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

合集下载

数学活动小猫吃鱼教案反思

数学活动小猫吃鱼教案反思

数学活动小猫吃鱼教案反思教案标题:数学活动-小猫吃鱼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如计数、加法和减法运算等。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 数学活动-小猫吃鱼游戏板。

2. 小猫吃鱼游戏卡片。

3. 小猫吃鱼计数棋子。

4. 计数棋子。

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入小猫吃鱼游戏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 回顾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与小猫吃鱼游戏的规则联系起来。

2. 游戏规则说明:- 解释小猫吃鱼游戏的规则,包括如何移动小猫和鱼的位置,以及如何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分发游戏卡片和计数棋子给学生。

3. 游戏实践:-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小猫游戏角色。

- 学生轮流掷骰子,根据点数移动小猫的位置。

- 当小猫经过鱼的位置时,学生需要根据游戏卡片上的加法或减法题目,计算出结果并移动相应的计数棋子。

4. 反思讨论:- 引导学生回顾游戏的过程,讨论他们在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时遇到的困难和策略。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 结合小猫吃鱼游戏的经验,强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案反思:在教案撰写过程中,我考虑了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安排。

通过引入小猫吃鱼游戏的背景故事,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游戏规则的说明和游戏实践阶段,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加法和减法的技能。

反思讨论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促进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通过总结,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回顾,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然而,在实施教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游戏规则的清晰度,以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出现困惑。

- 在游戏实践阶段,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游戏中,避免有些学生被边缘化。

- 在反思讨论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小猫吃鱼》数学课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小猫吃鱼》数学课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小猫吃鱼》数学课教学设计(精选13篇)《小猫吃鱼》数学课篇1教学内容:小猫吃鱼P28教学要求: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开放题的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1、发现问题。

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2、提出问题。

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4、套圈游戏(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

(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三、练习巩固1、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

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

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练习一 P30教学要求: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找规律填数。

教学准备:小棒或小圆片、算式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1、第一题:先观察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2、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五题:“找家”,先算一算,再连一连。

4、第六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5”和“□-□=1”这两个算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

小猫吃鱼——数学教案四:减法初步

小猫吃鱼——数学教案四:减法初步

小猫吃鱼——数学教案四:减法初步一、教学目标1、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如两个数的减法计算、找规律解决问题等。

3、懂得应用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减法的概念与运算方法。

2、运用减法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3、将减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2、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幅有猫和鱼的图片,询问学生:你们看到这张图片,会想到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猫吃鱼!老师接着问学生:如果我们把这些鱼拿走一些,猫还能吃到几条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减法,掌握它的运算方法。

2、教学内容(1)减法的定义减法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差的运算,其中一个数被减数,另一个数被减数。

(2)减法的运算方法a. 减法是两个数之间的运算,其中一个数被减数,另一个数为减数。

b. 减法的运算符号是“-”,表示被减数减去减数。

c. 减法的结果称为差。

(3)减法的应用a. 以减法求某个数。

例如,已知5+?=8,求?的值。

解题方法为:将8减去5,即8-5=3,?的值为3。

b. 运用减法找规律解决问题。

例如,有5个同样大小的酸奶杯子,其中3个里面有酸奶,其他2个都是空的。

问有几个空酸奶杯?解题方法为:用总数减去有酸奶的杯子数,即5-3=2,有2个空酸奶杯。

c. 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你手中有8元钱,买了一件衣服花了5元,你手中还剩下多少钱?解题方法为:用手中的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即8-5=3元,你手中还剩下3元钱。

3、练习(1)计算以下运算:(1)10-2=?(2)8-5=?(3)16-3=?(4)23-11=?(5)365-159=?(2)综合应用(1)小明昨天有20元钱,今天花了9元钱,小明还剩下多少钱?(2)有10只鹅,其中有4只被卖掉了,问还有几只鹅?(3)有25份试卷,其中有12份是用来练习的,还剩下多少份试卷?(4)小明请了一位老师家教,共教了8天,每天收费30元,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四、教学后记减法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种数学运算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基于小猫吃鱼的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小猫吃鱼的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小猫吃鱼的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三、教学准备1.小猫吃鱼图片2.小猫吃鱼模型3.纸牌、剪刀、胶水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小猫吃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猫吃鱼的过程。

