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2018年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数量供给”转向更重“质量提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较突出,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程,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明显短板。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自然资源,成就高质量发展?如何以高质量发展引领系统性变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考验着治理智慧和治理能力。

2018年,自然资源部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要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一方面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亮剑”,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治理修复。

针对“大棚房”问题,与农业农村部共同组织开展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加强督察抽查,开展暗访暗

查,对14起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

围填海管控方面,明确新的围填海要实事求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不搞“一刀切”原则,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2018年1月~7月,国务院24号文件印发之前,共发生违法围填海70处,涉及海域187.48公顷。文件印发后,发生违法围填海2处,涉及海域0.44公顷。部公开通报8起典型案件,违法围填海得到有效遏制。

耕地保护方面,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对随机抽取的6203个补充耕地项目检查,发现补充不实、数量不足、质量不够的占10%,将12个典型问题公开通报并挂牌督办,集体约谈11个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严重地区。

2018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逐步告别治山、治水、护田各自为战的“单打一”,走向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的“综合

治”。生态修复方面,促进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改革,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治理,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发布《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9项行业规范,填补了国内外关于绿色矿山国家级行业标准的空白,明确了矿区规划布局、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管理、数字化矿山等方面标准,对推进矿山生态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绿色矿山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

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重“结构升级”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必须进行的一场变革。

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土地要素市场、矿业经济、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海洋经济在调整存量、减少无效供给,做优增量、扩大优质高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整体效

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

——2018年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综述

文/焦思颖

关注

22

国土资源 2019年2月号

建立“增存挂钩”机制,向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亮剑”,破除低效供给;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不动产统一登记联网,我国营商环境评价全球排名大幅提升;松科二井完钻井深7018米;多颗自然资源卫星升空入列……

一项项工作、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一份厚重的答卷。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自然资源系统紧紧围绕“两统一”核心职责,按照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要求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质量提升”“结构升级”“创新驱动”成为过去一年自然资源工作的关键词,助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率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探索。

2018年6月25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向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亮剑”,强力破除土地资源无效、低效供给,提高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率。要求各地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时,须同步完成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两个15%”处置任务,倒逼盘活存量、减少资源消耗。

2018年,自然资源部全面落实中央关于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以土地利用效率变革为抓手,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8月23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情况通报》显示:近年来全国城市区域集约用地水平逐年提高,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增幅保持较低水平,城乡用地内部结构持续优化,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益持续提升,经济增长的用地消耗不断下降,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初步扭转,土地利用效率变革取得初步成效。

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现有的关口,顺利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自然资源系统在打好三大攻坚战中主动作为,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2018年初修订后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实施,增强了政府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调控和保障能力,健全了土地储备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了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督察机构对以地融资实施重点督察。同时,加强房地产用地调控,继续实施住宅用地供应三年滚动计划,研究形成房地产长效机制

的土地政策工具。

精准脱贫方面,聚焦“两不愁

三保障”目标,按照政策扶贫和定

点联片扶贫两条主线,扎实开展扶

贫工作,专项安排扶贫县新增建设

用地计划指标,协调落实增减挂钩

节余指标跨省调剂资金,支持贫困

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土地整

治重大工程,做实“地质调查+”特

色扶贫;做好江西赣县等6县(市、

区)定点扶贫工作,发挥乌蒙山片

区牵头联系单位作用。

污染防治方面,联合印发《渤

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开

展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风险防范四大

攻坚行动。确保到2020年,渤海近

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

比例达到73%,自然岸线保有率保

持35%,滨海湿地整治修复规模不

低于6900公顷,整治修复岸线新增

70公里。

从“要素驱动”转向更重

“创新驱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越大,发

展质量也就越高。大力推进自然资

源科技创新,是实现自然资源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

证。2018年,自然资源科技领域

“上天”、“入海”取得一系列突

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科技创新助力新探索。3月31日

11时22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以

“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3颗2米

/8米光学卫星(即高分一号02、

03、04卫星),为自然资源调查监

测和保护监管再添“火眼金

睛”。?10月29日8时43分,中法海

洋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

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两

国元首高度评价两国航天合作的最

新成果,中法海洋卫星将在全球海

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气候变化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深地方面,

松科二井完钻井深7018米,获得高

质量岩芯4134米,岩芯采取率达到

96.6%,创造了科学钻探史的奇迹。

科技创新拓展新空间。雪龙探

极、蛟龙探海等重大工程建设深入

推进。4月21日,“向阳红18”科学

考察船在国家海洋局深海基地靠

港,圆满完成了30天的共享航次任

务。据介绍,此次考察共完成18个

剖面的下潜观测,其中超过4000米

深度的观测剖面3个,最大工作深度

达到8213米,刷新了下潜深度的世

界纪录。9月26日,中国第9次北极

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历时69天的考

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顺利返

回上海。这是自然资源部成立后组

织实施的首次极地考察,也是完善

北极观测网、开展北极业务化观测

与监测的重要航次。

创新驱动激发新活力。实施科

技创新战略,最紧迫的就是要破除

体制机制障碍。中共自然资源部党

组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

升科技创新效能的实施意见》,从

重塑科技创新格局、推进科研管理

改革、集聚资源创建国家级平台、

改革人才激励机制和营造良好创新

环境等5个方面,就深化科技体制改

革,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效能提出

具体要求。与此同时,自然资源部

印发《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纲要》,按照自然资源管理的新职

责、新目标和新需求,在整合、优

化、凝练已有国土资源、测绘、海

洋、林业科技创新规划的基础上,

谋划了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总体

布局和实施路径。

23

2/2019 LAND & RESOUR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