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论文
药学毕业论文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探讨

药学毕业论文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探讨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工具,但由于滥用和不恰当使用,导致了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
因此,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进行探讨,是药学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抗菌药物的分类、临床合理应用的原则、耐药性的机制和防控措施。
首先,抗菌药物可以分为抗菌素和抗生素两大类。
抗菌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而抗生素则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狭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可以同时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效果较好,但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与传播;狭谱抗生素则只对其中一种或几种细菌有效,选择性更强,但对多重感染可能无效。
了解抗菌药物的分类,对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在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应根据感染部位和致病菌的敏感性进行药物的选择。
其次,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免疫状态,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与用药途径。
此外,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药物疗效和患者的临床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恰当使用,导致了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
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机制非常复杂,包括突变、基因转移和获得性耐药基因等。
为了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与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医生和药师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能力。
其次,加强药物使用监管,限制抗生素的滥用与过度使用。
此外,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大众的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意识。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至关重要。
药学毕业论文可以从抗菌药物的分类、临床合理应用的原则、耐药性的机制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最后,希望通过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探讨,能够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与传播,从而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法论文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探讨【摘要】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大量耐药菌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重视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刻不容缓,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也就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抗菌药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关键词】抗菌药;合理应用;管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58-02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有效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了解和掌握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对抗菌药物的供应管理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现针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便督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 抗菌药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1 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抗菌药物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来确定,尤其是住院患者,一般病情较重,为求疗效好,应在开始实施抗菌治疗前预先留取相应标本,及时送往细菌培养室进行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再选用抗生素。
然而,目前国内抗菌药物的选择多根据临床经验,细菌培养送检率很低仅为16.24%。
1.2 用药方法、剂量不当临床治疗中,对于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次数和给药途径不尽合理,特别是门诊患者在治疗时,为了静脉给药方便。
一般是每日给药一次,而难以维持较为稳态的血药浓度影响疗效。
还有给药途径不当影响疗效,如庆大霉素口服给药时,不能用于治疗肠道以外的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此外,用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且易产生耐药,剂量过大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过量应用青霉素时,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的毒性作用外,还可导致电解质平衡失调。
1.3 联合用药搭配不当联合用药、合理搭配,可增强抗生素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但如果多药并用,配伍不当,则可增加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例如头孢哌酮与阿奇霉素长期联合使用。
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引言: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抗菌药物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对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
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不合理用药现象也日益突出,不仅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确保其合理、安全、有效地应用,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任务。
一、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重要性1. 减少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细菌长期暴露于抗菌药物环境中,会通过基因突变等方式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逐渐失去作用。
一旦细菌耐药性广泛传播,将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甚至可能导致无药可用的局面。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严格控制用药指征和剂量,可以有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
2.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抗菌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的同时,也可能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通过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3. 提高医疗质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准确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合理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能够有效控制感染,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同时,规范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也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1. 医生用药不规范部分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把握不准确,存在过度使用、滥用的现象。
有些医生仅凭经验用药,未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导致用药针对性不强。
