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2018年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论文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论文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论文一、概述众所周知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重大课题。

1. 阐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与重要性在我们身边,世界在不断变化,时代在不停进步。

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发展的脚步已经从简单的数量扩张转向了追求质量的新阶段。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质量发展,这种转变可不是一时兴起的潮流,而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高质量发展这么重要呢?听我细细道来。

高质量发展,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再只看重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过去我们可能更关注生产了多少产品,而现在我们更关心这些产品的质量如何,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样的转变,其实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高质量发展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不仅要让经济快速发展,还要确保环境得到保护,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才是长久的,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品质,还关乎整个国家的未来和长远发展。

我们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追求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呢?其实这个问题关乎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发展,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重要话题。

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快速前进的同时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研究高质量发展,就是为了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繁荣。

把握新时代机遇 推动高质量发展——2018年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部署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把握新时代机遇 推动高质量发展——2018年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部署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给 侧 结 构 性 改 革 , 助 推 了 “一 带 住 主 打 产 品 和 服 务 ,保 底 线 、 拉
高 线 。 更 好 发 挥 强 制 性 认 证 “保 底 线 ” 作 用 ,对 涉 及 安 全 、 健 康 、 环 保 等 消 费 品 依 法 实 施 强 制 性 认 证 ; 更 好 发 挥 自 愿 性 认 证
20l8if-是 贯 彻 党 的 十 九 大 精 神 化 改 革 举 措 ,使 认 证 认 可 制 度 体 系 更
刘 卫 军 作 了 题 为 把 握 新 时 代 的 开 局 之 年 ,是 改 革 开 放 40周 年 , 加 成 熟 定 型 、更 加 科 学便 捷 。
机 遇 推 动 高 质 量 发 展 开 启 认 证 认 是 决 胜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的 关 键 一
展 质 量 提 升 行 动 的 指 导 意 见 )) 明 确 提 出 完 善 国 家 合 格 评 定 体 系 , 夯 实 国 家 质 量 基 础 设 施 。 国 务 院 第 l85次 常 务 会 议 专 题 研 究 推 进 质 量 认 证 体 系 建 设 , 对 认 证 认 可 工 作 具 有 历 史 陛意 义 。 同 时 , 认 证 认 可 发 挥 了 更 加 突 出 的 作 用 , 有
变 革 。 首 先 , 党 中 央 、 国 务 院 把 力 ; 在 “监 管 诚 信 ” 上 下 功 夫 ,
认 证 认 可 工 作 摆 到 更 加 突 出 的 位 积 极 推 行 监 管 新 模 式 新 方 法 , 针
置 。 中 共 中 央 、 国 务 院 关 于 开 对 一 些 领 域 存 在 的 “认 证 乱 象 ”
围绕质 量提升继续攻坚
测 机 构 资 质 认 定 制 度 , 清 理 整 合 现 有 认 证 事 项 ; 在 “转 型 升 级 ”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我深感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不仅亲眼目睹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自身的成长和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强调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这个时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创新可以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化的服务。

因此,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研发投入,建立创新型企业、社会和国家体系,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其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压力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推进绿色发展,采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

在企业层面,要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在个人层面,要树立低碳、简约、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倡环保意识,减少浪费。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

第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因素,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为此,我们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进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还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各行各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此外,还应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来华工作和学习,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播。

第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改革创新。

改革是解决问题和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新时代需要继续深化改革,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破除发展的束缚。

青海省2018 年自然资源工作成效显著

青海省2018 年自然资源工作成效显著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在扎实推进既定任务、巩固拓展原有业务的基础上,一手抓机构改革,一手抓业务建设,自然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积极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和资源支撑。

◆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青海省2018年自然资源工作成效显著专题策划zhuanticehua. All Rights Reserved.一、坚定立场,努力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增强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自觉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

积极践行“生态保护第一”要求,继续把地勘工作重点区域调整到柴达木盆地及周边的东昆仑、阿尔金地区,全面停止自然保护区及相关重点生态功能区、敏感区的矿业权投放,印发《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办法(试行)》《青海省绿色勘查工作细则》,所有地勘项目全部推行绿色勘查,实现对生态环境扰动的可控制、可恢复、可接受,新创建17个省级绿色矿山。

积极推进矿业权退出补偿工作,省、州、县发证的84宗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均已公告注销,全面完成46宗社会出资矿业权勘查开发成本的核定评估工作。

积极推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竭力协调督促将祁连山地区52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全部纳入青海省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一期工程,目前16处废弃矿山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主题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SSCI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主题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SSCI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Vol.43No.12024年1月第43卷第1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an.2024DOI:10.19493/ki.issn1673-8004.2024.01.012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1],标志着中国经济逐步进入质量优先的发展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主题。

党的十九大及之后的历次会议关于高质量发展所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

党的十九大之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相关的研究综述主要从经济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主题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SSCI 期刊论文统计分析江莉,叶娟(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32)【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经济、政治、生态、文化、社会等领域学术研究的“指挥棒”。

有鉴于此,以2018—2022年中国知网CSSCI 来源期刊所发表的高质量发展相关主题论文为分析对象,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可以初步总结出该主题五年来的研究现状呈现以下基本特征:高质量发展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研究为核心,不断拓展非经济领域新方向,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态势,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日益融合。

同时也对高质量发展后续研究加以展望:研究内容以经济领域为重点进行多元化发展,研究对象“变”与“不变”并存,跨学科研究方法与视角需持续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究;词频分析法;新发展理念中图分类号:D61;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24)01-0115-11收稿日期:2023-06-13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哲学社会科学)“数智时代高校思想舆论领域‘三个地带’的识别与应对研究”(2023AH050529)。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

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

那么,2018年经济工作具体要怎么干?“十九大”以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主题和主线是什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任务和工作重点又包含什么?本报告将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敬请观看。

