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饮用水砷污染状况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饮用水水源中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与对策」

「饮用水水源中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与对策」

「饮用水水源中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与对策」其次,饮用水水源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慢
性毒性和致癌性方面。

重金属的积累和吸收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肝脏、
肾脏等器官产生损害,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癌症等疾病。

因此,保障饮用
水水源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在防控技术与对策方面,可采取以下方式:
1.加强监测与评估,建立重金属污染监测系统,定期对饮用水水源进
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加强管理与控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工业废水、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等方面的管理,限制重金属的排放量。

3.做好水处理工艺,建立完善的饮用水处理系统,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如活性炭吸附、氯化物沉淀、离子交换等,去除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4.加强环境修复与保护,对于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水源地,可采取土壤
修复、植物吸收等方式进行修复和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

5.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与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
饮用水水源重金属污染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饮用水水源中重金属污染的防控技术与对策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监测与评估、管理与控制、水处理工艺、环境修复与保护以及公众教
育等,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
保障饮用水水源的安全,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体砷污染的治理研究进展

我国水体砷污染的治理研究进展

谢谢!
请老师同学
批评指正!
h
65
我国水体砷污染治理的研究进展
1、水体砷污染概况 2、水体中砷污染的来源 3、水体中砷的存在形式 4、水体砷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水体砷污染的治理方法
h
1
1、水体砷污染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人 口持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水 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水 体中砷污染日益严重。
h
2
h
3
2008年11月和2009年7月淮河 流域大沙河和邳苍分洪道相继发生 砷污染事件,对水体造成严重影响 。
h
53
胞外吸收通过金属离子和胞内的
透膜酶、水解酶相结合而实现,速 度较慢,需要能量,而且与代谢有 关。
h
54
植物除砷
某些植物对砷吸收是超富集的, 可能是砷的还原作用提高了植物细 胞中氧化酶的活性。
h
55
目前已发现欧洲蕨 、蜈蚣草 、大叶井口边草等植物对土壤中的 砷具有超强的富集作用。
在水体中,水葫芦、芦苇、香蒲 、凤眼莲等植物应用于去除水体中 重金属的研究中。研究发现,砷主 要积累在植物的根部。
h
47
浓度影响
砷的初始浓度对砷的去除率有 影响,菌对低浓度砷比高浓度砷去 除率偏高。
h
48
溶液中磷酸根的浓度也影响菌对 砷作用。
当磷酸根浓度为0.5mg/L时,有 利于砷的吸附;大于10mg/L会抑 制菌对砷的吸附。
h
49
菌藻共生体可有效去除砷。 藻类和细菌表面存在许多功能团, 如羟基、羧基等,这些功能团可与 水中砷共价结合。
h
29
但是砷的总量超过基准值15X106 mol/L会使植物生长发育受阻, 影响植物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 并使砷在植物中累积,造成叶绿 素的破坏。

我国饮用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饮用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饮用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工业制造所排放的污水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就我国饮用水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可行性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饮用水,污染现状,防治对策一.前言水是生命的源泉,它孕育了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

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对社会的安定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人类大多疾病全都是由于饮用受到污染的水。

若要使得人们身体能够健康,社会稳定,就必须严格监测排水系统,以及监测水的质量。

二.目前饮用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输配水管网老化,漏损严重。

由于农村设备不够齐全,不符合环境变化要求,大多数供水管管材采用的还是80年代的塑料管,由非专业人员进行搭建。

整个运输过程漫长,材料质量很差,供水管径过小,使得正常的供水需求得不到满足。

有些水源未经过处理,水管老化,使得原水受到严重污染,导致疾病泛滥。

2.饮用水不能得到很好地管理,相关法规不完整,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跟上环境的变化需求。

在一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人们对饮用水的安全饮用意识还比较淡薄,节水观念稀少,使得水资源日益枯竭。

农村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水资源问题。

但是由于资金的缺乏,很多建设工程不得不处于瘫痪或者半瘫痪状态。

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农村饮用水法规还未完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监督力量薄弱,这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对于饮用水的大力支持建设。

3.科技储备相对薄弱,水源水质监测等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我国一些城市和重要河流实施了饮用水水质监测和评估,但是在山区地区,水源不够集中,水质不能得到保障,有关饮用水的科研工作很少开展,对于饮用水没有进行评价与调查。

