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不定”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摘要]“说不定”经历了由动补结构到语气副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由表实在的意义逐步演变到表情态的认知意义,意义逐步虚化,表示说话人对事件的主观认识、评价和态度。

[关键词]说不定;词汇化;语法化;动补结构;语气副词

“说不定”在现代汉语中没有明确而统一的归类,《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说不定”的解释为:“1.[动]说不确切;2.[副]表示估计,可能性很大。”张谊生(2000)把“说不定”称为评注性副词。而根据王力(1943)对语气副词的定义和分类,可将“说不定”归入语气副词。太田辰夫(1958)把语气副词称为情态副词,赵元任(1979)把“大概、也许”等归入可能与必然副词。盛丽春(2003)研究了或然类语气副词“大概”、“也许”、“恐怕”的功能。虽然学者们对副词的分类以及这类词的归属存在种种争议,但笔者认为“说不定”的句法功能是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主观认识、态度和情感意志,跟语气副词的整体功能是大体协调的,故仍称其为语气副词。同时,“说不定”还可作“说不确切”讲。如:

(1)走进柿地嗅到辣的气味,刺人而说不定是什么气味。

(萧红《生死场》)

此时的“说不定”是一个否定式动补结构,“说”是焦点,“不定”是

“说”的补语。

一、动补结构

王力给动补结构做出了界定,即“凡叙述词和它的末品补语成为因果关系者叫做使成式”。后来,王力又对使成式重新做了界说:“使成式(causativeform)是一种仂语的结构方式,从形式上说,是外动词带着形容词(‘修好’、‘弄坏’),或者是外动词带着内动词(‘打死’、‘救活’);从意义上说,是把行为及其结果在一个动词性的仂语中表示出来。这种行为使受事者得到某种结果,所以叫使成式。”

关于动补结构的来源,学界意见不一,太田辰夫(1958)最早提出其来源是可分离式动补组合,他认为中古时期存在一种连动式,两个动词性成分具有动作和结果的语义关系,可是其间还有另外一个句法位置,允许第一个动词的受事宾语插入其间。

(一)可分离式动补组合阶段

石毓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可分离式动补组合发展到动补结构的过程做了详细阐释,他认为可分离式动补组合是中古汉语使用非常广泛的句法格式,该结构通常由一个及物动词加上一个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构成,两个成分之间存在“致使”的含义,分别代表两个独立的句法单位,它们之间还有另外一个句法位置,允许第一个动词的受事名词或者修饰第二个动词性成分的否定标记、副词插入。它表达的是动作和结果的语义关系。

如:

(2)吹我罗裳开(《子夜四季歌》)

(3)风吹窗帘动(《乐府集》)

(4)太宰举一内一外旧规为言,又驳之谓非典制,说久不定。(《万历野获编》)

例(2)中的“吹……开”,例(3)中的“吹……动”以及例(4)中的“说……不定”都是可分离式动补组合。其中,“说”是一个表示言说p从搜集的语料来看,“说”和“不定”融合始于明代,但是只发现一处,如:

(8)林冲道:“不知几时回来?”庄客道:“说不定,敢怕投东庄去歇,也不见得,许你不得。”(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句中“说不定”表示一种“不能说确切,没把握”的意味,意为“不确定几时回来”。这种用法一直延续下来,现代汉语中也在使用,此时的“说不定”已经发展成为了动补短语。

二、语气副词

副词是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比较复杂的一类。它有两个突出的语法特征,一是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二是能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补语。

在副词系统中,语气副词是在功能和与语义上比较复杂的一个类别,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独特性。从意义方面看,大部分语气副词的意义比较虚;从句法特征方面看,和一般的副词相比,语气副词的分布较为灵活,可以出现在句中,也可以出现在句首;从表达功能上看,语气副词有“突出焦点”、“指明预设”、“限定指称”等功能,有的语气副词还有非常强的语篇功能。

“说不定”在语法化的过程中显示出了语气副词的特点。

如:

(9)或者,奶奶会对你这个学历另眼相看,把我许给你也说不定!(琼瑶《烟锁重楼》)

(10)“说不定小宣会给我帮忙,”他忽然想道,他觉得松了一口气。(巴金《寒夜》)

(11)徐红梅下了坚定的决心。她这辈子说不定还会出现新的奇迹的。(池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由以上三个例子可以看出,“说不定”的句法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及句尾。从意义上看,不表达实在的动作义,意义较虚。表达功能上看,“说不定”强调了其指称的宾语小句,具有“突出焦点”的功能。如例(11)“说不定”的使用强调了“还会出现新的奇迹”,表明说话人主观上对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肯定了很多。

“说不定”作语气副词的用法在清代已出现,如乾隆三十二年的孤刻本小说《幻中游》中:

(12)暗暗想道:“石九畹器宇轩昂,学殖深厚,或者后当发迹,默有鬼神相助,也说不定。”([清]步月斋主人《幻中游》)此处“说不定”在句尾,“说”的言说义已虚化,不再表达实在意义,指称“默有鬼神相助”,具有语气副词的特性。后来,在晚清的一些作品中,也能找到“说不定”放在句首和句中的情况。如:

(13)我如今是要出洋的人了,说不定十年、八年方得回来,正要找个人交卸了好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14)我幸亏识时务,早早归降,不然,即不死于阵上,也说不定为他们暗中刺死。([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

总体来看,“说不定”演变为语气副词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疑问形式小句话题+(主语)+说不定”

此时的“说不定”还是动补结构,意为“不能说确切,没有把握”。如:

(15)不过,阿英肯不肯对调弄堂,还说不定。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例(15)中疑问形式小句话题是“阿英肯不肯对调弄堂”,主语省

略了,表泛指概念。p例(17)中的信息焦点是“遇上了一个好机遇”,但同时暗含“遇到好机会时间不确定”的意思。

有时,疑问形式时间成分可作为后面宾语小句的主语。如:

(18)它静静地待在宇宙的角落里,可说不定哪一天,也会有宇宙客人冒失地闯进来观光一番……

(李威、吴明《宇宙病毒》)

例(17)和(18)都有推测义,在这个阶段,“说不定”与疑问形式时间成分结构上相邻,语义联系紧密,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组合整体意义偏向时间意义,如例(18)中“说不定哪一天”意思是“不确定的某一个时候”。另外,其句法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说不定”既能充当状语,如例(17)中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充当了小句的时间状语,又能充当主语,如例(18)中“说不定哪一天”作为一个整体充当了后面宾语小句的主语。

3.“小句主语+说不定+(确定将来时间)+谓语(过去/现在/将来事件)”

如:

(19)黄财发的童养媳也长成个大姑娘,说不定肚子里已经有儿子。(《桑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