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

合集下载

碳量子点发光原理

碳量子点发光原理

碳量子点发光原理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生物标记、光电器件等领域。

碳量子点的发光原理是其独特的能级结构和表面态引起的。

首先,碳量子点的能级结构决定了其发光性能。

碳量子点是一种零维纳米材料,其尺寸在纳米量级,因此表现出量子限制效应。

当碳量子点受到外部激发能量时,电子会跃迁至价带,形成激子。

由于碳量子点的尺寸较小,其激子的束缚能较大,因此激子的寿命较长,从而导致碳量子点呈现出荧光发射的特性。

此外,碳量子点的能级结构还受到表面态的影响,表面态的存在使得碳量子点在不同波长下呈现出多色荧光发射的特性。

其次,碳量子点的表面态对其发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碳量子点的表面通常富含羟基、羰基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赋予碳量子点优异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

同时,这些官能团也会影响碳量子点的能级结构,调控其发光性能。

例如,通过在碳量子点表面修饰不同的官能团,可以调控其能带结构,从而实现对其发光波长和发光强度的调控。

此外,表面态还可以通过与外界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对碳量子点发光性能的传感调控。

最后,碳量子点的发光原理还与其表面态的光致发光机制相关。

当碳量子点受到光激发时,表面态的电子会被激发至导带,形成自由载流子。

这些自由载流子在碳量子点内部发生复合过程,释放出光子,从而呈现出荧光发射的特性。

此外,碳量子点的表面态还可以通过与外界分子发生光诱导的化学反应,产生光致发光效应,实现对碳量子点发光性能的调控。

综上所述,碳量子点的发光原理是其独特的能级结构和表面态引起的。

碳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可以通过调控其能级结构和表面态来实现。

未来,随着对碳量子点发光原理的深入研究,碳量子点在生物成像、生物标记、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量子点LED 专题报告

量子点LED 专题报告

量子点LED专题报告2016-11-03一、什么是量子点LED?量子点LED是把有机材料或者LED芯片和高效发光无机纳米晶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具有新型结构的量子点有机发光器件。

相对于传统的有机荧光粉,量子点具有发光波长可调(可覆盖可见和近红外波段)、荧光量子效率高(可大于90%)、颗粒尺寸小、色彩饱和度高、可低价溶液加工、稳定性高等优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色纯度的发光使得其色域已经可以超过HDTV标准色三角。

因此基于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有望应用于下一代平板显示和照明。

表征量子点的光电参数:1、光致发光谱(PL谱):光致发光谱反映的是发射光波长与发光强度的关系。

从PL谱上可以得到发光颜色的单色性、复合发光的机制、量子点的颗粒尺寸大小及分布均匀性、本征发射峰波长等基本光学信息。

量子点光致发光谱的半高宽越窄,说明量子点的发光单色性越好,器件的缺陷和杂质复合发光越少。

2、紫外可见吸收谱:量子点的紫外可见吸收谱反映的是量子点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从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可计算出量子点的禁带宽度。

量子点吸收谱的第一吸收峰与光致发光谱的发射峰的偏移是斯托克斯位移,斯托克斯位移越大,量子点的自吸收越弱,量子点的荧光强度越高。

3、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量子点溶液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是通过与标准荧光物质(一般用罗丹明6G)的荧光强度对比而测出。

量子点高的量子产率能有效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但纯核量子点沉积成薄膜后量子产率将比在溶液中的量子产率下降1到2个数量级。

量子点也存在荧光自淬灭现象,这是由存在于不均匀尺寸分布的量子点中的激子通过福斯特能量转移到非发光点进行非辐射复合所引起。

二、量子点LED在照明显示中的应用方案量子点的发射峰窄、发光波长可调、荧光效率高、色彩饱和度好,非常适合用于显示器件的发光材料。

量子点LED在照明显示领域中的应用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基于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背光源技术(QD-BLU,即光致量子点白光LED);b、基于量子点电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技术(QLED)。

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及发光母粒

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及发光母粒

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及发光母粒1. 简介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和发光性能。

由于其在光电器件、显示器件和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在应用,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及其发光母粒的研究不仅对于材料科学和光电器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新型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对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及发光母粒的研究现状、性能特点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2. 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的合成方法目前,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液法、热分解法、离子交换法等。

溶液法是最常用的合成方法,通常通过钙钛矿晶种的溶解再结晶来实现对量子点的合成。

热分解法利用高温热解或溶胶-凝胶法将前驱体转化为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

离子交换法则是利用溶液中存在的钙离子与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合成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

3. 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的性能特点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致发光特性和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其发光波长可通过改变结构和成分调控,具有较宽的调制范围。

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还具有窄的发光带宽、长的荧光寿命和优异的光稳定性。

这些性能特点使得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在显示器件、白光LED等光电器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4. 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的应用前景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主要包括显示器件、照明器件、生物成像和生物标记、传感器等领域。

在显示器件中,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可应用于LED、QLED、LCD等各种显示技术中,具有较高的亮度和色彩饱和度。

在照明器件中,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可以作为优质的发光材料,应用于室内照明、车灯等领域。

在生物医学领域,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可作为生物成像探针,用于细胞成像、肿瘤治疗等领域。

在传感器领域,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可以应用于化学传感、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5. 结语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及发光母粒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电特性和发光性能,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和应用价值。

发光材料综述范文

发光材料综述范文

发光材料综述范文发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外部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光能的材料。

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显示、照明、能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综述常见的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第一类发光材料是有机发光材料。

有机发光材料具有较好的发光效果和可调性能,在柔性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主要包括激发态衰减机制和荧光机制,并且具有发光颜色可调、发光效率高等优点。

