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学科渗透工作计划

学科渗透工作计划

学科渗透工作计划学科渗透工作计划4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

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科渗透工作计划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科渗透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为落实上级要求贯彻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化纲要、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有关要求,我校决定从20xx年起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有意识、有计划、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习惯和能力。

二、渗透学科我校主要实施学科教学包括:品德生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

三、渗透方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

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四、渗透的注意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准“渗透点”,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

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

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一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一年级任课教师:欧艳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 以内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1)班现有学生44 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 以内数,会读写100 以内数。

掌握100 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会计算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及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及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2012—2013学年度二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计划教师:敖灿本学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本班共有学生34人,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学生的法律意识很淡泊,不懂得相关的法律知识,根据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内容,我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关的法制教育,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根据课文内容渗法制1、第1课《秋天的图画》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第2课《黄山奇石》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

3、第7课《活化石》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4、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7、第29课《掌声》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二)在语文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因此,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然也是为学生创设法制氛围的绝佳途径。

每学期,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的主题演讲比赛,例如举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演讲比赛,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毒品对一个人、对一个家庭甚至是对一个社会的的严重危害;举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生阅读之中学生读书阅读,这个看似是和法制教育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这个途径,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共五篇)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共五篇)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共五篇)第一篇: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1500字]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3)了解生活中跟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概括信息的能力;(2)体验由气体的压强差异产生的力,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体验。

二、法制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渗透有关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难点:运用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

四、教具和媒体:多媒体、纸、烧杯、水、饮料吸管、机翼模型、漏斗、乒乓球、注射器、水槽、硬币等。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1、教师演示“漏斗倒吹乒乓球”的实验。

2、学生做吹两张倔强的纸实验。

在亲自操作、体会、感受中置疑,引入教学新课题。

二、新课教学1、分析引入流体与流速的概念。

流体:有流动性的气体、液体统称为流体。

流速:流体流动的速度。

2、教师拿出事先给学生准备的教具(也可以叫学生利用手中材料自制),让学生分组讨论后自选器材完成实验,要求每组学生都要明确实验目标、实验操作过程,提醒学生要注意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如:图1 图2 图3(1)、把一根长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里,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图1),往B中匀速持久地吹气,观察现象,作好记录。

(2)、将准备好的两个“小船”,放入脸盆内(图2),然后用注射器向中间的水域冲水,两船如何运动?(3)、把一张小纸条放在嘴边,(图3)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会看到什么现象?3、当学生的实验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并请部分同学汇报实验现象和探究归纳的结果(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欲言,大胆的谈出所有的收获)。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中学生物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在当前社会法制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面对日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以及生物学科教育中法制教育滞后的现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生物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

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律事件的“文学”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生物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

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下面就是我的几点建议:一、在生物教学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现代案例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而展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

学生则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见解。

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

法制案例教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即课前准备、课上讨论和总结评析。

(一)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教师与学生分别对教学案例和制定的相关资料的个人学习过程。

教师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进一步了解案例中的问题和有关背景知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学生则要熟悉案例内容,掌握案例所揭示的事实情况,洞察案例中章显或内隐的疑难问题,并借助有关材料提供的理论指导,分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运用已有的经验归纳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初步假设,提出多种合理的并能经得起质疑和反驳的解决对策和方案。

(二)课上讨论课上讨论是案例教学的精髓部分。

教师对讨论的过程进行适当而有效的操纵并注意将讨论引向主要问题的解决,同时注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讨论与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利用。

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学生的法制观念较差,这个时期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结合具体生物学知识进行。

在七年级上册《认识生命》的教学中,我首先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居世界第三,森林资源丰富,共有木本7000多种,其中,乔木2800多种,还有银杉、水杉、银杏、珙桐、金钱松、台湾杉、鹅掌楸等30多特有珍贵树种,具有“活化石”之称,是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

生物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2

生物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2

中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雨冲中学何雨婷作为生命科学的生物教师,更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努力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 把环保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为培养21 世纪具有高水平环保素质的公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面就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及其法制教育进行浅析。

当今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人们也饱受因环境问题带来的灾害。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历史潮流。

学科渗透,也是当今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利用生物这一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及其法制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目前,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人们也饱受因环境问题带来的灾害。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历史潮流。

由此,世界各国都已行动起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生态平衡。

一、知识整合,储备材料,构建环境及法制体系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中相关生态、环保的知识以及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文献、案例等进行收集、整合,为今后的教学作充分的准备。

