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3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3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f9442fb376baf1ffd4fad19.png)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主要由各种传感器、电控单元、分电器、 点火线圈等组成,如图3.1所示。
1.传感器 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发动机运行工况。主要的传感器有:发动
机转速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空气 流量传感器(或进气压力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进气 温度传感器、爆震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
(1)点火系统应能迅速及时地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 高电压。火花塞电极之间产生火花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影 响击穿电压的因素有:火花塞电极间隙,气缸内混合气的压力 与温度,电极的温度与极性,发动机工作情况等。
下一页 返回
3.1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控 制原理
发动机起动时击穿火花塞气隙需要19 kV的高电压,汽车行驶 时,发动机在满载低速时击穿火花塞气隙需要8-10 kV的高电 压,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点火电压一般为15 kV以上。为保证点 火可靠,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通常点火装置设计的能 力为30 kV。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控 制原理
4.电源 电源由蓄电池和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低压直流电,电压一般
为12 V。 5.点火开关 点火开关控制点火系初级电路的通断,同时也控制充电系的
励磁电路、起动电路及由点火开关控制的所有用电设备。 6.点火线圈(又称升压变压器) 点火线圈将12 V低压电升变成20 kV左右的高压电。分电器分
在某些发动机中,按燃油辛烷值不同,在存储器中存放着两 张基本点火提前角的数据表格。驾驶员可根据使用燃油辛烷 值的不同,通过燃油选择开关或插头进行选择。
具有爆震控制功能的电控点火系统中,ECU中还存有专用于 爆震控制点火时间的数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a9facf8700abb68a982fba7.png)
2、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点火过早,功率下降,易爆震。 点火过早,功率下降,易爆震。 点火过迟,功率、热效率降低。 点火过迟,功率、热效率降低。
一、点火时刻的控制
点火提前角的概念 ①点火 ②开始燃烧(火焰开始传播) ③最大燃烧压力 ④燃烧结束
一、点火时刻的控制
爆震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 功用: 功用:
把发动机缸内发生爆震时引起的缸体振动转 换为电信号。该信号输入ECU ECU后用于控制点火提 换为电信号。该信号输入ECU后用于控制点火提 前角。 前角。
压电式爆震传感器: 压电式爆震传感器:
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
某些晶体(如石英、压电陶瓷等) 某些晶体(如石英、压电陶瓷等)受到压力 或机械振动之后产生电荷的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或机械振动之后产生电荷的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当晶体受到外力作用时, 当晶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在晶体的某两个表 面上就会产生电荷(输出电压); 面上就会产生电荷(输出电压); 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状态。 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状态。
4、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初始点火提前角: (1)初始点火提前角:
固定点火提前角,其值大小取决于发动机型式, 固定点火提前角,其值大小取决于发动机型式, 并由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初始位置决定, 并由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初始位置决定,一般为上止点 前60~120。
4、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基本点火提前角: (2)基本点火提前角:
初级断开电流 还受蓄电池电压 的影响。
2、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 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
ECU首先根据电源电压的高低 , ECU 首先根据电源电压的高低, 在存储器存储的导通时间脉 首先根据电源电压的高低 谱图中查询选择导通时间,然后根据发动机转速确定导通角( 谱图中查询选择导通时间,然后根据发动机转速确定导通角( 闭 合角)的大小。 合角)的大小。
第七章(3)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七章(3)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7287fb9f121dd36a32d8216.png)
返回
5.起动后基本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发动机起动后怠速运转时,ECU根据节气门
