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印度的文明与宗教

古代印度的文明与宗教在古代,印度是一片神秘的土地,拥有着极为独特的文明和宗教信仰。
这些文明和信仰,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影响了整个印度次大陆的历史和文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古代印度的文明和宗教信仰,并分析其对当今印度的影响。
一、古代印度的文明印度是最早开发农业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六千年,印度次大陆的人类就已经开始种植小麦、大麦、豆类等农作物。
同时,古印度还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哈拉帕文明和摩亨佐达罗文明。
这些城市拥有着完善的排水系统、广场、道路、房屋等公共建筑,是古代印度的骄傲。
除此之外,印度古代文明还具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医学,特别是对数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印度的医学经典《阿育吠陀》也是古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著作之一。
二、古代印度的宗教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也是宗教多元化的国家之一。
印度古代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耆老教和伊斯兰教等。
其中,婆罗门教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信奉多神教,崇拜的神像有十万之多,主要的神包括梵天、湿婆、毗湿奴、印度女神和卡里女神。
婆罗门教的教义十分宽松,忠于自我实现和个人追求,讲究因果报应,追求个人解脱。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的教义主张人生痛苦,强调解脱与成佛的追求,倡导“八正道”和“四圣谛”,推崇慈悲和善良。
耆那教是古印度的一个宗教流派,主张摆脱物质世界的束缚,实现灵魂的独立。
锡克教起源于16世纪的印度西北部,它主张唯一神,强调良心、善行和奉献。
耆老教是一种源于印度的宗教,它主张生命永恒、宇宙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印度,其宗教信仰以真主的信仰为核心,教义强调信仰和行为的平衡。
三、印度文明和宗教对现代印度的影响印度的文明和宗教信仰对当今印度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首先,印度文明在人类社会的全球发展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其次,各种宗教的信仰和传统在印度的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古印度文明有哪些

古印度文明有哪些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即已开始在印度生活。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古印度文明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古印度文明介绍公元前3500年之后,农业文明遍布印度河平原。
公元前25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出现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先民开始使用文字。
公元前1500年左右,吠陀时代开始。
印度文明的中心渐次由西向东推进到恒河流域。
其后数百年间《梨俱吠陀》和其他吠陀经典问世,成为印度文学和哲学的源头。
吠陀文明为后来印度教的发展和印度文明的腾飞奠定基础。
公元前6世纪,各种哲学流派和社会学说并起纷呈,佛教和耆那教应运而生。
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帝国。
公元3至6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是印度古代文明发展的黄金时代,科学、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婆罗门教在这一时期经过改革演化为印度教。
公元10世纪之后,随着穆斯林入侵并建立政权,印度古典文明开始衰落。
在莫卧儿王朝统治中期,印度国力臻于鼎盛。
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对印度的征服。
1947年8月15日,印度获得独立。
古老文明获得新生。
印度古代文明最显著的特色是其宗教性。
历史上,宗教一直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中心。
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印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构成印度文明的三大板块。
印度教在建筑和雕刻方面,佛教在建筑、雕刻和绘画方面,伊斯兰教在建筑和绘画方面,都分别创造了众多传世艺术珍品。
因此,印度文明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和独特的地位。
古印度文明序言印度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中国并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印度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印度文明异常丰富、玄奥而神奇,凝聚着东方的智慧,散发着精神的魅力,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最早的印度文明发祥于印度河流域,史称印度河文明(约公元前2500-前1500年)。
早在印度河文明时代,印度土著居民就有了生殖崇拜和瑜伽观念,盛行母神、公牛(瘤牛)、男根(林伽)、圣树、蛇神崇拜。
古印度文明的发展与影响

古印度文明的发展与影响古印度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之一,它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哲学和科学成就而闻名于世。
在古印度的历史长河中,该文明经历了多次辉煌和衰败的循环,对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古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世界的影响。
一、古印度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古印度文明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哈拉帕文明。
哈拉帕文明是古印度最重要的城市文明之一,拥有精密的城市规划和排水系统,以及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和贸易。
然而,由于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入侵的影响,哈拉帕文明逐渐衰落。
在哈拉帕文明之后,古印度出现了古代王国的崛起。
其中,摩揭陀王国是古印度最早的中央集权国家之一,它奠定了古印度的社会制度和行政管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王国诸如马哈拉斯特拉王国、弥勒园王国等相继兴起,古印度的文明逐渐发展。
二、古印度文明的影响1. 宗教与哲学古印度文明发展了众多重要的宗教和哲学体系,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是古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它们的教义和信仰在印度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对世界各地的宗教和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文学与艺术古印度文明以其独特的文学和艺术成就而闻名。
著名的古代文学作品《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被视为印度文学的巅峰之作,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古印度还发展了精美的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艺术形式。
3. 数学和科学古印度在数学和科学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数书九章》是世界数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数学原理和方法,对后世的数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古印度还在天文学、医学和农业等科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4. 社会体系与行政管理古印度的社会体系和行政管理结构对世界各地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社会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印度社会的结构和秩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在印度及周边地区长期存在,并对后来的社会制度产生了影响。
印度的古老文明和考古遗址

