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方案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方案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方案

建筑物主体倾斜现场试验

监测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2建筑物结构形式

第二章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是测定建筑物本身的倾斜量,以了解建筑物施工阶段不同时期基础桩的稳定程度。为设计和施工部门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安全施工、杜绝隐患的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高层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作为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规范》中规定在建筑物外部进行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测站点距建筑物主体应在1.5-2倍建筑物高的范围内,但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倾斜观测时其施工场地一般受限严重,传统的经纬仪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已很难顺利实施,而使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倾斜监测的方法也存在

监测点位难以确定等问题,难以保证测量精度。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基于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对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鉴于高层建筑物主体直接倾斜变形难以测量的问题,我们采用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程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同时分析了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简明的治理办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完成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工作,同时最大程度的解决建筑场地狭小无法完成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倾斜测量的

问题。

2.1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2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

在建筑物外侧35m左右,且在建筑物外立面延长线上布设监测基准点,按照矩形的建筑物来布点的话,应布设4个稳定的基准点。观测点采用与全站仪配套的反射片,布设在建筑物外立面上,并顶底对应布设。

2.3选用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采用2“的免棱镜全站仪。

2.4观测方法

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水平角观测2测回,竖直角2测回,测距2测回,每测回4个读数。

基于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是在被测建筑物所在工业场地上建立独立坐标系, 使用全站仪反射片在建筑物待测面上布设监测点,通过高精度全站仪直接观测建筑物上倾斜监测点三维坐

标,获取建筑物主体或各层间监测点的x方向和y方向的偏移量。继而

计算建筑物整体倾斜和位移。

图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计算方法示意图

1. 测出建筑的高度h(如反射片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和底部,即以反射片的垂

直距离作为建筑物高度)。

2. 测出顶底反射片水平夹角a。

3. 测出基准点到建筑物的水平距离s

4. 则建筑物主体倾斜量d=s*tan(a)

5. 主体倾斜率l=d/h

6. 主体倾斜度v=arctan(d/h)

7. 下一次测量同样计算出倾斜率,按照测量的时间和两次倾斜率的差别计算

出倾斜速率。

2.5监测点清单

第三章监测频率

3.1监测频率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一般每1个月监测1次,可根据监测点的变形情况适当地加大或减少监测频率,重点监测变形较大的监测点,如遇到监测值达到预警值时监测加密。

第四章控制标准与险情预报

4.1确定预警值

沉降及倾斜作为施工安全判别标准。

4.2险情预报

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代表结构出现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

施。为了明确结构是否安全,分析造成不安全趋势的原因,拟定保证工程安全的施工措施,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进行分析,预测结构下一个施工阶段的变形与内力变化情况,判断结构是否安全,对改变施工工艺与流程后的结构响应进行反馈。第一我们及时准确的提供测量成果,并提供分析说明;第二我们将提供测量、勘察、岩土、结构方面的专家,为建筑物主体的安全提供咨询。

第五章监测工作组织机构与质量保证措施

5.1组织机构

针对本工程监测项目的特点成立监测组,监测组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及监测现场负责人和施测人员组成,监测项目经理由具有相应资质并有类似工程经验的注册岩土工程师承担,监测主管及人员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具有较高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专职监测工程师担任。

5.2组织人员

表7-1项目管理人员组成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 . . . 香河龙苑至尊住宅小区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 监测方案 2013年 10 月 25日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香河龙苑至尊住宅小区整体项目位于香河安平经济开发区,位于香河县平安大街南侧、建安路东侧、中兴后街北侧,用地面积56574.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4897.04平方米,与国家AAAA级景区天下第一城隔路相对。 1.2建筑周边环境

二、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是测定建筑物本身的倾斜量,以了解建筑物施工阶段不同时期基础桩的稳定程度。为设计和施工部门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安全施工、杜绝隐患的目的。 鉴于高层建筑物主体直接倾斜变形难以测量的问题,我们采用全站仪反射技术的高程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同时分析了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简明的治理办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完成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工作,同时最大程度的解决建筑场地狭小无法完成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倾斜测量的问题。 2.1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2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 在建筑物外侧35m左右,且在建筑物外立面延长线上布设监测基准点,按照矩形的建筑物来布点的话,应布设4个稳定的基准点。 2.3选用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采用1“TOPCON721/LP全站仪。 2.4观测方法 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水平角观测2测回,竖直角2测回,测距2测回,每测回4个读数。 通过高精度全站仪直接观测建筑物上倾斜监测点三维坐标,获取建

杆塔倾斜计算(借鉴材料)

1.什么叫杆塔倾斜?什么叫杆塔倾斜率? 由于基础不平引起杆塔中心偏离铅垂位置的现象叫杆塔倾斜。杆塔倾率就是杆塔倾斜值S与杆塔地面上部高度H之比的百分数 2. 杆塔倾斜度。

杆塔顺线路倾斜值S2和横线路倾斜值S1. 另一种计算倾斜度的方法 Gx=tan?x Gy=tan?y Gs=(Gx2+Gy2)1/2 ?x:杆塔在顺线路方向的倾斜角; ?y:杆塔在横线路方向的倾斜角; Gx:杆塔在顺线路方向的倾斜度; Gy:杆塔在横线路方向的倾斜度; Gs:杆塔综合倾斜度。 3. 杆塔倾斜、横担歪斜的最大允许范围怎样计算? 类别钢筋混凝 土杆 铁塔

