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
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篇1核心提示:这是两首不同风格的赞美春天的古诗。
优点之处: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让学生学会运用图文文对照的方式进行古诗自主学习,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来辅助对诗歌内容的感知,降低了他们的理解坡度,也增强了学...这是两首不同风格的赞美春天的古诗。
优点之处:1.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1)让学生学会运用图文文对照的方式进行古诗自主学习,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来辅助对诗歌内容的感知,降低了他们的理解坡度,也增强了学习古诗的兴趣;(2)强化了对想象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读中想象的形式进行古诗的深入学习,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了对古诗意境的感知,提升了感悟、理解诗歌大意的能力。
不足之处:但由于时间问题,没能进一步让学生对其他描写春天的诗歌进行拓展延伸学习,因而没能让他们进行更多同类型诗歌的.拓展与丰富,多少显得有些遗憾。
改进措施:古诗教学应把字词随文学习,学生理解的词不在重复解释。
节省时间来拓展其他同类型的古诗。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篇2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
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满意之处: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调查。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古诗《登鹳雀楼》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读、能背了。
但发现学生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不但不认识诗中的一些字,而且,有的连字音也读不准,字形也不清楚,更不明白诗意及蕴含的道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参考3)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Keep pushing——
(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二年级学生受到思维能力的局限,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很少能够深入地去体会事物的本质,也很难理解抽象的描述,只会对那些形象鲜明、生动的东西感兴趣。
二年级学生的记忆力以形象记忆为主,根据二年级学生记忆力的特点,在对古诗教学中我想让孩子们对这首古诗产生兴趣,于是自编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大概内容为古诗翻译过来的内容。
孩子们听的非常的认真,也很感兴趣,于是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我向小朋友们出示了幼儿用书上古诗附加的图片,告诉孩子们登上这座高高的寺庙看星星的人叫李白,从而引出古诗的作者,然后很顺利地引出古诗。
在教孩子们背诵古诗的时候感觉干巴巴的背诵很没意思,连我自己教的都不起劲,于是我又把每一句诗编了动作,让孩子们边表演边背诗,果然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学的很认真。
最后我做动作孩子们都能背出古诗,顺利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思考更多有趣而又简洁的方式迅速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 1。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两篇)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一)本文有两首古诗。
一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于六月的一天早晨在西湖旁的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时所写。
作者没有写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绝句》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秀丽的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达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盼望回乡的心情。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 引导学生先弄懂古诗中的字词之意,并以课件辅助理解,如,“毕竟”之意为“到底”,“四时”之意为“四季”,“接天”之意为“与蓝天相接”,“无穷碧”之意为“异常碧绿”,“映日”之意为“在朝阳映照下”,“别样红”之意为“特别红艳”。
接着利用课件分别出示诗句的第一、二行和诗句的第三、四行,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之意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并配以图片让学生对画面具有更直观的印象。
2.让学生小组讨论读出古诗的停顿,并用左斜线标出,接着让学生诵读古诗,后来我大胆范读、引读,采用了男女生分句读等,最后还设计了看图吟诵古诗,总之朗读教学特色鲜明。
我觉得填空读也特别好,二年级的孩子特别小,采用各种读给出理解的支架,既理解了古诗的意境,也练习了朗读感受能力。
对古诗的范读,既为学生树立了读诗的榜样,还起到示范作用,把古诗的韵味诵读出来,才是学古诗的境界所在。
通过一段诵读视频,我给予学生一种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诵读愿望。
学生随着视频中的节奏或抑扬顿挫,或击掌为节拍,读出了诗句的意韵生动,凝练含蓄,更读出了诗句的独特韵味。
也践行了一上课告诉学生的“诵韵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成功之处本节课我认为成功之处是:1.上课时,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生字,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象,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古诗二首 (2)公开课教学反思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优点之处:1.抓关键字词,体会情感。
在设计中我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词,体会作者把景写活,在体会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像,每一句诗即是一幅画,引导学生抓好这些关键字词,想像画面读出情感,感悟诗人的喜爱之情。
2.学习生字时,由于是二年级的学生不用像一年级那样,我适当放手让学生从己有的知识想出识记的办法,注意了低中年级的对接,而且我还运用了字理识字的方法来辅助学生识字,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和积累。