然而,有机发光材料还存在较低的光稳定性、易受潮湿和氧化性的影响等不足之处,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第二类发光材料是无机发光材料。

无机发光材料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和耐久性,并且在显示、照明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最常见的无机发光材料是磷光体,通过掺杂不同的稀土离子,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发光。

此外,氧化锌、硫化锌和硅胶等也是常用的无机发光材料。

无机发光材料具有发光效率高、光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其制备过程较复杂,且常常需要高温处理,限制了其在柔性器件中的应用。

第三类发光材料是半导体量子点(QD)。

量子点是一种直径在2-10纳米范围内的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和色纯度。

半导体量子点具有尺寸可控性强、发光颜色可调性好、抗光衰减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显示、照明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此外,近年来,多层量子点结构的发展使得量子点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然而,量子点在制备过程中常常使用有毒物质,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除了上述三类常见的发光材料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一些新型的发光材料。

例如,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量子点,具有发光效率高、光稳定性好和发光颜色可调性等优点,在显示和照明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碳点也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具有发光效率高、光稳定性好和生物相容性强等优点,可应用于生物成像和传感等领域。

总的来说,发光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在显示、照明、能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石墨烯量子点在生物与发光材料上的应用研究

石墨烯量子点在生物与发光材料上的应用研究

石墨烯量子点在生物与发光材料上的应用研究
石墨烯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发光纳米材料,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较宽的发射光谱范
围和优良的光稳定性。

由于其在生物学和发光材料领域的独特性能,石墨烯量子点在荧光
标记、生物成像、生物传感和发光材料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就石墨烯量子
点在生物与发光材料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石墨烯量子点在生物成像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石墨烯量子点的窄带发射光谱
范围和高荧光量子产率使其成为一种很好的活细胞成像探针。

石墨烯量子点能够通过与靶
标分子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靶标的荧光成像,对生物分子的定位和追踪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石墨烯量子点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成像探针的耦合,实现多模式成像,提高成像的信息量和
准确性。

石墨烯量子点还可以应用于生物传感领域。

石墨烯量子点可通过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
用来实现对生物过程的监测和分析。

石墨烯量子点可以通过与蛋白质、核酸、多肽等生物
分子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靶标分子的含量和活性变化。

通过表面修饰和功能化,石墨烯量
子点可以实现对不同生物分子的选择性识别和定量分析。

石墨烯量子点还具有应用于发光材料的巨大潜力。

石墨烯量子点的高发射效率和较宽
的发射光谱范围使其成为一种很好的发光材料,可用于LED、OLED等光电器件的制备。


墨烯量子点还可以通过控制其大小、形状和表面修饰来调控其发光特性,实现对发光颜色、光强和稳定性的调控。

石墨烯量子点还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和可溶性,可以与其他材料
进行复合,制备出具有特殊发光性能的复合材料。

钙钛矿和量子点发光nature

钙钛矿和量子点发光nature

钙钛矿和量子点发光是当前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两大技术,它们在光电子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分别对钙钛矿和量子点发光进行介绍,并比较它们在发光性能、制备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差异,旨在全面展现这两种发光材料的特点和优势。

1. 钙钛矿发光技术钙钛矿是一种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发光材料,其光电子学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在LED器件、光伏电池、光传感器等领域。

钙钛矿发光具有以下特点:(1)发光效率高:钙钛矿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能够将输入的能量转化为可见光,使得光源亮度较高,色彩更加鲜艳。

(2)发光波长可调:钙钛矿发光波长范围较宽,可以通过调控材料的成分和结构来实现发光波长的调节,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3)制备工艺成熟:目前钙钛矿的制备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可以通过溶液法、气相沉积等多种方法进行大规模制备,降低了制备成本,提高了材料的商业化应用价值。

2. 量子点发光技术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其发光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在显示器件、生物成像、光催化等领域。

量子点发光具有以下特点:(1)发光色彩纯净:量子点发光具有色彩纯净、饱和度高的特点,能够实现更加真实、细腻的显示效果,广泛应用于LED显示屏、电视机等领域。

(2)宽发光谱范围:量子点发光谱范围较宽,可以通过调控量子点的尺寸和成分来实现发光波长的调节,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3)生物兼容性强:量子点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药物递送等领域,在医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钙钛矿和量子点发光的比较(1)发光性能比较:钙钛矿发光效率较高,而量子点发光色彩纯净度更高,两者在发光性能上各有优势。

(2)制备工艺比较:钙钛矿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较为成熟,而量子点需要精密的合成工艺,制备工艺相对较为复杂。

(3)应用领域比较:钙钛矿在LED光源、光伏电池等领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而量子点在显示器件、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关于量子点的相关知识综述

关于量子点的相关知识综述

关于量子点的相关知识综述量子点(Quantum Dots)是指粒子直径尺寸小于激子波尔半径且具有明显量子效应的半导体纳米结构,也被称作半导体纳米晶。

它既可以由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例如由Ⅱ-Ⅵ族元素(CdTe、CdS、ZnSe、CdSe等)或Ⅲ-Ⅴ族元素(InAs、InP等)组成,也可以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半导体纳米材料组成。

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量子点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

1.量子点的性质(1)量子点的发射光谱能够通过改变量子点的粒子尺寸大小来控制。

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化学组成成分和粒径大小能够使其发射光谱遍布整个可见光区。

利用量子点的这一性质可以制备荧光光谱特征不同的量子点。

(2)量子点有着很好的光稳定性相比于传统的荧光试剂。

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和稳定性比起传统有机荧光材料罗丹明6G强好几十倍以上。

因此量子点在生物标记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研究长期相互作用的分子之间提供了重要的作用。