4.饮用水安全的执法缺陷。

我国对于饮用水的相关法律规定了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由国家相关单位统一负责与管理,监督工作也要进行到位。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领导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忽略了流域管理的重点,造成饮用水管理没有成效。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浅析我国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饮用水水源污染日趋严重。

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均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地下水资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种局面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态平衡,因此,实施水源地的防治措施迫在眉睫。

引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不仅要吃得营养,还要喝得健康。

提高饮用水质量,保证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加强了饮用水的重视程度,也加大了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力度,但是仍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以致饮用水水源出现了各种不乐观状况。

而水源地安全对饮用水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有效保障水源地安全,协调水源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总体思路与原则1.1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小流域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统筹污染源、地表水和地下水管理,统筹区域与流域管理,统筹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统筹流域上下游,依靠科技进步,完善环境法制,强化监管制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宣传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水源地保护问题。

大力发展循环水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1.2 水源地保护原则(1)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协调,统筹规划、突出重点;(2)水源地优先原则;(3)防治并重,建管并举;(4)改革创新,加强监管;(5)统筹污染源与水源地管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管理,统筹区域与流域管理,污水治理与再生水回用。

2 饮用水源地污染现状分析2.1 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污染有些工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把工厂建设再水库周边,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渣不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向水库,废气则排向天空,但是工业所排放的废气也很有可能会“溶解”在水库里,而工业排放的这些废水、废气、废渣都含有很多重金属,这会大面积的污染到水库的水源,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2.2 生活废水污染在很多水库的周围不免都会有一些落户人家,由于接近水库,这些人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大水库是一个无底洞,所以便肆无忌惮的往水库里倾倒生活污水。

我国自来水水质现状及污染解决途径

我国自来水水质现状及污染解决途径

我国自来水水质现状及污染解决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来水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与自来水相关的安全问题。

本文将介绍我国自来水水质的现状以及解决污染问题的途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自来水水质的现状。

目前,我国自来水的水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机物的污染。

有机物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例如农药残留、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等。

这些有机物在水中的含量超过标准时,会对人体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二是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如铅、汞、镉等。

这些重金属会积累在人体内部,引发多种疾病,严重威胁健康。

三是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自来水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污染,如果饮用这些被污染的水,就会引发肠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针对我国自来水水质存在的问题,有一些解决途径可以采取。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水源的保护。

保护好水源地是改善自来水水质的基础。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力度,限制污染源的排放,确保水源地的水质达标。

其次,我们应该提高自来水处理技术。

现如今,水处理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各种先进的处理装置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以及细菌和病毒。

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自来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确保出厂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另外,改善自来水管道也是解决水质问题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一些老旧小区的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导致水质受到污染。

应该加大对这些管道的维护和更新力度,确保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不被二次污染。

除此之外,个人也应该注意自来水水质问题。

在家中,我们可以通过购买净水器等设备进行自来水的净化,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此外,煮水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煮沸水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总而言之,我国自来水水质的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通过加强水源保护、提高自来水处理技术以及改善管道维护等途径,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自身饮水安全,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水质达标。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正文中国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家和水质型缺水的国家。

联合国规定,地区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 700 m3,称为资源型缺水。

中国人均水资源,已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家。

同时,因为水源的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国还是一个水质型缺水的国家。

水利部统计, 2003 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 640 亿吨。

其中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污染最为严重,地下水水质有恶化趋势。

而全国农村中约有 6300 多万人饮用高氟水, 200 万人饮用高砷水, 3800 多万人饮用苦咸水, 1 . 9 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发布的地表水水质报告表明,七大水系中珠江水系总体水质较好。

而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局长李清代表强调,虽然珠江干流的水质都能达到国家Ⅱ类、Ⅲ类水质标准,但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突出的污染问题在城市河段,由于工业发展较快,像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城区附近的珠江支流问题相对突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 月23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05 —2006 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会议听取了发展改革委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的汇报。

会议认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对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加大工作力度,解决了6000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深受群众欢迎。

制定并实施“2005 —2006 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再解决2000 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很有必要。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要编制好分阶段工程规划,适度集中工程建设区域,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

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饮用水专项整治方案

饮用水专项整治方案

饮用水专项整治方案一、饮用水污染现状1.1 饮用水污染的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工业废水、农村污水、城市污水等原因,我国的饮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地区的饮用水质量已经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

1.2 饮用水短缺问题我国受地理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饮用水资源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地区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导致了饮用水的供需矛盾加剧,亟待整治。

