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实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南宁外国语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宗旨,不断完善机制,关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有效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实施以来,学校确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研与科研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博雅学生培养、学校文化建设’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坚持策略创新,整合研究模式,巩固研究成果,形成科研优势,以此带动学校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一、健全机构,完善机制,确保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
学校确立教科研工作的三大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动力。
1.健全机构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以及骨干教师参加的科研领导、工作小组,制订了学校教科研工作规划和活动方案,采取“校长——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的四级管理模式,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教导处为中心,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充分调动各方面主体力量形成教育科研合力,让教科研工作在规范有序中运作。
2.抓好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机制
为使教科研工作步入科学管理的快车道,学校还完善了一系列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如《教育科研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教育科研工作奖励评价方案》等等,并由专人负责,做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使课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加大经费投入,形成保障机制
学校每年用于各项课题研究的经费达到4~5万元,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班班通设备和高科技电子白板的使用,为教师查阅资料、提高课堂教学与研究效率提供了方便。学校每年除了添置大量图书、报刊以外,还为教师订购各类专业刊物,如《中国教育报》《当代教育科学》《威海教育》《文登教研》等。其中,《威海教育》《文登教研》经常作为精神福利免费发放给教师阅读、学习。
二、立足实践,策略创新,确保教育科研工作有效运行
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提高质量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和学生。为此,我校关注教师队伍、紧盯教学实际、着眼学生发展,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策略创新为保障,确保教育科研工作有效运行。
1.源于实践,务实立项
随着立项课题的逐步增多,我们认为,科研工作不能贪多求全,更不能脱离学校和教师实际,有项就立,有题就做,必须坚持科研与教研的同步发展,落实问题即课题的研究策略。为此,我校立足实际,认真开展立项前的调研工作,针对存在的真实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最适合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科研课题,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的研究”“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研究”“语文、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等,让这些课题的立项、研究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真正服务于师生发展。
2.实效培训,打造队伍
有人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就应当引领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激发教师生命潜能,让教师走上幸福的科研之路,学校做实“引领”这篇文章,不断创新形式,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快速提升。
一是全员读书,丰富内涵。为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并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充电、开阔眼界,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撰写学习活动心得体会,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轨。并通过每周“大家推荐”的形式,分享教师通过学习积累的精华,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升。
二是行动研究,促进成长。为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着眼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上学期,学校开展教学模式研讨、同课异构活动、读书论坛、教有妙招、网上研讨、导学案编写比赛、素养大赛等系列活动,让教师在参与中提升,在历练中成长。
三是名师引领,协同发展。我校以“强化教师发展意识”为目标,做好七名工程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提升教师素质,带动学校发展。学校组建学科“名师工作室”,立足名师自身培养的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成长之路报告会”、送课下乡、网上研讨、师徒牵手等活动,引领带动全体教师协同发展。
3.立足校本,扎实推进
校本研究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方式。我校立足校本教研,采取“常态教研与主题教研”相结合的方式,以研促教,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从而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落实常态教科研。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将教研活动固定在每周三、四、五进行。教研活动通过三种途径,提高活动实效:一是教研组长负责制。组长全面负责本组的教科研活动,从研究问题、发言形式、资料汇总等方面一一落实,保证活动有实效、研究有成果。二是教导主任蹲点制。教科研时间,分管领导深入各教研组“蹲点教研”,参与研讨、及时评价、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各组教科研过程不断优化。三是示范教研引领制。定期由优秀教研组进行教科研活动展示,带动各组进一步明确教科研方向、落实教科研效果。
二是突出主题教科研。在常态教研的基础上,我们采取每月一次主题教研的形式,集中研究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有目的、有层次地提高研究实效。我们先后开展了“四环八步”课堂教学模式研讨、导学案的科学设计与使用、问题学生的处理机智、习惯养成的细节培养等,集中解决了很多热点问题,为教科研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三、构建模式,有效落实,确保教育科研活动扎实高效
我们一直坚持教育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着眼育人细节、关注教育过程,将课题研究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和细节,在实践中夯实教育科研活动的根基,通过四项措施,促进课题研究常态化发展。
1.立足课堂
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为主题,采取“课前研讨——课堂观察——课后反思——个性执教”的研究模式,先后举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拟课教学展示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该怎么办”主题研讨活动、教研组提高教学质量的金点子征集、网上研修磨课研讨活动等等,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课题研究,提升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2.坚持反思
将教育叙事、典型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的撰写、投稿作为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过程性材料的积累,为进行课题研究留下一手材料,形成由“实践——问题——反思——再实践”的课题研究模式。
3.交流探讨
开展课题研究会、网络研修、阶段总结、教研论坛等活动,引导教师围绕关键教学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研究、讨论,形成“交流——反思——完善——应用”的模式,达到相互学习、合作研究、共同提高。
4.落实常规
形成每两周一次课题组活动、每月一次课题研究工作会议,每学期一次课题总结会的课题研究工作模式,随时对各课题组研究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和科学评价,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促进教师“学研”一体化专业发展。
四、突出重点,丰富内涵,确保教育科研工作特色鲜明
我校在实施市级课题“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过程中,没有把课题研究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割裂开来,而是将此项课题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好结合与整合的文章,引领教师不断丰富课题内涵,确保教科研工作特色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