(3)量子点同时具有宽且连续的激发光谱和窄的发射光谱。

利用同一激发光源即可对不同尺寸的量子点进行同步检测,因此可以用作多色标记,极大地促进和发挥了荧光标记的应用。

(4)量子点具有较大的期托克斯位移[8]。

期托克斯位移(Stokes shift)是指量子点的最大紫外吸收峰位与荧光发射峰位所对应的波长之间的差值。

量子点的另一个优异的光学性质就是其具有宽的期托克斯位移,这是量子点显著的光谱特性,这样可以避免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的重叠,有利于荧光光谱信号的检测。

图1 斯托克斯位移示意图(5)量子点有着极好的生物相容性。

量子点经过各种化学修饰以后,不但能够提高它的光稳定性和量子产率[9, 10],而且有利于进行特异性结合,另外其毒性较低,对其他生物体的危害小,可以进行生物活体的标记和检测。

(6)量子点具有很长的荧光寿命。

量子点的荧光寿命可持续数十纳秒,相比于有机荧光染料的寿命几纳秒[11]长很多,当进行光激发以后,多数物质的自发荧光会发生衰变,而量子点的荧光却依旧存在,此时即可采集到无背景干扰的荧光信号。

CdSe量子点简要综述2

CdSe量子点简要综述2

CdSe量子点综述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是一种半导体纳米晶(nanocrystals, NCs)通常由Ⅱ-Ⅱ和Ⅱ-Ⅱ族元素组成,如CdSe、CdTe、ZnSe、CuInS、InP等。

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上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如核壳结构的CdSe/ZnS、CdSe/CdZnS等,以及掺杂结构的ZnS:Mn,ZnSe:Cu等。

1.量子点结构常见的二元半导体量子点由于覆盖光谱有限且稳定性不高,易受外界环境物理化学的影响而发生质量退化,因此,常通过制备合金量子点或核壳结构量子点来改善量子点的物理化学性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1合金量子点合金量子点即将几种不同带隙的半导体材料在纳米尺度上进行的合金化,形成合金或固溶体。

由于每种半导体材料都有其相应的能带宽,通过形成合金通过调节合金半导体组分的化学计量比来改变纳米晶的组成,从而改变量子点的能带宽及晶格常数。

此类量子点也可按照组成元素的多少分为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

要制备均匀结构的合金,两种组成的生长速率必须相等,并且在一种成分的生长的条件下不能阻止另一种成分的生长,同时两种成分需要充分相似使得两者容易混合,否则会形成核壳结构或者两种组分独立成核。

1.2核/壳结构量子点根据各种半导体材料能带位置的不同,壳层在核/壳结构量子点中起到作用的不同,可以将核/壳量子点分为三类:TypeⅡ、TypeⅡ和TypeⅡ型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半导体异质结的能带结构TypeⅡ型结构的量子点要求壳层材料能带大于核层材料能带,电子和空穴都被限域在核材料中,从而提高量子点的荧光效率,但也有相反的情况;TypeⅡ型结构的量子点要求壳层材料的价带或导带处于核层材料的带隙中,通过光子的激发,壳层材料能带的重叠导致电子和空穴的空间分离而分别处于核层材料和壳层材料中;TypeⅡ型结构很少应用到核壳量子点结构中去。

TypeⅠ型结构是最早被研究的结构,该结构中宽能带的壳层材料所起的作用是钝化核层材料的表面缺陷,使核材料与外部环境隔离,将载流束缚在核中。

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原理

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原理

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原理
1量子点发光原理
量子点发光是一种新型的光源,它有着超强的发光稳定性、可调谐光谱、可控制纳米尺度等优势,在医疗、显示、照明和太阳能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量子点发光通过将水溶液中的纳米级元素或团簇超快发光到可见光频谱的原理。

量子点的发光来源于其内部的量子陷阱结构,由一个复杂的光学量子框架组成,其中主要的组成包括钙钛矿半导体材料。

钙钛矿半导体材料如ZnS、ZnSe、ZnO、CdS、CdSe和CdTe具有宽带禁带结构和高折射率,能够有效抑制低能量光子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变和放散。

光子进入量子点时,就会出现一个光学活性中心,随着量子保护力对受控的光子进行量子包裹,把带负电荷的光子变成带正电荷,使其越过半导体的禁带,最终穿过量子陷阱的壁面而发出,就形成了量子点的发光。

其特点在于发光是空间集中,而空间上的高度集中又使得具有独特的光谱特性,即量子点发出的可见光有一个额外的窄谱谐波,这对于控制色度更加重要。

因此,量子点发光原理中钙钛矿半导体材料的宽带禁带结构和强的光学量子框架是其性能优异的两大关键。

由此可见,在一定的条件
下,凭借量子包裹,加上高度集中的空间光控制,纳米尺度的可调谐光谱,都会使量子点发光得以实现。

电致发光 量子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致发光 量子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致发光量子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电致发光量子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光电材料。

它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具有发光效率高、色彩纯净、光稳定性好等优势。

因此,电致发光量子点被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照明、生物标记、光催化等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电致发光量子点的基本原理、特性和应用,以及相关的制备方法。

首先,我们将介绍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子激发和光子发射的过程。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量子点的特性和应用,例如其尺寸和形状对光学性质的影响,以及在显示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最后,我们将介绍目前常用的电致发光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法、气相法和固相法等。

