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量子点综述

合集下载

碳量子点发光原理

碳量子点发光原理

碳量子点发光原理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生物标记、光电器件等领域。

碳量子点的发光原理是其独特的能级结构和表面态引起的。

首先,碳量子点的能级结构决定了其发光性能。

碳量子点是一种零维纳米材料,其尺寸在纳米量级,因此表现出量子限制效应。

当碳量子点受到外部激发能量时,电子会跃迁至价带,形成激子。

由于碳量子点的尺寸较小,其激子的束缚能较大,因此激子的寿命较长,从而导致碳量子点呈现出荧光发射的特性。

此外,碳量子点的能级结构还受到表面态的影响,表面态的存在使得碳量子点在不同波长下呈现出多色荧光发射的特性。

其次,碳量子点的表面态对其发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碳量子点的表面通常富含羟基、羰基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赋予碳量子点优异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

同时,这些官能团也会影响碳量子点的能级结构,调控其发光性能。

例如,通过在碳量子点表面修饰不同的官能团,可以调控其能带结构,从而实现对其发光波长和发光强度的调控。

此外,表面态还可以通过与外界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对碳量子点发光性能的传感调控。

最后,碳量子点的发光原理还与其表面态的光致发光机制相关。

当碳量子点受到光激发时,表面态的电子会被激发至导带,形成自由载流子。

这些自由载流子在碳量子点内部发生复合过程,释放出光子,从而呈现出荧光发射的特性。

此外,碳量子点的表面态还可以通过与外界分子发生光诱导的化学反应,产生光致发光效应,实现对碳量子点发光性能的调控。

综上所述,碳量子点的发光原理是其独特的能级结构和表面态引起的。

碳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可以通过调控其能级结构和表面态来实现。

未来,随着对碳量子点发光原理的深入研究,碳量子点在生物成像、生物标记、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碳量子点简介

碳量子点简介

CQDs/Ag3PO4的SEM及HRTEM
荧光光致发光光谱
J. Mater. Chem., 2012, 22, 10501
1.CQDs可以作为电子供体和受体,光催化降解过程 中电子很容易的传递到Ag3PO4表面,同时多余的电 子可以传递到 CQDs,避免光腐蚀,提高了催化剂的 稳定性 2.CQDs可以吸收可见光利用上转换作用转换为短波 长(300 to 530 nm)光,进而激发Ag3PO4产生光生电 荷发生光催化作用。如此CQDs/Ag3PO4 可以利用 太阳光全谱提高催化效率。 3. CQDs可以捕获Ag3PO4产生的电子,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同时CQDs表面的电子可以与O2复合生 成· O2-发生催化作用。
碳量子点具有独特的光电效应,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或 化学能,且量子点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使得量子点 在光电化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自身复合率 高,光电活性不稳定,光生 e--h+的寿命并不长,光电转化
Angew.Chem. Int. Ed. 2015, 54,6540 –6544 J. Phys. Chem. C2015, 119, 2956−2962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16) 11:60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189 (2016) 26–38
上转 换作 用
ZnO/CQDs的TEM及HRTEM
可见及近红外光下激发CQDs的上转换光谱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4 (2016) 1148–1155
图中可以看到当可见及近红外光 激发CQDs时可以得到紫外及可见 光,例如当低于600nm的可见光激 发时可以得到紫外光使ZnO催化效 率提高。

碳量子点自上而下制备方法专利技术综述

碳量子点自上而下制备方法专利技术综述

碳量子点自上而下制备方法专利技术综述摘要:碳量子点是近年来新兴的碳材料,本文综述了碳量子点的相关技术背景,按照“自上而下”法综述了碳点的技术演进路线。

关键词:碳点荧光制备一、概述碳点是一种尺寸小于10nm的分散的类球形荧光碳纳米颗粒,由于其粒径小、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其应用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生化传感、成像分析、环境检测、光催化技术及药物载体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碳点的制备方法可概括为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两大类,自上而下法是通过各种途径将大的碳材料剥离成小的碳颗粒,然后对颗粒表面进一步修饰来提高其发光效率的方法,所得碳点主要是石墨类型,荧光量子产率通常低于10%。

图1 碳点制备方法技术发展路线从图1可以看出,南卡罗来纳大学于2004年通过弧光放电首次发现了碳点,在之后的几年内其他碳点的制备方法应运而生。

二、碳点自上而下法技术路线演进图2“自上而下”法专利技术路线演进自2004年xu在弧光放电实验中发现碳点后,引发了材料领域的对碳点的高度兴趣,继而在2006年和2007年又相继出现激光消蚀法和电化学法制备碳点,这几种方法都属于“自上而下”法制备碳点的常用方法。

专利CN106904594A是以甲苯为碳源,采用电弧放电一步法制备白光碳量子点荧光发光材料;专利CN103449404A在碱性条件下以小分子醇类为碳源,含有醇类的电解液中制备了碳点,此法产率较高、操作简单,上述两篇都为自上而下法制备碳点的代表性专利。

2.1弧光放电法电弧放电法是最初发现荧光碳点的方法,2004年Xu等[1]用凝胶电泳法分离纯化电弧放电法合成的单壁碳纳米管悬浮液时,发现悬浮液在凝胶电泳作用下能分成三部分,速度最快的那部分在350nm紫外灯下有荧光信号,进一步采用电泳法可依次分离出发射蓝绿色,黄色和橘红色荧光的三种荧光纳米材料,从而发现了可以发射荧光的新型碳纳米材料 CDs 虽然该方法制得的CDs荧光性能较好,但是其产率低,仅占悬浮液的10wt%,同时纯化过程复杂,不利于产物的收集。