杆塔倾斜度(包括挠度) 1.5% 0.5%(适用于50m 及以上高度 的铁塔) 1.0%(适用于50m 以下高度的 铁塔) 横担歪斜度 1.0%1% 铁塔主材相邻接点间弯曲度>0.2% 不同高度的铁塔,不同长度的横担的最大允许倾斜按下式计算 杆塔最大允许倾斜范围△L=杆塔高度(H)×杆塔允许倾斜度 横担最大允许歪斜范围=横担固定间长度(L)×横担允许歪斜度 4.杆塔倾斜测量 ● 1)使用经纬仪测量时,测量横线路方向倾斜,应将仪器支在距杆塔高度约1.5倍的地方, 与前后杆塔对应三点成一线的位置确定测量桩位。 2)经纬仪镜中线瞄准电杆边缘线,俯视电杆根部,测量其偏移的差值,即为电杆的倾斜距 离。 3)经纬仪镜中线瞄准铁塔中线挂线点螺栓1/2处,或铁塔纵向轴线位置,俯视铁塔根部, 做一标志,然后测量铁塔基准根开距离,取根开1/2作基准标点,测量标点与其准标点的差即为铁塔的倾斜距离。 4)顺向倾斜测量法同上。 ●输电线路GSM杆塔倾斜监测仪的应用 测量元件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增强型的51系列单片机W78E54B作为微控制器,GSM短信模块采用进口工业级短信模块,采用太阳能电池和铅酸阀控型蓄电池(12V/14Ah)混合供电方案,循环检测杆塔顺线路和横线路两个方向的倾斜角度、机箱内温度和内置电池电压,在预定时间以短信方式上报杆塔倾斜测量数据,当杆塔顺线路或横线路倾斜角度超过预定报警值时,按顺序向手机发出报警信息。 名词解释 采空区:指地下矿产被采出后留下的空洞区 杆塔的水平档距:杆塔两侧档距的平均值称为该基杆塔的水平档距

倾斜摄影调研技术总结

倾斜摄影测量调研技术总结 一、倾斜摄影的定义 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遥感领域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同时从垂直、倾斜等不同角度采集影像,获取地面物体更为完整准确的信息。这种摄影测量技术称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所获取的影像为倾斜影像。 倾斜影像具备以下特点: (1)反映地物周边真实情况 相对于正射影像,倾斜影像能让用户从多个角度观察地物,更加真实 的反映地物的实际情况,极大的弥补了基于正射影像应用的不足。 (2)倾斜影像可实现单张影像量测 通过配套软件的应用,可直接基于成果影像进行包括高度、长度、面 积、角度、坡度等的量测,扩展了倾斜摄影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 (3)建筑物侧面纹理可采集 针对各种三维数字城市应用,利用航空摄影大规模成图的特点,加上 从倾斜影像批量提取及贴纹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城市三维建模 成本。 (4)易于网络发布 倾斜影像的数据格式可采用成熟的技术快速进行网络发布,实现共享 应用。 垂直地面角度拍摄获取的影像称为正片,镜头朝向与地面成一定夹角拍摄获取的影像称为斜片。 正片与斜片对比图

二、倾斜摄影技术的特点 (1)真实性 倾斜摄影镇三维数据可写实地反映地物的外观、位置、高度等属性,增强三维数据带来的高沉浸感,弥补了传统人工建模仿真度低的缺陷。 (2)高效率 倾斜摄影技术借助无人机等多种飞行载体,可快速采集影像数据,实现全 自动化三维建模。1-2年的中小城市人工建模工作,借助倾斜适应技术只需3-5个月时间即可完成。 (3)高性价比 倾斜适应数据是带有空间位置信息的可量测影像数据,能同时输出DSM、DOM、TDOM、DLG等多种成果,可替代传统航空摄影测量。 三、技术原理 倾斜摄影的相机配有多个镜头,一般为3个或5个,同步获取同一地物东南西北及顶部方向的影像。因此同一地物具有多视角的影像,及详尽的侧面信息,而后将这些影像通过区域网联合平差、多视影像匹配、DSM生成、真正射纠正、三维建模等流程,形成最终产品。

QGDW_559-2010 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2009Q/GDW559—2010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559—2010 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ower inclination monitoring device on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2010-12-27发布2010-12-27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GDW559—201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监测内容及装置组成 (2) 5功能要求 (2) 6技术要求 (3) 7试验项目及方法 (4) 8安装、调试与验收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数据输出接口 (7) 编制说明 (9) I

