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经典文本阅读
一、《克伦威尔》序言 1、作者简介: 维克多· 雨果(1802—1885),诗人、 小说家、政治活动家,19世纪前期积 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 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 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贯 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 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 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 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 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 辉煌的文化遗产。
第十二章 文学思潮
本章内容包括几大文学思潮之间的争论。文 学思潮的重要性体现在:当旧的思潮不能表达新 的时代精神时,新的思潮将取而代之,但其中的 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新旧思潮之间展开激烈的争 论,新的文学观念得以替代旧的文学观念,并在 文学创作手法上,相应地出现激变。本章主要讨 论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五种文学思潮。
3、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泛指艺术对自然(现实)的忠诚。狭义的现实主义 始于与浪漫的论争。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与画家库尔贝、 小说家尚弗勒里(1857出版《现实主义》文集)相关。尚弗 勒里的朋友迪郎蒂推出同名评论杂志。现实主义主张坦率而 完美的表达,反对成规和模仿任何流派;批评雨果等浪漫作 家的作品是“诗的谎言”。 现实主义经过泰纳、恩格斯、别林斯基等理论家的探讨而臻 于成熟,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作家的创作显示了这个流派 的成就。 思潮特点:真实客观地再现现实;理论核心是典型论;倡导 历史性和社会批判性。 把个性和共性完美统一的叫典型形象;由黑格尔、谢林等理 论家奠基,到别林斯基发展成熟(所有文学的标准)。 思潮分歧是卢卡契(称现代主义颓废)与布莱希特(以陌生 化效果让观众无法移情)论争。
第二节 相关问题
文艺思潮是指文学发展史上一定历史时期产生、流行的一 种文学潮流,其兴起和消亡与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有密切的关系。
一、信仰的时代
1、古典主义:是后人总结的。古罗马时期贺拉斯、朗吉 弩斯在提出借鉴亚里斯多德的模仿/净化/悲剧形式等原则 的基础上,《诗艺》确立了“寓教于乐”为核心的理论。 在各个时代都同中有异。 新古典主义:17世纪亚里斯多德戏剧理论在意大利成为理 想戏剧、诗歌的规则,在法国成为社会价值表达和古典正 统的象征。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二元论(物质实 体/精神实体都独立存在)。 特征:①崇尚理性(良知),是与古典主义互相影响的结 果,理性是时代精神,克制情欲,强调君主专制下的道德。 ②崇尚古典,希腊/罗马。③追求创作规范化,“三一 律”。
2、浪漫主义
背景:一是对物质文明和城市文化的批判;二是对古典主 义审美范畴和理性启蒙精神的否定。——浪漫主义的兴起 被认为与启蒙运动相关,卢梭(主张返回自然的原始的生 活)是直接先导,17世纪帕斯卡尔更早看到理智的有限和 人的虚无性。 早期浪漫主义:认为诗人是空想家(不依赖于观察和经 验);布莱克否认自然客体是诗人的书写对象,想象才是 真理的唯一源泉。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晚期,完成了从古 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过渡:文学是反映自然、表现自由的 方式。其特征是理想主义/主情主义/回归自然/推崇想象。 浪漫主义被认为是流派,或创作方法(我国文论界认为浪 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自古就有)。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 主义先在德国兴起,英国、法国的运动,走向高峰。 浪漫主义在18世纪末用来形容一切超出古代传统规范的文 学倾向(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的创作)。20世纪初不少 现代主义流派仍然受浪漫主义的影响。
