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胺哌啶酮合成工艺研究
哌啶酮合成工艺流程
哌啶酮合成工艺流程
嘿,朋友!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哌啶酮合成工艺流程这事儿。
你知道吗,合成哌啶酮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步骤都得踩准节奏。
首先是准备阶段,这就好比你要出门旅行得先收拾好行李。
得把各种原材料准备齐全,而且得是高质量的,不然这场“舞蹈”可就容易乱了套。
这原材料就像是舞蹈演员的服装和道具,缺了可不行。
接下来是反应环节,这就像是舞蹈中的关键动作,稍有差错,整个表演就不完美啦。
各种化学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相互作用,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哪一个都不能马虎。
温度高了,可能就“过火”啦;压力不对,说不定就“跑偏”了。
然后是分离提纯,这就好像从一堆杂物中挑出宝贝。
把我们想要的哌啶酮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得有精细的手段和耐心。
在整个过程中,监控和检测就像是给舞蹈打分的评委。
时刻关注反应的进程,看看是不是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
一旦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就得赶紧调整策略,这不就像舞蹈演员发现自己动作错了赶紧纠正嘛。
还有啊,安全问题可不能忘!这就像跳舞的时候不能摔倒受伤一样。
化学实验中的各种试剂、操作都得小心谨慎,稍有不慎,那后果可不
堪设想。
你想想,如果合成哌啶酮的过程中出了岔子,那得多让人头疼啊!
所以每一个环节都得像工匠雕琢艺术品那样精细,每一个操作都得像
运动员在赛场上那样专注。
总之,哌啶酮的合成工艺流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需要我们用
心去对待,用智慧去掌控,才能跳出完美的“舞蹈”,得到我们想要的
哌啶酮。
哌啶的合成工艺路线
哌啶的合成工艺路线
哌啶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
哌啶的合成可以采用多种工艺路线,下面将介绍从吡啶为原料合成哌啶的两种工艺路线。
一、醛缩法
醛缩法是一种经典的哌啶合成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将吡啶和甲醛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2-甲醛基吡啶。
醛缩法的优点是步骤简单,反应容易操作,但是产率较低,需要大量溶剂,且中间体毒性较大。
二、环合法
2. 将2-丙酰氧吡啶和氨水经过烷化反应,生成2-丙酰氨基吡啶。
3. 将2-丙酰氨基吡啶在氯化氢的催化下,发生内缩反应,生成哌啶。
总之,哌啶的合成工艺路线多种多样,具体选择需要根据生产成本、设备条件、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催化胺化法合成2_2_6_6_四甲基_4_哌啶胺
催化胺化法合成2, 2, 6, 62四甲基242哌啶胺黄红梅α王多禄陈立功涂文许正双宋传君张晓茹(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摘要本文是关于2, 2, 6, 62四甲基242哌啶酮催化胺化合成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中间体2, 2,6, 62四甲基242哌啶胺的研究. 文中选用骨架镍催化剂, 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原料摩尔比、原料纯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在最佳条件下, 2, 2, 6, 62四甲基242哌啶胺产率关键词2, 2, 6, 62四甲基242哌啶酮化剂2, 2, 6, 62四甲基242哌啶胺催化胺化反应骨架镍催分类号T 253. 292, 2, 6, 62四甲基242哌啶胺( 以下简称TAM 或哌啶胺) 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 用来合成一系列性能优异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从文献资料上看, 国内尚未见报导TAM 的研究和生产, 国际上TAM 合成方法主要有催化胺化法及电化学还原法等.催化胺化法主要是以2, 2, 6, 62四甲基242哌啶酮( 以下简称TA A或哌啶酮或三丙酮胺)、氨气或氨水为原料,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TAM , 这是目前唯一工业化的方法. 该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剂、溶剂选择及适宜工艺条件的确定等方面. 