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派诗歌(精)

合集下载

象征主义诗歌作品十首

象征主义诗歌作品十首

象征主义诗歌作品十首题记:读象征派是学习,写象征派是一种娱乐。

写不娱乐并行,人生之充实也。

诗不在于写了什么,而在于什么才是你要说的。

请说出你未说的,那隐藏在时间暗面的真实。

*题记象征主义诗歌作品十首一【LED灯】一片光中找到你骨感的美人竟瘦心了用竹篱搭建的半壁诗行采着你的亮,行走的路很近夜收下你会弯曲的光线拉着我的眼行走直到白天离开倦了时要倚你的温情来照亮一片水域二【广场】是节日的灯点亮了一串烟光广场的语声烤炽着七月的蒸夏庭前舞台上魅惑的音乐戒者是夜来到你的梦窗用心花织就的生的丝雨色彩被何样笛声侵扰了夜唱在弯弯曲曲的心事里许是那舞动身影里的忘我把心窗装扮出一首歌在你梦着的时候热爱你的爱还记得月下的一首诗你我都远了花朵才有了一片泉壤三【灰尘】从灰烬里走过的我的心在你的笑里划了一刀做成骨头用滴落的血让死神吸去到树上长成叶子中间的花朵——你四【名字】手心里发着光的星星我的名字夜总是输光他的美我在它的眼睛里怀念土地把生养的故事写在天空手心远了祖国远了我流下泪洗我的名字发白五【漂流瓶】盛装着水的透明了心的从石头里跑出来——的瓶子飘入海里瀑布般落下——的季节清凉的叶子问我远了倦了歇了的心还有多久到来六【裙子】昨日一场风卷起了我的裙我发现快乐藏进了花心轻舞时,我一不小心丢失了一串梦里的爱情如我聆听大海的秘密弹奏浪花的手舞蹈着波涛的恋情裙掀起的风轻触礁石的思想问于朵会为它织霞吗七【水粉】混合你来修饰我花的影子的水粉光落下的片片诗定是你五彩的花瓣我藏进你花瓣的颜色骑一辆摩登时代的自行车很旧式所有相遇的情景远了又远只有你才有它花季的语言你看见了诗吗在你衣装上微小的珠串它们阳光下的闪烁我的诗便是编织于上八【夏的睫毛】很远了寒水的夏的睫毛长长话语细微心事里的一丝缠绵离走了春时的惆怅目光忧郁的心结挽留住夜什么呢一捧水拍打出凉爽亲密如唤情人到来的殷切若雨般骄傲了树、花和你的言语九【珍珠链】项颈上串着的紫色珠链是昨日里拾掇的不眠一滴珠光里的幽语将大海送进了谁的夜高贵的花朵昨日落了几瓣矫阳里戴一顶紫英的草帽珍藏的梦声在庭院静悄我俯身拾起草花的笑十【装饰】风装饰了春夏雨装饰了画帘一只蝴蝶装饰了思念你的红装饰了谁海用贝壳装饰沙滩礁石用浪声装饰海涛的岸海用它自己装饰地球可你看到的大海失却了什么呢。

20年代新诗(4)象征派

20年代新诗(4)象征派
了零度的文艺界,怎不叫人顿起很深的注意呢?‛ 周作人也评价道:‚这种诗(《微雨》)是国内所无,
别开生面的作品。‛
2. 艺术特征
颓废与神秘、朦胧与晦涩、感伤与慨叹。
常用的意象:寒夜、死亡、枯骨、坟墓、落
叶、狂风、荒漠、残月、夕阳、污血等。
波德莱尔
魏尔伦
兰波
瓦雷里
弃妇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 长染在游鸦之羽, 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 静听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侧, 永无热泪, 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一个有统一性的诗,是一个统一性的心情的反映,是内生活
的真实的象征。心情的流动的内生活是动转的,而它们的流动 动转是有秩序的,是持续的,所以它们的象征也应有持续的。
一首诗是一个先验状态的持续的律动。‛
‚中国现在的诗是平面的,是不动的,不是持续的。我要求立 体的,运动的,在空间的音乐的曲线。我们要表现我们心的反
我们要住的是诗的世界,我们要求诗与散文的清楚的分界。我们要
求纯粹的诗的Inspiration.
第二,提倡诗的暗示而反对说明。
‚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要有大的暗示 能。诗的世界固在平常的生活中,但在平常生活的深处。 诗是要暗示出人的内生命的深秘。诗是要暗示的,诗最 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世界里的东西。诗的背后要有大
李金发的第二任妻 子,德国女郞屐妲
李金发与夫人合影
诗集:《微雨》(1925)、《为幸福而歌》 (1926)、《食客与凶年》(1927)。但大多都作于留
法的1923年。

