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集体备课记录表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3课,仔细地看一看书,待会我想请一位同学告诉老师,吉祥物到底是什么?他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通过对课本的阅读了解到“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含期盼成功的愿望。”)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脑,了解吉祥物的含义,同时也简单认识到吉祥物与主题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理特点,本课旨在“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是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探索精神的重要通道。本课借鉴“开心辞典”的游戏方法,使学生在玩中掌握了本课的所有重难点,接着通过动脑总结和动手实践两个环节,充分解决重难点。最后,学生在讲述自己的作品过程当中,体味创造的乐趣,美的感染
③观察下列吉祥物,哪一个造型和动作最夸张?(图六-图八)
A、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瓦尔迪”(图六)
师介绍:这是第一个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一个德国腊肠狗的形象。
B、1990年北京亚运会--“盼盼”(图七)
C、第六届中国残疾人运动会吉祥物(图八)
(正确答案:C,为答对的组贴上五角星)
师:看了这些吉祥物,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我们刚才反复说到原型是某个动物或者某个玩具,但是,吉祥物并不是简单的对原型的复制,它还加入了一些东西,让人感觉到特别的卡通可爱。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应知:知道部分著名吉祥物,了解他们的造型、色彩和年代、国度以及代表哪个重要活动。
应会: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2.隐性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交流的欲望,并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学科:
备课组长:
活动安排
周次主讲人主讲内容备注1
2
3
4
5
6 徐凤华10.二泉映月 4.12中心小学
7 侯建华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4.19中心小学
8 袁昕14.秦兵马俑 4.26中心小学
9 时秋生15.埃及的金字塔 5.3中心小学
10 卢阳16.音乐之都维也纳 5.10中心小学
11 尘娟18.月光启蒙 5.17中心小学
12 徐凤华20.谈礼貌 5.24中心小学
13 侯建华21.七律长征 5.31中心小学
14 袁昕23.大江保卫战 6.7中心小学
15 时秋生24.古诗两首 6.14中心小学
16 卢阳26.灰琼鸟 6.21中心小学
17 尘娟27.水 6.28中心小学
学段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中心发
言人
记录人周次
活动
时间
活动地点
参加人
员签名
备课
内容
活
动过程记录一、教学目标
主讲人:
组员建议:
二、如何突破重难点
主讲人:
组员建议:
三、评价活动主讲人:
组员建议:。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 生活的
4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师板演对称轴的画法,强调画对称轴要用点画线。
在信息窗所呈现的轴对称旗帜中任选一行,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小
结
摘
要
2、加强对乘法分配律应用的教学。
由于学生在整数一单兀中已有了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础
,这里
可以引导学生类推。
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中,常出错的往往是乘法分配律。教学时,
要注意分析学
生出错的原因,加强就题说理练习。如,练习二的第4题“
1.5X105”和“1.2
X2.5+0.8X2.5”
都要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但在“1.5X105”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2.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1.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
2.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的确立
由于小数乘法完全可以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
只要点准小数点即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们确定“理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 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的对称轴,用平移或旋转方法设计简单图 案。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教学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 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 轴对称图 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集体备课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4:30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以《初中数学“函数”单元教学设计》为主题,探讨如何提高函数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四、参与人员数学组全体教师,包括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和新教师。
五、活动流程1. 备课组长介绍单元教学设计思路2. 骨干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3. 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意见4. 总结发言,形成共识5. 布置后续工作六、活动内容(一)备课组长介绍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本次教研活动由备课组长张老师主持。
张老师首先介绍了《函数》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进度安排。
她提出,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通过实例、图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
2. 加强函数性质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注重应用,提高实践能力:结合实际生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骨干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接着,骨干教师李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李老师认为,在函数单元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函数图像: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函数图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度: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函数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设计趣味性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注重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意见随后,全体教师分为三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 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函数概念?2. 如何提高学生对函数性质的分析能力?3. 如何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备课活动反思与展望
备课内容不够深入,缺乏对教材的 深入研究和分析。
备课活动不足之处
备课过程中缺乏创新和思考,过于 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备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导致备课效果不佳。
备课活动反思不够深入,缺乏对备 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和总结。
备课活动流程
备课准备
确定备课主题 和目标收集和整 Nhomakorabea相 关资料
制定教学计划 和课程安排
准备教学用具 和课件
备课内容研讨
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梳理教学内容和方法 讨论课程资源和学习素材 确定评价方式和标准
备课成果整理
备课成果整理的必要性:确保备 课活动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整理内容:教学方案、课件、练 习题等教学资源
整理方式:分类、筛选、修订和 优化
成果应用: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 有力支持
备课效果评估
备课活动目标达成情况 学生掌握知识程度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备课活动改进措施
备课活动收获
备课内容: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 法的探讨
备课成果分享
备课亮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 堂设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备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 师专业成长
备课活动收获:集体备课可以帮助教师们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学效率和 效果,促进教学相长。
针对学生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
备课改进建议
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强化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和效 率。
学校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学校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概要
本次备课活动由学校备课组组织,旨在提升教师备课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日期与时间
活动日期:[填写日期]
活动时间:[填写时间]
参与人员
- 主持人:[填写主持人姓名]
- 参与备课的教师:[填写教师姓名]
活动内容
1. 主题讨论:围绕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共同讨论并分享了备课经验、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等方面的意见。
2. 教材分析:教师们对本学期使用的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了教材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3. 课堂设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课堂
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并互相交流、提出建议,以提高教学效果。
4. 资源分享:教师们分享了自己收集的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包
括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5. 总结与安排:活动结束前,备课组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
总结,并安排了下一次备课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活动收获
- 教师们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促进了师资互助和共同发展。
- 教师们从相互交流中汲取了备课经验,提高了备课效率和教
学质量。
- 教师们通过分享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提供了多样化
的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
下一步计划
- 下一次备课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 参与备课的教师需要准备的内容和资料。
