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合集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提升核心素养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提升核心素养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提升核心素养引言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们在新课标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以帮助教师们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策略一:培养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数学游戏等,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 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策略二:注重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的理解是核心素养的基础。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1. 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2. 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软件、实物模型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

3. 强调归纳与演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和演绎的方式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策略三:提供合适的研究任务合适的研究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考虑以下方法来提供合适的研究任务:1. 分层次设计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研究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2. 引导自主研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任务,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

3. 融入合作研究:设计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研究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研究和促进。

策略四:及时反馈和评价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对学生的研究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提供有效的反馈和评价:1. 及时纠正错误:在学生犯错时及时纠正,帮助他们理解错误的原因并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法。

2. 肯定和鼓励进步: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多功能厅活动主题: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与探讨参与人员:全体数学教师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新课标已经颁布实施。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精神,提高全体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特举办本次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教研活动。

二、活动流程1. 领导致辞活动伊始,学校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了新课标学习的重要性,并对全体数学教师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2. 新课标解读由我校资深数学教师、教研组长张老师对新课标进行详细解读。

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4)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教师研讨在张老师解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全体数学教师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讨:(1)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2)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4)如何进行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交流分享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交流分享:(1)教师A:在新课标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思维。

(2)教师B: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教师C:在评价学生时,我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力求全面评价学生的成长。

5. 总结发言活动最后,学校领导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

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案

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案

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新课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学数学新课标,掌握其教学要求和内容。

2. 能够灵活运用新课标中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小学数学新课标,掌握其教学要求和内容。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新课标中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本、教学磁带、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然后介绍新课标的内容和教学要求。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新课标的背景和作用。

2. 分析新课标中的重点知识点和方法。

3. 示例讲解一道与新课标相关的数学题目。

三、练习(20分钟)
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识点。

2.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需要多加练习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与新课标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并及时交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学数学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解了新课标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新课标中的知识和方法。

小学数学新课标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小学数学新课标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小学数学新课标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新课标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二、设计活动主题在设计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主题。

例如,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购物与零钱问题为主题,或者以周围环境的测量与计数为主题。

在确定主题后,需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和预期效果,为后续的教学准备做好铺垫。

三、活动内容设计在设计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内容时,需要根据所选主题确定具体的活动内容。

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实物、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购物与零钱问题的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通过计算购物物品的总价和找零金额,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四、活动实施过程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学生的学习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活动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例如引入阶段、实践阶段和总结与分享阶段。

在引入阶段,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实践阶段,老师可以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实践任务;在总结与分享阶段,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归纳经验和分享成果。

五、活动评价与反思活动结束后,需要对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要及时反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活动做出改进和调整。

六、结论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和实施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活动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设计方案,提高活动的实施效果。

新课标数学教研活动方案(3篇)

新课标数学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对新课标的深入理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1. 使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2. 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能力,掌握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通过教学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每周二下午2:00-4:00。

四、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

(2)结合学情,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进度、教学重点、难点等。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课堂观摩(1)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让全体教师观摩学习。

(2)对公开课进行点评,分析教学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听课,分享听课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3. 教学研讨(1)围绕新课程标准,探讨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寻找解决方案。

(3)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4. 教学反思(1)教师对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定期组织教学反思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5. 教学资源建设(1)收集整理优秀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六、活动组织1. 成立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3. 安排专人负责活动记录和资料整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

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

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

一、更新教学理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通过购物、旅行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学习货币、时间、距离等数学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倡导探究式学习,培养数学思维新课标强调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应设计开放性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虽然新课标倡导探究式学习,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概念、公式、运算规则等,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基本技能。

五、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测量、统计、规划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工具。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小学数学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变革。

传统的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逐渐向以大单元为主题的教学方式转变。

大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然而,如何在新课标下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是当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一、明确教学目的,制定教学目标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整体性强的教学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为了确保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的,制定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将目标分为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知识目标,即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定理等基础知识。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

第二层次是能力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三层次是素养目标,即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不仅包括学生的数学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涉及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数学建模能力和空间观念等多方面的素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核心素养,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明确教学目的并制定教学目标是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步骤。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二、强化教学引导,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尚处在培养阶段,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激发。

因此,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精心设计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把教材中有关圆柱的提积的应用所呈现的内容变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变书本知识为生活中的知识。

下面是整理的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本节课中教师没有过多地教学生,而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原形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本来很枯燥的圆柱的体积应用的题材生活化,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体会数学奥秘的积极性。