印度的古老文明和考古遗址印度是世界上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国家之一,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古老文明和考古遗址。
这些遗址代表了印度数千年来的繁荣和进步,也带给我们深刻的历史洞察力。
让我们一起探索印度的古老文明和考古遗址。
1. 哈拉帕文明哈拉帕文明是印度次大陆上最早的文明之一,被认为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之一。
该文明发展于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900年左右,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和西北印度的哈拉帕和莫亚姆贝各地遗址发现了此文明的遗迹。
哈拉帕文明的遗址展现了当时人们高度发达的城市规划、先进的排水系统和精心构筑的建筑物,这些都是其独特文明的标志。
2. 法里德巴德王朝法里德巴德王朝是印度南部地区的一个古老王朝,成立于14世纪,一直持续到16世纪。
在这段时间里,法里德巴德王朝在文化、艺术和建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最知名的遗址是卡平卡拉宫殿,这是一座宏伟的宫殿,被认为是当时印度最宏大的建筑之一。
将南印度建筑特点与波斯和回教风格相结合,这座宫殿展现了法里德巴德王朝时期独特的建筑风格。
3. 奥里萨文明奥里萨文明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位于今天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
这个文明在印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发展出了独特的艺术和建筑风格。
最出名的遗址是孟加拉尔寺庙,这是印度最古老、最大的石雕寺庙之一。
寺庙以其雄伟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是奥里萨文明的杰作之一。
4. 孔雀王朝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的一个重要王朝,成立于公元4世纪。
这个王朝在艺术和建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著名的遗址是阿贾恒德洞窟寺庙。
这座寺庙由岩石雕刻而成,有29座洞窟,每个洞窟都用于不同的宗教仪式和庆典。
阿贾恩塔洞窟是最壮观的洞窟之一,展示了当时印度建筑艺术的极致。
5. 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位于北方邦的阿格拉。
这座宏伟的建筑被认为是伟大的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逝去的妻子而建造的。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印度最重要的象征之一。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30张PPT)

约BC23世纪
出现早期城市国家
约BC16世纪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建立一些小国
约BC324年
孔雀王朝基本上实现了印度的统一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贰 森严的种姓制度
材料:“当白肤色的雅利安人跨进一块陌生的土地时,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把他们与当地的人分开,就是肤色。 ……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新的征服者把所有的人划分为两部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摘编自赵伯乐著,《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
2.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如图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代印度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课堂练习
3、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3.பைடு நூலகம்姓制度的特点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4.今天的种姓制度
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明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就算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另外,一份旨在展现印度长期受歧视种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数据表明: ·在2001年,印度全国平均识字率为63%,而最低种姓的识字率却只有55%。·最低种姓儿童疫苗注射水平于2001年为4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在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最低种姓的贫困率从49%降至了39%,虽然降幅大于全国平均的8%,但其还是要高出2005年的全国平均值27%。
印度古代文明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多样的文化之一。
在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就,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艺术文学等方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印度古代文明。
一、印度古代的语言文字印度古代有着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字体系。
最著名的当属梵语,它是印度教的宗教语言,对于印度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梵语是一种高度复杂、精确的语言,其语法体系和词汇量在古代文明中独树一帜。
除了梵语,印度还有多种方言和地方语言。
其中,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它是印度联邦政府通用的语言。
此外,印度还有孟加拉语、泰米尔语、波斯语等。
二、印度古代的宗教信仰印度古代是众神之国,宗教信仰在印度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印度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之一,信仰者众多。
印度教的核心思想是转世轮回和因果报应。
印度教中的神灵众多,常见的有湿婆神、毗湿奴神、毗梨阿博多神等。
除了印度教,佛教也是印度的重要宗教。
佛教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等国家。
佛教强调人人平等、缘起性空等思想,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印度古代的艺术文学印度古代的艺术和文学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其中,印度音乐和舞蹈尤为著名。
印度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复杂的节奏而闻名,常常用于宗教仪式和传统节日。
印度文学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著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都源自印度。
这些史诗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对印度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对世界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印度古代文明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艺术文学等方面展现了其独特魅力。
梵语的精确性和复杂性为印度文化提供了坚实基础,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力深远,印度艺术和文学作品也广受赞誉。
印度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不仅展示了印度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古代的印度文明

