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合集下载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956年5月2日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
1.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实际上提出了要走中国的 内 容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 间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实际上提出了对过分集中的经济 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
经典论述
•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 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 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 • 马克思说过,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 “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 原则的社会形式”。——《资本论》
经典论述--旧式分工的消除
•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 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 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 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 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 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 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 者。” ——《马恩选集》第1卷,85页。
经典论述---生产有计划组织
•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 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 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 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 的组织所代替。” ——《马恩选集》第3卷,第633页。
经典论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 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 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 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 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 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 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 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 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恩选集》第3卷,第305-306页

第5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5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6)党与非党的关系
(7)民族关系 (8)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 中共八大提出:我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已经不再是工人阶 级和资产阶级的矛 盾,而是人民对于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的需要和当前的经 济文化水平不能满 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之间的矛盾。 ★“八大”提出,在 经济建设上要坚持 既反保守,又反冒 进,在综合平衡中 稳步前进的方针。
匈牙利事件
受波兰事件影响,1956 年10月,布达佩斯的学 生举行声援波兰工人的 示威游行,要求改组匈 牙利党政领导。游行中 发生了暴乱,死了很多 人,市面商店被砸得乱 七八糟。匈牙利政府请 求苏联派出军队镇压, 平息了事件。
•在匈牙利事件中,很多人受伤,直接 经济损失达220 亿福林(相当于匈牙 利一年国民收入的1/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探索的理论成果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经 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探索。尽管这种探索有不少失误和曲折, 且未提出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科学概念和系统理论。但是,毛泽东 在这期间所提出并初步阐明的关于社会 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观点、见解和思想, 成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探索起点和思想源头。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 中说:“提出这十个问 题,都是围绕一个基本 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 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进来,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 • •
(1)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2)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5)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毛概第五~十五章重点笔记

毛概第五~十五章重点笔记

毛概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础方针,深刻论证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2、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

创造新的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陈云提出了“三个主题,三个补充”思想4、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辩:“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胡锦涛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6、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7、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8、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科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9、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

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之后,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和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分别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出了一定的分析4、党的十三大把初级阶段问题踢打全局化的原因是:一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段在改革开放中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二因为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问题的认识。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ppt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ppt

发展得越快、越好,面临的问题越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持续性、 全面性。
经济的增长带来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现在探明的储量:
世界人口 公元初年约2.5亿 1900年,16亿 1950年,25亿 1980年,44亿 1999年,60亿 2040年,100亿
石油1万亿桶 天然气120万亿立方米 煤炭1万亿吨
1600-1900年,抗拒新的思想。
16世纪初,利玛窦与徐光启翻译阿基米
德几何原理,比牛顿的力学原理(1687年
发表)还早80年。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点击文档67
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的思想,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位置。 具体做到: (1)加速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 术跨越式发展。 (2)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 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 革 。 (4)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次:美国电力技术革命 1879-1930
电力“四大发明”: 马可尼尼电力通讯,西门子的电机, 贝尔的电话, 爱迪生的电灯; 完善三大技术: 铁路、化工、电力; 完成三大发明: 汽车、飞机、无线电技术; 泰勒制的实施,大规模生产方式形成,实现元部件标 准化、系列化。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2.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 4.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做到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 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什 么?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 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 芬兰、韩国等。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指示文档85

第0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0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谋幸福 开放
党 所 处 的 环 境 : 封 闭
2.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实 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发展问题既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的 核心问题。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世界上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能否发展起来实现现代化对于中华 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
什么是苏联模式?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脉络 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毛泽东初步探索
邓小平确立
江泽民、胡锦涛进一步开拓
1、马克思关于未来新社会的设想 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 生产资料公有制 按计划自觉组织和调节生产 按需分配 消灭阶级对立和差别,国家消

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 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高度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1.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 产力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 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 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 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 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 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 放生产力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
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
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 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 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 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
• 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
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 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 一系列重要观点 。
视 频 播 放
大 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以苏为鉴”
要学会建设一个新国家,首先要从学习别人的经验开始
1、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主要是学习苏联 2、学习苏联不能代替对本国的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 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 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是长 久之计” 。——毛泽东
2、《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 十大关系》的讲话中,一开始 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针,这就是:“要把国内外 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 会主义事业服务。”
2、人的发展:
每个人有安全感、归属感,民主法制,人权 保障,诚信友好,安定有序,人尽其材,各得其 所,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
中华巨龙的腾飞
——改革开放的历程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要使我们党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始终代 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始终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 ——江泽民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目的
※ 社会主义本质分解表
经济发展 → 速度与效益统一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宏观
发展
社会发展 → 公平与效率统一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微观
人的发展 → 手段目的统一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
1、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 发展。” ——邓小平
中国关于社会主义的实践
苏联“8.19”事变
老 大 哥 的 红 旗 倒 了
我们总结了几十 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 社会主义是什么,马 克思主义是什么,过 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 清楚。
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 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 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 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 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 【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 科学技术】 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 ×
科学技术和管理是生 产力的“倍增器” 产力的“倍增器”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3、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何在? 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何在?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必要性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 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 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 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2、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二, 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二,从实践上看 ,发展才是硬道理, 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 结。 第三,从国际背景来看,发展才是硬道 第三,从国际背景来看, 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 定的, 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 识的深化, 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 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 需要。 需要。
和 怾 力
社会主义 一 生产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理论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 1、理论上 把我们对社会主义 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 水平 2.实践上 2.实践上——对探索怎样建设社 实践上 对探索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毛概