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知识才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通过寻找这些信息背后的信息,学生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

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但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①由于中心问题空间较大,具有挑战性,中下等学生自主探索有一定的难度;②实践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花时间太多,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这都是以后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数学的眼光去感知、去观察、去应用。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装在杯子中的水的体积你会求吗?)学生听到教师提的问题训在身边的生活中,颇感兴趣。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而且此环节还自然渗透了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

活动记录小学数学新课标

活动记录小学数学新课标

活动记录小学数学新课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标强调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学数学新课标下的活动记录:1. 数学思维训练: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活动,如数学游戏、逻辑推理题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利用数独游戏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际问题解决: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计算价格、找零等,以此来理解货币和基本的算术运算。

3. 数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宽高,计算面积和体积,以此来理解几何图形和空间概念。

4. 数学文化体验:通过介绍数学的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5.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6. 数学日记: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思考,通过写数学日记来反思和总结学习经验。

7. 数学竞赛:组织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同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8. 信息技术与数学的结合: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如数学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辅助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9. 家校合作: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10. 评价与反馈: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通过这些活动,小学数学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分析(一)生活化情境提升课堂体验感创设教学情境法十分普遍,在小学数学中,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快速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经常表现出爱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基于此,需要教师及时找准问题原因,采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加以引导,确保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授课效率。

为了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优先明确教学目标,采用与生活息息相关且适合全员互动的方法,尽可能贴近日常生活,不可太过牵强,否则无法达到调动思维的目的,最终效果也会差强人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切忌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保证所创设的情境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确保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例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化场景,如在超市中购买水果的情境,购置多种道具或以其他物品充当道具,以动态场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某一学生几张分别象征1元、2元、5元的替代性货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购买3个桃子、4个苹果和1个橘子(按照一种水果1元来计算),并计算价格,以此来锻炼学生对1~5数字的敏感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货币转换的方式来强化理解,如询问针对性问题,“一张2元货币和两张1元货币之间的关系”“想分解一张5元货币有几种方式”,如此一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体验感,还能以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不断探索更符合教材的内容且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境。

教师还可以通过融入生活元素,加深学生对知识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知识来源于生活,由于某些知识的概念相对抽象难以理解,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知识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在讲课过程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元素,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更完善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案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案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案引言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案。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本方案将以简单策略为主,避免涉及法律复杂性,以便独立决策并提供可确认的内容。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沟通和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本方案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核心素养视角,设计以下数学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比较-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的概念认识和比较能力。

-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实物等方式认识数字,并进行大小比较。

2. 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力。

-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

3. 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能力。

-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

4. 分数-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数概念和计算能力。

-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练习。

5. 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几何图形认知和分析能力。

-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并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分析。

教学方法本方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情景教学:通过实际生活场景的引导,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3.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本方案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作业评价: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测验评价:通过定期的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活动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探究性学习。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精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校特举办本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明确小学数学教学方向;2. 探讨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就新课标理念、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

通过专家的讲解,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

2. 课例研讨组织教师进行课例研讨,以实际教学案例为载体,探讨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融入课堂教学。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案例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通过观摩,教师们可以拓宽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反思,教师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5. 交流互动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交流,教师们可以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至X月X日2. 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厅3. 活动内容:- 第一天:专家讲座、课例研讨- 第二天:教学观摩、教学反思- 第三天:交流互动、总结发言五、活动预期效果1. 教师对新课标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将新课标理念融入课堂教学;2. 教学方法、技巧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4.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学校小学数学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思想。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

以下是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主要内容的概述。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二、课程内容的整合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将数学知识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

这种整合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观察、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

五、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课标强调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数学思维的培养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等。

教师应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七、跨学科的整合新课标提倡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数学与科学、数学与艺术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八、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九、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新课标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3年4月10日二、活动地点:XX小学会议室三、活动主题: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与探讨四、参与人员:全体小学数学教师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由校长致辞,强调了新课标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全体数学教师应深入学习新课标,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新课标解读由教导主任对新课标进行详细解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形成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整合,注重知识的应用。

(4)教学实施:倡导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5)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3. 分组讨论全体数学教师按照年级分组,针对新课标进行深入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教学实践。

(1)一年级组:针对新课标中关于“数与代数”部分的改变,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二年级组:针对新课标中关于“图形与几何”部分的调整,讨论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三年级组:针对新课标中关于“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增加,探讨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统计与概率知识,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4)四年级组:针对新课标中关于“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加强,讨论如何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交流分享各年级组选派代表进行交流分享,分享学习心得和教学经验。