3.注意语文课“听说读写练”相结合,实现学生的“双基”训练。
在设计中,我将这五要素融入到课堂中。
古诗以诵读为主,我在指导读时,则结合自己参加语文朗读培训班时学到的古诗朗读技巧来指导,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注意“横看三字尾,竖看起承转合”,教师范读指导,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
4.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差异,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
在课堂中,问题简单的给后进生回答,难的,同桌互助,如有自学后两句时,这方面的关注会更突出一些。
不足之处:1.教学时间的安排不适当,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在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把握不是很好,这还需不断地进。
2.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进,方法“增换调补”没有落实到位,出现学生在回答理解诗句时,还是停在按字解释上,只有几个尖子生可以用,这个方法有一定的难度,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使用。
3.在指导朗读时,由于时间的分配不妥,所以在“悟情”环节中,没能更深入地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所以学生在读时,诗人味没读出来。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改进措施:1.上课时间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时间,每到一个环节都有意识的去看看时间,严格按照备课教案来上课。
2.低年级重视多读,以读助讲。
减少老师的废话。
(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一、教学语言富有诗意
有人说,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诗意。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精炼而富有诗性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
学生灵活的思维被激活,发现的火花被点燃,诗意的表述被引发。
二、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开课,我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优美的音乐、画面等,把春天的种种意象变成一首“立体交响乐曲”,为学生奠定了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
三、读写结合,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
教学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是否激励、唤醒、鼓舞学生。
我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安排学生由说到编到创,这样的设计,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
在这样的学习场中,创新的火花时时闪现。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更有内在的成功体验。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古诗二首教学反思古诗二首》教学反思在教学《村居》一课时,我采用了各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在初步感知整首古诗的基础上,老师与学生配上哑语吟诵古诗,在肢体语言的帮助下,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在自己的头脑中能模模糊糊地创造出古诗所特有的意境。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没有让学生说出古诗的意思,而是让学生在吟诵中去感悟语言,在歌声中去想象意境,在舞蹈中去创造图画。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研究兴趣盎然,课程结束了,但是韵味永存。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本节古诗教学课,引导学生掌握研究古诗的方法,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具体体现。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搭建平台,通过理解字词的意思,通过一遍一遍地诵读,进一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咏柳》的整堂课教学来看,流程进行得很好。
老师引导学生从对“咏”的理解,到对柳树从远到近的认识,以及作者从观察到想象体现出的___的无限热爱之情,课堂中呈现得都很好。
不足之处是,老师表现得多,学生发挥得少,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如果在课中先让学生画一幅自己眼中的柳树,并写上一两句赞美柳树的话,好让学生提前从色彩方面感知一下碧玉妆成般的柳树,也从形态方面感知何为万条绿丝绦。
这样一来,学生对古诗内容较容易理解一些。
古诗二首》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村居》是清朝文人___写的一首诗。
全诗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儿童活泼可爱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咏柳》是首咏物诗,重点是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述的场景。
一、教学效果:在古诗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比如,对于《村居》这首诗,我们可以通过演示一组与诗词有关的春天的景物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所看到的景象。
同时,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在教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后,我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回顾。
1. 导入环节。
- 我以一个有趣的古诗小谜语开始了课程,目的是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从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来看,这个导入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我发现,对于个别孩子来说,这个谜语有点难理解,下次可以选择更简单直白且与古诗内容联系更紧密的导入方式。
2. 字词教学。
- 在讲解古诗中的生字词时,我采用了多种方式,像让孩子们观察字形结构、玩猜字游戏等。
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参与,不过在一些较难的字词上,如“绦”这个字,尽管我解释了它是丝织的带子,但孩子们还是很难想象出它在诗中的画面感。
我想下次可以准备一些实物或者图片来辅助教学,这样会更加直观。
3. 诗句解析。
- 在解析诗句的时候,我尽量用比较口语化的方式去讲解。