此外,部分医生在联合用药时缺乏合理性,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2. 患者自行用药一些患者缺乏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在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时,自行购买抗菌药物服用。
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延误病情,还会导致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药学毕业论文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探讨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探讨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以下是整理推荐的一篇探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应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优化抗菌治疗”既能有效的治疗感染性疾病,又能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抗菌药的滥用易导致细菌耐药,使医院难治性感染增多,导致皮肤黏膜和重要器官的损伤、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加二重感染机会等,要按原则选用抗菌药,避免滥用。
因此,做到抗菌药的合理使用,尽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产生耐药性和二重感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耐药性;抗菌药;副作用一、合理选用抗菌药物1.所选药物的抗菌谱应对感染的微生物有效(最好是首选)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肺炎球菌致肺炎,草绿色链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它们对青霉素仍敏感,所以宜首选青霉素。
大环内酯类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但不宜用于严重感染,红霉素对G-菌无效,但对支原体肺炎有效。
链球菌感染不宜用庆大霉素,因氨基糖苷类属静止期杀菌药,只对需氧G-杆菌作用较好,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志贺菌属等,其特点是对厌氧菌无效,对链球菌、肺炎球菌作用较差。
哌拉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全身感染。
对青霉素耐药时,应首选苯唑西林。
院外呼吸道感染应选氨卞西林为宜,但氨卞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头孢曲松、头孢派酮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活性强,尤其是对肾脏基本无毒,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但对金葡菌的作用不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氯霉素是控制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对流感杆菌引起的脑膜炎有效。
万古霉素是治疗抗菌药相关性伪膜性肠炎的首选药,也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亚胺培南或头孢曲松是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首选方案。
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炎的细菌感染有独特的疗效。
2.注意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过程透过血脑屏障好的药物可用中枢感染,治疗各种脑膜炎时,可选易进入脑脊液的抗菌药如头孢噻肟,氯霉素、氨卞西林、磺胺等。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案论文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案【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400-02【摘要】本文论述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阐述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结合我国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指导原则和管理办法,提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案,以期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方案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目前,抗菌药物滥用在我国非常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抗菌药在国外的临床使用率不超过30%,而在国内三级医院保守估计要达到60%-70%,二级医院甚至超过80%。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也显示,我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7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2公众安全用药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近四成居民表示家中常备抗生素类药品,23.9%的居民感冒后选择使用抗生素,仅40.1%的居民会在服药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以抗生素为主的抗菌药物滥用问题依然非常严重[1]。
抗菌药物使用混乱导致细菌耐药性强势崛起,而抗菌药物研发速度滞后,耐药菌感染可能面临无有效药物可用的境况,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细菌耐药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扭转滥用抗菌素的现状,世卫组织今年推出了6项政策一揽子计划,包括与社会多方合作并制定国家计划、加强监测和实验室能力、确保有质量保证的基本药物的连续可及、减少抗菌素在食用动物中的使用、强化感染预防与控制、支持创新和研发新工具等。
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我国政府和各级卫生机构管理措施逐年升级,2011年4月卫生部发布了《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随后又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但抗菌药物滥用与细菌耐药性泛滥防不胜防,日趋恶化。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规范化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规范化管理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但过度或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加重临床治疗难度。
因此,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
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对靶菌谱的覆盖范围可分为不同类别,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感染菌种和药物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病原体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等综合因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应用抗菌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频率等,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此外,对于存在过敏史或药物不耐受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相应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规范管理为了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各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包括建立抗菌药物专家组、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加强药物监测和审查等措施,以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同时,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和应用水平。
结语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不当使用会导致诸多问题。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论文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效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方法本院从2010年起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随机抽查本院2009年度和2010年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1022张,对两年度抗菌药物处方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2009年度调查的1022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234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为22.90%;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后,2010年度调查的1022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56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为5.48%。