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给大家讲一讲2018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也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发展理念。

(一)主要内涵1.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对发展的要义进行了全面、全新、前瞻性注释。

发展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和要求。

那么,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新发展理念对这些问题作了全面、全新、前瞻性诠释。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奇迹。

中国的发展丰富了发展经济学内涵,中国发展理论是一个重大创新,具有世界意义。

在新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强调整体发展观,提高了发展的整体性,这与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一致的。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最大的短板,要补齐短板,就要提高发展的整体性。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发展指明了方向。

2.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这也体现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高质量发展理论综述及展望

高质量发展理论综述及展望

2021年第6期理论建设NO.6.2021●新理念·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理论综述及展望魏文江1,谢戈扬2(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10;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摘要: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质量发展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高质量发展就是符合五大发展理念、能够实现“三大变革”、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的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心,坚持全面而不相关的原则,选取具有独立经济意义的指标构建其评价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应以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主要实现路径;对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还可以从金融、数字经济等方面扩展其理论体系。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实现路径;金融高质量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D619;F061.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21)06-0071-07收稿日期:2021-05-11作者简介:魏文江(1984—),男,山西孝义人,博士,研究方向:金融发展与创新;谢戈扬(1995—),男,四川成都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金融。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总量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稳居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经济体内部积累的矛盾逐渐凸显,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和要素禀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新的约束条件和要素禀赋下,传统的粗放型增长路径和增长模式难以持续,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不断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以来,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包括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历史逻辑、评价体系、测度标准、影响因素、发展路径、行业高质量发展、企业高质量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等众多方面。

以高质量土地管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入

以高质量土地管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入

以高质量土地管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入作者:王永生来源:《南方国土资源》 2018年第7期2018年的6月25日是第28个全国土地日,自然资源部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

这一主题告诉我们:土地资源是建设美丽家园的基础、载体、条件和关键,要以“质量提升年”为契机,以工匠精神,狠抓土地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入,进而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依法依规、节约集约和合理高效。

一、质量时代——土地管理也需要工匠精神2017年9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质量大会上指出,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推动各方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把注意力放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来,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因此,我们理解今年土地日的主题,可以从以下三点把握。

(一)新时代的质量特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个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土地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就是必须培育工匠精神,追求管理工作的“独具匠心”“精益求精”和“尽善尽美”。

具体要求我们可以从2018年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的阐述来进一步理解(见图1)。

土地管理的高质量就是要在支撑和服务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中有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二)2018年几个时间节点的含义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所以推进好各项工作必须要有质量理念和质量意识。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1、生产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的能力。

A、自然2、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正确答案: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2021年,全球47%的量子通信技术专利申请来自()、24%来自()、12%来自()。

正确答案:C、中国、美国、日本4、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

正确答案:C、创新驱动5、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有()。

正确答案:B、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6、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必须坚持()是第一生产力、()是第一资源、()是第一动力。

正确答案:C、科技、人才、创新7、关于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D、人才数量还不够8、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有()。

正确答案:B、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9、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正确答案: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0、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

正确答案:C、新质生产力11、未来产业发展是()双能驱动的。

A、技术、市场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不足的是()。

正确答案:C、科研环境不完善多选题1、自国务院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开始,下列关于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C、GDP从不足3%增长到13%D、未来产业处于发展萌芽期E、未来产业对于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2、我国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包括()。

正确答案:B、创新C、协调D、绿色E、开放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需要做到()。

正确答案:C、实施“新赛道”战略,促进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快速涌现D、强化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深度应用,推进产业化发展E、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提升我在前沿技术领域全球话语权和规则影响力4、从新发展理念来看,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表现有()。

正确答案:A、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B、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C、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5、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基本要素有()。

综述2023年国土资源工作:成效显著

综述2023年国土资源工作:成效显著

综述2023年国土资源工作:成效显著成效显著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国土资源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我们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经过多年的努力,2023年国土资源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一、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新颁布的《国土资源法》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为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

同时,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一张图、一张表、一张册”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了国土资源信息的集约化和标准化,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二、土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在国土资源工作中,土地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等工作,全面优化土地产业结构,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益。

同时,我们针对一些存量土地的闲置和浪费问题,加大了土地整治力度,对土地的利用率进行了有效的提高。

三、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国土资源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确保其利用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积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治理的要求,对一些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加大了生态修复等工作力度,使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四、地质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国土资源中的重要一环,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一直是我国国土资源工作中的重点之一。

在2023年,我们通过对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持续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地质灾害的防范和监测,有效保障了地质环境的稳定和国土资源的安全。

五、国际合作不断拓展在全球化的伟大时代,国际合作对于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国土资源领域,我们积极了解其他国家国土资源管理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加强了国际间在国土资源方面的交流,拓展了合作领域。

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新时代十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程、经验和启示

新时代十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程、经验和启示

新时代十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程、经验和启示新时代十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程、经验和启示一、定位发展目标1.明确发展导向:强调高质量发展,注重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公平性,追求经济社会协同进步。

2.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

2.去库存:通过减税降费、加大消费扶持力度,促进商品销售,缓解库存压力。

3.去杠杆: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控制过度举债。

4.降成本: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5.补短板:加大力度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

三、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潜力1.推动居民收入增长:提高工资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2.促进消费升级:提供更多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选择,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3.培育新兴消费领域:鼓励创新开拓新领域,推动新消费模式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四、优化营商环境1.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政府管理机制,减少企业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2.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行业限制,鼓励竞争,促进市场活力释放。

3.加大投资保护力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提升投资环境信任度。

4.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法治建设,提高社会信任度。

五、加强区域协同发展1.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增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2.建设交通网络: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区域交通便捷性。

3.推动技术转移:加强技术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在不同地区的传导与共享。

4.促进资源配置优化:通过跨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1.生态优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发展的首位,建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2.加强环境治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推动减排和治理污染问题。

