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精确成形的技术基础
精密成形技术
精密成形技术
精密成形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机械的复合作用将材料制作成精密的复杂形状的加工工艺。
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航海、汽车等工业。
因为它们能实现了将原材料在小尺寸、精密表面复杂形状以及更高性能要求之间进行转换。
精密成形技术主要由冷加工、热加工、精密铸造、注射成型等多种工艺组成。
冷加工是指在尺寸范围内对有色金属、非金属及其他材料进行切削加工,以获得精确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根据加工原理和机床不同,常见的冷加工有拉伸工艺、冲压工艺、剪切工艺和锻压工艺等。
热加工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生蜕变,得到轻松可塑性的形状,最后冷却后形成的加工工艺。
热加工是实现各种精密零件的关键技术,包括锻造、表面强化、热压和焊接等。
精密铸造是指利用铸造工艺将液态金属填充到模具中以及进行特殊处理,以获得精密尺寸和高精度表面的成型技术。
它能够实现形状错综复杂,面积小而复杂、尺寸精密、精度高、外观美观等特色。
注射成型是指将塑料原料液态化后推入模具内,利用模具中的温度、压力、材料流动等因素,以及成形机的排气系统和冷却系统,最后使得塑料获得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从而实现成型的工艺。
综上,精密成形技术是一种以冷加工、热加工、精密铸造、注射成型等多种工艺组成的工艺,它既能满足小尺寸、精密表面复杂形状的要求,又能实现更高的性能要求,是实现精密零件的关键技术。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教学设计一、前言材料成型技术作为机械制造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材料成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材料成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熟悉常用的材料成型工艺,包括锻造、轧制、挤压、拉伸等;3.熟练掌握材料成型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4.大致了解材料成型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5.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6.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材料成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 材料成型工艺和其基本分类; 1.2 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1.3 材料成型的应力与应变分析; 1.4 材料成型中的材料流动与应变率; 1.5 材料成型的热力学和热物性。
2. 常用材料成型工艺2.1 锻造工艺及其应用; 2.2 冷、热轧制工艺及其应用; 2.3 挤压工艺及其应用; 2.4 拉伸工艺及其应用; 2.5 其他成型工艺。
3. 实验操作与创新设计3.1 典型成型工艺的实验操作; 3.2 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实验;3.3 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温度与热变形实验; 3.4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3.5 在已有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设计。
4. 材料成型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4.1 材料成型中常用的数学和物理模型; 4.2 材料成型中的数学理论分析;4.3 材料成型中的物理基础现象; 4.4 材料成型中的数学统计方法。
5. 材料成型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5.1 材料成型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 5.2 材料成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5.3材料成型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四、教学方法1.讲授理论知识,重点讲解材料成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2.实验操作,重点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技能培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4.案例分析,重点展示材料成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及其经验;5.团队合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材料成型PPT课件
3、铸型填充条件
• (1)铸型导热能力 铸型材料导热系数和比容↑,对合金的激冷
作用越强,合金的充型能力↓。 • (2)铸型温度
铸型温度↑,充型能力↑。 • (3)铸型的阻力
阻力↑,则充型能力↓。 (型腔越狭窄、复杂,铸型材料发气量大)
23
第23页/共42页
二、合金的收缩性
1、合金收缩的概念
• 定义:合金在浇注、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中
变量与深度。 柔性最好,不受复杂程度的限制。
11
第11页/共42页
第一篇 金属的铸造成形工艺
第一章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12
第12页/共42页
§1.1 铸造成形工艺的特点和分类
• 定义:将液态金属浇入到具有与零件形状、尺寸 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 毛坯、或零件的工艺方法,称为“铸造”。 铸件:通过铸造成形得到的毛坯、零件。
4
第4页/共42页
板料成形
Sheet-Metal Forming Processes
1 应用背景
5
第5页/共42页
焊接 Welding
第6页/共42页
铸造
Casting
6
非金属材料成形
第7页/共42页
锻造 Forging
7
3、发展趋势:
(1)精密的材料成形
近无余量成形。
精铸、精密压力加工、精密焊接与切割等。
• 铸件结构复杂↑ ,铸型硬度↑ ,芯骨粗大↑ ,则收
缩阻力↑ ,收缩率↓
25
第25页/共42页
3、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 (1)缩孔与缩松的形成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容积得不到补足。 ①缩孔的形成
液态金属充满铸型铸件外壳液面下降最后凝固部位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铸造铸造是一种制造零件的方法,它将液态金属填充到型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件。
填充铸型的过程称为充型,而液态合金充满型腔,形成轮廓清晰、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的优质铸件的能力被称为充型能力。