2.提问:小猫吃鱼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二)新课教学1.引导学生将小猫吃鱼的过程转化为数学问题。

如:小猫每次吃鱼需要多少时间?小猫一共吃了多少鱼?2.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1)小猫每次吃鱼需要的时间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加减乘除等方法计算小猫每次吃鱼需要的时间。

(2)小猫一共吃了多少鱼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乘除等方法计算小猫一共吃了多少鱼。

(三)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纸牌、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小猫吃鱼的模型。

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成果展示1.学生展示制作的小猫吃鱼模型,并分享解决问题的心得。

(五)课后拓展1.请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小猫吃鱼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2.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等。

2.学生作业评价: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在课堂、作业、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加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教案-小猫吃鱼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数学教案-小猫吃鱼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数学教案-小猫吃鱼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三、授课时间40分钟四、授课教师张某某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3)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学会分享的价值观。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2)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1)加减法运算的熟练运用。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加减法求解。

(3)情境教学中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通过讲述小猫吃鱼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小猫吃了几条鱼?还剩几条鱼?”引发学生思考,为新知的讲授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1)教师用教具或PPT展示小猫吃鱼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讲解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结合小猫吃鱼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3)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计算。

3、合作探究(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小猫吃鱼的教具,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

(2)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小猫吃了几条鱼,还剩几条鱼?”等。

(3)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4、巩固练习(10分钟)(1)教师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数学教案设计:小猫吃鱼

数学教案设计:小猫吃鱼

数学教案设计:小猫吃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小猫吃鱼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让学生掌握数数、计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数和计数的方法,理解小猫吃鱼的数量关系。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数数和计数的方法,理解小猫吃鱼的数量关系。

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五、教学准备:1. 小猫吃鱼的图片或故事情境。

2. 计数工具,如计数棒、算盘等。

3. 练习题或游戏道具。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小猫吃鱼的图片或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小猫吃鱼的数量,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授数数和计数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小猫吃鱼的数量关系。

2. 举例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加减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和讲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游戏环节(10分钟)1. 设计关于小猫吃鱼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数、计数和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进步。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里的小猫设计一份美食计划。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猫吃鱼的情境,让学生学习数数、计数和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小猫吃鱼大班数学教案

小猫吃鱼大班数学教案

小猫吃鱼大班数学教案
第一节:认识数字
•学习数字0-5
•通过卡片游戏认识数字的顺序
•在黑板上画出数字并让学生跟读
第二节:数字的比较
•学习数字的大小比较
•使用鱼、猫等图案卡片进行比较游戏
•练习使用大小符号进行数字的比较
第三节:加法初步
•介绍加法的概念
•使用物体进行加法运算练习
•通过益智游戏巩固加法运算的初步理解
第四节:减法初步
•介绍减法的概念
•使用物体进行减法运算练习
•通过益智游戏巩固减法运算的初步理解
第五节:数字序列
•学习数字的序列
•通过卡片游戏巩固数字序列的概念
•让学生完成一些数字序列的填空练习
第六节:数字的位置
•学习数字的位置概念
•在班级内进行游戏,让学生找出数字的位置•练习在纸上标记数字的位置
第七节:数字的组合
•学习数字的组合概念
•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组合数字
•练习将数字组合成不同的算式
第八节:问题解决
•学习使用数学解决问题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和解决
•鼓励学生使用数字和运算符解决问题
第九节:小结与复习
•回顾前几节的内容
•进行小组复习活动,巩固学生对数字和运算的理解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
以上是《小猫吃鱼大班数学教案》的大纲,通过这个教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学习数字的比较、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数字的序列、位置和组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这个教案的指导下,能够对数学有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小猫吃鱼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小猫吃鱼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小猫吃鱼教学目标•认识数字0-10•掌握数字的顺序•通过游戏巩固数字的认识和顺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教学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数字卡片:0-10•画有鱼的卡片(数量随意)•小猫图案的卡片(数量随意)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老师向幼儿展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并帮助他们认识并读出数字0-10。