碳量子点

碳量子点

小结
5
碳量子点是纳米材料领域中非常受关注的材料,通过电化学合成方法,以简单的材料来源,
低廉的制作成本,合成的简单快速,比传统量子点优越的性能,低的细胞毒性,良好的生物 相容性,环境友好型等优点,被大家广泛的研究。我们需要对碳量子点的发光机理做更深入
的研究,正因为碳量子点的相比较传统的半导体纳米晶体的优点,碳量子点将在生物的研究,
合成方法5
模板法是通过在模板上合成碳量 子点,防止碳量子点在高温处理过程 中发生聚集和团聚。?Liu等利用表面 活性剂修饰后的氧化硅球作为反应的 支撑模板,在模板的表面上做嵌段共 聚反应。
合成方法6
Zhou等首先报道了电化学合成碳量子点的方法。电 化学法制备碳量子点是利用RST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 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扫描。用三电极体系(银电极为参 比电极,石墨棒分别作为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对溶液中 的石墨棒进行电化学扫描的方法。反应过程中,溶液由 无色慢慢变成淡黄色再到暗黄色,然后对溶液进行离心 和透析处理,变得到水溶性的淡黄色的碳量子点溶液。
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优良,稳定性高,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寿命长。
合成方法
3
碳量子点由于具有相对较高的量子产率以及更小的尺寸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材料。可以通过激光销蚀石墨,羧 化作用的碳纳米管或蜡烛灰烬的羧化作用,和质子束照射纳米金刚石来制备。尽管纳米金刚石具有低的细胞毒性 和不易光褪色的优良性质,但它的粒子太大,直径100纳米,并且成本高昂,这些原因限制了碳纳米金刚石的 使用。具有良好的结构的碳量子点具有非常好的性质,合成碳量子点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电弧法
激光剥蚀法
燃烧-水热法
微波法
模板合成法
电化学合成法
合成方法1
Xu等人无意中合成了碳量子点,是合成碳量子点最 早的报道。 通过电弧法合成碳纳米管,将炭灰加入到硝酸溶液中, 结果获得了带有羧酸根的碳量子点,增加了其水溶性, 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萃取,再对获得的黑色悬浊液 进行凝胶电泳操作,获得碳纳米材料和碳量子点。 碳量子点根据尺寸分有三种尺寸,分别发出不同的 荧光。这是一种常用的量子点合成方法,在特制的密闭 反应器中,采用特定溶剂作为反应体系,再将反应介质 加热到(或接近)超临界温度。该法优点是操作简单, 所用原料毒性小、价格低,且制得的颗粒细小均匀,尺 寸可控,但是,所得量子点的荧光产率低,尺寸分布较 大。

碳点综述论文终极版

碳点综述论文终极版

碳点综述论文终极版碳点综述论文终极版碳纳米点:类似于其广受欢迎的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纳米碳的最新形式纳米点,鼓舞人心的深入研究。

这些表面钝化含碳量子点,所谓的碳点,结合传统半导体等几个有利的属性量子点(即他们的大小和波长依赖、发光发射、抗光漂白、易于生物偶联) 在不引起固有毒性或元素的负担稀缺和不需要严格的,复杂的,乏味的,昂贵的,或低效的准备步骤。

碳点可以廉价地生产和大规模的(经常使用一步路径和很多方法,可能从生物质浪费中获得来源)从简单的蜡烛燃烧到原位脱水反应激光烧蚀的方法。

在这次审查中,我们总结的最新进展在碳点的合成和表征。

我们还推测他们的未来和讨论潜在的发展在能源使用转换/存储、生物偶联、药物输送、传感器诊断和复合材料。

介绍:碳纳米点构成一种迷人的、纳米碳组成离散的、准球形纳米粒子,大小低于10海里。

[1]通常显示的大小和激发波长(lex)依赖光致发光(PL)行为,碳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新兴的量子点,特别是对于应用程序的规模、成本、和生物相容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领域发展频繁出现,与一些重大突破。

在过去两年内发生的几个的进步如图1所示。

通常碳点包含许多羧酸根,因此传授他们优秀的水溶解度和随后的功能化适用各种有机、聚合物、无机或生物物种(图2)。

他们的定义,几乎各向同性连同他们的超细尺寸,形状可调表面功能,和多样性的'简单、快速、可以提供一个令人鼓舞的和廉价的合成路线技术平台,碳点发射器可作为替代品其他纳米碳(富勒烯纳米金刚石碳纳米管)。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碳点s偶然被发现研究人员净化单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通过电弧放电方法制作的。

[1]当处理这些单壁碳纳米管的悬架通过凝胶电泳,令研究人员吃惊的是,分为三个不同类型的纳米材料,包括一个快速移动的高度发光材料。

他们进一步发现,这种碳质材料分馏与许多组件荧光性质的型号是独立的。

而不是单壁碳纳米管他们正在寻找,研究人员分析了这—荧光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精明的断言他们”承诺有趣的纳米材料在自己的权利”。

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简称CQDs)作为一种新兴的碳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在生物成像、光电器件、药物传递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结构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碳量子点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综述碳量子点的制备技术,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大类方法,如激光烧蚀、电化学氧化、热解和微波合成等。

随后,文章将重点探讨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能、电子结构和表面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如何影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本文还将对碳量子点在生物成像、光电器件、药物传递和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碳量子点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全面视角,并激发更多科研工作者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共同推动碳量子点在纳米科技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二、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自上而下法(Top-Down)和自下而上法(Bottom-Up)两大类。

自上而下法主要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大尺寸的碳材料(如石墨、碳纳米管等)剥离成小的碳量子点。

这些方法包括激光烧蚀法、电弧放电法、电化学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制备的碳量子点通常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和稳定性,但尺寸分布较宽,制备过程可能涉及高温或高压,操作条件较为苛刻。

