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组织管理中常见的五大问题

一、战略方向不明,组织机构缺乏前瞻性
组织结构设计应以支持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的有效实施,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培养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企业战略是企业阶段性工作的目标,也是阶段性凝聚企业力量、调整企业内外关系的基准和原则,还是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依据。但中小企业有明确战略的却不多,有的企业仅有大概的方向或年度经营计划,很多企业只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明确的战略,其组织机构往往是根据企业的现有业务特点或现有人员能力来定。这样设计的组织机构缺乏战略前瞻性,往往随着企业业务变化年年都要调整,有的甚至一年要调整多次,组织机构的调整势必造成部门组阁和人员调整频繁,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效率。由于战略不明晰,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时对外部变化缺少预期和必要的准备,当外部环境变化时,企业只能疲于应对。
二、管理层级多,管理角色错位
企业的管理层级与企业的规模、管控模式和行业特点相关,通常管理层级越多,其管控难度就越大,响应反馈的时间就越长。但有的企业由于历史原因,或管本位思想,也有的是为了对外联系方便,在企业设了各级副总、经理和助理等。
管理层级多,管理人员就相对增加,管理者又不能没有事做,只能是副总做总监的工作,总监做部门经理的工作,造成管理角色错位,对公司来说也是“大材小用”,人才资源的浪费。
由于高层管理者参与细节性的事务很多,基层员工和中层管理者也就不积极,所有事情往上集中,有的高层就会误认为“下面的人能力有限,无培养价值”,造成企业“内部有才不用却外部高薪求贤,空降因无空间施展能力又流失”的恶性循环。
造成管理角色错位的根源往往是企业的职位通道单一,只有行政序列一个通道,而企业又要提拔新人,只能设置更多的行政级别。企业只有设置多通道的职位序列,建立任职资格机制,让不同职位的人根据能力特点在不同序列发展,才能达到提升管理效率的目的。否则单独采取取消某一级别的方法,既会造成人员调整的内部混乱,也会造成人才的流失。
三、职责不清,出现职能重叠和空白
职责不清是组织诊断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市场部和销售部在对外宣传上有重叠,生产型企业的采购部和设备部在专业设备采购询价比价上有重叠,以及人力资源部和办公室在员工办公秩序管理上有重叠等。除了职能重叠外,职能空白也很常见,中小企业经常在战略规划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