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弱势群体认知重建走出心理困境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弱势群体认知重建走出心理困境的有效途径
[摘要]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多呈消极负面,他们具有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较为普遍的心理失衡和受挫情绪,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甚至表现出过激行为。
这不论是对高校的稳定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对他们自身的发展都极为不利。
因此,认知重建是大学生弱势群体走出心理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困境认知重建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内涵及心理表现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中由于经济贫困、心理障碍、学力薄弱、生理缺陷等原因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群体的数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在大学生群体构成中教育资源占有少,能力、素质相对较低,心理相对较弱,拥有教育经济资源(学习资料和生活资料)相对贫乏,在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生存状态与社会主流相对脱节的群体。
①
大学生弱势群体可分成五种类型:一是由经济贫困、生活窘迫的学生所构成的经济弱势群体;二是由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所构成的学力弱势群体;三是由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心理品质不完善、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所构成的心理弱势群体;四是由思想行为不良、受过违纪处理的学生所构成的行为弱势群体;五是由生理有缺陷、生活能力差、交际能力弱、自信心不足等学生所构成的其他弱势群体。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弱势境遇使他们的心理状态不同于一般同学,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复杂而矛盾,且带有明显的消极情绪和负面色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容易滋生自卑心理,陷入自我封闭境地。
由于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大学生弱势群体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特别是占弱势群体主体的经济弱势群体,普遍承受着贫困的压力。
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容易把贫困的外在因素内化成失败感、挫折感,过低地评价自己,内心淤积强烈的自卑感,滋生自我否定的心理,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形成闭锁、退缩的性格。
这种心理长期存在下去,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缺乏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甚至会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出现人格异常和情感障碍,妨碍他们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自身的全面发展。
2.普遍产生心理失衡,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大学生弱势群体一般都有着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脆弱。
他们的弱势境遇很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造成心理失衡。
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弱项的敏感、多疑、孤僻、嫉妒、抑郁、烦躁、一切都无所谓的儿戏态度等。
他们中的少部分同学向内发展形成长期的焦虑、抑郁,甚至走向自杀;另一部分同学向外发展形成报复心理、攻击性人格,甚至站在学校、社会、他人的对立面,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把握不住发展机遇。
大学生弱势群体在自我认知方面往往表现为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自我体验方面消极悲观、缺乏自信,行为举止退缩犹豫、无所适从。
一方面,他们的社会不公平感、挫折感远远高于普通人,当挫折感不能升华为个人动力和渐变为人生财富时,就会阻碍他们把握发展机遇,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他们的受教育权、公正评价权、人格尊严权、就业权等部分权利难以和其他优秀学生一样得到充分尊重,导致其发展机遇的不平等,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这些消极负面心态,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常常会表现出不和谐的言行。
这不仅造成学校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隐患,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弱势群体发挥自身潜力,改变弱势境遇。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积极探索消解他们心理困境的有效策略,使他们通过认知重建,实现心理自救,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融入学校生活。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认知重建的途径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对象或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
它反映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阐释事物的方式以及精神状态、自信心等。
②人们通过认知活动从外部世界获得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转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然后应用这种认知结构去指导自己的行为,不同的认知会滋生出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可以同时存在合理的与不合理的两种认知现象。
合理的认知产生合理的想法和信念,不合理的认知则产生不合理的想法和信念。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合理的想法和信念,它直接引发人的情绪困扰。