2.老师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白板上,让幼儿按顺序指着数字并一起读出来。

游戏:小猫找鱼1.老师将画有鱼的卡片和小猫图案的卡片混合放在桌上。

2.老师向幼儿解释游戏规则:小猫饿了,它想吃鱼。

我们要帮助小猫找到正确数量的鱼。

3.老师从桌上随机选取一张小猫图案的卡片,并将其放在黑板上。

4.老师让一个幼儿选取一张画有鱼的卡片,并一起数出上面的鱼的数量。

5.如果幼儿数对了,那么将鱼的卡片贴到小猫嘴巴上;如果幼儿数错了,那么将鱼的卡片放回桌上。

6.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小猫的嘴巴上有了足够数量的鱼。

继续练习数字和顺序1.老师将数字卡片重新贴在黑板上,并让幼儿按顺序指着数字并读出来。

2.老师随机擦除一两个数字,并让幼儿尝试填补空缺的数字。

游戏:找数字1.老师让幼儿分成若干小组。

2.每个小组被分配一张数字卡片。

3.老师宣布一个数字,每个小组要尽快找到并举起对应的数字卡片。

4.完成任务的小组获得小猫图案的奖励卡片。

游戏:数字排队1.老师让幼儿站成一排,并将数字卡片混洗后发给每个幼儿。

2.老师宣布一个数字,幼儿们要按照数字的顺序排队。

3.完成任务的幼儿获得小猫图案的奖励卡片。

总结活动1.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复习认识数字0-10和数字的顺序。

2.老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并提问他们相关的问题,例如:“谁能告诉我数字5是什么?”、“请把数字卡片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展示成果1.老师收集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奖励卡片,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2.老师夸奖幼儿们在游戏和学习中的努力和进步。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们不仅能够认识数字0-10,还能掌握数字的顺序。

《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教学设计

《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教学设计

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步骤。

•学生能够运用减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学生能够解决减法运算中得数是0的情况。

2.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小猫和鱼的图片,用于示范和辅助教学。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或投影仪,以便进行示范和讲解。

•教师准备一些减法运算例题和练习题,用于学生练习。

3. 教学过程3.1 导入与激发•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小猫吃鱼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询问他们平时看到的小猫喜欢吃什么食物,为何喜欢吃这种食物。

3.2 引入减法运算•教师介绍减法运算的概念和符号,例如“减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减号(-)表示,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数的差值。

”•教师通过黑板或投影仪展示减法运算的示例,并让学生跟读示例,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

3.3 示例演练•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示范一道简单的减法运算题目,例如“现在有3条鱼,小猫吃掉了2条鱼,还剩下几条鱼?”,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减法运算的步骤,解答题目,例如“3 - 2 = 1”,并让学生跟读。

3.4 练习与巩固•教师提供一些减法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减法运算中得数是0的情况,例如“如果小猫一条鱼也没有吃掉,那还剩下几条鱼?”并解释得数是0的意义。

•教师提供一些得数是0的减法运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3.5 拓展与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减法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假设你有3元钱,买了一件价值1元的文具,你还剩下多少钱?”,并让学生运用减法进行计算。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减法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4. 总结与评价4.1 总结回顾•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步骤。

•教师强调减法运算中得数是0的情况,并解释得数是0的意义。

4.2 评价反馈•教师可以进行小组或个人形式的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在减法运算方面的掌握程度。

小猫吃鱼——数学教案一:认识数字与计数

小猫吃鱼——数学教案一:认识数字与计数

小猫吃鱼——数学教案一:认识数字与计数小学幼儿园阶段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学会认识数字和计数,这是日后学习数学的基础。

本教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认识数字和计数。

教材:《小猫吃鱼》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1、2、3、4、5、6、7、8、9、10,并掌握对应的数量。

2. 学会用数字给物品进行计数。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一、热身游戏通过一些简单的口算、比大小等游戏来热身,让孩子们感受数学的乐趣。

二、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孩子们认识数字教师先出示数字1,并向孩子们展示1只小猫。

教师出示数字2,孩子们要一起数出来,看看教师是否统计正确。

教师出示数字3、4、5、6、7、8、9、10,让孩子们数出相应的物品。

三、游戏环节1. 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在一张纸上画出1~10个小鱼,并数出数量。

2. 孩子们按照画出的小鱼数量,给小猫喂食。

3. 教师找来一些小球或者积木等小物品,让孩子们数出数量并进行排序、比较大小。

四、小结教师和孩子们进行互动,回顾本次课的内容,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所学内容。