2010年度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较2009年度显著降低,(χ2=34.15,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本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细菌感染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感染中所占比例最高,所以抗菌药物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临床药物种类,抗菌药物在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1]。
其不合理应用导致的诸多不良后果已经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
为探讨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的效果,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院从2010年起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督管理,随机抽查本院2009年度和2010年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1022张,对两年度抗菌药物处方情况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随机抽查本院2009年度和2010年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1022张。
1.2方法本院从2010年起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随机抽查本院2009年度和2010年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1022张,对两年度抗菌药物处方情况进行分析。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主要措施有: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进行抗菌药物的临床监督管理;加强临床医生对常用临床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学习,熟练掌握抗菌药物的治疗原则、治疗范围、治疗剂量、使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3];查明感染病源,再根据病源的种类以及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相关结果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联合使用抗菌药物需要明确的指征[4]。
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医学领域的进步,抗菌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临床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由于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大量的过度使用更会导致菌株的耐药性增加,从而增加治疗难度,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因此,对于抗菌药物的管理也显得异常重要。
本文将就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问题展开论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定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概念是指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管理程序,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剂量及时长等进行应用,保护患者免受毒副作用的影响,减少菌株的耐药性冲击,从而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意义1.降低患者用药成本抗菌药物的成本相对较高,其过度使用将会对患者用药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
而科学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则能降低患者用药成本,节约患者资金。
2.保护患者的健康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经常出现毒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等,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则能保护患者的健康,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3.减少菌株的耐药性药物的过度使用是导致菌株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抗菌药物的消费量越多,菌株的耐药性就会增加,对临床治疗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能够减少菌株对药物进一步耐药的机率,降低医疗单位耗费更多金钱和人力的次数。
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策略1.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选择抗菌药物据病原微生物的细菌培养灵敏度试验选择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抗菌药物,明确药物的治疗范围,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和副作用。
2.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病菌种类等不同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和适当的剂量,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并保证药物的性价比。
3.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及时停止确保药物的规范使用,强调使用时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性、不同制剂之间的替代性、确保药物的起始、中途和结束点的比较,避免连续使用或长期使用导致药物抗性进一步加剧,增加治疗的难度和费用。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引言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或预防感染病的药物,其临床应用管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预防耐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抗菌药物选择的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策略,并探讨抗菌药物管理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足量用药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包括足量用药,即使用足够浓度和剂量的药物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足量用药可以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并提高治疗效果。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性来决定合适的剂量。
合理使用联合疗法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单一抗菌药物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感染,此时可以考虑使用联合疗法。
合理使用联合疗法可以增加药物的疗效,避免单一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疗法的选择应考虑细菌的耐药情况、细菌的类型、患者的病情等因素。
确定治疗时机和疗程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时,及时开始治疗和适当的疗程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的发展,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疗程过长可能导致药物过度使用,增加耐药性的风险。
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实践经验来确定合适的治疗时机和疗程。
抗菌药物选择的指导原则根据细菌的敏感性选择药物细菌的敏感性测试是选择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
医生应根据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同时,应注意细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选择。
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医生还应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肝肾功能等因素。
某些抗菌药物在特殊群体中的使用可能会出现药物相互作用或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医生需要在选择药物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选择在特殊情况下,如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常规的抗菌药物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感染。
