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Word版
数学学科法制教育渗透计划
数学学科法制教育渗透计划工作目标1.编写高质量的数学学科法制教育教材:目标是在一年内完成涵盖基础数学知识和相关法律条款的教材编写,确保教材既能教授数学知识,又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数学学科中的法律问题,如知识产权、学术诚信等。
为此,我们将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详细的规划和研究,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开展数学学科法制教育讲座和研讨会:计划每月举办一次数学学科法制教育讲座或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解,让学生和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数学学科中的法律问题。
同时,通过讲座和研讨会,提升教师对数学学科法制教育的认识和教学能力。
3.建立数学学科法制教育在线平台:为了更广泛地推广数学学科法制教育,我们将建立一个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相关课程、案例分析、法律法规等信息,让学生和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和参考。
工作任务1.组织专家团队:我们将组织一支由数学和法律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研究和编写教材,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研究和规划教材内容:专家团队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规划,确定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确保教材能够全面覆盖数学学科中的法律问题。
3.撰写教材:根据研究和规划的结果,撰写高质量的教材,确保教材既能教授数学知识,又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数学学科中的法律问题。
4.策划和举办讲座和研讨会:我们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和研讨会,为此需要进行详细的策划和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讲座主题、邀请演讲嘉宾、安排场地和设备等。
5.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我们需要开发和建立一个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相关课程、案例分析、法律法规等信息,为此需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开发工作。
任务措施1.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坊:为了确保教材的质量,我们将定期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坊,让专家团队成员能够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完善教材内容。
2.进行教材试讲和评估:在教材完成后,我们将邀请教师和学生进行试讲和评估,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对教材进行修改和完善。
3.持续更新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完成后,我们将持续更新平台内容,包括添加新的课程、案例分析和法律法规等信息,确保平台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数学与法制1. 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制的关系,理解数学知识在法制建设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数学知识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的作用,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数学与公平1. 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公平原则,学会运用公平原则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学生通过实例,学会运用数学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数学与规则2. 学生通过实例,学会运用数学知识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章:数学与逻辑1. 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逻辑推理,学会运用逻辑推理解决生活中的2. 学生通过实例,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第五章:数学与创新1. 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创新思维,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学生通过实例,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创新,培养创新精神。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法制观念。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法制观念的形成情况以及学习态度的改变情况。
五、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学习任务单等。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数学与证据1. 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证据意识,学会运用证据解决问题。
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证据,培养正确的证据意识。
第七章:数学与公正1. 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公正原则,学会运用公正原则解决生活中的2. 学生通过实例,学会运用数学知识维护公平正义,提高公正意识。
第八章:数学与法律1. 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律的关系,理解数学知识在法律中的应用。
2023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例文
2023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例文2023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例文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在已掌握的“单价×数量=总价”等关系式的基础上推导出另外两个关系式正确理解三个关系式之间的联系.(二)学会应用关系式解决实际计算问题.(三)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乘法求总价,推导出用除法求得另外两个量.难点:揭示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投影出示)14×5= 21×3= 13×7=70÷14= 63÷3= 91÷7=70÷5= 63÷21= 91÷13=32×4= 12×6= 15×8=128÷4= 72÷6= 120÷8=128÷32= 72÷12= 120÷15=(2)请同学回忆一下在乘数是两位数乘法中,学过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可以让学生讨论,互相启发,提醒一下,然后请同学回答.学生回答无序,老师要选择有序的板书在黑板上)生:单价×数量=总价单产量×数量=总产量速度×时间=路程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师:同学们能牢固掌握学过的数量关系,下面老师出一道常见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请大家来思考.(二)学习新课1.学校鼓乐队买了8个鼓,每个34元,一共用了多少元(事先写好贴在黑板上)投影出示讨论题:(几个题都用这个讨论题)(1)题目中已知哪些量求什么量(2)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3)说出数量关系式.通过讨论,根据问题回答.老师把学生说的列式板书在黑板上.34×8=272(元)使学生充分认识:34元是单价;8是数量;272元是总价.单价×数量=总价下面老师把(1)题,已知和所求改变一下,请看(2)题.(事先写好贴在黑板上) (2)学校鼓乐队买8个鼓用了272元,每个鼓多少元投影出示讨论题:学生讨论时老师巡视、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每个人都参与.(可以多请几名同学回答,尤其是中、下等同学,要多给他们机会)生:已知“买了8个鼓”是数量,“用了272元”是总价.求“每个鼓多少元”是单价.也就是: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列式:272÷8=34(元)(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请同学按老师说的要求,把这个题目再改编一下,注意听.如果这道题的总价不变,把问题(单价)改变为条件,把数量改变为问题.请同学思考片刻,组织一下语言,把这道应用题叙述出来.(学生回答、老师把事先写好的(3)题贴在黑板上)(3)学校鼓乐队买鼓用了272元,每个34元,买了几个鼓投影出示讨论题:(根据讨论题回答,请一些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看他们是否掌握了)(生:已知总价是272元,单价是34元,求的是数量.)关系式:总价÷单价=数量列式:979÷34=8(个)师:通过上面三个题目,你能说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同学们可以互相说一说)生:已知单价和数量,可以求出总价,用乘法计算;已知总价和数量,可以求出单价,用除法计算;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出数量,用除法计算.