在知识收集和整合过程中,要有选择性、代表性,不必面面俱到,有的只作简介,有的要安排讨论、分析,有的点到为此,比如:在准备“生物圈”的知识材料时,让学生心中形成“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的概念和印象,同时延伸相关的法律或文献,即“人与生物圈计划”(人与生物圈简称MAB,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他组织的配合下,从1971年起实施的一项着重对人和环境关系进行生态学研究的一项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计划)。

渗透计划

渗透计划

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计划一(3)班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所在。

而少年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

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结合小学数学知识,浅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

一、开发和挖掘数学学科中法制教育的素材,上好学科渗透课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

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如:在教授人民币的认识时渗透廉洁清正的思想教育并配以图片形象的说明。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的情景图都是在动物园和游乐园,所以可以充分调动少年儿童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它是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游戏的运用利用数学游戏,或其他形式的数学活动进行法制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守法,怎样守法,什么叫犯罪。

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

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

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遵守法律,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安定。

所以,同学们要从小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这样才能适应、适合于我们的社会。

二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渗透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计划

二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渗透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计划

二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渗透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强对我班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推进学生法制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二年级学生特点制定法制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道德纪律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我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二、目标
通过语文课堂、语文活动、学生口语交际进行渗透,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真正地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和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持学生的犯罪率为零指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教学主要内容
(一)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

(二)小学法制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

(三)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学会明辨是非能力,提高自我约束与保护能力。

初中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制的联系,认识到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学与法制的关系2. 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案例3. 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法律问题4. 数学与司法公正5. 数学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制的联系,掌握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与法律问题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数学与法制的关联,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问题分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数学与法制的关系,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法制的紧密联系。

3. 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数学与法制的关联,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数学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分析身边的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案例案例一:利用概率计算和法律推理判断案件的可能性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这个案例,使学生理解概率计算在法律推理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介绍一个刑事案件,法官需要根据证据的可靠性和发生的概率来判断罪犯是否guilty。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运用概率计算来辅助法律判断。

教学步骤:1. 介绍案例背景,让学生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

2. 引导学生分析证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3. 应用概率计算,估算罪犯guilty 的概率。

4. 讨论如何将概率计算结果应用于法律推理。

七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七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七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制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学与法制的关系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法制问题3. 数学在法律案例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数学与法制的密切关系,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数学在法制领域的应用,如几何证据、概率计算等。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案例的分析成果。

5.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法制教育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数学与法制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法制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数学教材。

2. 案例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素材和教学过程。

六、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法制中的应用。

2.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制的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与法律案例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数学与法制的关系,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案例展示:展示具体法律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案例中的作用。

3. 数学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如几何、概率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案例的分析成果。

5.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法制教育中的重要性。

九、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

三年级数学教案中渗透的法制教育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4和5,学习加减法运算,了解数字4和5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第二课时:学习数字6和7,掌握加减法运算,探讨数字6和7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第三课时:认识数字8和9,学习加减法运算,了解数字8和9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第四课时:学习数字10,掌握加减法运算,探讨数字10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授课:教师讲解数字的读写、加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拓展:教师提出与数字相关的法制教育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主动回答问题、与同学讨论。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法制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够自觉遵守纪律、诚实守信、公平公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3.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4. 教学素材:与数字相关的实际生活案例、法制教育故事。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024年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六篇)

2024年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六篇)

2024年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班级法制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新学期伊始,我们积极响应上级指示,将安全法制工作置于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持续不懈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法制教育。

做好法制安全工作,是保障财产及师生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也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石。

为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我们力求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目标。

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的根本,对其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利用晨会、班队会等时机,组织学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明确各项常规要求,同时接受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促进其素质提升与道德引导。

二、将法制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通过品德与社会课、晨会课、班队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传授。

在各学科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常识和法制意识。

三、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资料片和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选取典型案件进行分析讨论,结合案例讲解法律知识,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鼓励学生阅读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书刊,向学校图书室借阅健康有益的书籍,以丰富其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其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爱国情感。

