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飞机航摄与测制带状地形图中的应用

无人飞机航摄与测制带状地形图中的应用
无人飞机航摄与测制带状地形图中的应用

无人飞机航摄与测制带状地形图中的应用

张惠均

(江苏省地质测绘院,高楼门20号210008)

摘要非测量数码相机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是目前摄影测量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在江苏阜建高速公路用无人驾驶飞机数码航空摄影测量系统,进行了航空摄影测量试验,试验取得的精度,满足了大比例尺成图的精度要求。本文详细叙述了阜建公路利用无人驾驶飞机航测成图整个实验过程,通过对工程的实施以及对结果所取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本系统的优缺点,提出克服系统缺点的方案。本系统的应用,给出了数码相机和无人驾驶飞机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加快了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的进程。关键词无人驾驶飞机;数码相机;航空摄影;GPS;像片控制;畸变纠正;空三加密;JX4-C测图

1引言

基于传感器类型CMOS的数码相机正广泛地应用于摄影测量,由于数码相机体积小、重量轻、像元的几何位置精度高、无需框标标定内方位元素坐标系、无需标准格网以改变底片变形,特别是生成的影像信号可立即存放于影像存储卡,或直接与计算机相连实现在线作业,实现数字(而不是数字化)摄影测量乃至实时摄影测量。本次试验采用了无人驾驶飞机,机载遥感设备-数码相机、GPS等,大大降低了成本。飞行时间为2010年11月27日~11月28日。试验测区,地势比较平坦,属平地。交通便利,机场选于紧靠航摄区域的已收割的稻田及无通车的公路上。

2飞行器、遥感设备及其参数

a. 飞行器选用固定翼型无人机

翼展 2.5m 巡航速度110km/h

机长 2.05m 最大爬升率15m/s

机高0.58m 升限5000m

起飞重量18kg 抗风能力5级

空重10kg 续航时间2h

最大载荷6kg 最大航程280km

b. 机载遥感设备-传感器类型CMOS

3选定试验航线

根据测区范围形状,及成图比例尺1︰2000(摄影比例尺1︰10000)进行区域网航摄。采用GPS飞控管理系统进行定点曝光,共四条航线(如图1所示),共159张航片。最大绝对航高744米,航摄地面分解力为14 cm,平均基高比0.24,航向重叠65%、旁向重叠30%、旋偏角一般不大于8°。

图1

4像控设计点布设方案

1. 飞行略图和POS坐标数据:

2. 像控点布设: 两条和两条以上的平行航线按区域网布点法布设平高控制点,每对像控

点不超过4条基线,在需布点像片的上下标准点位处布设控制点。

为提高像控加密的精度,不规则区域网,应在凸角处增补平高点,凹角处增补高程点。但当凹凸角之间距离超过2 条基线时,凹角处亦应布平高点。

图中○为像控点,+像片

3. 像控点应选刺在棱角分明的地物上,刺点片要求反差适中。

5像控点联测

5.1 采用GPS-RTK作业模式联测像控点

为提高加密精度,在作高程控制点联测时,同时测定其平面坐标,提供内业加密纠错使用。

5.2 像控点高程测量

采用GPS-RTK作业模式时,选用已有的基础控制点成果基础上,直接得到像控点的三维坐标。

5.3 像控点数量

野外测量-共观测像控点48点平高点。

6空三加密

6.1 原始影像的畸变纠正

由于机载的非测量相机,空三加密前要对其原始数码影像用适普公司推出的Aberrations Correction System程序模块进行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纠正。

6.2 区域网整体平差

利用VirtuZo AAT 自动空中三角测量软件对755m航高进行区域网加密和平差。

整体平差计算的控制点中误差为:

MX=0.100934 最大残差为0.229

MY=0.110708 最大残差为0.203

MZ=0.077410 最大残差为0.183

7立体模型数据采集

直接利用空三加密成果,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JX4-C建立以单像对为单位的立体模型,并采集建筑物、其它地物、高程点数据等。

8精度统计

根据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JX4-C采集的数据,进行野外实地测量,获得的数据与立体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统计、计算其中误差。

平面中误差统计表:

中误差(M) Max(△X) Max(△Y) 备注建筑物0.333 0.283 0.312

其它地物0.646 0.483 0.564

高程中误差统计表:

中误差(M) Max(△H) 备注

9结论

以上的平面中误差能满足于“交通部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交通部JTG/T C10-2007《公路勘测细则》”1∶2000的地形图的精度。

