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与万年少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振玉(1866-1940年),清同治五年(1866年)生于淮城内更楼东街小官吏家庭。青少年时,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除经史外,有训诂、金石、天文、历法等。他读书善于思考、勤于动笔,19岁写的笔记《存拙斋札疏》,得到著名学者俞樾的赞赏。中日甲午战争后,罗振玉因科举落第,开始研究农学,学习日语,认为这是"兴邦之本"。光绪二十六年,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聘,出任湖北农务局总理兼家务学堂监督。第二年,于刘鹗寓所看见甲骨墨本,开始研究甲骨文,成为我国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之一。辛亥革命后,罗振玉因对革命持敌视态度,携家移居日本,终日足不出户,从事甲骨、彝鼎、牍简、敦煌文物的研究、整理工作。直到民国八年(1919年),他才回国,追随逊帝溥仪,被任命为清南书房行走。伪满州国成立后,溥仪任命罗振玉为"监察院长"。民国二十六年3月辞职,继续居家读书、写作,直至民国二十九年去世。罗振玉一生著述和校刊的书籍达300多种。
罗振玉一生最崇拜晚明的一个遗民,这就是万寿祺。罗氏早年在淮安时,就听说过万寿祺的事迹,也寻访过万的故居。1895年以后,罗氏才渐渐接触到了一些关于万寿祺的资料,包括刚刚刊印的《徐州二遗民集》,数年后,又得到秦邮所刊足本的《隰西草堂集》。也就是这个时候,罗氏萌生了为万作年谱的想法。但是仅仅凭借这两种资料,远远不够,一些地方志的记载也很简单,连万的卒年都搞不清楚,更不要说其他的很多细节了,于是这个努力中断了。
直到1918年冬天,在日本呆了七年半之久的罗振玉,撰写《徐俟斋先生年谱》的时候,收集到更多的资料,尤其是通过白耷山人及周栎园集,知道了万寿祺死在1653年。这让他很高兴,于是以全集为基础,加上自己收集到的一些资料,成年谱一卷,友朋赠答附录一卷,全集补遗一卷。1918年2月,完成后寄到上海,3月刊印出版,此为年谱第一种。
同年3月,罗振玉返回中国,4月,他在上海又得到万寿祺赠徐君平高士的书册(内有万寿祺的文字和很多友人的跋),又于邳州窦氏所藏写本残集补集中佚诗(这个写本1912年邓实从邳州窦存我居士得到,刻入由上海国粹学报社印行,邓实、缪荃孙合编的《古学汇刊》。从一九一二年六月到一九一四年八月为止,每两月出一编,全年六编,共计十二编,刊为二集。基本以清人著述为主。罗振玉看到的就是这个整理本),计得文三首,诗十六首,合为一卷,附印于拾补之后。同时,罗氏又根据这三篇文章,为年谱补充未详者十余事,又印本多伪误,一一补正,成一卷《年谱补》,附刊于后。同月中旬,宿迁黄以霖为罗抄得铜山孙运锦所撰《万先生传》,足补鲁传之阙。为之狂喜,亟附刻于后。这样,就成了年谱第二种。
同年11月,罗氏寓居天津郊外,寒夜寂寥,爰取旧稿,一一补正。付京师手民再刊之。鉴于秦邮旧刊先生集,流传日罕,罗氏将之寄上海重印,编入《明季三孝廉集》中。同时把万寿祺的友朋的诗文单独抽出,不复附于年谱之后。刊印后,成年谱第三种。后收入《永丰乡人稿》内的杂著中。
此处将罗振玉所编的三种《万年少年谱》中的题跋附于下,以飨读者:
罗振玉序。
予生长淮安,乃彭城万年少先生寄迹之地也。少读顾亭林处士赠先生诗什,每慨慕其为人,尝访先生遁居之处,曰隰西、曰南村者,杳不可得。第于荒芜野潦间,想象遗址而已。
光绪乙未,先府君佐郡彭城,邮寄临川桂氏新刊《徐州二遗民集》,因得读先生逸文,而苦多删节。后数年,始得秦邮所刊足本。稍稍悉先生之平生,欲编辑先生《年谱》,而《江南通志》及《淮安》、《清河》两志所载先生传颇苟略。考先生卒年不可得,以是中辍。
去年冬,既撰《徐俟斋先生年谱》,偶翻阅白耷山人及周栎园集,始考知先生卒年在顺治九年壬辰。往昔所疑,一朝冰释。为之狂喜,乃重加辑录,以偿夙志。事实多根据本集而益以当时诸家记述,复于吴中章式之比部许见先生手写诗卷。太半不见集中。又予旧藏先生手迹《沈孝子写经葬亲启》,鲁同甫孝廉一同所撰《白耷山人年谱》,亦集中所无,知全集所遗,尚复不少。又搜辑诸家集中与先生投赠及追吊之作,为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全集补遗一卷。
于是先生事实略备矣。而不可知者,则阙之,行箧无《徐州府志》,假之友人,久不得答书。不知能据志以补予之所遗否?爰先付手民,待之异日,再为增订。呜呼,先生一明季孝廉耳。非有一民尺土之寄,而怀抱忠愤,起兵草泽,天命已移。身遭囚系,颠沛隐遁,垂死而志不衰。千载以后,尚论之士,有余慕焉。即其余艺流传,亦足千古。每披览手迹,芳懿孤回,如见其人。则自恨生晚,不及执鞭。予与先生遭遇先后同揆,而才谢古人。势殊往昔,八年浮海,寸衷莫白,文章余事,亦复无成。以视先生抚躬增赧。此谱之作,非敢云尚友古人,亦聊寄其景行之私云尔。岁在己未二月二十七日,后学上虞罗振玉书于海东之西代寓居。
罗振玉跋。
予既据万年少先生墨迹为《隰西草堂集拾遗》,己未夏首在沪上又得先生赠徐君平高士书册,又于邳州窦氏所藏写本残集补集中佚诗,计得文三首,诗十六首,附印于拾补之后。闻窦氏所藏写本二册虽佚其半,今尚藏某氏,异日当谋借观,或更可补今之未备,爰书以俟之。振玉记。
年谱补正:去年冬,予既辑是谱,明年二月,邮寄上海印之。逾月而成,适得徐志并先生手迹,得补前稿所未详者十余事,又印本多伪误,客窗无事,为补正一卷,附刊于后。己未四月朔振玉记。
此谱既印成,宿迁黄伯两学使以霖为钞得铜山孙绣田广文运锦所撰《万先生传》,其文虽芜杂而记先生卒年在壬辰,与予所考正合,又记先生归葬徐州凤凰山,足补鲁传之阙。当时必有所据,为之狂喜,亟附刻于后。至先生以庚午举南京乡试,广文误作捷北闱,乃未谙明制之故,并为之举正。四月十有七日振玉记。
此谱之成在戊午岁末,今年春寄沪江印之,海外少藏书,据《白耷山人集》及《赖古堂集?印人传》考知先生卒于顺治九年壬辰,年五十。而卒之月日不可知也。鲁孝廉所撰传以为卒葬隰西,又言,或云归葬徐州,孰是孰否不可知也。顺治己丑,先生返里过沛,主刘下邳家,下邳之姓名与事实不可知也。蓄疑待决,意以为且俟之他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