世界古代的印度文明古老而辉煌的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绵延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印度文明以其独特的宗教、哲学、科学、艺术、文学和社会制度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宗教和艺术等方面来探讨世界古代的印度文明。
一、历史印度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哈拉帕文明时期。
哈拉帕文明是古代印度最早的城市文明,其遗址发现于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边界附近。
哈拉帕人善于城市规划和建筑,他们建造了许多庞大的城市和精美的宫殿。
此外,他们还开发了先进的排水系统和街道布局,这些创新为后世的城市建设提供了示范。
随着哈拉帕文明的衰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开始移居印度次大陆。
雅利安人是印欧语系的民族,他们带来了新的语言和宗教信仰,也为印度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
在雅利安人时期,印度的宗教思想和社会制度开始形成,并为后来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印度文化是世界上最多元化和古老的文化之一。
印度人民以热情好客和宗教信仰为标志,他们尊重各种宗教和信仰,建立了一个多元和谐的社会。
宗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众多宗教信仰在印度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印度的宗教文化影响了整个南亚地区,甚至扩展到东南亚和其他地区。
印度文学也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古代文学作品如《摩诃婆罗多》等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这些作品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而闻名于世。
三、宗教印度是诞生佛教和印度教的重要地方。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一种宗教思想,它以释迦牟尼(佛陀)为中心,强调人的个人修行和达到解脱的境地。
佛教对印度以及全球的文化、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是印度社会和文化的核心。
印度教强调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信徒通常会通过奉献、祷告和修行来追求解脱和达到内心的平静。
四、艺术印度艺术有着丰富的传统和独特的风格。
印度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和建筑都因其独特的形式和主题而闻名于世。
古印度文明有何特点

古印度文明有何特点?
古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明之一,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包括:
印度教和佛教:古印度文明发展了多神教印度教和佛教,这两种宗教对印度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古代印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姓制度:古印度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婆罗门(祭司)、刹帝利(军人)、婆罗门(商人)和苏德拉(劳动者),这一制度在古印度社会中起着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作用。
梵文学:古印度人发展了梵文学,创造了梵文文字,用于编写印度教的经典文献和哲学著作,成为古印度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
数学和科学:古印度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如印度数学家发明了零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建筑和艺术:古印度建筑和艺术发展了独特的风格和形式,如印度的寺庙、塔楼、雕塑等,展现了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古代印度文学:古印度文学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玛哈巴拉塔》等,这些作品展现了古印度人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贸易和文化交流:古印度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与中国、中东、欧洲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这促进了古印度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综上所述,古印度文明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其宗教、社会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印度的文明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古印度的文明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古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
1700年,其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头足动物时代:
此阶段又称为早古代文明,特征是古印度人以游牧为主,囤积粮食、
畜牧业发达,世居在河流谷地,发现了第一把石斧。
随后,印度马雅文明
开始出现,其文明以马雅河流、活动棚居、民俗活动为主,建立了复杂的
社会制度,发明了早期的铜器、石镐、刻痕陶瓷等,如公元前2600至公
元前1800年的马雅文明时期以及河谷文明时期,它们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600年:古婆罗门时代:
此时期,古印度文明出现了社会分层特征,印度社会出现婆罗门、梵
文等社会宗教,出现有记载的语言文字,如梵文,同时也出现了相对完善
的政治体系,如梵帝国、摩尼王朝等。
此阶段,古印度文明又称为印度文
明的先导时期,古印度文明的精神世界被梵经、摩尼经所构成,梵文把印
度文明教义写成书本,成为比较完善的社会、宗教、历史知识的记录体系。
三、公元前600年到公元320年:秦代与摩尼王朝时代:
此阶段,古印度又称为两河流域文明,指的是恒河流域与比婆河流域。
印度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印度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印度作为一个拥有着丰富历史的古老国家,自古以来就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明。
其文化、宗教及社会制度的发展历程非常漫长,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
本文将阐述印度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一、印度古代文明的特点1. 多元文化交融印度地广人多,有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这些文化不断交融融合。
印度的古代文化中,包涵了大量的宗教文化,例如次大陆的佛教和印度教等。
在印度的古代文明中,也有来自外国的文化汇聚,如北方草原上的雅利安人的文化和希腊、罗马、中亚等地带来的文化。
这些文化对于印度的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影响极为重要。
2. 宗教文化多样印度的古代文明中,宗教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印度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等宗教都源远流长,具有千姿百态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其中,印度教是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之一,对印度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影响。
印度教的生命观和价值观,长期指导了印度古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3. 社会制度复杂印度古代的社会制度非常复杂。
在古印度的社会中,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明显,社会等级分为种姓制度,人们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是由其出生阶层所决定的。
印度教的「卡玛原则」,在印度传统社会中成为了人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重要来源。
二、印度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1. 印度古代文明的起源印度古代文明起源于距今约5,000年前,位于印度河谷地区的哈拉帕文明和摩亨佐达罗文明。
这两个文明在历史上迭起,融合成为印度古代文明的基石。
哈拉帕文明的城市规模巨大,其城市街道、城墙、市场规划十分先进。
在这个城市中,人们使用排水系统和废物处理设施来保持城市的清洁和卫生。
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规划之一,展现出了印度古代文明的强大实力。
2. 神话与宗教印度的古代文明中,神话和宗教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
佛教、印度教等宗教在印度的文化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印度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印度教中,卡尔马派和印度教教派的融合,以及佛教教徒的加入,造就了这个古代文明独特的宗教文化。
古印度文明知识点

