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简介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简介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简介•1、什么叫环境影响评价?分析预测人为活动造成环境质量变化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2、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这种科学方法和技术被法律强制规定为指导人们开发活动的必须行为,就成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简介•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四个阶段本文来自中华环评网,1、引入和确定阶段:1973-1979年2、规范和建设阶段:1981-1989年3、强化和完善阶段:上世纪90年代4、提高和拓展阶段:2000年至今1、引入和确定阶段:1973-1979年1969 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1973 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开始引入我国。

1979 年9 月,我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79 年4 月,北京师范大学在江西永平铜矿开展了第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四个阶段2、规范和建设阶段:1981-1989年1981年《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纳入基本项目审批程序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作了明确规定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试行)》,对评价单位提出了资质要求。

1989年12月26日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四个阶段3、强化和完善阶段:上世纪90年代1994年起,颁布了一系列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

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第一个行政法规,对环境影响评价做了全面详细明确的规定。

1999年,正式公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对评价单位的资质进行了规定。

现有甲级单位198家,乙级单位721家(2004年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四个阶段4、提高和拓展阶段:2000年至今2002年10月,《环境影响评价法》,从项目影响评价扩展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但还没有上升到政策环境影响评价高度。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府实施的某项政策的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它是评估政策效果是否符合预期、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等问题的一个工具。

公共政策评估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

经济学理论认为,公共政策评估应该基于效率和效益原则。

通过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可以确定政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政策调整。

社会学理论则认为,公共政策评估应该基于公平和公正原则。

政策实施过程中应该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在评估结果中应该考虑各种群体的利益,并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

1. 实验方法。

该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控制组和实验组,来确定政策对于实验组的影响。

实验组和控制组除了受到政策干预外,其他因素要尽量保持一致。

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比较,可以得出政策效果的评估结果。

2. 自然试验法。

该方法利用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自然差异来评估政策效果。

例如,政策实施地区与未实施地区之间的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的比较等。

3. 案例研究法。

该方法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个案,揭示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从而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经验。

4. 问卷调查法。

该方法通过问卷收集个体或群体的意见和看法,来评估政策对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公共政策评估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例如,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政府和社会组织经常进行公共政策评估工作,以衡量政策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公共政策评估的成功需要综合运用理论和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联系某一详细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范文6篇

联系某一详细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范文6篇

联系某一详细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范文6篇第一篇: 联系某一详细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小组争论提纲:通过媒体传播一些群众关心的话题和信息内容。

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媒体以其影响力表达民众呼声,形成媒体舆论,并促使社会话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

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再提升到政府议程,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动态过程。

在此过程中,媒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快捷性促进政策制定的高效化;多元性提高公共政策的合理化;开放性增进民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交互性激发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热忱。

媒体的含义及作用媒体一词来自拉丁文,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

它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工具。

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传统媒体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包括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渐渐衍生出新兴媒体如IPTV、电子杂志等。

本文所说的“媒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即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传播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

媒体有着传递信息、协调管理、教育消遣功能,同时还具有监测社会环境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

媒体也肩负着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媒体的社会责任,可以分为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

公共政策的介绍及其性质公共政策是政治掌握或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公共管理的手段,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策领域,公共政策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价值相关性;合法性;权威性;强制性;多功能性。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公共政策有一个生命过程,即政府过程,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再提升到政府议程,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过程。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5篇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5篇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5篇第1篇示例:一、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1.1 政策评估的定义和意义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府的政策措施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评估,以检验政策的有效性、效率、公正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结果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其对政策进行调整和改进,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政策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估政策的成效、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

评估应该公正、客观、科学、独立、及时,确保评估结果具有说服力和可操作性。

政策评估可分为实施评估、结果评估和影响评估。

实施评估注重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价,结果评估关注政策目标的达成情况,影响评估则考虑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数理统计等。