比如在讲“碧玉妆成一树高”时,我就说:“就像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她打扮得超级漂亮,那这棵柳树啊,就像是被精心打扮过的一样,高高地站在那儿呢。
”孩子们听了都哈哈大笑,感觉他们理解起来更容易了。
但是在讲解古诗的意境方面,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
有时候我会过于注重诗句的字面意思,而没有引导孩子们去深入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和情感美。
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们这是说春风像剪刀一样剪出了细叶,却没有让他们充分去想象春风像剪刀一样轻柔又神奇地创造出这一美景的画面。
4. 朗读教学。
- 朗读是古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带着孩子们读了很多遍,有齐读、个别读、分小组读等。
孩子们读得很有热情,但是在朗读的节奏把握上,还需要更多的练习。
有些孩子读得太快,就像在念顺口溜,没有把古诗的韵味读出来。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指导朗读节奏的时候,没有让孩子们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停顿。
下次我可以通过拍手打节奏或者用简单的符号标记停顿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
5. 拓展环节。
- 在拓展环节,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其他古诗。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汇总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汇总课文15《古诗二首》第一课时:诗,同学们从小就会接触到。
同学们会被很多古诗。
因此,对于古诗,同学们会比较感兴趣。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
在导入本课学习时,我出示了一组西湖美景的图片,那美丽的风景,靓丽的颜色很快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纷纷点评西湖美丽的景色,气氛非常热烈。
趁着这个机会,我赶紧导入了本课的学习。
这样同学们带着饱满的情绪,用高昂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教学中。
二、运用读来解决问题。
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注重对同学们对读的引导。
我让大家用多种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对生字和诗句加以指导。
首先,我对生字的读法和写法加以指导,提醒他们解决生字词。
三、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来把握诗句的内容。
对于诗句意思的理解,只要能解决重点词语就可以了。
因此,我注重对诗句重点词语的理解。
在解决了重点词语的意思后,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激发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想象占有很重要的地方。
通过想象,我们会获得更好的体验。
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读诗句,又运用西湖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的想象,让他们仿佛身在其中,产生美的感受。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我对让同学们搜集荷花的诗句这一环节把握不够,指导不够,让作业流为形式,没有真正起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作用。
第二课时: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言简意赅,意境深远。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一、知诗人,解题意。
对于唐代的诗人,同学们首先会想到李白,然后是杜甫。
在引入本课的学习时,我先从李白引入,然后介绍杜甫,这样让同学们同时对两位伟大的诗人加深了印象。
二、引导阅读。
诗歌的朗读是需要划分节奏的。
由于这首诗中没有难懂的词语,所以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划分诗句的节奏,让同学们依据节奏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味,给同学们增加美的感受。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教学反思(精校本)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反思《古诗二首》教学,我觉得既有优点,也有不足。
一、优点本课教学的优点就在于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从学生踊跃发言的课堂表现,以及下节课对本课教学检查的成绩上都可以看出。
但教学效果往往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着的,那么这一课促进课堂高效的因素有哪些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学设计的新颖有趣。
以前我对古诗的教学一般都是先读背后鉴赏的。
首先是把它当作读背材料加以读背,因为还没有理解诗意,读背也就基本上是死记硬背。
其次才是鉴赏,我一直的做法是从词句的翻译着手,然后赏析,最后讲解学案和巩固案上的练习。
仔细思量,这样的鉴赏教学设计不仅琐碎而不连贯,教学的理念也是相当的落后。
试图一一对应地用散文语言来翻译那充满灵性的诗句,常常使诗失去了固有的韵味;而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也是以剥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代价的,结果是吃力而不讨好;为应对考试而编写和讲解学案和巩固案上的练习,难以避免地有将文学鉴赏课改换成习题讲解课之嫌。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对古代诗歌教学,仅仅当作读背材料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机械灌输、被动接受也是不行的。
必须教给学生古诗赏析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自己去欣赏品位,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进行诵读积累,才能使古诗教学的目标真正达成。
本着上述考虑,我在本课备课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设计,通过大量的查阅和思考,决定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先对诗歌进行赏析,再在赏析的基础上指导诵读。
“诗言志。
”诗歌是抒情文学,绝大多数诗歌抒发的情感都是可以用诗句来概括的。
我们老师如果能够找到并给出能够概括这种情感的诗句来,让学生顺着这个诗句去自主赏析,实际上就相当于给学生一把钥匙,让学生去打开保险柜一样,学生主动了,本来感到困难的赏析也变得容易了。