此时,医生可以考虑使用特殊抗菌药物,如多肽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
然而,使用这些抗菌药物需要谨慎,因其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风险较高。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抗菌药合理应用
近年来,抗菌药耐药的现象日趋严重,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甚至被当成了“万能药”,滥用的情况严重,抗菌药一旦被滥用,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给人体带来严重伤害,不合理使用抗菌药,会导致耐药性、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危害。
所以,合理应用抗菌药是目前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提出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我国现阶段抗生素使用情况
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非常普扁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经验性或臆断性用药、适应证过宽或失控、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用药方法不当、社会因素及经济利益的影响。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我国抗菌药物的总体使用率偏高,为70%~80%,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不合理用药。
合理选用抗菌药的概念就是安全、有效、经济、适用。
合理使用抗菌药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适应证,适应证必须是细菌性感染,并且有明确的感染部位、感染性质和感染诊断[1]。
如感冒发烧吃抗菌药,但感冒是病毒感染,只需对症处理。
大部分需要患者的自身恢复。
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化脓是要用抗菌药的。
浅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论文

浅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论文浅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论文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控制。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毒性反应、耐药性、二重感染等。
为了获得抗菌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少各种副作用,广大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抗菌素的使用。
1抗菌药物的应用(1)有针对性地采用抗菌药物;(2)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治疗作用,但对病毒无效; (3)不作退热用,发热原因不明等不宜轻易采用抗菌素。
以抗菌药物作为确立诊断的捷径的依据并不可靠。
2选用抗菌药要考虑临床疗效及耐药性抗菌药物的选择要明确药理作用。
严格掌握适应证,临床用药要全面考虑。
掌握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是:①疗效高;②副作用小;③使用方便;④价廉易得。
在临床上应用抗菌药时,绝大多数感染用一种抗菌药治疗有效时,不需要采用二种抗菌药。
发热待查者不宜使用抗菌药。
Www..CO m预防性、治疗性和联合使用抗菌药品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3.l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目的发挥抗菌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扩大抗菌谱,有利于混合感染的治疗。
防止或延迟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3.2联合用药的指征①病因不明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难于控制病情者,如肠穿孔后腹膜炎。
②用一种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如慢性尿路感染等。
③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为了减少或不发生耐药性,要联合用药。
④有些抗菌药物不易渗入感染病灶所在部位时。
⑤为了防止二重感染,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的同时常加抗霉菌药物治疗。
以减少发生二重感染的机会。
⑥单用某一种抗菌药物作用较弱,联合应用就能显示出强大的抗菌作用,如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治疗肠球菌感染时。
4联合用药的规律①繁殖期杀菌剂与静止杀菌剂可获得增强作用。
如β卜内酰按类与氨基苷类。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策略及管理措施研究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策略及管理措施研究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抗菌药物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日益扩大。
抗菌药物的使用必定会对微生物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过度使用会导致耐药性的增加,从而引发抗菌药物在医疗工作中的滥用问题。
针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策略及管理措施,科学的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用药效果,降低抗菌药物滥用的风险。
本文将结合实际调研,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策略及管理措施的研究。
一、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策略1.加强细菌药敏检测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多少要与细菌药敏检测有关。
在临床医学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尽管药理学上具有相似的抗菌活性,但不同的药品毕竟会对不同的微生物产生不同的抗菌效力。
因此,药敏检测的作用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是无可替代的。
2.严格遵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标抗菌药物的使用应该有明确的指标。
常规药物使用的指标主要包括:发烧,白细胞增多,阳性痰菌液,脓性分泌物等。
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就不应该使用抗菌药物。
此外,多重感染的干预应该趁早,如果疾病症状在48小时内没有明显改善,应根据新的胸部CT或血清学检查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3.避免不当的联合用药抗生素的联合用药一般应该在严格的指导下进行。
联合用药的基本原则是:不应该同时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抗生素;不应将药物合并使用,以消除抗生素的滥用;除非临床实验证明联合使用抗生素,不能使用抗生素的维持治疗;应该遵循联合用药的治疗规范,确保足够的药物浓度。
二、抗菌药物的管理措施1.建立用药制度为了防止滥用抗菌药物,保证临床用药效果,各级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合理的抗菌药物用药制度。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抗菌药物审批制度、存储制度、配药制度、使用记录和药师的监管制度。
通过对用药行为的监管,可以防止滥用抗菌药物。
2.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限制是应该制定的。
用药量控制不仅是对医生端的应用监管,对患者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患者在开始治疗时应悉心询问医生,严格控制药量和用药时间。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管理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管理以及公众教育等方面阐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的重要性,以期引起更多人对此问题的关注。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指在遵守医学原则下,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的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选择正确的剂量和疗程,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和传播,避免患者感染的病情恶化,减少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并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医生面对病人迫切需求时,为了迅速缓解病情,不免会滥用抗菌药物,例如应用广谱抗生素。
此外,一些患者也会自行购买抗菌药物,无论是否有医生的指导,不遵循正确的用药指南。
这些不合理的使用行为都会加剧细菌耐药的问题,给抗菌药物的管理带来挑战。
为了解决抗菌药物管理问题,应该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管理。
首先,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编制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建立相应的审批程序以及监测和报告系统。