二、饮用水专项整治的必要性为了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饮用水专项整治措施。

整治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人民生命健康问题饮用水是人类的生活必需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如今,我国饮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地区的居民饮水困难。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有必要实施饮用水专项整治。

2.2 可持续发展问题饮用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为了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饮用水资源的保护,推动饮用水专项整治。

2.3 社会经济发展问题饮用水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饮用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实施饮用水专项整治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饮用水专项整治的目标饮用水专项整治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实现饮用水的安全、充足,推动饮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3.1 饮用水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通过整治工作,力争使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饮用水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3.2 饮用水资源的充足利用通过整治工作,努力提高饮用水资源的利用率,解决地区性的饮用水短缺问题,实现饮用水的充足供应。

3.3 加强饮用水保护和管理通过整治工作,建立健全的饮用水保护体系和管理体系,保护饮用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提高饮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浅谈饮水型砷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饮水型砷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饮水型砷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砷化合物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如美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NIE-HS)和美国环保局(US—EPA )等诸多权威机构所公认的人类已确定的致癌物。

本文所说水砷污染是指砷化合物溶解在水中或以溶胶微粒形态稳定存在于水中所造成的污染,也称为水型砷污染。

水中砷主要通过食物链和直接饮用进入人体,又称为饮水型砷污染。

也称慢性饮水型砷中毒。

本文主要阐述了饮水型砷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砷中毒;危害;防治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砷化合物有剧毒,容易在人体内积累,造成慢性砷中毒。

国内资料凋查表明,长期饮用砷含量为0.6mg/L水的人群中,砷中毒患病率高达47.2%;长期饮用砷含量为0.3~o.6mg/L水的人群中,砷中毒患病率达28.3%;长期饮用砷含量为0.1~0.3mg/L 水的人群中,砷中毒患病率达21.7%;长期饮用砷含量为0.1 mg/L 以下水的人群中,砷中毒患病率达15.9 9/5;在慢性砷中毒患者中,癌变率高达15%。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水体中砷的最高饮用标准值为0.0lmg/L,我国的最高饮用标准值为0.05mg/L。

按照WHO的水砷标准,中国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高达1500万之多;已确诊患者超过数万人。

因此饮水除砷是防治地方性砷中毒的关键措施。

一、水砷污染的来源(一)天然水砷污染砷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量元素,主要以二硫化二砷(雄黄)、三硫化二砷 (雌黄) 、硫砷化铁(砷黄铁矿)等砷的硫化物形式存在,在有色金属硫化矿中常常有砷共存。

全球由于含砷岩矿的风化进入生物圈的砷达到4.5万吨。

即使水中很低含量的砷都可能对人体和水生物产生毒害效应,通常人的新陈代谢功能每日可容纳消耗0.5mg砷。

每天每人由食物进入人体的砷不能超过0.3mg,食用水进入人体的砷不能超过0.2mg。

根据2007年7月1日实施的新标准,我国生活饮用水中允许砷存在的上限也是0.01mg/L,超过此限量就属于高砷饮用水,不过地表水中砷浓度的上限仍然0.05mg/L。

消费者该如何应对饮用水重金属污染

消费者该如何应对饮用水重金属污染

消费者该如何应对饮用水重金属污染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水污染事件频发。

特别是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是较为严重且难控制,同时会给人体和环境带来危害。

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将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呢?
水中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汞、镉、铅、砷等。

汞食入后对大脑、神经、视力破坏力极大。

镉会导致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破坏骨骼和肝肾,并引起肾衰竭。

铅是重金属中毒性较大的一种,能直接伤害人的脑细胞,特别是会影响胎儿的智力。

砷若长期摄入,容易引起肝病、损害肾功能,及得各种癌症。

长期饮用重金属超标的水,经过10年左右的积累,将会进入疾病的高发期。

据报道,中国癌症死亡率每年都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重金属污染肆虐的情况下,消费者该如何应对饮用水重金属污染?人们为了喝到放心、安全的水,将目光投向净水机。

然而是不是所有及净水机都能滤除重金属呢?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净水机有RO反渗透、超滤、微滤等,反渗透滤芯的净化精度达到0.0001微米,超滤滤芯的净化精度为0.01微米,微滤滤芯的净化精度为0.1微米。