该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有Co 系列1, 2 及骨架镍系列3, 4 等. Co 系列催化剂具有量少、选择性好、收率高等优点; 骨架镍催化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氢化、氢解催化剂,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 催化性能优良, 尤其在碱性条件下, 催化性能更讨和优化, 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实验11. 1 骨架镍催化剂的制备5向装有温度计和框式玻璃搅拌器的1 000 mL烧杯中加入64. 0 g N aO H和256 g 蒸馏水, 配制成20%溶液, 降温至50 ℃, 在良好搅拌下分批少量( 每次2~4 g )地将50 g N i2A l 合金粉加入到溶液中. 控制加入合金粉的速度, 使溶液温度保持在50±2 ℃. 加完所有合金粉后, 在50 ℃下浸50 m i n. 用倾泻法移出上层溶液, 再用蒸馏水搅拌洗涤沉淀物, 反复多次, 直至洗液呈中性为止. 然后用95% 乙醇洗涤3 次, 再用无水乙醇洗涤2 次, 最后将制得的骨架镍催化剂保存在充有无水乙醇的磨口瓶中.1. 2 TAA 的精制粗原料中TA A电化学还原法合成TAM 具有过程易于控制、易的含量为67. 7% , 大量杂质的存实现连续化、反应副产物少、产品易于分离、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但能耗高、设备投资大, 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实验中对于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对胺化反应的影响做过系统的研究, 在本文中主要考虑选用骨架镍催在将对胺化反应及后处理过程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为此在反应前用丙酮作溶剂, 对TA A进行结晶提纯处理.1. 3 TAM 的合成反应向装有蛇管冷却器、压力表、搅拌器和热电偶的2 L 高压釜内加入TA A、氢氧化钠、氨水及骨架镍催化剂, 设备密闭后, 通N 2 臵换釜内的空气, 而后通H 2 至化剂, 对催化胺化反应合成TAM 的工艺参数如反应温度、压力、时间、投料摩尔比及原料纯度等进行了探α 收稿日期1998204212, 修回日期1999201214.1965 年生, 女, 工程师. Bo rn in 1965, f e m a l e, eng inee r.3实验研究天津大学学报黄红梅等: 催化胺化法合成 2, 2, 6, 62四甲基242哌啶胺·497·一定压力. 搅拌, 升温, 观察釜内压力变化情况, 若压力 下降, 则补充 H 2 至反应所需压力, 重复此操作直至压 力无明显变化. 停止反应, 降温至室温, 停止搅拌, 放空, 用 N 2 臵换, 取出反应物料, 过滤, 滤出的催化剂保 存在乙醇中, 待处理后继续使用; 所得滤液在常压下进 行蒸馏, 蒸出氨气、水及低沸点的组分; 将釜内剩余组 分在减压下蒸馏, 收集 102~ 104 ℃ƒ2. 67 k P a 的馏分 作为产品.1. 4 产物分析1) 气相色谱: 用 GC 6000 型气相色谱仪对产物进行定量分析. 分析条件如下:载气为高纯氮; 载气流速为 1. 2 mL ƒm i n ; 检测器 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分析柱为 O V 2101 石英毛细 管柱; 柱长为 50 m ; 气化室温度 260 ℃; 检测室温度为150 ℃; 柱温 100~ 200 ℃; 升温速度 8 ℃ƒm i n.2) 反应混合物色谱图, 见图 1.催化加氢胺化反应是复杂反应, 除主反应TA A 外, 还存在着平行、连串等副反应, 而主副反应的活化 能往往不同. 一般地, 高温对活化能高的反应有利, 低 温对活化能低的反应有利. 要使目的产物 TAM 的产率最大, 必然存在一个适宜的反应温度. 另外, 反应温 度的确定还要考虑到反应的热效应及催化剂的耐热性 能等因素. 为此, 探讨了反 应 温 度 对 TAM 产 率 的 影 响, 结果列于表 1.表 1 反应温度的影响T a b . 1 I n f l uen c e of rea c t i on t em pera ture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为 110~ 120 ℃时, TAM 的收率最大,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目的产物的收率都是 不 利 的, 尤 其 是 温 度 超 过 120 ℃后, 再 升 高 温 度,TAM 的收率急剧下降.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 对可逆的放热反应, 反应速度同时与反应速度常数 k 及平衡常数 K 有关, 升高温度, k 增大而 K 减 小. 在低温下, k 为影响速度的主导因素, 因此, 在一定 范围内升高温度, 反应速度增大. 但是, 随着温度的升图 1 反应混合物色谱图F ig . 1 Chro m a togra ph of rea c t i o n m ix t ure2 结果与讨论2. 1 反应温度的影响TA A 的加氢胺化反应历程为高, K 成为影响速度的主导因素, 因此当温度升高到 一定程度后再升温, 反应速度反而降低. 这样, 在升温 过程中反应速度必然会出现一极大值, 对应的温度为 最佳反应温度.2) 反应过程中除化学反应外, 还包括了反应物、中 间产物、生成物等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及解吸过程. 