二、怀疑的时代
1、现代主义:现代派以象征主义诗歌的兴起为标志 (1857波德莱尔的散文诗集《恶之花》为滥觞)。1910年 前后世界改变了——怀疑精神开始盛行。未来主义、意象 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思潮纷 纷登台。现代主义思潮主要有: ①象征主义:(最早、最长的现代主义流派)1886《象征 主义宣言》的发表宣告该思潮的诞生,法国诗人魏尔伦、 马拉美、兰波都是代表。20世纪初象征主义波及整个欧洲, 称为后期象征主义(以艾略特、庞德、叶芝为代表)。主 张从外部物质世界,转向主观世界(即纯粹理念领域); 主张从平庸日常生活中选材,从丑恶中寻找诗意;主张通 过象征暗示表现永恒的真实。 ②表现主义:20世纪初意大利理论家克罗齐主张直觉表现, 表现自己幻觉;主张破坏现实与历史,而以恐怖的心情经 验看世界的混乱与价值衰亡。批评上否定传统,谴责自然、 印象主义;主张回到内心世界的表现和形而上学。
(2)浪漫主义的美丑对照原则
雨果认为基督教的产生,把诗引向真实,使人们看到肉 体和灵魂,兽性和神性,恶与善,丑与美在人性中共存。 这样,就使文学冲破了古代文学只描绘美的典型的藩篱, 滑稽丑怪进入了文学之门。 在浪漫主义的黎明时期,出现了像阿里奥斯特的《疯狂 的罗兰》、塞万提斯的《堂· 吉柯德》、拉伯雷的《巨人 传》等,它们都不是描绘美的典型,而是以滑稽丑怪的 形式批判当时的社会。这种滑稽丑怪比崇高优美占优势 的情况只是暂时的,成熟的浪漫主义文学应该是以美丑 对照,美丑结合,描绘美的典型的文学。 美丑对照,以丑写美,才能表现美,也才真实。
2、主要观点
(1)浪漫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雨果认为艺术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变革、时 代的推进,艺术也要随之变革,更新。 “支配世界的并不永远是同一种性质的文明,或 者说得更精确然而更广义一些,并不永远是同一种 社会形式。整个人类如同我们每个人一样,经历过 生长、发展和成熟得阶段。” 雨果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时代、古代和近代三 大发展阶段,“而由于诗总是建筑在社会之上”, 因此这三个阶段表现了不同的特点。
2、主要观点
萨洛特站在现代主义立场,对现实主义文学展开了批判。 认为现实主义的“真实原则”不再适用于当代了,因为小 说家和读者都失去了信仰,而是充满了怀疑精神。 萨洛特将现代主义看作其精神导师,认为现代主义是西方 某些本质和人的异化的曲折表现,其特点: ①宣扬非理性主义为基础的批判精神。上帝死了,神圣价 值崩溃,看到荒原,理性的杀戮;产生怀疑,文明危机与 变革意识。 ②反对客观真实,而是主张主观真实与内心真实。 ③强调表现人孤独的内心世界(瞬间印象/直觉/无意识/潜 意识等)。 作者地位与主人公的变化:不全知。典型人物成了“无名 无姓的我”,是一切又什么也不是。追求直接表现深藏内 部的灵魂。 ④追求奇特怪诞的表现形式,内容即形式,意识流/叙事变 异/象征/隐喻。颠覆现实主义传统。
文学在原始时代、古代和近代的发展阶段
原始时代——自然是一个整体,牧歌,赞颂——抒情颂 诗——《创世纪》 古代——国家,民族,权利产生、争斗——史诗——荷马 史诗,战争英雄,历史 近代——基督教宗教精神,肉体——戏剧—— 莎士比亚 戏剧与灵魂、善与恶,崇高与滑稽等二元对立,真实世界 抒情短歌歌唱永恒,表现伟人,靠理想而生;史诗歌颂历 史,表现巨人,借雄伟而存在;戏剧则描绘人生,表现凡 人,以真实来维持。
关于《〈克伦威尔〉序言》
1827年,雨果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是他为自己 的剧本《克伦威尔》撰写的。 剧本因不符合舞台艺术要求,未能演出,而这篇序言则成 为声讨古典主义的檄文、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浪漫 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雨果本人也因此被公认为浪漫主义 运动的领袖。 序言里提出浪漫主义的美学主张,宣扬滑稽丑怪与崇高优 美的对照原则,力图扩大艺术描写的范围。从这一年起直 到1840年,他以丰富的戏剧、诗歌以及小说创作显示出浪 漫主义的实绩。 主要有批判专制王权的戏剧《玛丽蓉· 德· 路尔墨》(被禁 演),歌颂希腊民族解放斗争的诗集《东方吟》,批判不 合理法律制度的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
美丑对照原则的理论贡献