古印度文明知识点关键信息:1、古印度文明的起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印度文明的主要地域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印度文明的重要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印度文明的主要宗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古印度文明的文字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古印度文明的数学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古印度文明的文学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古印度文明的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其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 2500 年左右。
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展示了高度发达的城市规划、排水系统和社会组织。
111 城市布局当时的城市规划非常先进,有整齐的街道、排水设施和公共建筑。
房屋建筑多为两层或三层,用砖块建造。
112 农业与贸易农业是古印度文明的基础,他们种植小麦、大麦、棉花等作物。
同时,贸易也十分活跃,与周边地区有着广泛的交流。
12 地域范围古印度文明的地域范围广泛,涵盖了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区。
121 恒河流域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逐渐向恒河流域扩展,这里肥沃的土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22 地域差异不同地区在文化、语言、风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又相互影响和融合。
13 重要城市古印度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如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
131 摩亨佐·达罗这座城市有着完善的城市设施,包括浴池、粮仓等。
132 哈拉帕哈拉帕也是古印度文明的重要中心之一,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4 主要宗教古印度文明孕育了多种宗教,其中包括印度教、佛教等。
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和遗产

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和遗产古代印度文明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它的历史进程虽然漫长复杂,但却极具观赏性和思考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和遗产。
一、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1. 印度教文明的兴起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北部地区兴起一种新的文化,即维达文化。
这也标志着古代印度文明的开始。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献和哲学著作,如《吠舍经》、《奥义书》等,这些作品被后人称为“吠舍经典”。
它们构成了印度教的经典,成为了印度人信仰和生活的指南。
2. 孟加拉古国的崛起公元前6世纪,孟加拉地区的迦毗罗卫国崛起,开始了孟加拉地区的主宰时代。
在这个时期,孟加拉的文化和艺术也开始繁荣发展,如雕塑、绘画、音乐等。
此外,在这个时期,孟加拉的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孟加拉的经济特色。
3. 婆罗门王朝的建立公元前4世纪,孔雀帝国灭亡后,一支名为马利雅的民族开始在印度南部崛起。
在这个时期,婆罗门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印度南部的统一。
在婆罗门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南部的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4. 佛教的兴起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出生在印度尼泊尔地区。
公元前5世纪,佛教开始在印度本土流传。
佛教的兴起,为印度的文化和宗教思想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它推崇的是心灵的清净和道德的修养。
5. 克罗沙战争公元前4世纪后期,克罗沙国王阿历山大一世入侵印度,发生了克罗沙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印度发扬了其极为出色的军事和技术能力,同时,对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印度文明的遗产1. 印度教文化印度教文化是印度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它凝聚了印度人民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它强调生命的神圣性,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内在的自由和尊严,提倡“八苦”,即正道、问题、群集、师傅、地位、得罪、痛苦和死亡,以帮助人们获得更高的生命境界。
2. 孟加拉文化孟加拉文化是印度古代文明的又一重要遗产,其中包括了音乐、雕塑、绘画等方面的艺术品,还有孟加拉地区独特的技术和手艺,如植绒、手绣、手工编织等。
古代印度的历史与文明成就

古代印度的历史与文明成就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个古老的文明涵盖了有些在今天变得极为重要的领域,包括宗教、哲学、科学、医疗和艺术,这些都是它的一些伟大的成就。
1. 古代印度的历史古代印度历史上有一个长时间的维吾尔王国,詹胡王国。
它出现在今天的东北部巴基斯坦境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之间,印度分为一系列小王国,其中,它们之间相互战争,疆土频频地扩张和收缩,它们中的一些王国在战争中变得更具体。
公元6世纪至4世纪之间,古代印度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包括一些重要的哲学和科学思想的出现。
它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在印度北部掠夺为止。
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开始出现了更一体化的帝国。
其中,孔雀王朝显得尤为重要,它从公元前321年一直统治到公元前185年,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和艺术品也产生了。
不过,这个王朝也出现了一些政治动荡和冲突。
之后,印度的历史涌现了包括朱罗王朝、瓦农王朝、瓦吉拉王朝、恒河大帝王朝和德干帝国在内的多个帝国。
2. 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古代印度的文明涵盖了宗教、哲学、科学、医疗和艺术等领域。
以下是其中的几项重要成就:2.1 宗教和哲学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影响了大量人们的观念和信仰体系。
古印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产生了许多神话和仪式,这些问题仍在今天被讨论。
2.2 科学和数学古印度是世界上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的闪亮地标之一。
注意力集中于几何和统计学的制度性的发展,也包括著名的拉马威尔和雅克兹目球体系、无穷级数、二次方程的解法等成就,这些都为我们的现代数学和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2.3 医疗古印度的医学在目前仍然存在,而且其某些方面如草药疗法在现代仍被广泛应用。
许多古印度的医学家都曾经提出了一些流行的理论和应用,包括精神疾病的治疗以及虚荣疗法。
2.4 艺术古印度的艺术领域包括绘画、雕塑、音乐、戏剧、诗歌等多种形式。
古印度文明