自下而上法则是通过小分子前驱体的热解、水解或化学合成等方式,逐步生长成碳量子点。

常用的方法有热解法、水热法、模板法、微波法等。

这些方法制备的碳量子点尺寸较为均匀,可以通过改变前驱体或反应条件来调控碳量子点的结构和性质。

自下而上法制备过程相对温和,操作简便,有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

除了上述两类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制备方法,如超声剥离法、溶剂热法、表面功能化法等。

碳量子点综述

碳量子点综述

碳量子点综述胡东旭 2014级环境工程卓越班 201475050112摘要:碳量子点(CQDs, C-dots or CD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尺寸在10 nm以下,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化学惰性、低毒性、易于功能化和抗光漂白性、光稳定性等优异性能,是碳纳米家族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

最近几年的研究报道了各种方法制备的CQDs在生物医学、光催化、光电子、传感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这篇综述主要总结了关于CQDs的最近的发展,介绍了CQDs的合成方法、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生物医学、光催化、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应用。

1 引言在过去的20年间,鉴于量子点特殊的性质,尤其是量子点相对于有机染料而言,容易调节的光学性质和抗光降解性质,使量子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如果量子点可以克服造价昂贵、合成条件严格和众所周知的高毒性等缺点,则有望广泛地应用于生物传感和上物成像领域。

最近几年,量子点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是关于它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

量子点一般是从铅、镉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但是这些材料一般有毒,对环境也有危害。

所以科学家们开始在一些良性化合物中提取量子点。

因此,很多的研究均围绕着合成毒性更低的其它材料量子点来进行,这些替代材料的碳量子点,如硅纳米粒子、碳量子点均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

相对金属量子点而言,碳量子点无毒害作用,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制备成本低廉。

它的研究代表了发光纳米粒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碳量子点的合成大多数的碳量子点主要是由无定形的碳到晶化的碳核组成的以sp2杂化为主的碳,碳量子点的晶格间距和石墨碳或者无定形层状碳的结构一致。

如果没有其他修饰试剂的修饰碳量子点表面会含有一些含氧基团,而含氧基团的多少和种类与实验条件相关。

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图一),化学法和物理法。

图一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2.1化学法2.1.1电化学法Zhou利用离子液体辅助电解高纯石墨棒和高温热解纯定向石墨(HOPG)于离子液体和水溶液中,通过控制离子了液体中水的含量得到不同荧光性质的荧光纳米粒子、纳米带、石墨等产物。

cds碳量子点

cds碳量子点

cds碳量子点
摘要:
1.引言:介绍cds 碳量子点的概念和特性
2.cds 碳量子点的应用领域
3.我国在cds 碳量子点研究方面的进展
4.结论:总结cds 碳量子点的重要性和前景
正文:
cds 碳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特殊光学和电子性质的纳米材料。

它的直径在2 到10 纳米之间,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光学稳定性,因此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医学领域,cds 碳量子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药物传递和光热治疗等方面。

其独特的光谱性质和优秀的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生物医学影像学的理想探针。

此外,cds 碳量子点还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实现对特定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在能源领域,cds 碳量子点也被发现具有优秀的光催化性能。

其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光吸收性能,使其在光催化水分解、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等方面有着优异的表现。

这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我国在cds 碳量子点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国科研人员不仅在cds 碳量子点的制备和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还成功地将cds 碳量子点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生物医学、能源、环境等。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cds 碳量子点的应用领域,也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cds 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其在生物医学、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碳量子点_精品文档

碳量子点_精品文档

碳量子点引言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兴的材料,其在能源、光电子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介绍碳量子点的定义、制备方法、表征技术以及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应用情况。

第一部分碳量子点的定义和特性碳量子点是碳基材料的一种新形态,具有纳米尺度的大小(通常小于10纳米),其形态可以是球形、锥形或棒状。

它们具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特性,如发光性质、高稳定性、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发光性质是碳量子点的重要特征之一。

由于量子限制效应,碳量子点在不同的尺寸和形状下展现出不同的发光颜色,从蓝色到红色,甚至近红外光。

此外,碳量子点还显示出窄带隙的荧光特性,具有高发光效率和狭窄的发光谱。

第二部分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碳化合物模板法、热分解法、氧化石墨烯还原法、激光刻蚀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等。

碳化合物模板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碳源和模板,利用热解或溶剂热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尺寸和形态的碳量子点。

热分解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

通过在高温下使含有碳源的物质热分解,可以生成碳量子点。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具有高产率和低成本的优势。

第三部分碳量子点的表征技术为了了解碳量子点的性质和结构,采用多种表征技术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常用的表征技术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表征碳量子点形貌和尺寸的技术。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可以获得碳量子点的形貌和尺寸信息。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结构细节和晶体结构。

第四部分碳量子点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应用情况碳量子点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由于其高光电转换效率和优异的稳定性,碳量子点可用于制备高效的太阳能电池。

碳量子点在光电子学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用于制备发光二极管、荧光探针和激光器等光学器件。

碳量子点(cqds) 石墨炔量子点

碳量子点(cqds) 石墨炔量子点

碳量子点(cqds)是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的碳基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石墨炔量子点作为一种特殊的碳量子点,在光催化、光电器件、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碳量子点和石墨炔量子点的相关研究进展。

一、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氧化方法、电化学法、微波辐射法、激光剥离法、等离子体法等多种途径。

其中,化学氧化方法是最为常见的制备方法之一,通过碳前体的酸碱处理、氧化剥离等步骤,可制备出具有一定量子效应的碳量子点。

二、石墨炔量子点的结构与性质石墨炔量子点具有类似于石墨炔结构的碳原子排列,拥有较小的带隙、较高的导电性和光催化活性。

石墨炔结构的引入使得石墨炔量子点在光电器件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同时在生物成像领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三、碳量子点在光催化中的应用碳量子点作为一种优异的光催化剂,可用于水分解、二氧化碳还原、有机污染物降解等反应。