五、将法律知识宣教融入班会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法制熏陶。

六、加强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七、强化家校合作,要求家长学习法制知识,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避免在孩子面前展现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更不得传播不健康内容,为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学生们对自身应享有的合法权利与义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法律意识显著提高,能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努力成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优秀学生。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易思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认真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我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对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作了如下安排: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进行小数和加减法的练习中,渗透《中华人了共和国体育法》,了解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定与鼓励。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在学习简便计算的练习七中学习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法》,了解传染病的分类,还有对传染病的规定。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统计的过程中,渗透《中人结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了解颁布这部法律的意义。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纳雍县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纳雍县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纳雍县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1 纳教字[2011]122 号纳雍县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中小学是开展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以课堂为主渠道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将法制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社会实际有机结合,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2011]152 号)和《毕节地区教育局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毕地教(2011)168 2 号)精神,为促进我县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执行《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提高学校法制教育水平,深入开展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教育,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增强守法意识。

二、任务和目的1、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达到三个100%:即100%的中小学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100%的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100%的中小学教师参与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

2、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拓宽中小学法制教育渠道,使法制教育工作在工作理念上与时俱进,在工作方式上实现创新,形成鲜明的法制教育工作地方特色。

3、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完善在校学生3 的知识结构,努力形成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

4、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法制素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切实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三、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原则目的性原则:教学始终是一项带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

中小学法制教育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之列,在备课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列为研究内容。

语文《鲸》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语文《鲸》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语文《鲸》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鲸的外形、生活习性、进化过程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观察、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法制观念。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科学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鲸》主要介绍了鲸的外形、生活习性、进化过程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鲸的特点,增强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鲸是哺乳动物”、“鲸的心脏有四个腔室”等。

培养学生运用课文知识进行观察、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掌握鲸的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2 互动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课文知识进行观察、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鲸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4.2 讲解课文: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汇和句型。

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4.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课文知识进行解答。

教师及时批改并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拓展5.1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鲸的特点和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5.2 课后拓展: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知识。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的关于鲸的知识。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检验学生对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能力。

6.2 评估方法:课堂提问: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2024年度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4篇)

2024年度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4篇)

2024年度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____,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法律素质,学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从而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加强学生的文明行为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强对教师的法制教育和师德教育,依法执教;加强法制安全教育,确保学期内无重大责任事故。

三、具体措施1、重视整个教职工队伍的法制教育工作。

及时____上级有关安全法制教育的文件精神,把安全法制教育工作摆上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使广大教职员工在安全、法制等方面都能为人师表。

不断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和监管力度,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

全面推进我校安全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开展教职员工安全法制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局面,真正把安全法制教育带入课堂,做到平时经常教育,节假日、重点时期重点教育,遇偶发事件特别教育。

3、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建制,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施教;要扎实推进学校民主法制建设,深入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4、做好学生安全法制教育。

开展以“安全、法制教育“为主题的主题教育月活动。

要利用升旗仪式、校园网、小脚印广播、宣传窗、主题班会等平台,邀请公安、消防等相关人员进行讲座,普及各类安全以及法律知识,开展各类安全法制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温馨聊天室每天中午照常向学生开放,经常性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做到早发现,早引导,早诊治,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语文《鲸》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语文《鲸》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语文《鲸》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鲸的生活习性、种类和特点。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来加深对鲸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学会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法制观念。

二、教学重点1. 鲸的生活习性、种类和特点。

2. 学会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如何在保护鲸的维护人类的海洋权益。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鲸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鲸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鲸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鲸的哪些知识?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查阅资料,了解鲸的生活习性、种类和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讨论各小组分享查阅到的资料,总结鲸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鲸的进化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鲸相关的法制教育案例,如非法捕鲸、鲸鱼保护法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5.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护鲸的维护人类的海洋权益。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保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6.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7. 课后作业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鲸鱼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六、教学拓展1.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或鲸鱼保护基地,增加对鲸的了解。

开展“保护鲸鱼”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在保护鲸鱼方面的经验和看法。

家长协助监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音乐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七年级音乐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七年级音乐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规则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对音乐与法制关系的认识,培养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与法制的关系2. 基本法律知识介绍3. 法律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4. 案例分析:音乐侵权、音乐版权等5. 音乐与法制教育的实践活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与法制的关系,介绍基本法律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音乐侵权、音乐版权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音乐与法制教育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音乐与法制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音乐教材2. 参考资料:法律知识书籍、音乐侵权案例等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4.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图片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音乐与法制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音乐与法制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法律在音乐活动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音乐侵权、音乐版权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

4.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与音乐与法制教育的实践活动,如编排法律主题的音乐作品、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与法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音乐与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遵守法律、尊重规则的行为表现。

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定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法律机构,了解法律工作的实际情况。

2. 邀请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来校进行法制讲座,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五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生活中的法律法规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制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册《数学》第100页“生活中的法律”。