梵文为印度雅利安语的早期名称。印度教 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 发音均被当作一种宗教礼仪而分毫不差地 保存下来。 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 语种。
古印度可谓世界人种的大熔炉。 主要有矮黑人、原始奥大利亚人、 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波斯人、 希腊人、大月氏人、白匈奴人等, 说得确切些,就是三大人种(黄种、 黑种、白种)都有,方言竟多达200 种以上,所以古印度居民的构成比 较复杂。
印度河文明最著名的工艺品也许是一些图 章,通常以块滑石制成,种类有别而独具 特色。图案包括各式各样的动物,既有象、 虎、犀牛和羚羊这类真实的动物,亦有幻 想或拼合而成的动物,有时也雕刻人形。 还发现过少量印度河石雕品,通常很小且 为人像或神像。此外也发现过很多动物和 人的小型赤陶雕像。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孟买东北388公里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共有29个佛教石窟,是从公元前2世纪到7世纪(650年)的石窟作品。石窟的 建筑有佛殿和僧房两种,内有大量的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美绘画和雕刻,也有以 现实为题材的作品,体现了古印度艺术的独特风格和高超技巧,是建筑、雕刻、 绘画三种艺术结合的范例,被誉为世界艺术精萃之一。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一个半岛,其状略如不规则的三角形。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 不丹等国,面积很大。 印度半岛北依喜马拉雅山、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 濒阿拉伯海,这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构成 了古印度的天然屏障,使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使其形成 了独具面貌和个性的文明单元。在地理学上,这一地区又被 称为南亚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除海上交通外,几乎只有西 北部兴都库什山脉有一些较低的山口可与外界相通其中以白 沙瓦附近的开伯尔山口最为有名。
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古代印度文明

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古代印度文明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古代印度文明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在那漫长的岁月里,印度文明孕育出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印度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500 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文明。
这一文明以其高度发达的城市规划和排水系统而闻名于世。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这两座城市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建筑技艺和社会组织能力。
城市中的街道整齐有序,房屋布局合理,甚至还拥有公共浴室和粮仓等设施。
然而,这一文明在公元前 1500 年左右突然衰落,其原因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利安人的入侵给印度带来了新的文化和社会变革。
雅利安人带来的吠陀文化成为了古代印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吠陀经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献,其中包含了对宇宙、神灵和人类生活的思考。
在吠陀时代,印度社会逐渐形成了种姓制度,将人们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这种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但也为后来的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古代印度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极其丰富多样。
佛教和印度教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宗教。
佛教由释迦牟尼在公元前 6 世纪创立,强调众生平等、慈悲为怀和通过修行摆脱痛苦。
佛教的教义迅速传播到亚洲各地,对东亚和东南亚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则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宗教体系,包含了众多的神灵、神话和仪式。
它强调轮回转世和业报的观念,认为人们的行为会在今生和来世产生相应的果报。
除了宗教,古代印度在哲学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奥义书是印度哲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它探讨了宇宙的本质、自我的存在和人类的解脱之道。
瑜伽作为一种身心修炼的方法,也起源于古代印度。
瑜伽通过身体的姿势、呼吸的控制和冥想,帮助人们达到身心的平衡和内心的宁静。
在文学方面,古代印度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古代印度的文明与宗教发展

古代印度的文明与宗教发展古代印度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繁荣的文明古国,其独特的文化和宗教发展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后,古代印度逐渐形成了多元的文明和丰富的宗教传统。
本文将从宗教的发展角度,探讨古代印度的文明与宗教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一、古代印度的文明特点古代印度的文明始于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次大陆,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和融合后,形成了其独特的文明特点。
首先,古代印度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其文字体系的出现。
公元前3世纪早期,印度人创造了梵文字,成为古代印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古代印度的社会结构也具有显著的特点。
由于受到种姓制度的影响,古代印度社会呈现出严重的阶级分化。
吠舍的出现使得不同的社会群体在种姓体系中有着严格的界定和地位。
此外,古代印度还以其先进的城市规划、丰富的艺术创作和发达的贸易与商业活动而闻名于世。
二、古代印度的宗教发展宗教在古代印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整个印度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印度最重要的两大宗教是印度教和佛教。
1. 印度教印度教是古代印度最主要的宗教之一,也是全球第三大宗教。
它不仅充满了印度古老的神话和传说,还强调个人的修行和敬畏神明。
其核心思想是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
印度教的传统文本《吠陀经》和《奥义书》记录了丰富的宗教仪式和信仰观念,对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佛教佛教是印度古代宗教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公元前6世纪时,佛陀释迦牟尼在现今尼泊尔境内宣扬了佛教思想,并使其得到广泛传播。
佛教教义关注人类的苦难和解脱之道,提倡慈悲和智慧的修持。
佛教对古代印度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催生了许多独特的佛教文化和艺术形式。
三、古代印度文明和宗教的相互影响古代印度的文明与宗教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首先,宗教对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
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佛教,都强调了人们对道德伦理和精神修养的追求,塑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古印度文明