五、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把刚才自己做的画传给家长,并让家长帮助孩子们对所画的小鱼按数目进行标注,让孩子们回忆起今天所学的内容。

六、教师点评教师可以在家长会或者是下一节课的开头,对孩子们的作业进行点评和鼓励,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进步是被老师和家长肯定的。

这样,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了认识数字和计数的基本知识。

这个教案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孩子们一定会而受益匪浅。

数学小猫吃鱼教案数学:《小猫吃鱼》数学课教案

数学小猫吃鱼教案数学:《小猫吃鱼》数学课教案

数学小猫吃鱼教案数学:《小猫吃鱼》数学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小猫吃鱼》,培养学生对于加法运算的理解和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游戏的兴趣,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1. 小猫吃鱼游戏材料(包括小猫和鱼的图片)。

2. 数字卡片或者数字骰子。

教学过程:1. 引入:引出问题:“小猫吃鱼,你们听说过吗?”介绍游戏《小猫吃鱼》的内容和规则,让学生知道在游戏中他们需要帮助小猫吃鱼。

2. 游戏规则:(1)将小猫放在一个位置,将鱼的图片随机放在其他位置。

(2)学生轮流操作小猫,每次可以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一步。

(3)小猫如果移动到鱼的位置,就吃掉鱼,游戏结束。

3. 游戏操作:(1)随机选择一名学生开始操作小猫,其余学生观察小猫的移动路径。

(2)学生通过观察小猫的移动路径,尝试找出一种能够吃掉鱼的最短路径。

4. 数学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游戏中限定小猫移动的步数,该如何选择移动路径才能最快吃到鱼?(2)引入加法运算:将数字卡片或者数字骰子引入游戏,学生操作小猫前,随机选择一个数字,学生需要通过加法运算计算出小猫移动的步数并选择最短路径。

5. 分析讨论:游戏结束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并讨论最快吃到鱼的方法和策略。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正确答案进行验证。

6. 反思总结:总结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提醒学生数学不仅是个体竞争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与沟通的过程。

扩展活动:1. 学生自行设计数学游戏,利用加法或者其他运算符号,开展类似于《小猫吃鱼》的游戏。

2. 学生可以利用数学游戏的素材,设计数学故事,以增加趣味性和观察力的训练。

3.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设计的数学游戏,并分享自己游戏的规则和策略。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共14篇)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共14篇)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共14篇〕篇1:小猫吃鱼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在详细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想象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一、引入数学情境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

有一天,猫妈妈有事外出,她给小猫准备了丰富的午餐,你们猜是什么?对了,是小猫最爱吃的鱼。

〔出第一幅图〕数一数,猫妈妈给小猫准备了几条鱼呢?师: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条鱼,你猜后来会怎么样呢?请你们认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课件出示依次出示第2,3,4幅图。

2、师:你能把这4幅图连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吗?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由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生同桌交流后老师指生交流。

二、建立数学模型:1、师:在“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可以一幅图一幅图的提问题,也可以连在一起提问题〕学生先自主考虑再全班交流。

生可能问: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还可能问: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条鱼,最后剩几条了?以上一一在“小猫吃鱼”课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学生独立考虑后,同桌互相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老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的每个数都表示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①3-1=2 3-2=1 3-3=0②3-1=2 2-1=1 1-1=0讲一讲每个算式的意思。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为了进一步理解得0的过程,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环节—----摆学具。

小猫那么喜欢吃小鱼,你喜不喜欢小鱼啊?把你的小鱼学具拿出来。

3、听老师的口令摆一摆。

大班数学教案小猫吃鱼

大班数学教案小猫吃鱼

大班数学教案:小猫吃鱼导言本教案旨在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帮助大班学生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以及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学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教学目标1.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2.能够通过实物操作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过程;3.能够使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小猫吃鱼故事书•十个小鱼模型•十个小鱼饼干•白板和标记笔教学步骤1. 引入教学•向学生们展示小猫吃鱼故事书,简单介绍故事的情节。