其次,医院需要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正确使用的意识。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了解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培养正确用药的习惯。
最后,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遏制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除了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管理,公众的教育也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众的参与可以有效地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公众在购买抗菌药物时要遵从医生的指导,不自行使用抗菌药物。
此外,公众还应该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对抗菌药物的需求。
通过公众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健康意识,使人们更加理性地使用抗菌药物,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的发生。
总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和公众的共同参与。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5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一、分级原则(一)"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细菌耐药性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和细菌耐药性都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指导原则和卫办医发〔____〕____号)的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____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发感染。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2)一、目的与范围为规范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使用,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住院部、门诊部等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人员,包括医生、药师、护士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引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正在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
过度使用、滥用抗菌药物不仅会导致临床治疗的失败,还加速了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
因此,了解和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的原则以及相应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 准确的诊断与病原菌鉴定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确保准确的诊断和病原菌鉴定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针对特定的病原菌,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才能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并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
2. 根据指南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和患者的特殊情况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不推荐广谱抗菌药物和多种抗菌药物的盲目使用,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药物。
3. 合理确定抗菌药物的剂量与疗程合理确定抗菌药物的剂量与疗程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剂量过小会导致药物浓度不足,无法有效杀灭细菌;而过大的剂量则可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疗程过长则增加了耐药菌株的出现和耐药性的传播风险。
4. 避免无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在某些情况下,抗菌药物并不是必需的,如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
在这些情况下,建议采用对症治疗,并避免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压力和增加耐药菌株的风险。
5. 掌握抗菌药物的有效监测和反馈机制定期进行抗菌药物的监测,了解使用情况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并进行及时反馈。
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和管理措施,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管理的策略1.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强调抗菌药物使用的责任和权威指南的重要性。
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他们合理、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
2. 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包括抗菌药物的购买、供应、配送、使用、库存管理等环节。
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管,确保合理使用和防止滥用。
3. 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知和理解。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抗菌药物,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儿高大上,但说白了,就是我们在生病时常常用来对付细菌的“秘密武器”。
想想吧,你咳嗽得厉害,喉咙痛得像刀割,医生一开药,哗啦一堆抗生素就来了。
可是,别急着开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轻松点说,别让细菌把咱们搞得头大!咱得知道,抗菌药物不是万能的。
有人可能觉得,哎呀,我只要吃了药,病就会马上好,这可就大错特错了。
很多人随便吃药,觉得“多吃点,病就快好了”,其实这是个误区。
就像是你喝水,结果灌得肚子疼,反而更糟糕。
咱们的身体可不是超市,不是想买啥就能随便拿的。
吃抗生素要讲究,医生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别自己乱来。
要不然,细菌可会趁机“变身”,变得更加难对付。
说到这,咱再来谈谈细菌的事儿。
细菌这家伙,个头不大,但脾气可不小。
比如说,某些细菌会对某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这就像你家小狗,老是吃同样的狗粮,结果它可能就不想吃了。
换句话说,抗生素的“威力”可能会慢慢减弱。
咱们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
别让细菌在“抗战”中打了胜仗,咱们可得稳住阵脚。
再说了,抗菌药物的使用也要讲究时间。
很多人觉得,哎,我吃了三天药,感觉好多了,药就可以停了。
这可不行,停得太早,细菌可能还在暗中活动呢!就像你打麻将,有些人觉得赢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收牌,这可真是“自找麻烦”。
你得把整局打完,才能确保不留后患。
所以,听医生的,按照规定的疗程来,不然咱们辛辛苦苦对付细菌,最后可能还是半途而废。
咱还得关注一个事儿,那就是抗生素的副作用。
有人可能会问了,副作用是什么?简单说就是药虽然能治病,但也可能让你吃了药后肚子疼、头晕。
这就像是“吃了蜜糖,却被蜜蜂蛰了”。
咱们可不能只看到药的好处,也得警惕那些潜在的危险。
用药之前,跟医生聊聊,了解清楚,别让自己吃了药,反倒让身体遭了罪。
咱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隐患”。
有些人为了省事,随便吃点剩药,觉得“没事儿”,这可就危险了。
剩药就像是“半个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弄不好就出问题。
浅谈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浅谈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才能帮助我们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管理问题,以此来改善医院的药物使用状况及降低抗菌药物滥用。
首先,必须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并不等价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而是在满足患者需要的前提下,以合理的剂量、频率和方式使用抗菌药物,使其有效治疗疾病。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药物的安全性和药效,有效延长抗菌药物的疗效和维护抗菌药物的疗效。
其次,医院必须制定有效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策略。
包括:建立多学科合作的临床药物使用委员会,以审核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建议;确立抗菌药物使用指南,以确保在临床实践中的一致性和持续性,以及设置抗菌药物使用监控系统,定期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等。