3、种姓制度构成 四大种姓制度的阶级构成与各自的权利、义务。 人祖布鲁沙 祭祀牺牲
4、 种姓的差异(最主要特征): 婚姻(内婚制) 职业(世袭)。 高级种姓为保持纯洁而不接受低级种姓的“不洁”的食物。 对于四种姓而言, 贱民则是极度污秽的“不可接触者”。 据《佛本生经》,婆罗门种姓一人在旅行时因饥饿难忍而接 受贱民的食物, 后悔恨而死。
⑶评早期佛教 1、佛教的社会基础。城市市民中以大商人 吠舍为代表的新兴富有阶级,他们是支持 佛教的最积极力量;其次是刹帝利种姓为 代表的新兴官职贵族,他们是支持佛教的 最有力力量。 2、早期佛教的积极作用。 早期佛教在反 对婆罗门教和反对婆罗门种姓享有特权以 ⑶ 及反对旧的等级制度的斗争中起了积极作 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
11岁费尔干纳小国,1分钟5个敌人2天飞驰160英里
莫卧尔王朝是最伟大的一个王朝,它开创了印度次大陆政治统一和 封建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代。
四、种姓制度 1、 起源 征服与种族的对立。 雅利安人种姓/达萨种姓。 (早期吠陀时代肤色的差异) 2、 演变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源于内部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工) (后期吠陀时代的诸多差异) →亚种姓(阇提)与贱民(旃 荼罗)。 (孔雀王朝)
三、衰落 印度河文明到公元前1750年左右彻底衰落了。 哈拉巴文明衰落后,印度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三、古代印度的历史 1、雅利安人国家的兴起 ◎ 雅利安人的到来 (公元前2000年左右)南俄草 原→中亚→印度, 属于印欧语系。
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000 年(1100年)。雅利安人来到了印 度河流域,定居于今天的巴基斯 坦和印度西北部,创造了以吠陀 为经典的吠陀文化。
消极影响: 1、巩固婆罗门教祭司在国家事务中的统治地位; 2、维护种姓制度和特权阶层的利益。
印度的悠久历史和文明