波德莱尔的诗

波德莱尔的诗

波德莱尔的诗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作为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鼻祖和现代主义诗歌先驱,波德莱尔身上充溢着一种大胆的反叛精神。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尊他为“最初的洞察者,诗人中的王者,真正的神”。

波德莱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时刻都有两种要求,一种趋向上帝,一种向往撒旦。

对上帝的祈求或是对灵性的祈求是向上的愿望,对撒旦的祈求或是对兽行的祈求是堕落的快乐。

《但未满足》奇异的诗神,棕色如同一个个长夜,混合着麝香和哈瓦那烟叶的芬芳,某道巫术的作品,热带草原的浮士德,肋部如黑木的女巫,漆黑午夜的孩子,我酷爱“坚贞”、鸦片及“长夜”,你灵药般的嘴里爱情正神气活现;当我的欲望向着你进发如沙漠旅队,你的眼睛就是雨水池,我的烦恼在渴饮。

这两只黑色大眼是你灵魂的气窗,哦,无情的魔鬼!少喷些火焰吧;我不是斯堤刻斯河,不能拥抱你九次,唉,我也不能啊,放荡的悍妇,粉碎你的勇气,将你带入绝境,在你的地狱之床上变成普鲁塞庇娜!《头发》哦,浓密的毛发翻卷到脖子上!哦,发卷!哦,满是慵懒的芳香!销魂啊!沉睡于你的头发里为了让今晚幽暗的寝房充满这回忆,我要将它像手帕一样在空气中挥舞。

无精打采的亚洲,烈日炎炎的非洲,整个遥远的世界几乎已无所存焉,却活在你的深处,你这芬芳的森林!就像别人的精神悠游于音乐之上,哦,爱人!我的精神在你的芳香里畅游。

我将去那树和人都元气充足的所在,他们在气候的炎热中久久地痴迷;粗壮的发辫,权当将我托举的波涛!黑木般的大海容纳着一个炫目的梦境那儿有船帆、桨手、舰旗和桅杆:一个喧闹的港口,我的灵魂大口畅饮着芳香、声响和色彩;一艘艘船滑行在黄金和闪光织物中,张开宽大的臂弯拥抱晴空的荣光晴空中颤动着永恒的热量。

我要将我那钟爱于迷醉的头颅,潜入这层层封闭的黑色海洋;而我敏锐的精神得到船摇的轻抚,将再度找到你,哦,丰饶的懒散!这馥郁的闲暇,无穷无尽的摇荡!蓝色的头发,是黑暗拱起的顶蓬,带给我浑圆又寥廓的湛蓝天空;在这弯曲的灯芯那细细绒毛的边缘,我狂热地陶醉于混合的香味,那是椰子油、麝香和柏油的气味。

象征诗派

象征诗派
1919年11月,“男儿当志在四方”,赴法学雕塑,巴黎美院,节俭清苦。孤独寂寞“没有女朋友,没有中 外诸色人的交际,没有物质的享受…所谓花都的纸醉金迷,于我没有份,我是门外汉”
雕塑之外,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象征派诗歌,视魏尔伦、波德莱尔为“名誉老师”,对《恶之花》手 不释卷。①性格气质上的孤僻抑郁,对人世的悲观认识②游子的凄苦、孤单,弱国子民的自卑、愤懑③进步书籍 使他觉得人类社会罪恶太多,但没有反抗。改造社会的朋友圈子,遂沉醉于愤世嫉谷、颓废感伤的象征派诗作中。
贡献
贡献
早期象征派诗人的试验对新诗艺术发展的贡献:正像朱自清后来所总结,"多远取喻",即"在普通人以为不 同的事物中看出同来","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在诗的组织上常用省略法,即将诗人在构思过程中由一个形 象到另一个形象之间的联想过程全部省略,只将最鲜明的感官形象推到最突出的地位,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搭 起桥来。
创作特色
艺术手法
首要特点
不同之处
首要特点
(一)创造感伤颓废的情调,是象征主义诗派的首要特点。
李金发(1900-1976)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出生于富商家庭,但生活节俭,使他自幼体弱多病,严父的管 束让他觉得生活乏味,母爱无瑕顾及众多的子女,“我的童年是在无生趣中过去的。”----性情孤辟抑郁。
如果说新月派诗人的"新诗格律化"主张与实践是对早期白话诗的"非格律化"的一次历史的反拨;随着新诗自 身的发展,胡适"作诗如作文''的理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置疑。正面向胡适提出挑战的,是1926年早期象征派 诗人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这篇文章:"胡适说:作诗须如作文,那是他的大错。"穆木天因此提出了 自己的主张:"先当散文去思想,然后译成韵文,我以为是诗道之大忌","得先找一种诗人的思维术,一个诗的 逻辑学","用诗的思考法去想",用"超越"散文文法规则的"诗的文章构成法去表现"。他于是进而要求"诗与散文 的纯粹的分界",创作"纯粹的诗歌"。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 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内 生命的反射","是内生活真实的象征"。其次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 说明的。说明是散文的世界里的东西。诗的背后要有大的哲学,但诗不能说明哲学","诗不是像化学的H2+O=H2O 那样的明白的,诗越不明白越好。明白是概念的世界,诗是最忌概念的"。