通常吸附过程是放热的, 解吸过程是吸热的, 就是说较 低的温度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 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解吸过程的进行. 要使反应过程顺利进行, 得到的目的 产物收率最大, 既要求反应物能尽量多地吸附于催化 剂的表面上, 又要求一些中间产物、目的产物等能及时 脱离催化剂表面. 体现在反应温度上, 必然存在一适宜 的反应温度使目的产物收率最大.3) 温度的升高有可能改变氢在催化剂上的吸附状态. 高温下, 吸附氢可能由嵌入式 (M H M H M ) 转变成了 经过色谱分析, 反应副产物主要为悬浮式 (HH ) , 而嵌入式吸附氢对还原反应是最有M M.实验序号温度ƒ℃转化率ƒ%产率ƒ%12 3 4 5 6 790100 110 120 130 135 140100100 100 100 100 100 10047. 0 48. 7 52. 8 52. 2 45. 1 26. 7 22. 6天津大学学报1999 年第32 卷第4 期·498·2. 2 反应压力的影响由于实验是向反应釜中通H 2 维持反应压力, 而H 2 又是生成TAM 的原料之一, 因此压力的高低同时代表着H 2 浓度的大小, 实验结果见表2.表2 反应压力的影响T a b. 2 I n f l uen c e of rea c t i on pre s sure在反应进行的初期, TAM 收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在反应30 m i n 时, 收率达到最大. 随着反应时间的进一步延长, TAM 的收率逐渐下降, 这表明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着以TAM 为原料的连串副反应.因此要使TAM 的收率最大, 必须控制好反应时间, 适时地结束反应的进行.2. 4 投料摩尔比的影响反应物的浓度直接影响着反应的速率, 为此考察了三丙酮胺ƒ氨水(摩尔比) 对TAM 收率的影响, 结果如表4 所示. 实验条件为原料纯度86. 7% , 反应温度110 ℃, 反应压力2. 5 M P a, 其它条件同表1.表4 投料摩尔比的影响结果表明, 要得到最大的TAM 收率, 存在着一个最适宜的压力值2. 5 M P a. 生成TAM 的反应为分子数减少的反应, 因此增大反应压力有利于增加平衡收率; 同时压力的增大意味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 这对反应也是有利的. 因此, 在一定压力范围内, 随着压力的增大TAM 的收率增加. 从吸附2解吸过程来分析, 吸附速度v∝P ƒ2Πm K T , 当氢气压力较低时, 吸附速度慢, 有利于反应向着生成目的产物的方向进行, 因此TAM 的收率偏低; 随着压力的增高, 吸附速度加快, 产品收率增加, 最终达到一最高值, 此时吸附与脱附达到平衡; 当压力过高时, 吸附速度大于脱附速度, 不利于解吸过程的进行, 生成的TAM 无法及时地从催化剂表面上脱附下来, 也使杂质及其它不利于反应进行的中间产物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吸附, 占据催化剂活性中心, 降低催化剂的活性, 并导致连串及平行副反应可以看出适宜的投料摩尔比为1∶5 至1∶8. 投料比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TAM 的生成. 究其原因可能是当投料比为1∶2 至1∶5 时原料中TA A的浓度相对较高, 而氨气相对较少, 这样, 氨气不能及时与TA A发生反应, 从而导致过量的TA A发生综合反应, 生成副产物, 因此, TAM 的收率较低. 当投料比为1 ∶8 至1 ∶12 时, 一方面氨浓度的增加有效地抑制TA A缩合副反应的发生, 有利于主反应的进行; 另一增加, 催化剂的选择性下降.因此, 要使生成TAM 的收率最大, 必然存在着一适宜的反应压力.2. 3 反应时间的影响反应时间对TAM 收率的影响如表3 所示.方面, 大量氨的存在, 减低了反应体系中TA A的浓度, 导致了反应速度的降低及产品收率下降. 由于投料比对反应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影响, 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必然存在着使目的产物收率最大的适宜的投料比.2. 5 TAA 纯度的影响TA A作为合成TAM 的主要原料, 其稳定性较差, 一般放臵3~4 天就会由乳白色变为淡黄色乃至棕红色晶体, 时间越长, 杂质含量越多, 杂质的存在对催化胺化反应的产率及经后处理后的TAM 实际收率有很大影响. 精制及未精制的TA A合成TAM 的结果见表5. 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110 ℃, 反应压力2. 5M P a, 其它条件同表1.实验条件为原料纯度88. 1% , 反应温度110 ℃, 反应压力2. 0 M P a, 其它条件同表1.表3 反应时间的影响T a b. 3 I n f l uen c e of rea c t i on t i m e序号时间ƒm in 产率ƒ%1 2 3 4 5 6 7 8 95101520253035404542. 448. 854. 360. 266. 269. 167. 267. 265. 6序号摩尔比产率ƒ%12345671∶121∶101∶81∶61∶51∶31∶248. 052. 164. 