通过对电致发光量子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优势和前景。

其高发光效率和色彩纯净的特性使其在显示技术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同时,电致发光量子点的应用也可以拓展到生物医学领域,例如用于体内荧光成像和药物传输等方面。

因此,电致发光量子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电致发光量子点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以提高其制备效率和光学性能。

其次,我们可以将电致发光量子点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以开发新的功能材料和器件。

最后,我们可以研究电致发光量子点在能源转换、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以探索其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电致发光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光电材料,具有许多优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其基本原理、特性和制备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掘其潜力,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电致发光量子点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电致发光和量子点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引出了本文要探讨的主题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小节将详细阐述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包括从电能到光能的转化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关键因素和物理原理。

第二小节将介绍量子点的特性和应用,包括其独特的能带结构、尺寸效应、量子限制效应以及在显示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量子点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量子点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量子点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量子点材料是一种具有狭窄带隙和尺寸效应的半导体材料,它的特殊性质使得它在光电器件、生物医学和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量子点材料的制备量子点材料制备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热蒸发法、电化学法等。

其中,化学合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

1.1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主要利用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

一般来讲,化学合成法可以分为溶液法和气相法。

其中溶液法指的是将化学物质溶解在溶剂中,通过化学反应沉淀形成量子点,气相法则是将气态前体在高温下分解,产生量子点。

1.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其原理是先将非晶态的材料通过加热或者溶剂处理形成溶胶,然后通过凝胶化使溶胶变得固态,再进行高温煅烧得到量子点。

1.3 热蒸发法热蒸发法是将前体材料加热到蒸发,使其在硅片或者其他基底上沉积形成薄膜,然后通过退火等处理形成粒子,最后通过化学反应获得量子点。

1.4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通过利用电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转化为固体氧化物,并在溶液中生成纳米量子点。

二、量子点材料的应用2.1 光电器件领域由于量子点具有可调谐的光电性质,因此它在光电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2.1.1 发光二极管(LED):作为一种发光材料,量子点可被用作发光二极管的背景板,使其发光效果更佳,同时,量子点还能发射红外和紫外等其他波长的光线,对显示屏、照明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1.2 光伏电池:量子点对于光伏电池来说可以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在太阳能电池板上,量子点可以将其吸收不到的太阳能波段吸收下来,使其转化为电能,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更加经济可行。

2.2 生物医学领域生物医学领域对于量子点的应用主要是在成像方面,量子点有着优异的成像效果,可以成为光学探针。

2.2.1 癌症早期侦测:针对乳腺癌筛查来说,小乳管造影剂的理想情况是低毒性、高剂量、易于制备以及高稳定性等。

2024年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市场发展现状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市场发展现状介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是一种新型的发光二极管技术,通过利用量子点材料的光电特性实现高亮度、高色彩纯度和高能效的发光效果。

QLED技术在显示器、照明和显示广告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QLED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QLED技术概述QLED技术是一种基于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技术。

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纳米尺寸的半导体结构,可通过控制其尺寸和组成来调节其发光特性。

相比传统的发光二极管技术,QLED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的色彩纯度和更高的亮度效果。

QLED市场概况目前,QLED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以下是QLED市场的几个主要发展趋势:1. 显示器应用QLED技术在显示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高亮度和高色彩纯度的特点使其成为下一代高效能显示器的理想选择。

QLED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显示器的色彩还原度和视觉效果,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图像的需求。

2. 照明应用QLED技术在照明领域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相比传统的照明技术,QLED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其可调节的发光色温和色彩选择性也使其在室内照明设计中备受青睐。

3. 显示广告应用QLED技术也在显示广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高亮度、高色彩纯度和高对比度的特点使其成为户外和室内大屏幕显示广告的理想选择。

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屏相比,QLED技术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更广的视角范围。

QLED市场前景展望鉴于QLED技术的独特优势和广泛应用的潜力,QLED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

以下是对QLED市场未来发展的展望:1.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QLED技术将继续向更高的亮度、更高的色彩纯度和更低的能耗方向发展。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

2. 应用拓展目前,QLED技术已经在显示器、照明和显示广告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QLED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展,包括可穿戴设备、汽车照明等。

基于蓝光量子点的发光器件的研究现状综述

基于蓝光量子点的发光器件的研究现状综述

基于蓝光量子点的发光器件的研究现状综述摘要:量子点是一类纳米级低维半导体材料的总称,这种材料具有激发波长范围宽、发射的光波长可连续调控以及荧光发射峰窄且对称等突出优势,因此量子点也被大多数科研人员认为是新一代最具有潜力的荧光粉材料。

由于量子点具有这些特殊的优点,所以导致量子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医学成像和量子计算以及太阳能电池等众多重要的领域。

而在这之中,蓝光量子点及其发光器件的研究对白光照明和全色域显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量子点;蓝光量子点;发光器件1.引言随着我国科学创新技术的不断稳定健康发展,我国大多数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髙,其中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便是照明,白光发光二极管在照明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然而一般常见的有机二极管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因为普通二极管所用的质料为有机物,不但生产成本髙, 而且受水氧影响较大,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导致了发光器件的稳定性很差;又由于现存的大部分发光质料都存在色纯度不髙,很难显示出鲜艳的色彩等显著的不足,所以致使人们也在探求新的发光材料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工作等日常需求。

30年前,科学家在培育纳米晶的半导体溶液中发现了量子约束效应,比如常见的一种胶体量子点。

在量子点中,由于电子和空穴的波函数在空间上的尺寸远远小于本体材料的激子玻尔半径,所以将会导致能级的量子化,量子点的离散能级产生了窄线宽的原子类发射,这就使得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粒子的大小来调节发光的波长,其发光波长的范围很大,足以满足紫外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波段等波长[1]。

