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高职《线性代数》课程标准

高职《线性代数》课程标准

高职《线性代数》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线性代数》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制定〔〕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选修课是理科方向的限选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小学教师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师及相关教育教学岗位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线性代数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大学数学基础,后续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学习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获得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及进行科学研究必备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提高运用高等数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1)掌握行列式的基本计算方法。

(2)熟悉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逆运算以及矩阵的初等变换。

(3)熟悉向量的基本运算,理解向量组的概念以及线性相关性。

(4)掌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以及方程组的基本解。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即推理、归纳、总结等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1)通过多向交流及小组合作讨论等解决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养成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的习惯。

(2)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以严谨、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态度解决问题,培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

(3)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4)通过教学立德树人,在师德、教学技能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处处为人师表,突显师范教育的示范性,影响学生养成敬业爱岗的思想,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高职)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高职)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 类(纯理论课)/ B 类(理论+实践)/ C 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我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理论课。

它是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它将为今后学习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为这些课程的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必须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服务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必须以突出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为主线,服务于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创新的能力为重点,服务于能力培养。

三、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的理念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级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力目标是能解决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当部分学生还应当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而学院示范校建设中示范性专业的人才133培养目标应当是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专业服从市场。

而数学课程在高职教学中应承担两方面的责任。

一是满足高等教育的必需,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地位,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坚实的数学基础,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企业技术的更新的需要而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满足专业的需要,为专业服务,充分利用数学的工具性作用,为学生在后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做好铺垫,配合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2.课程设计的思路本课程的总体思路是要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后继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所必须得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工作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中职数学》课程标准

《中职数学》课程标准

《中职数学》课程标准表1 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数学》是“3+4”分段培养中职段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已经成为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的需要。

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职阶段数学是学习各门专业课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也是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有积极作用。

因此,使学生在中职阶段继续受到数学教育,提高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1.知识目标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2.能力目标(1)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2)努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

3.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三、参考学时288学时四、课程学分14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288学时)教学要求分认知要求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数学课程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对于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思维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以及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1. 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整合教学内容本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的和谐统一,注意跨初等数学、高等数学内容的特点,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课程分为必修、限选和任选三大模块。

根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修模块的内容在理论与方法上应是最基本的,在应用中应是最广泛的。

限选、任选模块的内容,应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精选最基本的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增加一些问题探究等内容,构建简明合理的知识结构。

根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与学生认知基础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能力要求,适度加强贴近生活实际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避免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

2. 关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在数学课程的实施中,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感受和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促进数学课程内容的必要调整与更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数学教学的过程,改进数学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实施有效的数学学习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发挥数学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最新中职《数学》课程标准

最新中职《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一、前言1、课程定位数学是以数与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的作用。

它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人类的理性思维,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工具功能,是学生学习其他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

它对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康个性的形成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

2、课程理念(1)构建必需基础,提供发展平台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数学”,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内涵的界定,在理论与方法上应是最基本的,在现代生活和生产的应用中又是最广泛的。

要构建既能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必需基础的数学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还要确保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尽可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对数学的不同需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种平台。

(2)内容精简、实用,体现选择性和弹性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要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内容,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

要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并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简明合理的内容结构。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要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3)重视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方式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通性通法。

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供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新知、掌握技能、发展情感。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和作用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与后继专业课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影响到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影响到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它具有综合性高、逻辑性强和应用性广等特点,对于理解专业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技巧和思想方法,为后设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其次,逐步培养了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问题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综合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最后还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专业目标服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后继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要,培养出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基本理念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高专各专业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对照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致力于实现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内容不仅反映出专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而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同时,课程设计努力满足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均有大的发展。

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及依据(一)教学内容《标准》安排了《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基本内容。

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目标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标准》明确了高等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其子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等三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阐述。

(三)实施建议《标准》针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教案编写、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出了建议,以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框架研制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框架研制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框架研制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为各专业同学打好数学基础,为日后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服务的。