3.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七、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1.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提供良好的政府治理环境。

心系“国之大者” 践行使命担当 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能建答卷”

心系“国之大者” 践行使命担当 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能建答卷”

心系“国之大者” 践行使命担当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能建答卷”自建国以来,中国一路走来,历经风雨洗礼,不断迈步向前。

这个伟大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拥有着众多优秀的人才和领袖。

而在现在,中国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能建答卷”,践行使命担当,为国家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而这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作为一名有着使命感、担当精神的中国人,我们需要牢记“国之大者”的使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工作来推动国家的发展,使中国在全球的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能建”作为中国最大的能源建设企业,一直致力于为国家的能源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明确知道,在能源领域,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质量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始终把为国家建设、为人民服务作为企业的最终目的。

同时,“能建”也非常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幸福生活。

我们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享受到工作乐趣和职业价值。

我们也希望每位员工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和提升,共同分享企业的成果和发展。

在新的时代下,我们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作为一名“能建”的员工,我一定会继续扛起使命担当的重任,为国家的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相信,在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书写出崭新的“能建答卷”,共同迎接中国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无论身处何处,我们始终需要牢记“国之大者”的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实现崭新的“能建答卷”,我们需要注重创新和开放,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需要利用科技、信息化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奋力谱写更加出彩的自然资源绚丽篇章

奋力谱写更加出彩的自然资源绚丽篇章

奋力谱写更加出彩的自然资源绚丽篇章作者:暂无来源:《资源导刊》 2021年第1期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刘金山厅长张兴辽黄河磅礴奔涌,自然资源人追梦前行。

此时此刻,希望的曙光开启了新的一年、新的征程。

值此元旦佳节之际,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向关心支持河南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向全省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和家属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2020年,是河南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前所未有的大战大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扎实推进年初谋划的“落实国家‘四大战略’、强化‘四个先行’、抓好‘九项重点工作’”部署,只争朝夕,实干拼搏,“拼”出了新精彩、新气象,交出了一份出彩答卷。

我们最感振奋的是,一年来,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等多位省领导到厅调研指导,肯定、激励自然资源工作争先出彩。

我们全力抗击疫情,全系统23名医务人员在武汉抗疫一线冲锋在前,“写在纸箱上的入党志愿书”“回来后我娶你的最美誓言”“一线战‘疫’日记”感动中国。

我们全力服务“六稳”“六保”,疫情期间出台了不动产登记“五项政策”、保障矿业发展“七个举措”、强化自然资源保障“九条规定”。

我们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百千万”试点工程,高标准建成百公里沿黄生态复合型廊道,国土绿化实现大幅增绿,南太行生态修复初见成效,“三山”综合整治筑牢生态屏障。

巡视整改任务“全见底”,违建别墅清查整治打了漂亮仗,耕地保卫战啃下“硬骨头”,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行政复议和信访案件大幅下降。

我们最为自豪的是,一年来,全省自然资源人勇于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一仗接着一仗打,在攻坚克难中实现了新作为、新突破。

我们持续深化落实“两统一”职责,省政府授权开展自然资源督察,十年一次的国土三调高质量收官,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速构建,生态红线框定“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生态保护总体格局,宅基地复垦券交易为脱贫攻坚筹集的“真金白银”支持居全国前列,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等重点领域改革破冰推进,“放管服”改革摁下“加速键”,自然资源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以高质量发展答好新时代问卷

以高质量发展答好新时代问卷

••经济广角60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把“高质量”作为全省发展的鲜明导向,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国各行业各领域的共同目标追求。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矿集团”)是一个具有136年历史的百年企业,也是江苏省唯一的省属工业企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创造过多项全国第一,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如何走在全国行业前列,以高质量发展答好新时代答卷,成为摆在徐矿集团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认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当前,徐矿集团转型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承担新使命,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走进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经济结构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大部署,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六个高质量”要求,作为省属企业,更是脱离不了这个时代潮流。

高质量发展是应对新矛盾的迫切要求。

当前制约徐矿集团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也逐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主体产业竞争力不强,缺乏“顶天立地”的支撑项目,传统非煤产业层次低、效益差;资源盘活、减亏减负、创新驱动发展不充分,企业困难还很多、负担还很重、任务还很艰巨。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新徐矿的迫切要求。

建设新徐矿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把产业结构调优、把创新能力调强、把资源效率调高,使企业的效益水平更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行稳致远,创建一流企业;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财富蛋糕,把企业效益发展好,把职工生活改善好,真正有实力把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职工,让职工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年度高质量发展综述

年度高质量发展综述

年度高质量发展综述篇一年度高质量发展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创新驱动,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对过去一年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进行综述。

一、主要成就经济稳定增长: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和潜力。

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一方面,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过去一年,我国在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与国际创新合作,提升了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实施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快速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过去一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在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通过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措施,加强了与世界的经贸合作和交流。

二、存在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虽然我国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不仅影响了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

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目标。

下面将从创新驱动、绿色可持续、经济结构优化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四个方面来探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创新驱动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时代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型国家。

同时,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绿色可持续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绿色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方向。

新时代要求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培养人们的绿色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经济结构优化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经济结构优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新时代要求我们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同时,要推动城乡区域发展协调,加强城乡融合发展,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集约利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人民生活质量提升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人民是发展的主体,人民的幸福是最终目标。

新时代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开放领域和层次,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

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加人民的福利待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

本文综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意义和现状,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这一概念首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并在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被正式确立。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新的目标和要求,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在于,它强调了经济增长和质量效益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约束等。

同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机遇,例如人口红利的逐渐释放、大量中高收入群体的形成、新型城镇化和数字化转型等。

在宏观层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在微观层面,需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效率,推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加强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总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改革开放40 年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专题讨论)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

改革开放40 年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专题讨论)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

