孔庙 规模也越建越大,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 的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 2019/1/8 37 名著导读《论语》 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 奥。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
追随着记忆的车轮,
我们走进《论语》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 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 师了。”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9
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
罔:迷惑、茫然不解;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 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 就会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8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一直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政 治抱负难以施展。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9
对历史文献的整理 孔子晚年整理“六 经”(《诗》《书》《易》 《礼》《乐》《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删改鲁史官所记《春 秋》,成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史书。
2019/1/8
孔府大门
名著导读《论语》 36
孔庙,全称至圣庙,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心。公元 前478年,鲁哀公于孔子故居立庙祭祀,这是孔庙最 早的雏形。汉代以后由于历朝对孔子的尊崇,孔庙 规模也越建越大,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 的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 2019/1/8 37 名著导读《论语》 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 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之《论语导读》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之《论语导读》课件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ffaca4f121dd36a32d82f3.png)
第三次 冉有终于透露了攻打颛臾的原因: “这颛臾呀,它靠近季氏的封地,如 果现在不攻打下它,将会成为后代子 孙的忧患!” 孔子怒不可止:“你看看你,我最讨厌那 些表里不一的人了!你不是明明就赞 同季氏讨伐颛臾的吗?但却诸多借 口!”
正面提出政治主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对内政策) 修文德以来远人,既来之,则安之。 (外交政策)
本文记述了孔子与冉有、子路的 几次对话?每一次对话是围绕什么内 容来展开的?
第一次: 冉有:“老师,季康子将对颛臾有军 事行动哦,你是怎么看的?” 孔子:求呀,你真糊涂,我真要狠狠 地责怪你了!讨伐颛臾是 的呀! 为什么?孔子是从哪些角度去反驳冉 有的?
从不同的角度,层层递进,论证颛臾 不可伐!
孔子:“你知道这季氏伐颛 臾最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吗? 那是想篡夺鲁君的政权!你 这样做,真是助纣为虐呀!”
孔夫子真是一位说理大师!一位出色 的教育家!
多角度论证 形象说理 先破后立,破中有立 使用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 矣?”“是谁之过与?”反诘句的运用使句子感 情色彩强烈,批驳力较强;也使肯定的答 案寓于反问当中,使肯定更为有力,语气 亦更加含蓄,引人思索。
基本解读 本篇体现了孔子的下列主张:
在其位谋其政(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失职则究其责(虎兕…龟玉…是谁之过矣?) 为政爱民(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崇尚文德教化,反对武力征服(修文德以来之) 鄙夷表里不一(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为人正直、忠于职守、 爱国爱民、反对战争、讨厌撒谎等优秀品质, 也是儒家的基本思想。
资料二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 经典之一。结集工作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 的。是一部语录体散文。 《论语》中的“论”读“lún”,编辑、摘要的意 思。“语”是指言谈的意思。从题目中,我们可 以看到对话体的特征。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它充分体现了孔子的 思想特征:“仁”和“礼”。“仁”是指“爱 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礼”指周礼, 强调等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漱溟: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 而是一种生活。
和迁哲郎:孔子是用最平凡的日常态度来 揭示人性的奥秘。
颜回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 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
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子 罕》)
创设氛围,学生介绍合作研究成果
(1)讲述孔子故事。
(2)说说收集整理的《论语》成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也不一 定能施之于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人 之所欲,也不一定能施之于人。
鸟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 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 归巢栖息的鸟。虽然看起来很节制,但他 还是射了鸟,你怎样看?
体会名言警句 感受魅力孔子
12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个字可以 终身奉行?”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 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13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 丧予!”(《先进》)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先进》)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 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公冶 长》)
人都会有弱点,孔子不是神,他 只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在内心深 处努力向善的人。他也许做不到绝 对完全,但他一直带着弟子们走在 这条追求的路上。
俗语。 (3)指名学生背诵喜欢的《论语》名 言。 (4)评孔子的言论,你最喜欢他的格 言警句,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பைடு நூலகம்2/4/2017
吟
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感受真实的孔子
——名著导读《论语》
1
公元前551前,孔子母亲在尼丘山祝祷归家 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 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 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 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 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
同时代伟大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释迦摩尼 孔子
12/4/2017 名著导读《论语》 4
《论语》是先秦儒家语录体典籍, 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共二十篇。 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道德观念、教育原则和方法等。
5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 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 “ 半部《论语》治天下 ”之说。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guo) 。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 ,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 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先进》 )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 ,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先进》)
颜回一贯的态度:“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