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包括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合金流动性)、浇注条件(浇注温度、充型压力)以及铸型条件(铸型蓄热能力、铸型温度、铸型中的气体、铸件结构)。
流动性是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是液态金属固有的属性。
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包括合金种类(与合金的熔点、导热率、合金液的粘度等物理性能有关)、化学成份(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流动性最好)以及杂质和含气量(杂质增加粘度,流动性下降;含气量少,流动性好)。
金属的凝固方式包括逐层凝固方式、体积凝固方式或称“糊状凝固方式”以及中间凝固方式。
收缩是液态合金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
收缩能使铸件产生缩孔、缩松、裂纹、变形和内应力等缺陷。
合金的收缩可分为三个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通常以体积收缩率表示,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
合金的固态收缩通常用线收缩率来表示,是铸件产生内应力、裂纹和变形等缺陷的主要原因。
影响收缩的因素包括化学成分(碳素钢随含碳量增加,凝固收缩增加,而固态收缩略减)、浇注温度(浇注温度愈高,过热度愈大,合金的液态收缩增加)、铸件结构(铸型中的铸件冷却时,因形状和尺寸不同,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结果对铸件收缩产生阻碍)以及铸型和型芯对铸件的收缩也产生机械阻力。
缩孔和缩松是铸件凝固结束后常常在某些部位出现孔洞,按照孔洞的大小和分布可分为缩孔和缩松。
缩孔的形成主要出现在金属在恒温或很窄温度范围内结晶,铸件壁呈逐层凝固方式的条件下。
缩松的形成主要出现在呈糊状凝固方式的合金中或断面较大的铸件壁中,是被树枝状晶体分隔开的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
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越大,浇注温度越高,铸件的壁越厚,缩孔的容积就越大。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五节与液态成形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简介
第五节与液态成形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简介一、模具快速成形技术快速成形(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利用材料堆积法制造实物产品的一项高新技术。
它能根据产品的三维模样数据,不借助其它工具设备,迅速而精确地制造出该产品,集中体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激光加工、新材料开发等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应用。
传统的零件制造过程往往需要车、钳、铣、刨、磨等多种机加工设备和各种工装、模具,成本高又费时间。
一个比较复杂的零件,其加工周期甚至以月计,很难适应低成本、高效率生产的要求。
快速成形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
(一)快速成形工艺快速成形技术就是利用三维CAD的数据,通过快速成形机,将一层层的材料堆积成实体原型。
迄今为止,国内、外已开发成功了10多种成熟的快速成形工艺,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纸层叠法—薄形材料选择性切割(LOM法)计算机控制的CO2激光束按三维实体模样每个截面轮廓对薄形材料(如底面涂胶的卷状纸、或正在研制的金属薄形材料等)进行切割,逐步得到各个轮廓,并将其粘结快速形成原型。
用此法可以制作铸造母模或用于“失纸精密铸造”。
2.激光立体制模法—液态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SLA法)液槽盛满液态光敏树脂,它在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束照射下会很快固化形成一层轮廓,新固化的一层牢固地粘结在前一层上,如此重复直至成形完毕,即快速形成原型。
激光立体制模法可以用来制作消失模,在熔模精密铸造中替代蜡模。
3.烧结法—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法)粉末材料可以是塑料、蜡、陶瓷、金属或它们复合物的粉体、覆膜砂等。
粉末材料薄薄地铺一层在工作台上,按截面轮廓的信息,CO2激光束扫过之处,粉末烧结成一定厚度的实体片层,逐层扫描烧结最终形成快速原型。
用此法可以直接制作精铸蜡模、实型铸造用消失模、用陶瓷制作铸造型壳和型芯、用覆膜砂制作铸型、以及铸造用母模等。
4.熔化沉积法—丝状材料选择性熔覆(FDM法)加热喷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截面轮廓信息作X-Y平面运动和高度Z方向的运动,塑料、石腊质等丝材由供丝机构送至喷头,在喷头中加热、熔化,然后选择性地涂覆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却后形成一层截面轮廓,层层叠加最终成为快速原型。
金属材料成型基础资料.pptx
电阻热:Q=I2Rt
焊条
-
焊接电弧
工件
d
+
d离
焊接电弧的稳定燃烧 — 就是带电粒子产生、 运动、复合、产生的动态平衡过程。
第5页/共60页
2 . 电弧的构造及热量分布 阴极区:2400k 36% 阳极区:2600k 42% 弧柱区:5000~8000k 21%
3 . 电弧的极性
1 . 设备简单、应用灵活方便。
2 . 劳动条件差、生产率低、质量不稳定。
二、手工电弧焊焊接过程
①引弧 ② 形成熔池
三、焊接电弧
③形成焊缝
1 . 焊接电弧的概念
第4页/共60页
在焊条末端和工件两极之间的气体介 质中,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放电现象。
使气体电离 具备两个条件
阴极发射电子
接触电阻:R 短路电流:I
适用于易氧化的有色金属及合金钢材料的焊接。 如:铝、镁、钛及其合金和耐热钢、不锈钢等。
第29页/共60页
三、 CO2气体保护焊
以CO2气体作为保护性介质的电弧焊方法。
焊接热源:电弧热
保护介质:CO2
① 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夹渣缺陷
CO2 ② 溶解于液体金属中—产生 CO 气孔缺陷
③ 比重大于空气(25%)
第26页/共60页
非熔化极亚弧焊
熔化极亚弧焊
第27页/共60页
第28页/共60页
3)氩弧焊的特点及应用 ① 机械保护效果好,焊缝金属纯净,焊缝成形美观,
焊接质量优良。 ② 电弧燃烧稳定,飞溅小。 ③ 焊接热影响区和变形小。 ④ 可进行全位置焊接。 ⑤ 氩气昂贵,设备造价高。
应用: 适用所有金属材料的焊接。
镍及镍合金焊条—Ni ; 铜及铜合金焊条—T;
板料成形技术的原理
板料成形技术的原理板料成形技术是一种将金属或非金属板料通过应用力、热量或化学反应等方式,使其发生形状改变的加工方法。
它是金属成型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建筑等领域。
板料成形技术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弹性变形原理弹性变形原理是指在加载作用下,板料发生弹性变形而不会发生永久性变形或断裂。
在板料成形过程中,利用材料自身的弹性回复性能,通过施加外力使其发生形状改变。
这种原理适用于一些薄板的成形,如冲压、弯曲等工艺。