2.1 公共政策评估在决策制定中的作用公共政策评估可以帮助政府有效指导决策,减少政策实施风险,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通过评估,政府能够了解政策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政策方向,保障政策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公共政策评估,政府可以及时发现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评估结果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使政策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公共政策评估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评估结果可为政府提供经验积累和教训总结,促进政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进一步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结语第2篇示例: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府或其他决策机构实施的政策措施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公共政策评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政府了解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影响,为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本文将就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展开探讨。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效果评估理论、逻辑框架理论、实证研究理论等。

效果评估理论是评估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它通过对政策实施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公共政策调研报告(精选4篇)

公共政策调研报告(精选4篇)

公共政策调研报告(精选4篇)公共政策篇1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是指基于结果导向、运用科学的方法、规范的流程、相对统一的指标及标准,对政府公共政策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性测量与分析的活动。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有利于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率、效益,有利于实现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

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不仅能总结经验教训和及时纠正政策失误,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还能对公共政策参与人员起到重要的间接监督作用,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从而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一、我国政府公共政策评估实践和研究党的报告指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xx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20xx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科学民主决策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和行政的基本理念,公共决策机制日趋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正逐步形成。

重大项目上马前和重大决策出台前进行社会稳定与经济效益“双评估”的机制已在全国推广。

四川、海南、贵州、广西、黑龙江、天津等地积极探索,取得可喜成效。

四川省在实践中总结出五方面重大事项、五项重点评估内容、五步工作法、五种责任追究措施、五条监督渠道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五个五工程”科学评估体系。

海南省的评估主要集中在三大矛盾突出领域:一是重大决策。

包括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改革改制方案、社会管理措施以及建设规划的出台;二是重大项目,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项目、工业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三是其他重大事项。

包括影响大、涉众广、情况复杂的大型活动等。

评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四个方面。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准备阶段
编制报告书
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踏勘,明确评价范 围和内容。
根据评价范围和内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包括项目概况、环境现状、预测与评估、 环境保护措施等。
评审与修改
审批与备案
组织专家对报告书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 对报告书进行修改和完善。
将修改后的报告书报送相关部门审批,并按 照要求进行备案。
评价与监管的联动
信息共享
建立环保部门与建设单位、环评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数据互通与 信息整合。
联动执法
建立健全环保部门与建设单位、环评机构之间的联动执法机制,对违法行为 进行严厉打击,确保环评制度的刚性约束力。
国际经验与借鉴
国外环评制度的优缺点分析
了解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评制度优缺点,为我国环评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 借鉴。
加大处罚力度
制定严厉的环境影响评价违法处罚措施,对未进行环境影 响评价或评价未通过的项目进行严格制约和惩罚。
加强行政问责,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渎职行 为进行严肃追究,倒逼相关部门和人员履行职责。
强化公众参与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机制和渠道,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 督权。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认识和参与意识,促进社会监督 和舆论监督。
加强环评机构管理
建立环评机构资质管理制度,严格审核环评机构资质,确保 评价质量。
加强环评机构业务监管,建立健全环评机构考核评估机制, 对评价质量差的机构进行惩戒。
THANK YOU.

环评的关键环节
环境现状调查
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 ,包括空气、水质、土壤、生
态等方面。
影响预测与评估
根据建设项目的情况,预测可能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进行评估 。

城市公共交通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环境影响评价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交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也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公共交通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至关重要。

一、城市公共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城市公共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公共交通项目在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和预测。

通过这一评价,可以提前识别潜在的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减轻措施,从而将公共交通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首先,评价有助于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布局。

合理的线路规划可以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同时,科学设置站点可以方便居民出行,减少不必要的步行和换乘,从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其次,评价能够促进公共交通车辆的技术改进和能源优化。

例如,选择低排放、低能耗的车辆,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再者,评价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公共交通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自然保护区、湿地、历史建筑等敏感区域。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避免或减轻对这些宝贵资源的破坏。

二、城市公共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一)声环境影响评价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行会产生噪声,如发动机噪声、轮胎与路面摩擦噪声等。