象征派诗歌

象征派诗歌

象征派诗歌1. 象征派诗歌的起源与意义1.1 象征派诗歌的定义1.2 象征派诗歌对于文学的贡献2. 象征派诗歌的典型代表2.1 马拉美2.2 蒙德里安2.3 雅克·德里达3. 象征派诗歌的主要特点3.1 感官体验的象征3.2 色彩的象征意义3.3 抽象与现实的结合4. 象征派诗歌影响的扩散与影响4.1 二十世纪詩歌運動4.2 音樂與繪畫上的影響4.3 象征派诗歌对当代文化的影响5. 结语笔者所编写的文章旨在探讨象征派诗歌的起源、意义、典型代表、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象征派诗歌的艺术魅力,并认识到它对于文学和当代文化的重要性。

1. 象征派诗歌的起源与意义1.1 象征派诗歌的定义象征派诗歌是一种追求表达感官体验、感受与抽象结合的诗歌形式。

它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对于象征主义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象征派诗歌在表达主题和情感时,常常使用象征性的比喻、隐喻和意象,以传达更加深刻而隐晦的含义。

1.2 象征派诗歌对于文学的贡献象征派诗歌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表达方式,将抽象思维和感官体验相结合,以表现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它不仅深化了诗歌的意义,丰富了人类对于艺术的理解,还对于后续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 象征派诗歌的典型代表2.1 马拉美法国诗人马拉美是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和重要代表。

他的诗歌作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花与恶》等,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追求自由的欲望,颠覆了传统诗歌的表达方式,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2 蒙德里安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也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抽象艺术作品中,运用了几何形状和颜色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于现实和理性的反思,强调了内心感受和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

2.3 雅克·德里达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通过对象征派诗歌进行思考和解构,对诗歌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早期象征派诗歌与李金发的诗歌创作

早期象征派诗歌与李金发的诗歌创作

早期象征派诗歌与李金发的诗歌创作一、“纯诗”概念的提出20年代中期以李金发和创造社后期三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崛起于中国诗坛。

他们都倾向于法国象征派,都受着法国现代派诗人波特莱尔、马拉美等的影响。

1、“纯诗”:诗歌观念的变化从“表达”功能转向“表现”功能。

对胡适“作诗如作文”的置疑。

(1)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要求“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

诗的领域是“纯粹的表现的世界”;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

(2)王独清《再谭诗》:突出“感觉”的因素,强调“色”“音”的交错。

(3)早期象征派:将“诗的贵族化”发展到极端。

提倡诗要用暗示,反对直接说明,认为诗越不明白越好。

主张“用诗的思考法去想,用诗的文章构成法去表现”。

东西方诗歌“沟通”理想。

其诗歌观念和表现的“内转”是受西方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也是向传统诗词的靠拢。

二、李金发的象征诗歌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微雨》于1925年11月由北新书局出版。

后又出版了《为幸福而歌》(1926年11月,商务)和《食客与凶年》(1927年5月,北新)两部诗集。

李金发的诗歌特点:内容上——多是伤春悲秋,哀风叹雨,充满消极厌*世,抑郁凄凉的愁苦情绪和颓废色彩。

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象征、暗示、通感、隐喻、联想、寄托等手法,打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学准则,营造出具有朦胧和神秘色彩的氛围和情境。

“远取譬”与“省略法”的思维、构思和表现手法。

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感官呈像常用省略法。

《弃妇》联类不穷的自由联想,暗示的力量,选用文言词语的陌生化效果。

象征主义诗歌(上)

象征主义诗歌(上)

作者: 袁可嘉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页码: 92-99页
主题词: 后象征主义;象征主义诗歌;波德莱尔;现代派文学;八十年代;音乐性;现代文学;文学体裁;浪漫主义;象征派诗
摘要: <正> 一、概述在欧美现代派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派别当推象征主义诗歌。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的坡和波德莱尔的创作和理论。

1886年,“象征主义”这个称谓首先在法国出现,这股思潮在1910-1925年间扩及欧美各国,世称“后象征主义”,由此确立为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渗透到各种文学体裁。