•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询问他们对于小猫吃鱼的故事有什么猜测和想法。

2. 了解加法概念•使用白板上的加法表达式,如“2 + 3 = ?”。

•鼓励学生们用手指和小鱼模型来演示加法运算过程,并逐步引导他们理解加法的含义。

3. 实践操作•将十个小鱼模型分成两组,让学生分别用两组模型演示减法运算,如“5 - 2 = ?”。

•学生们可以通过移走一些鱼来模拟减法运算过程。

4. 游戏时间:小猫吃鱼•将小猫吃鱼故事书中的情节转化为游戏。

•将十个小鱼饼干放在桌子上,模拟小猫吃鱼的场景。

•学生们可分成小组,轮流进行游戏,每个学生根据投掷的骰子点数,给小猫喂鱼或者取走小鱼模型。

•游戏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加法和减法运算来决定给小猫喂多少鱼或者取走多少鱼。

5. 小结和巩固•回顾故事和游戏,让学生们总结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鼓励学生们举手回答问题,让他们展示他们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教学延伸•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解决更复杂的加法和减法问题,使用两位数或更大的数字进行计算。

•可以鼓励学生们设计自己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解答。

总结通过本教案中的故事、实物操作和游戏,学生们可以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反思和回顾,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数学教案-小猫吃鱼 - 北师大版

数学教案-小猫吃鱼 - 北师大版

数学教案-小猫吃鱼 -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小猫吃鱼的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字和运算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知识点•数字识别和数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数字大小比较教学方法•游戏引导•讨论交流•团队合作教学准备•PPT幻灯片•笔和纸•数字卡片和鱼形卡片教学过程导入与激发1.引导学生回忆小猫吃鱼的游戏规则,让他们思考游戏中有哪些数字和运算的内容。

探究与实践1.展示数字卡片和鱼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和感受。

2.随机抽取数字卡片,让学生数出对应的数量。

3.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模拟小猫吃鱼的过程。

游戏规则如下:–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

–每个小组有一只小猫和若干鱼形卡片,每只鱼形卡片上写有一个数字。

–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学生扮演小猫的角色,其余学生扮演鱼的角色。

–小猫从鱼形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并读出上面的数字。

–其他学生根据小猫读出的数字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计算出鱼的数量。

–如果计算正确,小猫就能“吃掉”那些鱼形卡片;如果计算错误,鱼就能逃脱。

–经过若干回合后,小猫和鱼的角色交换。

–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机会扮演小猫和鱼的角色。

4.学生根据游戏的结果,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小猫吃鱼的数学规则和运算方法。

拓展与应用1.提出一些数字和运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答。

2.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结合小猫吃鱼的游戏规则进行解答。

3.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小猫吃鱼的游戏,与同学分享和交流。

归纳与总结1.结合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数学内容。

2.总结小猫吃鱼游戏的规则和数学运算方法,并强调数学思维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设计小猫吃鱼的游戏,既培养了学生对数字和运算的理解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教师在导入与激发环节的引导上需要加强。

小猫吃鱼——北师大版数学教案

小猫吃鱼——北师大版数学教案

小猫吃鱼——北师大版数学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猫吃鱼-北师大版教案示例小猫吃鱼教学目标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性趣.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创造情境(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教师谈话: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给他过生日来了,小明不仅准备了生日蛋糕,还准备了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他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是鱼,于是,他就去河里钓了一兜鱼,(出示图片:生日图2)回到家中,把鱼倒进了盆里.(出示图片:生日图3).二、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二)根据盆里鱼的条数和小猫吃的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列的算式多,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三)小结:我们通过猜想画面的意思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那么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算式,利用减法我们解决了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思考问题的结果.(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出示图片:生日图4)(五)教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朋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出示图片:套圈图)(出示图片:吹泡泡)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三、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启发思维(一)小朋友们正玩的高兴的时候,这时爸爸妈妈把美味餐准备好了,招呼小朋友们上楼吃饭.(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四、本课总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你们一样高兴,因为通过给小明过生日,我们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点评:紧密结合学生熟悉实际生活的特点,大胆构思,重新创设。

2024年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

2024年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

2024年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计数能力,能够正确数出10以内的物品数量。

通过故事情境,使幼儿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简单地进行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发现并描述数学问题。

技能与操作:指导幼儿正确进行数学操作,如数数、加减法计算等。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其愿意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教育幼儿在学习中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通过合作与分享,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计数能力,能够正确数出10以内的物品数量。