因此,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为推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需要制定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框架。

一、课程的基本思想与目标1.1 基本思想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课程,必须突出基本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以数学的本质、方法和应用为出发点,从事具体问题的抽象、全面的分析和解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贯通思想,强调数学与现代科技应用之间的联系。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素质:(1)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修炼数学思维,具有初步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有一定的数学素养,能够在数学学科中读懂和撰写较为简单的数学论述和证明。

(3)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与专业相关的问题,能够理解和应用现代科技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内容2.1 线性代数(1)线性方程组和矩阵(2)矩阵运算和矩阵的逆(3)向量和向量空间(4)线性变换2.2 微积分(1)极限与连续(2)导数和微分(3)函数的应用(4)积分及其应用(5)微分方程2.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概率与随机变量(2)概率分布(3)多维随机变量与联合分布(4)数理统计基础(5)参数估计三、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和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应注重贯通思想、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能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

学生应注重理解和运用,在课内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课外及时完成作业和复习任务,积极参加讨论和合作学习。

3.2 教学方法(1)教师要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启发性、互联互动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采用案例分析、计算练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策略,让学生自我探索发现,理清知识框架。

(2)在课外自学方面,应在每个阶段设定适当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自学、实践、探索,积极参与讨论、汇报。

高职高专 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

高职高专 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

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 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数学课程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 课程教学目标高职高专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 课程内容高职高专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 数列与数列极限 - 函数与极限 - 导数与微分 - 积分与应用 - 二元函数与多元函数 - 微分方程 - 概率与统计4.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下所示: -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 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互相交流,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 实例演练:通过解题实例的讲解和演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 实验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5.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用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高职高专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 - 作业和考试:通过书面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堂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问题解决能力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 实践项目:通过参与实践项目,评估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 小组合作评估:通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高职高专数学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 教学课件:制作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 - 数学实验室:提供实验室设备和材料,供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和实际应用; - 教学参考书: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参考书,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扩展知识; -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丰富数学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高等数学【总学时数】50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职业公共课程、工具课程,其思想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领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高、逻辑性强和应用性广等特点,对于理解专业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高等数学》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确立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贴近专业,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数学》实行模块化教学,不同专业根据专业需要选则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努力满足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均有大的发展。

(三)设计思路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从实际问题到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上,与专业相对应,以模块为单位,重组知识结构;在教学手段上,将传统的数学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结合使用,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概念、定理和公式、内蕴的数学思想等生动地表现出来;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等方法,把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到实际问题中,把重点放在引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

本着知识应用的目的,对高等数学课程经典内容进行整体优化组合、加工与创新,突出数学理念与专业课实际的结合;在考核方面,采取闭卷理论考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要通过对高等数学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工作及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生活、事业的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体协作精神,在科学工作事业中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攻克难题;使学生能敏感地把握现实社会经济的脉搏,适应社会经济的变革发展,做时代的主人.本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阐释为:(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了解极限的思想理论,掌握函数微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运算。

中高职贯通数学教学标准

中高职贯通数学教学标准

中高职贯通数学教学标准
中高职贯通数学教学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目标:中高职贯通数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具备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中高职贯通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包括数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实验等模块,涵盖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的知识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3. 课程实施:中高职贯通数学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实验教学、项目教学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课程评价:中高职贯通数学教学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如考试、作品评价、自我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数学素养。

5. 教师要求:中高职贯通数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高的数学教学水平,同时应具备较强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

总的来说,中高职贯通数学教学标准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科特点,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上海市中高职数学课程标准

上海市中高职数学课程标准

《上海市中高职贯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是规范本市中高职贯通和五年一贯制专业数学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检查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选编教材和配备教学设施设备的依据。

该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性质:数学是中高职贯通教育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

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数学基本技能,形成数学思维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课程基本理念:包括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的掌握,强调数学在生产、生活及专业中的应用,着力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中高职贯通教育的特点。