再次,在实践中,必须有权威的专家,他们根据病历收集的相关记录,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准确的鉴别和诊断,以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同时实施合理的药物使用管理。
此外,医院还要通过教育、宣传和培训,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问题的重视。
应该指出,任何有关医院管理、药物使用的决定或规定,必须遵循临床实践准则,并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
最后,应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药物使用水平,同时,要开展针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研究。
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质量,从而更好地维护患者的健康。
综上所述,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是提高抗菌药物使用质量、减少抗菌药物滥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仅通过建立有效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改善医院的药物使用状况,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维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与策略研究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与策略研究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滥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管理和制定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研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与策略,以期提供对于抗菌药物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的建议。
一、介绍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
然而,由于滥用和错误使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二、管理措施1. 加强抗菌药物监测和报告建立监测系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报告潜在的耐药性问题。
这将有助于及时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2. 提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南医疗机构应制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南,并向医护人员普及宣传。
这些指南应包括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使用时机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3.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医护人员关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其对于抗菌药物的认识和正确使用的意识。
培训内容可包括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4. 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各医疗机构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共同分享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耐药性情况。
这有助于不同机构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共同解决抗菌药物管理和合理使用的问题。
三、策略措施1. 多学科合作建立多学科的合作机制,包括药学、医学、微生物学等专业的专家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和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这种合作可以减少滥用和错误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2. 疫苗的研发和使用研发和推广有效的疫苗,减少细菌感染的发生,降低对抗菌药物的需求。
这有助于降低细菌耐药性的风险,并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3. 宣传教育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包括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
通过普及抗菌药物的知识,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
四、结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与策略是解决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的关键。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5篇范例]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2ba93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c.png)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5篇范例]第一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2017年第一季度耳鼻咽喉科抗菌药物培训内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选用原则(一)非限制使用:对轻度及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二)限制使用:对中、重度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应严格控制。
对危重、紧急情况或病原菌只对特殊使用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四)氟喹诺酮类药物:应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加强管理。
2017年第一季度耳鼻咽喉科抗菌药物规范使用整改及自查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科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活动小组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和整改,现汇报如下:一、调查情况1、抗菌药物基本情况调查目前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强度、使用率。
2、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1)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联合用药率过高。
(2)未按照规范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
目前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存在不合理现象。
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医院感染控制探讨

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医院感染控制探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抗菌药物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抗菌药物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治疗感染疾病,还可以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一些影响医院感染控制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就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医院感染控制进行探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即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
在医疗实践中,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细菌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伤口感染等。
抗菌药物还常常用于手术前后的预防性应用,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抗菌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感染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感染在医院内的传播。
2. 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治疗、护理或访问的患者,在院期间未感染的情况下感染的一类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严重医疗卫生问题。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机构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医院感染的控制包括对医疗环境、医护人员、患者进行感染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和易感人群的保护,以阻断感染的传播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传播率。