这三种滤芯能过滤掉细菌,但只有RO反渗透净水机有过滤掉重金属离子的效果。

消费者在选购净水机时要考虑其净水的效果及功能再做选择。

不要盲目的迷信国外品牌和设计,而要针对中国的水质情况选购适合自己使用的产品。

此外,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的更换滤芯,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中国近2000万人饮用含砷地下水,饮水除砷技术临诸多挑战

中国近2000万人饮用含砷地下水,饮水除砷技术临诸多挑战

中国近2000万人饮用含砷地下水,饮水除砷技术临诸多挑战小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8-07-05 09:27:02 参与评论()人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将砷定为一种“已知的人类致癌物”,人体长期暴露于砷环境,可引起皮肤癌、肺癌、膀胱癌和肝癌等癌症。

如何除去饮用水里的砷,为受影响的两亿人提供洁净的饮用水,与会各国专家纷纷建言献策。

饮水除砷技术面临诸多挑战
据孙贵范介绍,消除水中的砷污染在技术上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砷会随氧化还原条件不同而变换形态,导致常规过滤技术不能有效去除砷。

不少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很好地处理水中的砷,但一到现场遇到不同的水环境和竞争性粒子,就容易导致技术“熄火”。

其次,除砷技术和方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处理后的砷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砷不像其他有机污染物,人类目前还无法分解和消灭它,多年来很多除砷的技术和方法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天然地下水含砷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自家打井抽水作为饮
用水的经济落后农村地区,如果新技术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太复杂,或成本太高,就很难推广应用。

吸附法优点多广受追捧
目前,与会人士归纳总结的净水除砷方法主要有5种,即混凝法、离子交换法、生物法、过滤法和吸附法。

其中吸附法是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一种饮用水除砷技术,该法是利用物理、化学、离子交换等机制,将水中溶解性的砷吸附,从而达到去除砷的目的。

来自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茱莉塔·加西亚-奇里诺说:“吸附法去除水中砷,因其效率高、可使用物质多、可规模化、低成本以及易操作等优点而广受追捧。

”在墨西哥,她领导的团队借助铁渣吸附来去除水中的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化解饮水砷之患 一步法除砷原理 工艺及应用

化解饮水砷之患 一步法除砷原理 工艺及应用

化解饮水砷之患一步法除砷原理工艺及应用饮水中的砷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砷是一种高度有毒的物质,长期暴露于高砷水中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包括癌症、皮肤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必须采取措施来消除饮水中的砷污染。

一步法除砷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砷去除领域的一种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来将水中的砷离子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形式,从而降低水中砷浓度。

一步法除砷的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原水处理:首先,将原水过滤,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等杂质。

然后,采用调节pH值的方法将原水调至适宜的范围,以提高砷去除效率。

2.加药混合反应:在原水中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剂,如铁盐或铝盐等。

这些药剂可以与水中的砷形成复合物,从而实现砷的去除。

混合反应一般通过搅拌或反应槽进行,以确保药剂与砷充分混合和反应。

3.沉淀分离:混合反应后,砷药剂复合物会形成沉淀,这时需要将沉淀与水体分离。

可以通过沉淀池或沉淀槽等装置进行沉淀分离,通过重力沉降或沉淀剂添加来促进沉淀效果。

4.后处理:对于分离后的沉淀,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可以利用过滤、压滤、离心等技术将沉淀进一步浓缩、干燥或固化,以提高砷的处理效率和经济性。

一步法除砷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高效性:一步法除砷可以快速、高效地降低水中的砷浓度。

通过合理的药剂选择和控制条件,可以实现较高的砷去除率。

2.灵活性:一步法除砷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废水等。

同时,它也适用于不同砷形态的处理,如三价砷和五价砷。

3.成本效益:相对于其他砷去除方法,一步法除砷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能耗。

它可以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药剂选择,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

一步法除砷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了该工艺来处理饮水中的砷污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一步法除砷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药剂选择、副产物生成和处理等方面。

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情况及治理方法

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情况及治理方法

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情况及治理方法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重金属废水排放量增加。

有毒重金属对环境的严重威胁正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对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危害、治理途径及可行性进行简要的概述, 并对水体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类型、原理、特点以及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作进一步的展望, 为实现对重金属污染水体进行有效的生态整治与安全高效益利用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重金属、水污染、危害、治理方法国际上自上世纪60 年代开展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而我国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 年代。

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质有: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毒性显著的元素,也包括锌、铜、钴、镍、锡等毒性一般的元素,以及放射性重金属铀、镭、钍等。