2. 第五册《数学》第101页“数学与法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了解生活中的法律法规。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律法规的联系。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法律法规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了解生活中的法律法规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2)学生分享观察心得,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五册《数学》第100页“生活中的法律”,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通过实例,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3.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法律法规与数学知识的理解。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实践活动:(1)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法律法规的应用。

(2)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保护自己的主要武器便是法律。

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就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普遍存在方法呆板枯燥、内容脱离中小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法制教育,这样不但未能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甚至还造成了学生以消极方式抵触,从而背离了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初衷。

开发新的学校法制教育资源势在必行。

“能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呢?”一个大胆而富于创意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因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仅能在巩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深度,又可以体现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紧密性,能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法律对我们实际生活的积极作用。

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然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几乎呈空白状态。

在当前社会法制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面对目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以及语文学科教育中法制教育滞后的现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

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律事件的“文学”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语文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下面就是我的几点建议:
一、在语文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
作为学校,班级里也会举行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我们还可以将法制教育巧妙地融合到这些活动之中。

例如在学完《威尼斯商人》之后,我在班里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的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件“班级悬案”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

要求有原、被告双方和主审法官,有申诉状和辩护辞,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证人、证据、证物,有最终的法官判决等等。

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参与积极,不仅提高了他们
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对法庭审判有了更为形象而直观的印象,法制意识自然大为增强。

在学习《那树》时,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我为‘老树’写诉状”的活动;在学习震惊全国的“阜阳假奶粉”事件发生后,可以要求学生举行“我为‘大头娃娃’做律师”的综合实践课??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尽情地在法律的殿堂里呼吸文明的空气,在语文的世界里酣畅淋漓的遨游。

此外,如《变色龙》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奥楚蔑洛夫的做法符合法律程序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法制进程呢?”;《孔乙己》一文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丁举人对待孔乙己的方式合法吗?如果把他的行为放到当今社会,他犯了什么罪?将受到怎样的惩处?”;教学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我’的母亲被五叔恶语中伤后,气得大哭,然后选择当面质问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在如今的法制社会,你能为她指出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吗?
看着大家心悦诚服的笑脸,我又趁热打铁地说:“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四种品质,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的远大目标,我们就一定要立志高远,意志坚强,战胜自身的懒惰享受之心,抗拒身边的种种诱惑,忠实于自己的追求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成就辉煌的人生!”
青春,远离网吧” 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
师、父母和其他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

还可以开展一些学生辩论赛,主题可以设置成这样:“我们究竟该不该和陌生人说话”,“钱是不是万能”,“当官就一定要贪污吗”??
所以说,在语文教学的各种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最为重要。

二、在阅读中进行法制教育
学生读书阅读,我们能够利用好这个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必读的课外名著有很多篇目,而《西游记》、《水浒传》等又是学生非常愿意的古典名著。

以《西游记》为例,谈自己是如何利用课外阅读这一平台适时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大人物是青少年喜闻乐道的形象。

像“孙悟空大闹天空”、“三打白骨精”、“真假唐僧”等故事更是口述能详。

在学生的谈论兴致最高的时候我发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吴承恩想借助这几个形象向我们讲述什么道理吗?”看着大家莫名其妙的样子我说道:这四大形象其实代表着一个人身上的四大品质,你们想一想,各是什么?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唐三藏代表的是理想,孙悟空代表的是坚毅,猪八戒代表的是懒惰,沙和尚则代表着忠实。

师徒四人遭遇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则代表一个人健康成长,最后终成大业。

《水浒》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的,尤其《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手法精妙,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交流评价时,都注重了鲁提辖值得歌颂,因为他嫉恶如仇,仗心相助,而郑屠仗势欺人,自私可恶,应该被打死。

作为教师,是否可以考虑周全,让学生讨论郑屠是否该死?即使该死,是否由个人快意恩仇?要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在宋朝,在今天乃至将来都是一种犯罪。

要知道,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要远大于空洞的法律读本。

试想:如果让学生都认同鲁智深、宋江等的激情犯罪,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都仿而效之,那么对创建和谐的法制社会是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认同情感的基础上,对处理问题的方式应存疑、存异。

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英雄”,是历史的产物,一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必须由公安机关依靠严格的程序,用铁的证据来裁定。

所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是法制教育的核心。

这种在阅读中的法制教学,会让学生从自身的实际考虑,自觉增强法制意识。

三、在学生的写作中进行法制教育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

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
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

201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