064. 064. 258. 248. 0实验序号压力ƒM P a 产率ƒ%1 2 3 4 5 61. 01. 52. 02. 52. 83. 0-62. 575. 479. 471. 366. 2天津大学学报黄红梅等: 催化胺化法合成 2, 2, 6, 62四甲基242哌啶胺·499·表 5 T AA 纯度的影响T a b . 5 I n f l uen c e of T AA pur ity3) 原料纯度对 TAM 的合成反应及后处理过程的 %收率有较大影响, 综合考虑, 采用精制原料合成 TAM比较合理, 产率可达到 94. 5% , 实际收率可达 82%.参 考 文 献注: 1) 为分析结果.2) 为经后处理得到 TAM 的实际收率.1 吉村正克, 山本浩喜ほか. 42< ⁄ 22, 2, 6, 62ƒ t S ’|' ’|' “ ≥∞ S の制造方法. 公开特许公报 (A ) , 昭 61233169, 1986202217吉村正克, 山本浩喜ほか. 42< ⁄ 22, 2, 6, 62ƒ tS ’|' ’|' “ ≥ ∞ S の制造方法. 公开特许公报 (A ) , 昭 62216461, 1986201224 Popo v a Z G , T a t s ito v V I e t a l . M e t ho d fo r p rep a r i n g 42 am ino 22, 2, 6, 6, 2te t r a m e t h y l p i p e r i d i n e , G B 2176473 A , 1986212231 E b b in gh a n s V F e t a l . V e r fah ren zu r h e r s te l ln g vo n 42 A m ino 22, 2, 6, 62te t r a m e t h y l p i p e r i d i n . D E 3525387 A 1, 1987201222姜麟忠. 催化氢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7从表中可以看出, 选用精制原料合成 TAM 较合理的.是比2 3 结 论31) 骨架镍催化剂是 TA A 艺过程的适宜催化剂.加氢胺化合成 TAM 工42) 要使目的产品 TAM 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的收率最大, 实验中得到三丙酮胺∶氨水 (摩尔比) 为 1∶5; 原料纯度为≥99% ; 反应温度 110 ℃; 反应压力 2. 5 M P a ; 反应时间为 30~ 35 m i n .5 S Y NTHES IS O F 2, 2, 6, 6- TETRA M ETHYL - 4- P I PER I D I A M I NEBY CA TALY T I C A M INA T I O NH u a n g H o n g m e i W an g D uo lu C h e n L i go n g T u W en X u Zh e n g s h u a n g So n g C h u a n j u n Zh a n g X i ao ru(Schoo l o f C h e m ica l E n g i n ee r i n g an d T ech n o l o g y , T ian jin U n ive r s ity )A bstra c t T h e ca ta ly t ic am in a t i o n o f 2, 2, 6, 62te t ra m e t h y l 242p i p e r ido n e to 2, 2, 6, 62te t ram e t h y l 242p i p e r id i a m i n e is stud ied in th is w o rk . R an ey 2N i w a s u sed a s ca ta ly st . T h e reac t i o n co n d it i o n s such a s reac t i o n tem p e ra t u r e , p r e s 2 su re , t i m e , m o l a r ra t i o an d th e p u r i ty o f raw m a t e r i a l w e r e in ve s t i ga t ed sy s tem a t i ca l ly . T h e op t i m a l co n d i t i o n s fo r th e m ax i m u m y i e l d o f 2, 2, 6, 62te t r am e t h y l 242p i p e r i d i am in e w e r e o b ta i n ed . 2, 2, 6, 62te t r a m e t h y l 242p i p e r i do n e2, 2, 6, 62te t r a m e t h y l 242p i p e r i d i am in eKeywordsca t a l y t i c am in a t i o nR an ey 2N i ca t l y s t项目 TA A 含量 产率1)实际收率2)未精制 精制67. 7 99. 546. 1 94. 523. 3 82. 3。
浦东新区哌啶合成方法