工矿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未经适当处理即向外排放,污染土壤和废弃物堆置场受流水作用,以及富含重金属的大气沉降物输入,都会使水体重金属含量急剧升高,导致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进而严重威胁人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由于全球工业污染,世界上约80 %的人口饮用水无法达到卫生标准。

在已知的人类疾病中70 %~80 %与水污染有关。

一、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农业的迅猛发展, 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较突出的水质问题, 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垃圾、被污染的土壤、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大气沉降物不断排入水中, 使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急剧升高。

对我国各大湖泊的调查结果表明, 近年各种重金属污染呈上升趋势, 已经开始影响到水体的质量。

广东省浈水河水体由于铅锌矿区的矿尾砂和矿区废水的排放, 沉积物及悬浮物中Pb、Zn、Cd 含量较高, 导致下游地区的污染隐患。

湖南吉首市湖泊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水体中的大肠菌群已严重超标, 重金属含量也超过国家标准。

对作为饮用水源的城市河流污染物监测结果表明, 城市河流有18.46%的河段面总Cd 含量超过Ⅲ类水体标准。

饮用水中砷的污染状况及除砷措施

饮用水中砷的污染状况及除砷措施

在 自然界水体 中 , 的主要存在 形式是 : s 砷 HA O 、
H A 0-IA O 2、 s 3HA O ~ 2 s 4 - s 4 HA O 、 2s 3 、| 一 。砷 氧化 物 易溶 于 水 ,5 2 ℃时 A , 水 中 的溶 解 度为 2 5 / 0 g s 在 O . g 10 。在 0 土 壤 中砷 以五价态 或 j价态 存在 ,大部 分砷 以和土 壤 胶体 及有 机物 相结 台 的形 式 存在 。水 溶性 部 分多
砷 化j 氢衍 生物 。三 价砷 的毒性 强于 五价砷 。 三、 人体 受砷 污染 的 危害
8 0 g k , 使 该地 区小 学生 慢性 砷 中毒 。 0 m /g致 在智利 约
有几 十万人受 到砷 污染的危 害 。在 干旱 的智利北 部 ,
大 多数地 区水 中砷 的含量 达到 01 1 m / ,远远 超 . . g' ~O L

砷 污 染及 南砷 或 其 化 合 物 所 引 起 的 环 境 污 染 。砷 主要 是 通 过 污染 的水 、 空气 、 物 进入 人 体 。 食
目前 许 多 国家 和 地 区 已 出现 地 面 水 被 砷 污 染 引起
砷 中毒 的报 导 。造 成 砷 在 水 中 的 含 量 超 标 一 般 有
产 业工 业废 水 的排 放 、 的燃 烧 、 学合 成 药 剂等 方面 除传 统 除砷 方 法外还 可采 用石灰 中和 法 、 煤 化 活性 氧化 铝 吸 附过 滤法 、 高铁 酸 盐法 。
关键 词 : 用水 ; 污染 ; 饮 砷 除砷
中图分 类号 :X 2 5

文献标 识 码 : A
过 世 界 卫生 组 织 推 荐 的 00 m / .1 g L的最 新 饮 用 水 标

饮用水除砷技术现状及展望

饮用水除砷技术现状及展望

饮用水除砷技术现状及展望砷(As)是一个广泛存在并且具有准金属特性的元素,呈灰色斜方六面体结晶,有金属光泽,既不溶解于水又不溶解于酸,为非人体必需元素。

砷的毒性与它的化学性质和价态有关。

单质砷因不溶于水,摄入有机体后几乎不被吸收而完全排出,一般无害;有机砷(除砷化氢的衍生物外),一般毒性较弱;三价砷离子对细胞毒性最强,尤以三氧化二砷(俗称信石,砒霜等)的毒性最为剧烈,三价砷进入人体内,可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形成特定的结合物,阻碍细胞的呼吸而显毒性作用,而且三价砷对线粒体呼吸作用也有明显的作用;五价砷离子毒性不强,当吸入五价砷离子时,产生中毒症状较慢,要在体内被还原转化为三价砷离子后,才发挥其毒性作用[1]。