Q/GDW559—2010 II 前言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输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输电线路状态运行检修管 理,提升生产运行管理精益化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科学规范地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确保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技术标准和平台统一,装置数据有效、稳定可靠、先进适用,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重庆市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钦刚、李红云、郭志广、李红旗、刘亚新、周国华、李峻峰、罗永勤、郑凯、倪康婷、张帆、裴冠荣。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探 讨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带动我国快速进 入现代化发展阶段。随着测绘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无人机通过倾斜摄影的 方式获取被摄物体空间信息、表面纹理信息的测绘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在大面积 地形、地物测量领域。 关键词: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大比例地形测绘;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很多先进技术运用到其中,使其自身发展更 为迅速。随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迭代 和更新,快速、高效地获得客观、丰富的地面数据信息,完成大比例尺地形测绘,成为可能。该技术改善了传统摄影测量只能获取地面要素的高度或顶部纹理信息,且易受云层和天气干扰的不足,通过低空无人机搭载多台传感器从一个垂直、多 个倾斜等不同角度进行同步影像采集,可获得高分辨率、大视场角、更详尽的地物、地貌信息。 1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需采用多镜头相机,并将其安装于同一个飞行平台上,由此即可从多个方向实现对地面物体影像的同时获取,一般采用5镜头相机,由1个竖直和4个倾斜方向进行摄影,由此可获得正片(竖直摄影获得的一组影像)和斜片(倾斜方向摄影获得的四组影像)。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中, 需对飞行器的航高、航速、航向和旁向重叠等参数进行记录,飞行器可在一个时 间段内连续完成多组影像重叠像片的拍摄,由此在多张像片上找到同一个地物, 即可选择最为清晰的一张像片,并针对性地开展纹理制作,各类数据由此即可轻 松获得。在获得影像后,还需要开展一系列处理,如几何纠正、倾斜影像匹配、 区域网联合平差、TIN构建、DSM点云生成、纹理映射,最终即可得到直观而真 实的实景三维模型。地面物体的真实情况可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测得的影像数 据反映,影像还能够同时嵌入属性信息和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的应用范围、用户 体验的全面升级均可由此实现。 2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作业流程 传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作业可概括为“三内二外”,即内业收集资料,根据 测区概况设计技术方案;外业采集数据,绘制草图;内业分类矢量化地物,包括配准、空三、格式转换;外业调绘,反馈位置、类别信息;内业编辑、分幅、整饰, 立体测图,成果发布等。倾斜摄影测量工艺,和传统航测方式大致一样,流程更 加简化。外业作业之前,首先收集测区资料,包括控制点成果、坐标系统和高程 基准,已有地形图成果和地名资料等。接着,针对任务进行初步设计,并报送业 务主管部门审批,制定无人机航飞方案,并进行空域申请,明确无人机搭载的传 感器类型、地面分辨率、飞行高度、架次、重叠度等。在具备外业影像采集条件后,按照航测设计方案,进行像控点坐标和倾斜影像数据采集工作。内业工作主 要包括数据预处理、空三加密、生成点云和建立实景三维模型等。所有内业均可 在数码倾斜影像导入软件后由软件自动解算完成,通过多视影像联合平差技术进 行倾斜影像区域网平差、多视影像密集匹配技术得到高精度点云数据,还可以运 用联机计算缩短内业数据处理时间。大比例尺地形线划图采集工作,可根据三维 模型、DOM和点云作参照,提高地物的判读性和数据采集的速率。

铁塔倾斜测量及计算公式

铁塔倾斜测量与计算公式 一、什么叫杆塔倾斜?什么叫杆塔倾斜率? 由于基础立柱顶面高低不平引起杆塔中心偏离铅垂位置的现象叫杆塔倾斜。 杆塔倾斜率就是杆塔倾斜值S杆塔地面上部高度H之比的百分数。 二、杆塔倾斜测量意义: 运行中的线路杆塔因局部环境或外力破坏引起的顺线路或横线路方向的倾斜,是引起倒杆断线的重要因素,确定倾斜的数据,对维护线路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杆塔倾斜测量方法一: 1、使用经纬仪测量时,测量横线路方向倾斜,应将仪器支在距杆塔高度约1.5倍的地方,与前后杆塔对应三点成一线的位置确定测量桩位。 2、经纬仪镜中线瞄准电杆边缘线,俯视电杆根部,测量其偏移的差值,即为电杆的倾斜距离。 3、经纬仪镜中线瞄准铁塔中线挂线点螺栓1/2处,或铁塔纵向轴线位置,俯视铁塔根部,做一标志,然后测量铁塔基准根开距离,取根开1/2作基准标点,测量标点与其准标点的差即为铁塔的倾斜距离。

1、杆塔检查一般主要有杆塔横担水平度检查,水泥杆垂直度检查和铁塔倾斜测量等内容。 2、主要介绍铁塔倾斜的检查,铁塔倾斜的测量主要是对已经组立完成和架线完成后的铁塔进行倾斜度的检查,规范要求一般直线塔倾斜率0.3%,高塔0.5%,转角塔、终端塔不应向受力侧倾斜。 倾斜值:绝对尺寸 = 倾斜率:相对尺寸 = 倾斜值∕视点高 H*0.003 注意:倾斜率测量视点高度应考虑接腿长度的影响 五、杆塔测量方法三: 说明:A 、B 两点应在铁塔的正或者侧面中心线上,以此两点作为观测铁塔的倾斜率。 1、为了测量精确,首先将仪器置于铁塔中心线延长线上(可稍微偏移,但不可偏移过多), 距离为铁塔全高等长以上。 2、测量A 点,得一竖直角∠1,在此将仪器水平制零: 3、在步骤2的基础上(此时水平角度为0°),测量B 点(水平线轴),测得竖直角∠2; 4、在步骤3的基础上,观测铁塔B 点为左或者右偏移,如图测得为右偏移,转动水平制动微调,测得水平角∠3。 铁塔的倾斜率为tan ∠3/tan(∠2-∠1)cos ∠2 铁塔倾斜量=倾斜率*铁塔全高。 tan 3 tan( 21)*cos 2∠∠-∠∠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

