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解析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解析与思考
安徽省宣城市职业教育中心任大宝
内容摘要招生难,几乎是所有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
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原因主要有:普通高中持续升温,引起人们更高的心理期待;招生中的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形象;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等。
扭转中职招生困难局面的对策有:加强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确保形成规范有序的招生环境,走联合办学之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突出办学特色,让中职教育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关键词招生难原因对策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都面临着招生越来越难的问题。
虽然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种激励、扶持、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力求使普职比实现1:1,特别是2007年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办法,自2007年秋季开始,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生每年可以获得1500元的助学金。
主要用于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开支。
同时,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全民动员,八仙过海,试图在招生上寻求突破,但在目前社会大环境下,中职招生的困难局面依然没有根本性改变,招生形势依然严峻,招生工作开展得异常艰难,每年招生数量与在校生人数均呈下降趋势。
我们不得不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如此困难?招生困难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怎样才能解决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这一“瓶颈”问题呢?笔者经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并结合我校实际,谈一谈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原因和扭转困难局面的对策。
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解析
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调查情况来看,主要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高中持续升温引起人们更高的心理期待
由于教育与职业选择具有相关性,选择了何种程度与类型的教育就预示着选择了在未来社
会中处于何种阶层的职业,进而就预示了学生成长为哪个社会阶层的人。
在我国中等教育阶段的分流主要是依据学生的成绩,使个体进入不同的中等学校教育系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中职教育培养后的个体主要面向生产第一线,不能满足人们从事整体地位(包括经济收入所享有的政治权力及拥有的职业声望等)较高的职业的需求,而普通高校、普通高中的大幅度扩招,使得人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有了更高的心理期待。
自1996年以来,随着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递增,很多家长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心理期待,相当一部分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也把升学目标定于普通高中;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在为子女选择升学目标时,更是缺乏冷静的思考和判断,跟着大家感觉走。
2、招生中的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形象
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抓招生。
由“一把手”亲
自挂率,发动全校教职工进行招生宣传,有少数学校甚至动员学生回母校“招兵买马”,招生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不管自身硬件条件是否具备,争相开设热门专业,往往同一个专业,一个县(市、区)所有的职业学校都开(例如: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等专业),出现不少学校一个专业只能招十几个人甚至几个人的现象,造成有限的职业资源的严重浪费。
激烈的竞争,使得有些薄弱学校在招生中做虚假宣传和承诺,骗取学生及家长的信任。
甚至有些学校违纪违规,变相以奖励初中学校校长或毕业班班主任的手段,“用钱买学生”,严重损害了中等职业学校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使很多人在心理上排斥中职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3、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据统计,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已连续七年在全国省市中排名倒数第一(2000年全国元,安徽元;2001年全国元,安徽元;2002年全国元,安徽元。
)!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办学条件简陋,无法满足专业更新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黑板上开机器”的专业课教学景观,频频出现。
加之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过去的文化课水平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差,中考落榜信心又遭受过一次挫折,客观上给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专业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大多数毕业生无法达到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的“规格质量”得
不到保证,毕业后推荐到企业就业,要重新接受企业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从最低层做起,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往往和农民工没什么区别,导致社会和学生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缺乏信心,“无可奈何读职校”已成为大多数中考落榜后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求学的学生及其家长的真实心态。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工作认识不高,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筹协调不力及我国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接受中职教育与就业关系不是很密切,这些都是造成中职招生困难的原因。
二、扭转中职招生困难局面的对策
上述是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主要原因。
必须引起各级政府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各中等职业学校努力强化内部管理,才能走出目前的招生困境,才能抑制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滑坡”。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专业建设是核心,是体现一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是增强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有效平台。
每所中等职业学校都应设法建设好二到三个工学结合紧密,就业质量高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生源。
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已进入网络时代。