古诗二首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古诗二首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哎呀,说到这古诗二首二年级下册的教学,我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教这古诗二首的时候,我一开始觉得应该挺简单的,不就是两首古诗嘛,让孩子们读一读、背一背,理解理解意思不就完事儿了?可真教起来,才发现没那么容易!我先带着孩子们读,那声音倒是响亮,可我一听,这哪是读诗啊,简直就是扯着嗓子喊!我就问他们:“你们这样读,能体会到古诗的美吗?”他们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我觉得可能是我引导得不够,就开始一句一句地给他们讲解诗意。
讲着讲着,我发现有的孩子眼睛都直了,可能是觉得太枯燥了。
我心里就犯嘀咕:“这可咋办?” 于是,我灵机一动,给他们讲了个小故事,把古诗里的情景套进去。
嘿,这下他们来精神了!可是,等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对古诗的理解时,又乱套了。
有的孩子说的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我当时就着急了:“这咋教了半天还不懂呢?” 但又一想,也许是我讲得太快,他们还没消化。
后来做练习的时候,我发现不少孩子还是会写错字,比如“柳”字,好多人把右边写成“卯”。
我就奇怪了,我不是强调了好几遍吗?难道是我讲得不够清楚?再看看背诵,有的孩子背得磕磕绊绊,我问他:“你回家没读吗?”他低着头不说话。
我想,可能是作业太多,没时间读。
可这也不是理由啊,读古诗能花多少时间?不过,也有让我欣慰的地方。
有几个孩子能把古诗里的画面画出来,画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这说明他们是真的理解了,对吧?教完这课,我反思了好久。
我觉得以后教学不能太死板,得多想点有趣的法子,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古诗。
也许可以让他们演一演古诗里的情节,或者来个古诗朗诵比赛?你们说,我这样想对不对?我以后到底该怎么教,才能让孩子们都学好古诗呢?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啊!但我相信,只要我多琢磨,多尝试,总会找到好办法的,你们觉得呢?。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课文1《古诗二首》教学反思:这是两首不同风格的赞美春天的古诗。
优点之处:1.着重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让学生学会运用图文文对照的方式进行古诗自主研究,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来辅助对诗歌内容的感知,降低了他们的理解坡度,也增强了研究古诗的兴趣2.强化了对想象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读中想象的形式进行古诗的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了对古诗意境的感知,提升了感悟、理解诗歌大意的能力。
不足之处:但由于时间问题,没能进一步让学生对其他描写春天的诗歌进行拓展延伸研究,因而没能让他们进行更多同类型诗歌的拓展与丰富,多少显得有些遗憾。
改进措施:古诗教学应把字词随文研究,学生理解的词不在重复解释。
节省时间来拓展其他同类型的古诗。
2《找春天》教学反思:《找春天》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的情感。
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
优点之处: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春天,虽然现在的天气仍然给人一种冬季的气息,但是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还是可以找到春天的迹象的,孩子们曾经感遭到春天来了。
这一系列活动让浓浓的春意进驻学生的心间,为学生走进文本作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2.诵读感悟,品味语言。
在本课的教学中,安排了多种朗读方式。
通过诵读与想象的结合,调动了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体察到了语言的意境美。
3.课外延伸,积累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即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以“(),那是春天的()吧?”和“她在……”的典型句式为依托,引导学生模仿、迁移,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领悟,另一方面让学生得到了切切实实的语言训练。
不足之处:在“说”的环节,如果能为学生提供句式,下降说话的难度,会让他们容易产生成就感,对说话会愈加不畏惧。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第一篇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我教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后的一些想法。
教这两首古诗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那小模样,真是可爱极了!我一开始特别担心他们理解不了古诗里的意思,毕竟这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有点难。
但当我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画面来解释时,他们居然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呢,在课堂上还是有几个小调皮偶尔会走神。
哎呀,这可让我有点着急,得想办法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来。
让我开心的是,大部分孩子在朗读古诗的时候,声音可响亮了。
那童声童气的朗读,感觉就像一群小诗人在吟诵。
还有啊,在提问环节,有些孩子的回答真的让我惊喜万分,他们的小脑瓜里居然有那么多奇妙的想法。
但是,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说,可以多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象古诗中的画面,然后分享出来。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有欢笑,有惊喜,也有不足。
我会继续努力,让孩子们更加喜欢古诗,感受咱们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二篇哈喽呀!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我给二年级小朋友教古诗二首的那些事儿。
一开始上课,我心里还有点小紧张呢,怕小朋友们不喜欢古诗。
结果呢,他们一看到大屏幕上的古诗,那小眼神立马就被吸引住了。
教的过程中,我尽量把古诗讲得简单有趣。
像做游戏一样,带着他们一句一句地理解。
可还是有几个词,孩子们有点迷糊,看来我解释得还不够清楚。
小朋友们读诗的时候,那声音可甜啦。
不过,有的小朋友读音不太准,我得一个一个帮他们纠正。
课堂上做练习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孩子很快就做完了,还做得特别好;但有的孩子就有点吃力。
这让我明白,以后布置作业要更有针对性。
还有哦,小组讨论的时候,那场面可热闹了,每个孩子都争着说自己的想法。
看着他们积极的样子,我心里特别欣慰。
但是我也发现,自己给孩子们自主思考的时间还是少了点,以后得让他们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这一次的教学,让我更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啦,我也会不断改进,让古诗课变得更精彩,让孩子们都能在古诗的世界里快乐遨游!。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课文古诗二首(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能够:
1.了解中国古诗的韵律和结构;
2.能够感受古诗的婉约和含蓄;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朗读能力。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学习两首古诗:
1.李白《将进酒》
2.杜甫《登高》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老师出示李白的《将进酒》古诗,用音乐的方式播放一遍,带领学生听诵古诗,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语感。
Step 2:学习《将进酒》
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将进酒》的韵律和结构特点:
–七绝:诗句四个字,四句一组;
–抑扬格:一上一下,两个字押韵。
2.老师播放唐代乐曲《将进酒》,带领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婉约和含蓄。
Step 3:学习《登高》
1.老师出示杜甫的《登高》古诗,让学生读一遍,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韵律和结构特点:
–七绝:诗句四个字,四句一组;
–抑扬格:一上一下,两个字押韵。
2.老师播放大自然风景画面,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Step 4:反思
1.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于这两首古诗的理解以及感受进行反思。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韵律和结构特点来创作自己的古诗。
3.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诗的韵律和结构,通过听诵和朗读,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感。
同时通过反思,学生对于这些古诗的理解和感受更加深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古诗。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精选20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精选2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篇1《古诗两首》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一课的内容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雨》表达的是对春天的喜爱,而《春晓》则侧重诗人爱春、惜春的感情。
在备课的时候,我感受到无论是生字还是重点词的意思,第一首诗都比第二首难理解一些。
因此将两首诗分两个课时分开教学。
如何上好古诗教学的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我是这样做的:一、让学生自主识字。
本课7个生字,有6个是左右结构的生字。
我同时出示“乃、随、潜、润、细”几个生字,让他们自由识记。
接着我问:“你已经会写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纷纷发言:“细”用“绞丝旁”+“田”;“潜”用“三点水”+“替”;“润”用“三点水”+“闰”这几个字的书写,孩子们很快就解决了。
接着我就让学生给这些字分别找找朋友组组词,他们还是学的很积极主动。
对于另外一个生字“乃”字,我让学生书空笔顺,解释了这个字的意思。
二、《春雨》这首诗。
学生在《古诗文诵读》里早就背过,重点是理解意思,我围绕“好雨”一词让学生探索:哪里体现出是“好雨”?学生首先找到的是“润物细无声”,说明对第一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还不太理解。
我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春雨及时的重要性,学生很快体会到春雨的及时。
最后让学生再读原题《春夜喜雨》,感受春雨随风悄悄地飘洒下来,无声无息地滋润万物。
体会诗人赞美春雨的及时无声的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不足之处:上课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当学习“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好雨呢”时,学生说雨下的很及时,没有给予肯定,有些欠缺。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反思(通用10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反思(通用10篇)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学反思篇1古诗的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每个人都明白,如果古诗教学得好,那将会给孩子带来多大文化的体味与快感,但是处理起来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古诗教学“五步法”——:①课前查询知诗人。
②介绍背景解诗题。
③质疑讨论明诗意。
④想像诵读悟诗情。
⑤迁移应用背诗文。
许多老师都了然于胸,但是操作起来,并不是很轻松,特别是第四步悟诗情入诗境,总觉得怎么做都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步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当中去。
因此,最后落得个读古诗认生字,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诗歌的内容说一说,再背一背,默一默了事。
这样的做法其实存在许多问题的:一是没有关注到学情。
现在的孩子,在小学之前,或多或少都有接触过唐诗,唐诗中的名篇总有部分是耳熟能详的,加上我们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背诵《小学生经典诵读》这一套书,所以入选我们课文的诗歌90%学生已经提前背诵过的。
那么朗读、背诵这一关就可以省去许多时间。
省出来的时间干什么呢?需要我们老师去思考。
二是没有关注到诗的文化内蕴。
学古诗与学现代文相同的是,利用教材学习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但是古诗为何历经千余年仍然令人传诵难忘呢?这与古诗的语言精练、画面丰富,用词准确、内涵博大、意境深远,读时朗朗上口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果老师不能通过一首首古诗让学生逐渐步入古诗的大门,窥取个中的奥秘,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怎么才能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呢?一是要充分了解学情。
细到什么程度,学生有多少人多读会背这首诗,有多少人已经能认读诗中的每一个生字。
这样,课前的检查才能更加有的放矢。
老师的任务是教学生不懂的不会的,或者是似懂非懂的,或者是学生根本就不会注意到的知识内容方法。
像我这个星期教的《望庐山瀑布》与《绝句》这两首古诗,班级里除了新来的陈浩及个别去年经典诵读不过关的同学不会背之外,其余的学生都会背诵。