位置传感器信号(IDL信号)、发动机转速传 感器信号(Ne信号)和空调开关信号(A/ C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起动后在除怠速以外的工况下运转时, 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单位转数的 进气量或基本喷油量)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由于现代车采用了高能点火线圈,改善点火性能。 为了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圈,在部分电控点 火系统的点火控制电路中增加了恒流控制电路。 恒流的基本方法是:在点火器功率晶体管的输出 回路中增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用电流在该电阻上形 成的电压降反馈控制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只要这种反 馈为负反馈,就可使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稳定,从而 实现恒流控制。
1、爆燃传感器 2、ECU 3、其他传感器 4、点火器和点火线圈 5、分电器 6、火花塞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3 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维修
一、点火器 二、点火线圈 三、分电器 四、爆燃传感器
五、点火控制电路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一、点火器
功能:根据ECU的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1.独立点火方式 特点是每缸一 个点火线圈,即点 火线圈的数量与气 缸数相等。
1、点火线圈 2、火花塞 3、点火器 4、ECU 5、各种传感器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2.同时点火方式
特点:点火 线圈的数等于气 缸数的一半。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四章汽油机电子控制点火系统课件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四章汽油机电子控制点火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c49c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5.png)
爆燃传感器
爆燃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是否发生爆 燃以及爆燃的强度,以便控制点火提前
角,防止爆燃的发生。
爆燃传感器通常采用压电陶瓷或光纤传 感技术,能够检测发动机缸体的振动或 压力变化,当检测到爆燃发生时,传感
器输出信号给ECU。
ECU根据爆燃传感器的信号和其他传感 器信号调整点火提前角,以减小或消除
曲轴位置传感器通常采用霍尔效应或磁电式设计,能够输出脉冲信号, 通过检测这些信号的相位和频率,可以确定发动机的转速和曲轴位置。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被送入发动机控制单元(ECU),ECU根据这些 信号和其他传感器信号计算出最佳点火时刻,并控制点火线圈的通电时 间,以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03 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常见故障类型
发动机无法启动
点火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 ,可能是由于点火线圈、火花塞或高压
线的问题。
发动机运转不平稳
点火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发动机运转不 平稳,表现为加速时顿挫或怠速不稳
。
发动机启动困难
点火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发动机启动困 难,表现为启动时间长或启动后立即 熄火。
观察发动机运转情况
观察发动机运转时是否有异常声音、振动或 排气管冒黑烟等现象。
维修步骤与注意事项
更换损坏的点火线圈和火花塞
如果点火线圈或火花塞损坏,需要更换。在更换时应注意选用适合的 型号,并遵循操作说明。
检查和更换高压线
如果高压线损坏或接触不良,需要更换。在更换时应注意选用适合的 型号,并确保接触良好。
爆燃,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点火提前角控制
点火提前角是点火时刻与上止点之间的夹角,是影响发动 机性能的重要参数。
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等 参数计算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并控制点火线圈的通电时间 ,以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PPT课件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5981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3.png)
电控点火系统的定义
总结词
电控点火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子控制技术来精确控制汽油机点 火时间的系统。
详细描述
电控点火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接收发动机转速、进 气压力、冷却液温度等传感器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计算出最 佳点火时间,然后通过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来点燃火花塞,从 而点燃可燃混合气。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
ECU(电子控制单元)
是电控点火系统的核心,接收来自传 感器的信号,计算点火时刻和点火线 圈通电时间。
存储器
输入/输出接口
接收和发送控制信号,驱动执行器工 作。
存储控制程序、发动机参数、故障诊 断等信息。
点火器
01
02
03
点火线圈
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 为火花塞提供足够的点火 能量。
火花塞
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点火线圈的激活
根据点火时机的计算结果,激活相应 的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的通断控制
通过控制点火线圈的通断时间,实现 点火能量的控制。
点火能量的控制
点火能量的计算
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和点火时机的要求,计算所需的点火能量。
点火能量的调节
通过调节点火线圈的通电时间和电流强度,实现点火能量的精确调节,确保发动机的稳定运行。
06 电控点火系统的应用实例
在汽油车中的应用
提高点火精度