一年级组代表:针对新课标中的“数与代数”,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组代表:针对新课标中的“图形与几何”,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实物操作、图形变换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

三年级组代表:针对新课标中的“统计与概率”,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逻辑性、概念性较强,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方式,从学生的兴趣着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以此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综合能力和思维意识。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引言小学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限且缺乏实际应用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较高。

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一)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方法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依然呈现出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

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教材,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只是对教材内容的讲解,且其内容大多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中不懂得投入情感,使得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难以深入理解和感悟。

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很多学生产生逃避学习的心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数学课堂上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欠缺,大部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教师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导致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因为数学的逻辑性不强、应用性不强而感觉到数学学科的学习较难,所以对数学学习存在畏难心理,在课堂上也就容易出现逃避心理,不敢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这样慢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成为了“旁观者”。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也会影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一)以新课标为指导,丰富教学方法首先,要重视使用情境教学法。

小学数学新课标落实课堂

小学数学新课标落实课堂

小学数学新课标落实课堂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数学交流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

为了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应采取以下策略:
1. 注重基础,强调理解:教师应确保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如数的认识、运算规则等,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2.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3.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探究活动,自主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信息技术的应用:合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6.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笔试,还可以采用口试、操作、项目等方式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7. 跨学科整合: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科学、艺术等进行整合,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8.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
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帮助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9.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培训
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10.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小学数学课堂能够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践行新课标的教研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践行新课标的教研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践行新课标的教研活动方案一、教研活动主题。

“新课标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趣味之旅”二、教研活动目的。

1. 深入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践行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三、教研活动时间和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9:00 11:30。

2. 地点:学校会议室。

四、参与人员。

全体小学数学教师。

五、教研活动流程。

# (一)开场热身(9:00 9:10)1. 主持人(数学教研组长)开场,用一个有趣的数学小笑话或者脑筋急转弯来活跃气氛,比如:“0为什么怕1呢?因为1欺负0,1说,我除了你还是你,哈哈。

”2. 简单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目的和流程。

# (二)新课标解读(9:10 9:40)1. 由一位资深数学教师(数学学科带头人)对小学数学新课标进行详细解读。

解读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新课标中的核心概念,如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结构等。

例如:“咱们新课标里提到的数学核心素养啊,就像数学小超人的超能力。

像数感就像是小超人能敏锐地感知数字的力量,看到5就能想到它和10的关系,就像小超人能迅速判断敌人的弱点一样。

”2. 在解读过程中,鼓励其他教师随时提问,形成互动交流。

# (三)课堂实例展示(9:40 10:20)1. 安排一位优秀青年教师进行一堂简短的(20分钟左右)小学数学课教学实例展示。

这堂课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比如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创设一个去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分组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加减法。

2. 其他教师认真观摩,记录课堂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 (四)小组讨论与评价(10:20 10:50)1. 将教师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 6人),针对刚才的课堂实例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等。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作者:姚曜来源:《家长·下》2024年第01期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根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整体性、合理性地展开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带给学生更全面的认知,让学生在新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及时巩固学习过的知识,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而对实际课堂教学来说,教师要进行深入研究,摆脱以往教学的局限性,给予学生更加新颖的学习体验,以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

一、全面了解学生,确定教学起点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做出明确阐述,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之前全面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提高学习效率。

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学生是教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

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和数学学习能力无一不影响着互动效果。

所以,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方式更合理地落实单元整体教学这一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内容来说,根据其具体的知识特点,教师可以联系“三角形”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实现更加整体性的教学。

在教学起始阶段,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整体性的教学,落实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个整体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然后就可以按照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对这两个单元进行整体教学。

其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这一联系就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根本所在。

比如,先从图形的角度思考,让学生探究三种图形之间的关联,也就是如何进行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先举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中画一条对角线,就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

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梯形进行思考,并分析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导入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例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时,首先问学生:“你们过生日分过蛋糕吗?“分过”。

在此基础上出示例题: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学生尝试解答。

又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先让学生观看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情景短片,从学生熟悉的故事出发,再通过实验“取两个大小同样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

”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将问题情境“故事化”,增强乐学趣味性
学生都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教师要善于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例如,我在组织练习“平均分”的时候,首先出示课件《狗妈妈分骨头》。