大致以本世纪初为起点的后象征主义是划分西方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法国正式打出旗号的象征主义是对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

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

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

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篇一: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本文从李金发的创作入手,评论了李金发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和作认为李金发引进和创作的象征主义诗歌在诗歌形式和诗歌意象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历史地位一提起李金发的名字, 许多人并不陌生, 因为他总是和一个诗歌流派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个诗歌流派在20年代中后期风靡一时, 虽然它不属于诗歌发展的主流, 但它断断续续地影响了中国新诗坛70余年, 迄今诗坛上最前卫的现代诗派, 仍能从它那儿追溯到或明或暗的承接关系, 它就是象征诗派, 而象征诗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便是李金发。

象征主义并非中国产舶来品0,李金发则是介绍它到中国诗里来的正因为如此,当年名不见经传的20 余岁的李金发名噪一时, 尽管从他成名起批评便伴随着他, 而他的诗作虽多名作却极少, 但是, 他在现代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他对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象征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 其先驱者是查理#波特莱尔charlesbaudelaire, 1821) 1967) 他以其诗集5恶之花6 和文学理论著作 5美学探奇6、5浪漫派艺术6, 从创作实践到理论倡导, 充分阐示了象征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 在题材上, 他一反浪漫派末流歌咏风花雪月的陈词滥调, 把艺术的视野转向城市生活的喧嚣丑恶和现代人们内心的苦闷颓废。

他说: 在我看来,把恶之美提炼出来是有趣的。

0 在艺术方法上,他打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直抒胸臆和客观白描等艺术手段, 主张用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来暗示显现内心的微妙世界。

他认为人的内心活动与外在事物之间存在契合与感应的关系, 自然界的气象万千和草木风云都是可以向人们发出感应气息的象征的森林0。

波特莱尔的这些艺术原则,后来就成了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以及整个现代诗派的基本倾向和艺术手法。

到19 世纪80年代, 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新崛起的诗派正式形成, 代表人物是保尔#魏尔伦paulverlaine, 1844) 1896) (arthurrimbauol, 1854) 1891) 和史推方#马拉美 stphane mallrm 1842)1898) 。

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

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

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篇一: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本文从李金发的创作入手,评论了李金发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和作认为李金发引进和创作的象征主义诗歌在诗歌形式和诗歌意象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历史地位一提起李金发的名字, 许多人并不陌生, 因为他总是和一个诗歌流派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个诗歌流派在20年代中后期风靡一时, 虽然它不属于诗歌发展的主流, 但它断断续续地影响了中国新诗坛70余年, 迄今诗坛上最前卫的现代诗派, 仍能从它那儿追溯到或明或暗的承接关系, 它就是象征诗派, 而象征诗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便是李金发。

象征主义并非中国产舶来品0,李金发则是介绍它到中国诗里来的正因为如此,当年名不见经传的20 余岁的李金发名噪一时, 尽管从他成名起批评便伴随着他, 而他的诗作虽多名作却极少, 但是, 他在现代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他对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象征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 其先驱者是查理#波特莱尔charlesbaudelaire, 1821) 1967) 他以其诗集5恶之花6 和文学理论著作 5美学探奇6、5浪漫派艺术6, 从创作实践到理论倡导, 充分阐示了象征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 在题材上, 他一反浪漫派末流歌咏风花雪月的陈词滥调, 把艺术的视野转向城市生活的喧嚣丑恶和现代人们内心的苦闷颓废。

他说: 在我看来,把恶之美提炼出来是有趣的。

0 在艺术方法上,他打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直抒胸臆和客观白描等艺术手段, 主张用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来暗示显现内心的微妙世界。

他认为人的内心活动与外在事物之间存在契合与感应的关系, 自然界的气象万千和草木风云都是可以向人们发出感应气息的象征的森林0。

波特莱尔的这些艺术原则,后来就成了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以及整个现代诗派的基本倾向和艺术手法。

到19 世纪80年代, 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新崛起的诗派正式形成, 代表人物是保尔#魏尔伦paulverlaine, 1844) 1896) (arthurrimbauol, 1854) 1891) 和史推方#马拉美 stphane mallrm 1842)1898) 。

早期象征派诗人代表——李金发资料

早期象征派诗人代表——李金发资料

(四)象征诗派的诗歌特点
1、强调诗歌具象的多义性。 2、比喻的运用多取远譬。 3、在诗的组织上常用省略法。 4、感觉世界过于狭窄,感情 上存有一定的颓废倾向,句法 过于欧化。
艾青:象征派诗歌“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 它所包含的,同时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 远的东西”。 朱自清:“象征诗派要表现的是些微妙的意 境,比喻是他们的生命,但是‘远取譬’而 不是‘近取譬’……他们能在普通人以为不 同的事物间看出同来,他们发现事物的新关 系,并且用最经济的方法将这种关系组织成 诗;所谓‘最经济的’就是将一些联络的字 句省掉,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搭起桥 来。”