备注
[可添加必要的备注信息]。
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雍熙一小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次时间备课组短复习主题20年16月10日第周星期汪露霜主备肖艳课人年科地点办公室六年级级目出席人员14、只有一个地球探讨记录(个人建议、构想或观点)六年级语文教师语文主复习教师教学设计构想1、科学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把握住重点词句念中生悟,认知“只有一个地球”的深层含义。
教学三维目标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在交流体会观后感的基础上写下好心得笔记。
3、情感目标:唤起学生挚爱地球,爱护地球的情感,从小践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通过使学生在独立自主写作中揪关键词体会,从而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写下好心得笔记。
探讨法、合作法、探究法教学流程(包含课题导入,新课教学进程,小结等方面。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一、激情入境,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自学交流,我辨认出同学们都特别精明,出来个抢夺答题吴际顺大家,坚信不能难倒你们:4月22日就是什么日子?(世界地球日)2、能够谈谈关于世界地球日的科学知识吗?(世界地球日最初就是由美国人明确提出的。
目的就是为了使全世界人都维护地球。
)3、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课外书)导入:广泛阅读课外书是学习语文的好办法,大家应向他学习。
世界地球日的提出目的是让我们自觉地保护地球,因为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二、初读感知,自行解疑。
1、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那些知识,请大家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能从中了解到什么?生读课文。
2、读了课文,地球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1)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
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3)地球太可爱了。
4)地球是美丽壮观的和蔼可亲的。
3、迅速浏览全文,看文中那句话能概括这个问题。
(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板书:可爱/易碎三、细读悟理,落实目标。
1、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地球的可爱?1)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集体备课的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6日(星期四)下午2:00-5:00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参与人员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九个学科组的全体教师四、活动主题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探讨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由教务主任主持,对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强调集体备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根据学科分组,每个学科组选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 语文组:以《红楼梦》为例,探讨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 数学组:针对新学期数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分享教学经验。
- 英语组:围绕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分享有效的教学策略。
- 物理组:讨论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和实验器材的准备。
- 化学组:分享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 生物组:讨论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和生物知识的应用。
- 政治组:探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 历史组:分享历史课堂教学的经验,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 地理组:讨论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方法和地理知识的普及。
3. 成果展示各学科组选派一名教师进行成果展示,分享本组集体备课的亮点和收获。
- 语文组:展示《红楼梦》的教学设计,分享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 数学组:展示数学教学案例,分享如何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 英语组:展示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案例,分享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 物理组:展示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案例,分享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 化学组:展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案例,分享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生物组:展示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案例,分享如何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 政治组:展示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案例,分享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 历史组:展示历史课堂教学案例,分享如何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历史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表

历史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表一、活动主题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二、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三、活动地点详细地点四、参与人员参与备课的教师姓名五、活动目标1、共同研讨历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
2、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六、活动过程1、课程标准解读由备课组长带领大家重新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了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针对不同年级的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明确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教材分析各位教师依次对本学期所使用的教材进行了分析,包括教材的编排体系、内容结构、知识点的分布等。
重点讨论了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和变化部分,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处理这些内容。
3、学情分析教师们交流了各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
针对学生的差异,提出了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的建议。
4、教学方法研讨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不同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5、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们展示了自己收集和整理的教学资源,如历史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课件等。
对优质教学资源进行了推荐和分享,共同丰富教学素材库。
6、教学计划制定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情分析和教学方法研讨的结果,共同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明确了各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7、公开课安排确定了本学期的公开课安排,包括公开课的时间、授课教师、授课内容等。
强调了公开课要充分展示集体备课的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七、活动总结本次历史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对历史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明确的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加强集体备课,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素养的提升贡献力量。
集体备课记录表格

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有关排列组合的问题, 并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 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 无法进行“不重不漏”的搭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我认识到, 纯粹的排列与组合知识, 是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知识,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较难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实质, 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从具体形象逐步过度到抽象概括, 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2. 能从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从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材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 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套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 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的内容。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相比, 本册教材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 分别介绍了排列以及组合。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 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这是什么?(松树)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对称轴在哪? 现在把它放在方格纸中,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自学, 完成作业纸习题。(作业纸另附)
展示自学成果, 总结: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板书)
根据这个性质, 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
课件出示: 例2
只给了轴对称图形的一半, 用找对称点的方法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对, 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二年级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T2:采用师问生答的方式。
师:A选项找同学改错。
生: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师:C选项哪里不对?