2018年第4期(总第169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4ꎬ201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General.No.169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㊀㊀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ꎬ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由短缺到过剩㊁由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重大转变ꎬ从农村到城市无不释放着强国富民的强烈意愿ꎬ也由此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 中国奇迹 ꎮ随着中国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在需求环境的变化ꎬ党的十九大做出了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的历史性论断ꎮ高质量发展ꎬ既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ꎬ也能够体现新的发展理念ꎬ而如何适应这一新理念ꎬ在新时代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ꎬ还有很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ꎮ鉴于此ꎬ本刊特约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保平院长为主的学术团队及其他学者围绕着中国经济40年的发展变迁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㊁新动能培育等等撰写了相关文章ꎬ希望这组文章能够对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发一些有益的思考ꎮ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任保平ꎬ李禹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ꎬ西安710127)摘㊀要:改革开放以来ꎬ我国经济发展及其动能转换呈现出了阶段性的变化ꎬ而经济增长动力的培育正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问题ꎮ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ꎬ传统的动力机制已经不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ꎬ需要依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培育新动能ꎬ通过新动能的培育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㊁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ꎮ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动能培育的动力在于创新ꎬ我们应以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ꎬ构建人才㊁制度㊁战略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协同创新体系ꎮ而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的主要路径在于:培育创新主体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㊁培养名牌产品和打造创新激励机制ꎮ关键词:高质量发展ꎻ新动能培育ꎻ创新中图分类号:F120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18)04-0031-06收稿日期:2018-03-1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监测预警系统和政策支撑体系构建研究 (15ZDA012)作者简介:任保平(1968 )ꎬ男ꎬ陕西凤县人ꎬ院长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ꎬ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ꎬ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ꎮ㊀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ꎬ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ꎬ当前我们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㊁优化经济结构㊁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ꎬ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ꎮ在这一背景下ꎬ培育新动能是新时代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ꎬ也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改革内容ꎮ新时代下的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寻找和培育新动能ꎬ并通过新动能的培育推进新常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1]ꎮ㊀㊀一㊁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动能转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ꎬ增速放缓㊁结构优化㊁动能转换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ꎬ与此同时ꎬ高质量的发展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13主题ꎮ而这样的变化也为我们的经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ꎬ在当前的经济状态下 新动能培育 的概念开始被提出和推广ꎮ动能原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ꎬ特指因为运动而使物体产生的能量ꎬ其大小与质量和速度呈正相关关系ꎮ将这一概念沿用到经济学中则指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与能量ꎮ2015年1月ꎬ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上海会议中ꎬ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新动能ꎬ他将新动能归纳为通过结构性改革等举措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来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ꎮ以此为起点ꎬ新动能培育的问题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ꎮ在之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ꎬ李克强总理还指出ꎬ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的迭代更替ꎬ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ꎬ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ꎬ形成新的双引擎ꎬ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ꎬ跃上新的台阶ꎮ2017年1月20日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ꎬ这是第一份有关我国新动能培育以及新旧动能间接续转换的正式文件ꎮ同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ꎬ做好政府工作要 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 ꎬ并提出 双创 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ꎮ综上我们不难看出ꎬ新动能是新时代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的驱动力ꎬ它有别于传统的动能ꎬ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㊁新动力和新能量[2]ꎮ经济发展是有阶段的ꎬ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的动能也有所不同ꎮ正是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更替推动了我国新旧动能的转换ꎮ改革开放以来ꎬ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ꎬ完成了从农业国家向现代化工业国家的转变ꎬ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稍有波动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ꎮ其阶段性及其动能转换如下ꎮ首先是初级阶段ꎬ在这一阶段ꎬ我国经济处在费雪和克拉克的部门理论中的初级状态ꎬ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高ꎬ农业劳动力比重较大ꎬ1978年ꎬ我国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7%ꎬ生产率较低ꎬ生产方式偏向于粗放式的低级生产ꎮ1981年ꎬ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甚至达到了40.5%ꎬ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占比超过总就业人口的50%ꎮ这一时期ꎬ我国经济的发展基本符合短缺经济的特点ꎬ总需求远远超过了总供给ꎬ生产资料㊁工业消费品等也处于短缺的状态ꎬ整体经济都处在恢复和调整的状态ꎮ但不得不承认ꎬ在初级状态下ꎬ我国通过改革开放等系列政策实现了经济的重新起步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ꎬ并为我国后续的经济起飞积蓄了能量ꎮ此外ꎬ在发展东部的同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ꎬ均衡了区域不平衡ꎬ缩小了地区间的差异ꎬ同时鼓励民营㊁私营企业的发展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ꎮ1976年ꎬ我国经济还处于负增长阶段ꎬ伴随着改革开放ꎬ1978年我国的GDP增速已达到11.7%ꎮ在初级状态下ꎬ我国经济虽有波动但仍迎来了几个增长峰值ꎮ之后我国经济进入起飞阶段ꎬ政府主导的工业化及乡镇企业的崛起吸收了大量剩余劳动力ꎬ劳动力开始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ꎮ在这一阶段ꎬ我国利用丰富的劳动力所创造出的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的起飞ꎬ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增长ꎮ此外ꎬ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ꎬ虽然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较之发达国家70%的城镇化率相差甚远ꎬ但起飞阶段下城镇化的推进对当时的中国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ꎬ人口的集聚反向促进了产业的进一步分工细化ꎬ从而推动了经济体系的复杂化与产业的转型升级ꎮ同时ꎬ资源开始逐步向制造业转移ꎬ工业部门不断扩大ꎬ工业产值逐年攀升ꎮ在这样的背景下ꎬ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经济总量的增长之间相互影响ꎬ我国整体进入温饱水平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ꎮ而加入WTO等一系列开放措施使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世界经济大环境中ꎬ外需拉动也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ꎮ在起飞阶段后ꎬ我国迎来了小型的 L型 