二、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1. 滥用导致耐药性抗菌药物的滥用是目前医疗领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一些医务人员为追求病情的快速缓解,常常会过度使用抗菌药物,或者擅自中断用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的产生不仅使得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失去了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的传播,危害更大范围的患者。
2. 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消化道不适、肝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甚至会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3. 对正常微生物群的影响抗菌药物不仅会杀灭或抑制病原细菌,还会对人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产生一定的影响。
长期或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可能破坏人体内的微生物平衡,导致一系列的生态失衡和疾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406-01
【摘要】:目的:为了强化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
方法:通过制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管理办法,执行抗菌药物分级分线管理,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等多种形式综合管理,引导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
强化抗菌药物的使用监督,积极开展药物经济学和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研究。
结果: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持续督查,使其逐步规范和合理,初步达到预期效果。
结论: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提供操作依据,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强化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目前,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其使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和医院的医疗质量。
但是随着其广泛使用,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也不断出现。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针对我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自2009年6月起制订了一系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管理办法,强化临床抗菌药物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水平。
本人结合工作实践体会,对强化合理抗菌药物管理作初步总结,现报告如下:
1,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
1.1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并制定和施行相关管理,建立管理网络:我院设立专门的临床合理用药督查小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先后制定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和《处方点评制度》等考评奖惩制度[1]。
并建立临床药师查房制,应用“定期定点”模式实施专职药师查房制[2]。
由督查小组筛选每个月疑似不合理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按科室和个人进行分类统计汇总成表,上交医疗专家组。
由医疗专家组定期组织点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并将点评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以督促各科室改进。
药剂科负责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每季度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门诊和住院使用金额和数量前10位的抗菌药物进行排名,并按照每个月使用金额排名首位抗菌药物药品前10位医生进行排名,如有异常使用药品情况,启动预警机制,情况严重的交予用药督查小组,用药督查小组可按医院的相关制度作出严肃处理。
另外,药剂科还应在临床作好密切监测和药学宣传。
比如,“克林霉素针剂”门诊连续3个月排名第一,经调查因不做皮试,经验性地应用于一般外伤和急诊病人,我院启动预警机制,并督促临床合理性地针对适应证应用。
1.2实行分线管理:按照医院《抗菌药物分级分线管理制度》要求,将我院抗菌药物分为一、二、三线,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分线管理。
结合his系统实行电子处方和电子病历管理,我院程序自行实行分级管理,即对医师使用权限进行限制,高级职称可使用所有抗菌药物,中级职称使用一、二线抗菌药物,初级职称只能使用一线抗菌药物,从药品库存和系统程序上控制。
2,普及管理知识,强化医护人员教育
为了更好的实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将我院制定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规则和管理制度下发到各科,组织医护人员定期学习执行,使全体医务人员在思想上重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在管理上做到有章可循。
在药物应用方面,结合临床adr监测,每季度编辑一期医院《临床药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按照临床用药情况,组织科室内对各类抗菌药物特点、选用原则、各部位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和耐药机制的学习讨论,强化医护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思想。
3,强化对病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宣传
部分病人因外界的宣传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越新越好、越高级越好、越贵越好”。
药师能够通过电话和咨询窗口,就病人使用的抗菌药物给药最佳途径、时间、剂量和疗程等进行全面咨询,宣传抗菌药物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性,让病人正确地配合医生治疗,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4,结合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研究,逐步引入药物经济学概念
药物经济学的概念将经济学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治疗过程,我院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理论强化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的环节控制,以达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最大限度地降低就医人群的医疗费用的目的[3]。
并按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内涵“符合临床指征且功效明确,价格适中”,结合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研究,监测、分析、评价抗菌药物用药过程和用药后的疗效,探索优化治疗方案,
使单病种中使用抗菌药物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5,效果
我院2年来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持续督查,引导临床合理安全有效使用抗菌药物,使其逐步规范和合理,初步达到预期效果。
领导重视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是做好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持续改进的管理办法是强化管理的重要条件,his 系统自动化管理抗菌药物的三级使用;通过不同层面、反复的不合理处方点评和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执行,督导临床医师主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通过警示谈话、知识培训、科室通报和处罚等手段,督促临床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达到管理的目的。
结语
总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是医院医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应进一步强化抗菌药物的使用监督,医院各科室应结合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研究,强化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积极参加、主动协调和沟通医、药、护、患关系,避免抗菌药物滥用,不断改进和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游慧.我院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药
房,2010,16(24):1865
[2]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