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课程模式~简楚瑛1~3节张孝筠4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蒙氏「兒童學習」之論點
第二節 (三)敏感期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理論基礎
「敏感期」一詞,係荷蘭生物學家佛里(Hugo de Vries)首度提出剛出生的毛毛蟲消化系統還很脆弱,有 了對光的敏感性,幫助牠們 找到嫩葉但這種敏感性,只持續一段短暫的時間,隨著毛毛蟲漸漸粗壯長大, 對光的敏感性就消失了 。
第三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內涵
一、教育目標
•兒童發展有其自然的秩序表 •主張教育必須順從生命的法則進行,協助兒童逐漸地展開其 內在的潛力 •教育的目標在於:協助兒童為進入世界做準備
二、教育內容
第二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理論基礎
(一)日常生活教育 •日常生活練習的目的在於具體的學 習過程、教師指導下的反覆練習、 不停的活動,不斷地調整心智發展 •以養成獨立、自立的能力與精神 •促進兒童意志力、理解力、專注力、 協調力、良好工作習慣的發展
•什麼是 「美國蒙特梭利協會」( AMS)? AMS( 美國蒙特梭利協會 ) 全名為 American Montessori Society , 1960 年由 AMI 的指派代表南西‧阮布希博士於康乃 狄克州的格林威治創設
第二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理論基礎
• 蒙式「兒童發展」之論點~自然程序表
• 教育是順著生命的法則進行時,孩子就會充滿生命力,呈現喜樂、希望、愛、秩序與 主動學習的現象。
• 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師
• 1907年1月6日蒙特梭利在羅馬勞工區San Lorenzo 成立兒童之家
• 1914~1935 二次大戰(義大利→西班牙)
• 1929創立 AMI
• 1936 西班牙內戰爆發移居荷蘭
• 1939 印度(蒙特梭利訓練課程)
Maria Montessori
• 1952年5月6日安眠於荷蘭
•洗濯(洗衣服)
•熨斗的使用法
•水中剪枝
(四)日常生活教育: 照顧自己的行為
•攜帶物品的整理 •東西灑出來、掉落時的 處理 •照鏡子 •梳頭
•衣服的穿脫
•照鏡子
二、教育內容
第二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理論基礎
(二)感覺教育目的 1. 生物學角度:幫助幼兒各種感覺的發展、培養兒童心智發展所需能力 2. 社會學觀點:對環境有敏銳觀察力,訓練每位兒童成為一個觀察家
懂禮節 知道正確的聽話和說話的方法 •間接的目的 意志力的抑制、表現能力、互助精神
•倒茶
(三)日常生活教育:對環境的關心
•作業的準備 •掃除 •擦金屬器具 •洗濯 •熨斗的使用方法 •水中剪枝 •點火、熄火 •餐桌準備 •庭院工作 •植物栽培 •照顧小動物
•作業的準備
•擦桌子
•掃除
•擦金屬器具
1.基本動作 2.社交動作 3.關心環境的行為 4.照顧自己的行為
百度文库
一、教育方法 1.環境的規劃 2.教師的準備 (身為輔導者) 3.教具 (做為發展媒介)
(一)日常生活教育:基本動作
•走 •坐、立 •拿、搬、運(椅子、桌子、地毯、盤子)
•剪、切(用剪刀剪紙,用砧板、菜刀切菜)
絞
使用剪刀
•倒、移、注(花豆、水、色砂、米) •摺(布) •剪、切(用剪刀剪紙,用砧板、菜刀切菜)
第8章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 ~簡楚瑛(1~3節)
指導老師:林楚欣教授 報告:王翠鈴 99.06.08
參考書籍: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日常生活練習、感覺教育 岩田陽子
課程大綱
• 第一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發展源流 • 第二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理論基礎 • 第三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內涵
第一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發展源流
•門的開關 •打招呼 •應答的方法 •與人接觸的方法 •感謝與道歉 •遞交物品的方法 •咳嗽、打噴嚏、打哈欠 •輪流使用戶外遊戲器材
•咳嗽、打噴嚏、打哈欠的方法 •指導小朋友在咳嗽、打噴嚏、打哈欠時,如果來不及拿出 帕,就用一隻手或兩手捂住嘴巴,手弄髒的話,用手帕、 衛生紙擦乾淨
•團體遊戲的規則 •直接的目的
出生:1870年8月31日(1870-08-31)Chiaravalle (安科納省) 義大利 逝世:1952年5月6日 (81歲)諾德惠克 荷蘭 國籍:義大利 教育程度:羅馬智慧大學醫學學校 職業:醫生與教育家 子女:馬利歐·蒙特梭利
第一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發展源流
•什麼是 「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AMI )? 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 全名為 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 ,總部設於荷蘭阿姆斯特丹。。
切菜
摺色紙
倒(移、注)
•關於東西的拿、搬、放 •直接目的:
搬餐具 引導入日常生活中 肌肉運動的調整 •間接目的: 獨立心、專注力
拿茶盤
拿拼圖或書本
拿水壺
拿水桶
•縫
•直接目的:手指的運動、順 序性、縫紉的預備 •間接目的:獨立心、專注力
用針打孔
綘好的作品
•縫
•縫扣子
穿線板
(二)日常生活教育:社交的行為
反覆動作 (學習)
心智成長
成就感
第二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理論基礎 二、蒙氏「兒童學習」之論點 (二)學習的形式:第1階段:0~6歲吸收期,稱為吸引性心智。 第一個成長階段的主要目標:人性自我的發展
3~6歲
自我意識引導學習 創造機能的進一步發展
0~3歲 • 機能創造時期 • 透過雙手來發展自己~感官教具 • 海綿式的心智 • 無意識的攝影過程
出處:Lore Anderlik (2009)第五屆國際親子論壇工作坊(一):蒙特梭利治療教育學觀點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協助
二、蒙氏的自由觀
第二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理論基礎
蒙氏所主張的自由~
•兒童先有了知識和紀律之後才能擁有 •做正確的事 •真正的自由是具有思考與推理能力為基礎 •每一次選擇的動作都必須先有心智上的判斷 •自由與紀律是一體兩面 •並未允許做「任何他喜歡的事」 •他只能「自由選擇好的與有用的工作」
• 反之,生命力就會被扭曲,呈現悲哀、失望、憤怒與被動等現象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3~6歲
6
5 4
0~3歲
3
2
1
0 吸收期(無意識) 吸收期(有意識)
6~12歲
單一成長期
15~18歲 12~15歲
青少年期
青春期
發展
第二節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之理論基礎
二、蒙氏「兒童學習」之論點 (一)產生學習與持續學習的動力來源 學習慾望是內心有股「自然朝外發展的內在潛在力量」或稱「生命的衝動」