评价应包括对沿线居民、学校、医院等敏感点的噪声影响预测,确定是否超过相关标准,并提出相应的降噪措施,如设置声屏障、采用低噪声路面等。

(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公共交通车辆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评价要分析车辆尾气中主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的排放情况,评估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同时,考虑公共交通系统对其他交通方式的分流作用,间接分析对整个城市大气环境的改善效果。

(三)水环境影响评价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可能会对周边水体产生影响,如施工过程中的污水排放、车辆清洗废水等。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篇一: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完善】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由来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最早是在1964年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的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

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则首创于美国。

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联邦政府管理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制度。

根据该法第一章第二节的规定,美国联邦政府机关在制定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立法议案和采取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动时,应由负责官员提供一份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到70年代末美国绝大多数州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77年,纽约州还制定了专门的《环境质量评价法》。

1987年美国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程序的条例》。

美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立以后,很快得到其它国家的重视,并为许多国家所采用。

瑞典在其1969年的《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日本于1972年6月6日由内阁批准了公共工程的环境保护办法,首次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思想。

澳大利亚于1974年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法国于1976年通过的《自然保护法》第2条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英国于1988年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进入90年代以后,德国于1990年、加拿大于1992年,日本于1997年也先后制定了以《环境影响评价法》为名称的专门法律。

俄罗斯也于1994年制定了《俄罗斯联邦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亦有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或条例。

据统计,到1996年全世界已有85个国家制定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仅为多数国家的国内立法所吸收,而且也已为越来越多的国际环境条约所采纳,如在《跨国界的环境影响评价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中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逐步成为一项各国以及国际社会通用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

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我国开始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探讨和研究。

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摘要:在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突破、创新和不足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同时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综合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所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影响环境的规划和建设等项目, 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 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 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建设的法律制度。

我国于2002 年10 月28 日颁布, 2003 年9 月1 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境影响评价法》)。

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有效的抑制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势头, 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 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 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显著提高。

但是它在现实实施中的遇到困惑与不足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本文在肯定它的立法创新之外, 分析其不足之处。

指出其需要完善的地方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一、《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突破与创新1.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立法目的我国1994年提出《中国21世纪议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并在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跨世纪的国家战略明确地提了出来,在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具体体现。

《环境影响评价法》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立法目的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2.首次规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预防因政府规划的实施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一大突破。

该法规定在规划草案上报审批之前,要对规划实施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达到预防或者减轻规划实施后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目的。

相对于以往仅仅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创新之处,必将促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和与国际社会接轨。

环境影响评价与可行性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与可行性研究

案例二:某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
总结词
综合分析、经济评价
详细描述
该案例是对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对项目建设必要性、 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项目投资、收益、 风险等方面进行经济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
,确保可行性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
总结词
全面评估、科学决策
详细描述
该案例是对某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项目选址、工艺流程、产污环节、污染物 排放等进行全面评估,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建议。评价过程 中采用了多种科学方法和手段,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明确可行性研究的目标和范围 ,确定研究的重点和要点。
现场调查和勘查
对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勘 查,了解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 题。
编写报告
将分析和评估结果编写成可行 性研究报告,提出结论和建议 。
03
环境影响评价与可 行性研究的关系
环境影响评价在可行性研究中的地位
环境影响评价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 影响,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案例三
要点一
总结词
综合分析、协同推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案例是对某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可行性研 究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对项目选址、建设规模、 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同时 ,将环境影响评价与可行性研究进行协同推进,确保项目 建设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分析过程中注重多方面因素的 平衡和协调,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公共政策评价的分析报告5篇

对公共政策评价的分析报告5篇

对公共政策评价的分析报告5篇第一篇:对公共政策评价的分析报告对公共政策评价的分析报告挥霍公款,大吃大喝一直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也是政府部门多年来的诟病和恶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从根本上解决,就需要运用公共政策评价来分析问题。

如果把公共政策过程看做是某种有序活动的话,那么其最后阶段便是公共政策评价。

只有通过科学的公共政策评价活动,人们才能判定某一公共政策本身的价值,从而决定其是否延续、革新或终结;才能对公共政策过程诸阶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为以后的政策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