高程注记点中误差不能满足“高程注记点相对于最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平地≤±0.27m”。

平面中误差也能满足于“C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15967-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的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1∶2000的地形图的精度。

优点:

1. 数码相机代替了传统的胶片航摄仪,影像无需冲洗和扫描,降低了成本,缩短了成图

周期,增强了地图的现势性。

2. 数码相机体积小、重量轻、耗电、耗油少等特点。使用固定翼型无人飞机,在测区内、

外部利用草地,公路就地起飞,起飞方便,成本低。

3. 飞行高度低,提高了地面分辨率。

4. 由于航高低,可以在云下和轻雾天拍摄。对飞行天气的要求大大低于传统相机和国外

的数码相机要求,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

5. 由于采用GPS定点曝光,用相片漏洞检查软件检查航飞区域内是否有漏洞,当时就能

进行定点补拍。大飞机航拍,不能及时检查漏洞,补飞代价高,所以加大重叠度,造成航线增加,效率降低。

6. 控制点的外业测量、航飞、内业资料检查和补拍可以同时在测区进行,加快了航测内

外业一体化的进程。

7. 影像为RGB自然彩色,比融合彩色更加逼真。

缺点:

1. 由于每个像对覆盖面积小,导致航线数量和像对数量增多。参照现行规范,则观测像

控点的数量也增多。像控制点布点较多,增加了像控设计人员大量的工作量,由于像幅小,像片大量增加,也增加了空三加密人员十倍于以前的工作量。

2. 低的飞行高度,焦距只有35MM,在高楼大城市区域拍照正摄影像时,投影差太大,

不太合适。

3. 由于相机为非测量相机,镜头的畸变必须要纠正,还存在大气压、风、气流、温度等

不确定因素。

因此,数码相机潜力巨大,使航空摄影测量由胶片时代迈进了普通数码相机时代。固定翼型无人飞机使用、RTK像控点测量、GPS定点导航型航拍、自动相关软件检查航向旁向漏洞、GPS定点补拍、空三、立体测图均在测区一次完成,大大缩短航测成图周期,并满足了大比例尺成图的精度要求,加快了航测内外业一体化的进程。

通过精度比较可以看出平面精度可以满足本次1﹕2000测图需要,但高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该技术属于比较新的领域,相关的技术配套、设备、人员到软件,到相关的技术流程与质量控制都不太成熟。

在国家开放低空空域,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背景下,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是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地理信息数据快速获取技术,随着无人机的逐渐完善,精度也会越来越高,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前景将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交通部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

[2]交通部JTG/T C10-2007《公路勘测细则》

[3]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4]GB15967-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5]交通部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交通部JTG/T C10-2007《公路勘测细则》” 1∶2000的地

形图的精度。

地形图测绘注意要点和基本知识120409

地形图测绘注意要点和基本知识 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及专题地图。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地理要素(例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例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等),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种要素。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如地籍图、地质图和旅游图等。本章主要介绍地形图,它是普通地图的一种。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第一节地形图的比例尺 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的种类 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设图上某一直线的长度为d,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为D,则图的比例尺为 式中M为比例尺分母。当图上1cm代表地面上水平长度10m(即1000cm)时尺就是。由此可见,分母1000就是将实地水平长度缩绘在图上的倍数。 比例尺的大小是以比例尺的比值来衡量的,分数值越大(分母M越小),比例尺越大。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测绘和编制了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通常称1:1000000、1:500000、1:200000为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000、1:50000和1:25000为中比例尺地形图;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建筑类各专业通常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按照地形图图式规定,比例尺书写在图幅下方正中处, 2.图示比例尺 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弱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误差,在绘制地形图时,常在图上绘制图示比例尺。1:1000的图示比例尺,绘制时先在图上绘两条平行线,再把它分成若干相等的线段,称为比例尺的基本单位,—般为2cm;将左端的一段基本单位又