教师讲述:“小猴吃完桃子后,高高兴兴地下山玩了。

半路上正好遇见黑狗、白狗、花狗3只狗妈妈在商量事情。

原来3只狗妈妈各获得12根骨头。

黑狗妈妈有两个孩子,白狗妈妈有3个孩子。

花狗妈妈有4个孩子。

你们愿意帮3只狗妈妈把骨头平均分给他们的孩子吗?”“愿意”,
学生回答。

说着有的拿出小棒代替骨头,有的画出图片,用各自喜欢的方法分了起来。

接着出示课件《替小熊咪咪分食物》,教师讲述:告别狗妈妈,小猴蹦蹦跳跳地继续往山下走。

路过亚马逊餐厅时被熊大婶叫住了。

原来今天服务员咪咪有事请假了。

熊大婶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

客人们都等着服务员给他们平均分配食物呢!同学们,你们愿意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帮熊大婶的忙吗?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又高涨起来,齐声回答:“愿意”。

“那我们先来看看餐厅里来了哪些客人?他们各有多少食物。

”在分的时候适时组织进行汇报交流,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生受到了启迪,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

丰富感人的故事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挖掘教材,注重思维求异性的培养
教材只是思维训练,文化学习的一种载体。

教材本身具有多样性、可塑性,甚至片面性。

教师应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内涵,挖掘教材的深度,注重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一)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一时疏忽,扼杀的可能是一位科学家、学者甚至是一个教育思想家”。

有的教材特别是试用教材,问题的答案并非单一,学生的信息有悖于标准答案也非错误,教师不能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而应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提出问题。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二年级基础训练看图学文《学游泳》时,除在水中的学生外,远处有两学生坐在池边。

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在叙述
中说到池边两个游累的学生正在休息,唯独有一学生说成池边两学生不敢下水。

教师在获得负面信息时,稍作停顿,因势利导——你为什么说不敢下水?这位学生回答说:“如果是游完在池边休息,那他们身上、脚上应该有水滴往下掉,而图上没画,说明没下水。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看图,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答案,经过集中讨论认为这位学生的说法更合理。

写作顺序由此有了改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强烈。

”这位教师正是在反馈矫正中发现,强化了这种探索精神。

(二)注重教材的片面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对范文本身不是质疑,对教材的未解之惑质疑,对教师质疑),正是训练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最好契机。

例如:在一次自然考试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鱼离开水就会死亡。

有一学生竟给了一个“×”,并附注“有些不会”。

在非洲有一种肺鱼能在陆地上生活几个月,这不能不说是学生创新思维闪现的火花,是对教师的质疑,对教材的挑战。

四、重在全面持久、施以身教言传,形成良好习惯
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属于后天获得的反射。

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习惯的形成,则要通过不断重复和有意识的训练,数学教学中通过严格认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独立思考、书写整洁、勇于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等习
惯。

初入学儿童,一般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教学中结合课本中插图内容在活动情景中对儿童进行常规训练。

如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结合“准备课”的内容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认真锻炼身体等;结合“1的认识”,要求学生养成坐姿端正、书写整洁、一笔一划写在规定的格子里;结合加、减法计算,指导儿童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儿童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每天练习口算的习惯。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增长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作业是培养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有效途径,我对学生的作业要求有:态度端正、书写整洁、格式规范、独立完成、按时交卷等。

平时,我着重抓独立、按时、检验几个环节,并特别注意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做榜样,如:为了培养学生严格守时的习惯,我总是按时到校,准时上下课,要求今天做的事决不拖到明天。

对学生的作业,尽力做到当天批改,随时评价,及时反馈校正;对于错题,鼓励学生看书、思考,先找出错误的地方和原因,然后再改正。

检验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的过程。

要求学生做完作业要认真检查,看看题意是否弄清,数据、运算符号有没有抄错,答案是否合理,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检验,自己放心了才交作业。

对不能完成作业的个别后进生,教师应总是给予热情的疏导启迪,帮助他们弄清思路卡于何处,再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给予耐心辅导,促使班上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完成当天的学习任
务。

良好的习惯可以迁移为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守纪律的习惯,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习惯;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习惯,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以及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等,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紧密相联。

只要我们树立人人抓习惯、时时抓习惯、事事抓习惯的意识,坚持持之以恒,就会使我们的工作充分发挥它的德育功能,就能达到提高民族素质这一最终目的。

总之,教师要给全体学生创造一片蓝天,一个主动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空,细心呵护学生创新的萌芽,让其茁壮成长,使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