相比于普通有机发光二极管,量子点有其本身特有的优势:首先可以在不改变器件构造的条件下通过调整粒子的直径来改变发光波长,这种方法使得发光器件的制备更简单;其次,是溶液法加工,不像普通有机发光二极管那样必须使用热蒸镀制备,量子点发光器件制备的材料利用率很高,同时成本较低;最后,量子点本身是一种无机半导体材料,这种无机半导体材料相对于有机材料,不容易受水氧侵蚀,这就是量子点发光器件性能更稳定,寿命更长的原因所在。

单原子催化剂_量子点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单原子催化剂_量子点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单原子催化剂量子点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热点。

传统上,人们使用金属表面或合金作为催化剂来促使化学反应发生并提高反应速率。

然而,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和量子点这两个新兴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单原子催化剂进行详细讨论,包括其定义、特点以及催化机制。

接着,我们将介绍量子点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合成方法,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单原子催化剂和量子点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类似性、差异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协同效应及其机制。

最后,我们将总结文章要点,并探讨目前研究所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单原子催化剂和量子点这两个新兴领域进行解释和概述,同时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和协同效应。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揭示其在能源、环境和催化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展望。

2. 单原子催化剂:2.1 定义和特点:单原子催化剂是指由单个金属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其在催化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

相比传统多原子催化剂,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以下特点:- 独特的反应活性:单原子催化剂因其高度均匀的结构、尺寸和表面活性位点而显示出高的催化活性。

- 高选择性:由于每个金属原子都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活性位点参与反应,单原子催化剂可以实现对目标产品高度选择性的转化。

- 原位调控能力:通过调控载体和配位环境,可以实现单原子催化剂结构和电子状态的精确调控,从而优化其催化性能。

2.2 催化机制:单原子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发挥作用:- 位效机制:金属原子表面上存在着孤立或低配位态,并且这些表面态对于反应物分解、吸附、激发等步骤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与之相关联的高能势能表面。

这些位效位点可以提供特定的反应催化活性位点,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

- 协同效应机制:单原子催化剂中金属原子之间的空间分布会对催化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制备量子点的材料

制备量子点的材料

制备量子点的材料介绍量子点是一种能够发光的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质,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成像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制备量子点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量子点的材料1.半导体材料:量子点的最常用材料是半导体材料,如CdSe、CdTe、InP等。

这些材料能够产生独特的光学性质,适用于不同波长的发光。

2.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也可以制备量子点,如金属硫化物、金属氧化物等。

金属材料的量子点可以通过调控粒子的尺寸和形状来调节其光学性质。

制备方法化学法1.热分解法:通过将金属前驱体与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溶解在一起,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量子点的尺寸和形状。

2.溶剂热法:将金属盐溶于有机溶剂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通过加热使其分解形成量子点。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高质量的量子点。

3.水热法:将金属盐溶解在水中,通过加热反应生成量子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较大尺寸的量子点。

生物法1.生物合成法:利用生物体内的酶或微生物活性合成量子点。

这种方法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并且可以实现生物标记等应用。

2.植物提取法:将植物材料与金属盐溶于有机溶剂中,通过植物萃取物中的活性成分来合成量子点。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多种形态的量子点。

制备过程1.材料制备:准备所需的金属盐和有机溶剂,确保材料的纯度和质量。

2.溶液制备:将金属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

3.加热反应:将溶液加热至适当温度,并控制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

4.沉淀收集:将反应产物进行沉淀,然后用溶剂洗涤和离心分离。

5.纯化处理:将收集到的量子点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利用过滤等方法去除杂质。

6.表征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等对制备的量子点进行表征和分析。

应用前景1.光电器件:制备的量子点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器件。

2.生物成像:利用量子点的荧光性质,可以实现生物组织、细胞的成像,并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量子点材料

量子点材料

整理课件
17
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包括外延技术(如MBE、MOVPE、 LPE等)以及化学方法(如金属有机合成法、水相合 成法、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共沉淀法等等)。其中金属有 机合成法、水相合成法、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量 子点晶体生长好,量子产率高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15
SiC量子点
新型SiC 量子点荧光标记与成像材料是一种生 物惰性陶瓷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及光学性能优良 等特点。
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碳化硅量子点由于工艺操 作简单、可一步法实现量子点的表面修饰而成为目 前制备碳化硅量子点的主流方法之一。
整理课件
16
ZnO量子点
氧化锌量子点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具备许多优 越的特征:价带一导带的间隙较宽(3.37 eV),激子 结合能相当大(室温下大约60 meV),无毒无害,成本 低廉等等。这些优点使氧化锌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 的发光材料。
整理课件
21
这种方法缺点巨大
很多原料都需要在标准的无氧无水下进行 操作
实验操作所需的氩气流动下的手套箱,是 一笔不菲的开支
高纯度的原料要求也不是一般的厂家所能 生产的
整理课件
22
需要用的金属化合物前驱体(如二甲基镉 Cd(CH3)2) 具有相当大的毒性和自燃性,价格昂贵, 在室温下不稳定,需要高压储存,反应时 在注入时会爆炸性地释放出大量气体和热。
因此,用 Cd(CH3)2的相关合成方法,并不适 合大量的生产。
整理课件
23
2.水相合成法
经过人们十多年的研究,在水溶液中合 成纳米颗粒已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 研究人员采用各种巯基化合物,如巯基酸、 巯基醇、巯基胺以及巯基氨基酸等小分子作 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100℃的条件下晶 化生长 CdTe 荧光纳米颗粒。

