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的思想和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的思想和观点

一、刘京海

(一)成功教育的思想:成功教育三个相信

1.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

2.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

3.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二)成功教育三个理论

1.猴子论

即弱智的孩子也比猴子聪明,要相信孩子的潜能,同时要找出适合不同孩子的方法。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实验:教给两个猴子一种行为,用方法a,甲学会了,乙没有学会,改用方法b,乙学会了,甲没有学会。

研究的结果表明:猴子的聪明程度差不多,要教会每一只猴子,关键要找到适应不同猴子的方法。

刘京海说:“我们不一定马上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但当我们一时教不会孩子,不应怀疑孩子。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和恒心,就一定能找到适当的方法,而寻找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还有刘京海的下面这段话使我受益匪浅:

一名不合格的老师,一辈子只用一种方法教育他的学生;

一名合格的老师,一辈子会用10种或20种的方法教育他的学生;

一名优秀的老师,一辈子会尝试100种甚至200种方法去教育他的学生。

2.老婆论

老婆是人家的好。很多老师一味责怪自己的学生素质差,而不是反思自己的教法是否合理、科学。其实学生素质高低都是这样,在无意义的指责中度过每一天,不如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更有用。

3.和尚论

和尚论:得道高僧有两种,一是从小就是好和尚。二是从小不好,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变成了好和尚。老师教不了差生,是因为老师都是由好学生转化来的,“差生”教“差生”,效果一定惊人。

(三)课堂改革理念

1.改革的两种选择

改革有两类,一种属高起点的改革(继承基础上的改革),第二类是低起点的改革(粉碎性的改革),我们应选择高起点继承基础上的改革,因教育是有规律的,最大的规律就是教育是最具有传统性的一个行业,与传统、文化密切相连,因此教育用粉碎性的改革是难以有效的。

2.什么是传统经验

就是善于讲、善于练,而且“讲练”是结合的,是接受式训练,我们中国的老师都在讲和练,但是并不等于每一个人的讲和练都是我们值得传承的,分析总结得出,中国教师的讲和练有七种状况:

第一、精讲精炼——武林高手

第二、精讲多练——优秀教师

第三、多讲多练——劳动模范

第四、乱讲乱练——老好人

第五、只讲不练

第六、只练不讲

第七、不讲不练

3.什么是现代理念

(1)以能力和人格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课改增加的理念之一是增加了能力和人格的发展目标,现在的说法是:过程、方法、态度、价值观,这是以往教育中不太重视的东西,这个东西的产生不是个人的要求,而是整个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

现代理念——能力、人格的发展(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思维、动手(体验式学习)。

(2)通过问题情景设计引导孩子参与学习。

(3)现代理念的核心是多元目标。多元式的学习目标一定能带来多元的学习形式,一定带来多元学习理论。

4.怎样继承传统理念,引入现代理念

我国教师传统的好经验就是要精讲精练,只要加上现代理念——启发式或体验式学习就可以了。所以课堂改革包括教师自己需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怎样精讲精练,怎样设计问题情景。

观察到的事例:刘京海展示了一个关于小学数学的课件,课件前半部分重在“启发”,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用多种方法解决“比较3/4与5/6的大小”,然后是一起发现规律,最终就是“精炼”,通过不同题型的练习让学生掌握通分的方法(每种类型的题大约都是3道)。

二、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一)关于“三主”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

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教法。

教师为主导,就是在确认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训练为主线,这是教学过程中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后的必然归宿。语文作为工具学科,也必须把训练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学生的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智力在训练中发展;“主体”和“主导”的关系,也只有在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中才能得到和谐的、辩证的统一。这里说的训练,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听、说、写训练,不是指做习题(做习题仅仅是训练的一种方式)。

“主体”、“主导”、“主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学生为主体”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点,“教师为主导”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又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综观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凡卓有成效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着“三主”的教学思想。

(二)关于“四式”

“三主”思想体现在“自读、教读、作业,复读”的四种基本课式之中。钱老师把他的以“三主”为指导思想,“四式”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构思统称“导读”。“导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在此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是前提,“以教师为主导”是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必然表现为训练形式。

实践证明: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复读式是较为合理的基本课式。“四式”实际上是四种不同的训练形式,是指四种“课型”。

1.自读课

自读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形式,着眼于有计划地培养自读能力。分六步走,名曰:“六步自读法”:

(1)认读:朗读课文,框出生字新词,自查字典、词典解决。

(2)辨体:辨明文章的体裁,从而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自读方法。

(3)审题:审明题目的语言结构、含义和作者命题的意图,并点出“题眼”。

(4)发问:可就关于文章内容、关于文章表现形式、关于作者构思意图分别提出“什么”、“怎样”、“为什么”几个问题,自问自答,逐步理解文章。

(5)质疑:要求学生思前顾后,统观全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有疑而问,也可以无疑而问,“于无疑处生疑”。评析:经过充分消化,就文章的某一方面突出的点做出评论或分析。

2.教读课

教读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阅读训练。与自读课相比,两者同样体现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教读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明显加强。

教读必须和自读结合进行。结合的方式:一是在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收集、分析学生自读所给予的信息,就学生的疑难和课文的重点,有的放矢地给以启发、指导;二是先教读,后自读,难度较大或背景复杂的课文多采用这种方式。但在学生自读以后,还需进一步教读,最后仍然落实在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上。

钱老师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说,要提高教读的实效,除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外,还得掌握各种启发思维的手段,值得重视的有三点:

(1)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其推旧知新。

(2)善于发问,巧设情境。

(3)选准知识与智能的结合点。

3.作业课

作业课是为了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促进学习的迁移。因此,作业设计应以加深理解知识为主,同时还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根据不同的要求,作业有的重在记忆,有的重在消化,有的重在应用。此外,还有评价性作业,包括鉴赏和批判,从品评文章词句、片段到写出有相当难度的短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初一开始,逐步提高。

4.复读课

复读课是把若干篇已经教过的课文按一个中心组成“复读单元”,读读、想想、议议、练练,既温故,又知新。“复读单元”的重点仍在“读”,通过读找到各篇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某些规律性的认识。“温故”只是手段,“知新”才是目的。复读课常用比较的方法,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颇有意义的。

简要地说,“三主”是组织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四式”是体现这个过程的基本程式;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则取决于教师正确的“导”和学生主动的“读”。据此,钱老师把他的这种方法叫做‘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简称“语文导读法”。

三、韩军:“新语文教育”的思想和观点

韩军在十几年前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呼唤“人文精神”,2001年“人文”二字被写进了国家《语文课程标准》;2000年,在语文课程标准面世前,他发表《新语文教育论纲》,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新语文教育”;他的“新语文教育”被列入中国建国以来“著名的教学流派”。

韩军“新语文教育”的“新”字,并非标新立异、除旧布新的“新”,而是五四“新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