总之,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只要知道其中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量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这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容易想出另外两个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这样我们就能很快地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三)巩固反馈请同学利用我们刚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1)一辆汽车由胜利村开往县城,用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行35千米,由胜利村到县城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列式:35×4=140(千米)(2)胜利村到县城的路程是140千米,一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35千米.这辆汽车由胜利村到县城要用多少小时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列式:140÷35=4(时)(3)胜利村到县城的路程是140千米,一辆汽车由胜利村开往县城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列式:140÷4=35(千米)(订正时,老师板书)下面请同学打开书第75页,练习十六第1题.谁知道每题括号里绿颜色的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老师要求学生请在书上填写.(订正时老师板书)(1)单产量×数量=总产量(2)总产量÷数量=单产量(3)总产量÷单产量=数量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道题.(出示)(1)一台织袜机每小时织32双儿童袜,8小时生产多少双提出问题再解答,并写出数量关系式.读题并补充问题.老师填在黑板上.关系式: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列式:32×8=256(双)(2)把上题改编成求时间的应用题.(同桌两个同学互相编,然后把关系式,列式计算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一台织袜机每小时织32双儿童袜,计划织256双,需要几小时关系式:工作总量÷工效=工时列式:256÷32=8(时)(3)把上题改编成求工效的应用题.(要求自己独立思考,编后,把关系式,列式计算写在作业本上,看谁最快) 一台织袜机8小时织儿童袜256双,平均每小时织儿童袜多少双关系式:工作总量÷工时=工效列式:256÷8=32(双)小结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学习了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的关系;工效、工时、工作总量的关系.今后可以应用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乘法、除法应用题.作业:看书第73页.小资料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都可以归结为:c÷a=b或c÷b=a(a,b都不等于0).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把数c平均分成b份,也就是求相同的加数a.二是求数c里面含有多少个a,也就是求相同加数a的个数b.至于求一个数c是另一个数a的多少倍,实际上也是求c里含有多少个a;已知一个数的b倍是c,求这个数,实际上就是把c平均分成b份,求这样的一份是多少.2023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例文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于保护个人权益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3.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以及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合法、合规的思考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法律对社会和个人有什么作用。
2. 法律与数学问题的关系: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展示法律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3. 法律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法律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具体应用。
4.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分析法律案例。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法律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法律案例和数学问题。
2. 准备教学PPT,包括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图片和文字,案例的图片和文字,以及相关的数学问题的图片和文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参与度。
2. 学生的作业和练习:评价学生在作业和练习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法律知识。
3. 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并遵守法律。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新课讲解: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于保护个人权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法律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具体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法律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法律在数学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遵守法律。
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教学内容】《小数除以整数》例1及相关练习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培养学生的计算方法。
5、渗透法制内容:(1)《全民健身条例》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是二条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2)《城市垃圾管理办法》【教学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关键】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二)计算:268÷4224÷4256÷6345÷151、分组指定一题,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2、重点说一说224÷4怎样算。
3、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一)创设情境,渗透法制教育1、出示题目,创设情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暑假期间,老师也参加了清晨健身行列。
在广场老师四天跑了22.4千米的路程。
你能算一算老师每天跑多少远吗?2、根据题意,渗透法制教育(1)启发式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个题目的意思与我国的哪部法律中的规定有关吗?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讨论。
(3)出示:《全民健身条例》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一、封面标题: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学校名称:负责人姓名:制定日期:二、计划背景国家对法制教育的重视学校教育中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数学学科与法制教育的结合点三、工作计划概述计划目的计划范围预期成果四、年度工作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中的法制观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法律的意识五、工作内容课程整合数学课程与法制教育的结合点分析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整合教学活动法制教育主题的数学问题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实践活动组织与法制教育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评估与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教学活动的反馈与调整六、教学资源教材资源整合法制教育内容的数学教材辅助资源法律案例库数学软件工具人力资源数学教师与法律教师的协作七、时间规划学期计划月度目标周活动安排八、实施步骤准备阶段教师培训教材准备实施阶段教学活动的开展实践活动的组织评估阶段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教学活动的反馈收集九、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风险识别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参与度低应对策略资源调配激励机制设计十、评估与反馈机制内部评估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估学生反馈的收集外部评估学校管理部门的评估家长和社区的反馈十一、附录教学活动清单实践活动安排表评估工具与模板法律案例库清单。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2)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将两个两位数相加,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两位数或三位数。
2. 两位数的减法运算:将一个两位数从一个两位数中减去,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两位数或一位数。
3. 实际问题解决: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具展示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两位数加减法的兴趣。
2. 讲解两位数的加法运算: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位数加法的运算过程。