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的应用 要正确地使用地形图,首先应了解地形图的内容 一、地形图的内容 地形图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图外部分、图廓部分、图内部分。 1、图内部分 图内部分具体的反映实地情况,是地形图的主要内容,它使用各种图式符号、等高线及相应的注记来反映真实的地形信息,如地势的起伏、道路情况、居民地位臵等。另外,有的地形图上还标出了图幅平均磁北方向线,是一条横穿图幅南北的虚线。 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图式符号的含义、等高线的表示原理是识图用图的关键。地图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用途。不同的行业对地形图的使用有不同的侧重面。 2、图廓部分 图廓线:图廓线分内、外图廓线两种。内图廓线是图幅的边线,梯形分幅时为经纬线,矩形分幅时为坐标线;外图廓线主要起装饰作用。 方格网:图上按坐标整数值(如公里)绘制的纵横坐标线,也称方里网。 图廓注记:图幅上对坐标线和经纬线的注记。 3、图外部分 图名: 图幅内最有名的地理名称。 图号: 地形图的图幅编号。 接图表:与本幅图相邻的八幅图的图名。 密级: 图的保密等级。 比例尺:地形图一般标注有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便于进行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 三北方向图:中、小比例尺图上,反映真北、磁北、坐标北方向关系的图。 坡度尺:是一种在地形图上直接量测地面坡度和倾角的图解工具。其基本原 理可用下式表示: m d h i ?==αt a n 。 式中,i 为地面坡度,α为地面倾角,d 为相邻等高线平距,m 为比例尺分母。 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测绘地形图所使用的坐标系统与高程系统。 测图时间、成图方法、等高距、图式版本等。 二、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也就是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它也是地形图在不同行业中应用的基础。下面来介绍几项地形图常见的应用。 平距 倾角 20° 15° 10° 5° 4° 3° 2° 1° 0.5° 36.4 26.8 17.6 8.7 7.0 5.2 3.5 1.7 0.8 (%) 坡度尺

地图分幅的基本知识

地图分幅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编号是根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对每一幅地图给予一个固定的号码,这种号码不能重复出现,并要保持一定的系统性。 地形图编号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行列法,即把每幅图所在一定范围内的行数和列数组成一个号码。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 普通地图通常按比例尺分为大、中、小三种,一般以1:10万和更大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至1:100万的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的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对于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来讲,测制成套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时,分幅编号尤其必要。通常这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系统。 1) 1:100万地图的编号 该种地形图的编号为全球统一分幅编号。 列数:由赤道起向南北两极每隔纬差4o为一列,直到南北88o(南北纬88o至南北两极地区,采用极方位投影单独成图),将南北半球各划分为22列,分别用拉丁字母A、B、C、D……V 表示。 行数:从经度180 o起向东每隔6 o为一行,绕地球一周共有60行,分别以数字1、2、3、4……60表示 由于南北两半球的经度相同,规定在南半球的图号前加一个S,北半球的图号前不加任何符号。一般来讲,把列数的字母写在前,行数的数字写在后,中间用一条短线连接。例如北京所在的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号为J-50(如图14所示)。 由于地球的经线向两极收敛,随着纬度的增加,同是6o的经差但其纬线弧长已逐渐缩小,因此规定在纬度60 o-76 o间的图幅采用双幅合并(经差为12 o,纬差为4 o);在纬度76o-88o间的图幅采用四幅合并(经差为24o,纬差为4o)。这些合并图幅的编号,列数不变,行数(无论包含两个或四个)并列写在其后。例如北纬80o-84o,西经48o-72o的一幅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编号应为U-19、20、21、22。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山体部位,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山坡的陡缓。 3.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说明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4.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并判读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山体模型,分层转换为等高线地形图,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2.通过用彩笔涂色,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原理。 3.通过绘制、分析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学会读图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小组合作,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重点与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 (展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的景观图片) 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地形图的判

读”。 二、新课讲解 (一)等高线地形图 1.读图1.35 地面高度的计算 (导学):知道地面高度的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讲解):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读图1.36 等高线示意 (导学):明确等高线定义、特征和等高距,了解等深线。 (讲解):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等高距: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动画页:播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原理》 3.判断坡度的陡缓 (导学):根据山地实体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山体坡度的陡缓。 (讲解):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图和对应的实体图,分析等高线分布特征。 (讲解):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座山峰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5.读图1.37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判读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分布 (讲解):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 6.活动: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读图1.38 比较一下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docx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个案设计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找出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2.能够运用地形图上分辨出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简 单的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 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比例尺:①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出实际距离; ②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①指向标(课件展示);② 经纬网;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 新课导入 国庆黄金周将要来临,某班的一位同学准备随家人去南京郊外的一 些地方自助游(注意:途中要爬山)。你觉得他们应该随身携带的物品 有什么(地图) 还记得我们做过的题目野外旅行一般用什么地图(地形图)很好, 人们最常用的两种地形图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图。那这两种地图 怎么阅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去阅读地形图。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板书) 情景创设国庆黄金周将要来临,某班的一位同学准备随家人去南