象征派诗歌进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正处 于五四运动高潮过后的革命低潮时期。一些 被五四运动唤醒的文学青年由初期的兴奋、 狂热、呐喊转化为苦闷、彷徨、伤感甚至颓 废。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文学青年中间便 出现了一股颓唐伤感的倾向。而西方象征主 义诗歌所具有的感伤色彩、厌世情绪很适合 这些文学青年的口味,于是象征主义诗歌在 中国便找到了它生长的土壤。
“那时因多看人道主义及左倾的读物,渐 渐感到人类社会罪恶太多,不免有愤世嫉 俗的气味,渐渐的喜欢颓废派的作品,鲍 德莱即波德莱尔的《罪恶之花》,以及魏 尔仑的诗集,看得手不释卷,于是逐渐醉 心象征派的作风。” ------李金发
李金发的主要作品是三部诗集《微雨》、 《食客与凶年》和《为幸福而歌》。 李金发的诗从两个方面显示了他的象征主 义的特质: 1、是诗歌审美对象“以丑为美”、“从恶 中发掘美”的美学倾向; 2、在艺术方法上,喜欢通过“客观对应物” 来象征、暗示自已的内心世界,带有一种朦 胧晦涩的美学特征。

中 国 象 征 诗 派 第 李一 金人 发

中国象征诗派

中国象征诗派

中国象征诗派一、主要代表人物1、李金发(1900-1976):广东梅县人,出生于富商家庭,但生活节俭,使他自幼体弱多病,严父的管束让他觉得生活乏味,母爱无瑕顾及众多的子女,“我的童年是在无生趣中过去的。

”----性情孤辟抑郁。

①1919年11月,“男儿当志在四方”,赴法学雕塑,巴黎美院,节俭清苦。

孤独寂寞“没有女朋友,没有中外诸色人的交际,没有物质的享受…所谓花都的纸醉金迷,于我没有份,我是门外汉”。

除雕塑之外,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象征派诗歌,视魏尔伦、波德莱尔为“名誉老师”,对《恶之花》手不释卷。

