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a357f0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3.png)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培养其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能力,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培养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是让他们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以下是几个培养历史意识的方法: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讲解历史故事、展示历史影片等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历史。
同时,引导学生参观博物馆、古迹等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历史的痕迹。
2.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文献阅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古籍等,使他们更加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和历史人物的思想特点。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文献的研究和解读,培养其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3. 增加历史课程的知识深度:在历史课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深度和时代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入探究。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对历史的思考和研究能力。
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帮助他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形成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几个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1.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结果,培养其对历史事件的系统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历史案例研究,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2. 鼓励学生进行历史争议性讨论:历史事件存在着多个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争议性讨论,让他们了解不同观点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培养其辩证思维和批判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历史归纳总结能力:历史学科是一门需要归纳总结能力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历史小结、思维导图等作业,让学生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为了促进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至关重要。
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ee9eaf4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e.png)
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
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一、历史实地考察与文物鉴赏历史实地考察是一种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方式。
学校可以组织历史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到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
比如,学生可以参观长城、故宫等历史建筑,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鉴赏历史文物,了解古代生活和社会制度等。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历史,增强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历史意识。
二、历史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历史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是一种激发学生历史想象力和参与性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模拟历史事件和角色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背景、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等。
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可以安排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通过演绎历史事件和角色的对话,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感受历史。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三、历史文献阅读和资料分析历史文献阅读和资料分析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并理解文献中的历史事实和观点。
通过分析历史文献和资料,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背后的原因。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和资料,了解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历史学家的观点,培养历史思维。
四、历史故事讲解和探究式学习历史故事讲解和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深度思考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讲解一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和讨论,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主动去发现历史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塑造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塑造学生正确的历史观](https://img.taocdn.com/s3/m/49268a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9.png)
塑造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历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和记忆过去的事件和事实,更重要的是需要塑造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历史意识、鉴别历史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历史价值观培养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塑造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一、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指个人对历史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敏感度和认识度。
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经典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知。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逐渐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历史意识。
二、鉴别历史资料的真实性为了让学生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必须要教会他们鉴别历史资料的真实性。
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对于理解历史事件的准确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研读历史资料,了解其中的来源、作者以及背后的意图。
通过对比多个资料的记载,学生能够判断出哪些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哪些是虚构的。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历史研究,例如利用互联网搜索、查阅学术文献、参与学术研讨等,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资料真实性的辨别能力。
三、培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是指个人在评价历史事件时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至关重要。
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看待历史。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理性地评价历史事件,不受主观情感的干扰。
除了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学校和家庭也应该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历史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家庭可以鼓励孩子读史书、看历史电影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历史知识和观点。
总之,塑造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59a5b3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c.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如历史场景再现、历史模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授关于古代中国的历史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化身为古代的皇帝、文人或平民,亲身体验古代社会的风貌和生活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近距离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从而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
二、多角度探究,拓展视野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探究历史问题,拓展他们的视野。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等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多种资料和观点,了解不同的历史观点和解释,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
三、开展实践活动,加深理解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实物展览、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志愿者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魅力,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教授二战历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二战遗址或者博物馆,让他们亲眼看到历史文物和实物,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严重性。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四、启发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还要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挑战传统的历史观点和解释,鼓励他们思考和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历史争议事件或者历史黑暗时期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辩论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计划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教学计划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a45950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7.png)
教学计划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引言:历史意识是指个体对历史事物、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感知、认知和理解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章将探讨教学计划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一、设置多元教学资源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影视资料、实地考察等。
通过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教材和资源,可以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增加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二、开展互动性课堂讨论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