2. 塑性变形原理塑性变形原理是指在加载作用下,板料发生永久性变形而不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在板料成形过程中,通过施加足够大的应力使板料发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所需的形状。
这种原理适用于深冲、拉伸、压缩等工艺。
塑性变形原理的关键在于控制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以避免板料过度塑性变形而引起断裂。
3. 热变形原理热变形原理是指通过加热板料使其塑性增加,然后再施加力量使其发生塑性变形。
板料的塑性与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热变形温度要低于材料的熔点,以避免熔化。
热变形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扩大塑性变形范围,提高板料的成形性能。
热变形原理适用于复杂形状的成形,如热深拉、热冲压等工艺。
4.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是指通过在板料表面产生化学反应,改变板料的表面性质从而达到成形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反应方法有电镀、化学腐蚀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板料表面形成一层新的物质,改变其摩擦、润滑、耐蚀性等性能,以便进行成形。
总之,板料成形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热变形和化学反应。
不同的板料成形工艺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形状要求,选择适合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成形。
通过合理控制成形参数和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对板料的精确成形,满足不同工业领域对于各种复杂形状的需求。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答案_第2版_施江澜_赵占西主编-推荐下载
第一章金属液态成形1.什么是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它与合金的流动性有何关系?不同化学成分的合金为何流动性不同?为什么铸钢的充型能力比铸铁差?1 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指熔融合金充满型腔,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完整的优质铸件的能力。
2 流动性好,熔融合金充填铸型的能力强,易于获得尺寸准确、外形完整的铸件。
流动性不好,则充型能力差,铸件容易产生冷隔、气孔等缺陷。
3 成分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结晶特性,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最好,纯金属次之,最后是固溶体合金。
4 相比于铸钢,铸铁更接近更接近共晶成分,结晶温度区间较小,因而流动性较好。
2. 既然提高浇注温度可提高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但为什么又要防止浇注温度过高?浇铸温度过高会使合金的收缩量增加,吸气增多,氧化严重,反而是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夹杂等缺陷。
3. 缩孔和缩松的存在会减小铸件的有效承载面积,并会引起应力集中,导致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
缩孔大而集中,更容易被发现,可以通过一定的工艺将其移出铸件体外,缩松小而分散,在铸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对于一般铸件来说,往往不把它作为一种缺陷来看,只有要求铸件的气密性高的时候才会防止。
4 液态合金充满型腔后,在冷却凝固过程中,若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缩减的体积得不到补足,便会在铸件的最后凝固部位形成一些空洞,大而集中的空洞成为缩孔,小而分散的空洞称为缩松。
浇不足是沙型没有全部充满。
冷隔是铸造后的工件稍受一定力后就出现裂纹或断裂,在断口出现氧化夹杂物,或者没有融合到一起。
出气口目的是在浇铸的过程中使型腔内的气体排出,防止铸件产生气孔,也便于观察浇铸情况。
而冒口是为避免铸件出现缺陷而附加在铸件上方或侧面的补充部分。
逐层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固相和液相由一条界线清楚地分开。
定向凝固中熔融合金沿着与热流相反的方向按照要求的结晶取向进行凝固。
5. 定向凝固原则是在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并同时采用其他工艺措施,使铸件上远离冒口的部位到冒口之间建立一个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的部位像冒口方向顺序地凝固。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材料成形方法选择教学课件PPT
选择成形方法,要兼顾后续机加工的可加工性。
例如: • 切削加工余量较大的毛坯不能采用普通压力铸造 成形,否则将暴露铸件表皮下的孔洞; • 需要切削加工的毛坯尽量避免采用高牌号珠光体 球墨铸铁和簿壁灰铸铁,否则难以切削加工; • 一些结构复杂,难以采用单种成形方法成形的毛 坯,注意各种成形方案结合的可能性,同时要考虑 这些结合是否会影响机械加工的可加工性。
5.钻套、导向套、滑动轴承、 液压缸、螺母等
该套类零件工作中承受径向力或轴向力和摩擦力。
通常采用钢、铸铁、非铁合金材料的圆棒材、 铸件或锻件制造,有的可直接采用无缝管下料。尺 寸较小、大批量生产时,还可采用冷挤压和粉末冶 金等方法制坯。
三、机架、箱座类零件
机架、箱座类零件包括各种机械的机身、底 座、支架、横梁、工作台,以及齿轮箱、轴承座、 缸体、阀体、泵体、导轨等。
可较复杂
冲压
各种 可较复杂
粉末 冶金
粉末间原子 扩散、再结 晶,有时重结 晶
粉末流动性 较好,压缩性 中小件 较大
可较复杂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高
高
低~高
低 较高或 高
较高或 高
较高
型腔较复杂尤其是内 腔复杂的制件,如箱 体、壳体、床身、支座 等
传动轴、齿轮坯、炮 筒等
受力较大或较复杂, 且形状较复杂的制件, 如齿轮、阀体、叉杆、 曲轴等
二、盘套类零件
盘套类零件 中,除套类零件 轴向尺寸有部分 大于径向尺寸外, 其余零件轴向尺 寸一般小于径向 尺寸、或两个方 向尺寸相差不大。
盘套类零件在机械中的使用要求 和工作条件有很大差异,因此所用 材料和毛坯各不相同。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铸造1 铸造通常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的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
2 铸造的特点(1)较强的适应性(铸件形状、质量、尺寸、材料不受限制)(2)良好的经济性(3)铸件力学性能较差、质量不够稳定(4)铸造生产条件和环境差(铸造生产过程中、混沙、造型、清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熔炼浇注温度很高,铸造过程中还有大量的烟雾、刺激性气体产生,工人劳动强度很大)3 铸件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矿山冶金、交通运输工具、石化通用设备、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等领域。