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

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

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1.量子点简介1.1量子点的概述量子点(quantumdot,qd)就是一种细化的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就是所指某一个维度上的尺寸大于100nm的材料,而量子点则就是建议材料的尺寸在3个维度都必须大于100nm[1]。

更进一步的规定表示,量子点的半径必须必须大于其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其尺寸通常在1-10nm左右[2]。

由于量子点半径大于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量子点能够整体表现出来显著的量子点限域效应,此时载流子在三个方向上的运动受到势垒约束,这种约束主要就是由静电势、材料界面、半导体表面的促进作用或是三者的综合促进作用导致的。

量子点中的电子和空穴被限域,使已连续的能带变为具备分子特性的拆分能级结构[1]。

这种拆分结构使量子点存有了异于体中材料的多种特性以及在多个领域里的特定应用领域。

1.2量子点的特性由于量子点中载流子运动受到限制,使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变为了具备分子原子特性的拆分能级结构,整体表现出像对应体材料全然相同的光电特性。

1.2.1量子尺寸效应纳米粒子中的载流子运动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能量发生量子化,连续能带变为分立的能级结构,带隙展宽,从而导致纳米颗粒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生变化[3]。

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量子尺寸效应。

研究表明,随着量子点尺寸的缩小,其荧光将可以出现蓝移,且尺寸越大效果越明显[4]。

1.2.2表面效应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为=??=42433=??,也就是说量子点比表面积随着颗3粒半径的减小而增大。

量子点尺寸很小,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其性质很大程度上由其表面原子决定。

当其表面拥有很大悬挂键或缺陷时,会对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产生极大影响[5]。

1.2.3量子隧道效应量子隧道效应就是基本的量子现象之一。

直观来说,即当微观粒子(比如电子等)能量大于势垒高度时,该微观粒子仍然能够越过势垒。

当多个量子点构成有序阵列,载流子共同越过多个势垒时,在宏观上整体表现为导通状态。

量子点发光材料与量子点led

量子点发光材料与量子点led

量子点发光材料与量子点led
量子点发光材料与量子点LED
量子点发光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它是由纳米级的半导体材料组成的。

量子点发光材料具有很多优点,比如高亮度、高色纯度、长寿命等。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LED、显示器、生物成像等领域。

量子点LED是一种基于量子点发光材料的LED。

它具有很多优点,比如高亮度、高色纯度、低功耗等。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器、生物成像等领域。

量子点发光材料和量子点LED的优点主要来自于量子点的特殊性质。

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的半导体材料,它的大小只有几个纳米,因此它的能级结构和普通的半导体材料不同。

量子点的能级结构可以通过控制其大小和形状来调节,从而实现对其发光性质的控制。

量子点发光材料和量子点LED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照明领域,量子点LED可以替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具有更高的亮度和更低的功耗。

在显示器领域,量子点LED可以替代传统的LCD显示器,具有更高的色彩饱和度和更低的功耗。

在生物成像领域,量子点发光材料可以用于标记生物分子,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毒性。

量子点发光材料和量子点LED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型发光材料和LED。

它们具有很多优点,可以应用于照明、显示器、生物成像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量子点发光材料和量子点LED的应
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聚集发光量子点

聚集发光量子点

聚集发光量子点介绍聚集发光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独特发光性能和应用潜力的纳米级材料。

量子点指的是直径在纳米尺度的半导体颗粒,聚集发光则是指这些量子点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聚集体具有特殊的发光效果。

聚集发光特性聚集发光量子点因为其纳米尺度的特性,使其能够表现出不同于大块材料的光学性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聚集发光特性:1. 尺寸效应随着量子点直径的减小,其发光波长随之变化。

这种尺寸效应是基于量子力学中的限制,量子点大小的改变直接影响了能带结构,进而影响了发光峰的位置。

2. 荧光效率聚集发光量子点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这是因为在小尺寸下,电子和空穴之间的输运距离减小,从而减少了非辐射复合的机会。

3. 发光稳定性与有机染料相比,聚集发光量子点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

这是因为量子点是由无机材料构成,具有较高的耐光性和耐化学性。

聚集发光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制备聚集发光量子点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 水相法该方法通过在水相中添加适当浓度的量子点溶液,然后通过蒸发溶剂使量子点聚集形成聚集体。

2. 界面法在液-液界面或液-气界面中,通过溶剂蒸发或添加其他有机物质来驱动量子点的聚集过程。

3. 热处理法将量子点样品进行高温处理,通过热力学原理使量子点自发地聚集成群。

聚集发光量子点的应用由于聚集发光量子点独特的光学性质,其在各种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应用领域的介绍:1. 生物成像聚集发光量子点在生物荧光成像中具有重要作用。

量子点发光的稳定性和亮度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标记物,可以用来标记细胞、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分子,从而实现对生物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2. 显示技术由于聚集发光量子点能够发射出宽谱带的光,使其在显示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量子点显示屏能够提供更高的亮度和更丰富的颜色,使得图像显示更加清晰和细腻。

3. 光电子学聚集发光量子点在光电子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通过利用量子点对光的高效吸收和多电子激发过程的优势,实现了对太阳能的高效转换。

量子点的优点

量子点的优点

量子点的优点
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材料研究领域,量子点呈现出许多独特的性质和潜在应用。

下面是量子点的一些优点:
1.发光性能优异
量子点具有较强的荧光和磷光,可以发射各种颜色的光,可以广泛应用于显示器、LED照明、彩色滤光片、生物标记等领域。

与传统的半导体材料相比,量子点的发光光谱宽度窄,发光强度高,发光亮度高,色彩饱和度高。

2.光电转换效率高
量子点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能够将光能量高效地转换为电能量或者将电能量高效地转换为光能量,可以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器件等领域。