通过互动性的课堂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要求学生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
通过研究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历史意识和研究能力。
四、组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情感体验。
五、鼓励学生写历史相关作文教师可以布置历史相关的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历史意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通过写作活动,学生能够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
六、评估历史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要评估学生的历史意识的培养情况。
可以通过考试、课堂讨论、期末项目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历史意识的提升程度。
结论: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教师应注重多元的教学资源的引入,开展互动性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和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写历史相关作文。
评估历史意识的培养也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历史意识,提升其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c122fc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e.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在当今社会社会发展和知识爆炸的背景下,历史解释能力成为了高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具备良好的历史解释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历史事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提升历史知识储备和培养思辨精神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一、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指学生对于历史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是提高其历史解释能力的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通过讲述历史中的英雄人物、重大事件等,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使其主动产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和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历史事件,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
最后,组织实地考察和参观。
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地,亲身感受历史,增强对历史的感知力。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提升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二、提升历史知识储备学生必须具备充足的历史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进行历史解释。
因此,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是培养其历史解释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提升学生历史知识储备的方法:首先,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知识结构。
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合理设计,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脉络和体系。
将历史知识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为其后续的历史解释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鼓励学生积累历史案例和事实。
历史解释需要依靠具体的案例和事实进行支撑,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历史类专业书籍、报纸、杂志等,积累丰富的历史案例和事实。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参与历史项目,通过实践中的学习,提升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
最后,引导学生做好历史知识的整理和归纳。
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f3c60e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7.png)
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历史意识是指个人或群体对历史事实、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的认知、理解和反思。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对于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途径,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一、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融合了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元素的教学方式。
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利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历史片段、经典纪录片和动画短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二、实地考察与文物展览实地考察和参观文物展览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亲身接触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历史的存在和影响。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历史遗址或文化街区进行考察和观摩,让学生亲眼目睹历史的痕迹,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作品的创作,如写作、绘画或摄影,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理解。
三、启发式问题引导启发式问题引导是一种教学策略,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当教师讲解某个历史事件时,可以提出问题:“这个事件是如何影响到当时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的?”或者“如果这个事件没有发生,历史会有什么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还能够思考其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四、历史游戏与角色扮演历史游戏和角色扮演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通过扮演历史人物或重要角色,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和环境,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命运。
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积累历史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生历史意识培养
![小学生历史意识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1ec79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b.png)
小学生历史意识培养历史意识是指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对小学生来说,历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过去的事情,还可以培养其国家观念、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
因此,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是一项重要任务。
一、打破桎梏,活学活用小学生是一个对历史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阶段。
在培养历史意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打破教材框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历史。
可以通过故事、演绎、模拟等形式,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使他们对历史更加感兴趣。
例如,在学习《诸葛亮》的故事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化身为诸葛亮、刘备等角色,通过亲身参与感受历史,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历史人物的智慧和背后的历史背景。
二、精心设计,生动形象小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以具体事物为切入点,通过感官体验来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模型、影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察、比较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
比如,在教学《长城》这一主题时,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带领学生观察和分析,让他们亲眼目睹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感受到长城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利用模型或者搭积木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建设长城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于历史的理解。
三、活化教材,多角度解读教材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工具之一,但单纯的教材呈现可能会令学生产生厌倦感。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适当地活化教材,通过多角度解读来拓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学习《中华文明的发展》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再现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动,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展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培养他们对于历史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四、亲近文物,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4c1318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c.png)
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引言: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研究过去事件的堆积,更应该成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意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认识自我、理解世界,并形成批判性思维。
然而,由于教育环境、课程设置等原因,许多学生对历史知识和意识缺乏正确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育中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变得尤为重要。
一、注重开设启发式教育1. 厉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激发学生成为活跃参与者和观察者最好方式之一。
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以及实地走访与历史相关的场所或遗址,可以使得抽象的知识在经验中得到感知;同时可以唤起(或创建)情感上直接关联到阐释出来材料内容来加深印象或带动评估交流代价等主题思维(类型) (conceptual thinking)2. 鼓励原始资料研究:高质量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不仅仅通过教科书来获取知识。
反之鼓励学生研究有关历史事件的原始文献或将他们亲近一些事实相关人物 (important figures) 的日记评论信件和采访等。
举例:作为二战历史教育一个成功的案例,带领学生调查二战时期壁画、图书馆记录、当时报纸报道等多种方式汇总与整合以达到全方位更立体丰富多元化了解。
3. 利用数字或说创意多媒体展示:当前在廉价智能手机和网络性力扩大后,各种形式抑制下欣赏新闻营销陷阱存在。
恰恰相反从中融入这些要素结合与起来配套LOCK-ie对个人认同找机会(/概念)形成, 或增强眼耳触之间所做出复杂连线加深观感对于过往和现在是如何相互关系的理解。
二、鼓励参与活动1. 历史主题竞赛:召开历史主题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参与度。
比如开展历史演讲比赛、历史知识竞答等,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热爱和思考。