浦东新区哌啶合成方法一、引言哌啶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浦东新区兴起的化工产业中,哌啶的合成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探讨了浦东新区哌啶合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二、常见的哌啶合成方法2.1 传统合成方法1.环化反应法:–氰酸酯法: 应用氰酸酯和胺在碱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具有哌啶结构的目标产物。
–二氧化碳法: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碳酸二甲酯与胺类化合物在化学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合成哌啶类产物。
2.转化法:–脱甲基化反应法: 利用甲基化合物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亚胺盐,再经过一系列反应裂解生成哌啶。
2.2 新技术合成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浦东新区哌啶的合成方法也不断更新。
以下是一些新技术合成方法:1.光催化合成法: 利用光催化剂对反应物进行激发,光催化反应中的阳离子生成过程中使胺类产物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最终生成哌啶。
2.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法: 利用金属有机配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多步反应产生哌啶。
三、浦东新区哌啶合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3.1 研究进展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浦东新区化工产业也在加快发展,哌啶合成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目前,研究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索:1.催化剂的改进与优化: 研究者们不断优化合成哌啶的催化剂,提高合成反应的效率和产量。
2.反应条件的优化: 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的摩尔比等因素,进一步提升哌啶的合成效果。
3.绿色合成方法的开发: 积极研究环保、高效的哌啶合成方法,在减少废弃物产生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3.2 应用前景浦东新区的化工产业对哌啶有着巨大需求,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机构和人才。
因此,浦东新区哌啶合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1.产业应用: 哌啶可以作为有机合成中重要的中间体,在医药、农药、染料和涂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经济效益: 哌啶合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能够推动浦东新区化工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沙利度胺
对沙利度胺的认识摘要沙利度胺(thalidomide),化学名称为α-酞胺哌啶酮(α-N-phthalidoglutamide),是一种合成谷氨酸衍生物.沙利度胺于1953年在前西德首先合成,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其镇静、催眠及镇吐作用被用于改善睡眠和妊娠早期的恶心、呕吐反应;至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导致上万例的海豹胎而退出市场.近年来由于沙利度胺具有重要的抗炎、免疫调节及抗血管生成作用,又重新受到重视.沙利度胺已被用于治疗皮肤结节性麻风(ENL),也有人试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克罗恩病及血液系统肿瘤,其作用机制和临床适应证得到了进一步认识.关键词沙利度胺分子机制起死回生研发历史临床应用沙利度胺(以往被称为“反应停”)是一种合成的谷氨酸衍生物,20世纪50年代初开发此药物主要是用于治疗癫痫,但由于缺乏有效性,随后被作为一种睡眠辅助用药,同时在怀孕期间广泛用于孕妇止吐。
20世纪60年代初,因出现大量的沙利度胺导致的婴儿畸形报道(如:短肢畸形、长骨缺损、耳廓缺失、唇裂、心脏和胃肠道畸形等),从而被很多国家禁止使用,并撤出医药市场。
然而,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沙利度胺对麻风、风湿病和多种类型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陆续出现,1998年美国FDA批准沙利度胺用于治疗麻风结节性红斑,2006年5月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目前,有关沙利度胺治疗多种实体肿瘤和风湿病的临床研究方兴未艾,沙利度胺再次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并续写了其神奇的故事。