电控点火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点火 时间,提高汽油机的燃烧效率, 从而提升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降低排放
通过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电控点火 系统可以减少不完全燃烧和爆燃的 发生,从而降低废气排放,有利于 环境保护。
适应不同工况
电控点火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工 况自动调整点火时间,使发动机在 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 态。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71308966bec0975f465e250.png)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法,一般采用以下两种:
1) 原始点火提前角加基本点火提前角加修 正点火提前角控制法(丰田)
③启动时
当水温在0℃以上启动时,其点火提前角均为16°;而 在0℃以下启动时,还要适当增加点火提前角。
汽车电子技术
二、通电时间控制
1.通电时间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2.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汽车电子技术
1.通电时间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在发动机工作时,必须保证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 有足够的通电时间。但如果通电时间过长,点火线圈
号),以控制点火器中晶体管的导通时间。
汽车电子技术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由于现代车采用了高能点火线圈,改善点火性能。 为了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圈,在部分电控点 火系统的点火控制电路中增加了恒流控制电路。 恒流的基本方法是:在点火器功率晶体管的输出 回路中增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用电流在该电阻上形 成的电压降反馈控制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只要这种反 馈为负反馈,就可使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稳定,从而 实现恒流控制。
汽车电子技术
6.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不同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对点火提前角的修正项目 和修正方法也不同。修正方法有修正系数法和修正点火提 前角法两种 。 主要修正项目有:
(1)水温修正; (2)怠速稳定修正; (3)空燃比反馈修正。
汽车电子技术
(1)水温修正 水温修正又可分为暖机修正 和过热修正。 发动机冷车起动后的暖机过 程中,随冷却水温的提高,混 合气的燃烧速度加快,燃烧过 程所占的曲轴转角减小,点火 提前角也应适当减小,如右图 所示。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课件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08054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5.png)
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燃油 经济性,多点燃油喷射技术的研究 和应用将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点火系统的发展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提高发动机功率和扭矩
点火系统的改进能够更好地控制燃油的燃烧过程,从而提高发动 机的功率和扭矩。
降低油耗
通过优化点火参数,可以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提高燃油经济性 。
02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 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
信号采集单元
负责采集发动机的运转参数,如转速、气缸 压力等。
点火执行器
根据ECU的指令,控制点火线圈的通电和断 电,产生高压电火花。
电子控制单元(ECU)
根据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最佳点火 时刻。
点火线圈
将普通电压转换成高电压,为火花塞提供足 够的能量。
注意事项一
维修时应断开点火开 关,避免意外启动发 动机造成伤害。
注意事项二
在更换部件时,应选 用原厂或符合规格的 部件,确保维修质量 。
维修步骤一
检查点火线圈、火花 塞和高压线等部件的 外观和连接是否正常 ,如有异常进行更换 或修复。
维修步骤二
使用诊断工具清除故 障码,进行路试,观 察点火系统的工作状 态是否正常。
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信号采集
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将信号传输给 ECU。
点火控制
ECU向点火执行器发送指令,控制点火线圈的通 电和断电。
计算最佳点火时刻
ECU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出最佳的点火时刻 。
点火过程
当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接通电源时,电流在铁芯 中产生磁场,将电能转换为磁能。当断开电源时 ,磁场迅速消失,产生高电压(约2000030000V),通过火花塞放电,点燃混合气。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课件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bd86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2.png)
故障分类与原因分析
01
原因分析
02
03
04
环境因素பைடு நூலகம்如温度、湿度、灰 尘等对电气元件和电路的性能
产生影响,导致故障。
使用因素:如驾驶习惯、燃油 品质、机油品质等对发动机的 工作状态产生影响,导致故障
。
维修因素:如维修不当、使用 不兼容零件等,导致故障。
功率晶体管
作为执行器,控制点火线 圈的通电和断电,产生高 压电。
点火线圈
将低压电转化为高压电, 用于点燃混合气。
连接线路与部件
01