2. 参观纪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纪念活动,例如得到制国家节日/重大纪轩(如河南伟人SOE.hide),以激发对于先辈们贡献精神及其事件局势成因等乐意去深入了解探询讨论交流(documentary discussion);他们所遭受状况或结果 Metoo运动恶劣处置。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培养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832151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a.png)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培养引言历史,作为一门学科,被广泛地纳入到教育体系中。
它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过去,还有助于塑造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意识是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而历史思维是对历史事件的推理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以及为什么这两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一、历史意识的培养历史意识是指人们对过去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历史意识有助于他们理解过去的事件,并通过它们来解释和评价现在的社会和文化。
以下是几种培养历史意识的方法:1. 通过史料和文物: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和了解文物,帮助他们感受历史的存在和真实性。
例如,给学生提供一份关于某个历史事件的文献,然后让他们亲自去探索和解读这个事件。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真实性的认识,并且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2. 比较和对比:将历史事件与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比较和对比,以帮助他们理解历史对现实有着深远影响。
例如,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各种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变迁对个体和群体意识的影响。
3. 通过故事叙述:用生动的故事叙述来传达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要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和它们的意义,进而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思维是指学生在分析和推理历史事件时所使用的思维方式。
它包括分析、比较、推理和评估等过程。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几种培养历史思维的方法:1. 开展历史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发展和影响。
例如,让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证据和进行讨论,来探究该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进行历史主题研究:让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主题,通过研究、分析和比较,来收集并整理相关信息。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cc96b0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c.png)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指人们对过去事件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历史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历史意识有助于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文化理解和社会责任感。
在本文中,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一、使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可以使历史事实更加有趣和生动。
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展示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
例如,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或观看历史相关的短片,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细节。
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利用图像和艺术品等传达历史信息,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历史。
二、实地考察和参观实地考察和参观可以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历史场所和文物的机会。
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和历史建筑等。
例如,学生可以亲自参观长城、故宫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深远影响。
实地考察和参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历史的热爱。
三、批判性思维训练历史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组织辩论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不同层面和影响。
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评估历史人物的决策和行动等,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批判性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深度理解。
四、多元化教学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教育工作者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文献、文本和资料等。
例如,可以选择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历史文本,让学生能够比较不同历史视角和观点。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可以使用小说、影片、音乐等文艺作品来展示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从而丰富学生的历史体验和感知。
五、社区参与和志愿服务社区参与和志愿服务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e0aa9b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b.png)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指个体对历史的认知、理解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对于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
1. 创设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历史课堂应该不仅仅是教授历史知识,而是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
例如,组织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戏剧演出的方式,让他们对历史事件有更深的理解。
这种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文化差异和历史事件的复杂性。
2.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历史研究,例如让他们选择一个历史时期或者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历史研究。
通过独立研究,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技能,从而提高历史意识。
3. 与当代问题联系历史将历史与当代问题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当前社会问题与历史事件的关系,并鼓励他们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与当代问题的联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而增强历史意识。
4.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例如,使用历史影片、纪录片、图片、文献等多媒体资源。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时期。
5. 培养批判性思维历史本身是一个解释和评价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价和分析不同历史观点、解释和叙述,并帮助他们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更好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提高历史意识。
6. 实践性学习将学生从课堂带到现实生活中,让他们亲身参与历史相关的活动。
例如,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碑等,参加文化活动和历史考古等。
实践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加深他们的历史意识和记忆。
7. 利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和了解历史。
培养小学生的历史意识加深他们对历史的理解
![培养小学生的历史意识加深他们对历史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59adf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7.png)
培养小学生的历史意识加深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承载着传承与发展的责任。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历史意识,深化他们对历史的理解,教育工作者需采取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本文将就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历史意识进行探讨。
一、创设启发性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历史意识,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模拟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方式,亲身参与到历史中,感受历史的潮流与变化。
同时,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历史展览室,展示各种历史文物、地图、图片等,鼓励学生主动观察、探索,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好奇心。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合作精神。
例如,可以运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分享理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将历史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关注历史素材的选择与整合历史素材的选择与整合对于增强小学生的历史意识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与他们生活相联系的历史素材,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吸收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科知识的整合,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体验到历史的价值与意义。
四、鼓励实践与互动为了加深小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我们还应鼓励实践与互动。
实践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奇妙与魅力。
同时,互动也是培养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历史辩论等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不断深化对历史的认知。
五、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为了加深小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我们还需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
历史不仅仅是事实的呈现,更是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4d4690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c.png)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记录了人类的发展历程,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智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历史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这场战争的意义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这场战争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历史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历史的魅力。
例如,在讲解“长征”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长征纪念馆,让学生亲身感受长征的艰辛和伟大。
通过这种实践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指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它包括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认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他们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例如,在讲解“古代文明”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让他们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