一、反应停事件1953年,瑞士的一家名为Ciba的药厂(瑞士诺华公司的前身之一)首次合成了一种名为“反应停”的药物。
此后,Ciba药厂的初步实验表明,此种药物并无确定的临床疗效,便停止了对此药的研发。
与此同时,西德药厂格兰泰集团(Chemie Grünenthal)却在药理研究中发现,沙利度胺虽无抗菌特性,却对中枢神经系统能起到奇特的镇静催眠作用,遂将这种药当作治疗孕妇过度妊娠反应的特效药来开发。
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李玲;齐文成
【期刊名称】《天津药学》
【年(卷),期】2006(18)6
【摘要】沙利度胺(thalidomide),亦名为酞胺哌啶酮、反应停,为一种合成的谷氨酸衍生物。
早在1957年作为镇静药在德国上市,因为起效迅速和明显的安全性而应用于孕妇和哺乳妇女改善睡眠和早孕反应,但因为外周神经的副作用而未得到FDA批准。
1961年发现,沙利度胺可引起婴儿海豹肢畸形,导致该药迅速撤出市场。
【总页数】4页(P59-62)
【作者】李玲;齐文成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
津,3001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沙利度胺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J], 乔静;陈秀华
2.氨溴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 [J], 窦国朝
3.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J], 李超斌;李光耀
4.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J], 桂瑞
5.依托咪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新进展 [J], 黄金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H)-吡啶酮的新合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2-(1H)-吡啶酮的新合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2-(1H)-吡啶酮的新合成方法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1H)-吡啶酮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用作药物、染料、农药、光学材料等。
目前,其合成方法主要有四种:1、通过氢氧化反应合成;2、使用四氯化钛-二甲基甲酰胺(TiCl4-DMF)体系合成;3、吡啶衍生物作为原料使用催化剂反应制备;4、通过羧基化反应制备。
然而,这些方法在实验操作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加高效、环保的新的方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新的、高效、环保的2-(1H)-吡啶酮合成方法,为2-(1H)-吡啶酮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及方案1、寻找新的催化剂体系,采用不同的反应溶剂和条件,优化反应条件;2、采用常规的物理与化学手段,如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四、研究预期结果1、发现一种新的2-(1H)-吡啶酮合成方法,相对于已有的方法,更加高效、环保;2、研究出的新方法得到验证后,可为2-(1H)-吡啶酮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为其广泛应用打下技术基础。
五、研究实施计划及进度1、实验条件的优化:对不同的溶剂、催化剂体系和响应条件进行初始实验,并寻找最适合条件;2、产物结构的表征:将合成出的产品进行物理化学性质的测试,并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对比;3、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针对性地对反应体系进行修正和优化。
本研究预计在两年内完成。
六、参考文献1. Shi, M.; Zhao, G.; Zhang, X.; Yan, N. J. Am. Chem. Soc. 2007, 129, 10914–10915.2. Depew, M. C.; McNaughton, B. R. Synlett (Stuttgart) 2007, 2825–2827.3. Shi, Q.; Zhu, J.; Liang, Y.; Gong, Q. J. Org. Chem. 2009, 74, 6006–6009.。
一种哌啶酮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哌啶酮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海龙,高阳,米洁
申请号:CN201611227843.0
申请日:20161227
公开号:CN106674086A
公开日:
201705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哌啶酮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先取兴安独活的干燥根进行回流提取和萃取,得到萃取层;将萃取层上样于硅胶柱,以氯仿‑甲醇系统作为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对流出液进行检测,将洗脱液体积比为9:1的流份合并,除去溶剂,得到第一次过柱部分;将第一次过柱部分上样于反相硅胶层析柱,以甲醇‑水系统作为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将洗脱液体积比为70:30的流份合并,除去溶剂,得到第二次过柱部分;将第二次过柱部分上样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柱,用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得到哌啶酮类生物碱化合物。
本发明中的哌啶酮类生物碱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肿瘤作用。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地址: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徐文权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苄基-3-甲基-4-哌啶酮的合成工艺研究
1-苄基-3-甲基-4-哌啶酮的合成工艺研究马运磊;孙学军;李朋涛;王纪元;孔德生;尤进茂【摘要】以苄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过加成、环合、脱羧等反应合成了1-苄基-3-甲基-4-哌啶酮.对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溶剂、催化剂等条件进行优化,探索出甲醇钠作为缩合剂的反应条件,总收率由文献值60.65 %提高到66.75 %,简化了合成工艺,节省了原料和成本,利于工业生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分析表征.【期刊名称】《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35)003【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1-苄基-3-甲基-4-哌啶酮;哌啶酮衍生物;Dickmen反应;甲醇钠【作者】马运磊;孙学军;李朋涛;王纪元;孔德生;尤进茂【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810001,青海省西宁市【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基础科学第 35 卷第 3 期2009年 7 月曲阜师范Journal ofQufu 大学学报Normal University Vol.35 No.3July 20091 .苄基.3.甲基.4.哌啶酮的合成 T 艺研究4马运磊【 Ti 孙学军①,李朋涛④,王纪元①,孔德生①,尤进茂①②(①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 ,山东省曲阜市;②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810001 ,青海省西宁市)摘要:以苄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过加成、环合、脱羧等反应合成了 1- 苄基 -3- 甲基 -4 -哌啶酮.对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溶剂、催化剂等条件进行优化,探索出甲醇钠作为缩合剂的反应条件,总收率由文献值 60.65% 提高到 66.75% ,简化了合成工艺,节省了原料和成本,利于工业生产,利用气相色谱一质谱,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分析表征,关键词:1- 苄基 -3- 甲基 -4- 哌啶酮;哌啶酮衍生物; Dickmen 反应;甲醇钠中图分类号: TQ460.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1-5337(2009)03-0057-04 l 前言在医学领域哌啶酮类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广泛应用于镇痛、抗精神病、抗肿瘤 L'1-6l 等药物的合成中. 1- 苄基 -3- 甲基-4- 哌啶酮是合成强效镇定剂羟甲芬太尼的重要中间体6 。
哌啶酮衍生物的合成工艺改进
哌啶酮衍生物的合成工艺改进
魏文涛;李亮;周学福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年(卷),期】2006(016)003
【摘要】以甲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起始原料,依次经过加成、狄克曼缩合及水解脱羧反应,简捷、高效地合成4-哌啶酮衍生物,通过对缩合剂、溶剂、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考察,探索出稳定的合成工艺路线.该工艺路线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生产的安全性,适合工业化生产.