印度的悠久历史和文明印度是拥有世界上最悠久历史和文明之一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
这个古老的国家承载着许多世界级的古代文明遗址,见证了它丰富多样的文化、哲学和宗教传统。
本文将带领读者了解印度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探索其独特之处。
一、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当时印度次大陆上居住着一系列不同的部落。
约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了著名的哈拉帕文明和莫亚文明,这些文明中的杰出城市如哈拉帕和莫亚,以其精细的城市规划和先进的排水系统而闻名于世。
这些古代城市遗址的发现,为我们了解那个时期的文明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古代印度的历史王朝在古代印度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伟大的王朝和帝国。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莫卧儿帝国、孔雀王朝、玛扎布王朝等。
这些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例如,莫卧儿帝国的创建者巴布尔将波斯和印度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莫卧儿文化,这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印度是世界上几大宗教的起源地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有印度教和佛教。
印度教主要崇拜多神,信奉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的概念。
佛教则由佛陀创立,倡导戒律、慈悲和智慧。
这两个宗教对印度人民的日常生活、文化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印度社会的典范。
四、印度古代文学与艺术印度文明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学和艺术而闻名于世。
在古代,梵文成为印度的主要文学语言,一些重要的经典文献如《摩诃婆罗多》、《古兰经》等问世。
印度的古代建筑也非常壮观,著名的吉尔吉特金寺、泰姬陵等便是印度古代建筑杰作的典范。
五、现代印度的文化传承尽管印度在历史上经历了数个王朝和帝国的更迭,但其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仍对现代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印度仍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和文化习俗,如印度教祭祀、传统服饰、音乐舞蹈等。
另外,印度的电影产业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剧情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成为印度文化的重要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印度的气候受季风影响很大。在通常情况下, 每年的六月,包含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水汽的季 风向东北方向横扫大陆,带来大量,但不规则 的降雨。洪水常常泛滥成灾。印度也还常常遭 遇干旱,特别是南印度。由天灾引起的反复发 生的饥荒给印度历史打上了烙印。 • 此外,印度雅利安人在他们的次大陆上与外界 隔绝的程度也远不及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人。 印度西北部的山脉不是不可逾越的 ,实际上, 在大部分时间里,印度北部与中东和中亚之间 的相互影响超过印度北部与半岛南部之间的相 互影响。 因此,这里成了种族和文化的大熔炉。
/
• 2、城市文明 • 沿着印度河,分布着几十个城市。在已发掘的 约70个中心城市中,摩亨佐· 达罗和哈拉帕是两 个主要遗址。二城虽相距644公里,但相似之 处颇多。城市明显看出是统一规划的产物(规 模、布局、用砖)。摩亨佐· 达罗遗址保存最好。 上城的中央建筑物是一个大浴池,以烧砖砌成, 沥青抹缝,以防渗漏。浴池的东北部也有一个 建筑群,其中有一座大厅(可能是会议厅)。 浴池的西部有十余间大粮仓,通风良好,可保 持仓内干燥。下城是居民区和商业区。
• 种姓制度的起源和演变。关于种姓等级制度的起源,虽然 现已提出许多种理论,但普遍同意,肤色是一个基本因素。 其实,梵文中的种姓——瓦尔纳(Varna)一词,意即肤色。
• 雅利安移民非常清楚自己和当地黑土著在肤色上的差别, 称土著为达塞人,即奴隶。再加上雅利安人自己的三个等 级,构成了四个等级。《梨俱吠陀》:众神分割原人后, “其嘴乃成婆罗门,二臂成剎帝利,两股衍生是吠舍,双 足产出首陀罗”。最初刹帝利种姓为最高贵,后来随着婆 罗门教在印度社会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婆罗门种姓才 成为印度的第一种姓。 • 种姓决定社会地位,同时与职业相联系,种姓是世袭的, 经过历史演变,在这四大种姓内,还有亚种姓和亚亚种姓, 现已成长起令人迷惑的各式各样的种姓二三千种。
/
• 4、新的分裂时期
• 印度与中国不同,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 的分裂;而在印度,则恰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和长期 的分裂。公元前2世纪初,随孔雀帝国崩溃而起的是长达 500年的混乱和黑暗。希腊人、帕提亚人 、西徐亚人 、贵 霜人(贵霜帝国)等民族的入侵。不过,在这一时期中, 可以看到一个经常起作用的因素,那就是印度与外部世界 的相互影响日趋增长,并对政治、经济和文化诸领域产生 多方面的影响。和影响。这一局面促进了印度北部向西到 中东、向北到中亚和中国的贸易。罗马商人来到印度南部 和西部,印度商人去往东南亚。在文化领域,印度佛教传 教士也在这些世纪里将他们的教义传播到周围所有的国家。 印度的佛教和婆罗门教传播到周围所有的国家。文化的交 流决不只是单向的。来自北方的一批批入侵者随身带来了 希腊、波斯和中亚的种种影响。公元1世纪时,基督教由海 路传入印度。 /
/
三、雅利安印度政治和社会的演进
• 1、早期印度-雅利安人的社会
• 约公元前1500年,就在印度河谷文明消失的过程中, 古代印度遭到了一些军事上占有优势的部落的入侵。 这些人侵者自称为雅利安人,称他们安家定居的地方 为雅利瓦尔塔,即雅利安人之国。他们属于印欧语系 的民族。与古代文明并存的有三支大的游牧民族:闪 米特人,蒙古-突厥民族,印欧人。雅利安人是印欧 人的一支,其中位于西方的一些部落入侵了美索不达 米亚和希腊,而位于东方的一些部落则入侵了伊朗。 进入伊朗后,有些部落在那里安居下来,其余的则继 续向东进至印度河流域。 /
/