3.尺寸可控制
量子点的尺寸可控制在纳米级别,从几个到几百纳米不等。

通过尺寸的调节,可以控制量子点的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可以实现多色光发射。

4.稳定性好
量子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在高温、高压、高湿等恶劣环境下工作,不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5.可制备性高
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多样,可以通过溶液化学法、气相沉积法、离子束法等方法制备,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可以批量制备。

总之,量子点具有诸多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对量子点材料的深入研究,它们的优点将被更好地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1.量子点简介1.1量子点的概述量子点(quantum dot, QD)是一种细化的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指某一个维度上的尺寸小于100nm的材料,而量子点则是要求材料的尺寸在3个维度都要小于100nm[1]。

更进一步的规定指出,量子点的半径必须要小于其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其尺寸通常在1-10nm左右[2]。

由于量子点半径小于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量子点能表现出明显的量子点限域效应,此时载流子在三个向上的运动受势垒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是由静电势、材料界面、半导体表面的作用或是三者的综合作用造成的。

量子点中的电子和空穴被限域,使得连续的能带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离能级结构[1]。

这种分离结构使得量子点有了异于体材料的多种特性以及在多个领域里的特殊应用。

1.2量子点的特性由于量子点中载流子运动受限,使得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变成了具有分子原子特性的分离能级结构,表现出与对应体材料完全不同的光电特性。

1.2.1 量子尺寸效应纳米粒子中的载流子运动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能量发生量子化,连续能带变为分立的能级结构,带隙展宽,从而导致纳米颗粒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生变化[3]。

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量子尺寸效应。

研究表明,随着量子点尺寸的缩小,其荧光将会发生蓝移,且尺寸越小效果越显著[4]。

1.2.2 表面效应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为,也就是说量子点比表面积随着颗粒半径的减小而增大。

量子点尺寸很小,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其性质很大程度上由其表面原子决定。

当其表面拥有很大悬挂键或缺陷时,会对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产生极大影响[5]。

1.2.3 量子隧道效应量子隧道效应是基本的量子现象之一。

简单来说,即当微观粒子(例如电子等)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该微观粒子仍然能越过势垒。

当多个量子点形成有序阵列,载流子共同越过多个势垒时,在宏观上表现为导通状态。

因此这种现象又称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6][7]。

1.2.4 介电限域效应上世纪七十年代Keldysh等人首先发现了介电限域效应[8]。

该现象可以表示为在不同介质中,因两种不同材料接触界面引起的介电作用变强的现象。

与未被介质包裹的量子点相比,被介质包裹的量子点屏蔽效应变弱,带电粒子间库伦作用变大,增加了激子的振子强度和结合能,体现到吸收光谱上就表现为光谱红移。

1.2.5 Stark效应在量子点上加上外电场时,激子会得到额外的能量,第一吸收峰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Stark效应。

对量子点而言,所有外加电场均会导致吸收光谱的红移,且红移程度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9]。

1.3半导体量子点的光学性质量子点的发光原理与常规半导体发光原理相近,均是材料中载流子在接受外来能量后,达到激发态,在载流子回复至基态的过程中,会释放能量,这种能量通常以光的形式发射出去。

与常规发光材料不同的是,量子点发光材料还具有一下的一些特点。

1.3.1 发射光谱可调节半导体量子点主要由ⅡB-ⅥA、ⅢA-ⅤA或者ⅣA-ⅥA族元素构成。

尺寸、材料不同的量子点发光光谱处于不同的波段区域[10]。

如不同尺寸的ZnS量子点发光光谱基本涵盖紫外区,CdSe量子点发光光谱基本涵盖可见光区域,而PbSe 量子点发光光谱基本涵盖红外区,如图1.1所示[11]。

图1.1 常见量子点发光光谱分布区间即使是同一种量子点材料,其尺寸的不同,其发光光谱也不一样。

以CdSe 为例,如图1.2所示,当CdSe颗粒半径从1.35nm增加至2.40nm时,其发射光波长从510nm增加至610nm。

图1.2 不同尺寸CdSe量子点及其发光照片1.3.2宽的激发光谱和窄的发射光谱能使量子点达到激发态的光谱围较宽,只要激发光能量高于阈值,即可使量子点激发。

且不论激发光的波长为多少,固定材料和尺寸的量子点的发射光谱是固定的,且发射光谱围较窄且对称。

1.3.3 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量子点材料发射光谱峰值相对吸收光谱峰值通常会产生红移,发射与吸收光谱峰值的差值被称为斯托克斯位移。

相反,则被称为反斯托克斯位移。

斯托克斯位移在荧光光谱信号的检测中有广泛应用。

量子点的斯托克斯位移较常规材料而言要大。

2.量子点的应用量子点在生物医学、能源材料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2.1 能源领域量子点制备的初衷即为能源应用。

随着工业发展,当今能源需求日益増加,如解决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当前热口。

相较其它面而言,太阳能属于蕴藏量巨大且可再生资源,同时也是环保无污染资源。

因此如有效的开发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在能源利用面千分重大的课题。

目前最常见的珪晶太阳能电池受限于热载流子的浓度,其上限很难超过32%[12],然而量子点作为窄带隙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量子点拥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可以大幅度增加光电转化效率;二是带隙可调节,这不仅可以使激发光谱覆盖太谱,增加光能利用率,还可让量子点在特定环境中工作。