生:不能说“具有”热量。
师:D选项呢?
生: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
T4:采用教师板书讲解的处理方式,通过图象知道凝固过程是放热的过程,持续放热,内能逐渐减小。
T5:采用教师点拨的处理方式,让学生认识手对铁丝做功,即手的机械能转换为铁丝的内能。
师:我们来看B选项,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是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冰的熔化过程或者是水的沸腾过程。
五.学生进一步交流,解决不会的问题。
宋:整体可以,建议多给学生一些交流讨论的时间,这样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学生刚做完题对完答案后,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效果会很不错!
高:刚开始的导入,如再具体一些,比如结合具体的题目去讲,效果会更好,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深刻一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改变内能的途径
难点:加深对热量概念的理解。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复习导入:
引出问题:1.什么是物体的内能?
2.假如给你一杯水,你怎么去改变它的内能大小?
生:增加质量或者升温。
师:如何给它生温呢?
生:热传递或做功。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以及热传递的方向、热传递的条件(以烧红的铁块放到太平洋中为例);以及做功(即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胡:整节课的板书不错,有条理,实用性强。不足:在讲解T3 C选项时,有些讲解的内容混乱,学生不容易找到老师要突出的重点,是否改变一下问题的问法,让学生在辨析中学会知识的应用?
为什么要一直突出分子势能呢?这个问题需要思考。
备课反思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备课时间
2015年4月3
活动内容
钻山洞
主备人
辅备人员
设计意图
参考多元课程,结合我们班幼儿实际情况,运用各种器械,以游戏的形式训练幼儿的钻的技能,教幼儿学习手脚动作协调的钻,来提高幼儿身体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呼啦圈、布桶、拱形门、毛毛虫
活动目标
1.教幼儿掌握钻的技巧。
二、基本部分
小鸡宝宝们来到了山洞前,现在小鸡们分成4组走到自己前面的山洞前
(一)将幼儿分成4组,各自站好。出示不同器械,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玩法。
(二)将幼儿集中,总结提问:小鸡们刚才钻过了哪些山洞?你是怎么钻的?请幼儿示范。
(三)教师讲解新的玩法,并强调钻时要低下头往过钻,请幼儿继续探索钻山洞游戏。
三、结束部分
(一)小鸡们真聪明,都找到了虫子,鸡妈妈说要给大家发奖品。
(二)放松运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二)放松运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定稿)
活动时间
活动班级
领域
活动内容
主讲人
活动准备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活动反思及活动剪影:
2.引导幼儿学会手脚动作协调的钻。
活动过程
修改意见
一、开始部分
(一)导入:今天天气真好,鸡妈妈说要带小鸡宝宝去山洞对面的草地里捉虫子,要想吃到虫子,必须钻过山洞,小鸡们不怕困难高兴的和妈妈一起唱着歌出发了,现在我们班的小鸡们也一起出发吧
(二)热身运动:《幸福拍手歌》
(做拍手、跳、扭腰、转圈、蹲下起立动作)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活动名称】: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22年5月10日【活动地点】:XX学校教师办公室【活动参预人员】:1. 张老师(语文科组组长)2. 李老师(数学科组组长)3. 王老师(英语科组组长)4. 赵老师(科学科组组长)5. 陈老师(社会科学科组组长)【活动目的】: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活动内容】:1. 语文科组备课内容:张老师分享了一堂关于古文阅读的课堂设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她提供了一份教案,并详细讲解了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和评价方式。
其他语文老师对教案进行了讨论和提出了改进建议。
2. 数学科组备课内容:李老师介绍了一堂关于平面几何的课程设计,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匡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
他还分享了一些教学资源,如课件和练习题。
其他数学老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大家共同探讨并达成共识。
3. 英语科组备课内容:王老师带来了一堂关于口语表达的课堂设计,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她分享了一份详细的教案,并与其他英语老师讨论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大家一起分析了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4. 科学科组备课内容:赵老师分享了一堂有关化学实验的课程设计,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他提供了实验步骤、安全注意事项和实验材料清单。