增长阶段ꎮ政府的干预不断减少ꎬ国家指令性计划比重下降ꎬ二元经济结构开始发生重大转化ꎬ特别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加快ꎬ逐渐开始摆脱制造业低端锁定的风险ꎮ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向集约型的新兴工业与具有高收入弹性的服务业转移ꎮ在持续高速增长阶段ꎬ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所重视ꎬ而消费模式则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进入个性化消费ꎮ同时ꎬ市场中的价格变化呈现出以结构性价格上涨为主的特征ꎬ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明显超过了需求的拉动作用ꎮ虽然经济开始在小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ꎬ但这样的增长仍存在着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的隐患ꎬ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使产业升级转型遇到瓶颈ꎬ自2012年起我国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ꎬ经济面临着新环境与新挑战ꎮ目前ꎬ我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ꎬ即我们所说的 新常态 ꎮ这一阶段的大背景是老龄化开始显现ꎬ自然资源不断减少ꎬ环境承载力达到临界值ꎬ房地产泡沫化ꎬ金融等非实体经济的隐性风险逐步显现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增长ꎮ为了克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这些难题ꎬ我国制定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要举措ꎬ使我国23经济逐渐从高速增长放缓到中高速增长ꎬ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迈进ꎬ从依赖投资等驱动力拉动ꎬ转变为依托消费㊁服务业和内需的带动ꎮ伴随着这种经济新常态ꎬ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ꎬ2016年ꎬ中国三次产业比重为8.56ʒ39.81ʒ51.63ꎬ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7.8%ꎬ这些变化昭示着我们应继续遵循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提振生产率的思路ꎬ培育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3]ꎬ从而形成新的总供给曲线ꎬ实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ꎬ将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尽可能地缩短ꎮ㊀㊀二、新时代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动力传统的经济增长潜力主要在要素层面ꎬ大多是依靠投资驱动的ꎬ伴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ꎬ传统的增长动力已经走到了尽头ꎮ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产业革命ꎬ在我国是指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ꎬ这一计划自2002年起开始施行并发展至今ꎬ这也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基础所在ꎮ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反映新工业革命标志的高端产业ꎬ如智能制造㊁机器人㊁新能源㊁新材料㊁环保产业㊁生物技术等ꎻ二是体现新科技革命的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ꎮ而要培育新动能ꎬ推动建立新型产业的动力在于创新驱动ꎬ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ꎮ换而言之ꎬ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动力在于创新ꎬ可以说创新本身就是新动能ꎬ它是追赶超越的根本引擎ꎬ也是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动力所在[4]ꎮ因循发展创新型经济路径是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ꎬ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要求ꎬ培育创新这一新动能的动力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个方面ꎮ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ꎬ经济增长的要素禀赋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ꎬ传统的增长动力不再适应新时代下经济增长的需要ꎮ因此ꎬ我们应该引入创新等技术进步要素作为新的驱动力ꎬ并从中长期入手来解决当前经济的结构性矛盾ꎮ虽然新时代下的经济结构伴随着转型的阵痛ꎬ但只有这样ꎬ才能通过生产率的改进实现规模报酬递增ꎬ只有将创新作为驱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ꎬ才能将经济由过去的要素驱动型㊁资源依赖型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ꎮ创新驱动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ꎮ而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我们打造出适应创新驱动力的制度环境与法律环境ꎬ为创新战略提供有力的保障ꎬ这样的保障又能反向激励创新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ꎮ金融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ꎬ通过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来获取潜在利润ꎬ在完善金融体系的同时ꎬ可以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力ꎮ要顺利实现从追赶向前沿引领的转型升级ꎬ也迫切需要提升我国的开放创新能力ꎬ推动形成 走出去 和 引进来 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ꎮ政策支持也是创新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ꎬ可以通过创新政策来统筹协调发展ꎮ同时ꎬ还应该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ꎬ引导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创新ꎮ2.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石ꎬ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就是以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ꎮ在今后的高质量发展中ꎬ我们应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契机ꎬ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ꎮ首先ꎬ要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ꎬ截至2016年底ꎬ我国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为56.2%ꎬ虽较之前已取得可喜的进步ꎬ但与70%的目标还相差甚远ꎬ这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应重点努力的ꎮ其次ꎬ政府应加大创新投入ꎬ从财政上对创新项目给予支持ꎬ以此带动创新创业者的积极性ꎮ最后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心与重点ꎬ应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ꎬ提升自主创新能力ꎬ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产品与产业ꎮ此外ꎬ 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 作为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一环[5]ꎮ据伦敦咨询公司UHY国际报告称ꎬ自2010年来ꎬ中国 双创 企业数量每年以近100%的速度增长ꎬ说明在一系列关于支持 双创 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ꎬ创业创新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ꎮ因此ꎬ我们要推动市场改革ꎬ由市场来引领投资ꎬ以市场为导向激发大众的创新创业活力ꎬ打造好创新创业孵化基地ꎬ为 双创 的发展提供支持ꎮ但在释放政府红利的同时ꎬ也要做好顶层设计与长期规划ꎬ通过宏观引导更好地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ꎮ3.提升科教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人才是创新活力的源泉ꎬ也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的关键ꎮ当前ꎬ伴随着传统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ꎬ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知识技能型劳动力的供应ꎬ通过科学教育培育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ꎬ依托人力资本来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ꎮ2016年ꎬ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位ꎬ达24万ꎻ全社会R&D支出达到15440亿元ꎬ占GDP比重的2.1%ꎬ企业占比78%以上ꎻ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407亿元ꎬ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ꎻ同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ꎬ这些高素质劳动力为我国的前沿自主创新提33供了智力支持ꎬ也推动了经济发展由旧动能向新动能转换ꎮ为此ꎬ一要健全人才的引进㊁培养和使用机制ꎬ以人才为本ꎬ尊重人才ꎬ重视人才ꎬ坚持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ꎬ通过高素质劳动者带来的 新人口红利 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迈进ꎮ二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ꎬ通过立法与打造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等手段保护人才的科技创新成果ꎬ解决其科研创新的后顾之忧ꎮ三要建立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ꎬ促进人才的流动与交流ꎬ使其在企业㊁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流动起来ꎬ从而带动更多领域和更多区域的创新发展ꎮ四要鼓励扶持青年创新型人才ꎬ摒弃门户之见和论资排辈ꎬ为青年创新型人才的发展铺路搭桥ꎬ使他们勇于创新㊁大胆创新ꎮ4.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体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需要政府㊁企业各方面的协同创新ꎬ重点是发挥企业主体㊁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协同作用[6]ꎮ这不仅是生产要素和创新型资源之间的有效聚合ꎬ也是科技和经济之间的一种联动ꎬ通过这样的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新动能培育中的创新驱动问题ꎮ在企业方面ꎬ可以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对接与合作将前沿技术引入企业生产中来ꎮ这种协同效应能有效地降低和摊薄企业的创新成本及风险ꎬ并对企业的创新形成正向内部激励作用ꎬ使其更好地对研发团队和科研机构的产出成果进行生产应用ꎮ在政府层面ꎬ要通过政策将科技创新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ꎬ做好科技创新政策㊁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相互衔接ꎬ并使政策落实到具体规划㊁具体部署㊁具体政策㊁具体行动中ꎮ通过产业政策对市场的导向功能并督促竞争ꎬ将产业政策聚焦到创新上来ꎬ构建以支持创新为重点的产业政策体系ꎮ还可以将创新类指标加入政绩考核体系中去ꎬ例如ꎬ科学技术贡献率㊁高新技术企业数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㊁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等创新类指标都可以列入ꎬ从而在政策层面加大对创新的关注ꎮ此外ꎬ政府还要通过创新政策支持多部门㊁多领域的要素和资源整合ꎬ在宏观上进行优化配置ꎮ通过完善协同创新机制ꎬ社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ꎬ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协同发展智能制造㊁柔性化生产㊁分布式生产及个性化定制ꎮ同时ꎬ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ꎬ构建技术创新的容错机制和激励ꎬ提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平台支持ꎬ通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疏浚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路径ꎮ只有这样ꎬ才能重塑产业链㊁供应链㊁价值链ꎬ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7]ꎮ5.