3. 讲解两位数的减法运算: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位数减法的运算过程。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6.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法制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法制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
六、教学拓展1. 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 游戏教学: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加减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范本
2023年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我校计划将法制教育与数学学科渗透,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应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二、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养;2.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能力;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法律素质。
三、工作内容1. 教师培训1.1 组织数学学科教师参加法制教育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1.2 组织教师开展法制知识学习,提升教师的法制教育能力。
2. 课程设置2.1 在数学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设计相关的案例和习题,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了解法律知识;2.2 在数学学科中融入法制教育的经典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2.3 在数学学科中引导学生进行法律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方案的提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活动开展3.1 组织学生参观法庭、公安局等相关机构,了解法律实践工作;3.2 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模拟法律案例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3.3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法律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四、工作措施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2. 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数学学科的融合方式,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内容;3.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安排法制教育相关活动;4. 加强与家长和社会资源的合作,共同推进法制教育工作;5. 定期进行法制教育效果评估,随时调整工作内容和措施。
五、预期成效1. 学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所增强;2. 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3. 学生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活动,提高法律素养和综合能力;4. 社会各界对我校法制教育工作的认可度提高。
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1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九年级数学第二章2.6节。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1),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传播问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通过解决传播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三、情感态度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四、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五、重难点、关键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传播问题的应用题难点:发现传播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渗透法制知识关键: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传播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问题提出问题:还记得本章开始时梯子下滑的问题吗?①在这个问题中,梯子顶端下滑1米时,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大于1米,那么梯子顶端下滑几米时,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和它相等呢?②如果梯子长度是13米,梯子顶端下滑的距离与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那么这个距离是多少?分组讨论:①怎么设未知数?在这个问题中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如何利用勾股定理来列方程?②涉及到解的取舍问题,应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检验,决定解到底是多少?活动目的:以学生所熟悉的梯子下滑问题为素材,以前面所学的.勾股定理中边长的关系为切入点,用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支点,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学知识:加减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
2. 法制教育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法律与生活的关系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知识。
2. 运用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法律知识: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3. 数学知识教学:讲解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点,如加减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
4. 结合实例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和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5.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7.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题目和法制教育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性、参与度等。
4.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作业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六、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难点: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解决策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2. 难点:将数学知识与法律知识有效结合。
解决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寻找数学知识与法律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了解法律的相关内容。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数学教学材料,如教材、练习题等。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教育工作计划是为了促进学科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
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针对数学学科在法制教育方面的渗透,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
的工作计划。
1. 教材编写:在数学教材编写中,引入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案例,将数学的知识与法律
法规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提高法律意识。
2. 主题活动:组织一些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数学活动,如法律案例剖析、法律实践模
拟等。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与法律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
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学方法创新: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大讨论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法
律素养和判断能力。