京郊外的一些地方自助游(注意:途中要爬山)。因为要爬山,所以出发前搜集了一幅南京地形图。这下他们犯难了,地形图怎么读呢 下达任务教师告诉学生:判读地形图其实并不困难,只要像关云长一样“过五关斩六将”就可以学会地形图的判读了。哪五关呢 学习过程 第一关: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设疑:小甲和小丁各自站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度 都是 1000 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么 电脑出示动画 :表示高度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阅读书本 P24,帮我找出相对高度和海拔的定义。 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注意: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的都是海拔。 闯关题(一): 甲山的海拔为米,丁山的海拔为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米。 AB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

第一章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 第一节地形图在工程建设勘察设计阶段的应用 1设计用地形图的特点 工程建设一般分为规划设计(勘测)、施工、运营管理阶段。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要有地形、地质等基础资料,其中地形资料主要是地形图。没有确实可靠的地形资料是无法进行设计的,地形资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设计的质量和工程的使用效果。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意识地形图的精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二十地形图的比例尺应选择恰当;三是测图范围合适,出图时间要快,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2地形图在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阶段的应用 我国具有极其丰富的水资源、港湾和海洋资源。为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必须兴建水工建筑物,如河坝、船闸、运河、港口、码头等。为了合理地选择水利枢纽的位置和分布,以便使其在发电、航运、防洪及灌溉等方面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需在全流域测绘比例尺为1:500或1: 100 000的地图,以及水面与河底的纵断面图,一边研究河谷地貌的特点,探讨各个梯级中水利枢纽水头的高低、发电量的大小、回水的分布情况以及流域与水库的面积等,并确定各主要水利枢纽的型式和建造的先后顺序。 拦河坝市水利枢纽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地形和地质条件决定了坝址的位置。最有可能建坝的地方是在河谷最窄而岩层最好的河段。 为了确定建坝以后在河流上形成的水库淹没范围及面积,计算总库容与有效库容,设计库岸的防护工程,确定哪些城镇、工矿企业以及重要耕地被临时淹没或永久浸没,并拟定相应的防护工程措施,涉及航道及码头的的位置,指定库底清理、居民迁移以及交通线改建等的规划,需要各种不同精度的地形图。 3地形图在城市勘测设计阶段的应用

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地形图,在确定城市的整体布局时需用各种大、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比如:道路规划、各种管线的规划、工矿企业的规划以及各种建筑物的规划等。 在设计中如果没有地形图,设计人员就没办法确定各种工程及相应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利用1: 2 000或1:500比例尺地形图作为选址的依据和进行总图设计的地图,在图上设计人寻找合适的位置、放样各种设施、量取距离和高程,并进行工程的定位和定向及坡度的确定,从而计算工程量和工程费用等。设计人员只有掌握了可靠的自然地理、资源及经济情况后才能进行正确合理的设计。 4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其他作用 地形图除了在设计阶段的作用外,在工程施工和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也少不了。总之,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没有确实可靠的资料是无法进行设计的。地形资料的的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设计的质量和工程的使用效果。所以,在有关规程中明确规定:“没有确实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是不能进行设计的。 第二节工矿企业设计对地形图的进度要求工矿企业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形图的精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二是要选择恰当的比例尺和测图范围;三是出图时间要比较快。 对于工矿企业设计来说,地形图主要用于总图运输设计,结合工矿企业的特点和地形图提供的原始资料,合理布局生产设备和生产车间相互之间的位置。1工矿企业设计对地形图的平面位置精度要求 图1-1 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将主要建筑物的轮廓位置按设计所需比例尺绘在透明再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讲解

第七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和重点:本章主要介绍了大比例尺地形测图中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重点内容是:比例尺精度、地形图的分幅、地物的符号及其表示方法、等高线原理、等高线表示基本地貌、地貌特征点、地貌特征线。 7.1 地图、平面图和地形图 将整个地球或者地球上某一区域的实体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参考椭圆体表面,得到的图形保持了与地面实体的相似性。如果不是投影在椭圆体表面,而是投影在平面上,则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才能使变形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特殊的制图方法称为地图投影。若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应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将整个地球或地球上某一区域的实体按比例尺缩小后绘于平面上,这种图则称为地图,例如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对于一个小地区,不考虑地球的曲率,把地球椭圆体表面当作平面,将地面上的图形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绘在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平面图。工程上所指的平面图仅仅表示出地物的形状和位置,而没有表示出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如果图上不仅表示出地物的位置和形状,而且把地面上的高低起伏的地貌也表示出来,这种图便称为地形图(图7—1)。 图7—1 1:2000地形图