航测1:500房屋测量技术方案

2018年12月14日 目录 一、技术标准 (3) 二、航飞摄影基本流程 (4) 1.项目所用测量数据 (4) 2.像控点选取要求 (4) 3.飞行及摄影设备 (7) 4.飞行质量要求 (8) 5.影像质量要求 (10) 6.飞行任务规划 (10) 三倾斜摄影测量建模 (11) 3.1空三加密 (12) 3.2加密要求 (14) 3.3模型分块重构 (14) 四立体测图 (16) 4.1 工作流程 (16) 4.2内业采集 (17) 4.3 细部采集 (18) 五外业调绘补测 (19) 六成果整理 (21)

6.1数据编辑 (21) 6.2 数据输出 (22) 七完成成果 (22) 一、技术标准 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 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 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 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 5.《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10 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7.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 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 T18316-2001) ; 10.《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967-2008); 11.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永平花园北区B标段工程 沉 降 观 测 方 案 施工单位;昆山市盛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永平花园北区B标项目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 四、各控制点的放样 (5) 五、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5) 六、沉降观测 (6) 七、位移观测 (8) 八、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11) 九、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1) 一、编制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8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永平花园北区B标段7-9#楼、地下车库、1#门卫、物管社区用房工 程 工程地点:昆山市周市镇城北路与白塔路交叉口西南侧 建设单位:昆山蔚洲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苏州越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昆山市鼎森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昆山市盛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昆山华一岩土勘察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建筑面积: 结构类型/层次:2/-1+18+1框架、剪力 7#楼:㎡8#楼:㎡9#楼:㎡ 物管社区用房楼:㎡车下车库:㎡。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监测项目: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建筑物主体倾斜、水平位移、 裂缝观测,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以及支撑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 2、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 3、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 投测点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4、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5、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

输电线路铁塔倾斜在线监测

输电铁塔倾斜在线监测 【五年专业输电线路倾斜监测系统研发生产经验】 【通过第三方型式检测报告、2011年浙江电网电力研究院测 试报告】 【2011年配合合作伙伴支撑30余次国网、南网输电线路杆塔 倾斜监测招投标、项目合作】 【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系统遵循国网《Q/GDW559-2010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业务联络:何小姐①⑤⑧⑧⑨③⑦〇③⑦④ 期待您的来电合作。 一、系统概述 对于输电铁塔采空区,沉降区和不良地质区,通过对输电铁塔进行角度实时倾斜的监测,计算分析输电铁塔倾斜状况并上报监控中心,为电力安全运行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在输电铁杆塔倾斜在线监测系统中,我们采用高精度工业级杆塔倾斜探测器对铁塔倾斜进行监,通过GPRS无线网络将输电铁塔的倾斜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控中心,同时监控中心可远程对监测前端进行各种参数的设置。 二、系统组成 输电线路铁塔倾斜在线监测系统是由前端的监控设备和监控中心监控软件组成。 前端硬件设备主要由无线倾斜监测主机、倾角探测器、太阳能电池板及蓄电池组成。监控中心监控软件为客户服务端软件。 三、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功能、参数 3.1、无线倾斜监测主机 系统无线监测主机安装在输电铁塔上,是系统运行的核心。主要完成对输电线路铁塔倾斜数据的处理、传输及储存功能,同时接收监控中心远程参数设置的各种命令。

3.1.1、数据处理模块 内置的数据处理模块是系统的工作核心。主要完成对倾角探测器所探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储存或传输);同时接收监控中心的命令进行前端各种参数的设置。 并完成系统自身整体工作状态的检测并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 3.1.2、无线传输模块 铁塔上的监测分机通过GPRS/无线传输模块与监控中心进行远距离无线通信。通过优化天线设计,保证数据采集和通信正常运行。对于没有移动信号的地区可采用无线接力方式将信号传输到有移动信号的杆塔,然后再通过GPRS手机网络进行远距离传输。 3.1.3、电源管理模块 安装在输电铁塔上的倾斜监测分机通过太阳能电池进行供电;并采用太阳能对蓄电池进行浮充供电。电源管理模块根据蓄电池特性的特性严格进行充放电控制。 并且防止过压、过流造成对系统各部件的损坏。 3.1.4、蓄电池 内置的蓄电池为新一代高性能聚合物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重量轻、比能量高,免维护、寿命长等特点,为系统的稳定和持续运行提供了保障。并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选配不同类型电池。 3.2、杆塔倾角探测器 系统采用高精度数字型输出倾角传感器对输电铁塔倾斜度进行探测。 3.3、太阳能电池板 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池为设备供电。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可以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器件。主体材质为硅。具有转换电率高、取能方便、寿命长、具有清