3. 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

总目标是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分阶段目标则包括知识、技能、思维能力等方面,各阶段目标与总目标相互衔接。

4. 内容标准:包括集合与命题、不等式、函数、三角函数、直线与方程、数列、概率初步、算法初步等模块。

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对各模块的要求进行了不同的权重设置。

5. 教学建议: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建议,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6. 评价建议:包括评价原则、评价方式和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的建议,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上海市中高职贯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旨在规范本市中高职贯通和五年一贯制专业数学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院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职院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职院高等数学课程标准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主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事求是、勇于攻克难题等。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函数极限和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应用、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偏导数、常微分方程、矩阵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例题、题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践、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在讲授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在实践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验报告等。

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评价,期中、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提高研究效果。

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研究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经济现象。

在数学实验三中,我们将研究如何用MATLAB求函数的极限,这对于数学建模和计算机应用都非常有用。

不定积分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需要掌握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基本公式和运算法则。

在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中,我们需要掌握直接积分法,理解第一类换元积分法,了解第二类换元积分法,以及理解分部积分法。

在数学实验四中,我们将研究如何用MATLAB求不定积分,这对于数学建模和计算机应用都非常有用。

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统一数学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和水平。

一、课程目标。

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包括数与代数、几何、函数、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知识;2. 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3. 具备数学建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课程内容。

1. 数与代数,包括数的性质、整数、有理数、无理数、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2. 几何,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培养学生的几何图形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3. 函数,包括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函数分析和运用能力;4. 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推断能力。

三、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实际运用能力。

四、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情况、实际运用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

评价可以采用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形式,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五、课程实施。

在实施数学课程时,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

同时,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应当重视数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高职数学课程标准

高职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电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文化素质、数学技能与能力,并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 在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好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知识,并掌握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以及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细致的职业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二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6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专业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6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本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1. 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 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计算机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

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

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高职高专 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 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高职高专的数学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重要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故此,制定一套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二、课程目标高职高专数学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学生应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代数、几何和概率等方面的知识。

2.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数学建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能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具备分析问题、提炼问题本质的能力,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内容高职高专数学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基本概念、代数与函数、几何与三角、微积分等内容,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

2.数学应用知识:包括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方法,学生需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3.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和抽象思维等能力。

4.创新与拓展知识:介绍数学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拓展思路。

四、教学方法高职高专数学课程的教学应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讨论,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高职高专数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与考核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质量以及考试成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框架研制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框架研制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框架研制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框架是为了规范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研制的一套教学指南。

该标准框架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

一、课程目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能力,具备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学习高等数学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二、课程内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列与级数、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积分与定积分、微分方程和概率统计等内容。

对于每个内容,都要明确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结合实际问题展开讲解。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教学方式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为主。

在理论授课中,要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演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教学课件和互联网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体系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评价体系应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及实验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面。

课堂表现可以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作业及实验成绩可以评价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也可以考虑引入学科竞赛成绩、综合能力评价等其他因素,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水平。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框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举措,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和教师们能够认真研究和贯彻执行该标准框架,进一步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效。

教育部中职数学课程标准

教育部中职数学课程标准

教育部中职数学课程标准
根据教育部的中职数学课程标准,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 数的认识和数的四则运算: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认识、比较大小、相互转化以及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 代数与函数:学习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理解函数的概念,学习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的性质和应用。

3. 几何与变换:学习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相似、全等、对称等变换以及相关的计算和应用。

4. 数据与统计: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统计量的计算和解释,学习简单的概率计算。

5. 数学建模与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和运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中职数学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高职数学 课程标准

高职数学 课程标准

高职数学课程标准
高职数学课程标准是指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要求。

以下是高职数学课程标准的一般内容:
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基础数学知识和技能。

2. 课程内容:包括基本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技能和数学应用。

3. 基本数学知识:包括数与式的概念、函数与图像、方程与不等式、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学推理和证明等。