四、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讲解“工业革命”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角度去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10cf835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b.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历史意识是指学生对过去发生的人、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而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运用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分析事物的能力。
本文将从教师引导、多元教学和参观实践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一、教师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他们应该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探讨某个历史事件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知识。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文献的分析和解读。
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文献的背景、作者的立场以及文献所传递的信息,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多元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可以使历史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
其次,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
通过真实或虚构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案例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中的复杂关系,加深他们对历史的认识。
再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历史研究性的课题项目。
通过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查阅资料、展开讨论和撰写报告,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探究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参观实践学生参观实践是培养他们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另一重要途径。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f78749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f.png)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指个体对历史思维和历史知识的认同和理解,涉及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和感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第一,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历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讲授和背诵,而应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促使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历史问题。
第二,注重历史观念的培养。
历史观念是历史意识的核心,它反映了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历史经验的总结。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鼓励学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历史事件。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审视历史事件的多面性和多维度,不只是从一个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
第三,强调历史研究的能力培养。
历史研究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历史研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例如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进行资料搜索和整理,或者进行历史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
第四,情境化教学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事件置于真实情境中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实物、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还原历史情境,使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以及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第五,历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历史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把历史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当下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帮助他们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究和解决现实问题。
总之,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历史观念的培养、历史研究能力的培养、情境化教学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历史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历史。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2519a7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d.png)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指一个人对于历史的认识、理解和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不仅能增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能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并分析培养历史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一、提供多元化的历史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教师和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历史资源,如历史文献、历史文物、历史地图等。
这些资源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增强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学生也应被鼓励去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地,亲身体验历史的魅力。
二、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需要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结果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案例、课堂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让他们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多重因素和复杂性。
同时,学生也应被鼓励多看历史解读的不同角度和立场,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
三、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生培养历史意识提供了全新的路径。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历史图片、视频、文献等资料,创建线上历史资源库供学生使用。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知识进行生动形象地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四、开展历史实践活动理论结合实践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组织学生参与历史调查、历史研究、历史考古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历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此外,学生可以参加历史写作比赛、历史演讲等活动,锻炼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五、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历史意识的培养,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层面,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
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历史的发生与演变。
例如,通过历史小剧场、历史故事分享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体会历史事件的情感冲击力,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情感认同和情感投入。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历史意识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历史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历史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3a6cac0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e.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历史素养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并预测未来。
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历史素养对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历史素养。
一、解读历史文本解读历史文本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
历史文本包括历史文献、古籍、历史小说、史诗等等。
学生应该学会通过深入的阅读和分析历史文本来获取历史信息、感受历史情境,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阅读活动。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精彩的历史篇章,指导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和解析。
此外,可以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些历史文本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和评论。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不断提升对历史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二、进行历史考察和考古实践历史考察和考古实践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的另一重要方法。
通过实地走访历史遗址、博物馆和展览等,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记录和思考。
学生可以通过拍摄照片、采集资料等方式,收集有关历史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撰写考察报告,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三、开设历史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开设历史专题讲座和研讨会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的有效手段。
通过邀请历史学者、专家或相关领域的学者来给学生讲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等,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在讲座和研讨会中,教师应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学生可以借此机会与专家进行互动和交流,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组织一些小型的历史研究小组,共同探讨和研究某一历史话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
四、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能够直观地展示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30698a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7.png)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培养历史意识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引人入胜的历史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历史实地考察、观察历史文物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和真实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动力。