石墨炔量子点在光催化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为光催化反应的高效进行提供了可能。

四、石墨炔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石墨炔量子点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荧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

其在细胞标记、组织成像、药物传递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丰硕,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五、碳量子点的应用前景碳量子点及其衍生物在光电器件、生物成像、光催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着制备方法简单化、性能稳定化、应用系统化等方面的挑战。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碳量子点的制备与改性、性能调控与机制解析、应用拓展与产业化等方面,以期为碳量子点的应用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碳量子点和石墨炔量子点作为当前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在光电器件、生物成像、光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加大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投入,以推动碳量子点在相关领域的深入应用与开发。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期待碳量子点在未来能够迎来更加灿烂的发展。

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综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综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综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其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光电器件、传感器和催化等领域。

碳量子点复合材料是将碳量子点与其他功能性物质结合,形成具有更强特性和性能的复合材料。

本文将综述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存在的挑战,旨在为碳量子点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内容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背景和意义,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包括碳量子点的概念与特性、碳量子点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以及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第三部分是结论,主要讨论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潜在应用、挑战与展望以及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

}}}}请编写文章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综述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其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和潜在价值。

同时,分析当前碳量子点复合材料在技术应用上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指南,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内容2.正文2.1 碳量子点的概念与特性碳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碳材料,具有类似于半导体量子点的特性,其尺寸通常在1-10纳米之间。

碳量子点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例如量子尺寸效应、较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碳量子点的结构中,通常包含着碳原子和功能性基团(如羟基、羧基、氨基等),这些功能性基团赋予碳量子点不同的性质和应用潜力。

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如高荧光量子产率、宽光谱吸收和发射范围,以及可调控的光学性能。

碳量子点还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

此外,碳量子点的表面功能化也为其在传感器、光催化、药物传递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总的来说,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兴的碳材料,具有丰富的潜在应用,并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碳量子点综述

碳量子点综述

碳量子点综述引言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和化学性质,在光电子学、催化剂、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对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表征手段、光电性能以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一、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液法、热解法和激光剥离法等。

其中,溶液法是最常用的合成方法之一,通过碳前体的溶液反应、热解或光解来制备碳量子点。

热解法则是利用高温下碳前体的热解过程来合成碳量子点。

激光剥离法则是利用激光辐射对石墨烯等碳材料进行剥离来得到碳量子点。

二、碳量子点的表征手段为了对碳量子点进行准确的表征,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手段,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等。

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碳量子点的形貌和尺寸分布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则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信息。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可以分析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如吸收峰位、荧光强度等。

三、碳量子点的光电性能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表现为宽带隙、可调节的荧光发射和高量子产率等特点。

由于碳量子点的尺寸效应和边界效应,其带隙可以在可见光范围内调节,这为其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此外,碳量子点还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长寿命,使其在生物成像、荧光探针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碳量子点的应用前景碳量子点在各个领域都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光电子学领域,碳量子点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器等器件的制备;在催化剂领域,碳量子点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或催化剂本身,用于催化反应的加速;在生物传感器领域,碳量子点可以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生物标记和生物成像等应用。

结论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和化学性质,在光电子学、催化剂、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合成方法的不断改进和表征手段的完善,碳量子点的性能和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碳量子点自下而上制备方法专利技术综述

碳量子点自下而上制备方法专利技术综述

碳量子点自下而上制备方法专利技术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碳量子点的相关技术背景,按照“自下而上”法综述了碳点的技术演进路线。

关键词:碳点荧光制备一、概述碳量子点是一种尺寸小于10nm的分散的类球形荧光碳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通常包括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自下而上制备碳点的方法倾向于由小变大,大多为化学合成法,方法简单,碳点一般为无定形结构,量子效率较低,但有些碳点的发光效率可与传统的半导体量子点相当或相媲美。

二、碳点自下而上法技术路线演进图1“自下而上”法专利技术路线演进2.1 燃烧法燃烧法是制备碳点常用的方法,此法原料简单、可选自无机和有机碳材料。

2007年,Liu等[1]首次报道利用燃烧蜡烛灰法制备碳点,他们用铝箔收集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蜡烛灰,将其放入硝酸溶液中回流,经过离心、调至中性、透析等最终获得分散性较好的发光碳点。

将这些碳点在聚丙烯酰胺凝胶内进行电泳分离,根据在电泳中移动的快慢,得到粒径约为1nm、在315nm激发光下发射波长逐渐红移的九种碳点。

这一特征为碳点对多种标记物的同时检测带来了希望,但该法制备的碳点量子产率仅为0.8%-1.9%。

2.2 模板法模板法是指在特定的支撑材料上合成CDs,该方法可以防止CDs在高温处理过程中发生团聚。

Li等人[2]用了一个这样的路线,用表面活性剂修饰的硅纳米球作为模板,阻碍纳米粒子在高温时的凝聚来定位碳点的生长。

该法制备步骤复杂,但制得的CDs荧光量子产率较高,粒径分布均匀水溶性好生物毒性低,在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及生物标记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3 水热/溶剂热法水热法是指以水为溶剂,利用高温高压的条件,在反应釜中合成物质。

溶剂热法是由水热法的延伸,它与水热法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溶剂为有机溶剂而不是水。

2010 年 Zhang等[3]首次报道水热法制备量子点,其将抗坏血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乙醇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升温加热后萃取、透析得到碳量子点。

碳量子点简介

碳量子点简介

碳量子点简介
碳量子点是一种纳米材料,由纯碳组成,具有非常小的尺寸范围(通常小于10纳米)。

它们通常呈现球形或片状结构,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质。

碳量子点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

首先,它们具有可调控的光学性质,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

这使得碳量子点在生物成像、荧光标记、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其次,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在广泛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其光学性质。