【总页数】2页(P180-181)
【作者】魏文涛;李亮;周学福
【作者单位】天津泰普药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300193;天津泰普药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300193;天津泰普药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3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4
【相关文献】
1.N-甲基-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J], 孙居锋;代现平;李珂珂;李洪娟
2.双Schiff-Base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J], 姚彬荣;刘方正;刘岩;杨威;侯迷;陈琴;王春华;侯桂革
3.手性4-哌啶酮衍生物的合成 [J], 孙居锋;陈立功
4.1-甲基-4-哌啶酮的合成工艺改进 [J], 姜明东;肖峰;魏金芹;王明磊
5.2,2,6,6-四甲基-4-哌啶胺催化胺化法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J], 万文静; 阮建成; 唐赟; 周少东; 钱超; 陈新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谢
本论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陈晓光 主任和李慧敏老师给予我辛勤指导和 鼓励。非常感谢各位评委在百忙中给 予本论文悉心的审阅和指导。值此论 文完成之际,再次感谢我的导师及所有 给予我关心和帮助过的老师和朋友。
OH
b OH
O
O
O
O
N
O
O
O O c
NH N
O
O
O
本文中酞胺哌啶酮合成方法
O
HOOC NH2 COOH O N
O
O
O O
O
O OH N
O
Ⅲ1
O
O N
NH O
O
O Ⅲ2
NH2
O
第三章 实验部分
1)α-肽酐亚氨基戊二酸酐Ⅲ1的合成
O
HOOC NH2 COOH O 140℃ 3h 甲苯、醋酸酐 N 50℃、 5h
O
O
O O
O
O
Ⅲ1
2)α-肽酐亚氨基-γ-戊酰氨酸Ⅲ2的合成
O
N
O
O O O 通 入 氨 气 、 5℃ Ⅲ1 无水乙醇 N
O OH
O
O
O Ⅲ2
NH2
3)酞胺哌啶酮的合成
O
N O OH
甲醇、二氯亚砜
O
O Ⅲ2
NH2
回流
中间体 Ⅲ2甲 酯
甲 苯 、 p-TsOH 清洗 DMSO重 结 晶
O N O
NH O
酞胺哌啶酮的合成工艺研究
指导老师:陈晓光 李慧敏 答辩人:张民霞
论文结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文献综述 路线设计 实验部分 结果与讨论 结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酞胺哌啶酮性质
化学名:N-2-(2,6-二氧-3-呱啶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分子式:C13H10N2O4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α-肽酐亚氨基戊二酸酐Ⅲ1的合成
将味精和邻苯二甲酸酐混合均匀,不断提高温度试 验,没有得到期望产物,因此味精无法代替谷氨酸。
α-肽酐亚氨基-γ-戊酰氨酸Ⅲ2的合成
通过控制通入氨气的速度和温度,产物收率明显上
升,达到90.6%。
酞胺哌啶酮的合成
将α- 肽酐亚回流,生成甲酯,然后与p-TsOH 在甲苯
中回流8h,即完成反应且后处理简单。
酞胺哌啶酮的纯化
通过多次尝试,选用 DMSO 作为重结晶的溶剂,酞
胺哌啶酮经过重结晶后纯度达到99%以上。
第五章 结论
1)α-肽酐亚氨基戊二酸酐Ⅲl在进行酸酐氨解 反应时,控制反应温度0℃~5℃,提高产率。 2)关键反应是完成Ⅲ2的环化。CDI是很好的缩 合试剂,但CDI易吸水变坏,改进环化方法,先 将Ⅲ2甲酯化,然后在p-TsOH催化下,在甲苯溶 剂中回流环合,缩短了5h的反应时间。 3)采用DMSO作为重结晶溶剂来纯化产品酞胺哌 啶酮,经过重结晶后纯度达99%以上。
O NH N O O
结构式:
2.酞胺哌啶酮药理学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
3.酞胺哌啶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单一异构体口服吸收迅速,消旋异构体吸收较慢 酞胺哌啶酮在体内绝大多数自发水解消除,不会 诱导或抑制其自身代谢。
第二章 路线设计
文献中酞胺哌啶酮的三步合成法
O
O a
O
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