4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5 影响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液态金属的流动性、铸型性质、浇注条件以及铸件结构等6 金属的凝固方式:逐层凝固、体积凝固、中间凝固。
7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体积和尺寸缩小的现象叫做收缩,收缩性是铸造合金固有的物理性质。
8 金属从液态冷却到室温,要经历三个相互联系的收缩阶段(1)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冷却至凝固开始温度之间的收缩(2)凝固收缩-----从凝固开始温度冷却至凝固结束温度之间的收缩(3)固体收缩-----从凝固完毕时的温度冷却至室温之间的收缩9 影响铸件收缩的主要因素有: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铸型条件等。
10 铸造的内应力分为:热应力、相变应力、收缩应力。
(1)热应力是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不同部位由于收缩不均衡而引起的应力(2)相变应力是由于固态相变,各部分体积发生不均衡变化引起的应力(3)收缩应力是由于铸型、型芯等阻碍铸件的收缩产生的应力,收缩应力一般使铸件产生拉伸或剪切应力。
11热裂是在铸件凝固末期高温下形成的裂纹;12冷裂是铸件在低温时形成的裂纹。
13防止冷裂和热裂的主要方法是减小铸造内应力。
14灰口铸铁的性能特点:熔点较低,凝固温度范围小,流动性好,凝固收缩小,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综合机械性能低,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3-4倍。
材料成形技术金属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图2-13 收缩应力的形成
图2-14 同时凝固原则
4)设法改善铸型、型芯的退让性,合理设置浇冒口。 5 )对铸件进行时效处理。自然时效、人工时效(去应力 退火)和共振时效。
1.1.3.3 铸件的变形与裂纹
1.铸件的变形 残留铸造应力超过铸件材料的屈服极限时产生的翘曲 变形。如图2-15所示的框架铸件,图2-16的T形梁,当刚度 不够时,将产生如图所示的变形。再如图 2-17所示的车床 床身的变形。
铸造: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 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毛坯或零 件的方法。铸造是生产机器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实质是液态金属逐步冷却凝固成形。
铸造的优点:
1)可以铸出内腔、外形很复杂的毛坯; 2)工艺灵活性大。几乎各种合金,各种尺寸、形状、 重量和数量的铸件都能生产; 3)成本较低。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热阻碍:铸件各部分由于冷却速度不同,收缩量 不同而引起的阻碍,由其引起的应力称热应力。
机械阻碍:铸型、型芯对铸件收缩的阻碍 , 由其 引起的应力称机械应力(收缩应力)。
1.热应力 由热阻碍引起,落砂后热应力仍存在于铸件内,是一 种残留铸造应力,以框架铸件为例,说明残留热应力的形 成过程,如图2-12所示,其热应力形成过程分三阶段。 第 一 阶 段, 两 者 都塑性 变形,无热应力; 第 二 阶 段, 一 塑 性, 一 弹性,仍无热应力; 第 三 阶 段, 两 者 均弹性 变 形, 冷却 慢 的 受拉 , 快的受压。残留热应力 和 合 金 的弹 性 模 量、 线 收 缩 系 数、 铸 件 各部分 壁 厚 差 别及 温 度 差成正 比。
图2-4铅锡合金的流动性与相图的关系
图2-5 结晶特性对流动性的影响 a)恒温下 b)一定温度范围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复习总结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1.材料强度是指材料在达到允许的变形程度或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工程上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3.弹性模量即引起单位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4.载荷超过弹性极限后,若卸载,试样的变形不能全部消失,将保留一部分残余成形,这种不恢复的参与变形,成为塑性变形。
5.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能称为塑性。
6.抗拉强度是试样保持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极限应力,即材料被拉断前的最大承载能力。
7.发生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8.硬度是指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硬物体压入的能力,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
9.硬度是检验材料性能是否合格的基本依据之一。
10.11.布氏硬度最硬,洛氏硬度小于布氏硬度,维氏硬度小于前面两种硬度。
12.冲击韧性:在冲击试验中,试样上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
13.当交变载荷的值远远低于其屈服强度是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断裂。
14.疲劳度是指材料在无限多次的交变载荷作用而不会产生破坏的最大应力。
熔点。
16.晶格:表示金属内部原子排列规律的抽象的空间格子。
晶面:晶格中各种方位的原子面。
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几何单元。
17.体心立方晶格:α-Fe 、鉻(Cr)、钼(Mo)、钨(W)。
面心立方晶格:铝(Al)、铜(Cu)、银(Ag)、镍(Ni)、金(Au)。
密排六方晶格:镁(Mg)、锌(Zn)、铍(Be)、镉(Cd)。
18.点缺陷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尺寸都很小的缺陷,如: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空位。
19.线缺陷是指在一个方向上尺寸较大,而在另外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的缺陷,呈线状分布,其具体形式是各种类型的位错。
20.面缺陷是指在两个方向上尺寸较大,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尺寸很小的缺陷,如晶界和亚晶界。
21.原子从一种聚集状态转变成另一种规则排列的过程,称为结晶。
结晶过程由形成晶核和晶核长大两个阶段组成。
22.纯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23.实际结晶温度Tn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m的现象,称为过冷,其差值称为过冷度ΔT,即ΔT=Tm﹣Tn。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铸造:将熔融的液体浇注到与零件的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冷却后获得逐渐的工艺方法。