这使得它们在长时间使用和复杂环境中的应用中表现出色。

此外,碳量子点还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较低的能带间隙,使其在光电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如太阳能电池和光电传感器等。

举个例子,碳量子点可以用于生物成像领域。

通过修饰表面功能基团,可以使碳量子点在生物体内特异性地与目标分子结合,从而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成像。

总之,碳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和广泛应用潜力的纳米材料,它们在生物成像、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碳纳米量子点

碳纳米量子点

碳纳米量子点
碳纳米量子点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尺寸在1-10纳米之间。

它们具有多种优良的特性,如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光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

由于这些特性,碳纳米量子点在生物医学、能源储存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纳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碳化学气相沉积、碳化学还原法、溶胶-凝胶法等。

其中,碳化学气相沉积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具有不同尺寸和形态的碳纳米量子点。

碳纳米量子点的应用涵盖了许多领域。

在生物医学领域,它们可以用于生物成像、药物传输和癌症治疗等。

在能源储存领域,碳纳米量子点可以用于制备电极材料和储能材料。

在环境治理领域,它们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和环境监测等。

总的来说,碳纳米量子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碳纳米量子点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

- 1 -。

碳量子点研究资料讲解

碳量子点研究资料讲解

碳量子点研究摘要碳量子点是一种以碳元素为主体的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碳量子点具有许多优良性质主要包括:荧光稳定性高且耐光漂白、激发光宽而连续、发射光可调谐、粒径小分子量低、生物相容性好且毒性低和优良的电子受体和供体等特性还有比传统金属量子点更为优越的特点。

碳量子点不但克服了传统有机染料的某些缺点,而且有分子量和粒径小、荧光稳定性高、无光闪烁、激发光谱宽而连续、发射波长可调谐、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等优点。

更易于实现表面功能化,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理想材料。

对近几年国内碳量子点的研究现状,对电弧法、激光剥蚀法、电化学法、模板法等合成碳量子点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及合成碳量子的方法分类,论述了碳量子点有望取代传统半导体量子点,在生物成像、发光探针分析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

检测重金属离子,检测小分子,溶液的酸碱性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

为此,开展荧光碳量子点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中对其性质,合成以及其应用进行了几个方面的综述。

关键词:碳量子点;材料;合成;应用;AbstractA qua ntum dot is a carb on carb on as the main eleme nt of the new carb on nano fluoresce nt material hav ing a plurality of qua ntum dots carb on excelle nt properties including: light stability, and high bleaching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light wide and continu ous light emissi on can be tuned to a small particle size low molecular weight, low toxicity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excelle nt electr on acceptor and donor still more excelle nt characteristics tha n the conven tio nal metal qua ntum dots characteristics. Carbon not only overcome the qua ntum dot certa in disadva ntages of the conven ti onal orga nic dye, and a small molecular weight and particle size, high fluoresce nce stability, no light flashes con ti nu ously broad excitati on spectrum, the emissi on wavele ngth can be tun ed, good biocompatibility, low toxicity and so on. Easier to implement the function of the surfac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deal material good.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domestic carb on qua ntum dots, qua ntum dot syn thesis method for carb on arc, laser ablati o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template method for a simple int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synthesis of carb on qua ntum method of classificati on, discusses carb on qua ntum dots are expected to replace traditi onal semic on ductor qua ntum dots, in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imag ing, lumin esce nce probes for exte nsive an alysis applicati ons. Detect ion of heavy metal ions, the detect ion of small molecules, the pH of the solutio n has an in creas in gly importa nt role, is a no vel nano materials. To this end, the basic research carried out fluoresce nt carb on qua ntum dots has importa nt theoretical sig nifica nce and applicati on value and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rece nt years. The study was reviewed several aspects of its n ature, syn thesis and their applicati ons.Keywords: carb on qua ntum dots; materials; syn thesis; applicati on目录第1章绪论.................................................................. -0 -1.1碳量子点 ........................................................... -0 -1.2碳量子点的优良性质 ................................................. -0 -1.2.1荧光稳定性高且耐光漂白 ....................................... -1 -1.2.2激发光宽而连续 ............................................... -1 -1.2.3发射光可协调 ................................................. -1 -1.2.4 粒径非常小且分子量低......................................... -1 -1.2.5生物相容性良好且毒性很低 ..................................... -1 -1.2.6良好的电子受体和供体 ......................................... -2 -1.2.7碳量子点的光学特性 ........................................... -2 -1.3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第2章碳量子点的制备.......................................................... -3 -2.1合成材料的选择 ........................................................ -3 -2.1.1石墨作为碳源 .................................................... -3 -2.1.2活性炭作为碳源 ............................................... -3 -2.1.3蜡烛燃烧灰作为碳源 ........................................... -3 -2.1.4油烟等作为碳源 ............................................... -3 -2.1.5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源 ........................................... -3 -2.1.6其他含碳化合物 ............................................... -4 -2.2 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4 -2.2.1激光消融法 ...................................................... -4 -2.2.2热解燃烧法 ................................................... -5 -2.2.3电化学方法 ...................................................... -5 -2.2.4电弧放电法 ...................................................... -6 -2.2.5微波法 .......................................................... -6 -2.2.6超声法 .......................................................... -6 -2.2.7强酸氧化法 ................................................... -6 -2.2.8水热法 .......................................................... -7 -229模板法 ........................................................... -7 -第3章碳量子点的应用.......................................................... -8 -3.1碳量子点在生物标记与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8 -3.2碳量子点在生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8 -3.3碳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的应用......................................... -8 -3.3.1检测金属离子 ................................................. -9 -3.3.2检测溶液pH值................................................... -9 -3.3.3检测小分子 ................................................... -9 -3.3.4检测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 ..................................... -9 -3.3.5在活体成像中的运用 ........................................... -9 -3.4碳量子点的其他方面的应用........................................... -10 -第4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碳量子点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综述