7.2 比例尺 地面上的地物或地貌(高低起伏的地表情况)在平面上的投影,不可能按其真实的大小绘在图上,而是将其缩小。经缩小后,地形图上直线的长度与其地面上相应直线的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设在地形图上直线的长度为l ,在地面上相应直线的水平距离为L ,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L l M =1 (7.1) 比例尺通常将分子化为1表示,M 为比例尺的分母,即 l L M = 如5001,10001,100001 等。假设某直线在地面上水平距离为92m ,而量出该直线在地形图上长度为4.6 cm ,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2000 192006.41==M 以分数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的分母表示地面水平距离在图上缩小的倍数。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工程建设上,使用较多的是 5001,10001,20001,50001, 10000 1地形图,通常称这些比例尺地形图为大比例尺地形图;250001,500001,1000001称为中比例尺地形图;而500000 1,10000001, 等则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所谓比例尺的大小,是当一种比例尺与另一种比例尺相比较时,如某一种比例尺在图上对同一地物所画出的图形比较大,则该比例尺为较大的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给我们一种缩小程度的概念,地面上的长度经过计算后才能得到图上的长度,这当然感到不便。但在实际工作中,常使用三棱比例尺直接在图上量得某直线的长度,使用上既方便又迅速。 通常认为人们的肉眼能在地形图上分辨出的最短距离为0.1 mm ,因此,地形图上0.1 mm 所代表的实地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在地面上测量距离时应该准确到什么程度。例如测绘 10001地形图时,测量距离的精度只需0.1 m ,因为地面0.l m 在1000 1地形图上便是0.1 mm ,而地面小于0.1 m 的长度即使测量了,地图上也表示不出来。反过来,根据比例尺精度也可算出要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某段距离应采用的比例尺。例如要求在图上能表示出0.5 m 长度的物体,则所用的比例尺不应小于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题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1.下面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 2.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为鞍部 B.②处为山谷 C.③处可能有河流形成 D.④处海拔低于③处 3. 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山地、高原 B.P、M两地相比,M地更易形成村落 C.乙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D.丁处有可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4.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A. B. C. D. 下图为小莉家乡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A.1450米 B.1550米 C.1350米 D.1250米 6.小莉家乡甲村连年干旱,致使饮用水紧缺。小莉和同学准备从该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线路进山寻找水源,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四幅等高线(米)地形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A. B. C. D. 8.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是() A.仰望飞瀑 B.俯瞰奇峰 C.近观云雾 D.远眺群山