1、铸造的实质利用了液体的流动形成。
2、铸造的特点A 适应性大(铸件分量、合金种类、零件形状都不受限制);B 成本低C 工序多,质量不稳定,废品率高D 力学性能较同样材料的锻件差。
力学性能差的原因是:铸造毛胚的晶粒粗大,组织疏松, 成份不均匀3、铸造的应用铸造毛胚主要用于受力较小,形状复杂(特别是腔内复杂)或者简单、分量较大的零件毛胚。
1、铸件的凝固(1)铸造合金的结晶结晶过程是由液态到固态晶体的转变过程.它由晶核的形成和长大两部份组成。
通常情况下,铸件的结晶有如下特点:A 以非均质形核为主B 以枝状晶方式生长为主.结晶过程中,晶核数目的多少是影响晶粒度大小的重要因素,因此可通过增加晶核数目来细化晶粒. 晶体生长方式决定了最终的晶体形貌,不同晶体生长方式可得到枝状晶、柱状晶、等轴晶或者混合组织等.(2)铸件的凝固方式逐渐的凝固方式有三种类型:A 逐层凝固B 糊状凝固C 中间凝固2、合金的铸造性能(1)流动性合金的流动性即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是合金本身的性能。
它反映了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但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除与流动性有关,还与外界条件如铸型性质、浇注条件和铸件结构等因素有关,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生产上改善合金的充型能力可以从一下各方面着手:A 选择挨近共晶成份的趋于逐层凝固的合金,它们的流动性好;B 提高浇注温度,延长金属流动时间;C 提高充填能力D 设置出气冒口,减少型内气体,降低金属液流动时阻力。
(2)收缩性A 缩孔、缩松形成与铸件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的过程中.对于逐层凝固的合金由于固液两相共存区很小甚至没有,液固界面泾渭分明,已凝固区域的收缩就能顺利得到相邻液相的补充,如果最后凝固出的金属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就会在该处形成一个集中的缩孔。
适当控制凝固顺序,让铸件按远离冒口部份最先凝固,然后朝冒口方向凝固, 最后才是冒口本身的凝固(即顺序凝固方式) ,就把缩孔转移到最后凝固的部位—- 冒口中去,而去除冒口后的铸件则是所要的致密铸件。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件
d. 提高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浇注后尽早开型 e. 提高铸型温度 f. 去应力退火
(2)变形 ①变形方向
受拉部位趋于缩短; 受压部位趋于伸长 例如:T形梁 平板件
返 回
②防止措施 a. 反变形法。例如:床身铸件 b. 设置工艺筋
c. 去应力退火或自然时效
反变形量
(3)铸件的裂纹 ①热裂 a. 特征:裂纹短、形状曲折、缝隙宽、缝内呈氧化色 b. 影响因素: 合金性质和铸型阻力
返 回
c. 防止措施 选择结晶温度范围窄、收缩率小的合金 合理设计铸件结构 改善砂型和砂芯的退让性 严格限制钢和铸铁中硫的含量 ②冷裂 a. 特征:裂缝细小,表面光滑,呈连续圆滑曲线或直 线状,有金属光泽或呈轻微氧化色 b. 防止措施
减小铸造应力或降低合金的脆性
严格控制钢和铸铁中磷的质量分数
返 回
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以致 在同一时期内铸件各部分收缩不一致而引起的应力 a. 形成机理 b. 应力分布规律 厚壁或心部—拉应力; 薄壁或表层—压应力
返 回
c. 应力大小 ②机械应力
铸件壁厚差愈大 合金的线收缩率愈高 弹性模量愈大
热应力愈大
上型
铸件因收缩受到铸型、型 芯及浇注系统的机械阻碍而 产生的应力 特点:拉应力或剪切应力; 临时应力 ③减小和消除应力的措施 a. 铸件壁厚尽量均匀 b. 尽量选用线收缩率小、弹性模量小的合金
返 回
糊状(体积)凝固方式; 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4)缩孔防止措施 ①“定向(顺序)凝固”。安放冒口 定向凝固特点: 有效地消除缩孔、缩松;
铸件易产生内应力、变 形和裂纹;
工艺出品率低;切削费工 应用:用于收缩较大、凝固温度范围较小的合金。 如铸钢、高牌号的灰铸铁、铝青铜等铸件
精确塑性成形工艺技术概念
精确塑性成形工艺技术概念精确塑性成形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柔性金属或热塑性材料经过高温加热和压力加工的成形工艺。
它与传统的冲压工艺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精确塑性成形工艺技术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局部加热和变形,从而改变材料的形状和尺寸。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材料的预处理、加热和变形、冷却和修整。
首先,需要对材料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涂层等。
然后,将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范围,通常是高于其再结晶温度的一半到两倍。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形状进行适当的温度控制,并避免材料的过热和过冷。
当材料达到适当的温度时,可以通过加压的方式对其进行变形。
这种加压通常是使用液压机、气动机械或液压液压机等设备来完成的。
在变形过程中,需要根据材料的形状和尺寸来选择合适的变形工具,并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变形和调整,以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最后,在冷却和修整过程中,对变形后的材料进行冷却和修整,以使其保持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精确塑性成形工艺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成形,并且可以加工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材料。
与传统的冲压工艺相比,精确塑性成形工艺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加工精度和更短的加工周期。
它还可以避免材料的破坏和变形,从而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成品率。
另外,由于精确塑性成形工艺技术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局部加热和变形,因此可以降低能耗和设备投资,并减少生产成本。
精确塑性成形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
在汽车工业中,它主要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如车身、发动机、悬挂系统等。
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它主要用于生产飞机和航天器的结构件和连接件。
在电子工业中,它主要用于生产电子元件和电子设备的外壳等。
在医疗器械领域,它主要用于生产人工关节、人工心脏瓣膜等。
综上所述,精确塑性成形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柔性金属或热塑性材料经过高温加热和压力加工的成形工艺。
它具有高精度、灵活性、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1-5章)ppt课件
.