性格气质上的孤僻抑郁,对人世的悲观认识,游子的凄苦、孤单,弱国子民的自卑、愤懑,进步书籍使他觉得人类社会罪恶太多,但没有反抗。

改造社会的朋友圈子,遂沉醉于愤世嫉谷、颓废感伤的象征派诗作中。

②1920年开始写诗,直到1925年回国后才出版。

回国后为生计而奔波,诗兴其少,所作之诗“已非当年气概”作品:《微雨》现实风雨之下作者悲哀的呻吟。

《食客与凶年》是游学德国柏林期间所写。

当时一战德国经济极为困难,此这谓“凶年”,而他们却是一群“享受低价马克之福”的游人,被李自嘲为“凶年的食客”。

共100首,几乎作一首,感叹时光、生命之易逝,歌吟感情、希望之幻来。

《为幸福而歌》可说是李与德国画家之女履妲浪漫之恋的情感记录。

人生观忽然改变,遇事乐观,诗作一扫颓废绝望的调子,而充满爱的絮语和幸福的憧憬。

其他作品:《阿育王》、《弃妇》、《琴的哀》、《有感》、《时之表现》、《有感》、《琴的哀》。

爱情诗:李金发,《微雨》中大约一半《为幸福---》最多,他最喜欢歌唱女性和爱情。

他认为“能够崇拜女性美的人,是有生命统一之快感的;能够崇拜女性美的社会就是较进化的社会。

”他将诗分为哲理诗、爱情诗和革命诗,“但我结果还是愿永久作爱情诗,因为女性美,是可永久歌咏而不倦的。

”多表现对女性的新生和对纯洁爱情的期待、陶醉与痛苦,写尽了爱情的魅力、温柔、细腻、清新、健康,但仍然笼罩着悲观颓废的阴影。

20第十五章 象征派诗与现代派诗

20第十五章  象征派诗与现代派诗
第十五章 象征派诗与现代派诗
第一节 李金发与象征派诗
• 从20年代上半年开始,西方象征主义诗潮对中国 诗歌的影响与中国新诗自身发展结合在一起。
• 中国象征派诗形成气候并真正影响中国诗坛,是 从李金发的出现开始的。
• 李金发于1920年开始写 诗,1925年后相继出版 了《微雨》(1925)、 《食客与凶年》 (1926)、《为幸福而 歌》(1927)等诗集。
• 这一时期受到象征主义诗潮与李金发等人时风影 响的诗人还有戴望舒、胡也频等人。
第二节 戴望舒与现代派诗
• 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 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 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 杂志。
• 现代诗派的主要代表人 物是戴望舒。
• 1927年,他的诗《雨巷》 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 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 所创作的《我底记忆》 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 点。
• “雨巷”是戴望舒创作的第一阶段,追求 韵律美,把音乐性放在第一位。
• 《我的记忆》开始是他创作的第二阶段, 他形成了自然纯朴的语言风格。
• 诗的散文美。
• 抗战之后,戴望舒的诗风又有所变化,他 自觉将诗歌的外部韵律纳入到内在的情绪 节奏中,既克服了外在音韵规则的拘泥, 又在音乐的节奏中增强了诗性的表现力与 韵律美。
• 他的诗既有深邃的哲理意蕴,又有丰富生动的艺 术感性。
• 卞之琳的诗还进行了“非个人化”的实验。 • 他把后期象征派诗歌的小说化、典型化、戏拟化
与中国旧小说的“意境”相结合。
THANK YOU
第三节 何其芳与卞之琳的诗
• 何其芳,1912年2月5 日生于重庆万州,现 代诗人、散文家、文 学评论家。
• 何其芳曾经与李广田、卞之琳合出诗集 《汉园集》,因此他们也被称为“汉园三 诗人”。

法国象征派诗歌特色

法国象征派诗歌特色

法国象征派诗歌特色象征派(Symbolisme)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诗歌创作中独具特色。

它不仅是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叛,更是对客观现实的深刻思考与超越。

象征派诗歌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开启了现代诗歌的新篇章。

本文将通过象征派诗歌的起源、核心思想、主要特征及代表诗人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象征派的起源象征派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尤其是在法国,作为对普遍流行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的一种反动。

文艺复兴以来,现实主义旨在通过准确描绘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真实反映社会,是一种客观主义的表现。

而自然主义则进一步强调科学方法及环境对人性的影响,试图通过详细的描述揭示人性和社会的本质。

然而,这些流派往往忽视了人类内心深处情感世界和复杂性。

面对这样的局面,一些创新型的诗人开始寻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希望能够探索更深层次的人性与情感。

他们相信,艺术不应该仅仅限于表面的描述,而要向读者传达更为丰富的情感与想象。

该思潮促成了象征派的诞生,并且在《艺术即生命》的理念指导下逐渐发展壮大。

二、象征派的核心思想象征派诗人的核心思想强调“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认为诗歌应当是一种情感和意象的传达,而非简单的叙述事件。

对于他们来说,语言不仅是描述工具,更是传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媒介。

象征派诗人致力于利用模糊和暗示的方法,通过象征手法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从而实现一种“心灵之间”的交流。

同时,象征派也反对单一或简单的理解,他们更希望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意象,可以在不同文化、心理背景下产生各自独特的理解。

这种模糊性不仅展示了个人内心感受的复杂性,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吸引力,这在后世文学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三、象征派诗歌的主要特征1. 意象丰富而含蓄在象征派诗歌中,意象使用频繁且相当丰富。

例如,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琐事及梦境等元素进行高度抽象和富有寓意的描绘。

这种含蓄而富有多重含义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诗词的韵味,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解读空间。

李金发象征派诗歌的内容

李金发象征派诗歌的内容

李金发象征派诗歌的内容
李金发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诗歌主题广泛,涵盖了自然、爱情、生命、历史等多个方面。

但可以说,他的诗歌基调都是深邃而且抽象的,重在探索人类文化精神与自然的联系,强调万物互联、宇宙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具体表现在他的诗歌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以自然为源头和灵感来源,描绘自然之美,如《水墨天成》诗中“一只鸟,激扬知了声,又翻滚几重碧水潭,月映葉花,
半含芙蓉”;
2. 通过自然的构成因素进行象征,如《地带有一朵丁香花》诗中用“花开”表现出“生命的生长和坚韧;
3. 将具象的景物转化为抒情的符号,如《雨吟》诗中“叩开了
沉默的面门/弃我入绿绸钟声”;
4. 突破儒学禁锢束缚,强调现代感和自由意识,例如《此刻心》诗中“此时此刻阶下有人/咀嚼生活如此平凡/无热情、无血液/
便只留下孤独和悲欢”;
5. 关注本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对人道主义的价值影响,《黄河诗歌》诗中“狭窄古蹊,密椽参差/从此,黄河就是中华/人之本,土之魂”。