从理论上阐述了丑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 描绘滑滑稽丑怪事物的审美意义,从而有益于文艺题材的 扩大,使文艺能够更广泛,更真实地反映生活。 强调在美丑比较、对立和斗争中表现美,有益于加深 文艺反映生活的深度和提高艺术效果。 为打破古典主义的悲剧喜剧不能互相混淆的清规戒律, 提供了理论根据,有利于戏剧艺术的发展。
二、纳塔丽· 萨洛特《怀疑的时代》
1、作者简介: 纳塔丽· 萨洛特(1900—1999),法国女作家,生于俄罗斯, 父母离婚后随母亲去了法国。先创作小说,探究心理现象; 1956年出版的理论集《怀疑的时代》4篇(《从陀斯妥到卡 夫卡/本篇/对话与潜语/鸟瞰》)是怀疑传统观念、提倡 “新小说”的纲领。她的去世意味着新小说“一个世纪的 终结”。 新小说:1950年代继存在主义后有一个重要的法国文学流 派,处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代表性作家有罗伯· 格里叶、 西蒙、杜拉丝等。重视心理体验,强调要以心理时间代替 钟表时间。强调作家不再是无所不知。
美丑对照的作用
只有美丑对照才真实。“在生活中,在从摇 篮到坟墓的人生中,存在着两种敌对原则之间无 时无刻不有的对立和斗争。” “丑就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 存,光明与黑暗相共。”艺术只有既写美又写丑, 才真实。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义只表现美,割裂美丑,失去自 然完整的原貌,因而是不真实的。 只有美丑对照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崇高与崇高很难产生对照,人们需要任何东西 都要有所变化,以便能够休息一下,甚至对美也 是如此。相反,滑稽丑怪即似乎是所休息的时间, 一种比较的对象,一个出发点,从这里我们靠着 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受朝着美而上升,鲵鱼衬 托出水仙,地底的小神使天使显得更美。”
在艺术中美丑对照的方式
角色安排的对照:“使斯加纳莱勒在唐璜的周围蹦跳, 糜菲斯特菲勒在浮士德左右同施。”即正角和丑角对照。 人物性格内部美与丑的对照:人的性格兼有神性和兽 性两个方面,那怕是雄才大略的伟人,也总有愚蠢之处, 主张写复杂个性,写双重人格的人物,像克伦威尔的性格 那样“充满着矛盾,混杂着善于恶,兼有天才和渺小。 ” 不同情境的对照:运用充分的想象,把不同情境对照, 或把美的人物与丑的情境相对照,才能使美表现得更彻底、 更强烈,如天堂——地狱,仙女——吸血鬼、吃人怪、妖 怪。 情节的对照:“在戏剧里,形体和心灵都在起作用, 人物和情节都被这双重的动因所推动,忽而滑稽突梯,忽 而惊心动魄,有时则滑稽突梯与惊心动魄俱头并至。” 外在形象和内心品质的对照。
4、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是一个与现实主义关系紧密的思潮,这种思潮的 出现同样是基于对浪漫主义文学的虚幻性的不满。 1960年代,左拉以“自然主义”这个词来指称他所主张的 小说,在《戏剧中的现实主义》、《实验小说论》、《论 小说》等文章中,左拉认为必须放弃现实主义的虚构,而 应该以科学的精确性再现人类生活的物质层面。 受孔德实证哲学和自然科学影响,主张以生物学观点写人, 分析遗传基因怎样支配事物和生命发展,以此代替典型化, 把现实主义等同于中立写作,忽略了其批判精神。 卢卡奇认为自然主义思潮暴露出来的问题与资本主义社会 的异化相关,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异化严重,作家 已经丧失了总体认知能力,这使自然主义思潮兴盛一时。
1、现代主义
③意识流:以小说创作为主,从英国发端,盛行于19201940年代。代表作家为普鲁斯特、伍尔夫、乔伊斯、卡夫 卡。詹姆斯提出,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思想基础。 特点:专注内心世界的描写,重在直接写潜意识活动(否 定了叙述者的出面介绍、安排情节和评价心理),让人感 受人物心理的真实;“自由联想”以及多层次结构,以意 识流动为线索,时序倒置,过去、现在、未来互相渗透, 自由联想,有随意性;大量采用内心独白方法。 ④荒诞派戏剧: “荒诞”,指个人与生存环境的脱节。该 流派因1962年英国艾思林出版《荒诞派戏剧》而得名,以 尤奈斯库《秃头歌女》1950年的上演为标志,以贝克特、 日奈、品特等作家为代表。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 特征:内容荒诞,用象征、暗喻手法表现环境冷酷,人的 异化、失落、幻灭,人与人隔膜的悲哀;手法上反传统, 支离破碎的结构,没有完整的剧情和舞台形象,结构、语 言、情节没有逻辑性,有时用喜剧形式表达严肃主题。 存在主义1940、1950年代兴盛,正统现代主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