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简单地进行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发现并描述数学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指导幼儿正确进行数学操作,如数数、加减法计算等。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小猫吃鱼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幼儿:“小猫吃了几条鱼?还剩下几条鱼?”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猫吃鱼”与数学的关系。

探索发现:展示不同数量的鱼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数数,巩固计数能力。

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例如:“小猫先吃了2条鱼,后来又吃了1条鱼,一共吃了几条鱼?”引导幼儿发现数学问题,如“小猫还剩下几条鱼?”等,并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

实践操作:组织幼儿进行数数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计数技巧。

利用教学道具,如算盘、数字卡片等,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

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数学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归纳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如计数、加减法运算等。

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表扬积极参与、表现优秀的幼儿,激发其他幼儿的学习热情。

拓展延伸:布置家庭作业,如让幼儿在家中数数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等。

小猫吃鱼——数学教案六:时间的认知

小猫吃鱼——数学教案六:时间的认知

小猫吃鱼——数学教案六:时间的认知时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孩子来说,正确的时间观念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次课程将针对儿童时间的认知,让孩子们认识到时间对生活的重要性,并学会掌握基本的时间知识。

一、教学目标1. 能够用数字表示小时和分钟;2. 能用“小时”和“分钟”表达一个给定时间;3. 判断不同时间间隔的长短和大小;4. 能够绘制时间轴并理解其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时钟的构成和指针的表示方法;2. 练习用数字表示小时和分钟;3. 学习如何用“小时”和“分钟”表达一个给定时间;4. 练习如何判断不同时间间隔的长短和大小;5. 学习如何绘制时间轴并理解其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课前讲解。

在教学之前,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网站、教材或视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时间的认知。

2. 观察教学。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时钟,并教他们如何读取时间。

3. 游戏教学。

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时间游戏,来引导学生掌握时间知识。

4. 绘图教学。

通过让学生绘制时间轴来巩固时间知识。

四、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数字表示小时和分钟的方法;2. 教会学生如何用“小时”和“分钟”表达一个给定时间;3. 让学生学会判断不同时间间隔的长短和大小;4. 让学生掌握绘制时间轴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五、教学步骤1. 讲授时钟和指针的构成。

2. 用生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数字表示小时和分钟。

3. 讲解如何用“小时”和“分钟”表达一个给定时间。

4. 练习判断不同时间间隔的长短和大小。

5. 绘制时间轴,让学生理解其作用。

6. 结束本次课程并进行小结。

六、教学评价考核学生对时间的认知程度,可以通过一些手工制作、Oral测试等方式来进行评价。

在小结时,可以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来对下次课程的教学方向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心得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无论是对于普通人还是对于学生而言。

对于教学时间的认知,需要本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目的,通过多种方式来为他们进行巩固。

小学数学教案:《小猫吃鱼》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教案:《小猫吃鱼》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教案:《小猫吃鱼》北师大版
教案示例
小猫吃鱼
教学目标
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性趣.
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造情境
(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
教师谈话: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给他过生日来了,小明不仅准备了生日蛋糕,还准备了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他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是鱼,于是,他就去河里钓了一兜鱼,(出示图片:生日图2)回到家中,把鱼倒进了盆里.(出示图片:生日图3).
二、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
(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
(二)根据盆里鱼的条数和小猫吃的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列的算式多,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三)小结:我们通过猜想画面的意思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那么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算式,利用减法我们解决了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思考问题的结果.
(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

小猫吃鱼教学方案

小猫吃鱼教学方案

小猫吃鱼教学方案1.通过给小明过华诞这个故事情节,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性趣.2.通过小搭配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3.培育同学擅长思索、观看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教学重点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教学难点培育同学观看思索解决问题的力量.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制造情境(一)出示图片:华诞图1老师谈话: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华诞,许多小好友都给他过华诞来了,小明不仅准备了华诞蛋糕,还准备了小好友们爱吃的东西.他明白小好友们最爱吃的是鱼,于是,他就去河里钓了一兜鱼,(出示图片:华诞图2)回到家中,把鱼倒进了盆里.(出示图片:华诞图3).二、活动二:观看思索学习新学问(一)老师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二)依据盆里鱼的条数和小猫吃的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商量,看哪个组列的算式多,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三)小结:我们通过猜想画面的意思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那么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算式,利用减法我们解决了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这充足表达了你们擅长思索问题的.结果.(四)老师:每一组同学都有XXX=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出示图片:华诞图4)(五)老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好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出示图片:套圈图)(出示图片:吹泡泡)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学问,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三、活动三:结合实际稳固启发思维(一)小好友们正玩的快乐的时分,这时爸爸妈妈把美味餐准备好了,招呼小好友们上楼吃饭.(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华诞欢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四、本课总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快乐!你们一样快乐,由于通过给小明过华诞,我们学到了数学学问,而且能运用这些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的实际问题.教案点评:紧密结合同学熟识实际生活的特点,大胆构思,重新创设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一、引入数学情境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