02
信号线
连接传感器和控制器,传输信 号。
电源线
为控制器和执行器提供电能。
03
屏蔽线
防止电磁干扰。
04
插接器
保证各部件之间的可靠连接。
CHAPTER 03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软件设 计
应用领域与发展方向
汽车工业
应用于汽车工业中,提高汽车的 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航空航天
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提高航空 器的安全性和效率。
军事领域
应用于军事领域,提高武器系统 的精准度和威力。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思考
技术创新
继续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提高点火系统的性能和 可靠性。
政策支持
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 新和应用。
评价方法
通过实验测试,采集数据,分析 各项指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确定最优的点火提前角和点火线 圈电流。
优化策略与方法
优化策略
根据实验结果,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以点 火提前角、点火线圈电流、火花塞跳火能量 等为优化变量,以发动机输出功率、燃油消 耗量、排放性能等为约束条件,进行优化。
电控发动机 第七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电控发动机 第七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9bea94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e.png)
电控发动机第七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第七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一、引言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是内燃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对点火时机进行精确控制,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
本章将详细介绍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及其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二、点火系统的作用点火系统是将点火能量传递给汽油燃料,使其点燃并释放能量的装置。
其主要作用如下:1:提供初始能量:点火系统通过点火,提供了启动发动机所需的初始能量。
2:控制点火时机:点火系统通过控制点火时机,使燃烧能够在最佳时机进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3:防止爆震:点火系统通过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顺序,防止燃烧出现爆震现象,保护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的安全。
三、点火系统的组成部分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1:点火线圈:点火线圈是点火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将低电压的电能转换成高电压的点火能量,用于点燃燃料。
2:火花塞:火花塞是点火系统的关键部件,负责将点火能量传递给燃料,点燃燃料进行燃烧。
3:点火开关:点火开关用于控制点火系统的开关,启动和关闭发动机。
4:电子控制单元(ECU):ECU是点火系统的大脑,负责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的大小,根据传感器信号进行计算和控制。
5: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如转速、冷却液温度、进气量等,向ECU提供相关的参数信号,以便ECU进行计算和控制。
四、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点火时机控制:ECU通过接收传感器信号,计算出当前的工作状态,然后根据预设的点火时机曲线,确定点火时机的控制信号。
2:点火能量控制:根据发动机工况和负荷情况,ECU计算出点火能量的大小,通过调节点火线圈的工作电压,控制点火能量的大小。
3:点火顺序控制:根据发动机的气缸序列,ECU确定点火顺序,依次点火各个气缸的燃烧室,保证正常的燃烧顺序。
4:点火故障检测:ECU通过监测点火线圈的工作情况和火花塞的工作状态,检测点火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故障,则进行故障诊断和报警。
《汽车发动机检修》学习任务七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
![《汽车发动机检修》学习任务七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https://img.taocdn.com/s3/m/355698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6.png)
学习任务七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目录一、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概述二、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主要部件检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诊断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高压无火故障,并分析故障原因;•能确定合适的诊断程序。
能力目标•会运用检测和诊断设备获取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数据信息,判断高压无火故障;•能够参阅维修手册,制订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高压无火故障的维修作业。
某辆行驶里程为5万千米的轿车,起动机正常运转,发动机无法起动,检查发动机无高压火。
请你完成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检修。
知识准备情境引入要解决故障必须掌握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知识。