量子点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与优势。

2.2 发光器材量子点具有发光波长可调谐,发光线宽窄,发光效率高,光、热及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经过溶液加工、旋涂或喷墨印刷成膜后集成到电致发光器件(Light- emitting device,LED)中可以作为有效的激子辐射复合中心,是应用于固态照明和全色平板显示的新一代发光材料。

量子点LED与传统的荧光粉LED以及目前的有机LED相比,用于显示和照明时,具有色域广、色纯度高、低功耗、低成本、易加工等优点[13]。

2.3 光电探测基于量子点可调节的吸收谱,研究人员可以合成具有特定吸收峰的量子点附着于探测器上,甚至可以制作特定的光电感应器件,用于特殊环境光强探测及校准[14]。

2.4 生物应用量子点在生物上的应用最为广泛也最为成熟,主要分为细胞成像和分子示踪这两面。

2.4.1 细胞成像现代医学己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研充者不仅可以定量研究药物的疗效,甚至能够实时监测药物的作用机制,因此,相应的细胞标记技术便成了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

与传统荧光材料相比,量子点具有宽吸收谱、窄荧光谱、高稳定性的特点,而能更好的应用于生物标记[15]、细胞成像[16]。

2.4.2 分子示踪[17]相较于细胞标记,分子示踪对技术要求更进一步。

在实际临床上,研究者不仅可以检测细胞的动向,同时可以定向研究药物在病体中的趋势,具有实时分析的重要意义。

2.5 激光器由于量子点的限域效应,使其阈值电流降低、工作温度升高,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激光器的质量[18]。

2.6 量子点的其他应用由于量子点的特殊光电效应,量子点在红外探测器、离子传感器等面也得到有很好的应用。

3.量子点的制备量子点的制备法多种多样,不同法制备出来的量子点性能也各不相同,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实验法。

制备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并且每一类又有多种制备手段[19]。

3.1 固相法固相法制备量子点通常为物理法,一般分为物理粉碎法、机械球磨法和真空冷凝法。

固相法的优点在于该法制备出的量子点结构优异,其操作法简单,但成本高昂,对设备要求很高,且易引入杂质,对量子点的尺寸和表面性质的精确控制面有所欠缺。

3.2气相法3.2.1 物理气相法气相法分为物理气相法和化学气相法。

物理气相沉淀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VD)在整个纳米材料形成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的发生,该法主要是在真空条件下,采用物理法将材料源——固体或液体表面气化成气态原子、分子或部分电离成离子,并通过低压气体(或等离子体)过程,在基体表面沉积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薄膜的技术。

物理气相沉积法具有过程简单,对环境改善,无污染,耗材少的优势,但由于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只能适用于现有物质的纳米化。

3.2.2 化学气相法化学气相气相法也叫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该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转变为气体,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化学反应得到想要产物,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纳米粒子的法。

通过该法可制备出的纳米材料具有纯度高、颗粒分散性好、粒径分布窄、粒径小的特点,但同时,该法的反应源和反应后的余气易燃、易爆或有毒,因此需要采取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且对设备往往还有耐腐蚀的要求。

3.3液相法液相法主要发生在溶剂中,是量子点合成适用最广泛的法,该法常通过选用合适的前驱体(核心部分)和配体(稳定剂,用于防止团聚),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温度、浓度等)获得具有不同尺寸的量子点。

3.3.1 有机金属高温分解法目前,该法是合成量子点最常用的一种化学法,也是最成功的合成高质量纳米粒子的法之一。

如Murray在1993年首先提出了这一制备法[20],利用含有Se、Te、Cd等的有机金属作为前驱体,在配位溶剂TOPO中制备出了CdS、CdSe、CdTe量子点。

该法是无水无氧的条件下,在高沸点的有机溶剂中利用前躯体热解制备量子点的法,即将有机金属前躯体溶液注射进有机配位溶剂液中,前躯体在无水无氧及高温条件下迅速热解并成核,晶核缓慢生长成为纳米晶粒。

该法制备的量子点具有种类多和量子产率高等优点,其粒径分布也可用多种手段进行控制。

通过有机金属高温分解法制备的量子点具有量子产率高和发射峰窄的特点,但是该法也有原料成本较高,反应条件要求苛刻,操作过于复杂,实验条件不易控制,毒性较大且易燃易爆等不足之处。

3.3.2 “绿色化学”有机相合成法与有机金属高温分解法类似,该法仍然利用高温使量子点快速成核并缓慢生长。

该法的特点是使用非配体有机溶剂和烷基非金属前驱体。

该法选用毒性小的金属氧化物(CdO)或盐(Cd(OOCCH3)2, CdCO3)为原料,并沿用烷基非金属化合物为前驱体,选用长烷基链的酸、氨、磷酸、氧化磷为配体;以高沸点有机溶剂为介质。

这一改进降低了成本以及对设备的要求,最主要的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产物在空气中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它们的潜在应用,有机相中的量子点必须通过进一步的表面亲水修饰才能具备生物亲合性。

但亲水修饰过程不但需要复杂的表面配体交换,而且会破坏纳米晶的发光性质。

因此,研究在水溶液中直接合成量子点,即水相合成法,对于量子点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3.3水相合成法水相合成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水溶液中利用水溶性的配体作为稳定剂,直接合成水溶性的纳米粒子。

目前主要有巯基化合物和聚合物作为稳定剂。

其中巯基化合物以性质稳定、价格便宜、毒性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

相比有机相合成法,水相合成法操作简单、成本低。

由于量子点是直接在水相中合成的,既解决了量子点的水溶性问题,又提高了量子点的稳定性。

但水相法往往耗时较长,需经过长时间的回流过程才能得到理想的荧光性能和尺寸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