网络正悄悄地改变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和快捷,不少单位需要建设自己的网站,用以发布、传递信息,因此网站建设就成为一种新的职业。
我校在通过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2004年秋季在全省率先开设网站建设专业,计划招生45人。
仅三天时间,前来报名的学生就超过70人,其中包括8名高中毕业生。
经过筛选,最后录取46人。
学校为了把特色专业建设好,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投资30余万元,按网站建设专业教学要求,建立了一个专用的微机房。
为保证教学质量,不惜重金从安徽省国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聘请计算机专家来校上课。
该专业毕业生纷纷被省内外规模较大的电脑公司用高薪聘用。
几年来,我校网站建设专业共为社会培养网络专业人才500余人。
2006年网站建设专业被安徽省教育厅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并拔付专项资金28万元予以扶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看病难已成
为社会问题。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不但加大经费投入,现有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新的医院如雨后春笋,随之出现护理人员紧缺。
为了适应人才市场需求,2006年我校开始加强对原有的护理专业的建设,投资10万余元建立了护理模拟实训室,并购置了一批多媒体教学课件。
为增强护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了两名护理专业教师编制,并分批将护理专业教师送到高校参加骨干教师培训。
由于教学质量高,毕业生深受各地医院的欢迎。
“出口畅,进口望”,招生人数逐年攀升,2006年秋季招收新生118名(2005只招收了38名);2007年秋季招收新生168名;2008年秋季招收新生达235人,约占当年招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促进高质量的就业,而高质量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职业心理期待,从而给招生带来良性循环。
2、确保形成规范有序的招生环境
首先要科学划定普高分数线。
普高分数线划定过低,导致初中毕业生分流不合理,将造成高中教育阶段结构的失衡,对地方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据报道,安徽省近几年普通高考升学率都在百分之五十几,2009年有望突破百分之六十,普通高考每年参考人数都在50万左右。
可见,每年仍有20多万考生将“名落孙山”。
据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中考文化课总分在500分以下的学生(体艺特长生除外),就读普通高中,经过三年的努力,升学希望十分渺茫。
但中考文化课成绩在500分左右的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参加安徽省高等教育对口升学考试,本科达线率近90%;中考文化课成绩在400分以上的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对口高考高职达线率近100%。
试想,若教育主管部门能根据以上分析数据,科学划定普高分数线,不仅可以提高普通高中的生源质量,减轻普通高中的教学压力,而且可以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
对文化课基础尚好、学习比较认真、又有强烈上大学愿望的学生,可以分流到中职学校就读对口高考班,走“曲线升学”的捷径。
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普职均衡发展,才能圆满完成安徽省政府下达的普职比1:1的战略任务,才能尽快扭转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
其次要增强招生透明度,全面公开招生信息。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对中职学校包括社会办学力量的招生简章进行统一审查,及时全面公开,以此提高中职招生简章的可信度和严
肃性,从源头上杜绝招生信息上的虚假行为。
政府还应对中职学校重要办学指标(校园面积、校舍面积、在校学生,教师结构、师生比例、专业特色、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等)进行评估和公示,增强老百姓对中职学校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再次要建立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制度。
尽管政府已出面搭建起公平竞争的平台,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个别学校由于自由度大,仍可能出现一些违规行为,利用潜规则再次推动无序竞争。
对此,实施一定的处罚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如限期整改、限制招生、媒体曝光等,使其承担违规而带来的后果,以维护竞争平台的公平。
3、走联合办学之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联合办学是拓宽职业教育招生渠道的有效形式。
由于宣城市地方经济发展滞后,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都面临着资金捉襟见肘的困难。
由于实验实训设备的硬件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无法开设,专业更新速度缓慢,招生竞争中缺乏吸引力。
为了解决这一燃眉之急,可以借用发达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走联合办学之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开辟新的生源渠道,给招生带来新的增长点。
几年来,我校先后与上海新桥高级职业中学、上海广电电子学校、安徽省能源技术学校等省内外规模较大的国家级中等职业示范学校鉴定了联合办学协议。
开设的专业有:数控加工技术、汽车维修、机电技术定向委培班等。
教学采用2+1和1+2两种模式。
2006年首批招收的53名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学生,经过在联办学校一年的动手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全部取得了数控加工中级技能等级证书,目前已分别被推荐到上海市不同的大中型企业从事数控加工工作,月收入均在1500元以上。
2009年新开设的汽车维修和机电技术(美菱班和矿山班)也倍受学生青睐,报名人数已接近招生计划。
4、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突出办学特色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规模小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整合。
每个县、市、区重点办好一到二所中等职业学校。
必要时可在拆并后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设立教学点,集中有限的财力,办好一到二个特色专业,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减少教学资源浪费。
让初中毕业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志愿进行分流,避免招生时的恶意竞争,防止生源流失。
虽然,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困难重重,只要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能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将其与地方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并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经费和教师编制,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认定等制度;切实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所需的地方配套资金和发展用地;真正落实规定的教育费附加中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部分;加大舆论宣传的广度、深度和密度。
各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就一定能够共克时坚,尽快走上“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定地位、以质量求突破、以效益促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
2009年8月1日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郝新生、任昌荣,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