由于公共政策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人类认知活动的局限性,在公共政策实践中,构思完美的公共政策并非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事与愿违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然而通过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发现,在公共政策运行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1.公共政策评价可以检验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2.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提高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3.公共政策评价监督着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

4.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共部门形成浓厚的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5.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公共政策评价不仅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一环,也是推动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不可缺少的手段。

所以,只有通过客观的评价,才能判断特定的公共政策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效果,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以及公众的响应如何。

一个旨在推进党风廉政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浦区公用业务费管理的实施意见》下发到该区各单位。

根据《实施意见》,今年全区公务开支要比去年下降7%以上。

该区领导介绍:群众最为关注什么,工作重点就确定什么,青浦区从这一思路出发,倡导干部进农家听取心声,鼓励职能部门下基层收集反映,召开居民、农民和老干部代表等座谈会征求意见……随后,他们对所有意见进行梳理寻找群众关注的热点。

6月29日,练塘镇召开庆祝建党86周年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会,大会现场改变了在每一席台上放瓶矿泉水的惯例,而在四周放置几个保暖桶供水。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存在的困难及其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存在的困难及其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存在的困难及其对策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把公共政策看作是政策主体、客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它是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大系统。

它的实际运行表现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和政策终结等环节所构成的动态活动过程。

政策评估亦称政策评价,是政策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政策运行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本文认为,政策评估就是依照一定的标准,运用特定的方法,对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其实施后的效果、效益与效率所进行的综合评估。

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困难,研究其对策,对推进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困难政策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是20 世纪80 年代以后才开始出现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政策科学对经济发展、行政效能的重要性,政策评估也因此而日益受到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

但是政策评估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实际的、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困难,它在世界各国刚刚起步,在中国的政策过程中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缺乏独立的、正式的政策评估组织; (2)政策评估体制不够完善; (3 )政策评估的目的不够明确;(4)政策评估可行的方法、技术欠缺; (5 )政策评估的结论不受重视。

总体说来,我国中央政府较之地方政府更注重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如我国的金融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公共政策都是经过无数次的调查、研究、反馈信息,对以往相关政策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

实践证明了政策评估符合我国渐进决策模式的需要,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实现。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地方政府往往只注重政策执行,而很少关心政策制定,更不用说政策评估了。

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摘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很复杂的,而且有着明显的系统性。

而增加公众参与度有利于更好的发展环境保护的内涵,改善我国现今的环境状况,使得环保机构可以更加高效的开展工作,在整个环境治理工作中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本文论述了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发展以及公众参与度渐渐提高的过程,指出了这一过程中的可借鉴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措施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将公众参与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且公众参与对于工作技术评估工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所以,必须针对公众参与开展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并且需要将项目进程与环境联系起来,以促进公共参与程度的提升,使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不仅如此,公众参与程度的提升对于规范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以下主要围绕着公众参与在环境评价中的积极作用展开简单分析与探讨:一、公众参与在环境评价中的积极作用第一,环境评价所针对的一般都是对环境有不良作用的项目工程或者是公共政策,这势必对公众的利益产生影响。

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保证公众作为参与方的知情权。

将此作为切入点可以看出,公众参与环境评价是其固有权利,这个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都有明确规定。

第二,公众的参与可以提升评价工作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采用公众评价的方式本身就是民主性的体现,且在此期间公众的知情权也能够得到很好的维护,且公众的督促也能够使得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工作。

二、我国环境影响公众参与工作中的不足(一)公众参与没有明显的边界环境影响评价中加入公众参与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公平、公正,但实际工作期间却可能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基本的公正性得不到保障,这使得整个环评工作的质量都大打折扣。