• 5、印度河谷文明衰落的原因 • 印度河文明的中心地区哈拉帕城与摩亨佐 · 达 罗城在公元前2000年达到了顶峰时期,到公元 前1750年左右骤然衰落。关于这一文明衰落的 原因,迄今为止,争论不断,大致有“雅利安 人入侵说”(时代不符)、“河流改道说”、 “洪水说”、“环境恶化说”、“水源交叉污 染说”等等。此外,英国学者捷文鲍尔特和意 大利学者钦吉曾提出了另一个标新立异的看法: 公元前1750年,一艘外星人乘坐的核动力飞船 在印度上空游弋时因故爆炸,殃及地上居民, 毁灭了印度河文明。但多数学者对此说尚不敢 苟同。
第四讲 古代印度文明
/
一、地理和气候
• 就地理范围而言,古代印度大体上包括现在的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的领土。 我国自西汉起就有了关于印度的记载,当时将 印度称为。“身毒”,东汉时改称“天竺”。 “印度”这一译名起始于唐代的佛僧玄奘。 • 印度在地理上可分为两大部分。南部的三角地 带或半岛部分,被称为德干,完全属热带范围。 印度北部被称为印度斯坦,北部以喜马拉雅山 脉为界,南部文迪亚山与德干高原相隔。气温 包括热带的酷热和北部高山的严寒。印度斯坦 大部分地区是平原,面积约为法国、德国和意 大利面积的总和,有印度河和恒河这些大水系 流经。恒河长期以来一直是印度人的圣河。
/
二、印度河谷文明
• 1、印度河谷文明的分布 • 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在印度河谷,分布着许多 城市遗址,最主要的有哈拉巴(Harappa) ,摩亨 佐· 达罗(Mohenzo Daro) 。这些遗址和文物被冠名 为“哈拉巴文化”,也被称为印度河谷文明。这 一文明的大致年代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至公元前 1500年。文明的分布范围:印度河口以北、以南 海岸为底边,朝东北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麓 丘陵地带。创造这一文明的民族较普遍的看法是 达罗毗荼人。
• 3、孔雀帝国
• 公元前4世纪,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帝国建立,它就是孔雀帝 国。在印度列国之中,恒河下游区的摩揭陀王国成为孔雀 帝国形成时的基地。 • 在列国时代,印度北部地区曾遭到波斯帝国和亚力山大帝 国的入侵。约公元前518年时,大流士皇帝已越过兴都库什 山脉,使旁遮普西部成为其帝国的第二十块辖地。公元前 327年亚历山大入侵印度。 • 亚历山大撤离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 321年,旃陀罗笈 多· 孔雀夺取了摩揭陀国难陀王朝的王位,建立了他自己的 王朝,历史上称为“孔雀帝国”(公元前321年至公元前 187年)。在以后几年里,他稳步地朝西北方向扩大自己的 统治,直到他的帝国从恒河流域扩展到印度河流域,并包 括这两条大河的三角洲地区。 /
/
• 笈多帝国似乎享有过引人注目的繁荣,而这一 繁荣由于旃陀罗笈多二世实行货币改革、采用 标准的金币和银币而又得到进一步的促进。当 时,无论半岛内的贸易还是对外贸易,其贸易 量均达到新的高度。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工业 是纺织业。其他重要的行业有冶金业、制陶业、 雕刻业和宝石切割磨光业。笈多帝国的统治比 孔雀帝国温和。法显曾在 401至 410年间在印 度逗留,印度礼仪周到的服务和普遍的繁荣给 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笈多王朝公元5世纪末在 匈奴人的冲击下,日趋衰落,最后让位于许多 小王国了。
• 通常将古代印度早期的历史称为吠陀时代(公 元前 1200 年至公元前 600 年)。吠陀一词意为 知识。古文献《吠陀》是印度教的“圣经”。 根据吠陀的记载,雅利安人身材较高、蓝眼睛、 肤色白皙 。雅利安人刚到印度时,还是游牧民, 主要依畜牛为生,他们逐渐转向农业。若干有 亲属关系的家庭聚居一处,形成村庄;若干村 庄组成氏族,若干氏族结成部落。部落的首领 是国王。同希腊情况相仿,国王的权威取决于 他个人的才能和开创精神,不过,也受到贵族 会议的限制,在某些部落,还受到自由民的限 制。总之,雅利安人社会与当时其他印欧语系 的社会极为相似,而与较后数世纪中发展起来 的古典印度教则有很大的差别。
/
• 4、宗教和文化
• 在宗教信仰上,人们崇拜各种神祗和偶像,特别是崇 拜母神。人们还普遍崇拜男性生殖器、石头、树木和 各种野兽,特别是公牛。此外,各地还有不同的宗教 信仰,如有的地方崇拜火。 • 印度河文明已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出土的印章文字 是印度最早的文字。文字符号有 400 ~ 500 个,其中基 本符号有62个,后来又简化为22个。 • 当时还有精湛的造型艺术。陶器上有优美的动植物图 案。出土的一尊青铜舞女的塑像,是雕、民间 故事和寓言可能已经成就斐然。
/
• 2、雅利安人社会的变化
• 雅利安人开始从印度河流域扩散到森林茂密的恒河流 域。因而,人口密度的中心从西北部转向东部,东部 成为最初的强大王国的所在地。 • 从畜牧业转向农业,促进了建立新村庄所必需的各种 行业,如木工业、冶金业、纺织业和制革业等。与这 些经济发展相平行的是社会结构方面的重大变革。种 姓等级制度连同它的所有基本特点开始起作用。 • 吠陀时代,印度产生了婆罗门教(祭祀为核心的原始 宗教,经加入生命轮回思想,逐渐形成)。 • 经济发展转过来又促进政治上的合并。传说这一时期 印度有十六大国(其实是大约数),在印度历史上也 被称为“列国时代”(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 • 列国时代,雅利安人在宗教上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 耆那教和佛教。 /
• 旃陀罗笈多的儿子频头沙罗(约公元前 298— 273年)似乎征服了德干,而他的孙子,著名 的阿育王(公元前273-232年)则征服了羯陵 伽王国,即印度东部。因而,在后者的统治下, 孔雀帝国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包括了除南端 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 • 到了阿育王时期,传统型的帝国统治发生了根 本而独特的变化。阿育王致力于促进和实现佛 陀的教义。他兴办了许多并不给国家带来直接 利益的公共事业——医院和国家公费治疗,大路 两旁的果园和休息场所,分配施舍物给各个教 派,派佛教传教团去外国。他最强调的是宽容 和非暴力主义。
/
四、古代印度的文化
• 1、印度的种姓制度。定型后的种姓制度将社会成员被 划分为四等: • (1)、婆罗门。婆罗门是教士,即僧侣阶层。他们掌 握教权,主持祭祀。婆罗门原先分散居住在农村居民 中,负责主持宗教仪式。后来逐渐形成一个专门的阶 层,;对印度居民的思想和生活影响很大。 • (2)、刹帝利。刹帝利是王公贵族和武士阶层。婆罗 门和刹帝利构成了古代印度的统治阶级。 • (3)、吠舍。这一阶层由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 人等组成。 • (4)、首陀罗。,首陀罗由黑肤色的土著为主构成, 其社会地位低下,绝大多数是奴隶;杂工和仆役。 • 在这一种姓等级制度之外的是践民,即不可接触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