2021年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方案

航测1:500房屋测量 欧阳光明(2021.03.07) 技术方案 2018年12月14日 目录 一、技术标准3 二、航飞摄影基本流程4 1.项目所用测量数据4 2.像控点选取要求4 3.飞行及摄影设备7 4.飞行质量要求8 5.影像质量要求9 6.飞行任务规划9 三倾斜摄影测量建模10 3.1空三加密11 3.2加密要求12 3.3模型分块重构13 四立体测图15 4.1 工作流程15 4.2内业采集15

4.3 细部采集16 五外业调绘补测17 六成果整理19 6.1数据编辑19 6.2 数据输出20 七完成成果20 一、技术标准 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 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3002-2010 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3003-2010 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 5.《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10 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7.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 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8.《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 10.《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15967-2008); 11.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二、航飞摄影基本流程 1.项目所用测量数据

1、项目测区内有高等级平面控制点5个以上(含五个),用于 精度控制。 2、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央 子午线117度,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 3、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像控点选取要求 1)在选择像控点时,应充分考虑布点要求,将像控点的布设与布点方案结合在一起,选择地形测量对天通视良好且可以明确辨认的地物点和目标点; 2)布设的标志应对空视角好,避免被建筑物、树木等地物遮挡;黑白反差不大,地物有阴影以及某些弧形地物不应作为控制点点位目标; 3)航摄相片控制点的选取还需满足以下几个标准: ①像控点应尽量布设在航向旁向重叠的公共区域使控制点能够公用; ②控制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中线的距离不应大于3cm,当旁向重叠过大或过小而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分别布点; 4)控制点距相片边缘不小于1.5cm,距相片的各类标志不小于1mm; 5)位于自由图边的控制点,应布设在图廓线外(如图1): 图1 像控点布设方案基本图式 6)像控点样式 图2 像片像控点样式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

一、实验目的: 1、锻炼综合运用测量仪器及测量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2、掌握用经纬仪进行对建筑物垂直度的观测。 3、培养个人对仪器的操作。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一架,钢板尺一把,钢卷尺一卷,花杆两根,粉笔若干。 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测量示意图: (二)步骤: 1、选测站 (1)、选择建工楼作为观测对象,如图示。 (2)、在建工楼两个相互垂直柱面的延长线上分别选取一个测站为:A和B。方法:在建工楼的一面,一同学用钢卷尺紧贴柱面,另一同学拉着钢卷尺沿着垂直面往前走,直走到与墙角的距离大致是建工楼高度的倍的地方停下,用粉笔做下标记,作为测站A,记该墙面为墙面1。然后再转向另一

垂直面,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测站B,记该墙面为墙面2。 (3)、把现场清理干净,以便距离丈量。 2、墙面1的观测步骤: (1)、距离丈量 在测站A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O点进行定线。另一同学拿花杆和粉笔,观测的同学矫正与O点在同一直线上,拿花杆和粉笔的 同学在适当的距离处用粉笔做下标记A1,依此种方法在适当距离用粉笔 做下第二个记A2,然后再丈量出A到A1点,A1和A2点,A2和O点的距 离。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计 算AO的距离。 (2)、竖直角 仪器不动,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O’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2)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O点,而是O’’点。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让0刻度对准柱边缘,然后观测者读出十字丝到墙边缘的距离,记于表格中,并且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做好记录。。 3、墙面2的观测步骤 (1)、距离丈量 在测站B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O点进行定线。,另一同学拿花杆和粉笔,观测的同学矫正与O点在同一直线上,拿花杆和粉笔的同学 在适当的距离处用粉笔做下标记B1,依此种方法在适当距离用粉笔做下 第二个记B2,然后再丈量出B到B1点,B1和B2点,B2和O点的距离。 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计算BO 的距离。 (2)、竖直角 仪器不动,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O’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3)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 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O点,而是O’’’点。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让0刻度对准柱边缘,然后观测者读出十字丝到墙边缘的距离,记于表格中,并且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做好记录。 四、实验测量原始数据表:

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在线监测研究及应用

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在线监测研究及应用 【摘要】本文探讨了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问题,从监测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的构造设计等角度,探讨了监测系统的组成,以及相关的硬件选型等。重点针对输电线路杆塔在线监测系统的总体构架、前端数据处理部分硬件设计选型,数据传输部分的硬件设计选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在线监测 1.概述 电网安全运行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一旦出现电网事故,将对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各类电网安全事故中,多数都和输电线路的倒塔、断线等有关。输电杆塔倾斜的成因很多,除了大风、洪水、地质灾害外,还和施工质量不过关、地基不均匀沉降、甚至是意外冲撞等,都可能导致杆塔的倾斜。由于输电网络覆盖范围极广,而且数量众多的输电线路杆塔位于城市周边周边、山地、河流等自然环境更为复杂的区域,靠人力来完成对数量庞大的输电线路杆塔、线路的巡检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建立起成套输电设备的在线监测,重点针对输电线路杆塔的工况进行监测,对杆塔正常工作关系密切的倾斜、震动、覆冰等工况进行在线监测,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帮助。本文将针对输电杆塔运行工况中的倾斜在线监测为对象来展开研究。 2.输电线路杆塔监测概况 输电线路杆塔监测,从原理上是通过在输电杆塔以及其他附属电力设备上安装传感器来获取杆塔运行工况状态,通过对这些监测量的整合分析,来对输电杆塔的运行工况、潜在故障、安全等级等进行评估。 发达国家对输电设备工况的在线监测开展得比较早,建成的监测系统也较为完善。国内在这方面的工作一般都是在事故发生后才进行检修,定期检修和在线状态监测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针对输电线路杆塔的状态在线监测,是在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后才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国内一些电力研究机构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在部分电网建立了泄露电流监测系统、输电容量监测系统、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等在线监测系统。 3.输电杆塔状态监测系统组成 从监测数据的完整性角度看,对输电杆塔的状态监测需要对杆塔受迫振动、倾斜状况、杆塔周围气象数据、电缆温度、塔基应力应变等数据进行全方位的监测。而这些监测数据的获取,都需要在杆塔或其附属设备上加装传感器,并在输电杆塔监测区域安装现场中心基站,各类监测数据通过通信模块将数据汇总并传输至电网监控中心,通过在各类专业分析软件来评估监测数据,寻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预警,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倾斜摄影项目管理方案说明

一、项目概述 1、概况 根据我院“数字三维城市”建设计划,我院拟对建城区外围区域开展IMU/DGPS 辅助数码倾斜航空摄影,并进行1:1000比例尺DOM 影像和三维数据制作,航空摄影和数据制作区围如下图所示,黄线区域以,粉线区域以外,面积586Km2。 图1 作业区围 本项任务计划于2014年5月正式启动,2014年11月底结束,

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项目检查验收归档工作。 2、现有三维模型情况 我院已建设三维模型290平方公里(包括230平方公里精细模型和60平方公里体框模型),位于市建城区(图1中的粉色围),建模方式为基于机载激光点云数据、1:500地形图数据和外业拍摄照片的手工建模,要素类型包括建筑模型、地面模型、道路模型、水系模型、植被模型和其他模型,其中建筑模型、地面模型和道路模型的平面高程精度均优于0.5米。 二、项目建设目标 1、获得市主城区853平方公里倾斜影像; 2、制作1:1000比例尺正射影像853平方公里; 3、建设城市周边地区三维模型; 4、新建三维模型与现有三维模型接边,融合到一个三维平台中; 5、将三维数据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市政设施管理、三维数据共享等方面; 6、开发倾斜影像的其它应用,例如利用倾斜影像辅助日照测量等。 三、项目组织机构 四、工作容 1、根据我院划定的围,采用IMU/DGPS 辅助数码倾斜航空摄影技术进行航摄飞行,获取地面倾斜摄影影像; 2、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制作测区地形和地物三维实景模型,模

型分辨率优于0.1m,制作围586Km2; 3、制作测区1:1000比例尺正射影像图(DOM),制作围586Km2; 4、将倾斜摄影三维模型与我院现有三维模型整合,融合到同一个三维平台中; 5、成果应用 a、倾斜相片作为独立数据使用,用于高精度的地表建(构)筑物空间信息采集工作;例如在日照测量中可以通过影像获取建筑物每个窗口的准确坐标,减少外业测量工作量,缩短工期。 b、城市规划管理:整合三维数据,利用CityMaker三维规划平台为市规划局和各个分局提供三维数据服务,辅助规划管理。有规划方案的,无规划方案的根据规划路网和控制性规划制作 c、市政设施管理 d、三维数据共享 由于本次三维模型制作区域集中在建成区核心区域外围,该区域政府机关、大型商业建筑等重要建筑物相对较少,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区域的建筑模型分类以一般模型为主、精细模型为辅。一般模型容许采用自动建模法(即三角网建模法、纹理自动映射),精细模型则要求采用标准几何模型建模,手工自动或半自动方法贴纹理。精细模型的基本要,模型放大后不能出现几何形状和纹理失真现场。具体检查方案由质量管理科编写。 五、项目分步实施计划

倾斜摄影建模测图技术方案

1倾斜摄影建模 1.1概述 目前来说,倾斜摄影主要应用在于替代传统手工三维建模,倾斜摄影模型有两种成果数据,一种是单体对象化的模型数据,一种是非单体化的模型数据。单体化的模型主要采用半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武汉天际航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非单体化模型采用全自动化的生产方式,自动化建模是基于图形运算单元进行快速三维模型的构建,通过摄影测量原理对获得的倾斜影像数据进行几何处理、多视匹配、三角网构建、自动赋予纹理等步骤,最终得到三维模型。该过程仅依靠简单连续的二维图像,就能还原出最真实的真三维模型,无需依赖激光点云扫描辅助设备,也无需人工干预便可以完成海量三维模型的批量处理。 1.2自动化建模 目前市面上比较成熟的全自动三维建模软件有AirBus公司的街景工厂(StreetFactory)和被Bentley收购的Acute3D公司的Smart3DCapture以及DP-Smart软件等。

