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士良教学成果奖申报-反映成果的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细化工实验技术》课程“四变成”式“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实践
成果汇报总结
一、成果产生的背景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在我国,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正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学校的重视,也相继出现了一些改革的成果。
但从全局看,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仍然十分薄弱,还处在摸索阶段。
存在着建设目标不明确、经费投入不足、成果不可操作与推广等问题。
目前的共识是,高职课程模式应该是融“教、学、做”为一体“工学结合”模式。
为了解决“工学结合”如何开展和怎么开展的问题,以冷士良教授为首的精细化工教学团队,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以“工学结合”为本课程改革的切入点,以校企合作为形式,以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以教学与工作的一致性为目标,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尝试,创新实践了“四变成”式“工学结合”模式,取得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
二、成果主要内容
1.形成了实践专家与教学专家共同进行职业分析,并准确定位课程地位,根据就业岗位需要选取教学内容的方法与经验
职业分析是解决课程建设针对性与适应性的基础,在调查苏、浙、沪等地271家企业基础上,聘请企业实践专家5人及高职院教学专家3人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本课程与精细化学品开发岗位工作是匹配的。
这种通过职业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的方法,值得各院校在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中借鉴。
2.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创造了“四变成”式“工学结合”模式
该模式立足精细化学品开发实验岗位的实际工作,创设企业开发中心的工作情境,将实验实训以具体的工作任务(制备某精细化学品),明确的工作目标(数量与质量要求),严格的考核办法(相对标准法)展开,实现了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岗位一致、内容一致),并针对性地在企业现场完成部分教学任务。
具体做法是:①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将实验实训室变成开发中心并组织学生到企业体验开发中心的工作;②组成班组,3人一组,未改革前都是2人一组实验,其中1人做班组长,在不同项目中班组长轮换;③下达任务单,拟定工作方案(实验实训方案);④汇报方案,教师点评并确认可实施方案;⑤实施方案,分工协作;⑥汇报、评价和总结。
此模式“把实验室变成了工作场所,把教师变成了领导和师傅,把教学变成了工作,把学生变成了职工”。
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相比,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工作体验与经验。
3.率先提出校企、校校“三方合作”重组专业实践内容,开发适应教材的思路并实践取得成果
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将《精细有机合成训练》、《专业综合实训》及《毕业专题实验》内容重组,建设《精细化工实验实训》课程,并通过校企校“三方合作”,开发满足工作和发展需要的教材。
编审工作由5名教学专家和2名实践专家完成,并由中石化工协会精细化工教指委组织审订。
教材先后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评优精品教材和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称号。
目前,教材在全国27所高职院使用,并成为一些精细化工企业职工的必备技术资料。
4.探索了“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型双师教学团队的新途径,保障了课程改革的效果
营造真实的工作情境需要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
从企业引进了3名专职、2名兼职工程师加入团队,使按工作过程展开教学成为可能。
团队通过完成多项省市级教科研课题,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课改以来,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名、青蓝工程骨干教师1名、2名晋升为正高、1名晋升为副高,形成了全国高职院最高水平的精细化工高职教学团队,培养教学团队的实践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5.率先打造共享型教学条件,初步形成了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
教学条件是课程目标能否实现的硬件条件。
通过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了共享型校内外实训基地及网络等教学资源,为我国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了经验。
与江苏恩华、徐州华日等单位合作,在校内建成了国内一流的精细化工实验实训基地,总资产达到527万元(其中企业36万元),2007年被中国石化协会命名为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被徐州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科技研发中心;在校外,把合作企业的开发中心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三年来,基地接待国内外来访院校共43所186人次,面向全国培训师资76人次,近3年来,师生合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6.首创了“相对标准”考核法,教学质量控制与工作一致
从工作角度出发,创立了“相对标准”考核法,并将成本纳入考核内容。
“相对标准”,是指以其它同学的工作结果作为标准,比如,某班组完成了领导(老师)下达的任务,符合“绝对标准”,但其成绩需要与其它班组相比较后确定,单位成本消耗低者得分高。
此法不仅保留了“绝对标准”考核法的优点,还在班组之间形成了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动力,值得大力推广。
三、成果的创新点
1.创造了“四变成”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工作情境中,“把实验室变成了工作场所,把教师变成了领导和师傅,把教学变成了工作,把学生变成了职工”,可得到学习的快乐、工作的体验。
2.率先进行了校企、校校“三方合作”重组课程内容,开发适应教材的实践
在国内首次将3门课程实验内容重组为1门课程,组织5所院校的教学专家、2位企业实践专家参加编审工作,并最终由中石化协会精细化工教指委组织审订,公开发行。
3.率先打造并形成共享型教学条件
通过与中石化协会及2家企业紧密合作,投入527万元(企业投入36万元),建设了校企共享的实训基地和网络资源。
4.首创了“相对标准”考核法
以其它同学的工作结果作为标准,并将成本纳入考核内容。
完成任务符合“绝对标准”,但其成绩需要与其它班组相比较后确定,单位成本消耗低者得分高。
此法保留了“绝对标准”考核法的优点,又在班组之间形成了竞争,教学质量控制与工作一致。
四、成果应用与推广
1.实践专家与教学专家通过头脑风暴法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课程内容的实践、“四变成”工学结合模式和“相对标准”考核法在全院推广,并在中石化协会二届四次理事会议及精细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中介绍经验,49所职业院校分享了成果。
2007年获得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校、企、校”三方合作开发的教材《精细化工实验技术》在全国27所
高职院及多家企业使用,2007年,第一版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精品教材;2008年,第二版被评为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共享型的课程资源建设为合作企业及本院所使用,为学院教学质量提高及企业职工培训提供了条件。
2007年,实训基地被中石化协会命名为职业教育与培训国家示范基地,被徐州市政府遴选为市级科技研发中心,2008年,课程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4.课程建设促进了师资水平及人才质量的提高,就业率全省领先,连续3次获得江苏省高校就业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1项;2005~2008年,四次参加化学化工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参赛学生共获得个人全能一、二、三等奖十二项,获得技师称号3人;2008年王德堂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名师;2006年,刘郁被确定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
5.成果辐射到全国部分同类院校,2006年至今,接待来访参观学习的院校43所18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