其他科学老师对实验设计进行了讨论和提出了改进意见。
5. 社会科学科组备课内容:陈老师介绍了一堂有关地理知识的课堂设计,通过地图解析和实地考察,匡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
她分享了教学资源,如地图、图片和视频,并与其他社会科学老师共同讨论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活动总结】: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科组老师积极参预讨论,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资源,相互学习和借鉴。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4、在朗读中还发现,作者对文中的事物都赋予了其他含义,思考:作者究竟赋予他们什么含义?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5、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有感情,真正走进主人公的内心。
主
备
人
说
课
达
标
测
试
考
点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读音
脚镣()睥睨()咆哮()波澜()鞺鞳()
污秽()眩目()稽首()伫立()木梗()
集体备课修改
下
周
集
体
备课人:
蔡文静
备
课
任
务
《海燕》
注:1、回顾论得失:讨论上次集体备课得失。
2、检查看修改:备课组长检查教师教案修改情况。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年级_____初三____
备课组___语文______
主备人____宋作芹_____
2.再次是“合作探究”,小组的合作交流探究,能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最后是“展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分组展示交流,共同完善答案。
集体备课修改
主
备
人
说
课
说
教
学
过
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的由来都有一些历史的渊源。比如说每年的五月的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大家知道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谁吗?
⑴ 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示人物性格。
⑵ 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2) 指导同学诵读,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设计
应鼓励学生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
盐:除了NaCI,还有CaCQ、
Na2CO3、NH4HCO3 等。
先让学生回顾化学式的书写,尝试写出
一些盐的化学式,并尽量让学生通过
观察盐化学式的特点,说出盐化学式
特点;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通
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课本
P244表格,并让学生展示。
通过举一些例子,让学生判断物质的分
类及盐的种类。
建议进行个别提问。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化学
性质,而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有
盐生成,可以适当给予学生一些提示,
让学生根据这些所学知识进行回忆,
结合书本进行盐化学性质的学习。
可适当的布置作业,不要很多,通过必
做和选做两种题类,尽量显示分层教
学的原则。
[复习]怎样的一类化合物才称之为盐?
[导入]“食盐是盐,反之,盐就是指食盐” 这
种说法对吗?
[板书]一、盐的用途
[提问]冈財大家说的盐,他们在生活中的用途
是什么呢?
[导学案]阅读书本并完成导学案表格。
[板书]二、盐的组成阳离子阴离子
+
—
NaCI >Na Cl
2+
CaCO3 ------------------------ ► Ca CO3
2-
[导学案]小组学习,完成活动一至活动二,教师
点评,给出参考答案。
[板书]三、盐的分类
(1)根据阴离子来分:硫酸盐,碳酸盐,盐酸盐,
酸酸盐等……
(2)( 2)根据阳离子来分:钠盐,钾盐,镁盐,
铁盐,铵盐,铜盐等……
[导学案]小组学习,完成活动三,教师点评,给
出参考答案。
[板书]四、盐的化学性质结合导学案的[自主学
习]
1、回顾盐和金属的反应并举例。
性质一:盐可能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2、回顾盐和酸的反应并举例。
性质二:盐可能跟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3、回顾盐和碱的反应并举例。
性质三:盐可能跟碱发生复分解反应。
4、回顾上册4.5节:氯化钡与碳酸钠的反应。
[演示]【实验8-15】
Na2SO4+ Ba(NO3)2BaSO4 J +2 NaNO
性质四:一种盐与另一种盐可能发生复分解
• •
反应。
「一、盐的用途(常见的盐);
[本节小结]二、盐的组成;
Y三、盐的分类;
四、盐的化学性质;
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备课,讨论怎样才能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
小结以及让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