碳量子点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综述

碳量子点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综述一、引言:碳量子点,谁说它不酷?说到碳量子点,大家可能会想,这玩意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挺复杂的样子。

但它比你想象的要亲民得多!碳量子点(CQDs)是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凭借其小巧的体积和独特的电子特性,它成了近年来科研界的“明星”。

说白了,就是它不仅能做电催化,还能帮忙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

二氧化碳(CO2)这家伙不光是温室气体的元凶,还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我们一边抱怨着气候变化,一边又想办法“捕捉”二氧化碳,给它“变废为宝”的机会。

这时候,碳量子点就能出场了,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碳量子点有啥神奇之处?它们非常小,比我们平时见到的任何材料都要小。

它们能与二氧化碳分子紧密接触,通过电催化的方式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

说简单点,它们就像“超级催化剂”,让化学反应变得更加高效。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小工人,这些碳量子点就是那个给你加油鼓劲的队长,让你干得更快、更好,甚至“分分钟搞定”任务!二、碳量子点的电催化作用:超乎想象的能量源哇,这不只是简单的还原反应哦!碳量子点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是一个既复杂又有趣的过程。

二氧化碳分子本身很“懒”,它需要一些“鼓励”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这个鼓励的源头,正是电催化。

电催化实际上就是通过电流来激发反应,让二氧化碳分子发生变化,变成一堆更有用的产物,比如甲醇、乙醇,甚至是甲烷。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电的“助推”,让二氧化碳这颗“大懒星”变得勤快起来,最终为我们带来一系列可用的能源和化学品。

而碳量子点的作用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电催化剂,帮助电子的传递。

它们能通过调节电子结构和表面特性,让反应更加顺利。

就像你在做一道数学题,可能需要用不同的思路来解答,而碳量子点正是那个给你打开新思路的“良师益友”。

它们表面有许多小“坑坑洼洼”的地方,这些地方能吸附二氧化碳分子,为它们提供反应所需要的电子和能量。

而这些小坑和细节的设计,往往是碳量子点能否成功的关键。

综述碳量子点的绿色合成方法

综述碳量子点的绿色合成方法

综述碳量子点的绿色合成方法嘿,咱今天就来聊聊碳量子点的绿色合成方法。

你说这碳量子点啊,就像是科技世界里的小精灵,小小的身体却有着大大的能量!先来说说水热合成法吧。

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大锅里煮东西,把各种材料放进去,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慢慢就变出了碳量子点。

这方法简单直接,就像咱做饭一样,按照步骤来,总能得到成果。

而且啊,它对环境还挺友好呢,不会产生太多让人头疼的废弃物。

还有微波辅助合成法,就好像是给反应过程加了个“加速器”。

微波的能量能让反应迅速进行,大大缩短了时间。

这多高效啊,就跟咱着急出门,赶紧走捷径一样!这种方法不仅快,还能保证碳量子点的质量,真的是很厉害呢!溶剂热合成法也不能落下呀!这就像是给碳量子点的诞生创造了一个特别舒适的小环境,让它们能舒舒服服地长出来。

在特定的溶剂里,各种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就有了我们想要的碳量子点。

这就好像是精心培育一盆花,给它合适的土壤和水分,它就能茁壮成长。

绿色合成方法的好处可太多啦!它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让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能好好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吗?你想想,如果合成碳量子点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物质,那我们的环境不就遭殃了吗?这些绿色合成方法就像是一个个小魔法,让碳量子点这个神奇的东西能够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它们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和环保可以完美结合,不是吗?我们可以用碳量子点做出更亮的屏幕、更高效的传感器,而这一切都是在不伤害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

咱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些方法,水热合成法、微波辅助合成法、溶剂热合成法,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

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一样,它们在碳量子点的合成领域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啊,对于碳量子点的绿色合成方法,我们可得好好重视起来。

这可不仅仅是为了科学研究,更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呀!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些绿色合成方法越来越完善,让碳量子点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吧!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

碳量子点简介

碳量子点简介
ACS Catal.2014, 4, 328−336
Au/CQDs对环己烷有高的转化和分离效率是由于:
1.Au粒子的SPR效应增强了可见光吸收2.H2O2的存 在促进了HO·的产生及数量 3. CQDs 和AuNPs在可见光下的相互作用
第十八页,共25页。
பைடு நூலகம்
上转 换作

ZnO/CQDs的TEM及HRTEM
电流,如1A。
如果导带上的电子转移到电极上, 而同时溶
液中的电子供体又转移电子到价带的空穴上,
则产生阳极光电流,如图 1B(a);相反,如
果导带上的电子转移到溶液中的电子受体上,同 时电极上的电子转移到价带的空穴上,则产生阴
极光电流,如图 1B(b)。然后使光生电子或空 穴参与有效信号产生的过程。
Angew.Chem. Int. Ed. 2015, 54,6540 –6544 J. Phys. Chem. C2015, 119, 2956−2962
到 Nafion(全氟磺酸) 中制备的复合材料可用作电化 学发光免疫检测甲胎蛋白
第十七页,共25页。
Au/CQDs的TEM及HRTEM
Au/CQDs复 合物可以将 63.8%的环 己烷转换为 环己酮,并 且在H2O2存 在下对两者 的分离高达
99.9%
H2O2与环己烷的摩尔比不同时,其转化 和分离效率也不同
第九页,共25页。
化学修饰碳量子点实现表面钝化
化学修饰碳量子点实现发光调控
不同温度下制备的氨基
化碳量子点水溶液
化学修饰碳量子点实现功能化应用
第十页,共25页。
CQDs 和 N-CQDs 的透射电镜照片( a)和(b)和尺寸分布图(c)和(d )
CQDs 和 N-CQDs 的光致发光谱和在自然光以及 紫外灯下的照片 (左边是 CQDs 溶液,右边是 N-CQDs 点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量子点综述胡东旭 2014级环境工程卓越班 201475050112摘要:碳量子点(CQDs, C-dots or CD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尺寸在10 nm以下,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化学惰性、低毒性、易于功能化和抗光漂白性、光稳定性等优异性能,是碳纳米家族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