1.2.1 DP-Smart简介 倾斜摄影三维自动建模软件Digital Photo Smart(以下简称DP-Smart)是一套基于从空地多源序列影像,无需人工干预,全自动生成高分辨率真三维模型的自动化建模软件。软件基于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与计算几何算法,支持全自动空三计算、密集点云生成、构建TIN 网、自动纹理映射等步骤,实现真三维模型的快速生成。 运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取沿线的倾斜影像及正射影像数据,通过合理布设部分野外像控点,然后将影像数据、POS数据、野外像控点数据导入DP-Smart自动建模系统进行批处理。在计算三维模型数据或3D TIN 纹理方面,DP-Smart自动建模系统并不需要人工干预。 1.2.2 数据检查与预处理 1)航空影像数据检查与预处理 ●影像数据地面分辨率是否达到要求; ●通过目视观察,影像质量应确保影像清晰,反差适中,颜色饱和, 色彩鲜明,色调一致,有较丰富的层次、能辨别与地面分辨率相适应的细小地物影像,满足外业全要素精确调绘和室内判读的要求; ●影像重叠度的检查,确保影像重叠度是否达到要求; ●影像数据编号,为了方便于后期数据管理和检查。 2)POS数据的检查与预处理(可选) ●POS数据的记录是否与影像一一对应; ●将POS数据整理成软件对应格式。 3)野外控制点成果数据的检查与预处理 ●借助Google Earth检查野外控制点成果

杆塔倾斜

随着电网建设的加速和市场经济的推进,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对电网安全正常运行的危害越来越大。我国地理分布广泛,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当输电线路经过煤炭开采区、软土质区、山坡地、沙漠地带、河床地带等不良地质区时,在自然环境和外界条件的作用下,杆塔基础市场会发生滑移、倾斜、沉降、开裂等现象,从而引起杆塔的变形、杆塔倾斜、甚至倒塔断线。杆塔倾斜将造成杆塔导地线的不平衡受力,引起杆塔受力发生变化,造成电气安全距离不够,影响线路正常运行,给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司研发的FH-9001型杆塔倾斜在线监测系统利用最新的MEMS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对位于冰灾、雪灾、泥石流、山体滑坡多发区、煤矿采空区等不良地质区域内电线杆塔,进行双向倾斜角度(平行于线路方向和垂直于线路方向)实时监测。当杆塔倾斜角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能够通过 GSM/CDMA/GPRS/4G网络及时将预/告警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提醒线路运行负责人对线路运行状况予以关注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该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供电方式,安装方便。投入运行后,可使运营部门及时掌握杆塔工作情况,以有效防止因杆塔倾斜而引发的事故。 本设备也可应用于桥梁、大坝、建筑物等对象的倾斜监测. 产品特性 采用进口双轴MEMS传感器,测量精度高; 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安装维护方便; 通信方式灵活,支持ZIGBEE/WIFI/GSM/CDMA/GPRS/4G网络;

为工业级产品,采用防水金属外壳,适应于各种恶劣气候的环境; 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采用动态电源管理策略以满足节电要求; 配备完善的后台软件,具有数据存储、历史数据查询、报表、打印、曲线图绘制等功能,可对杆塔状态进行趋势分析; 支持受控采集方式和自动采集方式,可通过后台软件设置采样间隔(5分钟-24小时),支持采样手机进行数据查询和报警接受; 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Q/GDW-242-2010)。 技术指标 倾角测量范围:双轴±30°(可选±15°、±60°或±90°); 倾角测量误差:≤±0.1°; 倾角测量分辨率:±0.01°; 工作环境:温度:-40℃~+85℃;相对湿度:≤100%;大气压力:550hPa~1060hPa; 防护等级:IP65; 工作功耗:≤1W;待机功耗≤0.1W; 供电方式:太阳能+蓄电池,输入电压+12~24V; 电池使用寿命:≥3年,无外部充电时最多可连续供电30天以上; 重量:≈3kg;(不包含蓄电池) 适用对象:10KV~500KV输电线、通信铁塔、广告牌、塔吊、建筑物等

超图研究院-倾斜摄影建模技术原理

四问倾斜摄影建模技术 文/超图研究院 (导语)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以大范围、高精度、高清晰的方式全面感知复杂场景,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设备及专业的数据处理流程生成的数据成果直观反映地物的外观、位置、高度等属性,为真实效果和测绘级精度提供保证。同时有效提升模型的生产效率,采用人工建模方式一两年才能完成的一个中小城市建模工作,通过倾斜摄影建模方式只需要三至五个月时间即可完成,大大降低了三维模型数据采集的经济代价和时间代价。 什么是倾斜摄影? 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遥感领域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如图 1所示,目前常用的是五镜头相机),同时从垂直、倾斜等不同角度采集影像,获取地面物体更为完整准确的信息。垂直地面角度拍摄获取的影像称为正片(一组影像),镜头朝向与地面成一定夹角拍摄获取的影像称为斜片(四组影像)。 图 1 图 2一组影像获取示意图