当一个人长期持有不合理信念,甚至出现极端化倾向时,则容易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而言,由于自身的弱势境遇,使他们普遍具有较为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较为严重的心理失衡,更容易对弱势境遇事件造成认知、解释和评价上的偏差。
如果弱势境遇长期得不到改变,就会强化他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和认知,从而形成不合理的信念、消极的思维定式,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反应,陷入心理困境。
所谓认知重建,就是要通过改变人们对人、对己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即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对所处境遇重新认知、理解、领悟,重新评价自己,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摆脱适应不良的认知,来改变和改善人们所呈现的心理问题,求得心理平衡,走出心理困境。
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解决也要借助于认知重建,通过改变其认知结构,对自身困境重新认知,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生活态度。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认知重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通过语言重构,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进而形成合理的认知与信念。
语言重构是指用具有积极作用的语言替代具有消极作用的语言。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是由内部自我指令性语言调节和控制的。
如果人的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形成过程中有误,则会导致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行为。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断地用具有消极作用的内部指令性语言进行自我暗示和自我重复,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行为。
情绪困扰的持续是那些内部语言持续的结果。
用艾利斯的话说就是:“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我们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会变成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③
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而言,由于自身弱势境遇的影响,他们也会经常使用一些具有消极作用的内部指令性语言来进行自我暗示,形成对遭遇事件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出现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陷入心理困境。
因此,只有通过语言重构,学习新的自我指令,矫正消极的自我指令性语言,用正面的、积极的自我对话,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改变已形成的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状态,才能走出心理困境。
2.利用辩证灵活的逻辑思维,矫正负性情绪,进而获得正向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既有理性思考的潜能,也有非理性思考的倾向。
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考、去行动时,会产生积极正向情绪,他们就会成为愉快的、富有竞争精神以及行有成效的人;当人们运用非理性思考时,则会带来消极负性情绪。
如抑郁、焦虑、绝望、自卑等,它对人的行为起抑制或阻碍作用,会使人的处境更糟、挫折更重,这是不利于改善、克服不利处境的情绪。
所以,人们要矫正消极负性情绪,就必须改变自己非理性的、消极的思维定式,用科学的、理性的辩证逻辑思维对自身所处情境进行重新知觉和评价,并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与方式。
只有这样,人们的负性情绪才能得到纠正,心理困扰才会消除或减弱。
3.运用正确的归因方式,改变消极归因,形成积极归因。
归因是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进行分析以形成因果性解释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归因并不总是正确的,有时会出现错误、偏差。
关于归因中出现的偏倾,有些来自动机,有些来自认知。
如果人们对某一事件及行为结果的归因出现偏差或错误,常常会导致情绪困扰、人际矛盾和冲突。
也就是说,人们怎样解释他们所经历的积极事件或消极事件的原因,是导致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运用归因理论分析发现,大学生弱势群体所遭遇的事件和所面临的困境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自身的弱势境遇主要归因于各种客观、不稳定、不可控的
外在因素(如学校、家庭、他人等),而忽视了主观因素,必然会导致一种不良的情绪、不平衡心理。
另一种是把自身的弱势境遇主要归因于自身的主观因素(如自己能力差、努力不够等),而忽视了外在因素,也会导致情绪的困扰。
由于不同的归因取向,会影响个体的态度、情绪和行为。
所以,当人们运用正确、积极的归因方式对所经历事件进行重新归因,并纠正或改善归因偏倾时,就能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
因此,大学生弱势群体在面对自身的弱势境遇进行认知时,首先要正确归因。
考虑因果结构的各个方面,对遭遇事件的原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找到并确认哪些因素是稳定的,哪些因素是易变的,哪些因素是可控的,哪些因素是不可控的,以便在稳定、可控因素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弥补外在条件的不足。
其次,要把握归因策略。
也就是说,归因时要有一个策略性的选择。
更多地关注可控的主观因素,这样,可以增加自信,因为这些因素操控在自己手中。
而对自己不可控、不能改变的因素,则尽可能淡化,因为这些因素既然是不能改变的,再强调也无益,只会消磨人的斗志。
总之,运用正确的归因方式进行合理归因,改变归因偏倾,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改变自身的生存状态,走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变消极悲观为积极进取,以良好的心态,乐观地面对现实,都是非常重要的。
[注释]
①朱世忠.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48-49.
②常若松.健康人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112.
③孙维民.心理咨询与治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