象征派诗歌名词解释

象征派诗歌名词解释

象征派诗歌名词解释一、定义象征派诗歌是19世纪末起源于法国的一种诗歌流派,后流行于欧美各国。

它强调用象征的手法来暗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而不是直接去描述或表达。

象征派诗人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才是真的、美的。

他们试图通过象征的意象,构建起一个超现实的艺术世界,以表达内心深处复杂、微妙且难以言传的情感体验。

二、主要特点(一)象征手法的运用1. 意象象征2. 整体象征(二)音乐性1. 韵律象征派诗歌注重韵律的独特性,常常采用复杂的韵律形式。

不像传统诗歌韵律那样规则、整齐,而是更追求一种与情感表达相契合的韵律节奏。

例如,通过长短句的交错、不规则的押韵等方式,营造出一种灵动、变幻的音乐感。

2. 节奏其节奏往往是舒缓、朦胧的,与象征派诗歌所表达的含蓄情感相呼应。

这种节奏能够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放慢速度,深入体会诗歌中微妙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

(三)神秘主义色彩1. 暗示性象征派诗歌充满暗示性,诗人不会直白地表达思想情感,而是通过意象、象征等手段暗示读者去领悟。

读者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去挖掘诗歌背后隐藏的意义。

2. 超自然元素常常引入超自然的元素,如神话、梦境、幻觉等。

这些元素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性,使诗歌超越了现实世界的局限,进入到一个充满奇幻和未知的精神领域。

例如,马拉美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运用梦幻般的情境,让读者在似真似幻的境界中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三、代表诗人及作品(一)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 简介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

他的诗歌打破了传统诗歌的美学观念,直面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丑恶、病态现象。

(二)保尔·魏尔伦(Paul Verlaine)1. 简介法国象征派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又充满忧伤,善于捕捉瞬间的情感和微妙的感觉。

(三)斯蒂芬·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1. 简介法国象征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

纯诗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纯诗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纯诗”与早期象征派诗歌(四)1、“纯诗”:诗歌观念的变化2、早期象征派苍白的钟声苍白的钟声衰腐的朦胧疏散玲珑荒凉的蒙蒙的谷中——衰草千重万重——听永远的荒唐的古钟听千声万声古钟飘散在水波之皎皎古钟飘散在灰绿的白杨之梢古钟飘散在风声之萧萧——月影逍遥逍遥——古钟飘散在白云之飘飘一缕一缕的腥香水滨枯草荒径的近旁——先年的悲哀永久的憧憬新觞——听一声一声的荒凉从古钟飘荡飘荡不知哪里朦胧之乡古钟消散人丝动的游烟古钟寂蛰入睡水的微波潺潺古钟寂蛰入淡淡的远远的云山古钟飘流入茫茫四海之间——暝暝的先年永远的欢乐辛酸软软的古钟飞荡随月光之波软软的古钟绪绪的人带带之银河——呀远远的古钟反响古乡之歌渺渺的古钟反映出故乡之歌远远的古钟入苍茫之乡无何听残朽的古钟在灰黄的谷中入无限之茫茫散淡玲珑枯叶衰草随呆呆之北风听千声万声——朦胧朦胧——荒唐茫茫败废的永远的故乡之钟声听黄昏之深谷中1926年1月2日东海道上穆木天落花我愿透着寂静的朦胧薄淡的浮纱,细听着淅淅的细雨寂寂的在檐上激打,遥对着远远吹来的空虚中的嘘叹的声音,意识着一片一片的坠下的轻轻的白色的落花。

落花掩住了藓苔幽径石块沉沙。

落花吹送来白色的幽梦到寂静的人家。

落花倚着细雨的纤纤的柔腕虚虚的落下。

落花印在我们唇上接吻的余香啊!不要惊醒了她!啊!不要惊醒了她,不要惊醒了落花!任她孤独的飘荡!飘荡,飘荡,飘荡在我们的心头,眼里,歌唱着,到处是人生的故家。

啊,到底哪里是人生的故家?啊,寂寂的听着落花,妹妹你愿意罢我们永久的透着朦胧的浮纱,细细的深尝着白色的落花深深的坠下,你弱弱的倾依着我的胳膊,细细的听歌唱着她,“不要忘了山巅,水涯,到处是你们的故乡,到处你们是落花。