推动发展模式创新真正的创新绝不仅限于伟大的技术发明ꎬ而是要把技术与商业相结合ꎬ从产业㊁区域㊁企业等多主体㊁多层次来发展模式创新ꎬ助推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ꎬ为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发挥模式引领的作用ꎮ首先ꎬ在产业方面ꎬ要着重建立新产业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 三新经济 ꎬ着重发展新能源㊁新材料㊁新生物等新兴现代化产业ꎬ并通过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ꎬ更好地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发展ꎻ利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 两化融合 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ꎬ利用后发优势ꎬ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促进产业创新发展ꎮ其次ꎬ在区域方面ꎬ要因地制宜ꎬ依据区域特色来规划发展路径ꎬ发挥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ꎬ真正做到多层次的差异化发展ꎻ应立足区域优势ꎬ在补齐地区经济发展短板后开发出新的地区增长潜能ꎻ应打破地方保护ꎬ把握好大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ꎬ通过城市群的效应做好产城融合ꎬ使创新机制在城市群的土壤上得到更好发展ꎮ第三ꎬ在企业方面ꎬ发展模式创新要多关注高新企业ꎬ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在政策上进行帮扶ꎻ在企业内部也要创新组织方式ꎬ通过内生动能的驱动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ꎮ㊀㊀三、新时代下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路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与增强是我国制造业能否迈向中高端的关键因素ꎬ而若想在全球价值链上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ꎬ我们就要在科技与产业创新层面做大做强ꎬ使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有立足之地[8]ꎮ伴随新理论㊁新技术创新浪潮的到来ꎬ引领我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要产业将聚焦到新能源㊁新材料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ꎮ而创新正是当前我国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 金钥匙 ꎬ也是加快产业升级㊁扩大就业㊁提高人们福祉的根本推动力ꎮ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路径要求我们转变旧的思维方式ꎬ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式ꎬ增强创新能力ꎬ打造新兴产业集群ꎬ创造出新的增长极[9]ꎮ因此ꎬ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ꎮ1.培育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主体熊彼特在创造其创新理论时ꎬ将企业家定义为创新主体ꎬ但显然在当下这一范围过于狭窄ꎮ创新的领域是多元的ꎬ其范围是广泛的ꎬ而创新型主体也包含着丰富的层次ꎮ我们可以将创新型主体定义为个人主体㊁组织主体与国家主体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 深化科技体制改43革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㊁市场为导向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ꎬ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ꎮ 这也正是我们打造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主体需要坚持的思路与方向ꎮ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中ꎬ应努力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㊁创新型个人㊁创新型区域㊁创新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㊁创新型国家平台㊁创新型政府等新的经济主体ꎮ在个人主体层面ꎬ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ꎬ中国不再具有发展低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ꎬ但我国有越来越丰富的人力资本ꎮ2016年ꎬ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65万ꎬ这些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 金矿 ꎮ我国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政府职能改革㊁宏观调控创新和微观经济体制改革ꎬ将这座 金山宝库 变为新的生产力ꎬ打造高质量㊁高效益的创新型主体ꎮ在组织主体层面ꎬ要在打造个人创新型主体的基础上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建设工程ꎬ支持建立一批集技术研发㊁人才集聚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创新主体ꎮ这里的企业是指现代企业制度上的企业ꎬ不仅要扶持大企业做大做强ꎬ还应关注科技型小企业在创新浪潮中的作用ꎮ而在国家主体层面ꎬ制度创新是关键ꎬ要把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ꎬ通过政策改革协调好创新型主体的各个方面ꎬ使之发挥联动作用ꎮ2.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的 再工业化 战略和德国的工业4.0计划都将视线投放到了新兴产业ꎬ并希望以此作为新的增长点带动经济的再次腾飞ꎮ而我国也意识到了新技术与新产业在新一轮经济浪潮中的重要作用ꎮ2010年9月8日ꎬ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ꎬ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ꎬ囊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㊁节能环保㊁生物㊁高端装备㊁新材料㊁新能源㊁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ꎬ并提出ꎬ到2020年ꎬ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ꎬ节能环保㊁新一代信息技术㊁生物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ꎬ新能源㊁新材料㊁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ꎮ在这一背景下ꎬ我们既要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ꎬ又要乘着信息化㊁新技术的春风ꎬ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ꎬ2017年上半年ꎬ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3.1%ꎬ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和6.2个百分点ꎮ工业机器人㊁民用无人机㊁新能源汽车㊁集成电路㊁锂离子电池㊁太阳能电池㊁光电子器件等新兴工业产品均保持了快速增长ꎬ而新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日益凸显ꎮ在今后的新动能培育中ꎬ我们要沿袭这一路径ꎬ以高新产业技术的创新需求和转型升级为发展目标ꎬ依托新兴技术产业链条整合资源ꎬ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ꎬ形成各类产业的技术创新联盟ꎻ在创新2.0计划下推进 互联网+ 战略对其他领域的带动作用ꎬ发展新的共享经济模式ꎬ打造出适应经济新时代下的新型互联网业态ꎻ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 两化 深度融合ꎬ使品牌与产业向更高端的方向发展ꎬ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ꎬ通过完善市场准入机制降低进入门槛ꎬ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进来ꎻ改善金融政策扶持力度ꎬ在税收政策上予以倾斜和激励ꎬ同时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力度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ꎮ3.培育具有大市场㊁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名牌产品长期以来ꎬ品牌建设和品牌管理一直是困扰我国本土企业的一个问题ꎮ品牌产品的建设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㊁产品的主体形象ꎬ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ꎮ而品牌效应也对当地的市场有着带动及拉大作用ꎬ市场也将会对名牌产品的效应及其产业链集聚做出反馈ꎮ大市场是跨越了一系列不同行业的服务和产品ꎬ有密切的互补关系而构成的一个市场ꎮ因此ꎬ名牌产品若想具有大市场ꎬ就要在上下游产业上下足功夫ꎬ延长产业链条ꎬ通过一个名牌产品发散带动从而形成多个名牌产品ꎮ高附加值则是说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应在原有的价值基础上发展有效劳动并创造出新的价值ꎬ基于此ꎬ需要提高投入产出比ꎬ在产品上倾注技术㊁文化等投入ꎬ使名牌产品的内涵更加立体化ꎮ通过发展培育具有大市场㊁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名牌产品ꎬ相当于为我国的企业建立了一个国家形象平台ꎮ伴随名牌产品的形成与推广ꎬ中国商品和服务形象也可以得到良好的传播ꎬ从而走出国门㊁打开国际市场ꎮ国内名牌产品还能使企业间获得协同效应ꎬ并形成共同进化机制ꎮ在高质量发展中ꎬ要加快经济从对产品的侧重向对品牌的侧重转化ꎬ积极探索政府㊁社会㊁企业协同推进品牌经济发展的道路ꎬ逐步构建城市品牌㊁产业品牌㊁企业品牌等多层次品牌经济发展架构ꎻ在新动能培育中ꎬ要继续坚持树立 中国制造 中国创造 新形象ꎬ培育特色名牌产品ꎬ并加大宣传力度ꎬ使中国品牌走向世界ꎻ要增加产品的种类ꎬ鼓励企业加快研发出新的产品ꎬ以满足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ꎻ要紧抓产品质量ꎬ建立对产品质量的审核监督体系ꎬ以及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后续监管惩罚机制ꎻ应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ꎬ打造企业品牌制定与管理构架ꎬ从而提升附加值和软实53。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认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这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接力赛,我们每个人都是这赛场上的一员。