一、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概述1.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注意事项(1)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转时,不要用手触摸点火线圈和高压导线等,以免被高压电电击。
(2)在高压试火时,应用绝缘橡胶夹夹住高压线,不要直接用手接触高压导线,否则易造成电击。
(3)用逐缸断火法来检验各缸的工作情况时,应先将断火缸高压线端搭铁,即用短路法而不是用开路法断火,否则会产生次级高电压而烧坏电路。
(4)点火正时对发动机工作正常与否影响很大,因此,发动机工作不良或发动机拆修后,不要忽视对点火正时的检查。
(5)当采用蓄电池模拟点火信号检查电子点火器时,测量动作要快,蓄电池连接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要超过5s。
(6)拆卸或安装的电路部件之前,应先关闭点火开关或拆下蓄电池的负极塔铁线。
(7)在车上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先拆去蓄电池的搭铁线和电子控单元的连接器。
(8)使用快速充电设备对蓄电池充电时,必须从汽车上拆下蓄电池上的“+”“-”接线柱电缆。
(9)清洗发动机时,必须关闭点火开关。
2.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故障特征(1)点火系统高压无火故障特征①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机能带动发动机曲轴运转,点火系统无高压火。
②低压电路故障原因a.曲轴位置传感器连接电路断路或短路;b.曲轴位置传感器工作性能不良;c.点火控制模块性能失效或连接线束松脱、断路或短路;d.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断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https://img.taocdn.com/s3/m/ce91617a1711cc7931b7168f.png)
汽油机点火系统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图 1-蓄电池 2-点火开关 3-点火线圈 4-电子点火器 5-点火信号发生器 6-分电器 7-火花塞
汽油机点火系统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组成 1-分火头与触发叶轮 2-霍尔元件 3-永久磁铁
汽油机点火系统
电磁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电磁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电磁式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图 1-火花塞 2-点火信号发生器 3-点火线圈 4-点火开关 5-蓄电池 6-电子点火器 7-分电器总成
汽油机点火系统
电磁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电磁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a)结构 b)工作原理 c)点火信号波形 1-感应线圈 2-永久磁铁 3-转子 4-铁心
汽油机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
汽油机点火系统 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功能和工作原理与传统点火系统基本相同,只是控制 功能和工作原理与传统点火系统基本相同, 点火提前角的元件用电子点火器取代了断电器, 点火提前角的元件用电子点火器取代了断电器,它利 用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来控制点火线圈一次绕阻回路 的通断, 的通断,而晶体管的导通与截止则用点火信号发生器 产生的信号来控制。 产生的信号来控制。 普通电子点火系统仍保留了机械离心式和真空式点火 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 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 电感储能式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电感储能式普通电子点火系统,按点火信号发生器的 结构原理不同,又分为电磁式、 结构原理不同,又分为电磁式、霍尔式和光电式三种 类型。 类型。
1-点火信号发生器 2-电子点火器 3-点火开关 4-点火线圈 5-火花塞
汽油机点火系统
二、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2.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
摩托车电控汽油机点火系统干扰和抑制
![摩托车电控汽油机点火系统干扰和抑制](https://img.taocdn.com/s3/m/a755fb6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b.png)
环保法规对点火系统性能的要求结论
低碳排放
环保法规对摩托车的尾气排放要求越来 越严格。点火系统的优化是降低排放的 关键措施之一。通过精确控制点火时机 和能量,可以减少不完全燃烧和排放的 有害物质。
VS
燃油经济性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提 高摩托车的燃油经济性成为迫切需求。点 火系统的智能控制和精确调节可以实现燃 油的高效利用,降低油耗,符合环保法规 的要求。
天线效应:摩托车本身的金属结构可能充当天线,接收并放大外部电磁 辐射。这种天线效应可能增加干扰的强度,进一步影响点火系统的性能
。
为了抑制这些干扰,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电磁屏蔽、滤波、接地处 理等,以确保摩托车电控汽油机点火系统的正常工作。
抑制干扰的技术与
03
方法
屏蔽技术
原理
采用导电或导磁材料制成的屏 蔽体,将干扰源产生的电磁场 限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从而
点火系统在摩托车中的重要性
01
02
03
性能表现
良好的点火系统能够确保 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 稳定点燃混合气,提高发 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扭矩。
燃油经济性
准确的点火时机能够提高 燃油经济性,减少不必要 的燃油消耗。
排放控制
正确的点火能够降低有害 排放物的生成,有利于环 保。
常见问题与挑战
点火时机不准确:由于传感器故障或 控制策略问题,可能导致点火时机不 准确,影响发动机性能。
THANKS.