4. 基本数学技能:包括四则运算、代数式化简、方程的解法、图形的绘制和测量、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5. 数学应用:包括应用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利率计算、财务管理、建模与预测等。

6.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7. 教学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实践项目和实验等形式进行评价,综合考核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以上是一般的高职数学课程标准,具体实施还要根据不同学校、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程标准电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文化素质、数学技能与能力,并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在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好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知识,并掌握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以及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细致的职业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二个部分构成。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1.
60学时。

数为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专2.
学时。

56业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
1. 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 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
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

1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计算机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

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

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1. 基础模块(60学时)
第1单元函数、极限与连续(12学时)
认知要
知识内
掌理了
.函
函数的概函数的几种特
反函)要注意与普高和中职数基本初等函内容的衔接,在复习的基础上复合函行新知识的教学,从实例引进初等函数、极限和连续的概函数的应用案)通过函数、极限和连续.函数的极容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极限的概察能力、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极限的运算法则√通过应用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极限的应用案例√际问题能力3.函数的连续性)重点是复合函数、初等函(3
数,极限概念和运算法则,函数函数的增量√连续的概念函数连续的定义√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函数连续的应用案例√
绘图、4 数学实验.用MATLAB√求极限 2
第3单元导数的应用(10学时)
认知要求说知识内容明理解了解掌握1.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1)要结合几何直观引进中值定中值定理理、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曲率等知识,结合具本例子或实例洛必达法则√导出洛必达法则、曲线的凹凸性与应用案例√拐点、边际与弹性等知识曲线的凹凸.2函数的单调性、培养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2)性与拐点 3
4
学时)职业模块(562.
5
第5单元多元函数微积分(12学时)6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建议1. 教学安排学时(不含复习604基础模块在第一学年的第
一学期完成。

每周学时,共。

考试环节)学时(不含复习56职业模块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完成。

每周4学时,共。

考试环节)教学方法2.
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鼓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心理特征,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恰当运用可接受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严以及巩固性原则等教学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原则。

课堂针对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结合高职教学特点,在数学实践课程或数学实注意采用案例驱动或问题驱动展开教学内容;教学中,验课程中,要注意应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认真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教师要积极参与高职课程改革,7
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

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

(二)教材的选用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数学教材的选用,要以本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合理的内容结构
教材内容要注意与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衔接,并做好知识的整合和更新。

在确定教材内容的框架时,应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标准和各种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以及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因素,选定合理的内容结构,并采用项目导向实用型模块构建方式进行整合。

2.有典型的教学素材
教材中素材的选取,要突出为专业服务的思想,并有助于反映相应数学内容的本
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即素材的选取应具有专业性、应用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可接受性。

3.能体现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材的呈现,应注意创设情景,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注意反映数学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的认知规律;注意为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

4.能突出职教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性人才。

根据这一目标,数学教材的编写,应坚持“以培养素质为目标,以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基本原则。

在引进概念时,尽量借助几何直观图形、物理意义及生活背景等来进行解释,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直观化、通俗化;在解题或论证时,应设置渐进式的思维层次,保留合适的推理细节,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5.能反映现代信息技术
注意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对于较繁难的内容,提倡直接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计算,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节约教学时间。

注意开发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实现教材的“立体”化,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教学平台,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教师应更新观念,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8
教育教学中合理的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教学演示软件、虚拟仿真软件等)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高职学院要建立数学实验室,为数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以利于创建符合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六、考核与评价
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教学考核与评价对数学的教与学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更有效地改结果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

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评价要注重诊断和指导,突出导向、激励的功能。

应该包括知考核与评价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识、技能与能力、态度三个方面。

“双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基”多元化评价与针对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数学活动、平时考评等内容,终结性评价50%完成作业、)(价50%包括上课、考核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学期总成绩由过程性评价成绩、主要指期末数学考试。

与评价应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进行。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