最近几年的研究报道了各种方法制备的CQDs在生物医学、光催化、光电子、传感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这篇综述主要总结了关于CQDs的最近的发展,介绍了CQDs的合成方法、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生物医学、光催化、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应用。

1 引言在过去的20年间,鉴于量子点特殊的性质,尤其是量子点相对于有机染料而言,容易调节的光学性质和抗光降解性质,使量子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如果量子点可以克服造价昂贵、合成条件严格和众所周知的高毒性等缺点,则有望广泛地应用于生物传感和上物成像领域。

最近几年,量子点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是关于它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

量子点一般是从铅、镉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但是这些材料一般有毒,对环境也有危害。

所以科学家们开始在一些良性化合物中提取量子点。

因此,很多的研究均围绕着合成毒性更低的其它材料量子点来进行,这些替代材料的碳量子点,如硅纳米粒子、碳量子点均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

相对金属量子点而言,碳量子点无毒害作用,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制备成本低廉。

它的研究代表了发光纳米粒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碳量子点的合成大多数的碳量子点主要是由无定形的碳到晶化的碳核组成的以sp2杂化为主的碳,碳量子点的晶格间距和石墨碳或者无定形层状碳的结构一致。

如果没有其他修饰试剂的修饰碳量子点表面会含有一些含氧基团,而含氧基团的多少和种类与实验条件相关。

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图一),化学法和物理法。

图一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2.1化学法2.1.1电化学法Zhou利用离子液体辅助电解高纯石墨棒和高温热解纯定向石墨(HOPG)于离子液体和水溶液中,通过控制离子了液体中水的含量得到不同荧光性质的荧光纳米粒子、纳米带、石墨等产物。

Kang等以石墨棒为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以乙醇/水溶液(V水:V乙醇=0.5:99.5 )为电解液,加入氢氧化钠,电流密度设定在10-200 mA/cm 2,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径,激发波长依赖的并且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质的荧光碳纳米点。

但是,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点的量要大于石墨棒损失的量,该小组分析认为一部分碳纳米点来自于乙醇。

进而,该小组创建了一种新的并且绿色有好的制备荧光碳纳米点的方法:碱辅助电解乙醇法。

将200m1乙醇和 10ml超纯水中加入8g氢氧化钠,以铂电极为阳极和阴极电解4h得到了水溶性好的、可见光激发的、上转换荧光性质的荧光纳米碳点。

最近,1i等报道了制备高纯荧光碳点的方法,该法电解液仅仅是超纯水。

该法得到的碳点结晶程度高,他们进一步将其应用到可见光光催化反应,该实验反映了引入碳量子点后,可见光催化下光催化活性非常高,可以应用在复杂的催化剂体系中。

但是该法需要的时间很长,一般为720h。

2.2.2热回流法Mao等以蜡烛灰为原料回流法制备了发射蓝光的碳量子点。

将蜡烛灰于硝酸中回流12小时。

冷却到室温离心,经碳酸钠中和,然后用超纯水透析。

一系列发射峰位置不同的荧光碳点经过变性凝胶电泳进行纯化处理得到。

王等以不同原料的活性炭为碳源,在硝酸中氧化,再经弱碱中和,最后表面经TTDDA或者PEG 15OON钝化得到了三种不同粒径的无定形的荧光碳纳米粒子。

2.2.3场辅助法微波反应经济、快速、简单,能够迅速达到反应所需的能量和温度,受到相当一部分研究者的青睐。

不少研究小组以不同的原料,例如氧化石墨烯、面粉、蔗糖、抗坏血酸、聚乙二醇-200、甘油等制备了不同粒径、不同荧光性能、不同应用的碳量子点。

Qin等将面粉在微波反应器中密闭和加热处理,180 0C下反应20min,经高速离心和真空干燥得到荧光碳量子点。

超声反应过程中能够产生交替的高压和低压波,超声反应的这种空化作用所产生的瞬间内爆有强烈的振动波,产生短暂的高能环境,促使反应物质发生分子级别的相互渗透,化学键重新打开,闭合或者从大颗粒物质中剥离小颗粒物质。

近年来,有研究者将超声反应的优势应用于碳量子点的制备过程中。

Kang等将葡萄糖分散于超纯水中得到50ml l mol/L的溶液,将1 mol/L的氢氧化钠50mI或者36-38wt%的盐酸50ml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4h得到碳量子点的溶液。

然后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得到纯净的碳量子点。

Lee 等以活性炭为原料,加入过氧化氢作为辅助试剂,于300W超声仪中进行反应2小时,经过过滤,除杂等步骤得到了5-10nm的碳量子点。

近年来,还有研究者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的碳量子点。

Li等将动物明胶取0.2g分散在40m1超纯水中,均匀混合后,于50mI聚四氟乙烯内衬水热反应釜中在200 0C下反应3h,将得到的黄色溶液高速离心,去除大颗粒物质和团聚的粒子,最终得到棕色的荧光碳量子点。

后来Wu等以抗坏血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醋酸钠,经过恒温160 0C水热反应制备得到了绿色荧光的碳量子点溶液,并且所得碳量子点不需要用有机试剂进一步的提纯和分离。

刘立芹以蜡烛灰为原料,氢氧化钠作为溶剂,利用水热反应一步制备了表面富含轻基的碳量子点,所得碳量子点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水溶性、光稳定性以及低的细胞毒性。