4. 培训教师:组织教师参加法制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在法制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教师能够有效地将法制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5. 社会参与:与法律机构、法学院等合作,邀请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法律讲座和培训,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通过以上的工作计划,可以使数学学科与法制教育有效地渗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和法律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
培养奠定基础。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4和5,学习加减法运算,了解数字4和5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第二课时:学习数字6和7,掌握加减法运算,探讨数字6和7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第三课时:认识数字8和9,学习加减法运算,了解数字8和9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第四课时:学习数字10,掌握加减法运算,探讨数字10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授课:教师讲解数字的读写、加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拓展:教师提出与数字相关的法制教育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主动回答问题、与同学讨论。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法制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够自觉遵守纪律、诚实守信、公平公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3.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4. 教学素材:与数字相关的实际生活案例、法制教育故事。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023年最新三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模板
2023年最新三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模板最新三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化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1.理解并驾驭“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培育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实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实力。
3.感受数学学问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驾驭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术语概括、表达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应用。
教学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回顾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课件出示题目)(1)每个书包50元,4个书包多少钱?(2)一列动车每小时行20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3)李师傅每天生产15个零件,他6天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指名学生口头列式,师生沟通反馈。
2.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很多多的数量关系,弄清晰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帮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板书课题)二、沟通共享(一)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2情境图。
学生视察情境图,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
2.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
(1)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2)追问: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3)介绍单价的读法和写法。
(4)相识总价。
引导思索:依据题目中购买钢笔的状况,我们可以求什么呢?指出:“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指的就是4支钢笔的总价。
3.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单价数量总价钢笔( )元/支( )支( )元练习本( )元/本( )本( )元让学生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
老师巡察,发觉错误刚好订正。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学知识: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等。
2. 法制教育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法律素养。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法律的奥秘。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学习加减法,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
2. 第二课时:学习几何图形,认识法律的作用。
3. 第三课时: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5. 第五课时:进行课堂测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数学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的作用。
3. 学生能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六、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难点:将数学知识与法制教育有效结合。
解决策略: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案例,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了解到相关的法律知识。
2. 难点:学生对法律概念的理解。
解决策略:采用生动形象的案例,以故事形式讲解法律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数学教学材料,如教材、练习题等。
2. 准备法制教育相关材料,如法律故事书籍、视频等。
3. 准备教学课件,以便进行课堂演示。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入法律话题。
2. 讲解:结合数学知识,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法律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法律话题,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模板
三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模板三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模板1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方面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填空(投影出示)(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2.教学小数的产生(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1000÷10= 100÷10= 10÷10= 1÷10=(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
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
2023年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范本
2023年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范本一、工作背景当前社会法制意识的普及和法治建设的推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数学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学生的法制观念的培养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将数学学科渗透到法制教育中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纲领。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详细的2023年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以促进学生对法制的理解和认识。
二、总体目标1. 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2. 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3. 融合数学学科与法制教育,促进两者的交叉学习和发展。
三、具体措施1. 教材的渗透针对数学学科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设计相关的法制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并结合法律知识进行讨论和思考。
同时,选取与数学学科相关的法律条文,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的适用和意义。
2. 课堂教学的渗透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了解和讨论数学与法制的关系。
通过讲述与数学学科相关的法制案例,引发学生对数学与法制的思考,并启发学生了解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 活动与实践的渗透组织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的活动和实践,融入数学学科的内容。