绪论
1 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研究材料及其成形方法的技术基础课。它是 机械类及近机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
2 学习目的
(1)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各类成形方法和加工工艺知 识,能合理地选材、正确地制定材料的加工程序。
(2)初步了解与本科程有关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 工艺,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加 工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化学
金属材料
合金钢
成分
轻有色金属
分类
有色金属 重有色金属
机
塑料
稀有金属
械
有机高分子材料 合成橡胶
工
合成纤维
程
有机胶粘剂及涂料
材
陶瓷材料
硅酸盐材料
料
新型陶瓷
复合材料
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
机械 工程 材料
功能分类
结构材料:用于制造实现运动和传递动力的零件 功能材料:用于制造实现其他功能的零件的材料
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
.
4 塑性
即断裂前材料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常用的塑性判据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
(1)伸长率 即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δ=(L1 - L0)/ L0 ×100%
式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δ——伸长率(%); L1——试样拉断后标距(mm); L0 ——试样原始标距(mm)。
σs=Fs/S0
式中
σs——屈服点( MPa ); Fs——试样开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N); 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mm2)。
(2) 抗拉强度:即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
金属材料成型基础ppt课件.ppt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流动性(cm)
温度(℃)
影响液态合金流动性的因素: 1.合金的化学成分
b a
300
200
100 0
80 60 40
20 0
Pb 20 40 60 80 Sb
a)在恒温下凝固 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凝固
充型能力越强。 (3)浇注系统的的结构 浇注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流动阻力
越大,充型能力越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三、铸型充填条件
(1)铸型的蓄热系数 铸型的蓄热系数表示铸型从其中的 金属吸取热量并储存在本身的能力。
铸件输送机
1)振击压实
型砂
落砂
捅箱机
压铁传送机
2)汽动微振压实
3)高压造型
加砂机
压铁
4)抛砂加紧砂机实
上箱造型机
合箱 合箱机
下箱造型机
下芯
下箱翻箱、落箱机 铸型输送机
冷却箱
浇注
冷却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二、机器造型
1)生产效率高; 2)铸型质量好(紧实度高而均匀、型腔轮廓清晰); 3)设备和工艺装备费用高,生产准备时间较长。
适用于中、小型铸件的成批、大批量生产。
(完整版)工程材料及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1-1 材料原子(或分子)的相互作用
1、离子键 当正电性金属原子与负电性非金属
原子形成化合物时,通过外层电子的重 新分布和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而相 互结合,故称这种结合键为离子键。
离子晶体硬度高,强度大,脆性大。 如氯化钠,陶瓷。
18
2、共价键 当两个相同的原子或性质相差不大的
原子相互接近时,它们的原子间不会有电 子转移。此时原子间借共用电子对所产生 的力而结合,这种结合方式称为共价键。
14
3.陶瓷材料 ① 普通陶瓷—主要为硅、铝氧化物的硅酸盐材料. ② 特种陶瓷—高熔点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
等烧结材料。 ③ 金属陶瓷—用生产陶瓷的工艺来制取的金属与
碳化物或其它化合物的粉末制品。 4.复合材料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 ①按基体相种类分:聚合物基、金属基、 陶瓷基、 石墨基等。 ②按用途分:结构、功能、智能复合材料。
15
本部分重点
1)工程材料的概念
– 制造工程结构和机器零件使用的材料
2)工程材料的分类
• 金属材料
钢铁材料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 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 橡胶等
• 陶瓷材料 • 复合材料
16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1 材料原子(或分子)的相互作用
当大量原子(或分子)处于聚集状态时, 它们之间以键合方式相互作用。由于组成 不同物质的原子结构各不相同,原子间的 结合键性质和状态存在很大区别。
8
绪论
一、材料的发展史
材料(metals) 是人类用来制作各种产品的物质,是 先于人类存在的,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 反映人类社会文明的水平。