未来趋势与展望
05
新技术对点火系统干扰的抑制
高压共轨技术
通过高压共轨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点火时间和点火能量,减少点火系统受到的干扰。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燃烧 效率,降低排放,并增加发动机的稳定性。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课题课件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课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a09e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1.png)
放。
广泛应用
适用于各种汽油机车型,具有广泛 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市场需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车 的发展,对高效、环保的点火系统 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分析》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VS
讨论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深入探讨汽油机电控 点火系统的优缺点,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 案和建议。
06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优化设计及展望
系统优化方案及实现
01
02
03
优化传感器
采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 的传感器,提高点火系统 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改进控制算法
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 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实现点火时刻的精确控制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的现状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
研究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优化 方案,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燃油经 济性。
意义
为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设计和 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控制策略 、点火时刻优化、火花塞设计等方面 的内容。
方法
集成化设计
将点火系统与其他系统集 成,实现整体优化。
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智能化控制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等技术,实现点火系统的 智能化控制。
新能源应用
结合新能源技术,开发适 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点火系 统。
安全性设计
加强点火系统的安全性设 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 稳定性。
研究成果及应用前景
高效点火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课件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6716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9.png)
点火线圈控制策略
选择合适的线圈
根据发动机型号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点火线圈。
控制线圈的通电时间
根据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发出的指令,控制点火线圈的通电时 间,以产生足够的电压,触发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防止线圈过热
通过控制线圈的通电时间和电流大小,防止线圈过热,保证其可靠 运行。
火花塞控制策略
1 2 3
按高压电分配方式分类
分为直接点燃式和间接点燃式。直接点燃式是指高压电直接 加在火花塞上点燃混合气;间接点燃式是指高压电加在分电 器上,通过分电器分配给各缸火花塞,点燃混合气。
02
汽油机控点火系的主要件
传感器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检测凸轮轴的转速和位置,为 ECU提供气缸识别和点火正时 信息。
温度传感器
检测发动机温度,为ECU提供 发动机温度信息。
曲轴位置传感器
检测曲轴的转速和位置,为 ECU提供发动机转速和活塞位 置信息。
空气流量传感器
检测进气歧管的空气流量,为 ECU提供空气流量信息。
爆震传感器
检测发动机爆震情况,为ECU 提供发动机爆震信息。
控制器
• 汽油机ECU:根据各传感器输入信号和预设程序,控制喷油器、点火线圈等执行器的动作,实现汽油机的控制和管理。
电子控制单元(ECU)
根据采集的信号,计算并发出控制指 令,控制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的工作。
点火线圈
将低压电转化为高压电,为火花塞提 供点火能量。
火花塞
在高压电的作用下产生电火花,点燃 混合气,产生动力。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ECU根据发动机转速、车速、进气量等信号,计算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和初级线圈通 电时间,并控制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通电或断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爆震控制 利用爆震传感器检测是否发 生爆震,有爆震则推迟点火 时刻,无爆震则提前点火时 刻,使点火时刻在任何工况 都保持最佳值,从而实现点 火时刻闭环控制。 2.爆震控制方法 在爆震判定期内,检测到爆 震就推迟点火提前角,直至 爆震停止,又以一定角度递 增提前角,直至再次爆震。
三、爆震控制
爆燃的危害 会导致冷却液过热,功率下降油耗上升。
(3)修正点火提前角 1)暖机修正 怠速,随着冷却液温度的升 高,逐渐减小点火提前角。
2)怠速稳定修正 怠速,当发动机负载变化, 引起发动机转速的波动, ECU根据实际转速与目标转 速的差值修正点火提前角, 以稳定怠速。
3)空燃比反馈修正 ECU根据氧传感器的信号修 正喷油量,当喷油量减少而 导致混合气变稀时,应适当 地增加点火提前角;反之则 减小点火提前角。
控制方法 推迟点火提前角,利用爆震传感器中的压 电晶体的压力效应。
爆燃的控制原理