有一天,猫妈妈有事外出,她给小猫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你们猜是什么?对了,是小猫最爱吃的鱼。

(出第一幅图)数一数,猫妈妈给小猫准备了几条鱼呢?师: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条鱼,你猜后来会怎么样呢?请你们认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课件出示“小猫吃鱼”片段2,3,4。

2.师:你能把这4幅图连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吗?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生交流。

二、建立数学模型:1.师:在“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可以一幅图一幅图的提问题,也可以连在一起提问题)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生可能问: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以上一一在“小猫吃鱼”课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巡视,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的每个数都表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①3-1=2 3-2=1 3-3=0②3-1=2 2-1=1 1-1=0讲一讲每个算式的意思。

以3-3=0这个算式为例:小猫太喜欢吃鱼了,它把所有的鱼都吃了,它吃了几条?(3条)还剩几条?应该怎么列算式呢?(3-3)一条没剩用几表示?(0)3-3=0为了进一步理解得0的过程,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环节—----摆小棒:3.听老师的口令摆小棒。

摆1根小棒,拿走1根小棒,还有几根小棒,应怎样列算式?(1-1=0)摆2根小棒,拿走2根小棒,还有几根小棒,应怎样列算式?(2-2=0)摆4根小棒,拿走4根小棒,还有几根小棒,应怎样列算式?(4-4=0)摆5根小棒,拿走5根小棒,还有几根小棒,应怎样列算式?(5-5=0)5-5=0 这个算式中,前面的5表示什么?(我们摆的5根小棒)后面的5表示什么?(拿走5根)得数0表示什么?(都拿走了,还剩0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之间说一说。

(发现相同的数相减,结果等于0)4.游戏活动:玩“青蛙跳水”的游戏,拿5个乒乓球,一盆水,把球往水盆里投,看能投中几个,有几个没投中,(也可先预设自己能投中几个,)再列出相应的算式。

投中1个,有几个没投中?5-1=4投中2个,有几个没投中?5-2=3投中3个,有几个没投中?5-3=2投中4个,有几个没投中?5-4=1投中5个,有几个没投中?5-5=0投中0个,有几个没投中?5-0=5青蛙跳水的游戏实际上是套圈的铺垫。

5.课件出示第28页“试一试”(套圈)。

你能根据图和所给的加法算式,列一道减法算式吗?1+3=4 4-( )=( ) 学生可能出现4-1=3 或 4-3=1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个练习,体会加法和减法意义的联系,加减混在一起,也能提高学生兴趣)还有其他的可能吗?你能列出算式吗?和同桌说一说。

6.你们玩过“吹泡泡”游戏吗?课件出示,(吹泡泡)。

请你们认真观察这幅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再列出算式。

三、练习应用:1.29页第1、2题,可以变换一些形式,比如说:小动物找家;找朋友;摘星星等方式来巩固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29页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培养求异思维。

可能出现:5=4+1 5=1+4 5=3+2 5=2+3 5=0+5 5=5+05-4=1 5-1=4 5-2=3 5-3=2 5-5=0 5-0=53.29页第4题,有5个小朋友,桌上只有4个杯子,3把勺。

差几个杯子?差几把勺?看懂题意,再列算式解决。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得数是0的减法)出示:□-□=0,你能说几个?(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尊重和体现编者的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寓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学生轻松地投入学习活动。