9.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2)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河谷低地是该地区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①处修建一座水库。请说明选址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图中四个村落中的某一个建设成为小城镇,那么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理由是什么? 10. 佛山某旅游开发公司要在西樵山开发新景点,某中学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参与设计,读西樵山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地形图基本常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646 更新时间:2007-7-31 11:52:12 (1)地形图基本知识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军事地形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学习五个方面: (2)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三是点的坐标及其量读;四是方位角、偏角的量读及换算;五是地貌的表示、识别与判读。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问题。 (3)一、基本概念 (4)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的若干现象的图(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缩写图)。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完整的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根据不同用图的目的和用图层次的需要,对所表示的内容进行了有原则的取舍及综合。 (5)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前者称为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后者称为地物,如道路、房屋、河流和森林等。所以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即比例尺大于1:1000000的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我国军用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即: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 (6)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7)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表物体和自然、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它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自然地理要素(地貌、土质、水系、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网、行政区划分)。它广泛地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军队作战训练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而且还可以作为编制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8)专题地图,又称“专门地图”或“主题地图”,简称专题图。它是根据专业方面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如军事交通图、军事部署图、野战医院分布图等。 (9)二、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 (10)(一)、地形图比例尺 1、定义 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长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设图上线段长为l,实地相应线段之水平距离为L,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比例尺=l/L=1/M,式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率。为了明显地看出缩小倍率,规定分子以1表示。 (11)2、比例尺的形式 地形图上有两种比例尺: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是以数字显示比例关系的比例尺形式,如:1:5万、1:50000等,数字比例尺的优点是比例关系明确,根据公式能方便地依比例尺进行图上长或实地长的计算。L=l*M、l=L/M。 直线比例尺是将图上长,按比例尺关系直接注记成相应实地水平距离的比例尺形式。直线比例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从0分划向左的部份为尺头,尺头全长为1厘米,并将其等分为10个分划,每一分划的分划值为1毫米;从0分划向右的部份为尺身,尺身亦按1厘米一个刻划。尺头的左端点按比例尺以米为单位将图上长注记为实地水平线段长,尺身以整公里为单位注记。如图: 3、地形图的分类和用途 (1)分类 (12)按地形图的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大于1:5万(含)的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10万和1:25万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1:50万和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 (13)按用途分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优秀教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 2.能够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 3.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2.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准备】 地图册、等高线地形模型、课本上的相应插图 【教学方法】 比较法、读图法、活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板书)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激趣]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常用地形图来表示。 一、地形图的判读 [启思]学生阅读课本图1.34,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它们的单位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活动] (要求)独立思考 (学生活动) (师生活动) (小结)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000米,这叫相对高度。无论计算海拔还是相对高度都必须用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是米。 (板书)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 ②相对高度 [巧练]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多米,请你解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启思]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1.35“等高线示意图”,你能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吗?海洋中的等深线也是同样的绘制方法吗? [活动]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度以及应用 教学目标: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形状、疏密等变化,判度地形图 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做地形剖面图并分析通视情况教学重点: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基本地貌类型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教学重点: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等高线指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等高线具有以下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如重叠则为陡崖地形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 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讲解]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问题 (1 )计算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两点的相对高度等于两点海拔高度之差,进而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米, 气温下降0.6 C)算出两点的温差。 (2)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处表现为等高线重合,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 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 w H v(n+1) n-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等高距 [讲解]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断地貌类型 0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较稀疏。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 高原:海拔高度大,但内部起伏小,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 [讲解]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①根据等高钱硫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硫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 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硫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山地地形 [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称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如图3 ②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山口处形成冲积扇。(2)判断气候特征 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①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等。如选择气象观侧站,就要选择地势适中,地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较合适。疗养地应选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即山清水秀,远离污染源,光照、温度等适宜的地方。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要有足够的深度,表现为沿岸海区等深会密集并且数值较大。 ②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线等。 a.选择交通路线的基本要求: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 (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只有必须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

地图学基础知识

地图学: 第一章: 现代地图学概论 地图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并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把空间事物抽象地表示在平面或者球面上,并且其还具有传输事物信息的一种图形 地图的基本特性: 1、严密的数学法则 2、科学的地图概括 3、特定的符号系统 地图的组成要素: 1、数学要素 确定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骨架”作用,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经纬网2、地理要素 地图根据制图要求表达的内容(内容要素), 自然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 用图形表示,“图形要素” 3、辅助要素 图名图号、图例、文字说明等 4、现代地图还包括技术设备和技术操作 地图的功能 1、信息载负功能 2、信息传输功能 3、客观模拟功能 4、认知与感受功能 现代地图分类 (一)按地图功能和内容分类 按地图功能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 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主要方法) 普通地图:

同等详细程度全面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 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 (二)按地图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图(>=1:10万),地市规划 中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国家或省级规划 小比例地图(1:100万以及更小比例尺),教育普及 第二章: 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 一、地图成图方法: 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 地理空间信息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属性特征 大地水准面: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假设此面穿过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 大地水准面高低起伏,地球内部物质密度不均,起伏不定的重力等位面,又称地球物理表面 平均海水面为椭球体面,地球数学表面 地理坐标系: 空间参照系是测量空间点坐标位置的一种度量衡制 地球表面点坐标的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 1、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 天文经纬度: 天文经度:首子午面与过观测点的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天文纬度: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4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 (新版)新人教版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①含义: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坡陡的地方,表示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表示等高线稀疏。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如下表: 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峰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常用“”表示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重叠、相交处,常用符号表示 (4)等深线 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A_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E________。 (2)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沿B虚线和C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山峰M与A,较高的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处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B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C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D处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为鞍部;E处有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叠相交,为陡崖。第(2)题,H点所在的等高线是400米,G 点处在200米等高线上,二者相对高度是200米。第(3)题,沿B处虚线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易攀登。第(4)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数据变化规律,A、M两点海拔高,是山峰,且M峰多了一条等高线,海拔比A峰高。 答案:(1)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和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 外地内高四周低,中间高 图中线段为示坡线,在 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 侧降低 盆地洼地 闭合曲线 外高内地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 侧,坡度向内侧降低 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 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道山麓凸起 高耸部分 图中虚线为山脊线,也 称分水岭 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 出,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图中虚线为山谷线,也 称集水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 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 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 山脊线最低处 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 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 称陡崖 —— 平原 等高线稀疏, 数值小—— 海拔一般低于 200m,地势平坦 —— 丘陵类似山地,数——海拔在500m以下,与山地类似,以数值进