1 . 石器时代 :古猿到原始人的漫长进化过程。原料: 燧石和石英石。 2. 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用火烧制陶器。 3. 青铜器时代:夏(公元前2140年始)以前就开始了 4. 铁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开始 大量使用铁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晶晶化在粉末冶金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回顾了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史以及粉末冶金工艺的特点,从粉末冶金工一过程中分析出粉末研究技术的优势及技术缺陷,例如致密化程度不够高,非晶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但是非晶具有较低的塑性(低于2%),利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非晶粉末,利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出纳米晶超细晶材料,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字:粉末冶金非晶合金致密化1.引言世纪粉末冶金是一项新兴技术,但也是一项古老技术。
根据考古学资料,远在纪元前世纪时,印度的铁匠用此种方法制造了“德里柱”,重达年左右,埃及人就在一种风箱中用碳还原氧化铁得到海绵铁,经高温锻造制成致密块,再锤打成铁的器件。
世纪初,相继在俄罗斯和英国出现将铂粉经冷压、烧结,再进行热锻得致密铂,并加工成铂制品的工艺。
年代出现了铂的熔炼法后,这种粉末冶金工艺便停止应用,但它对现代粉末冶金工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粉末冶金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从制取材料方面来看,粉末冶金方法能生产具有特殊性能的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方法能生产用普通熔炼法无法生产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例如,可生产各种多孔材料、多孔含油轴承等, 能利用金属和金属、金属和非金属的组合效果,生产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例如,铜假合金型的电触头材料、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摩擦材料等;能生产各种复合材料,例如,由难熔化合物和金属组成的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弥散强化复合材料、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等。
粉末冶金方法生产的某些材料,与普通熔炼法相比,性能优越:高合金粉末冶金材料的性能比熔铸法生产的好,例如,粉末高速钢、粉末超合金可避免成分的偏析,保证合金具有均匀的组织和稳定的性能,同时,这种合金具有细晶粒组织使热加工性大为改善;生产难熔金属材料或制品,一般要依靠粉末冶金法,例如,钨、钼等难熔金属,即使用熔炼法能制造,但比粉末冶金的制品的晶粒要粗,纯度要低。
从制造机械零件方面来看,粉末冶金法制造机械零件是一种少切屑、无切屑的新工艺,可以大量减少机加工量,节约金属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
总之,粉末冶金法既是一种能生产具有特殊性能材料的技术,又是一种制造廉价优质机械零件的工艺2.粉末冶金的基本工艺2.1制粉制取粉末是粉末冶金的第一步。
粉末冶金材料和制品不断增多,其质量不断提高,要求提供的粉末的种类也愈来愈多。
粉末的质量决定着粉末冶金制件的质量,粉末冶金粉末制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还原化合法,还原金属氧化物及盐类以生产金属粉末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制粉方法。
特别是直接使用矿石以及冶金工业废料如轧钢铁鳞作原料时,还原法最为经济。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用在粉末冶金中的有以下几种:金属蒸气冷凝,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制工业上生产碳化硅是将石英砂与碳(石墨、炭黑等)在按下式进行反应:该反应分两步进行或用氨或氯化铵进行氮化,其基本反应为更完善的方法是在有碳还原剂的情况下将硼酐氮化。
第一步将硼酸与炭黑混合进行焙烧,第二步将焙烧后的料在碳管炉中用氮进行氮化,温度也可将硼粉直接氮化制取氮化硼。
制取氮化硅取具有大蒸气压的金属(如锌、镉等)粉末。
这些金属的特点是有较低的熔点和较高的挥基物热离解。
化学气相沉积。
对金属发性,如果将这些金属蒸气在冷却面上冷凝下来,便可形成很细的球状粉末。
气相还原,包括气相氢还原和气相金属热还原。
液相沉淀法,液相沉淀法在粉末冶金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种:金属置换法;溶液气体还原法,从熔盐中沉淀法;主要是溶液氢还原法;辅助金属浴法。
电解法,电解法在粉末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生产规模在物理化学法中仅次于还原法。
不过,电解法耗电较多,一般来说成本比还原粉、雾化粉高。
因此,在粉末总产量中,电解粉所占的比重是较小的。
电解制粉又可分为:水溶液电解、有机电解质电解、熔盐电解和液体金属阴极电解,其中用得较多的还是水溶液电解和熔盐电解,而熔盐电解主要用于制取一些稀有难熔金属粉末。
雾化法,雾化法属于机械制粉法,是直接击碎液体金属或合金而制得粉末的方法,应用较广泛,生产规模仅次于还原法。
雾化法又称喷雾法,可以制取铅、锡、铝、锌、铜、镍、铁等金属粉末,也可制取黄铜、青铜、合金钢、高速钢、不锈钢等预合金粉末。
制造过滤器用的青铜、不锈钢、镍的球形粉末目前几乎全是采用雾化法生产。
液体金属的击碎包括制粒法和雾化法两类。
机械粉碎法,固态金属的机械粉碎既是一种独立的制粉方法,又常作为某些制粉方法不可缺少的补充工序。
例如,研磨电解制得的硬脆阴极沉积物,研磨还原制得的海绵状金属块等。
因此,机械粉碎法在粉末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机械粉碎是靠压碎、击碎和磨削等作用,将块状金属或合金机械地粉碎成粉末的。
根据物料粉碎的最终程度,基本上可以分为粗碎和细碎两类;根据粉碎的作用机构,以压碎作用为主的有碾碎、辊轧以及颚式破碎等;以击碎作用为主的有锤磨等;属于击碎和磨削等多方面作用的有球磨、棒磨等。
相应的设备中,碾碎机、双辊滚碎机、颚式破碎机等属粗碎设备;锤磨机、棒磨机、球磨机、振动球磨机、搅动球磨机等属细碎或研磨设备。
机械粉碎发中的高能球磨法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 1 机械合金化的原理示意图2.2粉末成型成形是粉末冶金工艺过程的第二道基本工序,是使金属粉末密实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孔隙度和强度坯块的工艺过程。
成形前的原料预处理,处理。
预处理包括:粉末退火、筛分、混合、制粒、加润滑剂等。
粉末原料由于产品最终性能的需要或者成形过程的要求,在成形之前都要经过一些预处理。