”1925年6月9日穆木天《我从Cafe中出来》王独清我从Cafe中出来,身上添了中酒的疲乏,我不知道向哪一处走去,才是我底暂时的住家……啊,冷静的街衢,黄昏,细雨!我从Cafe中出来,在带着醉无言地独走,我底心内感着一种,要失了故园的浪人底哀愁……啊,冷静的街衢,黄昏,细雨!弃妇李金发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割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一个曾被文学史宣判为本世纪二十年代“新诗 发展中逆流”的诗人。他的名字和诗作,多年来,似乎 已被湮没,已被遗忘了。然而,他的幽灵却一直在诗坛 上游荡,在毁誉里挣扎,在变形中崛起。三十年代滥觞 的 “现代派”诗里,可以听到他的回声,四十年代风 行的“九叶派”诗里,又可以看到他的潜影;五十年代 的台湾,“现代派”诗以蔚为壮观之势东山再起,八十 年代的中国大陆,“臆胧诗”激起了此伏彼起的争 论……这时,只是在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原来他不是 一个可以轻易抹去的名字,他的诗也不是一页可以不屑 一顾地掀过去的历史。 深刻的探索者,常常比肤浅的成功者在历史上刻下 了更深的印痕,留下了更多的东西。Fra bibliotek
艾青:象征派诗歌“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 所包含的,同时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远的 东西”。 朱自清:“象征诗派要表现的是些微妙的意境, 比喻是他们的生命,但是‘远取譬’而不是 ‘近取譬’……他们能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 物间看出同来,他们发现事物的新关系,并且 用最经济的方法将这种关系组织成诗;所谓 ‘最经济的’就是将一些联络的字句省掉,让 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搭起桥来。”

李金发简介

1900.11.21-1976.12.25,原名李淑良,笔名金 发,广东梅县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象征 派诗歌特别是波特莱尔《恶之花》的影响下,开始创作 格调怪异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一阵骚动,被称之 为“诗怪”,成为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1925年 初,他应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邀请,回国执教,同年加 入文学研究会,并为《小说月报》、《新女性》撰稿。 1928年任杭州国立艺术院雕塑系主任,创办《美育》 杂志;后赴广州塑像,并在广州美术学院工作,1936 年任该校校长。40年代后期,几次出任外交官员,远 在国外,后移居美国纽约,直至去世。
象征派诗歌进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正处 于五四运动高潮过后的革命低潮时期。一些被 五四运动唤醒的文学青年由初期的兴奋、狂热、 呐喊转化为苦闷、彷徨、伤感甚至颓废。在这 种情况下,一部分文学青年中间便出现了一股 颓唐伤感的倾向。而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所具有 的感伤色彩、厌世情绪很适合这些文学青年的 口味,于是象征主义诗歌在中国便找到了它生 长的土壤。
第五章
象征派诗歌
什么是象征派诗歌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 国。1857年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发表了著名的诗集 《恶之花》,从此揭开了欧洲象征主义的序幕。其 最初流行于诗歌领域,其后流行于其他艺术领域。 20世纪初,象征主义曾对五四新文学的发展产生过 深远影响。20 世纪20年代在中国文坛兴起的象征 派诗歌,就是其直接催生的结果。但象征派诗歌在 中国文坛上所走的道路并不平坦,其在中国诗坛所 取得的成就也远远低于欧洲其他国家。
象征派诗歌理论
穆木天《谭诗——寄郭沫若的一封信》
“胡适说:做诗如作文,那是他的大错。”
“得找一种世人的思维术,一个诗的逻辑 学”,“用诗的思考法去想”,创作 “纯粹的诗歌”。
要点:

1、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诗的世 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 2、诗应当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 方式。从强调诗歌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 感觉的表现”功能,强调诗的“暗示”与 “朦胧”的特质。
关于波特莱尔

波特莱尔:1821—1867,法国著名诗人、 文艺批评家。他的最著名的诗集是《恶之 花》。这部诗集揭示出传统艺术不愿正面描 写的冷酷现实,并且显示出波特莱尔与上流
社会的空虚庸俗誓不妥协的精神。
波特莱尔
李金发与象征派诗歌

1925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的发表,标志 着中国象征主义诗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影响深广的诗歌流派—— 象征派诗歌。1926年、1927年他又相继出 版了诗集《为幸福而歌》和《食客与凶年》。
象征派诗歌进入中国的文学背景

在表现技巧上,象征派的诗人们反对模拟客 观现实,也反对直抒胸臆,更反对概念的说 教。其诗歌大都借新奇的想象和比喻、晦涩 的意象和暗示、象征性的意境来揭示他们内 心世界的奥秘,表现出与五四初期白话诗截 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象征派诗歌与新月派诗歌的区别

新月派与初期象征派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 国诗坛上的两个主要的诗歌流派,由于新月 派的主要作用在于从听觉视觉方面克服初期 诗坛的散文化倾向,而象征主义诗派则重在 纠正其太实、太白、太直、太露的艺术弱项, 因而两者在创作方法上有很大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