2.2物理法2.2.1弧光放电Scrivens等在弧光放电法纯化单臂碳纳米管的过程中分离出了一种未知的荧光碳纳米材料,为了改进该材料的亲水性,他们将由此得到的荧光物质在3.3mo1/L的硝酸中氧化以引入拨基等基团,以改进该物质的亲水性,用pH=8.4的NaOH溶液萃取经硝酸氧化后的物质,用凝胶电泳色谱进行分离稳定后的黑色悬浮物得到三条电泳条带:氧化的短臂碳纳米管、氧化的单臂碳纳米管和具有强烈荧光材料的物质(即碳量子点)。

该法制备的荧光碳点产率较低,纯化过程繁琐,产物收集比较困难。

2.2.2激光消蚀/钝化Sunk等通过激光消蚀石墨靶在水蒸气氛围中,氢气作为载气温度为900 0C,压力为75KPa,之后在硝酸中回流12h并通过有机物质(PEG 1500n或者PPEI-EI)进行表面钝化,经过酸处理后,碳量子点发出明亮的荧光。

Du等在有机溶剂中激光辐射碳材料得到了荧光碳量子点。

通过选择不同的有机试剂,碳量子点表面态可以通过有机试剂的修饰成为可协调的荧光激发。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荧光性质的起源可能是由于碳点表面态和相关修饰试剂进行配位从而发出荧光。

L.等报道了以纳米碳材料为起始原料,简单溶剂作为液态介质,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

在该过程中,0.02g纳米碳材料分散在50mI溶剂(例如乙醇,丙酮,或者水)中,超声处理后,4m1悬浮液于玻璃电池中进行激光消蚀(Nd:YAG脉冲激光器,激光辐射二次谐波波长为532nm。

通过激光消蚀后,悬浮液进行离心就能得到荧光碳量子点。

3 碳量子点的物理化学性能3.1荧光性能碳量子点在紫外光区域显示出明显的光学吸收,并且延伸到可见光区大多数碳量子点,例如由激光一钝化处理、电化学氧化、微波/超声、支持的方法等制备的碳量子点在260-320nm的范围内有一个宽的吸收(图二)。

图二石墨化的碳量子点w的值为40时的吸收和发光光谱传统的量子点荧光特征是尺寸依赖光学吸收和荧光发射。

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中的荧光机理部分是存在争议的。

荧光机理目前并没有确定性的描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的荧光性质的机理有量子限域效应、发射陷阱机理、激子发光、芳香祸合结构、自由的锯齿形的位点等,荧光碳量子点荧光性质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尺寸。

表面缺陷,激发波长、温度、pH等。

Sun等制备的PEG_1500N钝化的碳量子点的荧光现象可能是由于钝化的碳量子点表面的钝化缺陷作为激发能垒阱,作者认为其机理可能是粒子表面发射能垒缺陷的量子限域效应使得该碳量子点具有强烈的荧光性能。

在碳量子点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能量吸收能级,所以表面确缺陷态就在基态中,表面缺陷会捕获激发态的能量。

碳量子点的发射可能是由于表面捕获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发射出的荧光,发射位点随着激发位点的不同而不同。

后来sun等研究发现碳量子点的核非常小,产生了不均一的表面位点,通过在表面进行钝化有机或者聚合物的官能团,这些钝化表面可以促进光诱导电子和空穴的捕获。

无论是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尺寸相关的光发光性质均是碳量子点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

目前,关于碳量子点的发光机理并没有被彻底地研究清楚,辐射的激子重组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机理。

Peng等认为,碳量子点在钝化之后发光强度增强,是因为钝化稳定了碳量子点表面的能量带隙,使它们可以被激发。

不同的碳源和硝酸处理会得到不同尺寸和不同表面能量带隙的碳量子点,这不仅可以解释碳量子点的多色光致发光,还可以解释碳量子点在不同波长的激发下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除了辐射的激子重组机理之外,从碳纳米管中发现的从N到C的电荷转移机理也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机理Czal。

Liu等报道了一种使用表面活性剂修饰的硅球作为载体的水溶液线路来合成多色光致发光的碳量子点,合成的碳量子点为无定形结构、大小在1.5 -2.5 nm的球形粒子,并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宽的pH值范围内(pH值5 -9均具有高发光效率。

PEG1500N作为钝化试剂来钝化合成的碳量子点,在365 nm光的激发下,碳量子点溶液发出强的蓝色荧光,发射光谱较宽,并且与激发波长相关,从430 nm紫色)到580 nm(黄色)。

由于氧化的碳量子点和PEG1500N 在UV /Vis范围内均不发光,因此碳量子点的多色发光可能是由于碳量子点表面的能量带隙在表面钝化之后变得稳定。

Krysmann等通过在不同温度下热解柠檬酸色二胺(CA毛A)前体,系统地研究了碳量子点的形成机理。

在180℃下热解,通过CA毛A脱水得到强发光和高量子产率的碳纳米粒子,发光主要是源于有机官能团;在230℃下热解,逐渐形成碳核,光致发光来源于含酞胺基的分子荧光团和碳核;在更高的温度300和400℃下热解,荧光强度随着碳核的形成而增强。

简而言之,在低的热解温度下,分子荧光团是主要的发光源,而在更高的热解温度下形成碳核,碳量子点的光致发光行为主要取决于碳量子点的合成条件。

Zhang等报道了一种一步水热法合成含N的碳量子点,该碳量子点随着含N量的不同表现出可调变的上转换光发光性质,从蓝色、蓝绿色、黄绿色到黄色。

从元素分析和光电子能谱来看,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N的掺杂量是增加的,在相同的激发波长下,同样的样品随着N掺杂量的增加,发射峰移向更高的波长。

3.2生物相容性及低毒性许多研究小组已经证明了CQDs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