例如,通过模拟法院审判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法律程序,理解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通过法制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法治理念。
4. 评价与反馈的渗透设计合适的考试和测评方式,考核学生对数学与法制渗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及时反馈学生的成绩和错误,指导学生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提高。
四、资源保障1. 教师培训组织数学教师参加相关的法制培训,提高教师对法制教育的理解和能力,为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提供支持。
2. 法制教育资源整合和利用各类法制教育资源,包括法制教材、案例、课件等,为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3. 学校支持学校领导应给予重视和支持,提供必要的教育经费和场所支持,为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3、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4、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5、法制教育。
在练习中利用国徽是轴对称图形渗透《国徽》法第二条和第三条。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法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笑吗?老师现在就让大家看一张人的脸,大家看完后,可不要笑得大厉害啊!(出示一张两只眼睛都在左侧的人脸画)2、大家都笑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笑呢?3、那么这张画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生:画得不漂亮。
)为什么觉得画不漂亮?4、小结:正是因为这张人脸的两个眼睛都在一侧,所以我们才会觉得这幅画画得不漂亮。
二、讲授新课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只蝴蝶,大家说这只蝴蝶漂亮吗?大家说这只蝴蝶有几对翅膀。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对翅膀在大小上有什么特点?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小结:正是因为这只蝴蝶的两个翅膀一样大,而且在身体左右两边各一对,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到这只蝴蝶很美丽。
2、图片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都具有对称美。
谁来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在几何图形中,我们经常见到的轴对称图形有很多,请同学们看下面这些图形:三、课堂练习1、课本的随堂练习学生讨论,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答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第一章:认识数字与法制教育的关联1.1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认识到数字与生活、法律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字与法制教育的联系。
1.3 教学活动引入数字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货币、时间等。
探讨数字与法制教育的联系,如法律规定中的数字意义。
第二章:几何图形与法制教育的融合2.1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性质。
理解几何图形在法律领域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几何图形与法律的关系。
2.3 教学活动介绍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举例说明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等。
探讨几何图形与法律的关系,如土地测绘、建筑设计规范等。
第三章:计量单位与法制教育的结合3.1 教学目标熟悉常用的计量单位和换算关系。
理解计量单位在法律领域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常用计量单位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计量单位与法律的关系。
3.3 教学活动介绍常用计量单位的定义和换算关系,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举例说明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探讨计量单位与法律的关系,如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
第四章:概率与法制教育的关联4.1 教学目标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认识到概率在法律领域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概率与法制教育的联系。
4.3 教学活动介绍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概率实验。
举例说明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抽奖、赌博等。
探讨概率与法制教育的联系,如法律对赌博的规定等。
第五章:数据处理与法制教育的结合5.1 教学目标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理解数据处理在法律领域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收集、整理、分析等。
三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上册
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小组进行操作,汇报自己量的情况。
学生小组中自己进行一下测量,说说自己测量的什么大约是10厘米,什么大约是20厘米?汇报测量结果。
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用等式的形式进行表示出来。学生汇报自己画的方法和步骤。
请一名同学用米尺量一量课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再说说接近几分米
教法
引导发现法
学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准备
展示台.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导入:
1.关于吨的知识你能知道什么?
2.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
二.故事激趣:
1.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1分米是10厘米,你能在自己的学生尺上看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吗?比量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你的学生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自己的尺子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吗?你想怎样画?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动手试一试。
在米尺上数数,1米有多少分米?说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怎样?
1米=10分米
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三、巩固
1、你能说说他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
小组合作练习:每人拿出一块橡皮和一枝铅笔,先讨论量这两种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再独立进行测量。
2、在()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铁钉长2()床长2()大米宽2()黄瓜长2()
四、总结
让学生说说学好本节课内容的现实意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制定的作用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平坝县逸夫小学教师杨绍萍
一、本学期教学的目的,任务与具体要求:
(一)本学期教学的目的: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二)本学期教学的任务:
第五册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具体要求: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全班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了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能认真按时完成。
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
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
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
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
四是课堂学习习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
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渗透法制教育,培养法制观念。
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
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五、教研教改的打算或项目名称
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六、周进度计划表(附后面)
周进度计划表
2011年8月28日(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