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中医培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离:3cm,平行往复回旋施灸 时间:20~30min
实按灸
将点燃的艾条隔 布或棉纸数层实按在 穴位上,使热气透入 皮肉深部,火灭热减 后重新点火按灸。
艾条灸法的补泻手法
采用温和灸或回旋灸
补 每穴每次3-5分钟左右 法 起到促进生理机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的作用
艾条宜小而细
距离:2~3cm 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
时间:每穴灸5~7min 度:皮肤出现红晕
艾条器灸
特点
温度较恒定和持续,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散开的作 用,主要用于疼痛局部灸疗。
相关知识:
*温和灸促进混合痔术后组织修复的临床研究:
以温和灸创面局部以及长强穴30min,有效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 肛门水肿等并发症,能促进术后创面愈合。

气味芳香




火力温和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温。 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
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 止冷痛;脘腹冷痛、经寒 不调,宫冷不孕等证。
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
护理目标

适应症

常用灸法


操作要点

意外情况及预防
评价
临床应用
护理目标
缓解或解除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
手法
雀啄灸
特点
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穴位和 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因 此适用于灸治远端的病痛和内 脏疾病。
距离:2~5cm,似鸟雀啄米状 时间:每穴灸5min
相关知识
*雀啄灸治疗术后腹胀
取穴:足三里
手法
回旋灸
特点
温度呈渐凉渐温,除对局部病 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 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 进作用,故对灸点远端的病痛 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评分细则
操作后(共15分)
1.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施灸局部皮肤情况 2.艾灸时间 3.患者的反应及病情变化 4.异常情况、处理措施及效果
意外情况及预防
1、晕灸:参照晕针处理,轻度晕灸应迅速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 空气流通处。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 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重度晕灸,即停灸后平 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在百会上作雀啄式温灸, 直至知觉恢复,症状消退。
1. 根据取穴选择合适的体
体 位
位,体质虚弱或精神紧张 者应采用卧位。
2. 暴露施灸部位,注意遮
挡和保暖。
评分细则
操作流程(共35分)
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
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病人
或小儿等,操作者可将食、中两指 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通过操作者手 指的感觉来测知病人局部的受热程 度。
艾条灸法的补泻手法
采用雀啄灸
泻 每穴每次5-7分钟左右,约60-100下,并可根据病情适当延 法 长时间或增加灸的强度
起到镇静、缓解、制止、促进正常的抑制作用 艾条宜大而粗
• 灸法的补泻实际上就是一个调节与控制刺 激量的操作过程,通过调控施灸的刺激量, 达到“虚者灸之正气得扶,实者灸之邪气 得祛”的预期效果的。
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
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及 时弹去艾灰,如局部皮肤产生烧灼、 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施灸后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
正常现象。如局部出现小水疱,无 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 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吸 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保持干燥, 防止感染。
操作要点-评分细则
素质要求(共10分)
评分细则
操作前准备(共25分)
评分细则
操作前准备
1. 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
现、既往史、体质辨证情况、
评 有无感觉迟钝/障碍
禁 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腰骶部

忌 2. 患者体质及实施艾灸处的皮
关节活动部位也不宜使用直接灸
肤情况
极度疲劳、空腹、过饱或对灸法恐惧者,
3.心理状态及对热的敏感和耐 受程度
应慎灸
体弱者刺激量不宜过强,以防晕23灸
评分细则
操作前准备
评分细则
操作前准备
1.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
核 住院号

2. 医嘱、诊断、施灸部位、
时间
1.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
告 知
能出现烧灼、热烫的感觉 或烫伤、水泡等情况
2. 艾条点燃可出现较淡的 中药燃烧气味
艾炷灸
隔姜灸
间接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艾灸

温和灸


悬起灸 雀啄灸

艾条灸
回旋灸

温针灸
实按灸
太乙针灸

雷火针天灸
其他灸法
天灸
艾条灸
分为悬起灸、实按灸
悬起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手法
温和灸
注意:对昏迷或局部知觉减退者, 操作者要将食指、中指分开后置于 施灸部位两侧,通过操作者的手指 来测量患者局部的受热温度,以利 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掌握施灸的 时间,防止灼伤。
散寒、回阳救逆、防病治病、保健强身。
脏腑虚寒证及 实寒证,如痛 经、经闭、胃 脘痛等
适用症
温经散寒 回阳救逆
气虚下陷或阳气 欲脱之危证,如 遗尿、崩漏、带 下、久泄等
治疗气血凝 滞之疾,如 乳痈(急性 乳腺炎)
消肿散结 保健强身
调理亚健康状态。 激发人体的正气, 增强抗病的能力
直接灸
瘢痕灸 无瘢痕灸
评分细则
技能(共15分)
15
注: 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艾灸的临床应用
四源自文库痿软
1)中医证型:虚证、寒湿证(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头
部胸背,后腹部四肢)
2、烫伤:按烫伤处理。 3、过敏:艾条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 气急,对症处理。 4、口干: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会出现口干,甚者有咳嗽、痰中带 血丝。轻者可无须理会,适应后症状消失。重者即停止艾灸。 5、长期在艾灸环境工作的医护人员出现口咽干燥、疲倦、口干、 全身不适等反应,尤其是夏秋季,多喝水。
2013年中医培训 — 艾灸疗法
2013.10.31
学习目标
第一部分 了解历史发展 第二部分 掌握艾灸的概念 第三部分 掌握艾灸操作
起源
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 时间亦可追溯到石器时代。
《艾灸图》 宋 李唐
概念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 在人体某穴位或患处熏灸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利用温热 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从而达到防病保健,治 病强身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