砷也是致癌、致突变因子,对动物还有致畸作用。

长期饮用高砷水,会引起花皮病或皮肤角质化等皮肤病,黑脚病,神经病,血管损伤,以及增加心脏病发病。

天然水中的砷来源于农业和林业使用砷化合物药剂,还来源于冶金、化工、化学制药、制革、纺织、木材加工、玻璃、油漆颜料和陶瓷等工业废水对天然水体的污染。

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台湾等地饮水中含砷量高达0.2-2.0mgAs/l,严重超过我国现行饮水卫生标准<0.05mgAs/l,导致地方性砷中毒,饮用水除砷是防治地方性砷中毒的关键措施,所以,安全、有效、经济的饮水除砷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饮用水除砷措施主要可概括为混凝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

下面将一一做详细介绍:1 混凝法混凝法是目前在工业生产和处理生活饮用水中运用得最广泛的除砷方法,并且可以很好的使工业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使生活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

最常见的混凝剂是铁盐,如三氯化铁、硫酸亚铁、氯化铁;铝盐,如硫酸铝、碱氯化铝、聚铝;还有硅酸盐、碳酸钙、煤渣(主要成分是SiO2和Al2O3有骨架结构和微孔)经粉碎及高温培烧活化后做混凝剂,另外还有聚硅酸铁(PFSC)、无机铈铁(稀土基材料)等做混凝剂。

研究表明,铁盐的除砷效果好于铝盐,而且对As(Ⅴ)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As(Ⅲ),所以在除砷过程中常对所处理的水进行预氧化,把三价As(Ⅲ)氧化为五价As(Ⅴ),再进行混凝[2],为了提高氧化效果,有时还会加入催化剂促进氧化。

近20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

近20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

近20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分析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本文将从事故类型、原因及其防治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事故类型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呈多样化趋势,涉及范围广泛。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水源污染事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水源受到污染,如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和垃圾渗滤液等。

这些污染物会对水体中的微生物、重金属等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2. 饮用水管网污染事故:受老旧管网、管道破损和管理不善等因素的影响,饮用水管网受到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侵害。

这些物质在长期积累下,会对饮用水质量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3. 生活污水排放事故: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生活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加,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更新相对滞后,导致生活污水排放事故频发。

二、事故原因近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和管理不到位:在水源保护和治理方面,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疏漏,防治措施不到位。

同时,在饮用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缺乏定期检查和维护措施,导致饮用水管网的水质受到污染。

2. 人为因素影响:一些地方为了增加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忽视了环境保护,大量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对水源造成了严重污染。

3. 应急能力不足:在水源受到事故污染时,一些地方的应急能力较弱,缺乏应对事故的紧急措施和预案。

这导致事故发生后响应不及时,进一步加大了事故的危害。

三、防治对策为了有效防治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饮用水环境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责任主体,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

2. 加强技术和管理:提高水源保护和饮用水管网管理的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水源保护措施和饮用水管网的维护与管理制度。

3. 推进污水治理:加大对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更新的投入。

天然饮用水环保整改措施

天然饮用水环保整改措施

天然饮用水环保整改措施天然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资源,无论是直接饮用还是用于食品加工,都需要保证其质量安全。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发展,天然饮用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天然饮用水资源,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整改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措施。

首先,加强水源保护。

水源的保护是天然饮用水环保的基础,通过对水源周边的环境、土地的保护,减少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输入。

这可以通过建立水源保护区、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限制工厂和居民区的建设,确保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

同时,要加强水源的管理和监测。

建立健全的水源管理机构,制定严格的水源保护管理制度,加强对水源的巡查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保证水源的质量安全。

其次,加强水体污染治理。

水体污染是天然饮用水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对水体的治理和整改。

首先需要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水体,使用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进行水体治理,恢复水体的水质。

其次,要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管。

通过加强对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等污染源的治理,限制排放,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对于那些无视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要严厉打击,追究责任,确保环境不受到破坏。

再次,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保护天然饮用水非常重要。

要加强公共水源的保护和管理,限制非法采水行为,鼓励节约用水,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在农业生产上,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耗水量;在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上,要提倡节能减排,降低用水量。

此外,要加强对天然饮用水行业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健全行业准入制度,对天然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和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加强对天然饮用水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

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通过加强对天然饮用水环保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加强对公众的知识普及,教育公众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天然饮用水资源,鼓励公众参与天然饮用水环保的行动。

饮用水中砷的污染状况及除砷措施

饮用水中砷的污染状况及除砷措施

第31卷第4期Vol.31No.4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1年12月20日Dec.202011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1.04.035摘要:砷污染是指由砷或其化合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造成砷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砷化物的开采与有关产业工业废水的排放、煤的燃烧、化学合成药剂等方面。

