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竹刻艺术之浅刻源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且玲珑 活动” , 被元代 陶宗仪赞誉 为“ 求之 二百余 年 , 无 复此一
五、 浅刻之 现状
2 0 世纪 中叶, 支 慈庵 、 徐 素 白等竹刻 家 的浅 刻作 品 已经
呈 现 出崭 新 的 面 貌 , 极尽细微变化之能事。
人” 的珍 品。盖宋代竹 刻 已臻 很高境界。
如今 , 浅 刻 已成为 当代竹 刻的主流, 在大力 弘扬传统文化 的大好形势下 , 全 国各地 涌现 出 了一大批浅刻 高手 , 浅刻必将 以 自身 独特 的艺术魅 力屹立于 中华传统 艺术之林。 管见所及 , 挂一漏万, 识者鉴之。
ART EDUCATl oN R E SE A R C H
漫谈竹刻 艺术之浅刻源流
口曹小明
摘 要: 浅刻作 为竹刻 的一种技 法 , 是 竹刻技 法 中历 史最悠 久的 , 最适 宜表现 中国传统 书画的笔情 墨趣 。其产 生早于 甲骨
文, 经历 了唐、 宋、 元的逐步 完善 , 至明 中叶 已臻巅峰 , 乾嘉 以降, 更趋 文人化 , 达到极致。

浅 刻 的起源
我 国的竹雕 艺术历 史源远流长 , 《 礼记 ・ 玉藻》 记载 : “ 笏, 天子 以球玉 , 诸侯 以象, 大夫 以鱼须 文竹 , 士竹 , 本象可也 。 ” 古
人根据礼器 的材 质 区分人物不 同的身份 和等级。先 民用刀在 竹子上刻 字记事 ( 这应该是 最早的浅刻) , 甚 至早 于 甲骨文 , 只
主要特征 , 于简率 中见朴 拙, 人谓其竹 刻“ 大璞 不斫” 。金 陵派
在竹面上 刻出极浅的浮雕 , 刻痕细如毫发 , 刀痕不仅有线 而且 有面 , 适 宜表现书 画的笔 情墨趣 。这与一般竹刻不 同, 要求刻 者必须有很高 的艺术修养 。
4 1
石 气逐 渐增加 。刀法简朴精 炼 , 以追求 自然天趣 和再现笔 墨 情趣为最高 目标 。题材新颖 , 格 调高雅, 器型 以扇 骨、 臂 搁、 笔
二、 浅刻 的 发展
唐代 时, 竹 刻有 了进 一步发 展 , 表 现手 法更为 丰富 , 还开
始 采用“ 留青 ” 这 一浅刻新 技法。 宋郭若虚《 图画见 闻录》 载: 唐 王倚家藏 笔管 , “ 刻《 从军行》 一铺 , 人 马毛发 , 亭台远水 , 无
关键词 : 浅 刻 书 画 金 石 气 书卷 气
就 材料而言 , 竹子廉价 , 南方 山区俯拾 皆是 。但竹 刻能与 木、 牙、 角雕 相提 并论 , 足 见其具 有独特 的艺术魅 力。赵 汝珍
明末清初 , 张希黄( 宗略 ) 大大发扬 了留青浅刻技 法。 留 青为竹刻所特 有 , 是 以留竹 的青皮为纹饰 , 将 多余 的刻去 , 利
( 作者单位 : 歙县此君 山房)
编辑 伍 宝
三、 浅 刻 的成熟
直到 明 中叶正德 、 嘉靖时期 , 竹 刻才真正发展成为 一门艺
术, 并形成 了两 大流派 : 以朱松邻 为首的嘉定派和 以濮仲谦 为
首 的金陵派 。嘉定派 以浮雕 、 圆雕 、 高 浮雕技 法为主 , 人才 辈 出, 名 满天下 ; 寓居金 陵 的濮仲 谦开创 的“ 金 陵派” 与 嘉定 “ 三 朱” 遥 遥相对 , 在竹 刻技法上互不相通 、 风格迥异 , 其 以浅刻为
在《 古玩指 南》 中说 : “ 竹 刻者, 刻竹也 。其 作 品与书画 同, 不过 以刀代 笔, 以竹 为纸 耳。书 画之难人所共 知, 今乃 易以刀、 竹, 其难 当更逾 书画也。 ” 相较 于其他雕 刻 品类 , 竹 刻更为简朴 、 高
雅, 历代文人犹喜之 。

用竹 的质地及 色泽 的差异分 出纹饰 与地子。年越 久 , 竹皮色
是竹子不 比兽 骨保存 长久 , 经过漫长 的岁月 , 我们还有幸 能见 到殷商 甲骨遗物 , 却很难再见到 当时的竹 刻实物。
早在 战国 时期 , 竹 子就被 人类作 为记载 文明历史 的重要
桐) , 以浅刻为主 , 用刀简练 , 郑板桥谓其为濮 阳仲谦后一人。
四、 浅刻 的鼎 盛
乾嘉 以降, 受金石考据之学影响 , 摹 刻金 石铭 文成为竹 刻 艺术的新兴形 式。竹刻者 多为学者文人 , 大 多兼擅数 艺。篆 刻家尤 多, 刻竹技法崇 尚浅刻 , 以 留青和 阴刻为主。作 品更 趋
愈黄 , 竹肌色愈深 。竹皮又有全 留、 多 留、 少 留、 不 留等讲 究。 采 用不 同的刀法可 以使 画面色彩纷 呈, 层 次丰 富源自文库李葆 恂在
《 旧学庵 笔记 》 中说 : “ 凡 云气 、 夕 阳、 炊烟 , 皆就 竹皮 之色 为
之。妙造 自就, 不类刻 画, 亦奇观矣。 ” 留青法使竹刻的表现力
不精 绝 ” 。
筒为主。竹刻家大多集 中在苏州、 扬州和上海等地 区。
迨至 民国时期 , 金 西压 以 留青浅刻文人题材 , 大大提高 了 文人竹刻 的表现力 , 影 响深远。
南宋时 , 竹雕 艺人詹成所雕 的竹 鸟笼, “ 四面 皆花板 , 于竹 片上刻成 宫室、 人物 、 山水 、 花木 、 禽鸟, 纤毫俱备 , 其 细若缕 ,
载体 。 《 尔雅 注疏 》 : “ 古未有纸 , 载之 于简 。 ” “ 简” 有“ 契简” 和
“ 漆 简” 之别 , “ 契” 是用 刀刻 契的 , “ 漆” 是用 漆书写 的, “ 契简 ” 对于后来的竹刻工艺尤其浅刻是有 所启 发的。
文人化 , 追求表 现书画的笔墨韵味 , 匠气逐渐减少 , 书卷气、 金
大为提高 , 后继承者 众多 , 最 出色 的有 尚勋等。康 、 乾年 间的
嘉定人周 颢( 芷岩 ) , 以南宗 画法施之竹刻 , “ 用刀如用笔 , 其皴 法 浓淡平 突, 生动浑成。有笔所不能到而雕刻能得之” 。其 所 刻 山水 尤 为 时人所 称道 。 乾 隆年 间 寓居扬 州 的潘 西凤 ( 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