粉末的压制过程,是指金属粉末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粉末经历弹塑性变形获得所需的材料的零件金属粉末压制时压坯密度的变化规律,粉末体受压后发生位移和变形,在压制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增加,压坯的相对密度出现,有规律的变化,I 阶段:在这阶段内,由于粉末颗粒发生位移,填 第充孔隙,因此当压力稍有增加时,压坯的密度增加很快,所以,此阶段又称为滑动阶段。
第 II阶段施压后继续增加时,压坯阶段:压力继第阶段压缩后其密度的密度几乎不变。
这是由于压坯经第已达到一定值,粉末体出现了一定的压缩阻力,在此阶段内,虽然加大压力,但孔隙度不能减少,因此密度也就变化不大。
III阶段:当压力继续增大超过某一定值后,随着压第力的升高,压坯的相对密度又继续增加,因为当成形压力超过粉末的临界应力后,粉末颗粒开始变形,由于位移和变形都起作用,因此,压坯密度又随之增加。
2.3烧结粉末有自动粘结或成团的倾向,特别是极细的粉末,即使在室温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也会逐渐聚结。
在高温下,结块更是十分明显。
粉末受热,颗粒之间发生粘结,就是我们常说的烧结现象。
粉末烧结后,烧结体的强度增加,首先是颗粒间的联结强度增大,即联结面上原子间的引力增大。
在粉末或粉末压坯内,颗粒间接触面上能达到原子引力作用范围的原子数目有限。
但是在高温下,由于原子振动的振幅加大,发生扩散,接触面上才有更多的原子进入原子作用力的范围,形成粘结面,并且随着粘结面的扩大,烧结体的强度也增加。
粘结面扩大进而形成烧结颈,使原来的颗粒界面形成晶粒界面,而且随着烧结的继续进行,晶界可以向颗粒内部移动,导致晶粒长大。
3.非晶合金非晶态金属或合金是指物质从液态(或气态)急速冷却时,因来不及结晶而在室温或低温保留液态原子无序排列的凝聚状态,其原子不再成长程有序、周期性和规则排列,而是出于一种长程无序排列状态。
具有铁磁性的非晶态金合金又称铁磁性金属玻璃或磁性玻璃,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均称为非晶态合金。
非晶中原子有较强的键合,特别是金属-类金属非晶中原子键合比一般晶态合金强得多;非晶合金中原子排列长程无序,缺乏周期性,合金受力时不会产生滑移。
非晶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硬度和较高的刚度,是强度最高的实用材料之一。
非晶态合金即金属玻璃,具有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结构特征。
非晶态合金中没有位错,没有相界,没有第二相,因此是无晶体缺陷的固体。
“大块”这一术语表示具有毫米级尺寸的块体。
由于独特的微观结构,与普通晶态合金相比,大块金属玻璃(Bulk Metallic Glass, BMG)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高耐磨和耐蚀性等优异的性能[1]。
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与工程材料,BMG 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仪表仪器、体育器材、医疗器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利用锆基BMG的高弹性模量和高强度,将其用作高尔夫球棍的棍头材料;由于其无晶体缺陷、内部清洁的特点,NASA已经将BMG用作太阳风粒子收集器;利用其良好的成型性、表面光洁和优异的耐磨性,BMG已被Liquidmetal Technologies公司用作个人手提电脑的屏幕外壳材料和数码相机的外壳材料;由于其应力作用下良好的绝热剪切性和自锐效应,BMG及其复合材料有望作为替代贫铀弹的穿甲弹弹芯材料;由于其高比刚度、弹性模量等特点,钛基BMG已被用于科里奥力流量计,其灵敏度为SUS316管的28.5倍。
4.非晶晶化法运用于粉末冶金的理论依据在非晶态金属的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步的20世纪70年代, 就已经发现在非晶相中由于晶化可生成纳米级颗粒组织, 即形成所谓的纳结构, 但直到80年代德国科学家Gleiter 等较为系统地提出纳米晶体的概念、并成功制备出纳米晶体和非晶与纳米晶的混合材料之后, 纳米级颗粒组织才真正引起世界上材料学、物理学和化学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广泛重视, 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 并且从此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非晶/ 纳米晶复合材料、尤其是这种三维大块材料制备和性能的研究,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众多的大块纳米晶和非晶/ 纳米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中, 有些工艺会对最终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等带来较大的影响。
例如通过粉末冶金法由单相的非晶合金粉末得到大块纳米晶或非晶/ 纳米晶复合材料时, 从非晶粉末制造到固化成型均要在受控气氛中进行, 因此固化成型时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进行脱气, 由于这一脱气温度往往会接近或超过有些非晶合金( 如Al 基非晶合金) 的晶化温度, 因此固化成型会给合金的组织和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利用使非晶态合金部分或完全晶化是与其他纳米晶制备机理完全不同的纳米晶、非晶/ 纳米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尤其是由于大块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玻璃形成能力、较宽的过冷液相区和较强的抗晶化能力等独特的性能, 其晶化行为与普通非晶合金明显不同, 表现为多级晶化,晶化时具有较高的形核速率和较低的生长速率, 通过控制大块非晶合金的晶化条件, 可得到具有结构紧密、缺陷较少、成分准确的大块纳米晶或非晶/ 纳米晶复合材料。
因此采用大块非晶合金晶化的方法制备纳米晶、非晶/ 纳米晶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发展极其迅速并被世界各国广为关注的一种新工艺。
多组元非晶粉末都具有宽的过冷液相区(晶化温度T与玻璃转变温度T g之间的x温度区间),同时,在过冷液相内其具有较低的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