毛概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本质(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突出地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突出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问题,同时以包括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的目标,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有机体及其矛盾关系中,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主义面临的任务很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贯穿着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其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社会生产落后,经济上不去,国家的综合国力薄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难以得到满足。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

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具有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能使社会生产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持续发展,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更好;二是它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 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 (2)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 (3)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推进改革开放 的需要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 特点。 邓小平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 义本质之中,不是简单地出于社会主义的历史使 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而是在唯物史观的指 导下,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 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情况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 础上提炼出来的。这里强调三个问题:一是对我 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二是从中国 的具体国情出发;三是适应当前的时代特征的要 求。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从生产关系 方面来表达社会主义本质的。 注意: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由此将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B、用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体 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 C、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人才强国战略 基本含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 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 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 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 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 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才大国转化为 人才资源强国。 4、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左”的偏差 (1)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左”的偏差的 原因 A、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 复杂情况 B、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些已经 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C、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 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 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 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 律缺乏深刻的认识。 (2)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偏差的表现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
首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社 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其次,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在总 结我们党和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基础上 提炼和概括出来的。 第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根据 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任务提出来的。 第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1、经济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替代、淘汰落后 生产力的历史,决定这一进程的直接原因是科学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地优化我国 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将是 我国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 性力量,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重大飞跃,科 学技术必将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 发展要求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在人类历史上,哪个阶级、政党或政治组织代表 了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就顺应了历史 发展的趋势,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掌握 了领导和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的主动权。 衡量和判断一个政党是先进还是落后,其先进程 度如何,最根本的是看政党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 展中的作用。
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现实意义
(1) 是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
(2) 是党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
(3) 是党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途径。
(4) 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关键。
(5) 是激烈国际竞争中增强国力和地位的需要。

第5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5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 2、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 的基本原则
• (1)消灭剥削是指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现象。 • (2)消除两极分化,是指消除在财富的占有和使用上 的严重不平等。 • (3)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关系。剥削是两极分 化的基础,是两极分化的温床:而两极分化产生于剥 削,必然加深剥削,强化剥削,甚至出现剥削制度和 剥削阶级。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 贡献
• 2、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1)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基本范畴。 • (2)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指出了社 会主义存在的根据。 • (3)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一 新的视角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是对马克 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 • (4)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
•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 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2)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 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 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 结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3)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领导人 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 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4)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要求
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老祖宗不 能丢 邓小平强调要根据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用新 的观点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提出:“要研究一下,为什么好多非洲 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不能因为有社会主 义的名字就光荣,就好。”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本身需要附 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返回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992年南方讲话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 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 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 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 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 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 历史舞台的。 •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 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 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努力实现生 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
讨论:
你如何认识共同富裕与当前社会发展 中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
个案点击
讨论:
你如何认识共同富裕与当前社会发展 案情简介 中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 2008 年 3 月 20 日,中国平安 2007 年报公布, 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的年度总 薪酬为 6600 万元 . 6600万元,“相当于每天 收入 18.12 万元!”一时间舆论哗然,各种各 样的比较式测算见诸报端,“按照一个农民工 年收入 2 万元计算,马明哲一个人就抵得上 3300个农民工”。
讨论:
你如何认识共同富裕与当前社会发 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最近的一份调查显 示,中国最贫困的 20% 家庭收入仅占全民所得 的4.27%,最富裕的20%的家庭收入却占社会收 入的50.24%。据世界银行估算,80年代初中国 的基尼系数只有 0.22 , 1995 年为 0.38 , 2000 年达0.458。目前,国统局公布的数字是0.350.48,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 0.5 。而且实际的贫富差距情况可能比调查数 据所反映的还要严重得多。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

重点: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2、“三个有利于”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难点:1、社会主义的本质首先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直接动力。

第一节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历程(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预测1、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2、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取代无政府的盲目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4、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5、过渡时期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之后,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6、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将获得彻底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二)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与实际模式1、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设想①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②最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③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④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⑵实际模式高度集权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大一统的计划经济+单纯的公有制+单纯的按劳分配。

3、50-70年代我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和偏差(1)观念上的偏差一是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则当作教条;二是把斯大林模式当作社会主义唯一的实践形式。

⑵主要表现:①所有制上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②按劳分配下的平均主义加等级特权分配;③高度集中的单一计划经济,忽视商品经济;④政治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必须继续革命,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4、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特点:侧重于生产关系,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第5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2012