在过去,发展可能像是一辆摇摇晃晃前行的旧马车,能拉着货物走就行,不太讲究速度和舒适度。

但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可不是这样,它就像是一辆超级跑车,不仅速度要快,而且各项性能都得是顶尖的。

这发展啊,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增长,就像一个人,不能只看长胖了多少,还得看身体是不是健康,有没有活力。

咱们就拿身边的事儿来说吧。

以前的小作坊,生产个东西,能做出来就不错了,哪管什么环保、质量标准啊。

现在可不一样喽。

你看那些现代化的工厂,那干净整洁的车间,就像医院的手术室一样。

工人们穿着整齐的工作服,在精密的仪器前有条不紊地操作着。

生产出来的产品,那质量都是经过层层把关的,就像挑选航天员一样严格。

这就是高质量发展在制造业的体现。

再看看咱们的城市建设。

以前的城市规划,可能就是这儿盖个楼,那儿修条路,有点乱。

现在呢?那是精心规划的。

城市里的公园就像城市的肺一样,净化着空气,给人们提供休闲的好去处。

那些高楼大厦也不是随便乱建的,它们错落有致,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站得整整齐齐。

交通也是四通八达,地铁、公交、共享单车,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把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连接起来。

这难道不是高质量发展吗?高质量发展也体现在农村。

以前的农村,很多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一下雨就没法走。

现在呢?水泥路都修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

农村的农产品也不再是只能在本地卖,通过网络,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

那些农家乐、乡村旅游也搞得红红火火,农村就像一个宝藏被慢慢发掘出来,越来越有魅力。

教育方面更是如此。

以前上学可能就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学生在下面死记硬背。

现在呢?多媒体教学、素质教育,孩子们的思维就像被打开了的魔法盒,充满了无限的创造力。

这就像种庄稼,以前是粗放式的耕种,现在是精细化的培育,每一颗种子都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在这个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数量供给”转向更重“质量提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较突出,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程,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明显短板。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自然资源,成就高质量发展?如何以高质量发展引领系统性变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考验着治理智慧和治理能力。