闭环控制所用的反馈信息可以是发动机的爆震信号、 转速信号或气缸的压力信号等。最常见的是利用发动机 的爆震信号作为反馈信息,用来控制大负荷等工况下的 点火提前角; 爆震传感器将发动机的爆震状况反馈给ECU,一旦爆 震程度超过规定的标准,ECU立即发出点火系统推迟点 火;当爆震程度低于规定的标准时,ECU又会将点火时 刻提前,循环调节点火时刻的结果,使发动机始终处于 临界爆震的工作状态。
图 转速对点火提前角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响
(2)发动机负荷的影响 最佳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负 荷增大而减小。 在普通点火系统中,用真空 提前调节器调整点火提前角, 只能按简单的线性规律调节, 调节曲线与理想曲线相差较 大。 采用电子控制点火系统时, 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 前角更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 前角。
图 负荷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1)怠速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
怠速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是根据发动机的怠速转速及空调
是否工作而控制的。 当空调不工作时,怠速基本点火提前角定为4°;当空调
工作时,随发动机怠速转速的提高,点火提前角增大为
8°。 再考虑到初始点火提前角,两种工况所对应的实际点火提 前角分别为14°和18°。
2)正常运行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 正常运行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是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怠速触 点打开时所对应的基本点火提前角。 当发动机正常工作 时,发动机工作稳 定,气缸燃烧充分, 此时的基本点火提 前角是根据转速和 负荷的信息,通过 查找储存在MAP图 中的值来确定的。
二、通电时间控制
通电时间控制又称闭合角控制。
在发动机工作时,必须保证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有 足够的通电时间。但如果通电时间过长,点火线圈又会 发热并增大电能消耗。要兼顾上述两方面的要求,就必 须对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进行控制。
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
在ECU中存储有 闭合角控制模型, 闭合角随发动机 转速的增大和蓄 电池电压的减小 而增大,保证初 级线圈导通时间 不变。
(5)点火时刻对发动机爆燃的影响 点火过早,由于上止点附近的压力升高率增加,使末端混 合气处的压缩压力上升,增加了爆燃的可能性。相反,推 迟点火,可以避免爆燃的产生。因此,在现代发动机中, 都设有通过调节点火时刻来消除爆燃的爆燃控制系统。
3、点火提前角控制的基本方法
3.1 起动时的点火提前角控制
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由于现代车采用了高能点火线圈,改善点火性能。 为了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圈,在部分电控点火 系统的点火控制电路中增加了恒流控制电路。 恒流的基本方法是:在点火器功率晶体管的输出回 路中增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用电流在该电阻上形成的 电压降反馈控制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只要这种反馈为负 反馈,就可使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稳定,从而实现恒流 控制。
(3)空燃比的影响 当空燃比A/F在11.7左 右时,所需的最佳点火 提前角最小,因为此时 燃烧速度最快。
图 空然比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4)点火时刻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 推迟点火时刻,增高了排气温度,促进了HC和CO的氧化, 降低了HC。 点火时刻对CO的排放浓度影响不太大,但过分推迟点火, 会因CO没有时间完全氧化,引起CO排放浓度增大。 推迟点火,发动机的最高温度降低,NOX的排放量随之 减少。 但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由此看来,通过改变点火时刻来降低有害排放物,必然要 牺牲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3-1 电控点火系统的控制原理 一、点火提前角控制 二、闭合角控制 三、爆震控制
一、点火提前角控制
发动机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1.提供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高电压 2.提供足够的火花能量与持续时间 3.提供适时的点火时刻 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比较大,要求点火系 能提供最佳点火时刻。而发动机的最佳点火时刻应从发 动机功率、燃油消耗、燃烧是否粗暴以及排气净化等方 面综合考虑。
起动时,转速较低,工况不稳定,将点火提前角固定
为一个设定值。当发动机转速达到某一转速(如 400r/min)时,转入其他控制方式。
3.2 起动后的点火提前角控制 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
点火提前角
(1)初始点火提前角 初始点火提前角是原始设定的,又称固定点火提前角。初 始点火提前角一般为上止点前5°~10° 。 (2)基本点火提前角 基本点火提前角是电脑根据主要因素确定的点火提前角。 1)怠速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 2)正常运行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
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点火提前角是从 火花塞发出电火 花,到该缸活塞 运行至压缩上止 点时曲轴转过的 角度。
2、最佳点火提前角确定依据
(1)发动机转速的影响 最佳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转 速升高而加大。 在普通点火系统中,用机械 离心调节器控制点火提前角, 只能分段按线性规律调节点 火提前角,所以调节曲线与 理想曲线相差较大。 采用电子控制点火系统时, 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 前角更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 前角。
若用发生爆震的循环次数与实际工作循环的次数之比值 (爆震率)来衡量爆震强度,可以定量地把爆震分为四 个等级: 爆震率在5%以下时为微爆震 5%~10%为轻爆震 10%~25%为中爆震 25%以上为重爆震。 当发动机出现1%~5%的轻微爆震时,其动力性、经 济性接近最佳值。闭环控制方式即按轻微爆震来确定最 佳点火提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