值小起伏小行区别 2、特殊等值线的判读 (1)确定弯曲部是高值区还是低值区: ①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做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 ②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做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反之,则为高值区。(如下图) (2)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数值。如下图,a > b,则M > a;N < b。 3、等高线地形图在实践中的应用

(1)选点: ①水库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避开地址断裂带,并且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适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②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③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港湾。 ④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考虑地质条件优越,注意盛行风向,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2)选线 ①公路、铁路线:一般情况下,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地形平坦、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筑成本,保证运行安全。 ②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③输油管线: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①农业生产布局:等高线地形图反应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牧业。 ②工业区位选择: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质地形条件,宜选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平坦开阔地区;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等要选择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方,结合经济效益,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

地形图的识别及其应用

地形图的识别及其应用 前言 地形图是国家经济建设中很重要的图面资料。在资源林政管理、营造林规划设计、森林防火及病虫防治等林业生产中都经常使用地形图,因此认识和学会使用简单地形图是林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一、地形图基本知识 1、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也就是说人们为了工作的方便与需要,将地球表面上的形态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描绘于图纸上的资料。它是地面的缩影,主要是用各种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 2、地物: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森林、河流及人工构造的各种物体的总和。如居民点、房屋、道路、桥梁、铁塔、高压线、森林等,地物一般用符号表示。 3、地貌:地球表面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自然状态。如高山、中山、低山、高丘、中丘、低丘、平原等,地貌主要是通过等高线来表示。 4、等高线:地球表面高程相等的相邻的点相互连接而成的封闭圆滑的曲线。1:1万地形图,每五条等高线为一组,每条等高线的等高距为5米。

5、高程:是指某一地点高出平均海水面的高度。又称海拔、绝对高度、绝对高程。我国于1956年以青岛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由该起算面推算的全国所有高程,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6、地面点位确实的要素: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通常用经纬度来表示,即以它的坐标和高程来确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直接测出来的,而是通过距离、角度、高程来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7、等高线的特点: ①同一等高线上点的高程处处相等。 ②为封闭曲线,除陡壁以外,不能中断,如在一幅图中不能闭合一定在另一幅图中闭合。 ③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是成反比。高距即相邻等高线的高差,平距即相邻两等高线的水平距离。 ④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⑤等高线不能直穿河流,应折向上游正交。 ⑥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 ⑦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陡峻,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平缓。等高线均匀表示地面倾斜一致。 8、地貌的基本形态(详见附图): ①山头②盆地③山脊④山谷⑤鞍部⑥山坡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