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教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这包括使用教科书、历史文献、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
通过引入不同的资源,学生可以多角度、多样化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更好地培养历史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历史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更需要学生具备分析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和可能的转折点。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审视历史事件中的不同角度和观点,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研究和思考。
可以通过布置小组或个人研究课题、撰写研究报告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历史问题的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指导,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纠正错误,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历史意识。
五、增加历史思维的跨学科融合历史思维不仅仅在历史学科上有用,在其他学科中也能发挥作用。
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将历史思维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跨学科融合。
例如,可以将历史与文学、地理、艺术等学科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其他学科中运用历史思维进行问题解决。
六、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共事务历史是社会的一部分,学生对历史意识的培养也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传承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传承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81c82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8.png)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传承能力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传承能力变得愈发重要。
这是因为历史意识和文化传承能力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身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传承能力。
首先,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学校应该将历史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传承能力。
历史课程应该贯穿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渐形成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区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其次,家庭教育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传承能力,通过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学习历史的机会。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纪录片,与孩子一起讨论历史事件,激发他们的兴趣。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带孩子到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旅行,让孩子亲身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独特之处。
除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作用,社会也应该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传承能力。
社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历史文化节、展览等,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历史学习机会。
同时,社会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活动,比如成立历史研究团队、文化传承协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深入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理解。
此外,媒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媒体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向学生传播历史知识和文化理念。
媒体不仅要提供准确丰富的历史资讯,还要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深度解读,引导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理解。
媒体还可以制作一些专题节目,用生动的方式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应该从小培养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通过自主学习来增加历史知识和文化理解。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阅读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参与学术讨论和研究,提升自身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传承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摘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60 多年了。
60 多年
过去了,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禁要问:历史学和历史教育是否成了“悬在天上的星座”,起到了校正航向的导航作用?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是否充分注意到并发挥了历史教育的功能?本文不可能全面地讨论这一问题,仅就中学生历
史意识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认识。
【关键词】学生历史意识培养
意识,是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主要指观念中对现实的再现能力,同时也指这种再现在它的不同水平上的特殊形态。
在心理学上,则指心理发展的
最高阶段,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
历史意识,即是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
理论的再现能力。
这种再现,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是与现实社会生
活相联结的。
学习历史,接受历史教育,应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体验,考察演
进的社会,并不断与现实对话,不断从现实中寻求历史规律的延伸轨迹,从而更
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现实社会的变革。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意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
历史教育中历史意识的培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各国的历史教育目标中,均注意到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
同时在各有关部分将这一总的指导思想列入
思想教育或能力培养的要求。
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提出使中学生“认识各时代对于今日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使之从其所处时代与本地区的关系上去理解现
在所继承的文化遗产,养成爱护和尊重文化遗产的态度”。
可见,各国历史教育目标均十分重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这是因为,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需
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对过去一无所知,或知之不确,就不可能有历史意识,或
不可能形成科学的历史意识。
另外,意识与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是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同时,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也渗透着思想教育的要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等等,都
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
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是完
全一致的。
近年来,很多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也日益引起各国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英国李彼得教授等成立了专门小组,连续数年潜心研究并实验学生历史意识
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之所以会受到普遍的重视,除了其本身
在实现历史教育目标或功能方面有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青年以至整个社会历史意识的薄弱。
徐雪霞教授指出:“教科书的历史意识被学生接纳吸收的程度如何?证之今日青年人与中年人的言行,无可讳言是贫乏的、低落的。
在文化上,不知珍惜自身文化,破坏古迹,醉心外来文化而不知取舍;
在思想上,台独邪说谬行疑惑大众,扰乱心理;在商场上,仿冒猖獗、套汇移民、恶性倒闭等事例屡见不鲜;在生活上,奢靡浮华无度,居安而不知思危;所见所
闻无所认同于炎黄祖先,无所认同于伦理道德。
”黄俊杰教授在1994 年6 月的一
篇短论中指出:“造成这个时代的沉病的原因不一而足,至为复杂,但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就是: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地缺乏历史意识,他们只生存在‘现在’的此时
此地,他们没有生存在‘过去’的历史时空之中,他们对于植源于‘过去’与‘现在’的
‘未来’更是毫无展望……由于历史意识与时间感的双重缺乏,所以这个时代许多人
心胸浅窄,目光如豆”,“究其原因,主要乃是由于这些人在少壮求学时代,未能
经由历史教育而培育他们思考人生问题的时间深度,使他们成为当前‘浅近利益的
俘虏’而不自知!”从调查的情况看亦不乐观。
在对上海一所市重点中学251 名初
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时,学生对历史文物和遗址的保护意识也有待加强,因为有34%的学生回答只是“不损坏”或“与己无关”。
上述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也
是极其复杂的。
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的是历史知识的贫乏,有的是历史
观点的错误,有的是历史评价和历史考察能力的低下,这些无不说明在历史教育
中重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历史教育质量,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目标
的重要课题。
在历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第一,深入开展专题调查和研究。
既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在历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入开展调查与研究应
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遗憾的是,在历史教育刊物或历史教育读物中,关于历史考
试方面的极多,而对其他方面的研究却极少。
特别是对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目标、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方面,还需大力提倡和花更大力气。
开展学生历史意识的
调查,对于改进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育质量是极有帮助的。
第二,提高历史教
学的质量。
学校历史教学肩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即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
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
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地位与关系,着眼于
学生素质的提高。
最近,在一出谴责南京大屠杀的朗诵剧中,结尾时这样说道:让悲剧不再发生,让历史不再重演,这是今天对昨天的承诺,这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纪念。
这
也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中的历史意识的反映。
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努力培植学生的历史意识,使下一代成为面向未来、放眼世界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