在情境创设阶段,通过学生所喜爱的童话故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产生求知欲。

建立数学模型阶段,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游戏、思考等一系列活动,让他们手脑并用,自主探索研究,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应用拓展阶段,注意采用多种有效的练习方式,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2教学目标:1、根据现实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2、根据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较熟练进行“5”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培养有序的思维教学准备:小鸡卡片5张、食盘卡片2 张。

小纸条板书:⑴原来有条鱼⑵吃了条⑶还有几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继续研究减法问题。

1、读“小猫吃鱼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引导:⑴原来有条鱼⑵吃了条⑶还有几条?2、小组合作。

可能有哪些情况,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先想一想,再跟同学说一说,最后把想到的听到的所有减法算式写在本子上。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观察吹泡泡图,从这组连环画里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三、应用实践1、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直接完成在书本上)2、算一算,指名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你看懂了么?怎么来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小鸡抢食。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小组交流后,独立完成题目。

4、数学故事。

(1)小组交流讲述故事,发现问题(2)小组汇报,提出问题(3)尝试解决问题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3一、教材分析“小猫吃鱼”这一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第四节的内容。

加减法是学生学习加减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加减法的基础。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刚学完5以内的加减以后出现的。

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情境——小猫的一天:从吃早餐到去看好朋友小鸡,再到公园游玩,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也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含义。

2、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含义,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二、教法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本课教学引入了“小猫的一天”,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加减法计算的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利用对问题的探究,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4、在本节课中,多处让学生通过“说”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自己的语言谈自己的算法,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也多处用到过渡语是为了使小猫的一天各个环节能够连接。

三、学法(一)编数学故事,激发兴趣。

首先故事导入,引入了“小猫的一天”的生活情境后,用课件出示小猫吃鱼的图,让学生观察并猜一猜小花猫接下来会怎么做,让学生各抒已见,发挥想象,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并列出相应的算式,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含义。

在这一环节里通过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有效地引领学生在看图说算式的数学活动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

使得课堂教学获得了“激趣”(情感层面)和“感知”(认知层面)的双赢。

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自评、他评、师生互评。

(二)自主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首先,通过过渡语,引入小鸡吃米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其次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小鸡吃米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并用白纸记录下来。

最后展示成果。

通过开展个人说加减法算式、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加减法算式、评价等数学活动,“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对学生而言就不再是单纯接受的数学知识,而是自身体验的数学成果。

当学生所写的加减法算式得到组内同学的认同、全班学生的肯定时,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得到了的激发和巩固。

又如让学生看淘气吹泡泡图(课件出示),小组内交流观看结果的意见,形成共识。

通过学生有目的的交流再结合书中的“试一试”的练习,体会到被减数变化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又如,破密码(课件出示)是对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

(三)进行游戏,加强课外延伸。

由于书上套圈游戏在室内较难组织,因此我把这部分内容换成夹玻璃球游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四、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过渡语:猫妈妈非常疼爱小花猫,有一天它钓了三条鱼,给小花猫当作早餐。

(课件出示一盘可口的鱼〈三条〉,一只直流口水的小花猫)。

接着教师提问:小花猫接下来会做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

你能用算式说明你猜的故事结果吗?在开始就创设“小猫吃鱼”的情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合作,理解新知。

1、活动1,编故事:首先让学生广开思路说说小花猫的故事结果及相应的算式。

教师适当给予鼓励肯定的评价。

(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含义)接着引导学生看书:,书中那只可爱的小花猫是怎样做的呢?谁愿意说一说小猫吃鱼的故事?同时课件相应演示,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含义。

2、活动2,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首先在这里我设计了过渡语,小花猫吃了早餐后去找它的好朋友小鸡,看到小鸡们在吃早餐。

(课件出示5只小鸡和两个盘子)接着提问:聪明的小朋友,小花猫会看到什么情况出现呢?请大家动手用学具摆一摆小鸡吃米的情况,边摆边根据课件出示的格式:5=( )+( )、( )–( )=( )来写算式。

最后用课件演示各种情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3、活动3,自主探索,深化理解用过渡语连接到下一个环节:小花猫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轻松过关了,猫妈妈让小花猫到游乐园玩一天,到了游乐园,看到小朋友们正在吹泡泡呢,真漂亮,我们来看看淘气吹的泡泡怎样呢?课件出示四个泡泡图:图1吹了5个泡泡;图2破了1个;图3……让学生观察后说图意及相应的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