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学生突出语言文字之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引导学生突出语言文字之能

语文老师到底该怎样引导学生突出语言文字之能,让语言文字之花在语文教学中,在学生们的口中、手上、心中永久盛开呢?我以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突出语文课程本质,紧扣语文课程特点,遵循学生认知心理,是彰显语言文字运用之妙的不二法门。

1.紧扣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涉及范围很广,综合性很强。不像理科课程那样内容指向明确,目标那样单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给老师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带来困惑。于是在语文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现象,以至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新课标一再提出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中心的准确定位,势必使语文老师统一思想,把功夫花在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上。同时这也告诫语文老师,无论开展什么语文活动,都应该紧扣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地、符合学科属性地语文教学。那种挖地三尺的架空分析和离题万里的拓展延伸只能称为“伪语文教学”。

2.围绕语文学科的文本教材,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文选式”的。而组成这门课程的“选文”都是经过时代检验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作品本身承载着传统的文化,承载着民族的文明;同时,它也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美好理想。学生通过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学习,不仅能了解其中的文化知识,更关键的是能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审美的愉悦,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然而这一切必须透过对文本理解、感悟、品味。缺少这个过程,就达不到这一目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感性的课程。为此,教师要以感性的引导,开展感性的活动,促使学生做感性的认识。如此,语文课本中静止的语言才会灵动起来,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生发出更丰富的含义和更深刻的意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真正以文本为抓手,通过这一个个典型的例子,培养学生揣摩咀嚼、涵养育化的能力,并努力使这种能力化为自己语言的实际运用。

3.联系语文相关的社会实践,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学生的空想形不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老师的大讲也形不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实践,只有实践,才是形成学生能力的途径。因此,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每一个实践活动。一方面在课堂上开展语言文字系列的实践活动,或说话比赛,或听读练习,或片段写作……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锻炼这种能力。如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语言文字的集合体。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语言文字,语文学习的手段也是语言文字,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还是语言文字。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循环,不是原封不动地回到原点,而是一种螺旋的上升。可以说,它起始于别人的语言文字,中间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最终化为学生自我的语言文字。教师的作用,就是努力让这一转化活动化为学生个体的自觉行为。如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促进了祖国语言文字之花的盛开。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材所选入的文章大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之作,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其精美的语言,以增强语感。语言之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自然结合,并不取决于华丽的辞藻和工巧的句式,一些名篇佳作中朴实无华的语言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品味语言不应只注重表现形式。然而,现在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倾向:不少语文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那些看上去十分华美的“语言表达模式”,并把大量时间用来进行机械式的模仿训练。

在某市组织的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好几位执教者都采用了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为目标的“板块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已十分流行)。其“课堂积累”活动主要包括多种形式的诵读和语言知识的积累,而重点则是语言知识的积累。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去发现课文中的“雅词”、“美句”和写作上的技巧(结构层次、描写手法、表达方式,等等),然

后进行“品味”和“赏析”。而所谓“雅词”,多是那些华丽的辞藻或口语中较少出现的富有文学色彩的词语,愈感到陌生则愈“雅”。这自然是很容易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的。

只是笔者不明白,汉语中的词汇丰富多彩,各有用场,除去骂人的污言秽语,何来“雅”与“不雅”之分?那些看似“不雅”的词,只要用得恰到好处,照样可使文章生色。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四次用到“终于”一词,这个词虽不算“雅”,但它充分表露出父亲对“我”的关心和体贴(从“但他终于不放心”、“终于决定还是自己去”可以看出)。又如《孔乙己》中“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的“笼上”也不算“雅”,但含意却极为深刻。反之,有些看似很“雅”的词如果运用不当,倒会损伤文意(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离开语言环境来品析“雅词”,非但无益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反而助长了华而不实之风。

而所谓“美句”,则是指结构规整的对偶句和排比句。有老师甚至还把排比按字数的多少分为三字格、四字格、五字格……于是,学生们又为寻找“美句”忙乎起来。只是笔者又被弄糊涂了,难道“美句”仅限于对应工整的对偶句和排比句吗?依此标准,鲁迅的《藤野先生》、朱自清的《背影》等就都没有什么欣赏价值了。因为这些文章既没有运用太多的修辞手法,也很难从中找到对偶、排比之类的“美句”。一篇文章中的句子结构各异,形式有别,写作时应从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需要出发,做到量体裁衣。句子的美与不美要看它与所表达的内容是否和谐统一,而不是看它的结构是否规整。如果文章仅靠类似于对偶、排比的“美句”去取胜,那么盛行于汉魏六朝的骈文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占鳌头。然而恰恰相反,骈文中的佳作却寥若晨星,大多是形式浮华而内容空泛之作。我们决不能将当今的学生引入这一歧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