第七章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 单选题 1、将地物、地貌按一定比例尺铅垂投影在某一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图是(B)。 A.地图 B.地形图 C.平面图 D.断面图 2、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D )。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 3、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D)。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4、下列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C )。 A.1:2000 B.1:500 C.1:10000 D.1:5000 5、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是以多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的。(D)。 A.1∶5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0000 6、表示某一方向地面高低起伏变化的图,称为(D)。 A.平面图 B.现状图 C.地貌图 D.地形图 7、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b,测图比例尺为1/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为(B)。 A.b与M无关 B.b与M成正比 C.b与M成反比 D.b与M为非线性关系 8、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分幅方法?(A)。 A.矩形 B.正方形 C.梯形 D.圆形 9、1:1000地形图的测图精度是(D)。 10、欲施测能反映地面不低于0.2m精度的地形图,则测图比例尺应选用不小于(C)。 A.1:500 B.1:1000 C.1:2000 D.1:5000 11、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C)。 12、根据需要,在图上表示的最小距离不大于实地0.5m,则测图比例尺不应小于(D)。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学案 【学习目标】 1.在等高线地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读坡的陡缓。 3.读懂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4.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河流特征、气候特征。 5.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人类活动的选址和选线。 【学习方法】图示法、探究法、归纳法、比较法、体验法 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 1.A山峰的海拔高度,D与A的 相对高度,C点所在等高线海 拔。 2.甲到乙处等高线比丙到丁处等高 线,(密集╱稀疏),坡。 3.指出M处为地形。 4.识别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部位名称。 A B C D F 【规律与方法】: 1.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 读出右图AB两山顶的海拔高度,B与 E的相对高度 2.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 说出D处等高线与C处比是希疏还是密 集?坡度是陡还是缓? 3.陡崖和鞍部的判读 在右图中标注陡崖和鞍部,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4.山顶(山峰)与盆地(洼地) 左下图甲和乙分别是山顶(山峰)还是盆地(洼地),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5.山脊与山谷:。 思考?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火山口怎么表示?画出山顶火山口等高线图。 识别下面四副图的地形名称 300米 乙 200米 甲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应用 应用一: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的模板 (一)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回答1-3题。 1.甲处地形为 A.平原B.丘陵C.山脉D.盆地 2.乙处山峰的海拔约为 A.160米B.320米C.640米D.1280米 3.图中丙处是一处高原,一般来说,高原地形 A.海拔较高,面积较大,地面起伏不大B.地势平坦,海拔一般不足200米C.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很大D.地势崎岖,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二)读地形剖面图,图b是图a中沿那条剖线做的剖面图? 应用二: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 1.河流位置:C、D两虚线处可能发育成小河流 的是,理由是。 2. 河流的流向: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 是,D、E、F三地最有可能形 成瀑布的是。 3.河流的流速:河流C和E,河水流速最快的 是。 归纳总结:

地图学的基本知识(pdf)

1、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什么是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 3、什么是栅格图? 栅格图是基于一套行列组成的方格数据模型,使用一组方格描述地理要素,每一个方格的值代表一个现实的地理要素。 栅格数据适合于做空间分析和图象数据格式的存储,不适合做不连续的数据处理。 4、什么是数字栅格地图(DRG)? 数字栅格地图(DRG)是纸质地图的栅格数字化产品。每幅图经扫描、几何纠正、图幅处理与数据的压缩处理,形成在内容、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 5、什么是栅格图像? 栅格图像,也称光栅图像,是指在空间和亮度上都已经离散化了的图像。我们可以把一幅栅格图像考虑为一个矩阵,矩阵中的任一元素对应于图像中的一个点,而相应的值对应于该点的灰度级,数字矩阵中的元素叫做像素。数字图像与马赛克拼图相似,是由一系列像素组成的矩形图案,如果所有的像素有且仅有两个灰度级(黑或白),则称其为二值图像,也即位图;否者称其为灰度图像或彩色图像。什么是矢量图形?在介绍矢量图形之前,我们首先阐述矢量对象的概念。矢量对象是以矢量的形式,即用方向和大小来综合表示目标的形式描述的对象。例如画面上的一段直线,一个矩形,一个点,一个圆,一个填充的封闭区域……等等。矢量图形文件就是由这些矢量对象组合而成的描述性文件。矢量图形则是计算机软件通过一定算法,将矢量对象的描述信息在显示终端上重绘的结果。 6、什么是矢量图? 矢量图是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用点、线、多边形描述地理要素的数据模型或数据结构。每一个地理要素由一系列有顺序的的x、y坐标描述,这些要素与属性相结合。 7、为什么要将栅格地图矢量化? 纸质地图经扫描仪扫描后,初步保存为栅格图像(常见的格式有TIFF、BMP、PCX、JPEG 等)。栅格图像在地理应用领域有着这样的缺陷:首先,栅格图像文件对图像的每一像素点(不管前景或背景像素)都要保存,所以其存储开销特别大。另外,我们不能对图像上的任一对象(曲线、文字或符号)进行属性修改、拷贝、移动及删除等图形编辑操作,更不能进行拓扑求解,只能对某个矩形区域内的所有像素同时进行图像编辑操作。此外,当图像进行放大或缩小显示时,图像信息会发生失真,特别是放大时图像目标的边界会发生阶梯效应,正如点阵汉字放大显示发生阶梯效应的原理一样。而矢量图形则不同。在矢量图形中每个目标均为单个矢量单位(点、线、面)或多个矢量单位的结合体。基于这样的数据结构,我们便可以很方便地在地图上编辑各个地物,将地物归类,以及求解各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并有利于地图的浏览、输出。矢量化则是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将源图上的各种栅格阵列识别为矢量对象,最后以一定格式保存的过程。矢量图形在工业、制图业、土地利用部门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在这些领域的许多成功软件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