(二)环评单位未严格按照规范组织公众参与工作第一,环评企业的调查对象一般都是企业或单位法人,往往忽视了区域,而问卷调查工作一般都是由居委会完成的。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研究2002年我国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规定了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的方式参加环评;1但对于公众如何来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却没有做很详细的规定;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立法有关公众参与的条款无论在实体还是程序方面均停留在原则性规定的层面上;2于是2006年2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该办法对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做了进一步的规定,该办法也扩大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范围,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发展;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发展现状环境影响评价,亦称环境质量预断评价、环境质量评估,是指在环境的开发、利用之前,对该开发或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和建成后将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拟采取的防范措施和最终不可避免的影响所进行的调查、预测和评价,并制定防止和减少环境损害的最佳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则是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法律后果等事项的法律规则系统;3公众参与制度是公众及其代表根据国家环境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它是政府或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依靠公众的智慧和力量,制定环境政策、法律、法规,监督环境法的实施,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以及环境管理的监管工作,听取公众意见,取得公众认可及提倡公众自我保护环境的制度;4我国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依据环评法第七条规定,规划草案中的环评内容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之后依据环评法第十六条和第十九条,建设环评的环境评文件由建设单位委托专门提供环评技术服务的相关机构由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授予资质编制;接着依据环评法第十一条和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规划草案或建设环评环评文件在报批之前,应由其编制主体负责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出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再依第十三条规定,规划草案在报审之前,应先由政府指定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其环评文件进行审查;以及第二十二条规定,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评文件须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然后才可报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由其作出审批决定并通知相关部门或单位;而公众只有在环评文件的编制阶段可参与其中,依据环评法第十一和二十一条,环评文件必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但在环评文件进入审查阶段后,法律就再无关于公众参与之规定,公众参与环评“决策”,与法无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五条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1. 引言1.1 什么是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府或组织实施的政策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以便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和改进政策的建议。

公共政策评估涉及对政策目标、实施过程、结果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公共政策评估是对公共政策的一种监督和检查机制,旨在提高政策的效果和透明度,保障公众利益和社会福祉的最大化。

通过公共政策评估,政府和组织可以及时了解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公共政策评估是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政策科学化、制度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

1.2 为什么需要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府实施的各项政策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旨在了解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影响。

为什么需要公共政策评估呢?公共政策评估可以帮助政府及时发现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公共政策评估可以提供决策参考,帮助政府更加科学、理性地制定政策,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公共政策评估可以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加公开和规范。

最重要的是,公共政策评估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政策的有效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公共政策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政府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方式。

1.3 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意义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意义在于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客观、科学的评估结果,帮助他们了解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政府提供改进政策的建议和方向。

公共政策评估也能够促进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增强政策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研究公共政策评估,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推动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政策的效果和效率,还在于增进政府与社会的信任和合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简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

简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

文章标题:探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法律制度,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简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入手,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基本概念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审批、环境管理和其他决策活动之前,对各种发展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的过程,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管理工具。

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为了弥补传统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它在保护生态环境、调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主要内容2.1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主要包括项目范围的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社会公众参与和决策的结束等程序。

其中,社会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能够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民主性。

2.2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和责任环境影响评价主体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建设单位。

其中,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审查和决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负责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建设单位需承担环境影响评价的责任,并承担相关后果。

2.3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环境基础调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等;而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环境容量和环境安全标准等。

2.4 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和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监督和管理包括监督检查、违法处罚、修正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公众监督等方面,以保证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三、实践应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

各级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管力度,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共政策评估是一种评估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公共政策的效果和影响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公共政策评估越来越被政府部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所重视。

研究背景中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政策的实施和效果如何评估,如何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如何促进政策评估与政策制定的有机结合。

由于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常常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来掌握政策的实际效果,为政府提供决策和调整政策的依据。

公共政策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以上内容共计2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公共政策评估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探讨公共政策评估对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有效推动公共政策评估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公共事务的透明和民主化,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总结公共政策评估的局限性和挑战,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评估的机制和体系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思路,推动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和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府实施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的过程,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共政策评估有助于提高政策的效果和效率。

通过评估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政府可以及时发现政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方案,从而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效率。

公共政策评估有助于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制。

通过公开评估结果,公众可以了解政府的政策实施情况和效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同时也可以监督政府是否按照政策目标和承诺来履行职责,强化政府的责任制。

公共政策评估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