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把重点放在“庐与炉”两个生字上,这两个生字如果不能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来历与不同,学生是很容易混淆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一、色彩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
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二、结构美。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
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
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
三、意境美。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低头瞥见门外停着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不禁喜上心头。
短短四句诗,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
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但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对古诗了解得多么透彻,理解得多么深刻,只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并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就可以了。
理解诗句的意思我给学生设计了两个梯度:这首诗的前两句意思浅显,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自己来说,后两句意思学生比较难以表达,所以以老师的讲解为主。
整首诗四句话的理解,我都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
如: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一起跟着大诗人杜甫去他的家乡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含反思(必备精品)
17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本课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
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一)初读1、自由练读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3、齐读(二)理解诗句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
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
荷花格外红艳,红得另有一种模样)小结: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4、齐读古诗课件出示三、体会诗情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反思《古诗二首》教学,我觉得既有优点,也有不足。
一、优点
本课教学的优点就在于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从学生踊跃发言的课堂表现,以及下节课对本课教学检查的成绩上都可以看出。
但教学效果往往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着的,那么这一课促进课堂高效的因素有哪些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
一是教学设计的新颖有趣。
以前我对古诗的教学一般都是先读背后鉴赏的。
首先是把它当作读背材料加以读背,因为还没有理解诗意,读背也就基本上是死记硬背。
其次才是鉴赏,我一直的做法是从词句的翻译着手,然后赏析,最后讲解学案和巩固案上的练习。
仔细思量,这样的鉴赏教学设计不仅琐碎而不连贯,教学的理念也是相当的落后。
试图一一对应地用散文语言来翻译那充满灵性的诗句,常常使诗失去了固有的韵味;而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也是以剥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代价的,结果是吃力而不讨好;为应对考试而编写和讲解学案和巩固案上的练习,难以避免地有将文学鉴赏课改换成习题讲解课之嫌。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对古代诗歌教学,仅仅当作读背材料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机械灌输、被动接受也是不行的。
必须教给学生古诗赏析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自己去欣赏品位,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进行诵读积累,才能使古诗教学的目标真正达成。
本着上述考虑,我在本课备课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设计,通过大量的查阅和思考,决定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先对诗歌进行赏析,再在赏析的基础上指导诵读。
“诗言志。
”诗歌是抒情文学,绝大多数诗歌抒发的情感都是可以用诗句来概括的。
我们老师如果能够找到并给出能够概括这种情感的诗句来,让学生顺着这个诗句去自主赏析,实际上就相当于给学生一把钥匙,让学生去打开保险柜一样,学生主动了,本来感到困难的赏析也变得容易了。
而赏析后再指导诵读,也就使教学流程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自然而合理。
二、激趣手段的简单奏效
仅仅依靠教学设计的新颖有趣来促进课堂高效是难以持久的(教学设计虽然可以不
止一种,但想永远的新颖有趣难以做到)。
要促进课堂高效,必须有简单容易操作而又确实奏效的手段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所以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中,这种激趣手段就是奖励条例。
我在课堂上宣布了这样的奖励条例:凡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发言而能答对问题的;或注意听讲、主动订正出同学发言错误的;或能够主动进行诵读展示而能够赢得师生掌声的,均可免做本课学案。
这条奖励条例在课堂上实施起来很简单,只要注意记下主动发言的就可以了。
而这个条例能够奏效是基于对学情的正确把握。
现在班级后进生比较多,不认真听课、不想写作业,甚至扰乱课堂的还是比较多的,而且长期的写学案也确实使不少人对学案产生了厌恶感,所以用免写学案作奖励确实能够吸引不少后进学生投入课堂学习,调动起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而那些平时就认真学习的同学,看到原来不认真听课的都发言了,自然也不甘示弱,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二、不足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追求永远是没有止境的,因为艺术永远不可能有完美。
就这节教学效果比较好的课而言,反思起来也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缺点,查找资料(包括诗后赏析及课外资料)的时机也得很好地控制一下了,可以查找的时候鼓励查找,不该查找的时候就一定不能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