除传统除砷方法外还可采用石灰中和法、活性氧化铝吸附过滤法、高铁酸盐法。

关键词:饮用水;砷污染;除砷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1)04-0105-02一、砷污染及其分布和来源砷污染是指由砷或其化合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砷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空气、食物进入人体。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出现地面水被砷污染引起砷中毒的报导。

造成砷在水中的含量超标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砷化物的开采和冶炼、玻璃器皿、陶瓷产品、化工、冶金、染料、皮革加工等排放的工业废水。

二是煤的燃烧。

三是企业及工厂生产的产品、农药、杀虫剂、玻璃制造脱色剂、木材的防腐剂、羊皮浸渍剂等。

四是自然界火山的喷发、矿物及岩石的风化。

[1]五是其他的工业污染如石油炼制以及稀土工业。

以上因素对饮用水和地下水造成很大的砷污染。

据报道,孟加拉国有约7千万人因饮用水被砷污染而面临危险。

过去十年间,对孟加拉国首都一万多人的跟踪调查发现,20%以上的死亡都是由于饮用被砷污染的井水引起的。

在日本宫崎县吕久砷矿附近,土壤中的砷含量高达300~800mg /kg ,致使该地区小学生慢性砷中毒。

在智利约有几十万人受到砷污染的危害。

在干旱的智利北部,大多数地区水中砷的含量达到0.1~1.0mg /L ,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0.01mg /L 的最新饮用水标准。

目前,砷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第一类致癌物质。

近年来,我国10个省(区)30多个县(旗)均发现饮水高砷区。

近20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

近20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

近20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分析近20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药残留、工业化养殖以及水源地污染等方面。

首先,工业污水直排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监管不力以及企业违法乱纪,大量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导致水质严重恶化。

其次,农业投入品的滥用也导致了农药残留污染问题的加剧。

为了追求高产量和利润,农民不按照规定使用农药,导致农药过量使用以及农药残留在农田土壤和水源中。

此外,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养殖废弃物的排放也对饮用水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饲料残渣、养殖废水等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严重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

同时,水源地的过度开发和城市化进程也使得饮用水水源的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力度。

近年来,我国相继通过了《水污染防治法》、《地下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了对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惩治力度。

同时,还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饮用水污染犯罪行为。

其次,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治理。

政府加大力度,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划定水源保护区,严禁破坏水源地环境。

同时,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污染源,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此外,加强农药残留和养殖废水治理也是重要举措。

相关部门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推广绿色农业,减少农药残留。

对于养殖业,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加强养殖污染的治理。

然而,尽管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但饮用水污染事故仍然存在。

一方面,一些企业和个人法律意识不强,违法乱纪现象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饮用水污染的治理工作需要长期、持续进行,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饮用水污染:饮用安全的保护措施

饮用水污染:饮用安全的保护措施

饮用水污染:饮用安全的保护措施饮用水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为了保障人们的饮用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饮用水污染问题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饮用水污染问题的背景1.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水是生命之源,但许多污染物质会进入饮用水中,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2. 主要污染源:主要的饮用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城市污水、垃圾填埋场等。

3. 污染物种类:饮用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包括重金属、细菌、有机物、农药残留等,它们都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饮用水污染的保护措施1. 加强监测和治理- 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的建设,及时发现并解决污染问题。

- 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制度,对水源地进行严格管控,防止污染源的输入。

- 加大饮用水污染治理的力度,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净化饮用水。

2. 教育公众意识- 增加公众对饮用水污染问题的认识,提高对饮用水安全的重视程度。

- 宣传正确的饮水知识,教导公众如何选择安全的饮用水,使其能够保护自己的健康。

3. 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 加大对水处理技术研发的投入,寻找更加高效和安全的处理方法。

- 推广使用先进的水处理设备,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4.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制定更加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 加强法律监管,对违规排放废水等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 加强协调合作,推动相关部门的联动和信息共享,形成合力。

5.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降低饮用水污染的风险。

- 鼓励节约用水的行为,推广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观念。

三、实施饮用水污染保护措施的步骤1. 调查和评估:了解当地的水污染问题,评估饮用水的安全风险。

2. 制定措施:根据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饮用水污染保护的具体措施和目标。

3. 实施措施:采取相应的行动,包括加强监测和治理、教育公众、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倡绿色生活方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