2018年,自然资源部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要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一方面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亮剑”,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治理修复。

针对“大棚房”问题,与农业农村部共同组织开展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加强督察抽查,开展暗访暗
查,对14起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

围填海管控方面,明确新的围填海要实事求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不搞“一刀切”原则,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2018年1月~7月,国务院24号文件印发之前,共发生违法围填海70处,涉及海域187.48公顷。

文件印发后,发生违法围填海2处,涉及海域0.44公顷。

部公开通报8起典型案件,违法围填海得到有效遏制。

耕地保护方面,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对随机抽取的6203个补充耕地项目检查,发现补充不实、数量不足、质量不够的占10%,将12个典型问题公开通报并挂牌督办,集体约谈11个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严重地区。

2018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逐步告别治山、治水、护田各自为战的“单打一”,走向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的“综合
治”。

生态修复方面,促进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改革,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治理,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发布《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9项行业规范,填补了国内外关于绿色矿山国家级行业标准的空白,明确了矿区规划布局、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管理、数字化矿山等方面标准,对推进矿山生态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绿色矿山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

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重“结构升级”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必须进行的一场变革。

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土地要素市场、矿业经济、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海洋经济在调整存量、减少无效供给,做优增量、扩大优质高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整体效
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
——2018年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综述
文/焦思颖
关注
22
国土资源 2019年2月号
建立“增存挂钩”机制,向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亮剑”,破除低效供给;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不动产统一登记联网,我国营商环境评价全球排名大幅提升;松科二井完钻井深7018米;多颗自然资源卫星升空入列……
一项项工作、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一份厚重的答卷。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自然资源系统紧紧围绕“两统一”核心职责,按照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要求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

“质量提升”“结构升级”“创新驱动”成为过去一年自然资源工作的关键词,助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率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探索。

2018年6月25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向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亮剑”,强力破除土地资源无效、低效供给,提高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率。

要求各地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时,须同步完成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两个15%”处置任务,倒逼盘活存量、减少资源消耗。

2018年,自然资源部全面落实中央关于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以土地利用效率变革为抓手,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8月23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情况通报》显示:近年来全国城市区域集约用地水平逐年提高,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增幅保持较低水平,城乡用地内部结构持续优化,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益持续提升,经济增长的用地消耗不断下降,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初步扭转,土地利用效率变革取得初步成效。

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现有的关口,顺利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8年,自然资源系统在打好三大攻坚战中主动作为,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2018年初修订后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实施,增强了政府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调控和保障能力,健全了土地储备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了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

督察机构对以地融资实施重点督察。

同时,加强房地产用地调控,继续实施住宅用地供应三年滚动计划,研究形成房地产长效机制
的土地政策工具。

精准脱贫方面,聚焦“两不愁
三保障”目标,按照政策扶贫和定
点联片扶贫两条主线,扎实开展扶
贫工作,专项安排扶贫县新增建设
用地计划指标,协调落实增减挂钩
节余指标跨省调剂资金,支持贫困
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土地整
治重大工程,做实“地质调查+”特
色扶贫;做好江西赣县等6县(市、
区)定点扶贫工作,发挥乌蒙山片
区牵头联系单位作用。

污染防治方面,联合印发《渤
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开
展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风险防范四大
攻坚行动。

确保到2020年,渤海近
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
比例达到73%,自然岸线保有率保
持35%,滨海湿地整治修复规模不
低于6900公顷,整治修复岸线新增
70公里。

从“要素驱动”转向更重
“创新驱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越大,发
展质量也就越高。

大力推进自然资
源科技创新,是实现自然资源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
证。

2018年,自然资源科技领域
“上天”、“入海”取得一系列突
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科技创新助力新探索。

3月31日
11时22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以
“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3颗2米
/8米光学卫星(即高分一号02、
03、04卫星),为自然资源调查监
测和保护监管再添“火眼金
睛”。

?10月29日8时43分,中法海
洋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
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两
国元首高度评价两国航天合作的最
新成果,中法海洋卫星将在全球海
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气候变化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深地方面,
松科二井完钻井深7018米,获得高
质量岩芯4134米,岩芯采取率达到
96.6%,创造了科学钻探史的奇迹。

科技创新拓展新空间。

雪龙探
极、蛟龙探海等重大工程建设深入
推进。

4月21日,“向阳红18”科学
考察船在国家海洋局深海基地靠
港,圆满完成了30天的共享航次任
务。

据介绍,此次考察共完成18个
剖面的下潜观测,其中超过4000米
深度的观测剖面3个,最大工作深度
达到8213米,刷新了下潜深度的世
界纪录。

9月26日,中国第9次北极
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历时69天的考
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顺利返
回上海。

这是自然资源部成立后组
织实施的首次极地考察,也是完善
北极观测网、开展北极业务化观测
与监测的重要航次。

创新驱动激发新活力。

实施科
技创新战略,最紧迫的就是要破除
体制机制障碍。

中共自然资源部党
组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
升科技创新效能的实施意见》,从
重塑科技创新格局、推进科研管理
改革、集聚资源创建国家级平台、
改革人才激励机制和营造良好创新
环境等5个方面,就深化科技体制改
革,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效能提出
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自然资源部
印发《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纲要》,按照自然资源管理的新职
责、新目标和新需求,在整合、优
化、凝练已有国土资源、测绘、海
洋、林业科技创新规划的基础上,
谋划了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总体
布局和实施路径。

23
2/2019 LAND & RESOUR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