第5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2012

• 香港并不是一个对移民包容的社会,甚至有的 时候觉得很势利。如果不能够说一口纯正的广 东话,往往会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一丝轻蔑, 或者是一种疏离。但是,同一时间,只要你算 得上是香港上流社会的一员,或者是达官贵人, 那么,即便是广东话依然带着乡音,都不再成 为问题。当然,如果只会英文,却不会广东话, 那更加不是问题。 • ——闾丘露薇
1、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原则就是
发展生产力
“ 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 …… 展生产力 社 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 发展生产力,逐步提 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 生活水平。”
“ 无产阶级将利用 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 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 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 工具集中在国家既组织成为统治阶 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 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 目前的中国虽然跳过了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发展必要的 经历阶段,但从目前来看,社会主义市场化可以看作 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只有通过市场化来提 高物质生产资料,才能达到最后的共产主义,一家之 言。 •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家庭是社会 的第一位,家庭的和睦,家人之间的互重互敬对于人 的成长至关重要。要社会和谐首先要家庭和谐,家庭 的和谐来自于家中的每个成员都能找到实现自我价值 的方式。所以我希望社会主义社会中“物尽其用,人 尽其才”。不过现在看来对于目前的中国不太可能, 僧多粥少,事情做起来不太容易。而且有人的地方就 会有矛盾更何况这么多人· · ·
在工商业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 • 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简介 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 营的补充。在生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 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 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 的补充;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是主体, 但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 为国家市场的补充。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本章教学目的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什么是社会主义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

我们既然要搞社会主义,那么首先就应该搞清楚社会主义。

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教学重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四、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在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在当时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

1956年,苏共20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

他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2、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的成果在1955年下半年和1956年上半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如何对待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经验问题上形成了共识。

1956年前后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理论成果。

(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关系,虽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初步的,但却已经指向苏联模式的弊端,从而开启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及答案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及答案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B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论断(A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落后的生产力同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4.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D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B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社会稳定6.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B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B)A.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8.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是革命,是为了(A )A.解放生产力 B.摆脱政治压迫 C.摆脱经济剥削 D.人民当家作主9.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A)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思想基础 D.精髓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C.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本质表述的内容,包含(ACE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是(ABD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统一E.两者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的统一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ABC )A.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B.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在动态上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E.提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 BCD)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E.社会主义必须要抓物质文明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5.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依据是(ABCD )A.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的原理 B.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原理C.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原理 D.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原理E.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原理三、辨析题1.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及其处理的 基本方针 • 第一,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 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严格区 分和正确处理。 • 第二,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 的基本方针 。 • 第三,明确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两类矛盾
性质
解决方法
人民内部矛盾
非对抗性
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学说的提出以及对党的八大路线的继续 发展
•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地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 说。 • 1957年8月,毛泽东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 1958年,毛泽东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 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 在社会主义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 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 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规律; • 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 提出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 • 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 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质的 思想。
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特殊背 景下形成的高度集中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模式, 僵化地理解了马恩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 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其特征有: 重工业优先发展;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排斥私人经 济; 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
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
提出社会主义工 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同时并举的方针,实 行逐步和平改造生产 资料私有制的政策获 得成功; 对人民内部的民 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 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 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的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
步探索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探索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 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曲折的 原因和表现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 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 有待于继续探索。
我们党对于迅速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超英赶美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 重要意义
理论 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 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 到一个新水平。
传统的社会主义观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生产力高度发达,建立起单一的 公有制,没有商品、货币和市场; 有计划的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实 行产品经济和按劳分配个人消费 品;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 家失去其政治性质;人将获得全 面而自由的发展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二,周恩来提出,我国 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 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 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以 及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 大,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 员中严重存在的官僚主义 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 年4 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1957 年2 月,毛泽东又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这些论断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13 单选)13.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增强综合国力
答案:C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新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的统一。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2000 年多选文科卷)22 、实现共同富裕是()
A.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E. 社会主义本质内容
答案:ABDE
(2004 年多选)2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 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E.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答案:ABCDE
(2002 年多选文科)25. 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 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 坚持共同富裕
E. 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答案:AD
(2010年单选)6.“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 .增强综合国力
B .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 .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D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2007 年单选)1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 根本任务
B. 根本原则
C. 本质属性
D. 基本要求
答案:C
( 2011 年单选)7.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写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原因在于社会和谐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C. 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
D.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
答案: A
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 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一,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第二,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执政的群众基础,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三,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2003 年多选) 26 .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A .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 .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 .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 .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E .发展是实现民富国强的要求
答案:ABCDE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53 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1956 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1958
年初,毛泽东又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并要求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决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二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

三是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

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强调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

人才是第一资源。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为此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002 年单选文科卷) 2. 先进生产力的集申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答案:C
(2005 年单选)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A .经济实力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C.军事实力的竞争D.政治实力的竞争
答案:B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