图 3连续几组影像获取示意图 正拍影像倾斜影像 图 4 正拍影像与倾斜影像对比图 图 5 同一地物四个侧面倾斜影像 倾斜摄影建模技术有哪些工作流程? 1、倾斜影像采集 倾斜摄影技术不仅在摄影方式上区别于传统的垂直航空摄影,其后期数据处理及成果也大不相同。倾斜摄影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地物多个方位(尤其是侧面)的信息并可供用户多角度浏览,实时量测,三维浏览等获取多方面的信息。 1)倾斜摄影系统构成 倾斜摄影系统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飞行平台,小型飞机或者无人机;第二部分为人员,机组成员和专业航飞人员或者地面指挥人员(无人机),第三部分为仪器部分,传感器(多头相机、GPS定位装置获取曝光瞬间的三个线元素x,y,z)和姿态定位系统(记录

历史建筑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要求

附录E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要求 E.1低空倾斜航摄系统的要求 E. 1. 1倾斜航摄飞行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对航高不宜超过500米,最高不超过1,000米。 2 满载续航能力不宜小于0.5h。 3 应具备3级风力气象条件下安全飞行的能力。 4 巡航速度一般不超过100km/h。 任务载荷(包括相机和其稳定装置)不宜小于2kg。 E. 1. 2倾斜摄影相机的基本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相机镜头为定焦镜头,且对焦无穷远,各相机内方位元素可精确测定。 2 各相机的有效像素不低于2,000万,最高快门速度应不低于1/1000s。 3 各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刚性稳定。 4 相机存储器可容纳的影像数量不宜少于2,000张。 E. 1. 3倾斜摄影相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检定: 1 新购置的或上次检定已过有效期。 经过大修或主要部件进行拆卸更换后。 3 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产生剧烈震动以后。 4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按照现行行业规程《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T 8021的规定执行。 E. 1. 4低空倾斜数字航空摄影系统中搭载IMU/GNSS系统时,机载IMU/ GNSS 系统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GB/T 27919的有关规定。 E.2低空倾斜摄影计划与设计 E. 2. 1根据任务需要制定倾斜航摄计划,宜采用1:2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或影像图进行,或在三维模型系统中进行,航摄计划应明确任务范围、影像分辨率、航摄方法、技术参数、成果类型及精度、航摄期限等基本内容,并制定实施计划。 E. 2. 2航摄设计用基础地理数据应选择摄区最新的地形图、影像图或数字高程模型,设计用图比例尺与垂直影像地面分辨率关系应符合表E.2.2的规定。

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基坑变形监测点布设及报告2

2、监测点的布设 2.0.1基坑顶部竖向位移 监测点布设在基坑边坡顶部的,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 监测点布设在在围护墙上的,应沿围护墙的周边布置,围护墙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冠梁上。 2.0.2基坑顶部水平位移 监测点的布设同2.1 基坑顶部竖向位移,宜为共用点。 2.0.3坑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宜布置在基坑边坡、围护墙周边的中心处及代表性的部位,数量和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个监测孔。 2.0.4 地下水位 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被保护对象(如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周边或在两者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20~50m。相邻建(构)筑物、重要的地下管线或管线密集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如有止水帷幕,宜布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2m处。 2.0.5 锚(杆)索拉力 锚(杆)索的拉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跨中部位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宜布置监测点。每层锚杆的拉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3根。每层监测点在竖向上的位置宜保持一致。每根杆体上的测试点应设置在锚头附近位置。 2.0.6支护桩桩身内力

支护桩桩身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数量和横向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处监测点。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较大处,监测点间距宜为3~5m。 2.0.7支撑内力 支撑内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杆件上; 2、每道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各道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宜在竖向保持一致; 3、钢支撑的监测截面根据测试仪器宜布置在支撑长度的1/3部位或支撑的端头。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布置在支撑长度的1/3部位; 4、每个监测点截面内传感器的设置数量及布置应满足不同传感器测试要求。 2.0.8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土质条件变化较大或有代表性的部位; 2、平面布置上基坑每边不宜少于2个测点。在竖向布置上,测点间距宜为2~5m,测点下部宜密; 3、当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1个测点,且布置在各层土的中部; 4、土压力盒应紧贴围护墙布置,宜预设在围护墙的迎土面一侧。 2.0.9土体分层竖向位移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孔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并形成监测剖面。同一监测孔的测点宜沿竖向布置在各层土内,数量与深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在厚度较大的土层中应适当加密。 2.0.10立柱竖向位移 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施工栈桥下、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 5.1 一般规定 5.1.1 各类沉降观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进行设计而确定。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 5.1.2 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保存、稳固和美观。 5.1.3 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5.1.4 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符合本规程9.1节的规定。每一周期观测完后,可提供周期或阶段性成果。整个工程结束后,应提供综合性成果资料。 5.1.5 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 5.5 建筑物沉降观测 5.5.1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5.5.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 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 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 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 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 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置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 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5.5.3 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形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本规程附录D规定执行。当应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志的型式及其埋设,应根据采用的静力水准仪的型号、结构、读数方式以及现场条件确定。标志的规格尺寸设计,应符合仪器安置的要求。 5.5.4 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按本规程第3.0.4条的规定确定。未包括在水准线路上的观测点,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